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红十字会有多少成员

德国红十字会有多少成员

发布时间:2022-06-05 16:30:49

1. 加了国际红十字会的成员国名单

中国红十字会是1952年就被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承认了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是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联合会副会长,您说中国红十字会是不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介绍红十字会

国际红十字会是一个国际性人道主义的社会救助团体,它是政府的得力助手,协助政府开展人道主义领域的工作,它在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保障人类的生命健康和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864年8月22日出席日内瓦会议的16国家中有12个接受并且签署了为改善战场上的伤病员状况的日内瓦条约。该条约由瑞士的慈善家吉恩·亨利·敦安特倡导发起,它号召在战争期间对伤病员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并且保证医疗服务的人员的中性地位。为纪念敦安特,一个白色的背景上的红十字即颠倒的瑞士的旗帜被选择作为标志。在1881年,美国的人道主义者克莱拉·巴顿和阿道弗斯·索洛门斯成立了美国国家红十字会—一个在设计上与国际红十字会一致的组织即为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受害者提供人道主义帮助。Barton ,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在南北战争期间成为一个着名的护士,并且因为她对伤员不知疲倦的照顾而被称为“战场天使”。在1865年,亚伯拉罕·林肯总统委托了她确认战争的死去的战俘,依靠她在战争期间编制的详尽的记录,她成功确认了Andersonville战俘营死去的几千名战俘。1870普法战争发生时,她在欧洲德国前线后面为国际红十字会工作。1873年,她回到美国。4年以后,她创建国际红十字会的美国分会。该组织在1900年得到了它的第一笔美国联邦基金。Barton领导美国红十字会直至八十高龄,并于1912去世。

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是独立的非政府的人道主义团体。它是各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的国际性联合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

1863年,亨利·杜南创建了红十字组织后,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各国相继成立了红十字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银行家、美国红十字会战时委员会主席亨利·戴维逊倡议建立各国红十字会的国际联合会,在国际范围内组织和协调卫生救护活动。

1919年初,在法国戛纳召开了有美、英、法、日、意等国医学界知名人士参加的国际医学大会。会上确定:为了进一步巩固各国红十字会已取得的成就,有必要成立各国红十字会的国际联合会。同年2月1日,由美、英、法、日、意5国组成的“红十字会委员会”成立。同年5月5日,红十字会委员会改名为红十字会协会。后由于伊斯兰国家红新月会的加入和成员数目的增加,1983年10月,红十字会协会在日内瓦举行第三届大会。会议决定修改章程,更名为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协会,后改为现名。

该组织的宗旨是在战争中行善和通过人道工作维护和平,主要组织机构有大会,为最高决策机构;执行理事会,是执行机构;秘书处,负责日常事务。出版物有《每周新闻》、《协会》季刊。

中国于1919年7月8日加入该组织。

2003年12月,第28届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大会在日内瓦举行。大会的主题为“维护人类尊严”,191个日内瓦公约缔约国政府及181个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的约15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最后通过的人道主义共同行动计划强调要特别关爱武装冲突的受害者,减少自然灾害与疾病对弱势人群的危害,以保护人类尊严。

2006年6月,第29届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在日内瓦经过投票表决,同意接纳以色列紧急救援组织“红色大卫盾”和巴勒斯坦红新月会为成员,并正式批准将“红水晶”定为国际救援运动的第三个标志。2007年1月14日,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正式启用“红水晶”标志。“红水晶”标志与该组织现有的“红十字”和“红新月”标志享有同等地位。标志采用白色背景,图案为一个角支撑一个红色方框,形成红菱框。“红水晶”标志为以色列提供了行动方便。1949年以来,以色列紧急救援组织“红色大卫盾”一直寻求加入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但因宗教原因拒绝使用“红十字”或“红新月”标志。

3. 德国有哪些慈善机构,例如红十字会

德国有6个大型的:
1. die Arbeiterwohlfahrt (AWO) mit Sitz in Berlin
2. der Deutscher Caritasverband (DCV) mit Sitz in Freiburg im Breisgau – für die katholische Wohlfahrtspflege
3. der Deutsche Paritätische Wohlfahrtsverband (Der PARITÄTISCHE) mit Sitz in Berlin
4. das Deutsches Rotes Kreuz (DRK) mit Sitz in Berlin
5. das Diakonisches Werk der Evangelischen Kirche in Deutschland (DW der EKD) mit Sitz in Stuttgart – für die evangelische Wohlfahrtspflege
6. die Zentralwohlfahrtsstelle der Juden in Deutschland (ZWST) mit Sitz in Frankfurt am Main – für die jüdische Wohlfahrtspflege
大概职责和总部所在地
1.劳动者(柏林)
2.德国国际明爱(天主教)(弗莱堡)
3.老弱病残(柏林)
4.德国红十字(柏林)
5.福音教(斯特加特)
6.犹太人(法兰克福)

4. 联合国有多少成员国

联合国成员国,目前有191个国家。以下联合国成员国列表依据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阿尔巴尼亚--(1955年12月14日)
阿尔及利亚--(1962年10月8日)
阿富汗--(1946年11月19日)
阿根廷--(1945年10月24日)
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1955年12月14日)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71年12月9日)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1945年10月24日)
阿曼--(1971年10月7日)
阿塞拜疆--(1992年3月2日)
埃及--(1945年10月24日)
埃塞俄比亚--(1945年11月13日)
爱尔兰--(1955年12月14日)
爱沙尼亚--(1991年9月17日)
安道尔--(1993年7月28日)
安哥拉--(1976年12月1日)
安提瓜和巴布达--(1981年11月11日)
奥地利--(1955年12月14日)
澳大利亚--(1945年11月1日)
巴巴多斯--(1966年12月9日)
巴布亚新几内亚--(1975年10月10日)
巴哈马--(1973年9月18日)
巴基斯坦--(1947年9月30日)
巴拉圭--(1945年10月24日)
巴林--(1971年9月21日)
巴拿马--(1945年11月13日)
巴西--(1945年10月24日)
白俄罗斯--(1945年10月24日)
保加利亚--(1955年12月14日)
贝宁--(1960年9月20日)
比利时--(1945年12月27日)
冰岛--(1946年11月19日)
波兰--(1945年10月24日)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1992年5月22日)
玻利维亚--(1945年11月14日)
伯利兹--(1981年9月25日)
博茨瓦纳--(1966年10月17日)
不丹--(1971年9月21日)
布基纳法索--(1960年9月20日)
布隆迪--(1962年9月18日)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91年9月17日)
赤道几内亚--(1968年11月12日)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1945年10月24日)
大韩民国--(1991年9月17日)
丹麦--(1945年10月24日)
德国--(1973年9月18日)
东帝汶--(2002年9月27日)
多哥--(1960年9月20日)
多米尼加--(1978年12月18日)
多米尼加共和国--(1945年10月24日)
俄罗斯联邦--(1945年10月24日)
厄瓜多爾尔尔尔--(1945年12月21日)
厄立特里亚--(1993年5月28日)
法国--(1945年10月24日)
菲律宾--(1945年10月24日)
斐济--(1970年10月13日)
芬兰--(1955年12月14日)
佛得角--(1975年9月16日)
冈比亚--(1965年9月21日)
刚果--(1960年9月20日)
刚果民主共和国--(1960年9月20日)
哥伦比亚--(1945年11月5日)
哥斯达黎加--(1945年11月2日)
格林纳达--(1974年9月17日)
格鲁吉亚--(1992年7月31日)
古巴--(1945年10月24日)
圭亚那--(1966年9月20日)
哈萨克斯坦--(1992年3月2日)
海地--(1945年10月24日)
荷兰--(1945年12月10日)
洪都拉斯--(1945年12月17日)
基里巴斯共和国--(1999年9月14日)
吉布提--(1977年9月20日)
吉尔吉斯斯坦--(1992年3月2日)
几内亚--(1958年12月12日)
几内亚比绍--(1974年9月17日)
加拿大--(1945年11月9日)
加纳--(1957年3月8日)
加蓬--(1960年9月20日)
柬埔寨--(1955年12月14日)
捷克共和国--(1993年1月19日)
津巴布韦--(1980年8月25日)
喀麦隆--(1960年9月20日)
卡塔尔--(1971年9月21日)
科摩罗--(1975年11月12日)
科特迪瓦--(1960年9月20日)
科威特--(1963年5月14日)
克罗地亚--(1992年5月22日)
肯尼亚--(1963年12月16日)
拉脱维亚--(1991年9月17日)
莱索托--(1966年10月17日)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1955年12月14日)
黎巴嫩--(1945年10月24日)
立陶宛--(1991年9月17日)
利比里亚--(1945年11月2日)
列支敦士登--(1990年9月18日)
卢森堡--(1945年10月24日)
卢旺达--(1962年9月18日)
罗马尼亚--(1955年12月14日)
马达加斯加--(1960年9月20日)
马尔代夫--(1965年9月21日)
马耳他--(1964年12月1日)
马拉维--(1964年12月1日)
马来西亚--(1957年9月17日)
马里--(1960年9月28日)
马绍尔群岛--(1991年9月17日)
毛里求斯--(1968年4月24日)
毛里塔尼亚--(1961年10月27日)
美利坚合众国--(1945年10月24日)
蒙古--(1961年10月27日)
孟加拉国--(1974年9月17日)
秘鲁--(1945年10月31日)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1991年9月17日)
缅甸--(1948年4月19日)
摩尔多瓦共和国--(1992年3月2日)
摩洛哥--(1956年11月12日)
摩纳哥--(1993年5月28日)
莫桑比克--(1975年9月16日)
墨西哥--(1945年11月7日)
纳米比亚--(1990年4月23日)
南非--(1945年11月7日)
南斯拉夫--(2000年11月1日)
瑙鲁--(1999年9月14日)
尼泊尔--(1955年12月14日)
尼加拉瓜--(1945年10月24日)
尼日尔爾尔--(1960年9月20日)
尼日尔爾利亚--(1960年10月7日)
挪威--(1945年11月27日)
帕劳--(1994年12月15日)
葡萄牙--(1955年12月14日)
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1993年4月8日)
日本--(1956年12月18日)
瑞典--(1946年11月19日)
瑞士--(2002年9月10日)
萨尔瓦多--(1945年10月24日)
萨摩亚--(1976年12月15日)
塞拉利昂--(1961年9月27日)
塞内加尔--(1960年9月28日)
塞浦路斯--(1960年9月20日)
塞舌尔--(1976年9月21日)
沙特阿拉伯--(1945年10月24日)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1975年9月16日)
圣基茨和尼维斯--(1983年9月23日)
圣卢西亚--(1979年9月18日)
圣马力诺--(1992年3月2日)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1980年9月16日)
斯里兰卡--(1955年12月14日)
斯洛伐克--(1993年1月19日)
斯洛文尼亚--(1992年5月22日)
斯威士兰--(1968年9月24日)
苏丹--(1956年11月12日)
苏里南--(1975年12月4日)
所罗门群岛--(1978年9月19日)
索马里--(1960年9月20日)
塔吉克斯坦斯坦--(1992年3月2日)
泰国--(1946年12月16日)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1961年12月14日)
汤加--(1999年9月14日)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962年9月18日)
突尼斯--(1956年11月12日)
图瓦卢--(2000年9月5日)
土耳其--(1945年10月24日)
土库曼斯坦--(1992年3月2日)
瓦努阿图--(1981年9月15日)
危地马拉--(1945年11月21日)
委内瑞拉--(1945年11月15日)
文莱达鲁萨兰国--(1984年9月21日)
乌干达--(1962年10月25日)
乌克兰--(1945年10月24日)
乌拉圭--(1945年12月18日)
乌兹别克斯坦--(1992年3月2日)
西班牙--(1955年12月14日)
希腊--(1945年10月25日)
新加坡--(1965年9月21日)
新西兰--(1945年10月24日)
匈牙利--(1955年12月14日)
牙买加--(1962年9月18日)
亚美尼亚--(1992年3月2日)
也门--(1947年9月30日)
伊拉克--(1945年12月21日)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1945年10月24日)
以色列--(1949年5月11日)
意大利--(1955年12月14日)
印度--(1945年10月30日)
印度尼西亚--(1950年9月28日)
约旦--(1955年12月14日)
越南--(1977年9月20日)
赞比亚--(1964年12月1日)
乍得--(1960年9月20日)
智利--(1945年10月24日)
中非共和国--(1960年9月20日)
中国--(1945年10月24日)
此外,宗座(梵蒂冈)在联合国永久性的保持一个观察员代表团。一些国际组织也有相似的观察员地位。

5. 国际红十字会简介

国际红十字会创立于1863年,她的创始人是瑞士人亨利·杜南。
十九世纪中叶欧洲战事频繁,1859年6月24日,杜南途经意大利北部小镇索尔弗利诺,正赶上法国、撒丁国联军与奥地利军之间的一场恶战,战场上尸横遍野,死伤者达四万多人,无助的伤兵在烈日下痛苦挣扎,他组织居民抢救伤兵、掩埋尸体。就在这时,一个伟大的设想在他心中萌发了。他向国际社会呼吁,制定一个国际法律,对交战双方的战俘要实行人道主义,保证伤员中立化,一旦发生战争,应不分国籍,不分民族和信仰全力抢救伤员,减少死亡。这一人道主义的提议在欧洲赢得了广泛的共鸣,瑞士日内瓦公共福利会选出了亨利·杜福尔将军、琼斯塔夫·莫瓦尼埃律师、路易·阿皮亚医学博士、狄奥德·莫诺瓦医学博士及亨利·杜南组成五人委员会,并于1863年2月17日在日内瓦召开了首次会议,由此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前身成立了。
1863年10月26日,欧洲16个国家的代表在日内瓦召开了首次外交会议,并一致通过了《红十字决议》,决定在各国建立救护团体,为了表示对瑞士的敬意,其标志定为“白底红十字”(瑞士国旗为红底白十字)。1864 年8月8日至22日,又签订了《红十字公约》,公约中规定:战场上进行救护的医院及人员处中立地位,应受保护;应对伤病员不分敌友均给予救护。至此,亨利?杜南理想中的救护团体“红十字会”和国际性协议“日内瓦公约”正式诞生了。随后,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欧、美、亚三洲的主要国家都相继成立了红十字会。我国的红十字会也于1904年在上海诞生,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于1912年1月15日通报各国,正式承认中国红十字会为国际红十字会的成员。
红十字标志只是在武装冲突中传达特定信息的符号,是一种保护性标志,其中不含任何政治、宗教、哲学等各种意义。但在1876-1878年俄罗斯与土耳其战争前夕,土耳其奥斯曼帝国通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他们将采用红新月来标明自己的救护车辆,但仍会尊重和保护有红十字标志的敌方救护车辆,他们所提出的理由是“……‘红十字’是对穆斯林士兵的冒犯……”。而且土耳其还表示,如果它所提出的修改不被接受的话,它也无法强令自己的军队尊重日内瓦公约。这样,土耳其单方面改变了1864年日内瓦公约第九条的条款。由于战争已迫在眉睫,考虑到救助伤兵的紧迫性,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暂时接受了红新月标志。在1929年召开的国际外交会议上,红新月标志被正式承认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志,但强调红十字和红新月标志不具有任何宗教性。现在世界上有20多个阿拉伯国家和部分伊斯兰国家使用红新月标志。
一百多年来,红十字会的卓越贡献使这一标志具有了极大的号召力和权威性。随着红十字会会员国的发展,红十字会的任务也开始由单一战伤救护发展到对自然灾害的援助、意外伤害的急救、自愿输血、社会福利以及开展世界各国红十字会、红新月会之间的友好合作,壮大和平力量,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等。为了纪念杜南对世界红十字事业所作的伟大贡献,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协会执行理事会1948年决定将亨利·杜南的生日——5月8日定为国际红十字日。

6. 红十字会的来历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从1863年到近代的历史可分为四部分:红十字创建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8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1、红十字创建初期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由1863年2月9日亨利·杜南等5人创建“五人委员会”发展而来的。亨利·杜南在索尔费里诺战役期间目睹战争带来的可怕后果,回国后撰写《索尔费里诺回忆录》并主张大力发展国际公约从而为在战场上受伤的人以及救护人员和战地医院提供保护并保证他们的中立性。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以及红十字总体而言——已得到充分发展。各国红十字会以从前难以想象的规模在后方提供急救队志愿者和更多支持,与此同时,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将其工作范围扩展至保护战俘。

3、1918至1939年

1914-1918年冲突被描述为一场“终结所有战争”的战争;红十字将工作重点放在了维护和平上,它开始组织起来向那个方向努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愈合不佳的伤口、经济灾难和民族主义的抬头导致了一些冲突的发生,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发现自己既要在欧洲开展工作,也要在遥远的地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开展工作。它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平民伤亡不断攀升的国内冲突。

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仅拉丁美洲和数个中立的欧洲国家免遭战祸。在历史上,军用飞机使炮轰数百平方公里的敌区首次成为可能;平民中受害者的数目也首次超过了士兵受害者的数目。

从一开始,希特勒政权就发动了一场旨在征服斯拉夫民族并消灭所有犹太人和吉普赛人的种族战争。国际人道法包含规制战俘待遇的规则(1929年7月27日的《日内瓦公约》),但不包括规制平民人口待遇的规则。

因此,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能够开展活动以保护和援助战俘,但它为某类平民——特别是被关押在集中营里的平民——所开展的工作却是非常有限,甚至是不存在的。

(6)德国红十字会有多少成员扩展阅读

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及历史沿革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基础。一是西方红十字的“人道”理念传入中国后和中国传统的“仁爱”思想契合,为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提供了社会基础;二是日俄战争引发的救护活动催生了中国红十字会。

国际红十字运动诞生后,首先于19世纪80年代传到我国台湾。1894年7月甲午海战后,开始在中国大陆传播。旅日侨胞孙实甫,由于长期在日本经商,习见日人深获红十字会之益,感受到红十字会活动对中国苦难群众的重要和必要,遂与志同道合者翻译国外红十字组织的章程,广为传播西方“人道”理念。

孙实甫被认为是“中国倡导红十字会第一人”,西方红十字的“人道”理念和中国博爱爱人、行善积德的传统道德思想异曲同工,一经传播,很快得到社会认同,使国人逐渐认识到红十字会的重要性,为中国红十字 会的诞生奠定了社会基础。

1904年2月(清光绪三十年),在我国东北旅顺口,日俄双方为争夺在中国的特权,爆发了日俄战争,数十万同胞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在旅顺的外国侨民都由本国政府或红十字会出面,接运撤离战区。

宣布中立的清政府也派船接运中国同胞,遭到俄国的拒绝,船只不准入港。为救护中国难民,上海海关道沈敦和等人出于义愤,发起成立“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这是中国最早的和红十字有关联的组织。

为得到国际上的承认,1904年3月10日,清朝商约大臣吕海寰、工部左侍郎盛宣怀等人在上海邀请中立的英、美、法、德代表,共同协商成立了“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当年得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承认。

清政府得知后,立即予以承认,并拨白银10万两作经费(各地绅商及衙门也劝募20万两白银)。这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前身。1907年更名为大清红十字会。早期的中国红十字会是由中外合办、政府拨款资助并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成立,清政府灭亡。大清红十字会改名为中国红十字会。1912年1月,得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正式承认。1919年7月,加入红十字会协会。1933年,改名为中华民国红十字会。先后隶属内政部、军委会和行政院领导。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的中华民国红十字会会长蒋梦麟带领一部分人去了台湾,各地组织纷纷解体。秘书长胡兰生等七人,于1950年组成代表团前往北京,要求中央人民政府接管。

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中央政府决定:鉴于红十字会的特殊性质及历史状况,采取改组而不是接管的方式,将旧中国红十字会改组为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搬迁北京,现有总会职工除不愿赴京者外,全部留用;总会所有资财要妥善保管,不得随意处理;将北京东城区干面胡同22号房屋腾让出来,作为总会迁京后的会址。

1950年8月2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红十字会协商改组会议(实际为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红十字会改组事宜。会议明确规定,中国红十字会为“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人民卫生救护团体”,定名为“中国红十字会”。周恩来总理亲自审阅了改组报告,并亲笔修改了《中国红十字会章程》。

回顾中国红十字会艰难曲折的历程,可以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即1904年诞生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45年,和1950年改组后的50余年。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和坎坷历史,中国红十字会应运而生,始终根植于广大民众之中,并不断发展、壮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为了“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的境况”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历史悠久,功在人间”是对中国红十字会百年历史恰如其分的评价。

7. 求二战时期红十字会情况

请看网络:http://ke..com/view/26823.htm
各国的只找到德国的:http://www.bbmao.com/s?q=%E4%BA%8C%E6%88%98%E6%97%B6%E6%9C%9F%E7%BA%A2%E5%8D%81%E5%AD%97%E4%BC%9A%E6%A6%82%E5%86%B5&enc=utf-8&huiyuan=Y&target=web&ncs=10&category=0.1

8. 国际红十字会的重要成员国

国际红十字会创始人:琼·亨利·迪南(于1828年生于日内瓦,1910年10月30日在瑞士的海登去世,终年82岁。)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总部:设于日内瓦
邮政地址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19 avenue de la Paix CH 1202 Geneva
电话:++ 41 (22) 734 60 01
传真:++ 41 (22) 733 20 57

成员国:红十字会作为国际三大组织之一(联合国、奥委会、红十字会),目前已有185个成员国。
参考资料:http://www.icrc.org/

9. 红十字会简介

我们日常所说的“国际红十字会”实际上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它的准确名称应为“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运动”。这一运动包括三个组成部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和国家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

国际委员会的身份

国际委员会的前身是由亨利·杜南等5位日内瓦公民组成的“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国际委员会委员全部由瑞士籍人士担任。作为红十字运动的创始者和日内瓦四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倡导者,它被授予多项国际任务和特权,今天的国际委员会已具有下列各种身份:
--执行日内瓦公约的代表;
--红十字运动的创始者兼成员;
--日内瓦四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和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的监护者、宣传者以及服务的主动提供者;
--应国际社会要求和委派承担人道活动的工作者。
上述各项职能使国际委员会在国际关系史上获得一种独特地位--国际法人身份,使它在履行职责时,可直接与各国政府打交道。1989年,国际委员会在联合国获得观察员身份。

国际委员会职责

1986年10月,第25届红十字国际大会通过的《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章程》又对国际委员会的职能做了如下的规定:
1、维护并传播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原则;
2、承认符合条件的新组建或改组的国家红会,并将此承认通知各国红会;
3、承担日内瓦公约赋予的任务,为忠实执行国际人道法而努力,并受理有关违反该法的诉讼;
4、在国际性以及非国际性武装冲突或内乱中以中立身份从事人道工作时,努力保证向遭受此类事件损害的受难人员提供保护和救助;
5、保障日内瓦公约规定的中央寻人局的活动;
6、武装冲突之前,与各国红会合作,致力于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医疗器械的准备;
7、解释和传播适用于武装冲突的国际人道法,并推动这类法律的发展;
8、执行红十字国际大会委托的工作。

人道行动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委员会能为大多数武装冲突的受害者采取人道行动。主要是下列三个方面:
一是救济和医疗援助。国际委员会专门成立了救济处和医疗处。救济处的责任是与各国政府、各国红会以及联合国、欧共体委员会等国际组织进行协调,给受害者提供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条件和物资。医疗处的职责是解决治疗伤病员所需要的医务人员、药品和器材以及防止疫病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另外,还为在战争中受伤害而瘫痪或截肢者提供手术治疗、理疗、康复治疗,生产和装配假肢及其他装置。
二是探视战俘及因安全原因被逮捕和拘留的人们。这种探视,不过问被逮捕和被拘留的原因,仅仅是了解被拘留的物质与心理条件,如有必要分发救济品以及确保被拘留者能够同其家人通信。1945年以来,国际委员会已在一百多个国家探视了五十多万被拘留者。
三是寻人转信。1870年至1871年的法兰西与普鲁士战争中,国际委员会说服交战双方向它提供了各自捕获的敌方伤员和俘虏的名单,这些名单使国际委员会能够回答焦虑的亲属的询问并在战俘和亲属之间传递他们的信件。由于国际委员会对人类和平事业的突出贡献,它于1917年和1944年两次荣获诺贝尔和平奖。1963年,在国际委员会诞生100周年的时候,它第三次荣获诺贝尔和平奖(与红十字会协会共同获奖)。

国际委员会的经费来源

国际委员会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日内瓦公约各缔约国、跨国组织(如欧盟)、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以及社会上各种捐赠、基金和遗产。总部机关预算的一半由瑞士联邦政府提供。行动预算通过特别呼吁获得,总数为总部机关预算的若干倍并且每年变化很大,这是因为国际委员会依据其使命及局势而采取行动在不断变化之故。

中央寻人局

中央寻人局是国际委员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又是独立的法人机构,与国际委员会是两个独立机构。
1、中央寻人局的起源与发展
中央寻人局也起源于战争。在因战争而引起的多种灾害之中,亲人离散以及下落不明等精神上的痛苦也许是最难受的。国际委员会早就认识到,解除人们精神上的苦难往往要比减轻肉体伤害更重要。因此,国际委员会于1870年(法普战争时)决定在瑞士巴塞尔(Basel)市设立“信息局”,收集有关两交战国的俘虏和伤兵的名单,以便通知双方的家庭和政府。伤兵也可以通过信息局特设的渠道与家人通信。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际委员会在日内瓦设立了中央战俘局,专门处理战俘的信息,除处理数百万件红十字通信外,还接待大约12万名来访者,在停战协议签定之后,该机构已建立七百多万份档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促进了中央寻人局的工作。共转交了1.2亿封战俘与其家人的信件,转交了分住在不同交战国平民的信件2.3千万封,并分发了3600个红十字包裹,使成千上万的人与家人团圆。
二战后在德国北部的阿尔森(Arolsen)市成立“国际寻人服务局”(ITS),专门处理有关曾在纳粹集中营被关押者的资料和查询。该机构开始时由联合国救济和复兴组织管理,以后又改由国际难民组织管理,1955年决定由国际委员会管理。1960年改名为中央寻人局。
日内瓦四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为中央寻人局奠定了法律基础,使它在国际法上具有为国际冲突中的受害者的利益而采取行动的权利。
2、目前中央寻人局的任务
主要有下列几项任务:
--搜集有关战争受难者的信息并通知他们的家庭;为了保护受害者或易受害者(包括战俘与因安全原因而被拘留者),登记他们的身份并追踪他们的下落;
--恢复并维持因战乱而离散的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
--向有关当局询问,确定失踪者的下落和近况。帮助失散家庭团聚;
--设制国际委员会旅行证,以便允许没有身份证的人回原住国或移到第三国安居。
中央寻人局非常注意保护受难者的安全,有关个人的资料和信息,特别是有关被拘留者的资料,必须严格保密。在非国际性武装冲突或国内动乱的情况下,这项工作原则更加重要。
3、国际性的网络
为了恢复与保持因战乱而离散的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国际委员会的中央寻人局紧密与全世界各国红会合作。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寻人局鼓励各国红会成立“寻人服务部”,并帮助国家红会培训此项工作人员。
目前,各国红会的寻人工作在和平情况下都是直接联络与合作。只有在战争或武装冲突时期及其他特殊情况下(比如两国不能直接联络时),国际委员会的中央寻人局才介入。
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由国务院领导联系。其机关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执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指导地方红十字会分会开展全国性活动,推动中国红十字会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开展救灾的准备工作: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对伤病人员和其他受害者进行救助。
(三)开展人道领域内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开展群众性初级卫生救护训练,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助工作。
(四)开展与国际红十字组织和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的友好合作与交流宣传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并依照有关规定开展工作。
(五)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红十字青少年活动。
(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规定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建设和管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七)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加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的交往与合作,协助政府开展对台工作,开展两岸红十字组织的交流、合作。
(八)完成政府交办和委托的其它工作。
查看(76) 评论(0)
红十字会组织机构图
2006-10-12

红十字会组织机构图。
查看(103) 评论(0)
中国红十字会简介
2006-10-12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成员。
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中国红十字会始建于1904年,建会后一直从事救护伤兵、救助难民和赈济灾民活动,并积极参加人道主义救援活动。
中国红十字会在政府的关怀下,于1950年8月进行改组。1952年恢复在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合法席位。在协助政府履行日内瓦公约,配合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红十字事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时期。各级各地红十字会迅速恢复和建立。目前,中国红十字会有31个省级分会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分会,7万多个基层组织,近2000万会员。在人道领域里的工作不断开展,并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备灾救灾网络已初具规模,中国红十字会在开展自然灾害的救H力工作中,募集了价值20多亿元人民币的救灾款物,为保障受灾群众的健康、保护受灾群众的生命作出了贡献。1982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协助政府倡导和推进公民无偿献血事业。中国红十字会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和许多国家红十字会有着良好关系与合作,也积极援助姊妹国家红十字会。1985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曾三次担任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领导委员会成员,并担任副主席。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使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有了法律保障。
2004年中国红十字会召开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是中国红十字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聘请国家主席胡锦涛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选举彭佩云继续担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通过了《中国红十字事业2005—2009年发展规划》。
在新的世纪里,中国红十字会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突出抓好备灾救灾、卫生救护知识培训、社会服务、传播国际人道法及红十字运动基础知识、推动无偿献血和红十字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预防艾滋病等主要工作;加强人才培养、向社会宣传和多渠道筹集资金等工作,配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红十字事业。
中国红十字会将遵循红十字运动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的七项基本原则,继续努力。为中国人民的幸福,为全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阅读全文

与德国红十字会有多少成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