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德国是如何统治西欧和北欧占领区的
在西欧和北欧占领区,德国的统治似乎比在中欧和东欧有所“节制”,主要通过兼并和同化实现德意志化。然而,随着德军在东线和北非的作战失利,德国纳粹分子在西欧和北欧的统治变得更为严厉。如在法国,共产党员和抵抗运动的成员受到镇压;来往的邮件、信函受到检查;德国人插手非占领区的事务,派遣许多代理人到那里进行监督,驱逐了一些原法国官员,新任命的官员须经德国人批准;在占领区的几个主要省份强制推行德语教学,禁止讲法语,倘若有人讲一句法语“您好”,就被立即罚款。
⑵ 二战初期德国占领挪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德国占领挪威是利用海军还是陆军
占领挪威的目的
一、重水资源。
重水是制造原子弹不可缺少的原料。它是从含有特殊矿物质的普通水中提炼而成的,
当时世界上能够提炼重水的工厂仅挪威的诺尔斯克电气化工厂。
1940年德国进行了核分裂的研究试验,向挪威的诺尔斯克电气化工厂订购重水,该厂
重水的年产量由300磅增至1万磅。德军占领挪威后,希特勒命令这家工厂大量生产重
水,用船运往德国,从而加速了原子裂变的试验进程。
二、保护铁矿的运输道路
德国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主要的铁矿石来源就是鲁尔工业区和瑞典。国内的贫铁
矿全力开采也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而每年从瑞典进口的铁矿石占到了生产量三分之
一强。所以,瑞典的铁矿石对德国至关重要。没有了瑞典的铁矿石,也就没有了德国
的装甲部队。
瑞典的铁矿石从挪威港口纳尔维克,然后再航运到德国,整个航线恰好在挪威领海以
内。自战争爆发后,德国的船只一直在挪威领海里自由航行,这当然是盟国不愿意看
到的,丘吉尔就公开呼吁并暗中活动力图阻止这种情况,后来英国和法国商定,先在
纳尔维克布雷阻止德国船只行动,再出兵夺占纳尔维克。并企图进一步以此为基地夺
取德国铁矿石运输的另一通道吕勒欧港。
三、封锁英美对苏联的支援
当时英美援助苏联的物资都是从美国、加拿大出发,经过冰岛、英国再到苏联北部的
不冻港摩尔曼斯克港,而德国占领挪威之后,部分航线就处于德军战机的作战半径内
,德国空军就能非常容易的攻击运输船只和军舰。比德国海军派军舰、潜艇拦截要划
算得多。
四、对英国施加压力
占领挪威后,英国北方重要的军事港口斯卡帕湾和英国东部的所有海港都处于德国远
程轰炸机的轰炸半径内(但是没有一款战斗机能全程护航,在放弃海狮行动后,德国
空军也就没有利用驻挪威的空军轰炸英国)
五、打开出海口
战争前夕,德国海军根据命令全部出海巡航,防止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海军
被封锁在波罗的海的情况。但是军舰总要回来休整的。去法国的话,离英国太近,被
炸了划不来。(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除了潜艇,没有一艘主力军舰是把法国当成母
港的)走北海,全程处于英国海军的追杀当中,而抢占挪威,军舰起码能够接受德国
空军的保护。
另外,在战争期间,还有不少德国商船不顾生死的为德国运输资源和招收志愿兵(在
《兄弟连》里面,有个德国战犯就是美国人,听从希特勒的号召回德国参军的。)
六、天气预报
特别是在诺曼底登陆前,准确的天气预报至关重要。
而在季风气候的影响下,挪威这天的天气,过一两个星期就是德国法国的天气。(德
国气象专家就是没有预报出6月6日的好天气,才让德国输掉了诺曼底之战)
七、“韦斯特瓦尔德”号事件
也是导致希特勒直接决定入侵挪威的原因。
在战争的这个阶段,影响挪威中立的最重要的海军行动,是英国海军于1940年2月16日采取的,当时驱逐舰“哥萨克”号驶入耶辛峡湾,并强行靠拢德国的海军舰艇“阿尔特马克”号(它是“斯比伯爵”号的辅助舰)。海军上校(后为爵上海军元帅)菲利普·维安率领的一支队伍强登敌舰,打败了德国船员,救出了被“斯比伯爵”号俘虏而藏在“阿尔特马克”号上的二百九十九名英国战俘。在战斗中放了几枪,打死了四个德国人。
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向第三国进行军事冲突,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国际事件,而且这两国还是交战国。但是挪威只是给出了一个不痛不痒的抗议。丘吉尔据此认为挪威软弱可欺,下令英国海军开始在挪威海域布雷,威胁德国铁矿运输线,而希特勒据此认为挪威倒向了英国,下令开始”威塞演习“
没有出兵瑞典与芬兰
芬兰已经和德国结盟,而瑞典虽然是中立国,却已经偏向了德国,所以没有进攻。
德国进攻挪威的时候已经是立体战争了,海陆空三军全布兜出动了。
空军先抢占制空权轰炸地面目标,然后空军空降伞兵抢占机场。机场占领后,空军运
输机继续输送后续伞兵和陆军。
海军抢占制海权,炮击海岸目标,然后掩护陆军强行抢滩。
因为“海狮行动”进展不利,德国海军陆战队无法穿越英国海空军防守严密的英吉利海
峡,所以试图从英国北部利用北海冰架直接进入英国北部?
另外,德国入侵挪威的时候,海狮计划还没有提出来。德国没有海军陆战队。北海冰
架也没有大成那种样子。
德国是在占领挪威南部之后,才开始闪击法国,占领法国,法国投降后,德国才开始
了进攻英国的计划,这个时候“海狮计划”才开始提出来。而挪威已经沦陷很久了。
因为在此之前德国也没有抢滩登陆的经验,大规模的空降作战也是头一次,对于这样行动也是准备不足。
德军损失5000余人,巡洋舰3艘、驱逐舰10艘。英法和挪威军队伤亡5000余人,英国损失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7艘,法国损失驱逐舰1艘。
这样的损失,对于英法来说只是小意思,但是对于德国却是相当大的损失,虽然德国海军元帅雷德尔和希特勒都认为值得,可是德国海军从此再也没有大规模的行动(地狱守门犬行动除外)。完完全全沦为了狩猎舰队,只分散去猎杀商船,不对英国舰队进行正面较量。
⑶ 德国为什么要占领波兰
1939年9月1日,德国用闪电战占领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的参战国家:德国、日本、意大利.中华民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着名战役诺曼底登陆、敦刻尔克大撤退、偷袭珍珠港、柏林保卫战、波兰闪击战、莫斯科保卫战
⑷ 冷杉行动是怎么回事德军为什么要占领中立国瑞士又为什么放弃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几乎为他们每一次的大型军事行动都起上一个代号,例如发动对波兰闪电战的白色方案,对英国实施登陆作战的海狮计划,全面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而冷杉行动就是德国人为征服瑞士策划的进攻方案。
1940年,德国最高统帅部制定了以突袭方式迅速占领瑞士的几种方案,统称为“冷杉行动”,只是最后希特勒在权衡入侵的利弊得失后,最终为将它付诸实施。
德国为什么要发动进攻瑞士的冷杉行动
二战爆发后,德国先后吞并了奥地利、捷克,以武力征服波兰、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而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又甘愿成为德国的仆从国,此时可以说大半个欧洲尽在德国掌握之中,德国可以充分调用这些国家的资源为德国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服务。此时的欧洲,仅仅剩下一个孤零零的中立国瑞士。
▲虽然瑞士表面上处于中立,但暗地里瑞士当局选择了对德国人屈从迎合
战后,瑞士自己都承认要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他们认为自己当时严重丧失立场。
综上所述,军事上高度警惕并且表面中立暗地屈从德国为德国提供服务的中立瑞士更加符合德国的利益,所以德国权衡利弊后选择放弃入侵瑞士。
⑸ 纳粹德国对侵占的地区是怎么统治的
首先是派军队驻扎的前提下建立集中营,到处悬挂纳粹万十字的旗帜,广播旷音器,以随时收听到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演说,戈培尔博士的宣传机器鼓舞德军斗志,然后建立军营,军用机场,防空堡垒,军需品生产工厂,安排医生,设计政府机构,跟战败的一方商量赔偿事宜,战后秩序维持,强制征招占领区的男人到兵工厂生产军火,装备,飞机,然后四处搜捕犹太人到集中营,把战线往国界推移,继续实施德军最高指挥部签署的作战计划,最后建立四通八达的交通,铺设通信电缆,方便前线部队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