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纳粹德国鼎盛时期是那年
1942年德军在俄国的夏季攻势:1942 年
到了1942 年夏末,阿道夫·希特勒似乎又显得不可一世。每个月德国潜水艇在大西洋击沉70 万吨英美船只。美国、加拿大和苏格兰的造船厂虽在热火朝天地加紧生产,但也补不上这个损失。尽管元首为了早日结束俄国的战事,大大削减了西线的兵力,调出了大部分部队、坦克和飞机,但是这年夏天丝毫没有迹象表明,英美部队已强大得足以在英吉利海峡对岸进行哪怕是小规模的登陆。英美部队甚至也不敢冒险占领法属西北非,其实它们如果登陆的话,软弱的法国由于派别分歧,即使企图抵抗,也是难以阻挡的,而德国在意大利和的黎波里除了有很少几艘潜水艇和几架[914]飞机以外,别无任何武装力量。英国海空军也未能阻止从法国西部港口布列斯特开出的德国两艘巡洋战舰“夏恩霍尔斯特”号、“格奈斯瑶”号和重巡洋舰“欧根亲王”号,在光天化日之下闯过英吉利海峡安全地驶回德国。希特勒曾经担心英美一定会占领挪威北部,因此他坚决主张这3 艘重型军舰从布列斯特闯过英吉利海峡,以便到那里去防卫挪威海面。他在1942 年1 月底对雷德尔说:“挪威是决定胜负的地区。”他认为必须不借一切代价守住挪威。但是事实表明这样做是多余的。英美在西线兵力有限,对于如何使用这些兵力另有它们的计划。从地图上看,希特勒到1942 年9 月所占领的地区,是相当惊人的。地中海实际上已成为轴心国家的内湖,德国和意大利拥有北岸从西班牙直到土耳其的大部分地区,在南岸拥有从突尼斯到离尼罗河60 英里的广大地区。事实上,德国部队现在守卫着北起北冰洋上挪威的北角、南到埃及、西自大西洋上的布列斯特、东至中亚细亚边缘的伏尔加河南岸这一片广大地区。8 月23 月,德国第六军团已抵达斯大林格勒正北的伏尔加河一带。两天以前,卐字旗已插上厄尔布鲁斯山,这是高加索山脉最高的一座山峰[18481英尺]。8 月8 日,占领了年产石油250 万吨的迈科普油田,虽然德国人发现油田已几乎全部遭到破坏。8 月25 日,克莱施特的坦克部队已进驻莫兹多克,距格罗兹尼四周的苏联最大产油中心只有50 英里,距里海也只有100英里。31 日,希特勒催促高加索方面的司令李斯特陆军元帅纠集所有可以调集的力量向格罗兹尼作最后进攻,以便他“能够拿到油田”。同一天,隆美尔也向阿拉曼发动进攻,力图向尼罗河突破。希特勒对他的将领们的战绩从来没有满意的时候,他于7 月13 日撤去了指挥整个南线攻势的冯·包克陆军元帅的职务;又据哈尔德的日记透露,他还不断责骂大部分司令官和参谋总部进展迟缓。尽管如此,他现在仍然相信,决定性的胜利已经在握。他命令第六军团和第四装甲军团在攻占斯大林格勒以后,沿伏尔加河北进,形成一个大规模的包围行动,从东西两面进逼俄罗斯中部和莫斯科。他认为俄国人已经完了;据哈尔德说,他当时曾谈[915]到分兵越过伊朗进驻波斯湾的问题。他眼看便可以与日本在印度洋会师了。德国情报部门9 月9 日的一份报告说:俄国在整个前线的后备力量都已消耗殆尽。希特勒对这份报告的正确性竟深信不疑。他在8 月底与雷德尔海军元帅举行会谈时,他的心思已从俄国转移到英美方面。他说,俄国现在在他的眼中已是一个“不怕封锁的生存空间”。他确信,不用多久便可迫使英美达到“可以谈和的程度了”。
Ⅱ 德意志早期新闻传播<衰落>的原因
早期到底是指什么时期捏?
德国新闻史笔记
一、简单的德国史
公元843-919年,路易之后的加洛林王朝
919-1024年,萨克森王朝
962年起获得“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号
此后这个国号下德国经历三四个王朝的更迭,并不是一个实在的“国家”。最后退位的皇帝来自哈布斯堡王朝。
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年),只是名义上的“国家”,由3000多个邦国组成(16世纪骑士起义失败后减少到300多个,拿破仑占领后减少到30多个),没有统一的军队、没有预算,皇帝由7个选帝侯国选举产生。因而“德国”实际上是个极为松散的以语言和邦国间政治依附为纽带的“国家”。
1806-1871年,德意志联邦(一种松散的“国家”政体,只有象征政体的联邦议会,后期实际上被普鲁士王国掌握)
联邦的主要两个邦国:
1701-1871年,普鲁士王国
1254-1918年,奥匈帝国,1866年退出德联邦
1871-1918年,德意志帝国
1919-1933年,德意志魏玛共和国
1933-1945年,法西斯德国(所谓“第三帝国”)
1946-1990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
1990年-今,统一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当代德国地图
二、德国新闻史的特点
1,落后的政治体制、分散而发达的地方新闻传播。现在德国的新闻业仍然呈现分散的特点。
2,普鲁士新闻政策的特点:专制政体与形式上的新闻自由相结合,造成畸形的新闻业发展:从1840年起,在经济上逐步放宽新闻出版的限制,非政治类新闻传播基本不加限制,但是对政治异见的报刊和报人迫害不断。
3,魏玛共和国时期开始真正自由的政党报刊时期,政党报刊蓬勃发展之时,突然被赤裸裸的法西斯专制替代。
4,1945年以后,德国的新闻业几乎完全被摧毁。西德在战争的废墟上,依照西方民主体制重建新闻业。东德则按照苏联模式重建新闻业。1990年德国统一后,东德依西德模式重组新闻业。
三、简单的德国新闻史
1,可提及的历史上的传媒
1457年,世界上第一张印刷新闻纸
1615年,世界上第一张“真正的”报纸
1650年,世界上第一张日报
以下是勉强可以提及的历史上有影响的报纸:
1704年,普鲁士的民营报纸《福斯报》创刊
1740年,普鲁士的民营报纸《施本纳报》创刊
德意志联邦时期,最大的报纸《总汇报》(1798创办,巴伐利亚)
《莱茵报》(1842-1843年)德国第一家民主主义报纸,马克思是后期的主编。
第一家通讯社沃尔夫社(1849年)
19世纪下半叶的报纸代表《法兰克福商报》(1856年创刊)
19世纪末形成三个非政治的商业报团:摩塞、雪尔、乌尔斯坦因(老板均为犹太人),后来雪尔报团被霍治堡收购。
1923年创办广播电台(公私合营)
魏玛共和国两个最大的政党报刊集团:社会民主党报团、共产党报团。
1932年报纸共4703种。
2,法西斯德国的新闻政策:
1,将沃尔夫通讯社收归国有,变成德国通讯社,直接控制主要的新闻源。
2,私营的广播电台全部收归国有,大力发展广播用于宣传民众效忠法西斯主义,以及对外宣传。
3,封闭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的全部报刊,禁绝全部公开的反对意见。
4,用暴力夺取犹太人的两个报团,只保留雅利安血统的霍治堡报团,使之急遽扩张,成为惟一的忠于纳粹党的民间报团,该报团最多时拥有报纸1600家。
5,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机关报《人民观察报》成为主导报纸(主编罗森堡),还有政府宣传部长戈培尔的报纸《进攻报》也是主导报纸。
3,二战后的德国新闻业
二战后东德的主要报纸是德国统一社会党的机关报《新德意志报》(1946-1991年)
西德在美、英、法军队1949年撤出后,实行完全的新闻自由制度,自然形成了以地方性为主发展传媒的传统特点。
在分别建立州或州际的公营广播公司八个,然后各州的广播公司联合建立全国性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产权属于各州的广播公司共有。
报纸以地方为主的传统占主导,只有很少的几家报纸在全国发行。
1986年西德议会确认公营、民营广播电视体制并行。
四、目前德国新闻业的格局
1,报纸(日报总数2000多种,但是编辑部只有近400个,同时编辑1300多种地方日报)
全国发行的报纸只有《世界报》30万、《图片报》430万、《法兰克福总汇报》35万、《南德意志报》40万。
最大的地方报纸《西德意志总汇报》(110万)
2,周刊,代表性的新闻周刊是《明镜》,发行量100万,每期350页。时事政治周刊是《明星》,发行量110万。
世界报2003年4月22日
图片报2004年4月13日头版新闻的标题
左上角的头版头条:每周40小时的工作制度又回来了!该条右下角将“35”划了个×。
该条右侧(头版二条)的标题新闻:他们真的做了:第一个克隆人(详见7版)。右上角为广告
第二排左侧为报头:图片
第二排假头条的标题新闻:联盟的强力前锋姆蓬扎(体育新闻,详见12版)
第二排真头条的标题新闻:和当年的拉方丹一样(肩题):疯女人刺死基民盟主席(详见2版)
新闻周刊《明镜》2004年4月10日出版186页
3,通讯社,独大的是德国新闻社(DPA),1949年建立,报联社体制。
4,广播电视,全国性的公营广播电台是广播一台、广播二台(均在美因茨)。全国性的公营电视台是电视一台(汉堡)、电视二台(美因茨) 。产权属于各州的公营广播公司共有。全国性的民营电视台是(Prosieben-SAT.1)普罗西本-卫星1台(美因茨)、卢森堡台(科隆)。
5,传媒集团,普罗西本-卫星1台公司、施普林格出版集团、贝塔斯曼(Bertelsmann)集团、刚垮台的基希集团。
Ⅲ 德国什么时候结束国王专制的,什么时候转为总统制的,是什么事件
一般认为,德国历史开始于公元919年。在这一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东法兰克王国王位,建立了德意志王国。亨利一世的儿子鄂图一世继承王位后为了取得所谓上帝授予的皇权,于公元962年强迫教皇约翰十世在罗马给他加冕,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始终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随着地方封建势力日益强大,皇帝的权力便不断衰落,形成了不少的邦国。在这四分五裂的帝国中,最大的两个邦国是普鲁士和奥地利。
在17-18世纪时,它们都发展成为当时欧洲大陆的强国。19世纪初,当拿破仑占领德意志时,取消了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有名无实的神圣罗马帝国就不复存在了。19世纪后半期,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在普鲁士控制下的统一。1864年对丹麦战争后,普鲁士和奥地利迫使丹麦割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在1866年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争中,奥地利败北,于是奥地利不得不脱离德意志邦联。德意志邦联解体后,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美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内的、由普鲁士主导的北德邦联。普鲁士在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翌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是为“德意志第二帝国”,这是德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至于你提到的这个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1918年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发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并逃至荷兰,德国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出现了总统和总理,但是这个总统的概念很模糊。严格意义上的总统制是在二战结束之后,特奥多尔·豪伊斯在1949年-1959年担任了第一任总统
Ⅳ 容克贵族是怎样产生和没落的对二战时期的德意志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一,更正一点不是所有的元帅名字中都有冯冯表示此人是贵族出身,二战期间德国共有27名元帅,贵族出身的只有14个人,陆军12人,空军2人冯.布隆贝格陆军元帅1936国防部长冯.布劳希奇陆军元帅1940陆军总司令冯.博克陆军元帅1940B集团军群总司令,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冯.勒布陆军元帅1940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冯.龙德施泰德陆军元帅1940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D集团军群总司令,西线总司令冯.维茨勒本陆军元帅1940D集团军群总司令,西线总司令冯.赖歇瑙陆军元帅1940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冯.屈希勒尔陆军元帅1942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冯.曼施泰因陆军元帅1942顿河集团军群总司令冯.布施陆军元帅1943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冯.克莱斯特陆军元帅1943A集团军群总司令冯.魏克斯陆军元帅1943F集团军群总司令冯.里希德霍芬空军元帅1943第二航空队司令冯.格莱姆空军元帅1945空军总司令第二,为什么有那么多贵族出身的元帅其一,欧洲贵族普遍具有从军的传统,在德国统一之前更是如此,各小国彼此征战不休,武士阶层享有特权。他们的后代为了维持这种特权往往以从军为职业,形成了军事家族以冯克莱斯特元帅为例,其家族的从军历史就有600多年其二,由于这些家族有从军传统,其子女在出身之初就明确了人生道路,而且从小受到了军事熏陶,在学校中的表现也更出色。日后更容易提升在腓特烈大帝时期,平民出身的军官只占军官总数的10%即便到了二战前夕,贵族军官在军官团中的比例还是非常高的这么算下来,贵族出身的元帅数量多也是必然
Ⅳ 二战德国非常厉害,为啥现在德国衰落了很多
德国战败后所有的科学家与研究资料被美国与苏联瓜分,这也是为什么美苏科技发展如此之快的原因。而德国丢失了这一大批研究资料与研究人员,也就没有办法进行技术储备与升级。虽然现在的德国还是一个陆军大国,但却不是一个强国
Ⅵ 一战时德国已经衰败,为何希特勒还能发动二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实际上是民族帝国之间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战争,一侧是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另一侧是英国,帝国和帝国意大利等,战争的人员伤亡非常惨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军事装备德国的力量,否则日本将不会配备样式装备德。 希特勒纳粹实际上在军事力量上更强大。毕竟,他们几乎玩了所有游戏欧洲。
如果不是偶然触发苏联加美国,则估计希特勒不会很快死掉。以上几点是希特勒敢于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可以说德国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纳粹分子,它只是日本 大和国籍!
Ⅶ 德国是怎样崛起和衰落的
二战时,作为法西斯的德国可以说是被炸得满目苍夷。整个人都充满了垃圾,有人说清理柏林的垃圾至少需要20年。不过二战结束之后,德国用了短短的十几年时间迅速成为全世界第二大资本主义国家。那为何德国能够如此迅速崛起呢,德国是如何崛起的呢?
第一、政府清除了国内法西斯主义的分子
首先德国政府推动欧洲统一建设,缓解法国的矛盾,并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彻底打通整个欧洲,而且德国对于科技和教育,大力的投入并制定一系列的经济政策。
Ⅷ 纳粹帝国什么时候建立的;什么时候崛起的;什么时候强盛的;什么时候衰落的;什么时候灭亡的(具体的年
纳粹德国是指在1933年至1945年期间由阿道夫·希特勒和其所领导的纳粹党所统治的德国。纳粹德国有两个官方国名,分别为1933年至1939年使用的第三帝国,和1939年至1945年的大德意志帝国。“第三帝国”一词指的是继承了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第一帝国”与近代的德意志帝国(1871–1918)“第二帝国”的德国。纳粹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之一。在阿道夫·希特勒的统治下,德国几乎零失业,并且在短时间内占领了整个欧洲大陆。
奥地利与捷克斯洛伐克分别在1938年与1939年被纳粹德国吞并,其中捷克被直接吞并,斯洛伐克获得独立,但是独立后的斯洛伐克共和国等同于纳粹德国的傀儡政权。1939年9月,纳粹德国入侵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至1940年,纳粹德国占领了差不多整个欧洲,其中包括法国。其占领区内“不受欢迎的人”和另外一些民族亦不断受到迫害。1941年,纳粹德国对苏联宣战,发动苏德战争,德军一度兵临莫斯科。1941年12月,德国的盟友日本偷袭珍珠港,将美国卷入了战争。在1943年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后,战争的天平开始向另一方倾斜。德国城市遭到盟军大规模、有规律地轰炸,而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军也面临着资源短缺问题。1945年初,西方盟国自西向东,而苏联则自东向西不断推进。4月,苏军攻入柏林,4月30日希特勒自杀。5月8日,德国投降,并签署投降书,纳粹德国宣告正式灭亡,请楼主采纳!
Ⅸ 纳粹灭亡时间
正确答案:1945年5月纳粹德国灭亡。
历史事件:1945年5月9日,受希特勒继承人邓尼茨的委托,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凯特尔元帅、什图姆普弗上将、弗雷德堡海军上将在柏林军事工程学院的食堂大厅内,向苏联及其盟国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从此第三帝国也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曾今飘扬的代表纳粹种族主义与战争的“卐”字旗也不复存在了。
请采纳,谢谢支持!
Ⅹ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德国开始衰败,德国失业人数上升,公司倒闭,重工业不能运作,那为什么短短几年之
1939-1918=21,这二十一年可不短啊,德国从1933年起加速扩展军事工业。1934年秘密突破《凡尔赛和约》对其军队的限额。1935年正式重建空军,实施义务兵役制,秘密颁布《国家防御法》。1936年3月7日,德国宣布废除《洛迦诺公约》和《凡尔赛和约》的有关规定,派兵进入莱茵非军事区。早在1935年秋德国国防军即已开始制订代号为红色的对法作战计划、入侵奥地利的奥托方案和进占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纳粹德国成为主要的和最危险的欧洲战争策源地。1936年10月,德、意签订柏林协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意大利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的组成部分。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召开东方会议,确定武力侵占中国,进而征服印度、南洋群岛、中亚细亚和小亚细亚以至欧洲的侵略扩张总纲领。从1931年起,日本对中国发动并逐步扩大局部性侵略战争。1936年制订向太平洋地区及西伯利亚的扩张目标和对美、苏、中、英等国作战的具体方针。日本成为挑起世界战争的远东战争策源地。3个法西斯国家在对外扩张和发动侵略战争的过程中结成侵略集团。1936年11月25日,德、日两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11月6日意大利参加该协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可分为欧洲和亚洲两大主战场。在欧洲,战争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一战的结果以及签订的一系列针对战败国的条约导致了纳粹主义在德国兴起,使德国成为了二战的主要策源地。在东亚,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使得日本走向了侵略扩张之路,以求扩大大和族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