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知识 > 国际贸易从哪里来

国际贸易从哪里来

发布时间:2022-06-12 17:09:24

A. 国际贸易是指什么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指的是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

国际贸易属于一种商品交换活动,而参与交换的主体则主要是世界上的不同的国家国际贸易它主要是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国际贸易称之为“进出口贸易”,亦或是“世界贸易”。

按照商品移动方向的不同,国际贸易可以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过境贸易三种类型。按照商品形态的不同,国际贸易可以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两种类型。按照贸易参与国家数量的不同,国际贸易可以分为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这两种类型。

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发展为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另一方面,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居民也可以更加方便的享受或购买到一些国外服务或者国外商品。

(1)国际贸易从哪里来扩展阅读:

一,国际贸易对国民的作用

增加国民福利,满足国民不同的需求偏好,国际贸易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国际贸易影响国民的文化和价值观,提供就业岗位。

二,国际贸易对企业的作用

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在产品品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有利于企业自我改进能力的提高。有效地避免产品责任。

三,国际贸易对单一国家的作用

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延续社会再生产。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各国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B. 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必要条件:科学技术的进步,包括运输、冷冻技术、重型货船、火车运输等,为远程贸易提供了必要条件.。其他条件: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分工的细化,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满足国家需要后依然有大量的产品剩余;两次世界大战打开了世界的局面,建立了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为国家间的自由竞争创造了条件。人类思想的不断进步,包括开放思想、经济理论、人权理论等。良好的国际关系,和平的环境,形成了一个贸易经济体系,各个国家互相贸易交换产品技术,形成在贸易中的斗争。国际贸易的出现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可以交换的剩余产品的交换和独立治理的社会实体之间的产品交换。
拓展资料:
1.国际贸易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是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2.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贸易方式:
(1)工厂交货(EXW);货交承运人(FCA); 船边交货;船上交货;未完税交货
3.对外贸易模式:
(1)对等贸易:买方承担向卖方购买同等价值商品或劳务。加工贸易: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被称为“三来贸易”;补偿贸易:我方先以赊购的形式,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和技术等,待投产后,用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偿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技术贸易:技术转让、技术引进。
4.国际贸易按照划分条件有12种分类:
(1)按货物移动方向:
进口贸易、出口贸易、过境贸易
(2)按统计标准:
总贸易、专门贸易
(3)按商品形态:
有形贸易、无形贸易
(4)按有无第三者参加:
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
(5)按参加国的多少:
双边贸易、多边贸易
(6)按清偿工具:
现汇贸易、记帐贸易、易货贸易
(7)按货物运输方式:
陆路贸易、海路贸易、空运贸易、邮购贸易
(8)按经济发展水平:
水平贸易、垂直贸易
(9)按地区:
南南贸易、南北贸易、北北贸易
(10)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
区域内贸易、区域外贸易
(11)按内容:
货物贸易、劳务贸易、技术贸易、金融贸易、旅游贸易、运输贸易、文化贸易
(12)按交易性质:
一般贸易、加工贸易

C. 如何理解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国际贸易是世界目前着名的学科之一,隶属于经济学的范畴,国际贸易的产生有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性,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国际贸易是在世界经济发展中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条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能力进一步加强,促进形成国际贸易的发展。这是促进国际贸易的一个趋势。
第二、个人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促进国际贸易的一个内因。个人的生产力不断加强,促进整体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不断增加,贸易的范围就会扩大,进而逐渐形成国际贸易。
第三、国家的形成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国家产生之后,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是必然第一个结果。如此一来国家之间的贸易,就会产生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结果,国际贸易就自然形成。
总结来说,人类个人的生产能力增加,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国家逐渐的出现,慢慢的就会产生出用于交换的剩余商品,这些剩余商品会慢慢的发展为,国与国之间交换,就产生了国际贸易。

D. .要素禀赋学说认为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部分认为,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国与国之间要素的丰富和短缺,出口产品丰富的国内要素,进口产品缺乏国内因素。
拓展资料:要素禀赋理论是指狭义的,也称为要素比例理论。这一理论最早由赫克谢尔提出,并由奥伦系统建立。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主要通过生产要素的丰富和短缺来解释国际贸易和进出口类型的出现。它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开端,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又一支柱。它的基本内容有狭义的和广义的。 狭义上,要素禀赋理论通过生产要素的丰富和短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进出口贸易的类型。 广义要素禀赋理论包括狭义要素禀赋理论和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优势:
要素禀赋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量。由于要素禀赋理论在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各国有不同数量的生产要素。元素之间的比例也不同,所以选票是不同的。要素禀赋理论决定了国与国之间生产要素的差异。例如,在一个铁矿石和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要素禀赋理论可能只有少量的小麦耕地。相比之下,另一国拥有的察斌更适合钢铁生产,而前者则不适用于小麦,而后者则适用于小麦。显然,这是家庭垃圾箱之间的区别。确定了两国的生产成本和特定产品的生产成本之间的差异。
要素丰度与要素稀缺性。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在票据、要素禀赋理论中相对于其他主要家庭的动荡供给盆地较大的情况。两种方法都可以度量要素丰度:一种是拥有总供给与其他要素的总供给比与其他两种要素的总供给比比较的方法,另一种是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度量相对价格的方法,如果一国的相对价格低于其他国家,则某些要素的相对价格相同。根据要素禀赋理论,这一因素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比较丰富的。

E. 什么是国际经济贸易

国际经济与贸易 英文名: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或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涉外经贸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1. 正确理解并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2. 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3. 具有经济管理、经济贸易、市场营销、进出口贸易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知识;
4. 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5. 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
6. 了解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发展动态;
7. 能够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8.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本科一般实行3~7年弹性修业年限。
四、主干学科
经济学、统计学
五、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国际结算、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
六、毕业与学位
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并达到毕业条件者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七、开办院校(本科)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天津
南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商学院 天津外国语学院 天津农学院
上海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水产大学
华东政法学院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上海杉达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
河南 河南大学 郑州大学
山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
湖北
湖北工业大学 武汉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湖南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南华大学、湖南商学院、常德师范学院、岳阳师范学院
广东
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商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西
广西大学
海南
海南大学
重庆
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工学院、重庆三峡学院、四川外语学院
四川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宜宾学院商学院
云南
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
陕西
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北政法学院、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西安外事学院
甘肃
兰州大学、兰州铁道学院、西北民族学院、兰州商学院
青海
青海大学
江西
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工程学院
新疆
新疆大学、新疆财经学院

F. 简述几百年来国际贸易政策发展史

1. 古代的世界贸易

早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人类文明就开始在中东产生。当时,世界其它地方还比较落后,处于亚欧非三大洲之间的中东就已经比较发达。除了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发源于中东以外,农业、城市、贸易也最早从中东开始。
到公元100年左右,古典时代进入鼎盛时期,地中海的罗马帝国、中东的帕提亚帝国、印度的贵霜帝国以及中国的汉王朝分别发展成为各地区强大的政治经济实体。最初的“国际贸易”,更确切地说是“地区间贸易”也由此产生。当时各地区之间交换的物品主要有罗马的亚麻布、金银铜锡、玻璃,印度的香料宝石和中国的丝绸。其中主要的产品是丝绸,主要的通道是欧亚大陆之间的“丝绸之路”。然而,从公元2世纪末开始,世界各文明古国均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动荡。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相继灭亡,东西方的贸易也随之断断续续,时盛时衰。
对国际贸易的第一次大推动是中世纪后期西欧的势力扩张。在中世纪以前,西欧还是一个不发达的地区,他们地处欧亚大陆的西端,不象中东地区那样有机会与其它民族接近,经济上也比较落后。然而,欧洲人所信仰的基督教使得他们有比别的民族更强烈的扩张性与好战性。为了使异教徒或不信教的人皈依基督教,他们会不惜使用武力。从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十字军多次东征从穆斯林手中夺得了地中海,从而使地中海象古代一样再一次成为欧亚大陆贸易的海上通道。
十字军东征对世界贸易的推动不仅仅是打通了地中海的通道,更主要的是将西欧融入了世界。成千上万的欧洲人参加了一次又一次的远征,看到了东方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物质,以至回国后仍垂涎于看到的和享受到的奢侈品。此时,西欧人的扩张除了为上帝服务征服异教徒之外,寻找黄金和获取资源也成为非常强烈的动机。由于地理和资源的限制,西欧做不到自给自足,他们急迫地需要寻找新的资源和产品,从而大大推动了欧洲以及欧亚大陆的贸易发展。
到了14世纪,整个欧洲已形成了几个主要的贸易区,包括以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等城市为中心的地中海贸易区,以布鲁日等城市为中心的北海和波罗地海贸易区,包括基辅、诺甫哥罗得、车尔尼哥夫、彼列雅斯拉夫尔等城市的东欧罗斯贸易区,德意志北部和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汉萨贸易区,以及不列颠贸易区。这些贸易区不仅有大量的区内交易,相互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很密切。
与此同时,亚洲也形成了几个比较重要的贸易区,包括以中国、朝鲜和日本为主的东亚贸易区,占婆(今越南南部)和扶南(今柬埔寨)等国的东南亚贸易区,以及以印度为主的南亚贸易区。
在13-14世纪,东西方之间通过陆路和海路也进一步发展了贸易。陆上通道主要是原来的“丝绸之路”。此时正值中国元朝时期,元帝国三次西征,疆界扩至黑海南北两岸和波斯湾地区,打通了从中国直至欧洲的通道。海上通道则主要从地中海,经红海和印度洋到印度,或从波斯湾经阿拉伯海到印度。欧洲从东方进口的商品主要有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印度的珠宝、蓝靛、药材、地毯,以及东南亚的香料。这些商品在欧洲人的消费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欧洲能向东方出口的产品却不多,除了出口羊毛、呢绒和金属制品外,不得不支付大量的黄金与白银。
在15世纪前,整个国际贸易是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按自愿交换的原则进行。贸易在自然经济中的地位并不重要,只是人们经济生活中的一个补充。因此,当时各国之间各洲之间的贸易还处于不连续不稳定的状态。
2. 地理大发现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如果说,15世纪前的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之内和欧亚大陆之间的话,那么,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及由此产生的欧洲各国的殖民扩张则大大发展了各洲之间的贸易,从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
“地理大发现”产生于15世纪末。在此之前,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农业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分工,也进一步促进了商品市场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又需要更大规模的贸易。然而,14世纪末到15世纪这段时间里,由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和其对小亚西亚、巴尔干半岛和埃及的占领,从欧洲通往波斯、印度和中国的商路几乎中断了。面对这一局面,欧洲国家不得不努力寻找新的贸易通道。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欧洲的技术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造船及其它航海设备方面。在13世纪到16世纪之间,欧洲已能生产600至800吨的圆体帆船。中国的火药和指南针技术也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已能在舰船上载有火炮,还能生产罗盘仪和象限仪,绘制航海图。传播上帝福音的宗教动力、通过贸易牟利的强烈欲望、开辟新通道的迫切需要,加上新的航海设备与技术,欧洲人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也就成为自然的结果。
欧洲人最早的远洋探险大约是在1431年。当时有一个名叫维尔和(Velho)的葡萄牙航海家成功地到达了大西洋东北部的亚速尔群岛并返回了葡萄牙。此后,通过一系列的远洋探险,意大利人哥伦布率领的西班牙船队于1492年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达∙ 迦马率领的葡萄牙船队于1497年绕过好望角,到达南亚西海岸,打通了欧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麦哲伦率领的西班牙船队在1519年经过大西洋,经南美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亚洲的菲律宾群岛。随后,欧洲国家又陆续开辟了一系列通往四方的新航道,发现了大片前所未有的新土地。“地理大发现”的结果,实际上是把原来各自发展的各国联系起来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或全球贸易也由此发展起来了。
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经济从而对世界贸易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使欧洲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商业革命。所谓的商业革命表现为商业性质、经商技术以及商业组织方面的巨大变化。地理大发现后,各国地理与资源上的差距使得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许多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商品如咖啡、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并且立即成为欧洲人喜爱的商品。与此同时,欧洲的产品也有了更大的市场去推销。贸易的扩大促进了专为交换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各国不同的产品价格所造成的巨大利润进一步推动了为牟利而进行的国际贸易。
为了适应新的大规模的贸易,欧洲建立起专门在全世界从事贸易活动的新型合股公司。这种合股公司将投资与经营的职责分开,从而有利于动员大量的甚至闲散的资本从事种种商业投机。这些公司中最着名的有荷兰、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和荷兰、法国的西印度公司。至此,国际贸易不再是少数商人单枪匹马的行为,而成为一个以牟利为目的的巨大产业。
第二,地理大发现引发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
从15世纪中期开始,葡萄牙就由南向西非沿海扩张。到15世纪末,葡萄牙已占领了非洲西海岸的大批土地,大肆抢夺黄金、象牙和黑人奴隶。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葡萄牙又占领了巴西,随后由迦马于1498年绕过好望角,占领了非洲的南端和整个东海岸。然后,葡萄牙人又东进印度、锡兰、马六甲海峡,甚至占领了中国澳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葡萄牙通过它的殖民统治,垄断了东方贸易。他们将一些小日用品如小镜子、小刀、帽子、葡萄酒、腌鱼、奶酪等运到殖民地,然后将殖民地的产品运往欧洲,牟取暴利。这些商品包括非洲的黄金、象牙、钻石、丁香、樟木,印度锡兰的珠宝、胡椒、肉桂、大米和印尼的胡椒、丁香、豆蔻、白擅木等。
在葡萄牙之后的另一个殖民大国是西班牙。从15世纪开始到16世纪中期,西班牙先后用武力占领了除巴西和圭亚那之外的整个中南美洲。西班牙殖民者一方面掠夺美洲现有的金银财富,另一方面使用奴隶进一步开采金银。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对美洲土着居民的杀戳,造成美洲种植园劳动力短缺,于是西班牙又大量从事奴隶贸易,将非洲黑人贩运到美洲从事劳动。
在葡萄牙占领非洲,西班牙占领美洲后,荷兰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也加入了殖民扩张。荷兰主要从葡萄牙人手中争夺殖民地。到16世纪中期,荷兰基本上占领了原来葡萄牙的殖民地,其势力甚至超过了西、葡两国。为了垄断殖民地贸易,荷兰成立了规模巨大的“商业公司”,其中最着名的是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这些公司依仗着政府授予的特权,从殖民地获得大量珍贵物产,然后运到欧洲以高价出售,获得暴利。当时的东印度公司在支付庞大的军事行政开支之后仍能分给股东20%到160%的红利。
继葡、西、荷之后成为殖民大国的是英国和法国。英国人从16世纪末开始远征印度,贸易中的惊人利润强烈地刺激了英国政府与商人,从而也开始了疯狂的殖民扩张。到18世纪中期,英国先后战胜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以及法国,占领了从北美、西印度群岛、亚洲和非洲的大片土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英国和法国分别于1600年和1664年建立了“东印度公司”,从事在亚洲的殖民贸易。法国还同时建立了“西印度公司”从事在北美的殖民掠夺。英国从印度大量收购香料、棉织品、丝织品以及其它贵重物产和农副产品运回欧洲高价出售,同时在北美建立奴隶制种植园专门生产烟草、大米、蓝靛和棉花,为英国提供粮食和原料。北美的奴隶大量来自于非洲。英国从1562年就开始贩卖奴隶。1588年,英国又成立了“皇家非洲开发者贸易公司”,专门经营大量猎捕黑人运往美洲作为奴隶的贸易。仅在1680年后的100年里,英国运往其在北美殖民地的奴隶就超过200万。这种殖民贸易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据统计,在17世纪末,英国贸易所得利润年平均为200万英镑,其中种植园贸易60万,与非洲、远东、欧洲的贸易60万,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利润来自于殖民贸易。
地理大发现以及由此带来的西欧殖民扩张,虽然残酷,但在客观上极大地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从而初步形成了一个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当时的贸易流向基本是:(1)欧洲向美洲出口制造品,主要是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家庭用具、酒和其它消费品。(2)从非洲输往美洲的主要是奴隶。奴隶贸易不仅为欧洲人获得巨额利润用以购买美洲和亚洲的商品,也为在美洲生产商品和原料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3)从美洲流向欧洲的商品主要是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和白银,生产的烟草、棉花、粮食、海洋产品和糖等。(4)欧洲从亚洲及东方各国进口的主要产品仍然是香料、丝织品、茶、咖啡等。17世纪后,远东的纺织品成为欧洲大量进口的商品之一。
尽管地理大发现以后,世界贸易已从单纯的互通有无变成了以牟利为主的商业行为,但决定贸易流向的仍然是各国的自然资源和各自固有的生产技能的差异。各国主要出口本国特有的产品,进口本国不生产的东西。这段时期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是暴力控制下的殖民贸易。

G. 国际贸易是什么时代开始发展的

1贸易的由来编辑
在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商品流通量不大,国际贸易很有限,交易的商品主要是奴隶和供奴隶主消费的奢侈品。在封建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也有所发展。这一时期,中国与欧亚各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国际贸易活动,地中海、波罗的海、北海和黑海沿岸各国之间也有贸易往来。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当时参与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和供封建主消费的奢侈品。

2国际贸易编辑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后,特别是产业革命以后,由于生产力迅速提高,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并开始具有世界规模。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额不断上升。英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当时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工业原料和机器设备。19世纪末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后,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
此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很大破坏,世界贸易额锐减并停滞不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进一步扩大和发展,美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头号大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并带有许多新的特点,贸易中的制成品已超过初级产品而占据主导地位,新产品不断涌现,交易方式日趋灵活多样。
当代国际贸易以发达国家为主,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但地位有所下降;德、日等国的对外贸易有极大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不大,但与自身相比,对外贸易也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国际贸易在当代国际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各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H. 国际贸易是什么意思

国际贸易的意思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是各国(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是由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的。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国际贸易就是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国际贸易可划分为

1、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将其他国家的商品或服务引进到该国市场销售。

2、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将该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出到其他国家市场销售。

3、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 :A国的商品经过C国境内运至B国市场销售,对C国而言就是过境贸易。由于过境贸易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WTO成员国之间互不从事过境贸易。

(8)国际贸易从哪里来扩展阅读:

国际货物贸易属商品交换范围,与国内贸易在性质上并无不同,但由于它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进行的,所以与国内贸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国际货物贸易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冲突,以及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带来的差异,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

2.国际货物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

3.国际货物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

4.国际货物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到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得多。

I. 各国之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国际贸易理论又是从那些方面加以解释的

一、发生国际贸易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个:
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生产的分工,也促进了商品市场的发展,各国尤其是西欧一些国家为了谋求更广阔的市场,而需要开拓海外贸易。
②欧洲国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得到提高,为实现海外贸易进一步提供可能。
③欧洲国家传播上帝福音的宗教动力、通过贸易牟利的强烈欲望、开辟新通道的迫切需要,也是产生对外贸易的重要原因。
④地理大发现成为了欧洲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现实基础。

二、国际贸易理论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释,其中前四种理论是从供给角度考虑,而后两种理论则是从需求角度出发考虑的:
①用技术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基础的斯密模型和李嘉图模型。该理论认为,劳动是最主要的生产投入,产品的成本由劳动生产率决定,而劳动生产率义由生产技术决定。因此,由于存在技术差异,造成产品成本的不同进而导致了贸易的产生。

②用资源的不同配置来解释贸易基础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该理论认为,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生产中使用的要素比例和一国的要素稀缺程度不同导致产品生产的相对成本差异。而这种相对成本的差异由技术差异决定。

③用市场和生产规模的不同来解释贸易基础的规模经济贸易模型。该理论认为,由于生产规模不同,即使要素和技术相似,各国之间也会存在生产成本的差异。

④解释成本优势动态变动的产品周期理论。该理论从产品生产技术的变化出发,强调不同要素在不同阶段的作用来解释这种贸易基础的变化。

⑤用偏好不同解释贸易模式的需求模型。该理论认为,给定相同的技术、相同的要素配置和相同的生产规模,两个国家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生产能力和成本函数,但是,这两个国家仍然可能会有不同的产品价格从而进行贸易。

⑥用收入不同解释贸易模式的林德模型。该理论认为,收入不同会造成不同的需求曲线。收入较高,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较高。如果偏好和成本相同的话,同样的产品在发达国家的绝对价格会比在发展中国家高。

J. 国际贸易的流程

国际贸易通常有十个流程:报价、订货、付款方式、备货、包装、通关手续、装船、运输保险、提单、结汇。

1、报价:

在国际贸易中一般是由产品的询价、报价作为贸易的开始。其中,对于出口产品的报价主要包括:产品的质量等级、产品的规格型号、产品是否有特殊包装要求、所购产品量的多少、交货期的要求、产品的运输方式、产品的材质等内容。

比较常用的报价有: fob"船上交货"、cnf"成本加运费"、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等形式。

2、订货:

贸易双方就报价达成意向后,买方企业正式订货并就一些相关事项与卖方企业进行协商,双方协商认可后,需要签订《购货合同》。

在签订《购货合同》过程中,主要对商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包装、产地、装运期、付款条件、结算方式、索赔、仲裁等内容进行商谈,并将商谈后达成的协议写入《购货合同》。这标志着出口业务的正式开始。

通常情况下,签订购货合同一式两份由双方盖本公司公章生效,双方各保存一份。

3、付款方式 :

比较常用的国际付款方式有三种,即信用证付款方式、tt付款方式和直接付款方式。

4、备货 :

备货在整个贸易流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须按照合同逐一落实。备货的主要核对内容如下:

货物品质、规格,应按合同的要求核实。

货物数量:保证满足合同或信用证对数量的要求。

备货时间:应根据信用证规定,结合船期安排,以利于船货衔接。

5、包装 :

您可以根据货物的不同,来选择包装形式(如:纸箱、木箱、编织袋等)。不同的包装形式其包装要求也有所不同。

一般出口包装标准:根据贸易出口通用的标准进行包装。

特殊出口包装标准:根据客户的特殊要求进行出口货物包装。

货物的包装和唛头(运输标志):应进行认真检查核实,使之符合信用证的规定。

6、通关手续 :

通关手续极为烦琐又极其重要,如不能顺利通关则无法完成交易。

属法定检验的出口商品须办出口商品检验证书。

目前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主要有四个环节:

接受报验:报验是指对外贸易关系人向商检机构报请检验。

抽样:商检机构接受报验之后,及时派员赴货物堆存地点进行现场检验、鉴定。

检验:商检机构接受报验之后,认真研究申报的检验项目,确定检验内容。并仔细审核合同(信用证)对品质、规格、包装的规定,弄清检验的依据,确定检验标准、方法。(检验方法有抽样检验,仪器分析检验;物理检验;感官检验;微生物检验等)

签发证书:在出口方面,凡列入〖种类表〗内的出口商品,经商检机构检验合格后,签发放行单(或在"出口货物报关单"上加盖放行章,以代替放行单)。

须由专业持有报关证人员,持箱单、发票、报关委托书、出口结汇核销单、出口货物合同副本、出口商品检验证书等文本去海关办理通关手续。

箱单是由出口商提供的出口产品装箱明细。

发票是由出口商提供的出口产品证明。

报关委托书是没有报关能力的单位或个人委托报关代理行来报关的证明书。

出口核销单由出口单位到外汇局申领,指有出口能力的单位取得出口退税的一种单据。

商检证书是经过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或其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而得到的,是各种进出口商品检验证书、鉴定证书和其他证明书的统称。

是对外贸易有关各方履行契约义务、处理索赔争、议和仲裁、诉讼举证,具有法律依据的有效证件,同时也是海关验放、征收关税和优惠减免关税的必要证明。

7、装船 :

在货物装船过程中,可以根据货物的多少来决定装船方式,并根据《购货合同》所定的险种来进行投保。拼装集装箱,一般按出口货物的体积货重量计算运费。

8、运输保险 :

通常双方在签定《购货合同》中已事先约定运输保险的相关事项。常见的保险有海洋货物运输保险、陆空邮货运输保险等。其中,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所承保的险别,分为基本险别和附加险别两类:

基本险别有平安险、水渍险和一切险(all risk-a.r.)三种。

平安险的责任范围包括:由于海上自然灾害引起的货物全损;货物在装卸和转船过程中的整体灭失;由于共同海损引起的牺牲、分担和救助费用;由于运输船只触礁、搁浅、沉没、碰撞、水灾、爆炸引起的货物全损和部分损失。

水渍险是海洋运输保险的基本险之一。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保险条款,其责任范围除了承担平安险所列各项风险外,还承担恶劣气候、雷电、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风险。一切险的承报保责任范围相当于水渍险和一般附加险的总和。

附加险别。附加险别有一般附加险和特别附加险两种类型。一般附加险有偷窃提货不着险、淡水雨淋险、抽窃短量险、渗漏险、破损破碎险、钩损险、混杂沾污险、包装破裂险、霉变险、受潮受热险、串味险等。特别附加险有战争险、罢工险等。

9、提单 :

提单是出口商办理完出口通关手续、海关放行后,由外运公司签出、供进口商提货、结汇所用单据。

所签提单根据信用证所提要求份数签发,一般是三份。出口商留二份,办理退税等业务,一份寄给进口商用来办理提货等手续。

进行海运货物时,进口商必须持正本提单、箱单、发票来提取货物。(须由出口商将正本提单、箱单、发票寄给进口商。)

若是空运货物,则可直接用提单、箱单、发票的传真件来提取货物。

10、结汇 :

出口货物装出之后,进出口公司即应按照信用证的规定,正确缮制(箱单、发票、提单、出口产地证明、出口结汇)等单据。在信用证规定的交单有效期内,递交银行办理议付结汇手续。

(10)国际贸易从哪里来扩展阅读

近年来,随着中国海关商品归类工作的不断开展,商品归类工作的思路日趋成熟,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海关也在总结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归类工作体系、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如根据海关总署第80号令对相对人实施了约束性预归类制度、商品归类决定对外公告制度、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实施对管理相对人的义务和法律责任以及海关开展相关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确保海关执法的公正、透明和统一,以及进一步为纳税义务人提供便捷通关的服务,需要通过制定《归类管理规定》对各种制度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梳理和定位,设计合理、规范的归类管理制度体系。

明确各种海关归类活动的层级,进而实现归类依据公开透明,保证全关境执法统一,促进口岸快速通关,防范违法行为,减少行政争议。

因此,《归类管理规定》的出台是在总结上述各项海关商品归类工作制度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系统的阐明了归类工作制度的法律地位,弥补部分商品归类制度在法规上的缺陷,进而提升了现有归类体系的法律层次。

阅读全文

与国际贸易从哪里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1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1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6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