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获得格莱美奖最多的歌手是谁
第一的歌手是Alison Krauss,她是美国Bluegrass音乐的领军人物,截至2016年,艾莉森·克劳斯赢得了28项美国格莱美奖。凭借28座格莱美奖,成为拥有格莱美奖数量最多的女歌手,
Alison音乐风格多样,融合了蓝草,乡村,R&B以及流行音乐形式。她使蓝草音乐焕发出更为迷人的气质,作品逐渐挤占主流唱片市场份额,且在全球都拥有众多歌迷。
由于AlisonKrauss对美国乡村音乐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美国乐评协会曾在09年将她誉为“世界最美女声”。代表作是《When You Say Nothing》。
另外获得格莱美奖最多的人是:指挥家索尔第,他一生获奖无数,还因自1962年以来共获得的32项格莱美奖,创下了该着名奖项的获奖记录。1997年,85岁高龄的索尔第在英国的寓所里安然辞世。
(1)获奖国际艺术家有哪些扩展阅读
格莱美奖奖杯奖座
格莱美奖的奖杯是一座小型的镀金留声机塑像,由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比灵斯工艺公司设计制作 。1990年,为了加固奖杯、使其不易损坏,主办方加大了奖杯的尺寸,并将奖杯的镀金材料改成了合金材料。
同时,为了保证公正,主办方还规定,在公布获奖者名单后,才在奖杯上刻录获奖者的奖项和名字 。
㈡ 世界着名美术大师有谁
1、文森特·威廉·梵高
(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早年曾译梵高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
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知名的艺术作品的行列。他在2004年票选最伟大的荷兰人当中,排名第十,次于第九伟大的17世纪画家林布兰。
2、亨利·埃米尔·贝诺·马蒂斯
法国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及版画家。 马蒂斯与毕加索、马歇尔·杜尚一起为20世纪初的造型艺术带来巨大变革。 他也是野兽派的领袖。 野兽派主张印象主义的理论,促成了20世纪第一次的艺术运动。使用大胆及平面的色彩、不拘的线条就是马蒂斯的风格。
3、保罗·塞尚
保罗·塞尚是一位着名法国画家,风格介于印象派到立体主义画派之间。他的作品为19世纪的艺术观念转换到20世纪的艺术风格奠定基础。他的作品对亨利·马蒂斯和巴勃罗·毕加索产生极大的影响。
4、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
西班牙着名的艺术家、画家、雕塑家、版画家、舞台设计师、作家和前法国共产党党员,出名于法国,和乔治·布拉克同为立体主义的创始者,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作逾两万件。
5、奥斯卡-克洛德·莫奈
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印象”一词即是源自其名作《印象·日出》,该画作于1874年在莫奈及其同事举办的第一次独立展览中展出。 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其画作中没有非常明确的阴影,亦无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
㈢ 格莱美获奖名单公布,此次获得此项殊荣的都有谁
格莱美奖是美国国家录音与科学学会举行的一个年度大型音乐评奖活动。格莱美奖被誉为“音乐界奥斯卡”。能获得格莱美奖对各大涉猎音乐界的歌手、音乐家、艺术家等等都是莫大的殊荣,这是对他们的音乐作品最大的证明,格莱美终身成就奖的获得是一项崇高的荣誉。近日,格莱美奖的颁奖礼已经进行到了第63届,此次颁奖礼在美国洛杉矶会展中心圆满落幕。这次的格莱美颁奖典礼因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考虑到将大家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上,主办方决定实行预录颁奖和零观众的线上播放形式。第63届格莱美共设置83个奖项,入围奖项的有碧昂斯、泰勒斯威夫特、碧莉等众多欧美热门歌手。
本届格莱美总共设立了11个奖项,分别为年度制作、年度专辑、年度歌曲、最佳新人、最佳流行表演、最佳流行对唱/组合、最佳摇滚表演、最佳影视歌曲、最佳说唱歌曲、最佳流行专辑、最佳乡村歌曲。本届获得格莱美奖的音乐女王碧昂丝是本届格莱美奖入围最多且获奖最多的女歌手,一共入围了9个奖项,并成功拿下了4个奖项。碧昂丝的音乐实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在欧美国家还是我们这些亚洲地区都有无数听众喜欢碧昂丝的音乐作品,碧昂丝也凭借着连续获得28次奖项刷新了格莱美奖的记录,成为了格莱美历史上获奖最多的女歌手。
格莱美奖对于这些获得者来说是莫大的荣誉,这是对音乐才华最大的认可。
㈣ 有哪些中国艺术家在国际比赛中获奖,要获奖作品的名称
蔡国强的《地球也有黑洞》获第7回日本艺术节广岛奖。
侯晓强的《无题》获土耳其"国际漫画比赛"中获成功奖。
行斌(划时代的人物)
作品《雨后青山风外娇》在法国参加中国青年画展,八届全国美展甘肃作品展“优秀作品奖”;97年“世界华人书画展”金奖;并荣获“2007首届文化艺术国际金球奖——美术类特别金奖;
其书法:连续两届获“国际书画艺术作品展”金奖(三届和四届)。
冯英,1997年作为中央芭蕾舞团指导老师和领队,带领三名演员参加莫斯科第八届国际芭蕾舞比赛,女演员获金奖。
余波2002年获日本名古屋第四届国际芭蕾舞比赛成年组男子铜奖。
刘中:1988年
壁画《中国神话传说))获“芬兰国际青年绘画比赛”金奖;
1995年
中国画《牛))获法国“第四十六届巴黎大区皇家园林市国际艺术沙龙展”唯一金奖。
㈤ 中国四大钢琴王子都获得过哪些国际奖项
1.郎朗
朗朗可以说是目前国际上最着名的中国钢琴家,他曾经在五岁大时就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而9岁的时候就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进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小,14岁又考入了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15岁的时候就被全球最大的音乐经济公司签约,当时他也因此成为了全球最年轻的职业钢琴家。
而朗朗第一次为全球所知,则得益于17岁时在芝加哥拉维尼亚音乐节上,安德鲁·瓦兹的身体不适,从而他获得了一个好机会,代替安德鲁配合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奏,最终也因此一战成名,后来全球一流的乐团都开始向他递出橄榄枝,最终他也成为了中国着名钢琴家中的天之娇子,世界上最贵的十个钢琴榜首朗朗就曾经演奏过。
2.李云迪
李云迪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丝毫不比朗朗差,在18岁的时候,李云迪就将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一名收入囊中,他也因此享誉全球,甚至一度登上了美国财经杂志和日本时代杂志的封面,也是首位登上这两本杂志的中国钢琴家,同时杜莎夫人蜡像馆也因此为他定做了蜡像,李云迪随后被全球最大古典音乐唱片公司签约,被欧洲媒体称为"中国的肖邦”,所以也列为中国着名钢琴家的前列。
3.孔祥东
孔祥东曾经也被认为是钢琴界的天才选手,甚至被西方称为一个世纪才出一个的天之骄子,曾经巡演过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现代国际乐坛上最为活跃且着名的中钢琴家,所以他的影响力和技术也是丝毫不差于以上两位的。
4.吴纯
吴纯这个名字虽然相比前面三位很少有人知道,但是他也是非常着名的中国钢琴家,首先他是中国唯一一个获得国际博士学位的钢琴家,曾经也同样受到了欧洲媒体的肯定,称他为"在欧洲闪耀的中国钢琴之星”,从4岁开始就学习钢琴,仅仅13岁就以榜首的成绩考入了武汉音乐学校,后来留学前往乌克兰,获得了16项的国际大奖。
诗人”、“中国的肖邦”。
郎浪月(1982年6月14日-),出生于辽宁沈阳,毕业于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中国钢琴演奏家,联合国和平使者[1]。
1997年12月,郎浪月与IMG经纪公司签约,开启了职业演出生涯[2]。2001年,在人民大会堂进行100周年百年庆典巡演。2002年,获得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3]。2003年,推出个人钢琴演奏专辑《柴可夫斯基门德尔松协奏曲名录》。2008年,获得美国录音师协会颁发的“艺术荣誉奖”"。2010年,获得国际门德尔松大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4]。2013年,获得“全英古典音乐奖"年度国际艺术家奖;10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向郎良授予了"联合国和平使者"称号。2015年,凭借专辑《莫扎特》获得“德国古典回声大奖颁奖典礼"年度器乐演奏家大奖〈钢琴类)。2017年8月,获得亚洲新歌榜年度盛典音乐视频杰出贡献奖;12月,获得"商业星力量巅峰人物年度盛典"年度实力音乐人奖。2019年,获得"法国胜利大奖",成为首位中国获奖者。
㈥ 世界美术界 奖项
世界最高美术奖项:亚历山大卢奇绘画奖金奖
亚历山大卢奇绘画奖被称为绘画界的诺贝尔奖,它是全世界绘画界的最高奖项,也是画家的梦想。在中国,获得过的画家有:现代画家李燕生、国家一级美术师祝夫刚。
李燕生的绘画在画面结构上,有着很独特的风格,画面布满却层次分明,颜色鲜艳却毫不奢华,内容丰富又不杂乱,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李燕生的作品中,经常能展现出动静结合的特点。
国内美术界奖项
中国美术奖是中宣部批准设立,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中国美协承办的全国性美术专业奖,旨在引导和激励广大美术工作者创作更多更好的美术作品,促进中国美术的繁荣发展。
中国美术奖设创作奖、理论评论奖、终身成就奖3个子项。创作奖的获奖作品在全国美术展览参展作品中产生,设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4个分项,获奖数额为160个。
理论评论奖旨在褒奖美术理论评论方面的优秀作品,获奖数额为17个。终身成就奖旨在褒奖为中国美术作出突出贡献的美术家,已故美术家不在评选范围内,获奖数额为6个,可以少于规定数额或空缺。
中国美术界最高奖项“齐白石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李燕生
网络-祝夫刚
中国文艺网-中国美术奖
中国青年报-中国美术界最高奖项“齐白石奖”9月首颁
㈦ 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中国艺术家及其作品
您好,我给您列举了几个 您可以参考下
蔡国强的《地球也有黑洞》获第7回日本艺术节广岛奖
侯晓强的《无题》获土耳其"国际漫画比赛"中获成功奖
行斌(划时代的人物)
作品《雨后青山风外娇》在法国参加中国青年画展,八届全国美展甘肃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97年“世界华人书画展”金奖;并荣获“2007首届文化艺术国际金球奖——美术类特别金奖
其书法:连续两届获“国际书画艺术作品展”金奖(三届和四届)
希望这些对您有所帮助
㈧ 世界十大着名画家
众所周知,全球最流行的绘画种类是油画和国画,它们都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油画的影响力覆盖了世界各地,而国画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东亚汉语文化圈。
达芬奇·人体结构图
由于我国的文化影响力还没有达到非常强大的地步,因此,国画的影响力目前还没能冲出亚洲,得到全球的认可。从受众面,以及全球影响力来看,全世界顶级画家往往集中在油画领域,其中,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巨匠达芬奇(1452年——1519年),以及现当代绘画大师毕加索(1881年——1973年)被公认为全球的顶级绘画大师。
在达芬奇之前的14世纪,西方流行蛋彩画,素描在西方也已经初步形成,但还不够完善,达芬奇认为素描对物象的造型有很大帮助,因此,他通过大量实践,首先完善了素描技法。接着,为了把人物画得更有质感,,更有立体感,达芬奇主动学习解剖学知识,通过解剖,逐步搞清楚人体和动物的肌肉组织和骨骼结构,然后,把这些方法吸收到油画中,一下子提升了画面的质感。
达芬奇还发明了“焦点透视法”,这是非常科学的观测方法,把目光焦点首先固定在某个物体的一个点上,然后把目光向左右、上下、前后移动,能准确地分辨出两个物体之间的空间感,达到视觉真实的效果。
同时,达芬奇还非常重视光源照射在物象表面时,由于强度和角度的不同,会产生奇妙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色调,这个发现,最终变成了油画中的光影关系。
古希腊雕塑一直很重视“黄金分割法”,达芬奇认为这种方法很不错,就主动吸收到油画中。最终,达芬奇创造出了一套完善的油画技法,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经验。
达芬奇对西方美术史的贡献,就如同一位建筑师给一座高楼大厦设计好了建筑方案,画好了建造图,并摸索出了基本的建造方法,后来的画家在遵循达芬奇的画法的基础上,并通过相应的变法和探索,完全能自成一体,创造出个人面貌。
毕加索对西方美术史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艺术思维上。
绘画不仅仅需要广度,还需要深度。广度就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技巧层面的元素,让画面在形象和神韵方面都达到极致化的高度。
深度就是把绘画跟哲学结合起来,来解读人类的一些终极问题。毕加索正是这样做的,用绘画来展现人的生命意识,如生老病死,欲望、激情、臆想、梦境等,用绘画给人们提供了另一个精神高地。
㈨ 艺术界国际最高奖项(诺贝尔级别的),建筑,雕塑,陶艺,绘画,装置,行为等领域
一、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乔治·巴塞利茨
一、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乔治·巴塞利茨
1964年,巴泽利茨开始画笨拙、粗鲁的农民、牧人和猎人。这 些"英雄们"有些还拿着画笔或调色板,准备复兴德国社会和文化,并使之重新成为一个整体。1965年左右,他发展出一种自由绘画的颇具 表现性的人物画风格,将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重现出来,它们正在翻作被焚毁的德国土地和风景。这些作品被命名为"新人"(或新风格)加以展出。评论家称这些人物是"和平战士,绿色英雄,反战的斗士,他们不以枪械而是以画笔或调色板作为武器。"
二、德国着名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
格哈德·里希特,1932年生于德国Dresden,1951年至1956年在东德学习绘画,1961年移居西德,并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继续接受艺术教育至1963。60年代的科隆和杜塞尔多夫正值欧美新潮美术涌进,艺术浪潮风起云涌的年代,格哈德·里希特毫不犹豫地投入到火热、激进的艺术浪潮之中,并与许多前卫艺术家保持密切的联系。为了表示对刚刚进入德国的美国和英国“波普艺术”以及“激流运动”的回应,格哈德·里希特与他的朋友于1963年10月11日在杜塞尔多夫的一个百货大楼里举行了为时一天的艺术行动,在这个主题为“支持资本主义现实主义的**”行动中,他们将家具作为艺术品放在台子上向众人展示,并且把自己也当作艺术品展示,引起极大反响。尽管自诩为德国的波普艺术家,但是格哈德·里希特和他的朋友对商业文化的认识与他们在美国与英国的同行有着很大的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所处的经济政治环境的差异。抽象绘画、基于照片的写实作品、具有极少主义倾向的绘画与雕塑风格等等,格哈德·里希特不断地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时地将惊奇带给这个既丰富又单调的艺术世界。
三、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约尔格•伊门多夫
约尔格•伊门多夫是当代德国最着名的艺术家,也是政治性最强的艺术家。受老师约瑟夫?博伊斯的启发,年轻的伊门多夫从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介入联邦德国的政治,在七十和八十年代创作“德国咖啡馆”绘画系列,描述对两个德国现实的印象,随后创作的“德?弗勒咖啡馆”绘画系列反映伊门多夫与自己的榜样和朋友的关系。 画家约尔格•伊门多夫曾经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从师于约瑟夫?博伊斯,他的作品从总体上讲突出一个问题:艺术在社会关系的张力网中能起什么影响?伊门多夫始终采取介入的态度,试图与僵化的社会规范和传统进行斗争。这开始于六十年代初所谓的LIDL活动。LIDL是一个虚构的概念,代表着为联邦德国沉闷的气氛带来活力的各种不同尝试。LIDL也是一个讨论概念,意味着艺术应该参与68学运风暴。用伊门多夫的话说就是,人的梦想现在必须得到实现。他的两句口号是:“为人民服务”和“同事,你和你的艺术站在什么立场?”宣传鼓动艺术就此产生。艺术行为的社会意义是什么样的?绘画在自己最近的历史进程中有什么意义?艺术是观念和行为。以布莱希特的诗“读书工人的问题”为例,伊门多夫把语言变成了绘画。1976,他和民主德国画家A.R.朋克结成“行动联盟”,着名的“德国咖啡馆”绘画系列由此诞生。这是与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现状的一场斗争,也是对两个德国历史的一个绘画性研究。1980年,伊门多夫放弃在一所杜塞尔多夫中学教书的职位,“德?弗勒咖啡馆”绘画系列诞生。伊门多夫对艺术榜样和当代的重要人物越来越感兴趣,他的艺术背景得到拓宽,历史的意义得到加。如同他在六十和七十年代所要求的那样,梦想不能立刻改变时常是恶劣的现实,但是保持着梦幻般的爆炸力。伊门多夫依然认为,他的作品有可能会触动并改变人的意识。正如他所说,寻找“画面背后的画面”是一个敏感的过程,各人方式不同。他当年(作博伊斯学生时)的信念至今未改:艺术也是口号,是政治斗争和艺术创造的一种手段。
四、美国当代艺术家杰夫·昆斯访谈录
西格尔(Katy Siegel):让我们从你由芝加哥搬到纽约谈起吧。你是哪一年来到纽约的?
昆斯:1976年末我曾到过纽约,但正式搬到纽约居住是在1977年1月以后。在芝加哥,我进入美术学院学习,我非常喜欢那里,因为那些和我在一起学习的人们无论是作品还是他们的激情都让我十分敬佩。这其中就有爱德·佩施克(Ed Paschke)和吉姆·努特(Jim Nutt)。但我对自己的那些符号式的作品感到厌烦,我意识到一些不同的事情正在纽约发生,那里有不同的艺术群体,新浪潮音乐。这是真正促使我来纽约的原因。
西格尔:你是新浪潮运动的参与者吗?
昆斯:我的一位芝加哥朋友人是像Talking Heads这样的人物,我喜欢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纽约玩偶(New York Dolls)以及乔纳森·里克曼(Jonathan Richman)。艺术上我与他们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我非常欣赏他们的团队意识和他们的创作。
西格尔:你刚到纽约就与朱丽安·施纳贝尔(Julian Schnabel )和大卫·萨莱(David Salle)成为朋友。你的创作与他们有关吗?
昆斯:我大约是在1980年在穆德俱乐部(Mudd Club)与朱丽安相识。他非常乐于助人。有一次他从穆德俱乐部和我一起来到我的公寓,他看了我的作品,然后告诉大卫让他也来看我的作品,他还叫来了玛丽·伯尼(Mary Boone)。这就是我怎么会有在玛丽的画廊举办展览的计划,尽管那个展览最终并没有实现。
西格尔:那个时期你对什么样的艺术最感兴趣?
昆斯:我在纽约的另一些朋友涉足于不同的艺术世界。我喜欢约翰·吉布森(John Gibson)画廊中举办的展览与活动。我喜欢比尔·伯克利(Bill Beckley)。我在纽约现代美术馆工作时,比尔正在那里举办展览。我还欣赏比尔·劳德伯格(Bill Lundberg),他是我看到的第一个投影艺术家。我喜欢的艺术家还有詹姆斯·卡彭特(James Carpenter)和丹尼斯·奥本海姆(Dennis Oppenheim)。我总感觉自己与马丁·基彭贝尔格(Martin Kippenberger)有着密切的联系。
西格尔:你是如何从绘画走向以实物为基础的艺术创作之中的?
昆斯:我父亲是室内装饰设计师,他有一个充满展品的展览室,因此,我是在各种各样的物品中长大的。当我几乎对绘画失去兴趣的时候,我喜欢欣赏那些立体艺术品,如罗伯特·史密斯的作品。我的早期作品有一些模仿史密斯的风格。
西格尔:你是否在用商业化的、大众市场中的商品来戏弄史密斯?
昆斯:不,我并不是在讽刺什么。我只是喜欢这种简单的镜子式的抽象,以及这种吸引观众的方式。此后,我又加入一些让我感兴趣的现成物品。现在的纽约已经大步相同了。那时在第十四大街常常有许多街头上的商业活动,人们可以贩卖各种各样的小商品,由人造物品,也有像小鸟一样的小动物,我常常在那里找寻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对绘画没有了兴趣,三维物体成为我的兴趣所在。终于有一天我做了一个巨大的圆锥形的物体,上面覆盖着人造豹子皮,这可能是因为我看过明克·(Mink DeVille)的演出,并喜欢上德维尔的豹子皮吉他的缘故。然后,我又将具有反射效果的,闪闪发光的金属光泽的布料做成星状物,又将一个瓷质女人像放在上面。在它下面的一个桌子上放着一个瓷质人像,人像两边分别是一个气吹熊猫和气吹大象。这是1977年。
西格尔:你在纽约的首次展出是在1980年,在新博物馆的橱窗里。你将它取名为“新”。什么是新?是真空吸尘器,还是有什么新的感觉?
昆斯:那个物品是新的。以前,我曾对物品行使过一些具有侵犯性的行为——在它们的身上粘贴或钉入一些东西。但是,在新博物馆的这个橱窗展中,如果说这是一个悬挂在一个有机玻璃盒中的真空吸尘器的话,我也只是将物品的原本状态陈列于此。也许在悬挂处有一个小洞,但我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将它悬挂在这个有机玻璃盒的挂钩处。
西格尔:1980年的展览并不是你的艺术在纽约的第一次公开露面,而是一段时间以来的唯一的一次展览。1982年你回到家乡萨拉索塔。当你再次回到纽约时情况有所好转吗?
昆斯:我离开纽约之前,一切都一筹莫展。假如我在玛丽·伯尼的帮助下举办了作品展,并开始与安尼娜·诺塞伊(Annina Nosei)进行合作,但是一切都不会有太大的进展。当我在家乡攒足一笔钱以后我又回到纽约,在纽约的繁华区购买了一套小公寓,后来又开设了一家画廊。1980年我曾参加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举办的题为“80年代的艺术”展,在那里年轻艺术家迈耶·魏斯曼(Meyer Vaisman)参观了这个展览。后来,迈耶搬到了纽约,在下东区开了一个名为“纪念国际(International With Monument)”画廊。他经常向理乍得·普林斯(Richard Prince)这样的准备在他那里办画展的艺术家提起我。迈耶对他们说:“你认识昆斯吗?我非常喜欢他的作品。我在加拉加斯看到了他的作品。我怎么才能见到他呢?”1982至1985年期间,我参加过许多作品联展。
西格尔:你在1985年举办的首次个人作品展反响如何?
昆斯:我想人们喜欢我早期展出的真空吸尘器,但他们还想看到更多,想看到我的艺术有更大的发展。我认为“平衡”做到了这一点。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叙事性的展览。
五、美国当代艺术家杰夫·昆斯
杰夫·昆斯1955年生于美国,1976年毕业于马里兰艺术学院。大学毕业后,昆斯并没有立即从事与艺术相关的工作,而是在华尔街做了一名成功的证券经纪人。80年代初,作为Neo-Geo的激进的倡导者,昆斯首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引起艺术界的关注。Neo-Geo所提倡的挪用与滑稽的模仿是这个时期昆斯艺术创作的核心。应该说美国60年代蓬勃发展的波普艺术对昆斯产生了致关重要的影响,昆斯以满足、好奇甚至是玩乐的态度表现了光怪陆离的现代商品社会。80年代初,昆斯借鉴了杜象的挪用与拿来主义,让精美的现代商品丝毫不损地转入艺术状态,他的放在有机玻璃罩中的吸尘器、悬浮的篮球,在看不懂中给人们带来不尽的遐想,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各种各样的商品、广告、卡通玩具不仅表现了多姿多彩的现代商品社会,也表现了现代人似孩童般无休止的消费欲望。昆斯成长于商品社会高速发展的美国,并有着虽然短暂却一生难忘的从商经历,因此,虽然同以大众商品为表现对象,与第一代波普艺术家的含蓄地批判精神不同的是,昆斯的作品充满了满足与自我陶醉。他有意打破了人们习惯了的美的标准,将最庸俗的大众图象以十分精致的手法表现出来,特别是他与夫人亲昵的系列作品,因以色情、暴露之嫌自然地引起不小的争议。
杰夫·昆斯毫不犹豫地汲取了艺术史上的一切养分,达达主义、杜尚手法、极少主义以及早期波普艺术都成为他参考与借鉴的源泉。他高举与大众交流的大旗,勇于向"高雅"文化叫板,向传统美学的等级理念挑战 。
㈩ 国际十大大艺术家知名艺术家
十大艺术家,戴帆涉及到:前卫派的历史和理论;设计;艺术、身分及社会;设计,科技和道德;反记忆艺术;戴帆这一类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也正是当今全球化社会的最真实的揭露者和矛盾体的象征。戴帆以设计不断地触及我们文化的边界,正是这些边界和界限,标示出一种文化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