㈠ 二战时期的坦克,尤其是德国坦克配戴的灭火器是什么颜色的,是水基型
请参考下列图片:
德国坦克应该采用德军灰,即便是北非的沙漠凃装也是灰色灭火器。
㈡ 二战时期坦克(尤其是德国的)灭火器是什么颜色有现在的绿色的水基
灰绿,棕色
㈢ 地火的中德联合灭火
2000年开始,中国和德国开始合作,寻找控制和扑灭地火的方法。此前,中国已经和荷兰做了长期的合作研究。很多地方的煤火,藏在很深的地方,地表又是荒无人烟的戈壁,只能借助遥感技术。要想精确勘测地下火势和地质构造,则需要地磁技术等复杂手段,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2003年到2006年,中德之间的合作第一期正式签订。国际上关于煤火的研究,都有强烈的渴望,但又都是小心翼翼,因为这涉及到一个国家煤炭资源的分布等机密。另外,地火燃烧产生的碳排放数据,也因为环保领域的各方势力的牵制,显得很敏感和保守。但这两年,这个局面在改变,各方都变得更加务实,达成的共识是:灭火是第一位。 最初确定的研究范围有三个,分别是内蒙古的古拉本地区,宁夏的汝骐沟地区,以及内蒙古的乌海地区。
目前(2010年)的煤火研究,中国和德国之间的研究合作已经处于世界较为领先的水平。
㈣ 德国森林大火是二战遗留弹药所致吗
德国勃兰登堡地区7月26日突发山林大火,90公顷森林受影响,附近两条高速公路已被封锁,火势基本已被控制。据德国媒体报道,目前尚不清楚起火原因,但有专家认为,很可能是由森林中二战武器弹药遗留因高温天气起火所致。
报道称,起火原因目前尚不详。但有专家表示,或与二战遗留弹药有关。德国弗莱堡大学教授于尔根·包豪斯表示:“勃兰登堡地区大多数森林火灾都是有二战武器中的磷残留所引起的。在高温下,磷很容易燃烧。”
㈤ 水灭火是什么原理
可以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一下。
可燃物的存在、温度达到着火点和与氧气充分接触是着火的三大要素。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同时大量充足的水分也可以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可以很快速的把着火点的温度降下来,所以用水灭火的效果是非常显着的。在用水灭火的过程中,水分会被很快吸收而蒸发,这一过程中将会带走可燃物的能量,由此可燃物的温度就会下降,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可燃气体也就会自动终止供应。
水的起源
关于地球上水的来源有许多各不相同的认识,各有各的道理,但真相究竟如何,还有待于科学家们收集更多的客观证据,以揭开这个谜。众所周知,地球表面72%的面积被水覆盖。然而,地球上的水从哪儿来,却始终是未解之谜。
《自然》杂志载文称,德国明斯特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对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塔吉胥湖陨石和地球地幔岩石样品的同位素分析显示,水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比此前预期的要晚很多。
这在很大程度上反驳了此前很多科学家所持有的“水是地球形成阶段时期由陨石表面的冰层转变而来”的说法。地球上水的起源和形成时间,决定了地球演化的方向和生命起源的时间。对于地球上的水的来源,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外源说”和“自源说”两种说法。
㈥ 灭火器是什么成分,可以灭火的原因用化学式表示
灭火器是什么成分,可以灭火的原因用化学式表示?
: 主要成分是烷基铝或烷基金属,灭火的原理主要是物理灭火 .美国安素 33KG/平方米德国美力马 27KG/平方米武汉雨神 5KG/平方米
㈦ 1900年的德国码头火灾是怎么发生的
1900年6月30日,堆积在北德意志劳埃德航运公司木制码头上的棉花起火,引燃了附近的一百桶威士忌酒,并烧着了该公司停泊在码头的4艘主要客轮,四艘船中只有“恺撒”号幸存了下来。大火还烧着了18艘驳船、河运船和游船。共有326人被烧死,另有250人受伤,损失达1000多万美元。
1900年6月30日是星期六。这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游客们云集在曼哈顿和新泽西海滨那轻拍海岸的海水之中。在霍博肯的北河靠新泽西州一侧岸边的北德意志劳埃德航运公司码头,一群群度假者正在陆续登上停靠在那里的4艘客轮。当时船上的船员很少,他们大部分都上岸度假去了。但有数百名木匠、码头工人和男女乘务员正在为客轮起航作准备。
在“萨勒”号和“布来梅”号停靠的第三号码头,高高地堆放着一捆捆棉花,旁边是100桶准备装船的威士忌酒。2号码头停泊着“梅恩”号(该船一个月前才进行首次航行)和德国船队的骄傲的“恺撒·韦尔黑姆·格罗斯”号(该船长648英尺,宽60英尺,曾创造了东跨大西洋到达南安普敦5天又17小时8分的纪录。它装备了27000马力的发动机,能以每小时22.5海里的速度航行。)紧挨着这四艘值得骄傲的豪华客轮,还停泊着18艘运河船、驳船和游船。所有这些船只都装载着石油、煤、棉花和汽油,它们全是漂浮在水面上的火炬。
在那一大堆棉花捆中,有一个火种已经烧了几个小时。那火种究竟是烟头、火花还是火柴,谁也无法弄清。下午3时55分,棉花堆起火,并烧着了附近的威士忌酒桶,顿时红黄色火焰冲天而起,200多名码头工人被吓得目瞪口呆,他们心里明白下一步将是一种什么情景。他们脚下的木板结构码头已经开始着火。他们叫喊着奔向码头一端。有40名码头工人因跑得不够快而被大火围困。
烈焰和浓烟滚滚上升。在曼哈顿的新泽西沿岸有50多万人看到了这一景观。
所有的德国船只都着了火。一百英尺高的火焰从3号码头窜到了2号码头,然后又烧到了1号码头,并一直烧到辛瓦拉航运公司的码头。耗费150万美元建造的坎普贝尔大仓库在3分钟内便被烧毁。大火从木板跳桥上蔓延开来,烧着了“萨勒”号、“布莱梅”号、“梅恩”号和“凯撒·韦尔黑姆·格罗斯”号等船的木甲板。
一开始就很明显,只有“恺撒·韦尔黑姆·格罗斯”号有可能逃开,该船的甲板上站满了数百名观看风景的男人、女人和孩子。它的船头着火时,已有100多艘船只赶来营救。人们把数十条绳索扔到船上。十几只拖船很快把“恺撒·韦尔黑姆·格罗斯”号拖到中部水域。这时该船的尾部也已着火。尽管妇女和儿童被吓得尖声怪叫,但船员们却令人敬佩地坚守自己的岗位,信心十足地与大火搏斗。船上的一些官员用自己精美的制服来扑火。被火烧着的船员没有一个逃离岗位。他们一步步与大火搏斗,直到最后把船上的火扑灭。为了执行船上的纪律,“恺撒·韦尔黑姆·格罗斯”号船长手持手枪,站在驾驶桥楼上,一声不吭,当天他的船上没有一个人死亡。
可是其他三艘船的情景却很悲惨,它们都被从船头烧到船尾。一些小拖船在它们周围徘徊,试图把它们拖出码头,不料这些拖船本身也着了火。驳船也着了火,并且开走了。其中一艘驳船开到曼哈顿的一个码头,并在那里引起了火灾,幸好迅速被扑灭。
“内蒂·台丝”号拖船在从“布来梅”号上救出104人并与其他拖船把它拖向深水域时,差一点沉没。“威斯特彻斯特”号拖船从被拖离码头的“萨勒”号底屋舱内救出了40人。但对“梅恩”号谁也无能为力。虽有几艘拖船试图把它拖离码头,但它却无法从船坞中解脱出来。结果,在夜幕降临之前“梅恩”号的船壳被烧得通红。该船甲板下的几十名司炉工人、司机和乘务员眼看着十几英尺高的大火慢慢烧到他们头上和身上无路可逃生,他们都死得很惨。
可是,晚上11时“梅恩”号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奇迹。当时,“梅恩”号正在码头边往下沉,船上的钢板已被烧得通红,人们已经弃船逃命。但是,当一艘拖船从它旁边驶过时,该拖船的船长竟惊奇的发现,在这艘下沉的船上,有一盏小油灯在发信号,拖船上的人来到近旁,听到有人敲击船体的声音,他们立即劈开船体上的金属板,结果从里面救出了15个人。原来,这15个人躲在该船最里屋的空煤舱里已有8个小时。舱内又热又闷,他们都被闷得神志昏迷,跌倒在甲板上。其中有一个人设法把他那烧起了泡的手臂伸出舷窗外,用小油灯发出了信号。他们被救出时,只有一位年长的海员被舱内的高温灼瞎了眼睛。
第二天,人们在收集尸体时,从“萨勒”号上抬出了65具,从“布米梅”号和“梅恩”号分别抬下了几十具。还有34具尸体集中在河中的一个旋涡里。据粗略和保守的统计,总共的死亡人数为326人,受伤人数为250人。但大多数权威人士则认为,在这次灾难中实际死亡人数肯定大大地超过此数。
人们常常感叹灾害的频频与人生的无常,每当灾难过后又往往会有许多的遗憾和后悔,却忽略了许多灾害往往是隐含在人们生活之中的,有许多人祸是事先稍加注意就能防范和避免的。1900年6月30霍博肯码头大火的起因是有一火种烧着了棉花捆,棉花捆的旁边竟然挨着放有100桶威士忌酒,这自然使火势更加一发不可收拾;而连接2、3号码头的木质地板,必然会把三号码头的大难殃及到二号码头。这一连串的因素致使一旦火起,人们只有望火兴叹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火灾是频率较高、危险面较大的一种灾害。而且火灾还是一种终极型灾害,几乎任何一种灾害最后都有可能引发火灾,可以说火灾已经成了高发、频发的常灾了,因此,掌握一些应付火灾的知识和生活常识,增强防火意识,提高火灾警惕性(如棉花和酒放在一起,有火灾隐患,但没引起注意)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防止悲剧重演也是尤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