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度数最高的白酒多少度
市场中销售的白酒一般最高是65度,酒厂里蒸馏的前期出来的酒可达80多度。这个应是真正意义上的白酒酒精度之最。北京顺义生产的二锅头最高是65度(超市发有售),医用酒精是含75%乙醇的溶液(即75度),所以75%应是最高度数,再高就挥发掉了。 听说老毛子的伏特加有75度的,我国的白酒过去也有75度的,现在国家规定不能超过60度,据说高度酒更易成瘾,市面上能买到的最高的也就56度左右吧。不排除一些小作坊还买更高的,因为蒸馏出的原酒就是75度以上,低度酒是经过勾兑的。还有高度酒更好喝,而且不上头,醉后醒的快,不信你试试。
那么我们在市面上能看到最多的高度酒是62度,至于65度的高度酒是很少见的,一般来说,50度的酒已经很高了。 其实喝酒不是看度数的。有些地方的私酿酒度数会更高,但是那就没测量过了。
㈡ 白酒一般分为多少种度数
白酒是勾兑出来的,比如通常说的52度白酒,我所接触的大约有
52度五粮液、52、38度茅台、52度剑南春、52度水井坊、54度酒鬼、52度泸特、53度郎酒、52度小糊涂仙、55度古井贡、53度汾酒、53度金六福(一星)、52度尖庄
也不是绝对的52度,主要是勾兑师勾兑之后,测定出来的酒精度。
其他的白酒,我们经常能见到32度,34,36,38,42度等等,只要查看相关的酒类认证资料就能知道真实的酒精度了
-----------------
白酒的度数分为哪几级- 网络知道 > 生活 > 美食/烹饪
白酒的度数一般指的是酒精合量.一般分为两类:高度白酒和低度白酒。
(1)高度白酒这是我国传统生产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 ,一般不超过65度。(2)低度白酒采用了降度工艺,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另外还有一种分类:分为三种:高度酒、降度酒、低度酒。
1、高度酒:一般不超过65度;
2、降度酒:主要指五十四度左右的酒;
3、低度酒:采用了降度工艺,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主要指三十九度、三十八度一档的酒);
不过,大众谈的主要指的是第一种分类方法,用的比较普便。
㈢ 白酒多少度以上的,称为高度酒
酒精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过65度才能算高度酒。
酒度一般都在40度以上,40度以下为低度酒。
喝酒一杯的量应该控制在2两以内,不宜超标。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一天饮一杯白酒。特别是女性以及一些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就不适合这样喝,比如说一些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以及肝病的人群就不宜每日都饮酒,最好是戒酒,或者偶尔少量饮酒。
(3)德国白干酒多少度扩展阅读:
白酒分类
根据曲种不同,白酒分为“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混曲酒”等。大曲块大,主要包含曲霉菌和酵母;小曲块小,主要包含毛霉菌、根霉菌和酵母。霉菌将粮食中的淀粉分解成糖,酵母再将糖转化为酒精。小曲发热量低,适于南方湿热气候。
根据制作原理不同,白酒分为:合成白酒、调和白酒、曲酶转化蒸馏白酒。合成白酒,是酒精、香精和水的合成液体。 调和白酒,是酿造基酒、酒精、香精和水的混合液体。曲酶转化蒸馏白酒,是经发酵、蒸馏酿造工艺凝成的酒液。“是否发酵蒸馏生成”和“是否添加化学香料”是区分其它白酒的重要依据,是否用“窖”发酵酿造是确定窖酒的标杆。
㈣ 白酒一般都是多少度
㈤ 烧酒的度数是怎样划分的
烧酒指各种透明无色的蒸馏酒,一般又称白酒,各地还有白干、老白干、烧刀酒、烧锅酒、蒸酒、露酒、酒露、露滴酒等别称。 烧酒起源于唐朝,至宋元以后逐渐普及。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对烧酒的制作方法做了这样的描述:“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取酒滴。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少数民族地区烧酒始于何时,未见确切的记载。最迟在明代中后期,偏僻山区的少数民族也已经熟练地掌握蒸馏酒的技术了。至明末清初,少数民族的烧酒酿制技术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与中原地区的酿制的水准不相上下,滇中地区元谋盆地一带:“所称谷者,皆稻也。诸谷犹常产,而唯高粱为最。高粱有二种,其黏者为酒露,可敌汾酒,名甲滇南。”同一时期,昆明的南田酒、武定的花桐酒。大理的鹤庆酒,“其味较之汾酒尤醇厚。”清代以来,烧酒酿制技术在各少数民族中迅速普及。至今,不能掌握烧酒酿制工艺的民族仅有少数。 小锅酒 云南哀牢山彝族聚居区的群众善于酿制烧酒,因制作过程中蒸烤是中心环节,故称酿制烧酒的过程为烤酒,又因蒸烤是在家庭小作坊中以小灶、小锅来完成,其成品酒习惯上也称小酒。小锅酒的主要原料是大麦、五米、苦荞,也常用稻谷、稗子、粟、薯等。酿造小锅酒的过程分两个阶段:一是捂酒饭。将备好的原料粮浸泡透心或煮熟,摊开,晾凉,撒上酒曲并搅拌均匀,然后装入瓦罐或专用的小酒窖内,封盖发酵。二是烤酒。烤酒器具有大、小铁锅各一口,木制酒甑一只,酒漏一个,引酒管一根,贮酒器一个。以上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加火把水煮沸,使强烈的蒸气上升,把酒饭内的酒气蒸出上升到大锅底部,快速凝聚为酒液,滴落在酒漏里,再顺着引酒竹管流到贮酒器内。彝家小锅酒醇香爽口,清心提神。传统以自酿自饮为主,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我国白酒起源于何时,众说不一,尚无定论。
一种说法,起源于诏代,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赵希鹄写的《调燮类编》中说:“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粉荡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说:“生姜不可与烧酒同用。饮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饮白酒忌诸甜物”。
以上所说的“烧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单从名字相同还不可定论。有人认为我国民间长期相沿,把蒸酒称为烧锅,烧锅生产的酒即为烧酒。但烧锅之名起源于何时,尚待考证。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论据尚欠充分。
另一种说法,元代时(1271—1368年)由国外传入。
元时中国与西亚和东南亚交通方便,往来频繁,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认为“阿刺古”酒是蒸馏酒,远从印度传入。还有人说:“烧酒原名‘阿刺奇’,元时征西欧,曾途经阿刺伯,将酒法传入中国。”章穆写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语也。”现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为译音,是指用棕榈汗和稻米酿造的一种蒸馏酒,在元代曾一度传入中国。
再一种说法,是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段话,除说明我国烧酒创始于元代之外,还简略记述了烧酒的酿造蒸馏方法,故人以为可信。
绍酒是浙江绍兴生产的着名黄酒,相传在2300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开始酿造。其主要原料是上等糯米、黍米,以麦曲和药酒进行糖化和酒精发酵,成酒后又用坛子密封贮藏,储存的时间越长,酒味越醇香。绍酒的酒精浓度低,一般在14.5度左右,香气浓郁,口味甘醇,颜色淡黄,其品种有加饭酒、元红酒、善酿酒、花雕酒等。绍酒是去腥、增香的调料。潮菜许多菜肴都是用绍酒作调料,故也称料酒。
西汉以来,黄酒酿造之中,以糯米酿者为上品,粳米酿者为中品,黍米酿者为下品。凡绍酒皆以精白糯米为原料,更取来有清(水体清洁)、明(透明度高)、浅(水色浅)、软(重金属含量低)、活(溶氧度高)五德的鉴湖之水酿造。
㈥ 白酒的度数和酒精的界限是多少度
白酒最高度数的好像是72度的老白干;
而医用酒精的度数一般是70%~75%,以75%的较常见。所以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超过70%酒精度的白酒很少,可以大概的把70%作为界限。
而医用酒精之所以不能饮用,主要倒不是度数太高,而是因为还含有其它超过食用酒精标准的杂质。
㈦ 啤酒 红酒 白酒 鸡尾酒 分别几度左右
啤酒一般是7到12度麦芽度。白酒一般53度以上的才算好。小二当然算是白酒
㈧ 白酒一般都是多少度的
常见的白酒都是52度、53度。
每种香型都有最适合它的度数上下限,比如浓香型白酒跨度最大,度数可以从30度到70度,除了个别地方的超低度白酒;清香型白酒等一般在50-70度之间徘徊;酱香等西南白酒,不管什么香型基本都是50度左右。
常见的白酒度数原因
1、历史遗留和消费习惯
很多名酒主打产品都是50度左右的,喝得多,卖得好,厂家不会轻易打破历史和消费者习惯去尝试一种新的度数,或者数字。
2、人的味蕾的适应能力
就好比声音,超低音海豚音啸叫什么的都有,但人耳朵能精确辨认嗓子发声的就那么多,酒也一样。白酒可以从1度到100度都没问题,但是太低度了到韩国烧酒日本清酒那样的,中国人暂时适应不了,所以,中国白酒的度数就成了现在这个“掐头去尾留中间”的状态了。
3、白酒酿造工艺的影响
白酒,刚蒸馏出来时可以达到70度。其他很多烈酒刚蒸馏出来时也能轻松达到60度,这个度数的酒大多数人都喝不惯,辛辣刺喉,而且非常有损健康。所以基本上各大烈酒品种都会将原浆酒陈放、让酒精挥发一部分再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