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本英国美国德国巡洋舰的比较
首先巡洋舰可分战巡,轻巡,重巡。
战列巡洋舰接近战列舰,拥有同等的火力、更快的速度、较弱的装甲。
重巡负责前导侦查,搭载水上飞机,还负责利用速度优势追击被击溃的敌人。
轻巡用于防空掩护,压制对方驱逐舰鱼雷艇等目标,使其无法释放可怕的鱼雷。
二战时英美日德意的重巡洋舰主炮口径多为203mm,其中有两个特例:德国的格拉夫.斯佩级重巡洋舰(也叫袖珍战列舰,但只有重巡洋舰的吨位和装甲)拥有3座双联状279mm主炮,美国建造的阿拉斯加级超级巡洋舰也拥有305mm的主炮口径.
轻巡洋舰各国不同:美英意轻巡洋舰主炮口径152mm,德国轻巡洋舰为150mm,日本为155mm,但其早期造的小吨位巡洋舰主炮口径只有140mm,中华民国海军在日本订造后又引进其技术自建的2艘轻巡洋舰平海号和宁海号主炮口径也是140mm。
美国:
重巡洋舰:芝加哥级,4艘,口径203mm;北安普敦级,7艘,口径203mm;胡胜安级11艘,口径203mm
轻巡洋舰:奥特兰他级,13艘,口径152mm;海伦娜级8艘,口径152mm;亚特兰大级17艘,口径152mm。
(其它级别的不详)
英国:
胡德级战列巡洋舰:2艘,口径380mm。
重巡洋舰:多赛特郡级,8艘,口径203mm;康沃尔级9艘,口径203mm。
轻巡洋舰:爱丁堡级,7艘,口径152mm;海王星级,9艘,口径152mm;卡利斯索级,11艘,口径152mm。
(其他不详)
德国: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2艘,口径279mm。
重巡洋舰:希佩尔级,4艘口径203mm。
轻巡洋舰:科隆级,4艘,口径152mm。
日本:
重巡洋舰:爱宕级,11艘,口径203mm;羽黑级,8艘,口径203mm。
轻巡洋舰:阿武隈级,13艘,口径152mm;天龙级,5艘,口径152mm;大淀级,7艘,口径152mm;
(其它不详)
② 被称为大舰巨炮最辉煌巅峰对决的日德兰海战,作战双方战舰实力差距如何
日德兰大海战是人类海战历史上最后一次以战列舰为核心的海上大战,交战的双方是英国和德国。双方的实力上差距其实还是比较大的,毕竟英国是一个传统的海军强国,而德军是海军的后期之秀。首先从战舰规模上,英国对于德国来说充满了优势。其次就是在主炮口径上,英国的优势也更加明显。最后就是在英国已经获得了德国海军的密码本,对德国海军的动向了如指掌。所以德国能够在战术上取得胜利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最后就是英国在日德兰海战之前就从沉没的德国军舰上获得了德军的密码本,所以对德军的部署了如指掌。而英军对德军战略意图的了如指掌也导致了德国军舰不得不在第一阶段作战结束之后主动撤离战场,为英国达成封锁德国海军的后续行动创造了机会。
③ 一战时德国海军与英国海军对比是怎样的
性能上基本相当,德国的火力,防护,都比同等级的英舰好些,但是续航,适航能力,都稍微差些,因为德国军舰基本考虑的都是和英国决战,而英国战舰要考虑海外殖民地之间的巡逻。
④ 甲午战争黄海海战,北洋水师的德制舰与英制舰,哪个作用更大
北洋水师的军舰除了平远号外的军舰均是向德国和英国采购的。其中最为着名的定远、镇远两艘当时亚洲排水量最大的铁甲舰就是德国造,而且还有经远、来远、济远也是德国制造。而英国制作的有致远、靖远、超勇、扬威。
⑤ 为什么晚清北洋水师德国造军舰质量要远好于英国造军舰
完全说反了吧,德国造水面舰艇从16实际到今天一直是欧洲主要强国垫底。
北洋水师的两艘德国舰质量强过英国舰是因为晚清时中国仅有的两艘战列舰都是德国出的,英国没给中国造过一艘战列舰,用战列舰和巡洋舰比质量本来就是个大笑话。而且历史上为英国造的两艘战列舰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造蒸汽动力战列舰,他们自己国当时还没有蒸汽动力战列舰呢,完全是哪清国的钱实验,拿清国做小白鼠,质量可想而知
⑥ 二战初期英国和德国哪个海军实力更强
当然是英国了,英国是一个岛国,有重视海军的传统,它的物资来源必须靠水陆,没有强大的海军,就要受制于人,而德国是一个传统的陆地国家,它重视发展陆军.
⑦ 一战到二战期间的德国造船技术到底是领先了还是落后了
落后了
由于无法建造大型军舰,和公开研究相关数据
在大型动力装置、舰体设计等方面,德国都大大落后了,以致日后建造首相级的时候,只能沿用一战时期的老设计
⑧ 一战中英国人的战舰装甲是不是真的不如德国
是的,因为英国海军是长期积累,数量虽多但是新式战舰不足,德国海军后期直追,全造新舰,所以在这方面英国是不如德国的。
⑨ 德国战舰和英国战舰在各方面的比较
火力:在初期,英国的火炮在口径上是占优势的,随后,德国在口径上逐渐赶上了英国人的步伐。所以一开始,英国主要以较大口径火炮所产生的更大的威力来威胁德国战舰,而德国战舰依靠高素质的水兵,高射速的火炮和高命中率来与英国战舰相抗衡。到二战时,德国战舰的火炮在火力上已经完全不弱于英军,依靠优良的火炮,高素质水兵,优越的火力控制系统,使得德国战舰在与英国战舰的对决中能够占得先机。俾斯麦通过3-4次齐射就能对胡德实现夹射,并最终一击致命,而英军战舰直到一艘被击沉,另一艘撤退也没有找到什么准头。
机动:在一战时,英国战舰的航速明显高于德军,这使得德军在航速上吃了不少亏。到二战时,由于德国海军对英主要实行水面破交战,这就促使二战德国战舰都具有较大的航速。如俾斯麦级的航速为30节,这是英国的任何一艘战列舰望尘莫及的,能追上俾斯麦的英国战舰所具备的火力又处于绝对的下风,沙恩霍斯特级的航速就更快了,即使火力稍弱,英国海军也不能拿它怎么样。但在续航力方面,德国战舰却远不及英国战舰。英国战舰可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地自由来回奔波,而俾斯麦却由于续航力不足,连仅在大西洋作战都需要安排多次加油作业,其他德国战舰都存在作战动力事故不断的问题。
防护:德国战舰向来重视防护,战舰的防护能力十分了得。日德兰海战中许多重伤的德国战舰都能驶回基地,早就被世界各国海军奉为经典。德国的钢铁实力优异,这也帮助提升了他们舰艇的防护能力。德国战舰铺设有从头至尾的装甲带,实施无差别防护,精密的水密舱设计,独特的穹甲,这些都早就了德国战舰无与伦比的防护能力。俾斯麦的作战历程就很好的说明了英德在防护上的孰优孰劣。俾斯麦在沉没前遭受了英国海军2876发炮弹的打击,包括700多发大口径炮弹,却只有两发击穿主装甲带,最终德国水兵自行打开止水阀,凿沉战舰。因此,德国战舰的防护力是英军战舰无法匹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