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什么
七个基本量对应的国际单位名称(国际单位符号):米(m),千克(kg),秒(s),安培(A),开尔文(K),摩尔(mol),坎德拉(cd)。除七个基本量外,还有二个辅助单位:平面角弧度rad,立体角球面度Sr。
1、米:光在真空中(1/299 792 458)s时间间隔内所经过路径的长度。[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1983)]
2、千克: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第1届国际计量大会(1889)和第3届国际计量大会(1901)]
3、秒: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 192 631 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1967),决议1]
4、安培:在真空中,截面积可忽略的两根相距1 m的无限长平行圆直导线内通以等量恒定电流时,若导线间相互作用力在每米长度上为2×10-7 N,则每根导线中的电流为1 A。[国际计量委员会(1946)决议2。第9届国际计量大会(1948)批准]
5、开尔文:水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1967),决议4]
6、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数与0.012 kg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1971),决议3]
7、坎德拉:是一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该光源发出频率为540×1012 Hz的单色辐射,且在此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1/683)W/sr。[第16届国际计量大会(1979),决议3]
(1)量值的国际符号有哪些扩展阅读
物理量是通过描述自然规律的方程或定义新的物理量的方程而相互联系的。因此,可以把少数几个物理量作为相互独立的,其他的物理量可以根据这几个量来定义,或借方程表示出来。这少数几个看作相互独立的物理量,就叫做基本物理量,简称为基本量。
其余的可由基本量导出的物理量,叫做导出物理量,简称为导出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共有七个基本量: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物理学各个领域中的其他的量,都可以由这七个基本量通过乘、除、微分或积分等数学运算导出。
2. 物理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母,单位符号用正体字母是什么意思
是为了区别物理量和单位的符号。
物理量的符号,除标准大气压(atm)为正体外,其他为斜体,物理量的单位的符号一律为正体。
物理量是量度物理属性或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及其变化过程的量,而单位是用来衡量物理量的标准。物理量的描述要同时用数字和单位来描述,否则不能产生任何物理意义。
常见物理量的国际符号:
大写的有:面积S、体积V、力F、重力G、功W、功率P、热量(或电量)Q、电流强度I、电压U、电阻R等。
小写的有:长度l、质量m、时间(或温度)t、速度v、密度ρ、压强p(小写)、比热(或光速)c等。
(2)量值的国际符号有哪些扩展阅读:
易错物理量的理解:
1、E=U/d公式中的d必须是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
2、以下物理量的大小关系与决定因素:
(1)v、△v、a(即△v/△t)三者的大小没有任何关系。
(2)Φ、△Φ、△Φ/△t三者的大小没有任何关系
(3)E、U、Φ三者的大小没有任何关系。其大小取决于电场本身。
(4)B大小取决于磁场本身。
(5)合力与分力大小没有任何关系。除了共线情况外其大小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
3、以下公式中θ的含义:
(1)磁通量Φ=BSsinθ (θ是B与S的夹角)
(2)安培力F=BILsinθ (θ是B与I或者L的夹角)
(3)洛伦兹力f=qBvsinθ (θ是B与v的夹角)
4、单独说“磁通量”没有意义,必须说“穿过哪一个面的磁通量”,可以形象理解为“穿过这一个面的磁感线的条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物理量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物理量
3. 七个基本物理量及其专用符号
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
1.长度:米 (m)
2.质量:千克或公斤 (kg)
3.时间:秒 (s)
4.电流:安培,简称安 (A)
5.热力学温度:开尔文,简称开 (K)
6.物质的量:摩尔,简称摩 (mol)
7.发光强度:坎德拉,简称坎 (cd)
4. 初中物理中所有的 物理量名称 物理量符号 国际单位 单位符号
初中物理概念汇总
物理量名称 物理量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公式
质量 m 千克 kg m=ρ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0�6 kg/m�0�6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Ω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 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
比热 c 焦每千克摄氏度 J/(kg�6�1°C) c=Q/m△t
常用数据: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安全电压 不高于36伏
-------------------------------------------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v=s/t
③单位换算: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N/kg。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0�6 ,常用单位:克/厘米�0�6,
单位换算:1克/厘米�0�6=1×10�0�6千克/米�0�6;ρ水=1×10�0�6千克/米�0�6;
读法:10�0�6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0�6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0�5=1×10^-4米�0�5,
1毫米�0�5=1×10^-6米�0�5。
5. 计量单位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
1、长度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里、丈、尺、寸、分、厘、海里(nmi)、英寻、英里、弗隆(fur)、码(yd)、英尺(ft)、英寸(in)、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皮米(pm)。
2、功、能和热量单位:焦耳(J)、公斤·米(kg·m)、米制马力·时(PS·h)、英制马力·时(HP·h)、千瓦·时(kW·h)、千卡(kcal)、英热单位(btu)、英尺·磅(ft·lb)。
3、面积单位:平方公里(k㎡)、公顷(h㎡)、市亩、平方米(㎡)、平方分米(d㎡)、平方厘米(c㎡)、平方毫米(m㎡)、平方英里(sq mi)、英亩、平方竿(sq rd)、平方码(sq yd)、平方英尺(sq ft)、平方英寸(sq in)。
4、功率单位:瓦(W)、千瓦(kW)、兆瓦(MW)、英制马力(HP)、米制马力(PS)、公斤·米/秒(kg·m/s)、千卡/秒(kcal/s)、英热单位/秒(btu/s)、英尺·磅/秒(ft·lb/s)、焦耳/秒(J/s)、牛顿·米/秒(N·m/s)。
5、压力单位:巴(bar)、华氏度千帕(kPa)、百帕(hPa)、毫巴(mbar)、帕(Pa)、标准大气压(atm)、毫米汞柱(mmHg)。
(5)量值的国际符号有哪些扩展阅读
长度比较表
1、1千米=2市里=0.621英里=0.540海里 1米=3市尺=3.281英尺
2、1市里=0.5千米=0.311英里=0.270海里 1市尺=0.333米=1.094英尺
3、1英里=1.609千米=3.218市里=0.869海里 1英尺=0.305米=0.914市尺
4、1海里=1.852千米=3.704市里=1.150英里
6. 物质的量符号是什么
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国际上规定,1mol为精确包含6.02214076×1023个原子或分子等基本单元的系统的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7个基本的物理量分别为:长度(单位:m)、质量(单位:kg)、时间(单位:s)、电流强度(单位:A)、发光强度(单位:cd)、温度(单位:K)、物质的量(单位:mol),它和“长度”,“质量”,“时间”等概念一样,是一个物理量的整体名词。
摩尔质量
1mol近似值为6.02×10²³摩尔质量(M) 单位 g/mol (公式M=m/n)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1mol物质的质量)叫摩尔质量,即1mol该物质所具有相对原子质量与摩尔质量的数值等同。
物质的量(n)、质量(m)、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为:n=m/M
2.1mol粒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或相对分子质量(Mr)相等。(摩尔质量的数值与式量相同)
ρ关系
W=(C*M)/(1000*ρ)×100%
拓展:C=(1000·w·ρ)/M
7. 物质的量的中文符号是什么国际符号是什么
中文符号:摩尔,国际符号:mol
来自【学海有崖乐当舟】团队 ,本团队真诚邀请你的加入。
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追问
如果认可我的回答
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
8. 国际统一的计量单位制有什么作用,SI是什么
摘要 SI单位制是指国际单位制。
9. 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
1、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是国际计量大会(CGPM)采纳和推荐的一种一贯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将单位分成三类: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辅助单位。
7个严格定义的基本单位是: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电流(安培)、热力学温度(开尔文)、物质的量(摩尔)和发光强度(坎德拉)。
(9)量值的国际符号有哪些扩展阅读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米的长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650763.73倍” 。
通常,“米”一般的定义为: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 s的时间间隔内所经历路程的长度。我国采用的长度单位与国际单位制是一致的,即以“米”作为我国法定的长度计量单位
10. 七个国际基本计量单位是哪些
7个严格定义的基本单位是: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电流(安培)、热力学温度(开尔文)、物质的量(摩尔)和发光强度(坎德拉)。
基本单位在量纲上彼此独立,导出单位很多,都是由基本单位组合起来而构成的。辅助单位只有两个,纯系几何单位。当然,辅助单位也可以再构成导出单位。各种物理量通过描述自然规律的方程及其定义而彼此相互联系。
(10)量值的国际符号有哪些扩展阅读:
基本计量单位的构成规则
国际单位制按一贯计量单位制的原则构成,采用十进制构成其倍数和分数单位;只能通过SI词头构成倍数和分数的单位,其基本单位及其定义只能由国际计量大会决定,SI导出单位的专门名称及其符号只能由国际计量大会选定。
1、两类SI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单位以及按一贯性原则从基本单位导出的单位,总称为SI单位。如牛顿、瓦特、伏特、流明等;也包括那些没有赋予专门名称的单位,如米每秒、焦耳每开尔文、弧度每秒等。
2、SI词头:当单位前加了SI词头后,即构成了一个新的整体。因而当有指数时,是指这个整体,并非只对未加词头的那个单位。例如:表达为cm³时,是指立方厘米;表达为μs⁻¹时,是指每微秒;表达为mm²/s时,是指二次方毫米每秒。
3、无量纲量的SI单位。有相当一批物理量的量纲是“1”。例如:折射率n,动摩擦因数μ,线应变ε,相对原子质量Ar,质子数Z,功率量级Lp,平面角φ。所有这类量的SI单位是两个相同的SI单位之比。例如:折射率的SI单位是两个速度的SI单位之比,即m·s⁻¹/(m·s⁻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