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开罗宣言在德国多少年

开罗宣言在德国多少年

发布时间:2022-06-06 14:32:52

1. 开罗会议什么时候召开的

开罗会议是在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召开的。由中华民国、英国、美国在埃及开罗召开,商讨反攻日本的战略及战后国际局势的安排,制定盟军合作反攻缅甸的战略及援华方案。

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在中国重庆、美国华盛顿、英国伦敦三地同时发表。《开罗宣言》在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背景下,以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谈精神为基础,实际上以国际协定的形式公布于世,表达了同盟国打击并惩罚侵略者、维护国际正义的共同政治意愿。

(1)开罗宣言在德国多少年扩展阅读:

开罗会议的意义

1、开罗会议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100多年中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确立了中国在世界的四强地位。这是中国军民前赴后继不怕牺牲英勇抗击日本法西斯赢得的成果。

2、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为中国战后收回被日本侵占的领土提供了依据。

3、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为结束战争和战后处置日本提供了依据。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在打败日本、结束二战中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2. 1943年开罗会议是发生在哪一世界性事件过程中

这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事情。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 和中国政府首脑蒋介石举行了开罗会议。开罗会议着重讨论了对日作战问题,会议签订了《中美英三 国开罗宣言》。这份宣言在会后由罗斯福带到德黑兰,征得斯大 林的同意,于1943年12月1日发布。
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是:“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 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 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猢群岛等, 归还中国。”“日本亦将被逐出于其以暴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 土地,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 间,使朝鲜自由独立。”“我三大盟国抱定上述之各项目标并与 其他胁日作战之联合国家目标一致,将坚持进行为获得日本无条 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长期作战。”

3. 开罗宣言的性质是什么

《开罗宣言》宣示了中美英三国联合对日作战取得了一致意见,决定了中美英三国对日作战的军事计划,确认了日本发动的对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侵略性质

4. 世界近代战争史时间轴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
1882 三国同盟形成: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1879首先订立德奥同盟条约)
1907 三国协约形成:英国(核心)、法国、俄国(*1892法俄缔约)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6.28 萨拉热窝事件(塞尔维亚人在萨拉热窝暗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
1914 马恩河战役 双方:德与英法(德国发动)
1916 凡尔登战役 双方:德与英法(德国发动) 名将:贝当(法国)
索姆河战役 双方:德与英法(协约国挑起) 英军史上第一次用坦克
日德兰海战 双方:英德
1917.4 美国参加一战,增强了协约国力量
1918 德国投降,德国代表在康边森林签署停战协定(11.11)
德国发生十一月革命,德意志帝国被推翻,威廉二世逃往国外
1917 一战中俄国发生的革命
1917.3 二月革命
1917.11.7 十月革命胜利的日子
1917——1922 苏俄(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 1922年开始叫苏联 1922.12—1991.12.25
1918——1920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初政策)
1921——1927 新经济政策(后来政策)
一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
1919——1920 巴黎和会:一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处理战败国的会议
1919 《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
1920 国际联盟建立
1921——1922 华盛顿会议:一战后美国召集的九国会议(美英法日中)
1921 《四国条约》目的:拆散英日同盟; 结果:美国达到了目的
1922 《九国公约》
《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五国海军协定》)
1929——1933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3 “罗斯福新政”:国罗斯福政府实行的改革
1932 日本“五·一五”事变:法西斯少壮军人杀死了首相犬养毅,打击内阁
1936.2 日本“二·二六”事变:法西斯势力刺杀日本首相和大臣
日本广田弘毅内阁建立,法西斯专政确立
1933.1.30 希特勒在德国上台担任总理,法西斯专政确立
1933 制造国会纵火案,嫁祸共产党,进行镇压
德国退出国联
1934 称德国为“德意志第三帝国”
1935 德国重建空军,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1936 开进莱茵不设防区
1936.11 日本与德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 德、意、日三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二战前的欧洲
1938.3 德国占领奥地利
1938.9 德国占领苏台德区
1938.9.30 慕尼黑协定(德、英、法、意协定)
1939.3 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39.8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内容:苏德之间十年互不侵犯
1937.7.7—1945.9.2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9.1 德国进攻波兰(二战欧战开始标志)
1940.5 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6.22 法国投降(德国傀儡政权:维希德贝当傀儡政权)
1940——1941 不列颠之战 (德军空袭英国)
1940.9 法西斯军事同盟形成 (建立“欧洲新秩序”和“大东亚新秩序”)
1941.6.22 苏德战争 最初会战:莫斯科会战
1941.12.7 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日之战)次日美国对日宣战
1942.6 中途岛海战(美日之战,日本二战第一次大败,太平洋战场转折点)
1942.8——1943.2 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之战,二战欧战转折点)
1942.10 阿拉曼战役(英军对德意军队,英雄:蒙哥马利)
1941.8 美英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
1941.10 美英苏《三国协定》 美英给武器,苏联给原料
1942.1 26国发表《联合国家宣言》(美、苏、英、中) 在华盛顿签订
1943.9 意大利投降(二战中第一个投降的法西斯国家)
1943.11 开罗会议(美、英、中)
1943.12.1 发表《开罗宣言》
1943.11 德黑兰会议(:美、英、苏(斯大林))
1944.6 诺曼底登陆 (领导人: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
1944.9 法国解放
1945.5.8 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5.2 雅尔塔会议(美、英、苏第二次会议,在苏联雅尔塔)
1945.4.25 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联合国宪章》)
1945.7 波茨坦会议(三大国第三次会议,在德国波茨坦) 《波茨坦协定》
领导人: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后来是艾德礼)
*1945.8.6 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
*1945.8.9 美国在日本长崎投下原子弹
1945.8.15 日本宣布投降(中国抗战胜利结束的标志,亚洲战场结束的标志)
1945.9.2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的标志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标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945——1991 美苏两极,雅尔塔体系
1945.10.24 联合国的建立
1947.3 美国开始实行杜鲁门主义(1946.3,丘吉尔发表“富尔敦演说”)
1948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 美国创建北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在华盛顿签订)
苏联成立“经互会”(针对马歇尔计划)
1955 苏联建立华约组织(针对北约)《华沙条约》
1949.5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
1949.10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
1950.6——1953.7 朝鲜战争 1953.7.27《关于朝鲜军事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
20世纪40年代中期 第三次科技革命
40—70年代 前期:核能,计算机,航天(三个核心技术
70年代—今天 后期: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海洋新材料,航天
欧盟
1951 西欧6国形成煤钢共同体
1958 成立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标志:“罗马条约”生效,1958)
1967 建立“欧共体” 总部:比利时布鲁塞尔
1993.11 “欧共体”发展为“欧盟”(发展为政治联盟) *1999.1,欧元诞生
二战后的日本
1945 日本民主改革
1952 美国结束对日公开占领 《旧金山和约》1951
1960 取消驻日美军可以干涉日本内部事务的特权 《新日美安全条约》
60年代末 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70年代初 确定多边自主外交
80年代以来 力图成为政治大国
80年代末 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最大的债权国和外汇储备国
第三世界兴起
1955 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第三世界兴起的政治标志
1961 不结盟运动 (贝尔格莱德) 第三世界政治上兴起的标志
南南合作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倡导)
1964 七十七国集团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975 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对话)
1989——1990 东欧剧变(顺序: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
德国统一(东德并入西德,1990年10月)
1991.12.25 苏联解体

5. 开罗宣言签署历史背景

1943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曙光初露的时候,中美英三国首脑美国总统于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即:开罗会议),此后的1943年12月1日,美国白宫发表宣言,宣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承诺了处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这就是有名的《开罗宣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中、美、英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2至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讨论如何协调对日作战的共同军事问题和战后如何处置日本等政治问题,史称“开罗会议”。其中,政治问题主要是于23日晚和25日下午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兼行政院院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两次长谈中讨论。因为美、英事先已进行过商议,无需再谈。中美双方领导人就八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若干共识。其中,关于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中美双方同意:日本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东北各省、台湾和澎湖列岛,战后必须归还中国。这也就为《开罗宣言》关于台湾回归中国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6. 开罗宣言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中、美、英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2至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讨论如何协调对日作战的共同军事问题和战后如何处置日本等政治问题,史称“开罗会议”。其中,政治问题主要是于23日晚和25日下午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兼行政院院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两次长谈中讨论。

开罗宣言不仅在形式上具有法律效力,而且得到历史正当性的实质支撑。它是解决此前二、三百年里国际社会逐渐形成并激化的两大主要矛盾的产物,它既讲打赢反法西斯战争问题,也讲解决殖民地问题。

从17世纪至20世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两大主要矛盾,主导着国际社会的重大事件,一是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二是新老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引发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


法律基石

开罗宣言所发挥的是基石作用,并且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基石。二战后,整个亚太地区的领土安排和国际秩序的“大厦”就建立在这块基石上。我们可以从战后许多国际文件和国家文件中看到这种“基石和大厦”的关系。比如1951年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关于旧金山对日和约的声明、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的联合声明,均明确以开罗宣言为基础。

除了中国以外,俄罗斯、朝鲜、韩国以及亚太地区其他国家与日本的领土界线和国家间关系,无不以开罗宣言为基础。即使美国策划的旧金山对日和约,性质上是非法的,但其第二条关于日本领土的规定,也不得不以开罗宣言为基础,不敢过分偏离开罗宣言的规定。

7. 德国二战战败后签订了什么条约

二战中的条约比较多,只能拣几个影响大的说:

1.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8月23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与纳粹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所秘密签订的一份协议。条约也称为苏德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或希特勒—斯大林条约。

2. 《苏日中立条约》:1941年4月13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与日本在莫斯科签订的相互保证中立的条约。条约是在苏联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日本减少北方压力而实施南进战略的背景下,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前提签订的。

3. 《大西洋宪章》,1941年8月1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签署。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必须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

4. 《开罗宣言》:1943年11月27日,由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开罗发表,并在1943年12月1日以新闻公报形式发表的对日作战宣言。

5. 《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和《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协定》:1941年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结束时发表的,规定盟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实行“霸王战役”计划,发动“诺曼底登陆”的时间。确定在各战场配合这一行动的作战计划。宣言的发表,对于加强反法西斯联盟各国间的团结与合作,彻底击败德国,加快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起了重要作用。

6. 《雅尔塔协议》:1945年2月4日-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中签订的协议。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和绥靖政策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利益和领土行政完整。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

7. 《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总统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丘吉尔联合发表的一份公告。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对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

8.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45年8月14日,国民政府代表王世杰和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订。包括《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议》、《关于大连之协议》、《关于旅顺口之协议》、《关于中苏此次共同对日作战苏联军队进入东三省后苏联军总司令与中国行政当局关系之协议》等附件,并互换了关于外蒙古问题的照会等。协同双方在对日作战的协作,苏联取得了在东北地区的一系列特权,并迫使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阅读全文

与开罗宣言在德国多少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