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现在的精锐部队有哪些

德国现在的精锐部队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01 21:55:29

‘壹’ 德国二战期间的精英部队有哪些

在二战中可以称为德军精锐的部队主要有以下几个:陆军第503重战车营、第10装甲掷弹兵师、第512重驱逐坦克营、第21装甲师、赫尔曼�6�1戈林伞兵装甲军、党卫队第500/600伞兵营、党卫军第12装甲师——希特勒青年师、党卫军第11“北欧”志愿装甲掷弹兵师、党卫军第9装甲师——霍亨施道芬师……这些个NC德军部队都曾经凭借赫赫的战功受到过德军大本营的嘉奖或希特勒本人的亲自接见,其中的陆军第503重战车营是最早接收德军先进坦克——虎王的部队;第10装甲掷弹兵师在1944年6月至8月的基辅战役中立下了战功;第512重驱逐坦克营则是当时德军的“专家”部队,集中了当时国防军众多的装甲尖子;第21装甲师被誉为“非洲军团的铁拳”……

‘贰’ 二战中德国最精锐的部队是那支

我觉得应该是国防军的大德意志装甲师 日耳曼精锐

‘叁’ 雪绒花是德国哪支部队称号

【黑色雪绒花】

二战中,德国的精锐部队,除了有“绿色魔鬼”之称的空军伞兵部队和狂热好斗的武装党卫军,还有一支训练有素、作风顽强的战斗部队--德国山地猎兵部队(Gebirgsjager)。他们是“戴着雪绒花的男人”。

电影《音乐之声》主题曲《雪绒花》让雪绒花的大名传遍天下,雪绒花还有一个名字,叫勇敢者。此花大多产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一带,通常生长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地方,由于它只生长在非常少有的岩石地表上,因而极为稀少。

雪绒花象征着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就是这样的花,德国山地师用它来作为自己的标识,可谓含义深刻。德军的山地部队,与德国伞兵、装甲兵一样,是响当当的一支精锐之师了。他们人人佩戴有象征着荣誉和勇气的高山雪绒花标志。德军山地部队在二战中便以骁勇善战而闻名;无论在怎样艰难的环境下,山地部队都像它的象征物-生长在高山之巅的鲜花-一样,具有无穷的生命力,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肆’ 二战德国有哪些精锐的部队具体部队名字。。知道的帮帮忙。谢谢

党卫帝国师
党卫骷髅师
党卫维京师
党卫诺德兰(保卫柏林)
隆美尔 魔鬼师
古德里安 第二装甲军
霍特 装甲军(比古德 差一点点)
呵呵 我说知道的了

‘伍’ 二战时期德国最精锐的是哪支部队

非洲军团的铁拳——第21装甲师

1941年8月1日,第21装甲师在原来的第5步兵师的基础上重新组建来。 在这个具体的时间上有许多种相互冲突的说法(例如:有许多种说法是21师是在41年的十月组建的) 大概是因为直到41年的晚些时候 该师的许多部队都还没有实现在新的番号下的统一指挥 , 但是不管怎样,第21装甲师是在8月1日完成建制的。 而且当新的21师开始组建时,原第5步兵师的第5装甲团这时候已经在北非展开了军事行动。

1941年2月德军抵达非洲。大多数的战史研究者认为21师的第一次战斗是出现在英军的十字军计划中,对, 那的确是21师的第一次整体参加的大规模战斗,但是作为新成立的21师一部分的原第5 步兵师第5装甲团早在这之前便已经有了一些规模比较小的战斗。1941年的9月14日, 21师的部分单位参加了Sommernachtstraum计划,这个计划旨在于侦察敌人的防线并且 想办法穿过边境,进入埃及,但是该计划最后并没有取得有意义的战果。

‘陆’ 世界各国精锐特种部队有哪些

英国:英国空军特别空勤团第22团,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突击旅
法国:法国‘独角兽’特种部队,法国国家宪兵干预队
德国:德国第九边防大队
美国:美国三角洲特种部队,美国海豹突击队
意大利:意大利“皮头套”反恐怖突击队,意大利陆军空降部队枪骑兵团特别行动勤务组
西班牙:西班牙陆军GOE特种作战部队
以色列:以色列野小子特种部队,以色列总参侦察营
加拿大:加拿大快速反应部队
波兰:波兰雷鸣特种部队(波兰机动反应作战部队)
俄罗斯:俄罗斯阿尔法特种部队
印度: 印度国家安全卫队“黑猫”
埃及:闪电部队
中国:兰州军区特种大队 ,广州军区特种兵大队,成都军区特种大队,北京军区特种大队 ,沈阳军区特种大队 ,南京军区“飞龙”特种大队,济南军区“雄鹰”特种大队,雪豹突击队

‘柒’ 世界各国军队 都有哪些精锐部队啊

美国陆军游骑兵部队

在美国众多的特种部队中,游骑兵(又称突击兵或特攻队)是一支历史悠久、武力强悍的精锐部队。拥有光荣历史与优秀传统的游骑兵,凭着不畏不惧的精神和毅力在各地执行世界警察的角色,并获得国际上的认同与赞扬。基本上游骑兵属于轻型步兵,它可以运用各式交通工具迅速进入战区执行任务,因此往往在其它特种部队抵达之前,游骑兵就已经完成了任务。就如同代表游骑兵精神的座右铭“游骑兵,做前锋”(Rangers,lead the way)和绣着RANGER字样的黑色贝雷帽及飘带型臂章,一直是游骑兵荣耀与尊严的象征。

游骑兵的历史起源较美国建国还早:第一批游骑兵部队是非正规军,曾在18世纪的法国与印第安人战争期间作战。其中最着名的是以其部队指挥官为名的罗杰游骑兵。在整个20世纪,美国陆军不断在战时期间成立游骑兵营,但都在其后不久的时间内又解散他们——只有在下一次的冲突中才会发现又需要他们。现今的游骑兵是在1973年的以阿战争之后组合而成。美国陆军认识到在未来,为能快速部署至中东地区或其它战略要地,需要一种特别行动部队。这样的一支部队必须有能力将营级空降突击的所有装备,全部空降至敌线后方。第75步兵团(游骑兵)之第一营(游骑兵)在1974年1月于班宁堡成立,第二营则于10月份在华盛顿州的路易士堡成立。

在1989年美国入侵巴拿马的“正义行动”中,美国将整个第75步兵团,即游骑兵部队投入战斗。这是1974年游骑兵部队恢复后执行的第三次任务。在继德黑兰使馆人质解救行动失败和入侵格林纳达的加勒比海岛屿(1983年)失败后,游骑兵部队终于迎来了胜利。“正义行动”是游骑兵部队扩大后投入最大的一次行动,有三个营总计1500人参与其中。游骑兵部队是执行此次行动的特种部队——“红色特遣队”中的主力。

12月20日凌晨l点,游骑兵扮演先锋角色,游骑兵第1营,第3营C连及团部连金色小队空降多里加国际机场,并迅速挺进至巴拿马市占领国防军的司令部。另一方面空降里尔哈托机场的第2营、第3营A、B连及团部连黑色小队就没有如此顺利了。他们遭遇巴拿马国防军猛烈的攻击。虽然在AC-130炮艇机的支援下,游骑兵迅速占领机场,但也有5名士兵阵亡。紧接着他们随即突击南方的巴拿马特种部队——“山地部队”。由于该部队适逢休假,游骑兵部队仅遭遇了小股抵抗很轻松的解决了这支部队。美军经过一天的战斗,当晚即控制了巴拿马城,摧垮了亲诺列加的武装力量。在其后的两周时间内主要是抓捕诺列加。12月24日,巴拿马独裁者诺列加躲进了巴拿马的罗马教皇使者的府第。游骑兵包围并封锁了那处住宅,他们与美国安全部、梵蒂冈外交官一同,开始就诺列加的投降事宜进行谈判。1月3日傍晚,大约有1万人参加的反诺列加示威游行结束后,这位前巴拿马的独裁者走出了罗马教皇使者府第,向联合行动部队投降。随后游骑兵又担负起维持秩序及保护公共设施安全的任务。1990年返回其在佐治亚州班宁堡的驻地,完成了任务并证明了其价值,5名游骑兵阵亡,有近50名士兵受伤,但是毫无疑问,“正义行动”取得了圆满胜利。

在美国特种指挥部(SOCOM)的统筹之下,游骑兵常常与陆军特种部队,第82空降师,三角洲部队,海军海豹特种队,空军特种部队,甚至非SOCOM编制的海军陆战队武力侦搜队等单位联合作战。以特种部队先锋自许的游骑兵深得美国政府信任,因此除了执行特种任务外,游骑兵也时常进行一般轻装步兵任务。在未来21世纪的国际间仍然持续爆发各种恐怖行动与种族冲突,身为国际警察先锋的游骑兵,依然随时准备远赴异邦作战。不论战争的是非成败,“Rangers,lead the way!”这句话将永远深藏在每一位游骑兵队员的心中。

美国“三角洲”部队

“三角洲”部队(Delta Force)创立者美国陆军上校查尔斯贝克韦斯(Charles Beckwith)曾在1962年至1963年于英国皇家空降特勤队中服役,当他回到美国陆军后一直企求成立一个单位,其组织、构想和功能要与空降特勤队同样。在数年的长期争取后,这个新部队——名为第一特种部队作战分遣队(缩写为Delta)——在1977年11月19日获正式认可。

“三角洲”部队基地设在北卡罗来纳州的美陆军大型军事基地布拉格堡,大约有360名成员,分成A、B、C三个中队,然后再分成若干小队。各小队中还进一步分工,但五角大楼对此严守秘密。三角洲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影响到美国利益的恐怖活动,按照当时随处发生的这些意外而言是非常适时的需求,在其正式成立后,“三角洲”部队开始着手挑选与训练其人员,并顺利完成了几项任务。1979年11月4日,伊朗的“学生”们闯入美国驻德黑兰的大使馆,挟持所有的工作人员为人质,“三角洲”部队奉命解救被伊朗恐怖分子劫持的美国人质,这次行动因遭遇沙暴而失败。在伊朗的溃败导致美国特种部队内部相当深刻的反省。虽然这次失败的主因并非是贝克卫斯上校和“三角洲”部队的缘故。(这次行动让美国军事决策者意识到必须成立一只专门训练的航空大队来支援特种部队的行动,美国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应运而生)。“三角洲”部队在十年之后又返回沙漠参加海湾战争,为美国特种部队突击伊拉克内部作先锋。把他们快速行动的作战技巧体现的淋漓尽致,并与英国皇家空降特勤队共同合作,在伊拉克西部引导空袭以摧毁多部“飞毛腿”导弹发射架。

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三角洲”部队扮演了重要角色,据估计大约有10000名美国各种特种部队战士参战,“三角洲”部队仅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却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虽然真实的行动细节大部分还是保密的,其中可以确定的是引导空袭,寻找并暗杀萨达姆、复兴党和共和国卫队的关键人物,破坏包括发电厂在内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截获伊拉克的通讯。2003年4月1日“三角洲”部队还在其他特种部队的支援下成功营救了美国被俘陆军列兵杰西卡林奇的任务。此次任务极大地鼓舞了美国公众对战争的态度。

海豹特种部队

凡举世界上着名的特种部队中,美国海豹特种部队的名气可以说是名列前矛。在媒体的宣染与优秀的战绩下,海豹特种部队的知名度可以超越世界上任何国家特种部队,尤其在训练方式与战术运用方面更成为多国特种部队的标竿。也是各国特种部队中战争成功机率最高的,在越战、格林纳达、海地、巴拿马、沙漠风暴中都有其身影。

“海豹”特种部队(SEAL)是英文中的海(Sea)、空(Air)、陆(Land)的缩写,其全称为美国海军三栖部队。这意味着“海豹”特种部队的队员不仅要能执行水下侦察任务和陆上特种作战任务,还能以空降形式迅速前往战区、渗透敌后,往往在敌人察觉之前就已经完成了任务。此外除了拥有先进的配备外,其严格训练亦是其他特种部队所无法相比的。因此每位通过严格训练的海豹蛙人,都会将胸前的海豹队徽视为毕生最高的荣耀。

“海豹”特种部队成立于1962年,其前身是二战中的海军水下爆破队,但此时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搞水中侦察。越战是“海豹”特种部队迅速发展壮大的年代,其间“海豹”特种部队执行过包括突袭、侦察、暗杀等多种任务。近些年来“海豹”特种部队行动方式更加多变,如1991年海湾战争中为转移伊军视线进行迷惑性的两栖登陆;1993年索马里摩加迪沙街道上的市区作战;以及2002年阿富汗山地中追踪塔利班政权武装分子“基地”恐怖分子组织等行动。

美国海军的“海豹”特种部队由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指挥,他们分成8个分队,总兵力约2000人。总得来说,每支分队各有其固定的作战区域。比如,基地设在美国西海岸的一、三、五分队分别负责亚洲、中东及韩国的作战任务。东部沿海的二、四、八分队则将欧洲、南美及非洲作为其作战区域。其他的“海豹”分队也有各自负责的重点区域,如执行国内反恐任务等。目前“海豹”特种部队的任务包括侦察、协防、非常规战争、直接行动和反恐怖5项。

队徽意义

海豹队徽是由一只老鹰两脚各抓一支枪与鱼叉围绕着海锚所组成。由于队徽很像某啤酒厂牌的标签,所以海豹队员都戏称它为“百威徽章”。海锚代表美国海军,老鹰则代表美国自由的精神,枪象征着捍卫美国的坚定信念,鱼叉则代表海豹蛙人在海上战斗的本能。

自从英国皇家空降特勤队1980年突袭伊朗驻英国大使馆之后,这支部队就成为了人民眼中的神话。他们着名的徽章——带翅膀的匕首——让人们广为关注,与他们的信条——“勇敢者胜利”,共同表达了这支部队迎接各种挑战的决心。

英国皇家空降特勤队(SAS)

英国皇家空降特勤队(SAS)成立于二次大战初期,在那同时许多的“特殊”单位也相继兴起。最早成立的是“L分队”。直到1942年10月该单位才增至390人,并且更名为第一空降特勤团。在多次的重组和一段时间的扩充后,一个SAS旅在1944年1月于苏格兰成立,包含两个英国团(1和2SAS)、两个法国团(3和4SAS)、一个比利时中队(后来的5SAS)和一个通讯中队。SAS经历了所有的沙漠战役,在意大利和欧洲西北部,因以训练精良的小队深入敌后独立作战,而建立良好声誉。

1969年,北爱尔兰的情势突然动荡不安,SAS便开始一段与爱尔兰共和军的长期对抗。20世纪50、60年代反游击队战役已被反恐怖分子作战所取代,在扮演这个新角色时,SAS很快便发展出一套无与伦比的技术,特别是在北爱尔兰与爱尔兰共和军(IRA)和爱尔兰国家解放军(INLA)对抗作战的激励下,SAS所发展出的作战技巧在西方世界广为流传。这导致了SAS不只是他国政府和特种部队咨询的对象,也直接参与某些“外国”作战行动。尽管如此,英国公众对SAS还是知之甚少。1980年5月之伦敦伊朗大使馆突袭战中,SAS以强硬的作战手法呈现在世界各国电视摄像机前,渴望英雄的世界传媒让SAS声名大噪。

1980年4月30日,六名来自伊朗阿拉伯解放教义派民主革命阵线武装恐怖分子,他们配备了捷克天蝎式冲锋枪、勃朗宁自动手枪与苏制手榴弹,挟持了位于伦敦市王候门大道16号伊朗大使馆内的二十六名人质(稍后4名人质因健康因素而被释放,人质数降为22名),恐怖分子要求释放被囚禁于伊朗境内的92名阿拉伯解放教义派同志,并将他们安全的运送到指定地点,若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被囚禁于使馆内的人质就必须付出代价。这些恐怖分子来自伊朗南部地区的胡齐斯坦省,反对霍梅尼对伊朗的宗教统治。他们的要求被伊朗人坚决地拒绝。

在警方的谈判专家与恐怖份子谈判的同时,SAS就策划好了这次突袭行动,并建造了一个大使馆的全尺寸模型供队员们进行演练,准备各种行动装备,其中包含了各种爆破装置,供突击行动时进行门窗爆破。进攻开始前的当天(5月5日)下午1点,使馆内传来了枪声。下午7时整,伊朗新闻联络官阿巴斯·拉法沙尼的尸体被抛出大门,恐怖分子威胁说,如果不满足他们提出的要求,就每30分钟杀掉一名人质。形势相当紧急!到了当晚的19:07分,SAS得到了高层的许可。

7时23分,行动开始,8名特勤队员从屋顶沿绳索下至阳台,迅速进行窗框爆破,强行进入大楼,并投掷催泪弹。行动非常顺利,除一名队员被绳索缠绕延缓了进入时机(这是依靠绳索垂降展开行动固有的危险性)。由于事先侦察得力,特勤队员在从二楼冲到三楼囚禁人质的电报室时将恐怖分子头目昂·阿里·莫罕默德击毙。除看守人质的三名恐怖分子开枪杀死一名人质并打伤另外两人外,其他人质安然无恙。

这次行动又被称为“猎人行动”,由攻击发起时起算,破门窗而入,接战、歼敌、救出人质、逐屋肃清、确认后全体队员撤离现场,一共只花了17分钟,没有任何人胆敢质疑SAS的行动效率与能力,是一次教科书式的经典行动,因为BBC全程转播,而且以多机长焦镜头特写详细记录,成为全世界特种部队广泛研究的范例。

资料:英国皇家空降特勤队目前的组织包括3个团,每团都将近有600至700人。一个团(22 SAS)是全正规部队,而其它两个团(21 SAS和23 SAS)皆隶属于地方自卫队。22SAS中有个正规通讯中队而另一个(63 SAS通讯中队)属于地方自卫队。这些单位皆受SAS指导群的控制。现今的正规团(22 SAS)和地方团(21和23 SAS)之间当然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两个地方团也同样经过正规部队的基本训练,以确保其专业水准。

链接:20世纪70年代的劫机事件

1968年一架以色列ELAL航班在从罗马飞往特拉维夫的途中被劫持,并被迫飞往阿尔及利亚的阿尔及尔。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很快就认识到这样的行动可以引起巨大的公众效应,于是20世纪70年代的劫机事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1979年,四架飞机被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劫持,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一架飞往开罗后被破坏,其余三架停靠在约旦道森机场的跑道上被炸毁。20世纪80年代,机场安全性的改善降低了劫机事件的发生。但2001年的“911”恐怕事件表明民用航空仍然很容易受到攻击。

阿尔法特种部队

“阿尔法”特种部队是前苏联于上世纪70年代为反恐而建立的。1973年,苏联一架“雅克-4”0型客机在伏努科沃机场遭到4名武装歹徒劫持,机上旅客全部被扣作人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内务部联手采取紧急行动才救出了人质。这一事件在苏联造成了不小震荡,也引起了国家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当时,苏联正在全力准备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为预防慕尼黑奥运会以色列运动员被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恐怖分子绑架后杀害的悲剧重演,同时应付苏联国内已经出现的恐怖主义苗头,苏联领导人决定尽快建立一支受过良好训练、并可在国内外随时用于打击恐怖主义的特种部队。

1974年7月14日,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尤里·安德罗波夫下达命令,在克格勃系统内组建一支专门的特种小分队,专门担负反恐任务,这支反恐怖突击队最初被命名为A小组,它就是“阿尔法”特种部队的前身。组建之初,“阿尔法”特种部队只有30名成员,他们全是身手不凡的克格勃年轻军官,且全部是通过了严格考试后才跻身这支精锐特种突击队的。

经过长达5年的艰苦训练,“阿尔法”特种部队首次执行任务。1979年7月28日,一名恐怖分子身藏爆炸装置,潜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要求美方外交人员护送他离境,否则就要引爆炸弹同归于尽。“阿尔法”特种部队奉命出击,迅速制服了恐怖分子,而且没有发生任何伤亡。“阿尔法”特种部队首次行动就干脆利落地完成了任务,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这支专门为反恐建立的特种部队后来却一次次卷入政治斗争和战争,成为政权颠覆和政治镇压的“利刃”。1979年12月27日,前苏联在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调用“阿尔法”特种部队参加强攻阿明总理府的战斗,第一次真正地经受了“战斗的洗礼”。进入80年代后,随着反恐任务的加重,“阿尔法”特种部队的队伍逐步扩大。1981——1986年间,前苏联发生了3起重大恐怖主义事件。但由于“阿尔法”特种部队的果断行动,恐怖分子无一次得逞。

俄罗斯独立后,叶利钦将“阿尔法”特种部队编入联邦安全局。1993年10月,以副总统鲁茨科伊和议长哈斯布拉托夫为首的反对派聚集在议会大厦,与叶利钦分庭抗争。“阿尔法”特种部队被指派进攻议会大厦,但他们这次未发动攻击,而是力尽自己所长与白宫保卫者们展开了谈判,为他们提供了个人安全保障,促使几百名议员和普通公民主动撤出,避免了事态恶化和进一步流血。

车臣战争爆发后,“阿尔法”特种部队又担起了反恐的重任。莫斯科时间2004年9月1日,30余名车臣恐怖分子突然占领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将正在举行开学典礼的1000余名学生、教师和家长劫为人质。事发后,俄迅速调集部队处置,经过近52个小时的对峙,9月3日13时5分,当与恐怖分子商定从学校向外运送人质尸体时,突然发生爆炸,部分人质开始外逃,恐怖分子随即向逃跑的人群开枪。为保护人质,隐蔽在周边的俄军立即予以还击,“阿尔法”特种部队冲进学校与恐怖分子展开激战,并炸开围墙,解救人质。双方一度处于胶着状态,战斗持续了近4个小时。至17时左右,大部分人质脱险,战斗基本结束。俄军完全控制学校后,展开一系列的善后救援工作。据俄媒体发布的统计数字,在这次事件中,至少有338名人质死亡,191人失踪,443人受伤。“阿尔法”特种部队等官兵10余人牺牲。俄罗斯别斯兰市人质事件爆发突然,事件导致人质重大伤亡,举世为之震惊。以强攻结束战斗。此次事件中大部分人质获救,但造成重大人质伤亡,整个营救行动以失败而告终。在俄罗斯别斯兰市人质事件的处置中,俄罗斯“阿尔法”特种部队虽然英勇但没有成功运用过去曾使用的隐蔽接敌、多点突入、立体打击的战法,攻击没有形成波次,击毙或压制恐怖分子比较缓慢,使得一场本应“速战速决”的特种作战变成长达3小时的“攻坚战”,造成了人员的巨大伤亡,这主要是由于一线指挥官武力解决危机的思想准备不足,在几十个小时的时间内,应急方案准备不充分,在恐怖分子引爆炸药、人质危在旦夕之际不得不出手造成的,此次事件“阿尔法”特种部队留下了血的教训。

以色列特种部队

1953年,以色列开始着手组建了自己的特种作战部队,它的兵力都是从陆军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具有特殊技能的训练尖子,然后将这支新成立的部队命名为以色列第101部队、到了1954年,以色列考虑战争和应付国内突发事件,制止内乱的需要,决定将第101部队与伞兵旅合并,改为第202伞兵旅。该旅主要由旅部和4个营以及其它支援部队编成。1967年,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第202伞兵旅又改称第55伞兵旅。1960年以后,以色列使用特种部队作战颇为频繁,由应急作战转换为执行反恐怖任务。目前,以色列的特种作战部队作为一个特殊的兵种,是一般任务部队的加强和补充,它在应付突发事件、敌后侦察、实施心理战、特工破坏、反恐怖等方面近年来发挥了重大的作用。1976年7月,以色列特种作战部队突袭非洲乌干达恩德培国际机场行动可以说是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这次战斗在以军作战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1976年6月27日,一架法国航空公司的大型客机在雅典被4名巴勒斯坦人和2名西德人劫持到乌干达的恩德培机场,机上242名乘客中有105人为以色列人,他们被软禁在机场候机大楼内作为人质。劫机者要求以色列在规定时限内将关押中的53名巴勒斯坦人送来乌干达进行交换,否则人质将被处死。以色列为救出人质,成立了以总理拉宾、国防部长佩雷斯为首的行动指挥部,由步兵-伞兵司令肖姆隆拟制了代号为“闪电行动”的军事营救计划。

4架以色列空军的“C-130大力神”运输机从以色列秘密起飞,并乘着夜色秘密降落在了恩德培国际机场,而在事先他们也并未通知那里的地面控制塔台。以色列部队赶在午夜降临前一个小时悄悄降落在了恩德培国际机场。随后以色列人便驾着一辆黑色的梅塞德斯和护卫的几辆吉普驶出运输机,径直驶往旧航站楼。乌干达人以为这是伊迪·阿明或是其他乌干达高官的车队。3组突击队员按预定方案分别扑向各自的目标,整个行动像事先演练得那样流畅,10分钟攻占候机大楼,20分钟解救人质,10分钟检查,12分钟返回飞机。从第1架以色列飞机落地到返航的最后1架以色列飞机起飞,只有短短的53分钟!六名劫机者被击毙。还有一名人质被误认为是恐怖分子而被打死。在总共103名人质中有三人死亡。在奇袭过程中,机场的乌干达部队也向以色列特种部队开火,并打死了以色列部队的地面指挥官约纳坦·内塔尼亚胡上校,而他也是这次行动中以色列军队唯一一名阵亡者(值得一提的是,约纳坦·内塔尼亚胡是以色列着名政治家本雅明·内塔尼亚胡(Jonathan Netanyahu)的哥哥,后者曾在1996年至1999年期间担任以色列总理)。作为对乌干达政权的死敌肯尼亚(据信本次行动得到了肯尼亚的大力支持)的回报以及自身安全考虑,机场上的11架乌干达战斗机也被悉数破坏(这些飞机基本是乌干达空军的主力)。

以色列特种部队这次长达3520公里的大胆行动,以他们的技能和智谋创造了现在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营救人质行动。佩雷斯得意地称赞这次"霹雳行动"是前所未有的最远距离、前所未有的最 短时间、前所未有的大胆作战。而乌干达总统阿明先是谴责以军打死乌干达士兵和炸毁飞机的暴行后却不由得赞扬说:“我作为一个职业军人,认为袭击非常成功,以色列特遣部队真是好样的!”

德国GSG9特种部队

德国GSG9特种部队系德国边防军第九大队的简称。1972年,巴勒斯坦“黑九月”组织从慕尼黑奥运村劫持并杀害了11名参加第20届奥运会的以色列运动员,其间巴伐利亚警方的解救行动完全失败,这一事件迫使国际奥委会决定停办这届奥运会,它留给德国政府难以忍受的耻辱感。因此,德国政府决定组建一支反恐怖特种部队,就是GSG9特种部队,其总部设在波恩以东3公里的奥古斯特,共有队员约350名,编成多个战斗组,它始终处于临战状态,战斗力极强,是一支界闻名世界的老牌特种部队,代表作是1977年在索马里参加摩加迪沙机场反劫机战。

1977年10月13日,联邦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在飞往德国途中被4名恐怖分子劫持,机上共有87名乘客。被劫航班最后被迫降落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途中,恐怖分子枪杀了一名人质。

德国政府急调30名GSG9队员实施营救行动,他们追踪被劫持的波音737抵达摩加迪沙。这次行动由尤里斯·华格纳指挥,在英国空降特勤队和索马里部队的配合下,17日深夜,GSG9成员开始秘密接近被劫飞机。次日凌晨2点,为了吸引劫机犯的注意,先是索马里部队在飞机前方点燃大火,将恐怖分子头目阿卡其和另外的一名恐怖分子吸引到驾驶员座舱,GSG9行动小组趁机沿机翼爬到紧急出口旁边。2点07分他们强制打开紧急出口,并向里面投掷了闪光弹和烟雾弹,使舱内的劫机犯一时睁不开眼。这时,静候在前后机舱出入口的20名GSG9队员们立即冲进机舱。就在劫机犯还在揉眼睛时,GSG9手中MP5的子弹就让3名劫机犯脑袋开了花,另1名劫机犯则在重伤后被擒。整个行动前后只用了5分钟,所有的人质和机组人员均获救,德国边防军第九大队行动组的英雄们载誉凯旋回国。美国特种部队的军官对此曾称,边防军第9反恐怖大队是一个不吝惜使用最先进装备的部队,其高超的行动技巧乃是对手无法比拟的。

补丁:劫机事件中波音737客舱狭小,目标混杂在人质和坐椅中间。这种环境对枪械的尺寸和精度要求非常严格。GSG9配备的MP5冲锋枪枪长仅660毫米、重2.45公斤,能够较好地满足狭小空间作战的要求。这次行动使得MP5的精确性能和威力得到了有力证明,该枪也在一夜之间名声大噪。此后,世界各国的特种部队都对此枪大为青睐,纷纷选用该枪为反恐专用枪支。

阅读全文

与德国现在的精锐部队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