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战德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二战德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纳粹高层好高骛远,对英苏两国的军事实力估计不足,大战之初就开始四面树敌,导致首尾不能相顾。
2、与其他轴心国成员的战略合作不够密切,日意两国各怀鬼胎.日本偷袭珍珠港直接把美国拖入战争;意大利侵略希腊艾塞俄比亚受挫,其海军也没能夺取地中海的制海权,使纳粹德国争夺北非的战斗得不到后勤保障。
3、纳粹在占领区的大肆掠夺和屠杀政策激起了沦陷区人民和其他各国人民的极大仇恨,因此战争的性质不断发生变化,纳粹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成了魔鬼,人民自然自觉地联合起来,抵抗纳粹这一毁灭人类文明的恶魔。
❷ 二战后德国战败分裂原因的根本原因
意识形态的激烈碰撞。当时社会主义作为新的思潮统治苏联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是让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所恐慌的。当时欧洲对于纳粹德国入侵波兰持放任态度,一部分原因就是希望德国往东边去,和苏联开打。可以说,如果不是轴心国和世界开战,就是苏联和世界开战。所以说,当盟军占领德国,欧美和苏联直接接触,意识形态的反差让双方都互相敌视,剑拔弩张,开始了半世纪的冷战。
❸ 德国二战战败原因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由纳粹德国最先挑起的,紧接着,德国联合日本和意大利两个法西斯国家结成联盟,妄想瓜分世界。结果自然是一败涂地,虽然当时的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和军事基础都很强,但仅他们三个国家就想与全世界为敌,显然实力还没强到那个程度。
仅二战期间,苏联和美国的综合国力都要强于这三个国家,虽然中国当时各方面都比较落后,但毕竟中国人口很多,更不用还有其他反法西斯国家了。轴心国想与世界为敌还是很难的,但他们还是掀起了一场世界范围的腥风血雨。战败后的德国在总结失败原因时,主要分为两方面,其中一个方面就让人忍俊不禁了。
一方面是武器装备资源等不足。德国在入侵英法时,虽然闪电拿下法国,但英国的经济以及军事实力都很强,着实是一个比较强的对手。但德国并没有满足于此,还分心去跟苏联干仗。虽然苏联因为没有准备好战争而在初期被狂虐,但苏联的军事基础更为强大,待苏联缓过来时便将德军拖入了泥沼之中。德军在面对这两个国家时,武器资源的不足就让德国非常头疼了。另外的盟友日本和意大利也面临着这种困境,虽然意大利和日本一样,在入侵别国时占尽上风,但就是无法全部拿下,日本无法占据全中国,意大利也无法拿下埃及。
德国总结的第二个原因就是队友太坑了。这个理由不仅让世人为之震惊,还让日本和意大利这两个盟友尴尬了。二战时的意大利军队以几十倍于埃及的兵力入侵,却两年都没能拿下。最后德军开过去,一周就搞定了,由此可见意大利的战斗力如何。而日本更是坑的不行,总以为自己战斗力天下无敌了,丝毫不满足于中国战场,强行要与美国开战,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两颗原子弹的事了。
其实轴心国在二战中的失败因素很多,就不仅限于德国认为的上述两点。就算日本不去招惹美国,美国最后也不会眼睁睁看着他们瓜分全世界的,毕竟当时美国总统也想介入二战,不过是因为国会不肯,谁知道日本脑子一热就去偷袭珍珠港了。
❹ 谁能简介一下德国卫国战争啊谢谢啦
1941~1945年 ,苏联人民为反对法西斯德国及其欧洲、亚洲盟国侵略而进行的战争。1939年9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年6月法国投降。同年7月21日阿道夫·希特勒下令秘密制定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其主要内容以闪电战战略为基础,包括进攻、占领和肢解苏联的一切计划和细节。
1941年夏,法西斯德国已占领西欧、北欧和巴尔干半岛的14个国家,控制了这些国家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准备入侵苏联。对于希特勒的侵略野心,苏联政府有所警惕,战争前夕,部署在西部国境线上的苏军有171个师,268万人。但是,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和苏军总参谋部对于来自多方面的情报持怀疑态度,因而对德军进攻的时间、规模和重点估计不准或不足 ,临战前夕准备不够。
法西斯德国发动侵苏战争
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 ,德国、芬兰 、罗马尼亚 、匈牙利的190个师的兵力分北、中 、南3个集团军群 ,向苏联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战争初期,苏军连连失利,西部国土大片沦丧 。6月28日德军占领明斯克 ,7月16日攻陷斯摩棱斯克 。由于苏军坚决抵抗 ,实施强大的反突击 ,希特勒于7月30日命令中央集团军群转入防御。在北方,德军占领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之后,于9月8日开始从陆上封锁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 ,列宁格勒军民开始了长达900天的保卫战 。在乌克兰战线,德军于9月19日占领基辅 。以后 ,德军向乌克兰东部和克里木半岛推进 。在中部 ,德国于9月30日向莫斯科发动代号为台风的大规模进攻,11月27日德军突击部队离莫斯科只有24千米。
粉碎希特勒的闪电战
12月6日 ,苏军从莫斯科城郊开始反攻,到1942年1月初把敌人赶离莫斯科100到250千米 。解放了1.1万多个居民点。从1月8日到4月中、下旬为止,苏军在各条战线上将德军击退150到400千米,解除了对莫斯科的威胁,改善了列宁格勒的处境,夺回了60多个城市。在整个冬季战役中,德军约有50个师被击溃,仅陆军就伤亡83万多人。
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
1942年4月5日 ,希特勒签发第41号作战指令,命令德军在北线占领列宁格勒,与芬兰军队会师;中线坚守阵地;把一切可用的兵力集中到南线,在顿河西岸消灭苏军,然后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同从塔甘罗格东进的部队会师,夺取高加索油田,企图从东南方向迂回莫斯科。德军在南线分为A、B两个集团军群,共97个师 ,拥有大量的飞机、坦克和大炮。
1942年6月28日 ,德军发动进攻 ,7月17日进抵顿河河曲,揭开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序幕。斯大林格勒战役分为两个阶段:7月17日~11月18日为防御阶段 。在消耗德军大批有生力量后,1942年11月19日,苏军开始反攻,至1943年2月2日 ,全歼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33万人 。在持续200天的整个战役中,德、意、罗、匈等国法西斯军队在顿河、伏尔加河和斯大林格勒地区损失大约 150 万人和大批武器装备。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联卫国战争的转折点,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局 。1943年7月5日希特勒又在库尔斯克附近集中约90万人的兵力,发动重点进攻。库尔斯克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阵地战,在一个多月的激战中,双方投入的兵力达400万人 ,结果苏军取得了胜利 。希特勒企图扭转败局的希望破灭。
苏军的战略反攻
1943年8~11月 ,苏军在南线彻底肃清高加索地区的敌人,解放顿巴斯;在乌克兰,解放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基辅;在中线解放斯摩棱斯克。1944年初苏军拥有635万人 ,不仅在兵员上而且在重要武器装备方面均已超过德军。此外,还得到了美英的援助。这些都为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944年 ,苏军连续发动10次重大的战略性战役 ,历史上称为斯大林式的10次打击。解放了本国的全部领土,进入波、罗、保 、南等国作战 ,到年底共消灭德军约200万人 。
1945年初,在苏德战场上,苏军在兵力和武器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苏军的战略目标是:消灭波、捷、匈境内的德军,并在西方盟军的协同配合下,两面夹击,在德国本土上消灭敌人,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
攻克柏林
1945年春天 ,苏军在东欧各国军队和人民的配合下,通过匈牙利战役 、维斯瓦-奥得河战役 、西里西亚战役、东波莫瑞战役,消灭大量德军有生力量,解放波兰 、匈牙利、奥地利东部及维也纳,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一部分和德国东部。为攻克柏林创造了条件。
到1945年3月底和4月初,苏军已为攻打柏林作好准备 。参加这次战役的部队是G.K.朱可夫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K.K.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和I.S.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 ,总兵力在250万人以上 。希特勒为死守柏林搜罗的兵力总共为100万人 。1945年4月16日 ,苏军从奥得河 、尼斯河同时向柏林发动进攻,激战16个昼夜,至5月2日下午3时 ,德军停止抵抗 ,柏林战役结束。苏军歼灭德军93个师,俘虏德军40多万人。盘踞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国两个集团军群 (55个师) 也于5月中旬投降。1945年5月8日24时,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在柏林正式举行。德国投降书于1945年5月9日零时生效。欧洲战争到此结束。
击溃日本关东军
根据俄、美、英三国首脑的雅尔塔会议决定,在德国投降和欧洲战争结束后2个月或3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本作战。1945年8月9日凌晨,在苏联远东军总司令A.M.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指挥下 ,苏军157万多人在太平洋舰队和红旗黑龙江分舰队的协同配合下,对日本关东军发起全线总攻击。同时,对朝鲜北部的日军发动进攻。
苏军在中国的八路军、东北抗日联军以及金日成将军领导的朝鲜人民武装的配合下 ,进展神速 。到8月30日为止 ,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的关东军各部队全被解除武装。此外,苏军还攻占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的各岛屿。苏联蒙古联军攻占承德和张北。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结束。
❺ 二战中,德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战中,德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战略上的失败。
根本原因:
战略上陷于两线作战,德国国土面积和人口使他不可能同时应对多个强大的敌人。历史上菲特烈大帝时期普鲁士因为四面受敌差点亡国,后来的一战也是因为未能彻底击溃东西线的任意一线而失败。二战失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失误上。1.未消灭英国而攻打苏联。 2.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美国参战,二战均势迅速打破,美国的参战使整个战争形势迅速向盟军方面发展。
次要原因:
1. 43年的俄国冬天比任何时候都寒冷。德国大批精锐冻死冻伤。感觉俄罗斯每次面临亡国的关头天气总是向着他们,比如拿破仑侵俄时期。
2. 俄国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尽管我不喜欢俄罗斯,但这真是个值得佩服的英勇的民族。
3. 残酷的民族政策将苏联群众推向了斯大林一边(其实当时很多人憎恨斯大林。德国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深渊。
4. 大西洋战场和北非战场牵制了大量德国人力物力资源。
5.美英的战略大轰炸。44年后。德国武器产量严重不足,这是非常致命的。后来在空战中,尽管德国空军非常优秀,但面对美国的闪电战机仍然无所适从。自己的喷气式又不成熟。
6. 人口有限,德国当时只有约7000万人口。显然无法应对持久战。
7. 盟友的无能。特别是意大利,要不是意大利不断拖累德国,说不定德国还能坚持1 年。其他盟友,按照一个德国兵的说法“一触即溃”。
8.指挥失误。在郭克尔克撤退和库尔斯克战役(本来是胜的,却要主动撤退)表现得特别明显。
9. 武器生产思路错误。德国偏爱威力大质量高且很贵的武器。虽然生产出来的东西都非常具有革命性和创造性。如导弹,虎王,喷气式战机。但新研制的东西往往都需要很多年才能成熟。无法在战场上立即显示出威力,更多是起心理威慑作用。(很多美国人看到德国在墙上画的虎王,掉头就跑)。说白了中看不中用。
10.日本的鲁莽。听说偷袭珍珠港后,希特勒曾大发雷霆,把身边的人都吓坏了。美国参战,其效果是无法想象的。二战后期,美国的闪电战机就消灭5000架德国飞机。
❻ 二战德国希特勒在尽头为什么不退守奥地利阿尔卑斯地区,至少凭地势可让盟军。。
现代打仗打的是后勤,大兵团在阿登地区的没有耕地,如果不是事先精心准备粮食的话不可能会有大量的食物供给部队的。打游击战你的武器弹药也无法开展,山区地形制空权也估计别想了。此外德国胜在顺水战的时候士气高,到了45年德国基本人心都散了。
❼ 二战德国为什么败亡
德国在二战走向灭亡的原因是领土扩张速度过快,但更重要的是当英国尚未被德国占领的时候,急于攻打苏联,以致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第一线就得要防御英国的打击,第二线又要防御北欧军团.导致了军务紧张,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攻打苏联没有充分利用东欧这个老牌美丽工厂的优势来进行拉锯战,因为对于苏联这样民风强悍的国家武力打击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反而用文化攻势更为有用.但是,德国人犯下了一个大忌那就是;强国强攻,也就是说,征服苏联应该派些日耳曼教师全把每一位苏联人去斯拉夫化,教育改为日耳曼风格的教育.对于强国文攻比武力打击更有用.
❽ 1945年德国为什么投降了两次呢
201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了庆祝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虽然仪式的排场不小,规模超过二战胜利60周年时的阅兵式,但美英等西方国家却显得很不给“面子”,大多拒绝参加。也许在俄罗斯人看来,在这样一个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的战争结束的标志性日子,美英等国如此冷落昔日盟友,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对于美英等西方国家来说,所谓“二战欧洲战场胜利纪念日”与俄罗斯人认定的并非同一天。而这一切,都源于二战结束时纳粹德国所进行的两次无条件投降。东西方对于二战的不同认识,其实早在这场战争结束时就已经种下了种子。
艾森豪威尔“出让”柏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美军此时已经开始与纳粹德国就投降问题讨价还价,预判到了德军在穷途末路时一定会率先向美国人无条件投降的可能性。如此一来,对德的投降仪式依然将由西方主导,苏联辛苦打下的柏林,将是一座没有政治意义的空城。而且慕尼黑和莱比锡是德国的重要工业区,更不能落到苏联人手中。
后来事情的发展验证了艾森豪威尔的预判,当年4月16日,苏军发起对柏林的总攻,29日,希特勒在绝望中自杀。5月3日,苏军在付出30万人伤亡的代价后完成了对柏林的占领。然而,打下柏林的苏联人却没等来德国的投降代表。不仅如此,他们之后还愤怒地获知,德国正式的投降代表已经在前往美英占区的路上了。
❾ 德国二战为什么会战败
主要原因:
1、德国的短板天下皆知:绝不能两线作战(一战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了)。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深谙此道,为避免两线接敌,从一开战就全力猛攻英法,企图在与苏俄动手前先解决西线,但他们的努力没能成功,只能在西线转攻为守,静候盟军登陆。
2、海军没有做好准备,开战后德国海军既没有能取得制海权,也没能切断英国的运输线,导致1944年6月盟军从英国出发攻打诺曼底,德国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两线作战变成了现实。
3、日本袭击美国并拖着德国与美国开战,这等于是替德国树了个大敌,大大加速了德国的败亡。
4、对苏作战时过于自信,准备不充分,如果先拿下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地区(另外两路德军负责牵制住红军主力),再调头攻击莫斯科,或者先力攻莫斯科,迫使斯大林同志签下城下之盟,再北上攻打列宁格勒与芬兰连成一体,东方战场就算大局已定!
5、派隆美尔去非洲支援意大利也是败笔,北非之战对德国意义不大,却使大量物资和军队填到了非洲这个无底洞中,实在是得不偿失。
以上几条主要是从战略上来分析德国的败因,其实技术上和物资上的短板也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之一,比如原子弹研发的滞后,人少国小,缺乏战略纵深,石油,橡胶,有色金属等战略物资匮乏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德国纳粹的败亡。
❿ 二战中,军事实力强大的德国为什么会战败
二战德国的失败其实和之前遭遇滑铁卢的拿破仑非常相似。作为一个面积不大的中欧内陆国家,德国的自然资源非常贫乏,除了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以外,石油、橡胶等重要的战争资源非常依赖进口,无法进行长时间的持久战。
在强大的美国加入同盟国的阵营后,整个战场的形势急转而下,尤其是在盟军诺曼底登陆后,德军陷入到了两线作战、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更要命的是,盟军战机开始不断轰炸德国本土,使得德国引以为傲的工业区变成了一片片废墟,工业制造力和生产能力大幅下滑,渐渐陷入到了穷途末路之中。随着苏联和盟军的不断推进,德国终于在柏林战役失利后选择了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