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到德国定居的办法
1、想到德国定居,它的移民政策有变化吗?
答:提到移民,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美国、加拿大和澳洲,而欧洲在这方面则稍逊一筹,这主要与欧洲国家占地面积小有关,而且当地居民觉得外来人士到欧洲仅仅只是为了旅游而非把它作为定居的理想之地,所以对他们有些排外。上海前进因私出入境服务有限公司资深移民专家霍华德先生指出,随着近几年德国移民政策的改变,定居德国优势明显,利远远大于弊。
近些年,欧洲国家中以德国为例移民政策有所改变,如获得绿卡时间缩短,对新移民的限制也比较少。而且,为了摆脱排外的负面形象以及力争在引进外来人才上取得优势,德国在移民问题上做出了如门槛定得较低、对移居者一视同仁没有歧视等举措,这在其他欧洲国家中显得难能可贵。
定居德国,不单可以享受和美加澳各国相当的诸多福利,而且子女在受教育上,不用支付昂贵的学费,因为德国从小学至大学研究生一律免费,仅此一点就足以吸引众多有志移居西方国家的移民者。
由于德国是欧盟的核心成员国之一,有了德国绿卡将可以在所有欧盟国家间畅行无阻。如果说单个欧洲国家面积小市场有限的话,那么在整个欧盟范围内做生意就大可不必担忧了。
中国与其他欧洲各主要工业国的关系中,与德国在包括贸易内的各个方面合作都十分密切。而且,定居德国并非只允许呆在德国,一旦获得绿卡,可以在中德两国间自由往来,把自己在国内的生意拓展到欧洲大陆去。
专家指出,目前看来定居德国利远远大于弊。当很多人依然着迷于那些传统移民国度时,可以尝试着调转方向多关注一下德国。
2、最近听说德国可以进行投资移民,花25万人民币即可以全家移居德国,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所听闻,谢谢!
答:花2.5万欧元大约25万人民币移民德国这个消息是真的,但现在太晚了。在2000年前后,有大批的中国人用这种办法到了德国,主要是原东德地区。当时德国政府的想法是让有钱人在德国开公司,促进德国(主要是东德)的经济。但没想到,聪明的中国人开了很多的皮包公司,人到了德国,并不是真正的做生意,当然也没有钱缴税,更谈不上对德国经济有什么促进。现在,德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从去年开始整理这些公司,把效益不好的全都取消了。
楼主在这个时候办这种移民,好像时机不太好。除非你在国内有比较好的工作经历,能让移民局的人相信你有能力给德国的政府带来经济效益。
3、请问在中国只能办理最多6个月到德国的工作签证吗?更长时间的工作签证需要到德国的移民局办理是这样吗?
答:6个月已经不错了,更长的签证需要你到德国工作后签证快到期时由德国用工单位开具证明到移民局办理。
4、德国热门移民城市有哪些?
答:去南部比较好,生活舒适,北部大多是些工业城市或港口城市,东部不用说了,生活条件肯定比不上其他地方。
所以首选München(慕尼黑)特产:慕尼黑小肉肠,还有十月节(啤酒节)。
其他的Düsseldorf都赛尔多夫(时装之都),Berlin柏林亦是不错。
5、我已在德国留学并毕业,想在德国工作,那么如何才能移民德国?帮帮我,谢谢。
答:德国不是移民国家,没有“移民”的说法,但可以拿到永久居留。
你毕业之后按现在的居留法是可以得到为期一年的签证,在这一年之内你可以找一份跟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等你有了工作就要把原来的签证转换为工作签证。从你拿到新的工作签证算起,如果你连续五年都很稳定地在德国生活工作,并准备一直这样下去,你就可以申请永久居留。
永久居留的条件就是,在德国稳定生活五年以上(一般是指持工作签证等长期签证类型),有稳定收入,有足够住房空间,无犯罪记录,会德语。
自己办公司这条路现在已经可以说基本上被堵死了。因为现在的要求是投资100万欧元,并解决十个就业岗位等很多普通人难以达到的标准。何况当老板在德国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既然你已经毕业,找到一份工作应该还是可行的。
6、中国子女在德国工作,拥有长期居住权,父母可否移民同住?
答:不可以的。德国不是移民国家,所以几乎是只有在这边工作了五年的人才可以拿到永久居留。而如果父母只能作为亲属来德探亲,一次可以停留三个月,就算子女拿到了德国国籍也是一样。而且德国的探亲签证不像是北美或是澳洲,这边是不可以在德国延签的,如果想继续在德国,只能回去重新办一次。
Ⅱ 在德国应该怎样生存
在陌生国家,一切都显得如此不同,甚至包括穿越马路这样的小事。在德国,你必须学会对付红色交通灯的独裁统治。 时间:凌晨3点。地点:柏林弗里德里希海因区的一个十字路口。夏天,这地区充满了盲流混混,让人感觉,全德国试图逃避资产阶级生活的家伙都汇聚到这里。穿过街道有一群朋客打扮的小阿飞。他们的头发染得五颜六色,梳成竖立的钉状。皮带由偷来的奔驰车标志串成。视线里看不到一辆车,他们在耐心地等待交通灯变颜色。 在纽约、伦敦等地方,斑马线红灯常常被视为街头的装饰。而在德国,小小的红灯就像一个独裁者,它的子民们必须无条件执行它的命令。但是,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德国人正抛开他们遵纪守法的天性,开始非法闯红灯。游客们小心了!在这里闯红灯并不像表面那样简单容易。 首先,绝对不要当着一个容易受影响的小孩闯红灯。最幸运的情况是,周围的大人会向你投来谴责的目光,意思是你的教唆可能使小海蒂或小弗朗茨下次独自过马路时不幸丧命。更糟糕的情况是,你会被一个5岁小朋友严肃地训话,义正词严地给你来一堂交通规则课。 但是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情况。违抗红灯的命令,可能导致你失去一条腿。所有的德国司机都认为自己是迈克尔·舒马赫,一些飞驰而过的自行车手也像在参加环法比赛一样拼命。让他们突然刹车几乎是不可能的。 此外还有着名的德国汽车。那些BMW看上去好像在很远之外,你有足够时间穿过马路,抵达安全地带。但是,德国司机把道路中央违规的行人当成挑战。BMW加速很快,转眼就冲到行人面前,靠得不能再近,突然转向,喇叭声摁得又长又响。如果仔细听,你可以听到司机的咯咯笑声。 最后,假如你碰巧穿越没有红灯把守的斑马线。抛弃上面所讲的一切。自信欢快地踩上斑马线,因为99.9%的德国司机都会老远就猛踩刹车。毕竟法律站在你的一边。假如某司机靠得太近,让你觉得不爽,尽管抡起拳头猛挥出去。 逃票者注意了 别想免费乘地铁 伦敦、巴黎、柏林和大多数德国城市的公共交通都实行荣誉系统。不买票,你也可以坐车,但是别指望你能够侥幸逃脱。 不!德国的地铁不是免费的。很多外国人,第一次听说德国公共交通实行荣誉系统——意思是,你不必投票、刷卡就可登上火车、巴士——可能会有逃票的冲动。但是,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试图利用他人的信任。因为,你会被抓住的。逃票将面临40欧元(约400元人民币)的罚款,更可怕的是荣誉污点。 那些逃票的家伙有一天会发现身着便衣的检票员突然站在面前。在你登上火车时,他们可能还在轻松地聊天,车门关闭:其中一位突然大声说:“早上好,女士们,先生们!请拿出你们的票!”在那时,你会发现自己被关进了陷阱。而周围的每个人,包括那个进火车站后一路丢啤酒罐,看上去像阿飞的少年也有票。 假如试图免费坐车,或者买错了票,扮演无知的游客、无辜地眨巴眼睛并不会换来同情。换句话说,德国不是一个容忍漏洞或借口的国家。像许多遵纪守法的条顿人一样,在上车前你就应该把规则弄清楚。 狗屎泛滥 柏林的地雷 宽阔、绿树成荫的大道是柏林的魅力之一。但是小心!在草坪上坐下之前先看仔细了。那股奇怪的味道可能不是来自你的食物…… 前东德时期,由于无处不在声名狼藉的秘密警察斯塔西(Stasi),人们在讲话前,总是习惯四处张望。斯塔西像幽灵一样数量众多,没准此时此刻就有人偷听。在首都,间谍尤其集中,柏林人不得不特别小心。迅速地扭头张望动作被冠以专有名词——BerlinerBlick,柏林扫描。 今天,虽然东德秘密警察像渡渡鸟一样灭绝了,柏林扫描却仍然盛行。但是现在不是为了寻找偷听的耳朵,而是紧紧地盯着前面的道路,他们在警惕另一种垃圾——狗屎。 狗屎无处不在。宽阔,绿树成荫的大道看上去也许很美。但是,每棵大树的基部肯定已经变成了狗的厕所。多数公园里到处都是狗屎地雷。人行道,尤其是大厦入口处的地段也不能幸免。最近有人对东柏林弗里德里希海因区——被认为是柏林市内狗屎泛滥最严重的地区——一条叫Libauerstrasse的小街进行调查,发现了超过70堆狗屎。 在城市中央地区,当然很少碰到狗屎问题。住宅区——包括游客最喜欢游览的平思劳雅堡和克莱伍兹堡(Prenzlauerberg、Kreuzberg)——都非常危险。柏林人,尤其是街头少年,爱狗到了疯狂的程度。而且喜欢体型巨大的狗,越大越好。慕尼黑人喜欢把像啮齿动物一样的小狗装在单车篮子里。真正的柏林人则宁死也不愿被人看见和一只迷你狗在一起,更不屑带着扫“雷”铲子出门。 有几种避免在德国首都撞上狗屎运的方法:
Ⅲ 德国在平时是怎么保护环境
德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的环保法
============================================
从德国北部到南部,从工矿到乡村,所经之处景色迷人,空气清新。连绵不断的森林,开阔的草地,无污染的风力发电大风车以及清澈流淌的河流,无不体现着由环境保护所带来的祥和与恬静。
以前的莱茵河污染严重
德国最大的环保非政府组织“自然保护联盟”主席契普克告诉记者,德国人的环保意识是通过惨痛教训而逐渐形成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急于改变战后落后面貌,积极发展经济,忽视了环境保护。莱茵河沿岸企业把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致使河流污染严重。有人形象地比喻,把照片底版扔到莱茵河里都能显影。柏林技术大学环保专家曲希勒教授谈到,那时,在德国工业重地鲁尔区,人们看不到蔚蓝的天空,早晨穿的白汗衫到晚上就脏了。
到上世纪70年代初,德国发生了一连串环境污染的灾难,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幅增加,水域中的生物急剧减少,垃圾堆放场周围的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自然环境受到破坏,民众深受其害。环境灾难使政府和民众都认识到,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湖泊和河流不可能无限度地向人类提供资源。因此,人们更多地关注生活质量,而不是生活水平。环境保护成了最紧迫的问题。这一切促使联邦政府不得不耗费巨资治理环境。当时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为环境付出代价的时候到了。
德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的环保法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当时的西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垃圾处理法》是德国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90年代初,德国议会将保护环境的内容写入修改后的《基本法》。在《基本法》20条A款中这样写道:“国家应该本着对后代负责的精神保护自然的生存基础条件。”这一条款对德国整个政治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全德国联邦和各州的环境法律、法规有8000部,除此之外,还实施欧盟的约400个相关法规。从1972年通过的第一部环保法至今,德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的环境保护法。
德国政府、16个州和各个县政府都设有官方的环保机构,另外,德国还有很多跨地区的环保研究机构。德国政府重视环保并且作了大量的工作。联邦政府每年的环保贷款达到近百亿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10.8元),企业每年的环保投资在30亿至40亿欧元之间,德国因此已形成一个有近百万人就业的环保产业,每年环保产品的出口居世界前列。
德国还设立了环保警察。记者采访了一位环保警察,他谈到,德国环保警察隶属联邦内政部。每名环保警察都要经过一年半的专业训练。环保警察的任务是:发现环境污染时,立即采取补救行动。从化学毒素外泄到不卫生食品的销售,都在他们的管辖范围之内。环保警察行动迅速,他们通过巡逻和使用遥测工具检查环境的污染情况,一旦发现环境污染的现象,立即采取有效的手段,把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任何一条小溪泛起泡沫,环保警察都会前往取样;凡是已经立法的环保事项,警察在其辖区内一概严格执法,比如鱼类死亡、垃圾箱冒烟、废油渗漏或废气聚集成雾等,都属于禁令之列。
德国人把保护环境视为仅次于就业的国内第二大问题
据最近联邦环保部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85%的人把环保问题视为仅次于就业的国内第二大问题,75%的人希望德国应该在环境政策上继续维持在欧盟的领先地位。
2002年德国大选期间,社民党在过去执政的几年里没有搞好经济,使德国经济陷入困境。当时的民调显示,社民党再次执政的希望渺茫。这时,一场洪水袭击了德国好几座城市,总理施罗德抓住时机,大讲环境保护的重要,并采取了很多环保措施,颇得民心,因此得以顺利连任。近年来,以环境保护为纲领的德国绿党人气上升,在地方选举中连连获胜。绿党领袖、外长菲舍尔被德国人视为最受喜爱的政治家,原因之一就是菲舍尔长期骑自行车上下班、不吃肉食的环保形象赢得人们的好感。
德国人的环保意识经历了从被动环保转变为个人自觉的过程。垃圾分类最能体现德国人的环保意识。接受记者采访的曲希勒教授同时也是柏林技术大学农业系主任,他在自家小院建立了生物循环系统,自己处理垃圾,把生物垃圾制成肥料种花,用太阳能发电,用沼气作燃料。
Ⅳ 关于在德国的生活(最好是有亲身经验的)
学费
德国的大学绝大部分均是公立性质,按现行规定不收取学费。但每学期须交纳注册费约50马克,福利费约100马克。柏林和巴符州的大学还收管理费100马克。
有的新型大学和个别特殊专业项目,如IMBA, Eurobi MBA,Quadronational MBA等,因教学计划中安排1-2个学期到国外(如美国、英国、欧盟其他国家等)的合作大学学习,所以必须支付一定的学费(大约6000-8000马克)。申请此类专业应事先向有关大学索取资料。
德国有30多所私立大学,主要是经济管理专业,其宗旨是为企业培养管理和领导人才。私立大学学费标准不等,但一般均相当昂贵。
生活费
德国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大约是(东部)1,000- (西部)1,300马克。中国学生的平均月支出从总体来看略低于这个水平,因所在的地区和所学的专业不同,分别为800-1,000马克左右。其中包括房租(学生宿舍)、伙食费、医疗保险费、福利费 (Sozialgebühren)、注册费、学期优惠乘车票(Semesterticket)、书籍、文具、生活用品以及零用等。
下面有个简单的支出表:
房租:300马克/月(第一月有300-600马克保证金)
医疗保险:100马克/月
食物:300-400马克/月
娱乐交际:50-100马克/月
书:100-300马克/月
交通费:市内一学期自70至120马克不等(学期票的价格)。如果出门旅游,可以购买火车周末票,周末票的价格为35马克。
如何在德国省钱
衣
德国夏季热,较干燥,早晚温差也比较大。所以最好带上一件薄外套或长袖衬衫。不穿时绑在腰间或塞在背包也很方便。春秋天都是容易让人着凉的季节,所以几件御寒的衣服还是不能少。不过皮箱被一堆毛衣和厚重的大衣一塞很容易就满了。可以挑个三两件最暖的毛衣(不易透风的更好)。若嫌外套太重麻烦,不妨换件可以挡风挡雨的风衣。另外围巾也最好带着。德国人的穿着轻松随意,牛仔裤是男女老少最喜欢的穿着。人们不以是否“流行”来评价穿着的品位,但会以是否“整洁干净”来审视你的服饰。
德国的冬天很冷,不过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有暖气,室内温度很高。中国学生,尤其是一直生活在南方的学生,在穿衣的方式和习惯,要作适当的调整。最好是穿一件较保暖的长外衣,裤子不要穿太厚。这样就能方便的加减衣服。不然逛在室外被冻成雪人,跑到室内又全身冒汗。
食
在德国吃饭可以选择在食堂或自炊。食堂有沙拉及四种价格不同之套餐。一般有面包,果酱,香肠,奶酪, 牛奶。用套餐前须先购票 (餐票可以一次买不 同餐种数张,以省去每次购票之麻烦) ,排队领取时须出示学生证。如无学生证,依规定应购较贵之客票。当然,如果不习惯德国饮食或想省些钱,也可以在商店买材料自己加工。有些地方还有亚洲商店可以买上熟悉的菜蔬。德国的水都能生饮,但某些地区的水,仍有时会出现用肉眼即可以看到的杂质,水质也较硬。
住宿
到德国后,如果临时没有住宿,可以考虑下列途径:
如果该大学所在的城市有“大学生生活服务中心”(Studentenwerk),可以直接同它联系帮助解决;如果该城市没有Studentenwerk,则应请求大学外事处帮忙;有大约20多个城市的Studentenwerk 可以给新生提供一个学期的“食宿包干”(Servicepaket),每月交纳400-500马克,除住宿外,还提供周一至周五的午餐。这是比较理想的解决办法,但因“僧多粥少”,必须尽早联系;另一个办法是去找带有福利性质的“青年旅社”(Jugendherberge),每天大约15-30马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投宿“简易公寓“(Pension ),每天大约50马克以上;如果能够提前与在德的同胞联系上,也许能有所帮助。
无论如何,到达的第一天或第二天,有时间就得先去学校一趟,看宿舍是否有空房。有时在注册后,就能立刻申请到,但这仍依学校和当时宿舍情况而定。通常校内的宿舍都较校外便宜,至于是那一类型的宿舍(WG或套房),就不一定了。不过还是建议各位新生,刚到德国,能马上有学校宿舍的话,就先住吧。等渐渐入境随俗,对当地的租赁状况有个相当的认识后,再搬去外面。欧洲统一之夏令时间长达数月,于四、十月底[请注意新闻],勿忘记调整时间。调整时间的日期在日历上会标注Beginn der Sommerzeit (Sommeranfang)或Ende der Sommerzeit(Winteranfang)。在德国不论租房、签约或办理其他事项一定要以书面且留存本,否则口说无凭。购买任何东西之收据一定要保留,千万不要随手扔掉,以便更换时作为凭证。初至所 办理任何事项之文件最好收存好,待日后过目确实无效再丢掉。
交通
出行时学生也有学生的优待票。如果是当地学生,每学期可以去办张Semesterkarte ,也就是在这学期内搭公车或地铁,就不需再买票了。有的学校在开学缴交学杂费时就会算进去,所以学生证就相当车票,一定要随身携带!
通常德国的大学生都骑自行车去上学或购物。因为方便,又省去等公车的时间。想购买自行车时,如果不是很讲究,开始可以买个二手的自行车,问问同学或看看布告栏上有没有卖自行车的单子,有时还有不错的。买新车价钱都很高。
喜好旅行者可于火车站的柜台办理Bahncard,有Bahncard者购买火车票时,只需付原火车票价的50%,有效使用期限一年,二等车厢240DM,不满27岁120DM。坐着火车穿梭德国的大小城市,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从最快速安稳的ICE,到乡间摇摆的小火车,都有不相同的感受. 在德国或欧洲旅游,搭乘火车算是最普遍的交通方式之一,价格上比境内机票便宜,更能利用搭车的时间做充分的休息。只要将火车行程做妥善的规划,将会是个舒适的旅程!在德国搭火车,感觉最舒适最棒的要算是ICE(InterCityExpress)了,它的速度最快(280 km/h),只在重点城市停留。而EC和IC(EuroCity和InterCity)是联系一般大城的火车。IR(InterRegio)多半在大型和中型的城市间里来往,或开往休闲度假区,速度也挺快的,有时停的站不多,甚至比EC或IC要快。其它的RE,RB和SE都在小城市间穿梭,速度也不慢,只不过在其它火车不停的站也得停。
保险
在德国就学的所有学生在注册前都必须办健康保险。学生(不超过30岁)健康保险金 每学期(6个月)约为500马克左右。超过30岁的学生需投保私营保险公司,其健康保险金每学期(6个月)约在700-850马克左右。
有了健康保险后,你可以自由选择注册的医生和牙医去就诊。保险公司将依据健康保险合同条例为你支付如检查费,医疗费,药费,以及住院费等等。
其它
德国四月至十月间每个月的第三个周六,有跳蚤市场。诸多日用品(如锅碗餐具、衣服、电器) 及具文化特质物品琳琅满目。初抵德国同学所需之非消耗品多可在此买到。
每年于元月底至二月初、七月底至八月初及十二月圣诞节前的季节拍卖是添购 衣服的好机会。有些百货公司亦会不定时拍卖或减价,需添购物品时多逛逛也许有收获。另过冬最好准备保暖、纹路深以防滑的鞋子,为防止融雪渗入鞋内,可于鞋店购买防水兼保养皮革的防水喷剂(Impraegnierer)来保养皮鞋。
在德国理发,最简单之Trocken Schneiden (不洗头)约要二十马克。因此大多数中国学生均请会理发同学帮忙剪。
校内之邮局营业时间为周一到周五,八点至四点半(寒暑假营业时间则较短)较常利用之服务有: 购买邮票、电话卡,交寄挂号、包裹,申请电话、邮政储蓄,索取航空标签,亦可使用电话(每单位20 Pfenig)。
校内书店 销售或代订各类教科书及专业书籍,一般畅销书及全校人事课程表 (Veranstaltungsverzeichnis)亦可在此买到。
图书馆各入口前均有临时置物柜,使用时只须投入1马克硬币,锁上后即可拔出钥匙,开启时硬币即自动掉出退回。02:00至08:00间请勿使用,否则须自行至认领处( Fundbuero)领回且不退钱。凡遗失或锁在临时性置物柜中逾时未取走的东西均可至此处询问,每天10:00至12:00开放。如钥匙遗失,则须至柜上说明指定之地点找管理员Hausmeister开锁。
Ⅳ 关于留学德国或者法国的问题 希望去过的朋友帮帮忙 谢谢
我是法国的留学生,我对德国留学具体不是很了解,但是也去过德国,对于城市还是有个整体感觉的。简单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1 你说前途这个事,其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学哪个语言,只要学得精,前途都是很光明的。关键是你要学的好。而且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个语言,哪个语言你觉得适合自己学。毕竟学一门你不喜欢的功课是很痛苦的。
2 回国就业方面,看你要学什么专业了。理工机械方面德国肯定是没的说,法国就稍弱。经管和文科法国又占了些优势。
3 国际商务与对外贸易。你这个专业我觉得德国法国实力相当啊。法国有些学校贸易专业还是很强的。
4 学语言无论是德语还是法语,刚开始学的时候都会和英语混。这很正常。学的慢慢深入了,英语一般都会恢复。
5 治安,其实巴黎虽然乱,但是也没想象中那么差。远离黑人啊人区,自我防护意识强一些,其实还是可以的。没有那么夸张。大城市治安肯定不如小城市,小城市基本治安都很不错。看你想去哪个城市或者哪个学校了,我就不举例了,城市太多。
6 说到城市。我觉得法国的城市大多都是你说的“破破烂烂”的感觉,因为法国政府不允许拆古建筑,所以这里的建筑大都很古老,除了几个大城市外,小城市基本看不见高楼大厦,也就谈不上现代气息。
这一点我还是很喜欢德国的,我去德国第一感觉就是感觉比法国干净,也比法国繁荣。至少大城市的感觉比法国好很多。
商学院的话,德国我不知道。法国商科最好的是各种高商,当然学费也是不菲的。对语言要求也高。公立大学除了很突出的以外都差不多。
7 不难。大学成绩要好。不能直接申请进专业。要先读语言。别指望直接进专业能听懂课。怎么现在都这么急着直接念专业,每年因为语言问题留级的一大片,没教材,老师讲课那么快,笔记都是缩写。不好好在法国念念语言根本听不懂课。别急于求成。
8 法国也是很难毕业的。。。但是和德国比,我就不知道了。
还有你的补充问题:好的高商有排名具体你不应该在这儿问,应该去战法问。我实在懒得翻帖子了。你自己找吧。
世界前多少名没用,关键是要看你的专业在这个学校怎么样。不要空求排名。(图卢兹一大的经济系全法第一,法语要求C1水平,也没见它排名怎么地)
里昂还是挺不错的,上次放假去过,呆了一个礼拜。属于大城市,治安还可以,比巴黎强点,比小城市差点。中规中矩的地方吧。只是我个人感觉而已啊~~
具体想知道留学法国的事宜请上战斗在法国 论坛。这样提问你得问到哪年啊。
Ⅵ 超过一半的人居住在乡下,德国农村到底有什么吸引力
剧报道德国超一半人都居住在农村,他们德国地农村不仅是环境好,基础设施建设也很完整。德国人地农村环境很优美,交通方便,空气清新,所以这是很多人愿意生活在农村地原因。他们国家地工业化和城市化并没有使产业、资源、人口大规模地向大城市集中大家反而是更喜欢在农村。
中国近几年发展繁荣迅速,在快节奏地生活状态下,中国城市发展飞速,城市生活更加丰富,越来越多地农村人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爆满,农村人口稀少,出现天地无人耕种的现象,我国农村地发展缓慢,与德国地农村发展相比我们依然还是有很多不足,我想如果中国地农村也像他们地一样,很多人都会选择在农村生活。
Ⅶ 超一半人口居住在农村,德国农村究竟有什么吸引力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现象,每当过年的时候,城市里总是冷冷清清,而农村则是热闹非凡。临近春节都迎来了回乡高潮,火车票高铁票机票等更是一票难求。年轻人们都向往城市,毕业之后大多数都是一线发达城市发展。
在我的认知当中,我以为许多国家都是像我们一样。但当我来到德国,才知道,在德国8300万的人口当中,超过一半的人都是居住在农村,我问道在德国认识的几位朋友,都是人为农村的生活更让他们向往!
这让我很好奇,德国的农村究竟有什么吸引力呢?今天总算懂了!
我想,旅游也是生活的缩影。看过了更多的风景,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对于德国的农村,不知道你们向往吗?如果有机会的话,你们愿意去德国农村旅游观光吗?
Ⅷ 德国超一半人口居住在农村,他们为什么喜欢住在乡下
因为德国城市跟乡村的发展相差并不大。并且德国政府对于乡村的扶持力度特别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更愿意住在乡下,因为乡下环境会更好。如果的基础设施也是非常好的。城市和乡村的基础设施差别也并不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就更喜欢住在乡下。然后去小城镇里面工作。即使住在乡下去工作的地方距离也不会很远。
村民委员会承担着诸多地方公共服务职能,如道路维护、幼儿园、养老、消防甚至土地规划和地方税收等。上级政府会对村民委员会制订的发展计划给予一定资金支持。通过乡村更新计划等政策立法,联邦和州继续为村庄提供补贴、贷款和担保,支持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保护村庄景观和环境。这使得在小城镇工作、回乡村居住成为理想的生活方式。
Ⅸ 在德国小城市好还是农村好,还是离大城市附近的地方好
离大城市附近的地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