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c刊和ssci是什么意思
C刊就是南大核心,是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两年一评。南大核心期刊还有南大扩展版(C扩),也属于南大的,比南大核心级别要低一些。
SSCI是社会科学索引,属于国际上的期刊分类,分量高于C刊,全英文。
另外还有EI,SCI,均为国际期刊。EI是工程索引,SCI是自然科学索引。
近几年,高校普遍比较认可国际的EI.SCI,SSCI。南核数量少,发一篇难度非常大,可以选择发这类的期刊。
❷ 哪些期刊属于C刊
C刊就是cssci的简称,你可网络“CSSCI”,到其官方网站上去下载最新的目录
❸ 国际儒学是c刊吗
应该不是。
截至2022年4月1日,网上并无关于国际儒学是c刊的消息。
C刊有多种含义,多指CSSCI,出自《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缩写为CSSCI。
说法一:《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即我们常说的“C刊”,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
说法二:指核心期刊,包括所有的核心数据库,比如国外的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等。
说法三:一些单位对学术期刊的水平的简单认定,分为A类、B类、C类,各单位不一定,标准也不一致。各单位根据各自依托的文件,结合自己单位的研究特点,将刊物划归为A类,其次为B类,再次为C类(有些单位成为一、二、三类),其中C类刊物有时会称作C刊。
《国际儒学论丛》杂志创刊于2016年,是由主管,面向发行的的省级期刊(半年刊)。
没有一个政府部门给刊物划分级别,所谓的刊物级别只是期刊行业的一种认识和一些社会机构推出期刊目录。虽然没有划分,可有些评审部门对期刊级别有要求,期刊的级别高,适合晋升的级别也是相对较高。
❹ 外国语言与文化是C刊吗
应该不是。
C刊是国内南大核心期刊,SCI是科学引文索引,是国际通用的检索系统工具,从地域范围来说科学引文索引更胜一筹。
❺ 社会学c刊有哪些
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家思想的结晶。多年来,众多社会学家留下了各式各样思想,这些思想被后人编撰,形成了社会学理论。社会学也是一门利用经验考察来研究人类社会结构与活动的学科。那么关于社会学理论C刊有哪些呢?
社会学理论C刊有哪些
《科学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主办的理论刊物,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宣传、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际问题,收录的关于社会科学方面的论文有“论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与当代社会的生态危机”等。
《人口与经济》主要刊登我国人口学以及人口学与经济学交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人口学以及社会经济研究的前沿动态。此外,期刊关注相关联学科的研究进展,设有同人口学相近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社会保障研究栏目, 期刊收录关于社会科学方面的职称论文。
《社会学研究》创刊于1986年1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一级专业学术期刊,以公正性、专业化、规范化、精益求精为编辑行为准则, 取舍稿件重在学术水准和学术规范,实行三审定稿制并践行匿名审稿制度。 自创刊以来,经历了引介西方社会学、促进中国社会学研究的规范化、发布关乎中国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杰出研究成果、引导中国社会学研究取向的发展过程,逐渐为国内外社会学同仁所重视,为研究中国社会的各界人士所瞩目。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综合性学术刊物。内容涉及社会各个学科,每期各有中心,文章由世界各国学者撰写,反映各个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社会科学辑刊》(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是由辽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发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社会科学辑刊杂志栏目设置有邓小平理论研究、哲学研究、人学研究、价值论研究、社会学研究、法学研究、文化研究、经济研究。
❻ 我国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上升2位,现在的排名情况如何
2020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共计46.38万篇,比2019年增加19.8%,其中卓越国际科技论文21.60万篇,卓越国内科技论文24.78万篇。卓越论文数量最多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化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生物学。
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统计,中国在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等4个领域排在世界第1位,与上年度相比,增加了计算机科学领域。
与此同时,2020年,我国作者参与发表的论文中,作者数超过100人且合作机构数大于50个的论文有485篇,涉及主题有:粒子与场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多学科物理研究、核物理研究等。
国际访问用户主要来自国际大学和科研单位,例如: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等,英国的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牛津大学等,以及一些着名的国家实验室等。
❼ 大家说的C刊都是指哪些
C刊,指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缩写为CSSCI。
一些单位对学术期刊的水平的简单认定,分为A类、B类、C类,各单位不一定,标准也不一致。
各单位根据各自依托的文件,结合自己单位的研究特点,将刊物划归为A类,其次为B类,再次为C类(有些单位成为一、二、三类),其中C类刊物有时会称作C刊。
但C刊也有另外一个常用概念。即人文社科期刊中的CSSCI期刊。这是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组织评定的,两年一评。CSSCI即南大核心的缩写。
(7)国际c刊有哪些扩展阅读
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7、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如果该期刊同时被两种核心期刊遴选体系认定为核心,那么该期刊就是双核心期刊了。比如,既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又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❽ 中国科技翻译是c刊吗
中国科技翻译是c刊。
《中国科技翻译》创办于1988年8月,是由图书出版情报委主管,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主办翻译类专业学术期刊。本刊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核心期刊,并代表中国科技翻译界参与同国际翻译家联盟(FIT)各会员组织的期刊交流。获奖情况:1993年在国际译联第十三届世界大会获“1990-1993年度最佳国家级翻译期刊奖”。
《中国科技翻译》办刊宗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翻译工作的实践性,反映翻译工作者探索科技翻译理论和从事翻译研究与实践的新成果,提高科技翻译水平,促进机器翻译的研究与应用,报道科技翻译教学研究经验、辅导科技翻译自学。介绍国内外翻译界动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简介:
《中国科技翻译》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介绍科技翻译研究成果,提高科技翻译水平,促进机器翻译的研究与应用,介绍国内外翻译界动态。读者为广大科技翻译工作者、大专院校从事科技翻译和研究的师生及科技外语爱好者。
❾ c刊a类一般是哪些
C刊,指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缩写为CSSCI。
一些单位对学术期刊的水平的简单认定,分为A类、B类、C类,各单位不一定,标准也不一致。
各单位根据各自依托的文件,结合自己单位的研究特点,将刊物划归为A类,其次为B类,再次为C类(有些单位成为一、二、三类),其中C类刊物有时会称作C刊。
但C刊也有另外一个常用概念。即人文社科期刊中的CSSCI期刊。这是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组织评定的,两年一评。CSSCI即南大核心的缩写。
❿ 法学领域的C刊、北核期刊,都有哪些
《法学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法学研究编辑部编辑、法学研究杂志社出版的法学刊物。刊载有关中国法治建设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论文。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坚持学术性、理论性的办刊宗旨。
坚持高水平的用稿标准,以展现我国法学理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主要读者为法学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者,立法和司法工作者,法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律师、行政执法人员和法学理论爱好者。
《当代法学》(双月刊)创刊于1987年,由吉林大学主管、主办,吉林大学法学院承办。是法律学术理论刊物。它的办刊宗旨是:繁荣法学学术研究,弘扬法治精神,推动社会法制进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荟萃学术精品,为宪法、行政法、经济法、民商法、刑法、诉讼法、国际法、环境法、军事法等部门法的法学专家、法学研究工作者搭建学术研究平台,提供对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让高层次法律研究人才脱颖而出。杂志在办刊中,突出以各部门法学前沿、热点问题研究为重点的办刊定位,突出自己的特色。
《现代法学》原名为《西南政法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西南政法大学主办的法学学术期刊。
1982年,更名为《法学季刊》,1988年,更为现名《现代法学》(双月刊)。办刊宗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法学繁荣发展。目前,本刊的主要栏目有:理论思考、观点回应、专题研究、评论。
《中国法学》(双月刊)创刊于1984年,是由中国法学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期刊。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坚持刊物的学术性,追求学术创新,严守学术规范。
不断推出新人新作,成为我国培养造就法学研究学术带头人的摇篮。主要栏目:有走向法治之路、专题论坛、立法研究、司法改革与司法公证、立法研究、各科专论、讲座与争鸣、判例评析。
《法学论坛》本刊以“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为宗旨,遵循“传播新思想、探讨新问题、交流新成果、宣传新法律、介绍新知识”的办刊思路,立足科学前沿,关注法学基础理论为主,侧重法学应用理论和学术研究。
普及与提高,以创新为主,着重刊登法学研究的新成果,反映法学进度的新动态,介绍法学领域的新观点,积极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