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知识 > 国际学术为什么频繁撤稿

国际学术为什么频繁撤稿

发布时间:2022-06-14 10:51:06

1. 国际期刊撤稿事件掀波澜 中国学术不端的“黑洞”到底有多大

真正愿意做学术的人不多,原因很多,主要还是高不成低不就解决不了,除非是很高精尖人才,一般大部分符合二八里边八的学生,本科生干小学生干的事,硕士生就干点初中生能干的事,体系造成很多学术浪费和无用的学术研究,很多都是没有用的。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不需要这么多做学术的,一般一千个做学术的有两个天赋异禀就足够了,这个比例在国外也是一样,所谓研究,一般人就是把已有的学好,好一点的就是稍微创新,突出者就是在创新中突破,所以也谈不上学术不端有什么多大影响,精锐是精锐,旁系是旁系,中国教育分的很清楚,当初浙大的老师问老校长,怎么判定研究生和博士生的论文,回复是前者老文老做,后者新文新做,也就是从上面就已经决定了你在学术上是进行一个突破,还是在老课题上深究其底。

2. sci论文撤稿影响大吗

录用的话影响还挺大的,未录用造成的影响会小一些除非是结果不能复现,或者存在学术道德问题,不然不能随便撤稿,那是有法律效力的具体影响要还是要看撤稿原因,比如说因作假导致的就后果很严重,但也有属于诚实的错误导致的撤稿就没有大碍。

3. 183篇论文被撤稿,学术圈"造假之王"如何走下人生巅峰

论文——实验结果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4. 2015年中国SCI论文被撤稿的原因都有哪些

拒稿原因,哪条戳中痛点

Yalow、PaulLauterbur、Barry Marshall、AlbertSzent-Gyorgyi这些人名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不过他们可都是相关学术领域的大神级人物,且都为诺贝尔奖得主,这些人你不熟悉,那爱因斯坦的大名总该如雷贯耳了吧,小编说这些的目的是想告诉大家,以上这些学界大牛的论文都曾被拒稿过,所以拒稿是科研过程中难免的事情,我们只要寻找拒稿原因,化挫折为动力,才能立足于学术界。

换一个角度去看待拒稿,也许是一件好事,能让作者知道论文的不足之处,再次投稿时,弥补不足,提高发表的几率。一般被拒稿的原因总结如下:

英语水平低:据悉因语言问题被拒稿的比例约占35%左右,而且日益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英文语法错误 , 研究描述不当,用词不当,表达不畅,中国化英语表达等等。

论文缺创新 : 创新是学术论文的灵魂,也是期刊最欢迎的形式,实验论点重复别人已发表的文献 , 或经过简单推理就能从已知的国际文献中推理获得 , 或重复他人工作者常被拒稿。

理论分析不足 : 对论文的新观点、新发现没有升华成理论高度。只有单纯的定性描述、缺乏定量的、理论的分析。

内容分量不足:每一本杂志都有自己的办刊标准,涉及领域也各有不同,论文内容缺乏分量,难以让杂志编辑提起兴趣,对于读者来说也一样缺乏对论文的兴趣。

论点无法证实 : 论文提出的论点不能通过该实验方案所证实。逻辑推理有问题 , 实验方法学理论的欠缺。作者未能公正客观地从其实验结果中推得结论。

实验存在缺陷 : 实验数据或分析存在严重缺陷。

数据统计处理不当 : 数据统计检验方法和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对或不够妥当。

应用领域窄 : 仅仅是区域性工作 , 而不是具有普遍意义、可以推广到其他地方的工作, 或仅仅是国外方法在中国某一地区的应用 , 而不是提出新的方法。

不符合杂志要求 :不同期刊对论文的要要求是不同的,这些要求包括数据表达、图片是否另附、是否清晰 , 图释是否完整 , 参考文献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其中哪一项不符合要求都有可能被拒稿。

以上的拒稿原因是否戳中了你的痛点,没关系,拒稿并不是一个坑,他能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在不断的完善学习中,写出含金量十足的学术论文。

参考:查尔斯沃思论文润色http://www.charlesworth.com.cn/

5. 对学术不端的认识看法

前有北大翟天临,后有湖大刘梦洁,年前刚爆进去翟天临的学术不端行动,昨天刘梦洁又上热搜了,那末刘梦洁是谁呢?微博上很多人问她,其实她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因为她的学位论文抄袭了一位老师辛勤工作的研究成果,重复了一万多个单词,这构成了学术上的不端行为。他遭到老师的投诉,被学校发现后,他决定取消硕士学位,刘梦洁的导师也被取消了导师资格。大家都在网上说,胡达有一流的态度和一流的责任感.重视学术不端行为并不能掩盖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任何容忍。
由于一年前发生的翟天临事件,今年的大专院校对毕业论文复读率的要求要高得多,很多毕业生不愿意说平均留级率是20%至30%。有些学校要求留级率为5%到10%,让这些学生熬夜修改。其次是刘梦洁事件,处理得非常严重,足以证明现时教育部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正确态度,亦可为每个学位提供很大比例的含金量。难道不是有些人抄袭可以拿到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吗?那些努力工作的人不会徒劳地为别人做嫁衣?可以说,由于这两个人的普及,目前的教育部门已经开始处理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极大地增强了这种教育氛围。我认为这种气氛将来会更加严峻。由于这些坏的例子已经被发现,教育部现在非常重视学术不端行为。
而且由于目前学术上的不端行为,复制粘贴已经形成了许多学生的习惯,什么是Ctrl+C,我认为这种事情应该结束,中国文化是数千万,需要的是一种创新的行为。如果你去把别人的生意变成你自己的生意,而不是别人做这件事,它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呢?因此,现在各高校都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编辑认为这是当前复制粘贴风气的一大变化,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6. 论文主动撤稿会被举报学术不端吗

综述:不会。

一般撤稿不会被举报学术不端。论文主动撤稿一般不会有学术不端的影响,但撤稿很难,有的杂志社是不允许撤稿的,可能会影响杂志社的正常运营和形象。论文主动撤稿需要跟杂志社协商好,否则撤稿可能会引起不太好的后果。

简介: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2020年12月24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提出,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

7. 为什么被撤论文大多在医学领域

2015年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先后两次大规模撤回论文,第一次是3月底该集团旗下的BMC出版公司,撤回43篇学术文章。第二次8月18日,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撤回旗下10本学术周刊上发表的64篇科研论文,涉事论文的作者绝大多数来自中国。两次共撤回论文数量为107篇。两年后的今天,施普林格出版集团的一本杂志Tumor Biology《肿瘤生物学》一次性撤稿107篇,从斯普林格提供的名单看,涉及的作者全部来自中国,不乏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名校,可谓成群结队。两个107篇显然是巧合,但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值得我们深思。

量化评价指标对学术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但是量化评价并不能完全准确地评价学术质量,对少数高质量研究,量化甚至会出现笑话。因为真正特别创新的研究,往往只有少数人才能明白。只有哪些比较热门时髦的研究,才能容易获得比较好的量化评价。因此国际一般是把量化指标和主观指标结合起来使用,任何时候都不放弃同行评价的重要地位。同行评价虽然带有非常大的个人和主观因素,如果使用公平合理,能更准确地获得某个研究和某个学者在该学术领域的相对地位。

国际学术界对学术不端基本上都是零容忍,只要出现了学术不端问题,这个学者基本上失去在学术上的生命。但是在中国,这种情况非常少见,许多学者带病任职的情况非常普遍。导致这样问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不重视学术品行的学术文化,二是学术不端有普遍性和多发性问题,有罚不责众的情况。中国的学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双双提高,但是中国的学术内涵的提高速度相对不够,这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对学术不端的态度过于温和。

注明本文来自孙学军科学网博客

8. 外文期刊因学术不端撤稿有什么影响

撤稿的意思是自己联系平台撤下自己的稿件,这个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因为你自己就是稿件的所有权使用者,怎样的操作都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是被撤稿,而原因是因为学术不端就会给你自己的信誉带来严重的损害,并且对你的学术能力会被质疑,之后的工作也很难开展。
学术不端行为败坏科学界的声誉,阻碍科学进步。学术的意义是求真,探求真理本来应该是每个学者的崇高职责,诚实也应该是治学的最基本的态度。人类的活动很难找出还有哪一种像学术这样强调真实,学者也因之受到公众的敬仰,甚至被视为社会的良心。如果科学界的声誉由于学术不端行为的频发而受到严重损害,败坏了科学研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那么必然会阻碍科学的进步,因为做科学研究是需要全社会的支持的,需要有科研资金的提供,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科研环境的。没有了这些因素,科学就很难发展。

9. SCI撤稿有什么影响

已经发表的论文被撤稿,这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撤稿非常明确的表明了文章内容的是不可信的。在论文被撤后,任何试图使用或者引用文章里面的数据都应该非常谨慎。表面上看,撤稿的决定都是由期刊的主编或者编辑下的,他们是促成这个事情的主要成员。但实际上,撤稿的原因往往是非常复杂的。

科研人员在科研出版中扮演的角色既是文章的制造者,也是文章的检查者。一篇文章被发现有问题,也可能是文章的作者自己发现了重大的错误,也可能是由其他科研人员在重复这个工作的时候发现了问题,这些人都有可能通知期刊的编辑要求撤稿。但实际上,编辑并不会都同意他们的建议。不管怎么说,撤稿对于期刊来说总是件影响不好的事情。

在文章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把可以接受的人为错误和蓄意的学术不端行为区别开来。人为错误包含了:数据采集或分类出现错误;统计分析出现了问题,以及一些在同行评审中无法核实的信息出现错误。蓄意的学术不端行为则包括:一稿多投或者一稿多发;为了利益而制造或操纵数据;违反研究协议;剽窃以及把一份数据切成多篇文章的香肠文章等。

人为错误可以通过纠正的方式来解决,如果文章存在姓名、地址和一些印刷等可以被纠正的错误,期刊可以通过再发表一个勘误通知来纠正。但是学术不端的情况就只能选择立即撤稿。一般来说,与选择最坏情况的立即撤稿相比,编辑更愿意选择纠正的方式,宁可让作者获利也不愿意选择冲突。但是近几年学术不端行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编辑在将来是否会改变策略也不得而知。

10. 117篇SCI论文被撤稿,论文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我们知道学术方面的论文难度是相当大的,当然利益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大的,如果一个学者在《英国现代生物》、《斯普林格》、《爱思唯尔》、《自然》等国际出版集团发表自己的学术论述的话,那么这篇论文的价值会十分的高,作者得到的不仅仅是论文被认可以及基金的支持,更多的是自己可以出名,所以对于现在的论文造假,我有自己的一些理解:


我们国家科研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黄金阶段,我们国家这几年的对于科学论文的要求和监督,已经呈现越来越严格的态势,这样的机制转变,相信会很好的保证我国论文的权威性和原创性,提高我国论文在世界的地位。

阅读全文

与国际学术为什么频繁撤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1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1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6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