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芙蓉鸟外观有什么特点

德国芙蓉鸟外观有什么特点

发布时间:2022-06-01 16:51:15

❶ 芙蓉鸟怎么辨认公母呢应该是有4.5个月大吧刚买回来不叫是不是小的原因

刚买回来,在新环境容易受到惊吓,芙蓉鸟要适应一段时间就会叫了。
辨别雌雄的方法一:
1.幼鸟的雌雄识别
(1)听鸣声:幼小玉鸟自己出壳后25天左右即开始鸣叫,雄鸟的鸣声婉转,双音,喉部鼓起,上下波动;雌鸟的声音短促,喉部不鼓动。
(2)鸟的体型区别:雄鸟头部宽大,略呈方形、身体修长、羽毛紧贴,整个体型显得匀称而漂亮;雌鸟头部略小、体型短圆,整体外观不及雄鸟匀称漂亮 (3)看泄殖腔:雄鸟有泄殖腔突,或称pp突起,呈锥状。雌鸟较平坦、呈馒头状。把鸟pp周围的毛吹起,即可看到.
2.成年鸟的雌雄识别 ,两性的区别除了和幼年玉鸟雌雄识别的方法一样外,尚应注意下列两点 (1)鸣声鉴别:雄鸟的鸣声悠扬多变,十分悦耳动听。雌鸟的叫声为单音且短促不悦耳。 (2)羽毛:雄鸟的羽色较鲜艳。
另外在配对合笼后,观察有无双鸟求偶追逐、交嘴、互理羽毛和交配等行为。如相互斗殴为双雄,相互不斗殴而无亲昵行为为双雌。
方法二:
玉鸟的雌雄鉴别
1.体形鉴别雄鸟的体形较大,修长,体羽颜色较深,嘴粗壮,额较宽,两眼略向外突出.胫趾较粗壮,好动.性活泼.雌鸟体形略粗短,体形略小,羽色较淡,不如雄鸟艳丽,性情不如雄鸟活泼,在笼内或杠上有明显扒姿.雄鸟一把昂头站立.
2.鸣声鸣叫姿态鉴别雄鸟鸣叫富有音韵,由较长的音节组成,鸣叫时喉部鼓起,上下波动,声音连续不断.雌鸟鸣叫声一音为单音.并且短促,既不悦耳喉部也不鼓起,且雌鸟也不爱叫.
3.泄殖腔鉴别.将鸟轻轻抓住,左手握住鸟体,用右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把泄殖腔扒开,如泄殖腔顶端较尖细.成锥形突起,既为雄鸟,而雌鸟的泄殖腔没有突起,较平成圆形.雄鸟腹部狭长,具有尖形突出的肛门,而雌鸟的腹部较圆.肛门大而扁平,在繁殖期稍有隆起和发红。
方法三:
辨别芙蓉鸟公母的方法:
(1)听鸣叫。啼声高亢明亮,清脆婉转的多为公鸟,母鸟和仔鸟及要来旺的老母鸟也鸣叫,只是叫的没有公鸟高亢明亮,清脆婉转,母鸟啼声多为单音。
(2)看肚型。腹部扁平、腹部短宽、泄殖腔突出的为公鸟。而腹部狭长、鼓圆、肚子外形缓、平的为母鸟。
(3)看泄殖腔。泄殖腔向身前突出的一般为公鸟。母鸟的泄殖腔向后。没有发情母鸟的泄殖腔有时也向前突出。
(4)看颜色。一般公鸟的颜色比母鸟鲜艳、羽毛厚密。而雌鸟颜色浅淡。
(5)看眼神。眼大、圆且有神的一般为公鸟。眼神相对平和的为母鸟。
(6)看行为。行动灵敏,体型矫健的鸟一般为公鸟。
(7)看体质。一般情况下公鸟的体质要比母鸟强壮。
(8)看体型。身体修长,成纺锤形为公鸟。身体短粗,肩部宽大为母鸟。
这些方法必须结合起来看才相对正确,单一看哪一个方面的特征都不是特别准。实际推断起来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假如不是平时经常观察,百分之百地推断正确似乎很难做到,有经验的养家也经常看错。更何况有些芙蓉鸟不发情时公母特征就很不分明,只有在发情期才能正确推断。

❷ 芙蓉鸟如何饲养

鸟笼的空间一定要足够的大,不仅要让芙蓉鸟舒适不憋闷之外,在笼子内还可以设置食罐、水罐、扁圆形的栖杠,笼底铺上细砂,为鸟儿的生活提高最好的环境。

对于芙蓉鸟来说,每年的7-8月份是换羽时期,也是体弱者面对生死考验的时刻。在换羽时期,体弱的芙蓉鸟容易死去,而健康的鸟儿也容易感染疾病。所以,在这关键时刻,养殖者应该避免芙蓉鸟吹风,少和外界接触。在饲料中添加10%菜籽和墨鱼骨粉,为芙蓉鸟提供能量。

芙蓉鸟日常的饲料主要植物种子为主,夏季也会捕食一些昆虫来饮食。所以,笼中饲养的芙蓉鸟,可以准备一些谷子、稗子、玉米面窝头、菜籽、苹果、青菜等食物。或者将几种不同的食物按照合适比例混合均匀后在进行喂食。

除了日常的饮食管理之外,养殖者还要及时的清洁鸟笼的卫生。因为芙蓉鸟是高档的观赏鸟,所以它养护的要求会更高。一般来说,每周清除笼底粪便2-3次,食罐和水罐每天刷洗一次并换新食、新水,栖杠每3天洗一次,每周至少水浴一次,适时修剪爪甲,都是饲养者必须要做的工作。

除此之外,为了确保芙蓉鸟更具欣赏价值,饲养者还应该定期带鸟儿晒日光浴,每天在温柔的阳光下沐浴1个小时即可。同时,还可以适当的训练芙蓉鸟,让它变得更聪明,掌握更多的鸣叫或者其它的技能,提高观赏的价值。

❸ 芙蓉鸟的品种类型

芙蓉鸟原产非洲西北海岸的加纳利、马狄拿、爱苏利兹等岛屿,是羽色和鸣叫兼优的笼养信鸽。有24个品种,在世界各地皆被列为高贵笼养宠物鸟之一。中国自19世纪40年代起就从外国引进,但并未严格进行品种品系的保持,现在纯种的很少。遗传性比较稳定的芙蓉鸟有如下几种:
1.颤音芙蓉鸟:由德国培育而成。雄鸟鸣啼声似摇铃,羽毛黄绿色接近原种。
2.桔红颤音芙蓉鸟:由颤音芙蓉鸟变异而来,由于只追求羽色,啼声比颤音芙蓉鸟略逊色。
3.红芙蓉鸟:美国用桔红芙蓉鸟与中国的绯雀杂交培养而成,全身红色。
4.卷毛芙蓉鸟:由日本育成。全身羽毛卷曲,啼声不甚美观。
5.月牙芙蓉鸟:英国育成。身体细长呈月牙状。
6.山东芙蓉鸟:由中国山东、扬州等地育成。体型粗短、羽毛淡黄绿色,鸣声响亮。
7.白色芙蓉鸟:可能由山东芙蓉鸟变异而成,体型与山东芙蓉鸟相似。全身羽毛雪白,讲究红嘴、红脚、红眼睛。
中国国内的芙蓉鸟主要由“山东种”、“扬州种”和德国“罗娜种”3个品种。上海以养“罗娜种”为主,此种鸟身体细长、羽色变化较多,由黄白、橙红、古铜、银灰等色。头颈由羽毛向四面外翻的凤头,翅膀由羽毛异色、两侧对称的对花,鸣声长而婉转、声调轻而柔,鸣唱时上下喙闭合,假如开后鸣叫说明品种不纯。

❹ 红桂皮芙蓉鸟是如何培育出来的

红桂皮芙蓉鸟是根据德国的梦娜种培育出来的变种,桂皮芙蓉鸟羽毛底色为暗红, 其背和翅上有纵行黑色条纹, 亦有羽毛底色为暗绿者,该种是我国派生出来的一个品种, 以往因多产于山东的惠民、 德州及江苏的扬州等地区。

红桂皮芙蓉鸟日常以粉料(俗称“客食面”)为基本饲料,可把绿豆面、玉米面、熟鸡蛋黄、淡水鱼粉或蚕蛹粉按521的比例搓匀晾干,加适量“禽用添加剂”。另外,还有以鸡蛋、小米或加工精细的鸡用混合粉料搓熟鸡蛋黄为基本饲料的。

红桂皮芙蓉鸟除食罐内经常保持有粉料外,每天还要喂一食抹软食,即把粉料加牛羊肉沫、菜沫用水调成粥状。在换羽期每天给几条面粉虫或玉米螟幼虫,以增加营养。

芙蓉鸟其体长12~14cm,体型较麻雀细瘦,但较麻雀细长。身体的羽毛,原种似中国的鹇类,黄绿色配上暗色纵纹,叫声不甚美。雄鸟的肛门突起,呈锥形,而雌性的则较平,呈馒头状。其原产于非洲西北海岸的加纳利、马狄拿、爱苏利兹等岛屿,主要吃植物种子,夏季兼吃昆虫。

❺ 金丝雀的资料

金丝雀又名芙蓉鸟、芙蓉、白玉、白玉鸟、玉鸟、白燕,是雀目科食谷类鸟。原产非洲西北海岸的加纳利、马狄拿、爱苏利兹等岛屿,是羽色和鸣叫兼优的笼养观赏鸟。有24个品种,在国内外皆被列为高贵笼养观赏鸟之一。我国虽然自19世纪40年代起就从外国引进,但并未注意品种品系的保持,现在纯种的不多。遗传性比较稳定的金丝雀有如下几种:

1、颤音金丝雀:由德国培育而成。雄鸟鸣叫声似摇铃,羽毛黄绿色接近原种。
2、桔红颤音金丝雀:由颤音金丝雀变异而来,由于只追求羽色,叫声比颤音金丝雀略逊色。
3、红金丝雀:美国用桔红金丝雀与本国的绯雀杂交培养而成,全身红色。
4、卷毛金丝雀:由日本育成。全身羽毛卷曲,叫声不甚美观。
5、月牙金丝雀:英国育成。身体细长呈月牙状。
6、山东金丝雀:由我国山东、扬州等地育成。体型粗短、羽毛淡黄绿色,鸣声响亮。
7、白色金丝雀:可能由山东金丝雀变异而成,体型与山东金丝雀相似。全身羽毛洁白,讲究红嘴、红脚、红眼睛。

国内的金丝雀主要由“山东种”、“扬州种”和德国“罗娜种”3个品种。上海以养“罗娜种”为主,此种鸟身体细长、羽色变化较多,由黄白、橙红、古铜、银灰等色。头颈由羽毛向四面外翻的凤头,翅膀由羽毛异色、两侧对称的对花,鸣声长而婉转、声调轻而柔,鸣唱时上下喙闭合,如果开后鸣叫说明品种不纯。

资料:关于金丝雀的原产地
金丝雀的原产地是位于北非西部大西洋海域中的加纳利群岛。它包括七个岛屿,一共有七千二百七十三平方公里的面积。一般人都以为,加纳利群岛是西班牙在非洲的属地,其实它只是西班牙在海外的两个行省而已。
在圣十字的丹纳丽芙省(Santa Cruz De Tenerife)里面,包括了拉歌美拉(La Gom era)、拉芭玛(La Palma)、伊埃萝(Hierro)和丹纳丽芙(Tenerife)这四个岛屿。而 拉斯巴尔马省(Las Palmas)又划分为三个岛,它们是富得文都拉(Fueteventura)、兰沙略得(Lanzarote)和最最繁华的大加纳利岛,也就是目前荷西与我定居的地方。
这两个行省合起来,便叫做加那利群岛,国内亦有人译成“金丝雀群岛”因为加纳利和金丝雀是同音同字,这儿也是金丝雀的原产地,但是因鸟而得岛名,或因岛而得鸟名,现在已经不能考查了。
虽然在地理位置上说来,加纳利群岛实是非洲大陆的女儿,它离西班牙最近的港口加底斯(Cadiz)也有近一千公里的海程,可是岛上的居民始终不承认他们是非洲的一部分,甚至史书上也说,加纳利群岛,是早已消失了的大西洋洲土地的几个露在海上的山尖。我的加纳利群岛的朋友们,一再骄傲地认为,他们是大西洋洲仅存的人类。这并不是十分正确的说法,腓尼基人、加大黑那人、马约加人在许多年以前已经来过这里。十一世纪的时候,阿拉伯人也踏上过这一块土地。以后的四个世纪,它成了海盗和征服者的天堂,无论是荷兰人、法国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英国人,都前前后后地征服过这个群岛。当时加纳利群岛早已居住了一群身材高大、白皮肤、金头发、蓝眼睛的土着,这一群仍然生活在石器时代模式中的居民,叫做“湾契”。十四世纪以后,几次登陆的大战,“湾契”人被杀,被捉去沦为奴隶的结果,已经没有多少人存留下来。当最后一个“湾契”的酋长战败投崖而死之后,欧洲的移民从每一个国家陆续迁来,他们彼此通婚,目前已不知自己真正的“根”了。
自从加那利群岛成为西班牙的领土以来,几百年的时间,虽然在风俗和食物上仍跟西班牙本土有些差异,而它的语言已经完全被同化了。
也因为加纳群岛坐落在欧洲、非洲和美洲航海路线的要道上,它优良的港口已给它带来了不尽的繁荣。中国远洋渔船在大加那利岛和丹纳丽芙岛都有停泊,想来对于这个地方不会陌生吧!
不知何时开始,它已经成了大西洋里七颗闪亮的钻石。航海的人,北欧的避冬游客,将这群岛点缀得更加诱人了。

体态特征:
金丝雀体长12-14厘米,体型较麻雀细瘦但较麻雀细长。叫声不甚美,经人工培育出现了黄色、白色、绿色、橘红色、古铜色等羽色,叫声也比原种好听。
刚出窝的金丝雀幼鸟,两性与实务相同,单从外观难以鉴别雌雄。但经过2-3个月后,雄鸟的肛门突起(泄殖腔突)呈锥形,而雌性的则较平,呈馒头状。鉴别时由手将鸟捉住,吹起肛门周围的羽毛就可看清。另外,幼金丝雀出生35~45天就开始鸣啭,这时从它们的鸣啭姿态上可区分雌雄。鸣啭时喉部鼓起,上下波动,声音连续不断者是雄鸟。金丝雀成鸟的雌雄鉴别比较容易,因雄鸟的鸣声悠扬动听,此鸟的鸣声单调。
生活习性:
野生金丝雀主要吃植物种子,夏季兼吃昆虫。营杯状巢,每窝产卵4-5枚,每年1-7月繁殖,孵卵主要由雌鸟担任,孵化期14-16天。笼养金丝雀为食谷鸟类,国产耐粗饲。“罗娜种”的鸣声为紧密的“JiJi——JiJi——”、“Ju……Ju……”和“Jie、Ju……”;“山东种”的鸣叫声为响亮曲折的“JiJi……”和“JiaJia……”。幼鸟还可模仿百灵鸟和画眉鸟的鸣声,并富有表演天份,经过训练后演“接物”、“戴面具”等杂耍。
饲养管理:
金丝雀的身体比较较弱,平时应让它们多运动,因此,饲养笼必须宽大,最好用特制的金丝雀饲养笼。雌雄鸟在平时分笼饲养,每笼只养1只。8、9月间转到繁殖龙种并笼饲养,让它们营巢繁殖。繁殖笼多为木制,46厘米*30厘米*35厘米。用草或竹丝编织成外形像碗、上口直径11厘米、深5厘米的人工巢,挂在繁殖笼上方。笼内设置的食罐、水罐的口要大,栖杠最好是扁圆形的,笼底铺上细砂。
金丝雀日常的饲料是谷子、稗子、玉米面窝头、菜籽、苹果、青菜等。可用几种料混合饲喂,如谷子2份、稗子7份、菜籽1份。稗子来源困难时,可用谷子或小米代替。苹果须切成小片,青菜须切碎。冬季或换羽时期,饲料的配比为谷子2份、稗子6份、菜籽(苏子)2份。亲鸟配对前开始饲喂鸡蛋小米,合笼后继续供给发情饲料和骨粉。开始孵蛋后停用上述饲料,另增加20%菜籽及白苏籽。雏鸟出壳后,供给蛋黄面(熟蛋黄一个,小米或玉米面120克搅拌而成)、青菜和蛎壳粉等。
在管理上比普通笼养观赏鸟要求更高。每周清除笼底粪便2-3次,食罐和水罐每天刷洗一次并换新食、新水,栖杠每3天洗一次,每周至少水浴一次,适时修剪爪甲。金丝雀如果长时间受到阳光直射,会使羽毛退色,罗娜金丝雀还会高声鸣叫,致使鸣声变得粗硬,所以每天在柔和的阳光下晒一个小时就够了。夏季的夜间,最好用笼套罩住鸟笼,防止蚊虫叮咬。
每天7-8月份是金丝雀换羽时期,体弱者往往死去,健康者也易感疾病。因此,除在饲料种增加10%菜籽和墨鱼骨粉外,还要避免分吹,尽量少接触外界。
繁殖:
为了繁殖,在配对以前,金丝雀要雌雄分开饲养,等它们隔笼用最互相交吻的时候,再把它们一起放进繁殖笼内。当雌雄鸟和好生活以后,可以把人工巢挂在繁殖笼上方。看到雌鸟嘴刁羽毛在巢上徘徊或在巢上打旋时,表示筑巢开始了,应把清洁的棉花挂在笼柱上,鸟很快就会衔去筑巢。巢建好后3-4天,雌鸟开始产卵,每窝产2-6枚。
金丝雀孵卵由雌鸟担任。由于雌鸟每天产1枚卵,所以雏鸟时间不一致。为克服这个不足,有的地方在雌鸟产卵后,用石膏制成的假卵换出真卵保存起来,等产下4枚卵时才取出假卵,再把前3个真卵放回巢内,让鸟孵化,使4只雏鸟在同一天出壳。入孵第六天要在灯光下验卵,取出未受精卵,10天以后再复验一次。孵化14-16天。
雏鸟出壳口自己不会觅食,要靠亲鸟喂养。小金丝雀余姚是蛋黄面、白菜等既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和水。育雏期应每天加喂一块新鲜蛋黄,要注意观察亲鸟是否哺喂雏鸟。一般来说,雏鸟出壳24小时内不吃食物不会饿死,如果第二天亲鸟仍不喂养,必须人工饲喂,即吧蛋黄和青菜汁调成糊状,用一根小竹签挑蛋黄糊送到雏鸟嘴上,直到雏鸟吃饱为止。1-2天后,如亲鸟开始喂雏,则可停止人工饲喂,否则一直坚持到雏鸟能自己啄食为止。
雏鸟从出壳到羽毛张齐大约需要25天,蛋黄面要每天加饲。1个月后,雏鸟就可以脱离亲鸟单独饲养。这时的饲料仍以蛋黄面为主,到雏鸟满2月龄后才可逐渐改为日常饲料。大部分雌鸟在雏鸟出壳12-21天后又开始交配、产卵,这时雌鸟就要把幼鸟赶出鸟巢,如果小鸟不肯离开,就会又破头之厄。此时为保护幼鸟安全,在笼内应再增设一个人工鸟巢,巢内放上棉花或细竹衣,让成鸟自己把窝整理好,就可以避免驱赶雏鸟。雏鸟经过6个月的饲养后开始鸣叫,9-10个月达到性成熟。小金丝雀必须由善鸣的老鸟带领才能学会好听的鸣叫,老金丝雀、百灵鸟、大山雀等都是小金丝雀很好的歌唱教师,也可用善歌鸟的唱片或录音带来教小金丝雀鸣叫。一定要在幼时教会小金丝雀鸣叫,一般认为,第一次换羽后就不再“上口”了。
红金丝雀与实务的保持与遗传有关,它本是桔红金丝雀与绯雀的杂交种,要世代保持红色,回交是最有效的办法。饲料保持羽色的作用也被证实,国外已有色素饲料。但这种鸟的羽色显得不自然、无光泽。

❻ 芙蓉鸟是什么样的鸟

芙蓉鸟(学名:Serinuscanaria)又名金丝雀,属雀科,毛色分黄色、白色和红色三种,翼长20~23厘米,体长约12.5厘米,体重15~20克,喜爱鸣叫,属于鸣禽,现已成为家养宠物之一。野生芙蓉鸟喜欢在灌木和树林间筑巢。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以及加那利群岛是芙蓉鸟的繁殖地。芙蓉鸟的体长一般是在12到14厘米。羽毛的颜色多种多样,一般有红、黄、绿、白、灰和褐色等,大多数芙蓉鸟都是黄色的,其他颜色很少见。雄性的芙蓉鸟体型较大,头部很圆,全身上下的羽毛颜色较浅,尾羽较长。雌性的芙蓉鸟的体型就比雄性的小,而且尾羽较短,头也是呈尖细状,头顶及全身的羽毛颜色比较浅。鸣唱时,喉咙部位隆起,而且上下蹿动,声音断断续续,一般听声就可以分辨出雌雄,声音优雅动听的是雄鸟,而雌鸟的鸣叫较为单调。

❼ 芙蓉鸟的意思是

芙蓉鸟(学名:Serinus canaria)又名金丝雀,属雀科,毛色分黄色、白色和红色三种,翼长20~23厘米,体长约12.5厘米,体重15~20克,喜爱鸣叫,属于鸣禽,现已成为家养宠物之一。野生芙蓉鸟喜欢在灌木和树林间筑巢。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以及加那利群岛是芙蓉鸟的繁殖地。



(7)德国芙蓉鸟外观有什么特点扩展阅读:

品种类型

芙蓉鸟原产非洲西北海岸的加纳利、马狄拿、爱苏利兹等岛屿,是羽色和鸣叫兼优的笼养信鸽。有24个品种,在世界各地皆被列为高贵笼养宠物鸟之一。中国自19世纪40年代起就从外国引进,但并未严格进行品种品系的保持,纯种的很少。

遗传性比较稳定的芙蓉鸟有如下几种:

1、颤音芙蓉鸟:由德国培育而成。雄鸟鸣啼声似摇铃,羽毛黄绿色接近原种。

2、桔红颤音芙蓉鸟:由颤音芙蓉鸟变异而来,由于只追求羽色,啼声比颤音芙蓉鸟略逊色。

❽ 这是什么鸟

金丝雀是羽色和鸣叫兼优的笼养观赏鸟。有24个品种,在中国国内外皆被列为高贵笼养观赏鸟之一。中国国内的金丝雀主要由“山东种”、“扬州种”和德国“罗娜种”3个品种。中文学名金丝雀别称芙蓉鸟、芙蓉、白玉、白玉鸟、玉鸟、白燕二名法Serinus canaria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

简介

金丝雀是羽色和鸣叫兼优的笼养观赏鸟。有24个品种,在中国国内外皆被列为高贵笼养观赏鸟之一。中国国内的金丝雀主要由“山东种”、“扬州种”和德国“罗娜种”3个品种。

外形特征

8张金丝雀金丝雀体长12~14厘米,羽色有黄、白、红、绿、灰褐色,黄色金丝雀的数量较多,最名贵的是嘴和腿都是肉色的白色金丝雀,其次是白羽红眼睛的金丝雀。刚出窝的幼鸟,两性羽色相同,难以鉴别雌雄。2~3个月后,雄鸟的肛门突起,呈锥形;而雌鸟的则较平,呈椭圆状。鉴别时用手将鸟捉住,吹起肛门周围的羽毛就可看清楚。从成鸟外形上看,雄鸟体较大,尾较长,头较圆,头顶及全身羽色较深;雌鸟体较小,尾较短,头较尖细,头顶及全身羽色较浅。另外,鸣啭时喉部鼓起,上下波动,声音连续不断,悠扬动听的是雄鸟;雌鸟则鸣声单调。野生金丝雀和宠物金丝雀长得并不一样。 野生金丝雀通常是绿色或橄榄色,宠物金丝雀通常是嫩黄色。两个种类都能长到8英寸长(20厘米)。

生活习性

野生金丝雀主要吃植物种子,夏季兼吃昆虫。笼养金丝雀为食谷鸟类,国产耐粗饲。“罗娜种”的鸣声为紧密的“JiJi——JiJi——”、“Ju……Ju……”和“Jie、Ju……”;“山东种”的鸣叫声为响亮曲折的“JiJi……”和“JiaJia……”。幼鸟还可模仿百灵鸟和画眉鸟的鸣声,并富有表演天份,经过训练后演“接物”、“戴面具”等杂耍。金丝雀喜欢清洁的环境,因此笼舍的粪便要经常清除,栖杠也要经常清洗。饮水每天要更换。芙蓉鸟喜欢水浴,夏天每日要让其水浴一次,冬季要用温水每周水浴一次,浴后要待羽毛干后再移至室外,以免引起感冒。芙蓉鸟的常见病是肠道病和呼吸道病,多由于饮水和食物不清洁,或者饲养环境突变引起的,平时注意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总之芙蓉鸟的饲养并不难,只要你对她拥有爱心就完全可以养好她。金丝雀营杯状巢,每窝产卵4~5枚,每年1~7月繁殖,孵卵由雌鸟担任,孵化期14~16天。

❾ 芙蓉鸟什么品种好

芙蓉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丝雀,生活中它又被称为芙蓉、白玉、白玉鸟、玉鸟、白燕等名字。这种金丝雀外形非常的美丽优雅,是人们公认的羽色、鸣叫兼优的笼养观赏鸟之一。芙蓉鸟的品种较多,但是由于以前并没有注意到相关品种的保护,现在的纯种鸟并不多见了。而常见的遗传性比较稳定的芙蓉鸟品种主要有以下一些:
卷毛金丝雀,是由日本繁育而成。这种鸟儿全身羽毛卷曲,叫声粗哑。
山东金丝雀,由我国山东、扬州等地共同繁育而成。它体型较短、羽毛淡黄绿色,但鸣声响亮。
白色金丝雀,可能由山东金丝雀变异而成,它的体型与山东金丝雀相似。这种鸟儿全身羽毛洁白,红嘴红脚而且还有一双红眼睛。
颤音金丝雀又称之为德国罗娜金丝雀,是由德国科学家培育而成。雄鸟鸣叫声似摇铃,羽毛黄绿色接近原种。这种鸟儿身体细长、羽色变化较多,有黄白、橙红、古铜、银灰等色。
橘红颤音金丝雀,由颤音金丝雀变异而来,由于鸟本身只追求羽色,叫声比颤音金丝雀略逊色。
月牙金丝雀,由英国育成。身体细长呈月牙状,因此得名。
红金丝雀,是美国用桔红金丝雀与本国的绯雀杂交培养而成,它全身红色,非常的美丽。
谈不上哪种好那种不好,主要看您个人喜好了。

❿ 关于芙蓉鸟和母鸡

芙蓉鸟又名金丝雀、金丝鸟、白玉、白燕、玉鸟,属雀形目,雀科,丝雀属。芙蓉鸟的原产地是在大西洋沿岸的加纳利群岛、马提拉群岛以及亚述群岛上。由于鸣叫声好听,引起了捕猎者的兴趣,大量捕捉并加以驯养。现代饲养种与野生种已完全不同。我国引进芙蓉鸟约在19世纪40年代,在山东、河北、江苏等省,经当地饲养者培育,形成独特的品系。现在世界各国都有饲养。
芙蓉鸟原种体长12-14厘米,体型较麻雀瘦削。身体的羽毛黄绿加上暗色的纵纹。鸣叫声短促而简单。
芙蓉鸟鸣唱,羽色,表演技艺三者俱佳。雄鸟的鸣唱婉转悦耳富于变化,还会学其它鸟的鸣唱,好的品种可以将其它鸟的鸣唱连在一起叫出来,多达10多啭(学一种鸟的叫声称为一套,也叫一啭)。
经长期的人工培育,已出现了很多的新品种。从品种分类的方法上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种:

1.从羽毛的颜色上来分有:黄色、白色、绿色、桂皮、银灰、铁灰、对花、桔黄、桔红、辣椒红、古铜色和杂花等羽色。黄色芙蓉鸟的数量较多,其他颜色的已逐渐增多。

2.从鸣啭上来分有:
萝娜种,是德国人培育出来的,体型较细长,羽色较多,还有卷毛和菊花顶。鸣啭时发出叮铃的铃响声,歌声甜润,鸣唱时以不张口为上品。
山东种,外形似纺锤形,羽色主要为白色或淡黄色。体质较好。鸣唱时口张开很小,声音主要依*喉部的鼓动发出,可以连续鸣叫8-10啭。
扬州种,体型比山东种略小,外形呈流线形,羽色除白色黄色两种颜色外还有菊花顶和对花。鸣唱不如山东种响亮,好品种可以连续鸣唱9-14啭。能歌善舞,反应灵敏,鸣唱时两翅张开,形似蝴蝶。

3.从羽毛形式上分:有平毛和卷毛两种。卷毛又分为硬毛和软毛两种,以腿长毛长,翻卷蓬松为上品。新品种有红色卷毛,极其罕见,价格昂贵。

4.从站立形态上分:

直立型:以腿直,体形挺拔为显着特点,此品种是近年刚繁育成功的鸟种,因其体态特殊,数量较少,所以深受广大养鸟爱好者的偏爱。
鹰型:它体形娇小,以头小脖长为显着特点。站立时头颈向前伸直探出,其形极象鹰隼,因此而得名。尾羽翘向前,侧观好似一轮新月,因此也被称为弯月型。
普通型:体型比上述两种都小,羽毛形式以平毛为主,站立时形如麻雀。

5.从眼睛颜色来分:有黑眼和红眼两种。近年来已培育出的红眼白卷毛数量极少,被视为珍品。
母鸡大概能活七,八年吧

阅读全文

与德国芙蓉鸟外观有什么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