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们国家往往在党的重要会议闭幕时播放《国际歌》,这是为什么
《国际歌》的歌词记录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坎坷曲折,展示着无数无产阶级战士的坚贞不屈,阐释着共产主义理想的崇高伟大。寥寥数语,哀痛且沉重。而今,轻抚曾千疮百孔的中华热土,奋斗点滴历历在目。从艰难困苦中觉醒,在顽强拼搏间崛起,中国的伟大事业仍在继续。
党员再唱《国际歌》,就要像唱《国歌》那样秉承正义情怀,在歌词的字里行间品读创作者与翻译者的精神思想,重温历史、追寻初心、坚定信仰,始终如一地向世界发好“中国声音”。
《国际歌》热情讴歌了巴黎公社战士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英勇不屈的革命气概。该歌曲向资本主义宣战,充分表现了革命无产阶级不屈的豪迈气魄。《国际歌》这首歌曲为行板,降B大调,4/4拍子。
全曲只有一段贯穿首尾的旋律,为带副歌的二段体结构。悲壮的前奏过后,深沉的第一主题昂首进入,表现出革命志士们不屈的气节;乐曲的中段旋律在调性上实际上转为属调,始终庄严、雄浑,曲调中愈发透出光明与希望;最后,乐曲的前奏经过自然再现,在气势宏大的高潮中结束,预示着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实现。
⑵ 为何党员会议前要奏国际歌
《国际歌》的歌词记录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坎坷曲折,展示着无数无产阶级战士的坚贞不屈,阐释着共产主义理想的崇高伟大,因此奏《国际歌》起着铭记作用。
《国际歌》曾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会歌,1920年中国首次出现由瞿秋白译成的中文版《国际歌》。1923年由萧三在莫斯科根据俄文转译、由陈乔年配唱的《国际歌》开始在中国传唱。
从中共三大起,每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闭幕时和党的重大活动结束时,都会演奏《国际歌》。
(2)最近唱国际歌什么梗扩展阅读
《国际歌》原版有六段歌词。1906年,将《国际歌》译成俄文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员柯茨,只选了六段歌词中的一、二、六3节。随后俄文版《国际歌》一直就只有三节歌词。因此流传较广的中文译本(萧三版)的《国际歌》也只选用了三节歌词。
《国际歌》全曲只有一段贯穿首尾的旋律,为带副歌的二段体结构。悲壮的前奏过后,深沉的第一主题昂首进入,表现出革命志士们不屈的气节。
乐曲的中段旋律在调性上实际上转为属调,始终庄严、雄浑,曲调中愈发透出光明与希望;最后,乐曲的前奏经过自然再现,在气势宏大的高潮中结束,预示着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实现。
⑶ 什么是国际歌
《国际歌》
The Internationale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歌曲 。1871年6月 ,第一国际活动家、巴黎公社成员的法国工人诗人E.鲍狄埃为纪念巴黎公社革命精神 , 在蒙马 特尔区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 国际歌》歌词。1888年,法国工人作曲家P.狄盖特为歌词谱曲 ,并于同年7月 23 日由工人的里拉合唱团在里尔的售报工人集会上首次演唱。此后,日益为人们喜爱,并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世界各国。1917~1944年,曾被苏联定为国歌。1923年传唱于中国。《国际歌》自产生以后,成为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战歌 。1920年即有中译歌词,1962经过订正的译词发表于《人民日报》。
⑷ 全网都在唱国际歌有事要发生了吗
因为这首歌是无产阶级最有力的战歌,这首歌的歌词是巴黎公社的领导者,在巴黎公社失败以后创作的诗歌,被法国的工人作曲家谱写成曲,成为了国际歌,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人们之所以唱这首歌,就是表达了无产阶级对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的批判和讨伐,每当歌声响起的时候,劳苦大众都是热血沸腾,而那些既得利益集团在瑟瑟发抖。
《国际歌》的歌词记录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风风雨雨,展示了无数无产阶级战士的坚韧不拔,彰显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崇高和伟大。寥寥数语,悲伤而沉重。现在,抚摸着曾经千疮百孔的中国热土,我的眼中的斗争历历在目。风雨兼程中觉醒,在顽强斗争中崛起,中国的伟大事业仍在继续。《国际歌》曾经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国歌,1922年至1944年作为苏联国歌,1931年至1937年作为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歌。中国共产党宣誓仪式的一般程序的第一步是奏唱《国际歌》。从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每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闭幕时,都会播放《国际歌》。整首曲子只有一个旋律贯穿开头和结尾,是一个带有合唱的两声部结构。悲壮而庄严的前奏之后,深沉的第一主题昂首进入,展现了革命者的不屈精神,曲子中间的旋律居然变成了一个属调(即F大调),总是庄重而雄浑,曲调越来越明朗,充满希望。最后,音乐的前奏自然再现,并以盛大的高潮结束,预示着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实现。《国际歌》曾经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国歌,1922年至1944年作为苏联国歌,1931年至1937年作为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歌。中国共产党宣誓仪式的一般程序的第一步是奏唱《国际歌》。从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每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闭幕时,都会播放《国际歌》。
⑸ 《国际歌》为什么突然火了
复古风的再现。这首歌的风靡,代入的是年代感。岁数大的,在歌声中能找到满满的回忆;年轻的一代则对历史充满好奇,通过歌曲传唱,或多或少地能获得一些时代的感应。
或者是,受到这首歌曲内涵的渲染,很多人突然明白了:以前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结果,失去的却是自我的人生追求。正如歌曲唱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人间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在如此强劲明晰的启迪下,大彻大悟者大有人在。
也或许是,时代发展到今天,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现实痛点。人们在渴求幸福生活的同时,更希望惩恶扬善,剔除弊端,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高唱巜国际歌》,传递出的就是这种呐喊。
《国际歌》原为法语歌。词由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所作,创作之初用《马赛曲》的曲调演唱。后来,皮埃尔·狄盖特于1888年为其谱曲。
这首歌因其旋律高亢激昂,雄壮浑厚;作词宛如刀锋,字字诛弊,鼓动性极强。所以一经唱响,便被翻译成许多种语言,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以前,凡是召开重要会议或举办重大活动,开幕时奏响的是《国歌》,闭幕时,必唱的是《国际歌》。后来,不知何故,这个惯例被打破,沿续固定的程序取消了这一环节,曾经脍炙人口的这首《国际歌》也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耳际,由此,很少再能听到它。
⑹ 国际歌为什么叫国际歌,明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歌
1888年6月16日,人类歌曲史上最有威力的、影响最深远的歌曲——《国际歌》的曲子,在一个工人作曲家的笔下诞生了。从此,这首战歌响遍了全世界。《国际歌》是巴黎公社战士、诗人鲍狄埃于公社失败后的第二天写的,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号召全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奴隶起来为真理而斗争的壮丽篇章。《国际歌》出版不久,就遭到统治阶级的迫害,发行人因为这首歌被判刑。狄盖特一生清苦,1932年9月26日病逝。但是,不管统治阶级怎样禁止和迫害,这首歌还是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响遍全世界,永唱不息。《国际歌》节奏抑扬顿挫,慷慨激扬,感情丰富,蕴涵深刻的道理。国际歌代表着社会底层人民的一种反抗精神,一种反抗压迫、反抗专制、反抗剥削的一种精神。哪里有压迫,哪里有专制,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着国际歌的声音!
⑺ 领导说已到唱国际歌的时候什么意思
《国际歌》实际上就是一首真理歌。直指人心,人性,与天道同心。
国际歌是共产国际的会歌,因为中国共产党是由一批经过共产国际熏陶的积极分子领导成立的,当时在南湖游船上成立的时候,与会代表中有共鸣的歌曲就是国际歌。
⑻ 国际歌象征什么
象征着无产阶级不屈不挠,反抗压迫,勇敢战斗,不怕牺牲,追求真理,追求自由,追求民主,雄浑悲壮的气节!!
多听听吧,太振奋人心了!!
1888年,在欧仁•鲍狄埃逝世后的第二年,法国工人作曲家彼尔·狄盖特以满腔的激情为《国际》谱写了曲子。从此,它便成了世界无产者最喜爱的歌,从法国越过千山万水,传遍全球,1890年出现了西班牙译文的《国际歌》,1899年被译成了挪威文,1901年出现了德文、英文、意大利文的《国际歌》,1906年正式传入了俄国,为了便于传唱,翻译这首歌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党员柯茨只选择了六段歌词中的一、二、六三段, 130多年来,《国际歌》被译成多种文字,传遍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响彻寰宇。它曾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会歌;上世纪20年代,苏联以《国际歌》为国歌。1944年正式改用新国歌后,则把《国际歌》作为联共(布)党(1952年改名苏联共产党)党歌。1923年瞿秋白将它从俄文翻译成了中文,因此我国所唱的《国际歌》也只有三段。 这首歌曲为行板,降B大调,4/4拍子。全曲只有一段贯穿首尾的旋律,以及通用的三段歌词。这里选用的是管乐改编版。悲壮的前奏过后,深沉的第一主题昂首进入,表现出革命志士们不屈的气节;乐曲的中段旋律在调性上实际上转为属调(即F大调),始终庄严、雄浑,曲调中愈发透出光明与希望;最后,乐曲的前奏经过自然再现,在雄壮而嘹亮的气氛中结束。 《国际歌》是一首无产阶级的不朽战歌。1920年中国首次出现由瞿秋白译成汉文的《国际歌》。1923年由肖三在莫斯科根据俄文转译、由陈乔年配歌的《国际歌》开始在中国传唱。1962年译文重新加以修订。歌曲的高潮在副歌的最后一句,这是全曲的主题所在,也是全世界所有译文都完全按照音译的一句:“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⑼ 为什么有人怕唱《国际歌》
《国际歌》热情讴歌了巴黎公社战士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英勇不屈的革命气概。该歌曲向资本主义宣战,充分表现了革命无产阶级不屈的豪迈气魄。《国际歌》这首歌曲为行板,降B大调,4/4拍子。全曲只有一段贯穿首尾的旋律,为带副歌的二段体结构。
悲壮的前奏过后,深沉的第一主题昂首进入,表现出革命志士们不屈的气节;乐曲的中段旋律在调性上实际上转为属调(即F大调),始终庄严、雄浑,曲调中愈发透出光明与希望;最后,乐曲的前奏经过自然再现,在气势宏大的高潮中结束,预示着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实现。
(9)最近唱国际歌什么梗扩展阅读
1923年,瞿秋白从苏联回到中国,将《国际歌》重译。
1926年3月18日,巴黎公社55周年纪念时,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印行《国际歌》传单,有三组歌词,大致对应法文歌词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其中“Internationale”在歌词中先音译为“英特尔拉雄纳尔”,再音译为“英特尔纳雄纳尔”。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即中央苏区)成立时,决定以《国际歌》作为国歌。1962年,中国音协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有关专家,对《国际歌》译文重新加以修订。
《国际歌》还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演奏歌曲。从中共三大起,每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闭幕时和党的重大活动结束时,都会演奏《国际歌》。
⑽ 国际歌歌词的深刻含义
国际歌》是一首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战歌,鼓舞着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为彻底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世界而斗争。“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就是指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今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革命遇到重大挫折,我们一定要坚信共产主义前途是光明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前进道路的曲折性,并始终不渝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另: 大约在1920年,《国际歌》就传到了中国,而且被翻译成中文。但是, 这些翻译的歌词太文绉绉了,大多数工人很难理解它的含义,唱起来也很不 顺口,所以并没有“流行”起来。就在这一年,瞿秋白在去苏联考察的途中 ,第一次听到了雄浑激昂的《国际歌》。那是一个几万人齐声同唱的宏大场 面:人们的脸上带着热情和坚定的神情,歌声慷慨嘹亮,使人热血沸腾!瞿 秋白被这样的场面深深地震撼,也被这首充满革命精神的歌曲感染了。他想 ,一定要把《国际歌》翻译成中文,让中国的劳苦大众都能传唱。1923年, 瞿秋白在繁忙的革命工作之余,终于有空来翻译《国际歌》了。瞿秋白知道 ,要把歌词从法文翻译成中文并不难,难的是要使这些歌词的意思一读就懂 ,要像平时说话一样朗朗上口。瞿秋白对照着原文,一字一句地琢磨,终于 把几大段歌词都翻译成了白话文。接着,他又用一架小风琴伴奏,一边弹着 旋律,一边轻轻地哼唱。可是,翻译“国际”一词却把瞿秋白难住了。原来 ,在法文中,“国际”这个词有五个音节,可是翻成中文的“国际”却只有 两个音节。瞿秋白把“国际”这个词翻来覆去地念唱,但无论把哪个字拖长 音,总是觉得唱起来很别扭。怎么办呢? 瞿秋白的脑海里又浮现起在苏联亲身感受万人同唱《国际歌》的场面, 耳畔回响着当时听到的歌声。突然,他想到,可以用音译的办法来翻译“国 际”这个词,这样就不会影响到歌唱时的节奏了!而且,这样翻译,能使全 世界的无产阶级都能从歌声中找到知音。于是,瞿秋白便根据法文的“inte rnationale(国际)”的读音,将它译成了“英德纳雄纳尔”(后来其他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