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国际关系行为主体
那要看是国际公法还是国际私法了 公法主体一般就是国家还有国际联盟(比如欧盟 北约) 私法的话 主体就是民商事法律关系方面了 就是在国际民商事关系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法律人格者。常见主体或基本主体有自然人和法人 特殊主体有国家和国际组织
② 如何理解什么是国际竞争,国际合作,国际冲突
国际关系中的冲突指的是国际社会中各行为体出于对一定领域的利益和目标的追求和维护而产生的对抗和摩擦,也可理解为广泛的利益不一致。
国际合作是国际互动的一种基本形式。
国际合作是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基于相互利益的基本一致或部分一致,而在一定的问题领域中所进行的政策协调行为。
③ 1992年6月3日国际环境行为准则是什么
1992年6月3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答案:A),又称为地球宪章。这是一个规范国际环境行为的准则。
A. 里约热内卢宣言 B. 人类环境宣言
C. 增长的极限 D. 南极条约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又称“地球会议”。为纪念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召开20周年,1992年6月3日,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中心”组织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6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及10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在大会上发言,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出席大会并讲话。这次大会是继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之后,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大会的会徽是一只巨手托着插着一支鲜嫩树枝的地球,它向人闪昭示“地球在我们手中”。这次会议的宗旨是回顾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召开后20年来全球环境保护的历程,敦促各国政府和公众采取积极措施协调合作,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共同作出努力,会议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行动议程》,154个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48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还通过了有关森林保护的非法律性文件《关于森林问题的政府声明》。“里约宣言”指出,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世界各国应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为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而努力。
④ 什么是国际政治的最基本构成要素
国际行为主体是国际政治的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国际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
其特征为:
(1)必须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和政治经济实力。
(2)必须具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3)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4)必须拥有相对稳定或固定的组织形式。
⑤ 什么是国家行为
“国家行为”一词在行政法学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并无一个统一、确切的含义,我国也有学者称其为“统治行为”、“政府行为”。在国外其被解释为“与国家的重要政策有联系的行为”,“关系到国家存亡及国家统治之根本的、具有高度政治性的、国家最高机关(国会、内阁等)的行为”等。这都说明了国家行为具有的特殊性质。
⑥ 一国国际不当行为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排除国家行为的不当性
构成要素:一是存在一国的国家行为,二是该行为违背了国际义务。
哪些情况可排除国家行动的非法性:
排除国家行动的非法性就排除的国家责任。
①同意,即国家实施的行动是在得到关系国的同意情况下作出的。
②针对他国的违法行动而采取的对抗行动。
③国家出现的不可抗力和偶然事件。
④危难,指国家代表或受其监护的人为了逃避极端危难的状况而实施的行为。
⑤国家遇到特别紧急的状况,如遇到外国侵略的情况下实施的行动。
⑥国家的自卫行动。
国际不当行为,又称国家责任,是指国际法律责任主体所作的回引起国际责任的国际不当行为。如从事侵略战争、破坏和平、违反人道、灭绝种族、种族隔离、贩卖奴隶、贩卖毒品从事海盗行为等等。
其构成要件可分为主观要件和客观两方面。
主观要件,是指根据国际法判断的,一国的的某一行为客归因于国家而构成的国家行为。有属于一国的行为,也有属于一国参与或介入的他国所从事的行为。
客观要件,是指该项行为违背国际义务。所谓违背国际义务,是指其行为不符合国际义务对他的要求。
⑦ 什么是国际不法行为
国际不法行为 是指国家违反国际法的义务,以致损
害他国利益,造成承担国家责任后果的行为。国际不
法行为既包括国家机关和代表国家或经授权行使国家权
力的人所作的行为,也包括在国家及其政府纵容下,未经
授权的私人所作的行为。构成国际不法行为的主观要素
是该行为可归因于国家而成为该国的国家行为。而认定
某一行为是否该国的国家行为,只能按国际法而不能按
国内法来判断。按照国际法,国际不法行为既有属于一国
的国家行为,也可能是一国参入或介入他国所犯的行为。
构成国际不法行为的客观要素是该行为违背国际义务,
即该国的行为不符合国际义务对它的要求,而不论这项
义务是来源于国际习惯、条约或其他。例如一国侵犯他国
的领土、领海和领空,滥用权力将本国难民驱赶至他国境
内,侮辱他国国旗、国徽,侵犯他国尊严,破坏条约规定,
损害外国人的人身和财产,强迫外侨入籍,无理驱逐外侨
出境等,都是国际不法行为,应承担国家责任。
⑧ 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和冲突。
国际关系是国际行为主体之间关系的总称。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民族关系、军事关系、文化关系、宗教关系、地域关系等。其中国际政治关系又是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关系,与政治密切相关的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
国际社会理论
与新自由主义不同的是,他们并非采取实证的方式,同时由于他们较依附于英国而不是美国,因此也被称为英国学派。
这些理论家专注于人道的国际介入上,并且将其分割为两种群体,一种团结主义的群体拥护人道介入,而另一种多元论的群体则强调主权的观念和秩序。
⑨ 当今国际舞台上最基础最重要的国际关系行为体是什么
国际政治行为体 是构成国际社会的基本单位。当代国际社会存在着两类国际政治行为体:主权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 主权国家在国际法上是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独立行为主体,是国际政治的基本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需具备四要素:确定的领土、定居的人民、一定的政府组织和完整的主权。其中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属性,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具有鲜明的权威性和完全的排他性。 非国家行为体包括国际组织、政党、民族解放组织、跨国公司乃至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由于为数众多,活动领域广泛,对国际关系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已成为当代国际政治不可缺少的、积极的参与者。由于它们的性质、宗旨、成员、组织形式的不同,非国家行为体常常发挥着国家难以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全球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在调节国际冲突、促进国际合作、改善国际安全环境、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同主权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具备主权国家的某些特殊权利、义务,如领土、主权等,在国际社会中居次要地位。
国际政治的实质 是各种行为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核心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影响、推动或制止国家在国际关系中行为的基本动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其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国际威望和地位等。主权国家和其他行为体各有其特定的利益。它们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在国际舞台上积极活动,力图引导或影响国际形势的发展,创造对自己有利的国际环境。各种行为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共同利益,也有不同或相悖的利益。
所以,在当代国际关系中,虽然非国家行为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国家作为主要国际政治行为体的地位依然没有改变。
⑩ 国家作为国际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1)具有固定的领土和一定数量的居民。
这是国家作为基本实体存在的首要条件,是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
(2)具有一定的政权机构。
要拥有强制的暴力手段,对内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对外抵御其他国家的侵略、干涉或侵略、干涉其他国家;
作为组织经济和文化建设的社会管理机构,对内协调和调整各个阶级、集团之间的相互利益,对外发展同其他国家的交往与合作。
(3)拥有国家主权。
即对内的最高管辖权和对外的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
这是国家的最根本属性,也是国家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最重要的前提。
补充:
【国家的两重性的特征】
国家作为阶级社会中最一般的政治形态,既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又是组织社会的管理机构;
它在本质上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同时又必须调整全社会的普遍利益;
它的对内职能既要镇压敌对阶级和敌对势力的反抗,又要调整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它的对外职能则是调整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