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YAHOO是谁创建的他是哪个国家的叫什么名字
18世纪的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在他的经典小说《格列弗游记》中曾用过yahoo一词,是一种人形兽,发出“yahoo”表示惊喜。
而雅虎的两位创始人美国人大卫·菲罗和杨致远(由台湾移居美国)创建公司时采用了Yahoo这个绰号,是因为两位创始人都喜欢字典上对yahoo的定义:不通世故、粗鲁而单纯的人。
创业百年--Yahoo!
杨致远随父母由台北移民到美国时,只不过是个10岁的小学生;阔别17年后,杨致远已是网络资讯检索服务“雅虎(Yahoo!)”的创办人,也是全球资讯产业的又一年轻企业明星。
事实上,称他为“明星”绝不为过,因为“雅虎”翌日在纽约华尔街证券市场上市便备受瞩目,股价由13美元升至33美元,升幅达2.5倍多,为该公司筹集了逾20亿美元的资金,成为另一个火箭般上升的技术股,也让世人对联只新股充满憧憬。而“雅虎”的创办人、年仅28岁的美籍华人杨致远也因此在一日之间成了坐拥亿万的富翁、股市中又一风云人物。进入高速公路的“快车”
“雅虎”从创业至上市尚不足一年,杨致远以其勤奋、智慧和气魄站在新兴科技领域发展的前端,使这家名字既俏皮又活泼的公司充满了生机。
“雅虎”是一家电脑网络应用软件专业公司,与一般传统性电脑软件业者不同,它看准电脑网络的应用市场,建立起一个类似网络电话簿的检索系统,这个称之为“雅虎”检索系统的软件,将全球网址(website)分类为艺术、教育、卫生、区域、电脑和网络等14类。“雅虎”的推出可以使电脑用户避免在查讯资讯高速公路信息时,犹如进入庞大的资料库不得其门而入,耗费多时只为了寻找一个有兴趣的题目。通过这套软件,用户能够随自己的旨意作出选择,尽可能以极短的时间在国际网络上的数十万个主题中,找到想找的网址。
“雅虎”公司的成立其实也充满了戏剧性。1993年底在斯坦福大学电机研究所攻读电机工程博士学位的杨致远开始使用全球网络,他和学友大卫.费洛(David Filo)都觉得国际网络范围广泛,要找一个题目往往需耗费多时,如果能建立一套搜寻的软件,有系统和分门别类地加以组织,使用网络资讯时便会很方便。
于是,1994年,年仅25岁的杨致远从名为“睹”(Akebono:日本有名的美裔相扑手名称)的电脑着手,开始在万维网中(WorldWide)出版了使用资料搜查手册(全球资料目录软件)。至于为何命名“雅虎(Ya-hoo!),杨致远表示:“我们是在Gulliver旅游手册中找到这个名的,我们觉得Yahoo代表了那些既无经验、又无教育的外来游客,与我们这群电脑人非常相近,所以,我们就用了Yahoo!来作为这个软件的名称了。”当然,对外界时,他们会指Yahoo!便是Yet Another Hierarchically Officeious Oracle”(Oracle是另一个电脑软件),而杨致远和费洛两人就自称为"Chief Yahoo!”,Yahoo!一族的酋长!
由于许多网友纷纷进入斯坦福大学电机系的工作站使用这套软件,使校方大感困扰,抱怨这项发明影响了学校电脑的正常动作。这此,杨致远和费洛积极寻找潜在的投资者,第一个找到是硅谷成功的企业家、国际购物网络(Internet Shopping Networks)的创始人亚当斯(Randy Adams)。亚当斯不仅帮助“雅虎”出世,还将“雅虎”介绍给硅谷的风险投资公司Sequoia Capital,由这间公司帮助“雅虎”计划上市。亚当斯说:“硅谷隔几年就会出现世界着名的企业人物,杨致远就是其中一个”。
杨致远与费洛决定放弃即将完成的博士学位,因为他们认为继续开发软件工作比完成博士研究课程更重要,而且那个时候正是推出软件的黄金机会,于是携手成立了Yahoo!软件公司。对他个人来说,做出这样的抉择是很不容易的;“教育在我的家庭中是很重要的,然而,我的家人更明白像他是办Yahoo!这样的机会很难得,不容错过。我计划将来再返回斯坦福完成博士学位,目前我会全力以赴发展Yahoo!”
杨致远的“雅虎”将索引软件无偿提供用户使用,公司盈利则主要依靠广告收入。“雅虎”创建伊始,每周用户就多达七千万个,每日“雅虎”为软件增加两百多条新目录。目前“雅虎”用两条T3专线和40多部电脑,处理每天近千万次的查询,速度令人满意。由于“雅虎”检索系统实在方便,前景被普遍看好,广告收入也相当乐观。结果,雅虎一上市就一鸣惊人,风头大出。
以质量抗衡数量
“雅虎”的成功,在于它是第一个进入市场的检索软件公司,并且为未来的资讯世界建立了一套应用方便、功能强大的资讯检索系统。在众多的竞争中,目前能与“雅虎”抗衡的迪吉多仪器公司(Digital Equipment)的阿尔塔--维斯塔网络(Alta Vista Web),他们声称其数据库可索引两千两百万网页;相对而言,"雅虎"
只能索引二十多万网页。为了对付这一挑战,“雅虎”立即宣布以分类目录形式提供内文。“这是以质量来抗衡数量。”杨致远说,“雅虎”能使你一打开桌面出版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打到所需东西,而阿尔塔--维斯塔网络就难以做到。由于“雅虎”所开发的产品都兼具发展与商业前景,因此包括路透社和新闻传媒公司等一些着名电脑及资讯企业都有意与他们合作。目前,“雅虎”最大投资者是日本Softbank公司,该公司占有“雅虎”37%的股份,当时的股价市值达一亿零八百三十万美元。
“雅虎”的崛起是网络世界发展的一个象征,受到资讯业及股市业界的重视,而杨致远本人也成为华人世界中最年轻的名人之一。这个10岁举家移居美国的青年并无任何家世背景,单凭自己的勤奋,从一点儿也不懂英文开始到进入斯坦福学府成为博士研究生,终于创业有成,在新兴资讯科学领域有所建树。今年四月“雅虎”在日本成立公司后,短时间内已成为日本最大的检索公司。年中,“雅虎”在加拿大设立公司,继而计划进军欧洲,然后才轮到华人、东南亚及韩国领域。
网络索引界的CNN
除了对电脑发狂外,杨致远的爱好也很多元化。工作之余他喜欢打篮球、远足、骑山地车等等。四年前他在日本对日本国技相扑发生兴趣,认为相扑运动包含了日本的文化和传统,是荣誉的象征。在文艺方面,杨致远喜欢读吉奥宝库.摩尔的小说《穿越大峡谷》和伊安.莫里森菱《第二条曲线》;1996年他最欣赏的电影是《独立日》,而他喜爱的音乐则是Count-ing Grows和Hootie and the Blowfish及其唱片集。闲来,杨致远也会煮煮中国菜。有言云: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个女人,杨致远也不例外。“我的女友是Akkiko,最使我欣慰的是无论我的情绪如何,工作是否顺利,她始终在我身边支持我,给我精神力量;她会容忍我‘发疯’式的生活和工作态度,并且尊重我的一切。”
杨致远说:“Yahoo!在美国闯出名声,是国际网络上的新品牌,就像当初有线电视发展时,CNN建立起领导地位一样。Yahoo!将凭其名声进行各种投资,只要国际网络存在,就有Yahoo!。”目前,雅虎是世界上最受欢迎、最先进、最有功效的国际网络索引公司。一项由Yankelorich进行的调查显不,在众多的带领潮流的国际网络资料搜索品牌中,雅虎的知名度是最高的。杨致远认为,进入21世纪,数码资讯将不可避免地继续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与通讯中,使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短,他希望Yahoo!能在资讯工业的改善与革命中继续扮演主角。
面对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新兴资讯科技领域,杨致远雄心勃勃地说:“我愿与雅虎一起迈进资讯服务市场。我们是第一个进入市场的检索系统公司,希望也是最后一个退出的。”
杨致远认为在今后十年中,国际网络检索业务将继续快速发展,他相信全家先进的电讯基建可以让人们更好、更快地使用索引系统,而可供选择的其他进入国际网络仪器也会出现,这一切将使人们继续发掘国际网络的新功用。但这重大使命将由谁来完成?杨致远说:“公元2000年后,无论是在台湾、香港或中国大陆的中国人,都将被世人肯定为研究科学的最佳人才。”
Ⅱ 中国雅虎还属于美国雅虎吗
雅虎本身是个国际性的大集团。
雅虎中国 是雅虎在中国这个地区的一个分公司。
不过雅虎把他在中国的经营权卖给了阿里巴巴,
同时雅虎也注资到阿里巴巴;
其实可以这样说,
雅虎中国的绝大部分股权掌握在中国手中,
也就是马云的阿里巴巴手中。 【【【10.2005年8月 阿里巴巴和雅虎全球达成战略合作,全资收购雅虎中国,并更名为阿里巴巴雅虎。 】】】
Ⅲ 雅虎是哪个国家的公司
雅虎是美国的互联网门户网站,也是20世纪末互联网奇迹的创造者之一。其服务包括搜索引擎、电邮、新闻等,业务遍及24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超过5亿的独立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络服务。
同时也是一家全球性的因特网通讯、商贸及媒体公司。雅虎是全球第一家提供因特网导航服务的网站,总部设在美国加州圣克拉克市,在欧洲、亚太区、拉丁美洲、加拿大及美国均设有办事处。
(3)雅虎国际商城是哪里的扩展阅读
2015年雅虎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广告公司”。2016年7月25日,美国电信巨头Verizon(威瑞森)以48亿美元收购雅虎核心资产。
2016年9月22日,美国雅虎公司承认,这家企业与至少5亿用户相关的信息遭人窃取,涉及用户姓名、电子邮箱、电话号码、出生日期和部分登录密码。失窃事件发生在2014年下半年,失窃信息取自雅虎网络系统。
2017年10月,雅虎再次宣布所有30亿用户个人信息被泄露。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8世界品牌500强》榜单,雅虎排名第322。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雅虎
Ⅳ 雅虎公司在北京的详细地址是哪里
有。
海淀区北四环西路理想国际大厦
Ⅳ 阿里巴巴 雅虎中国 和 雅虎(国际)到底是什么关系
雅虎(际)阿巴巴40%股份雅虎全部资产归阿巴巴所雅虎(际)能干预阿巴巴(包括雅虎)经营初马云杨致远达协议外15亿美圆现金初作交易部支付给阿巴巴所雅虎改名雅虎啦
Ⅵ 雅虎是哪个国家的
总之 中国人在美国创立的
雅虎(Yahoo!,NASDAQ:YHOO)是美国着名的互联网门户网站,20世纪末互联网奇迹的创造者之一。其服务包括搜索引擎、电邮、新闻等,业务遍及24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超过5亿的独立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络服务,迄今为止,保持了全球第一门户搜索网站的地位。
业务遍及24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超过5亿的独立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络服务。
雅虎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因特网通讯、商贸及媒体公司。其网络每月为全球超过一亿八千万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上服务。雅虎是全球第一家提供因特网导航服务的网站,不论在浏览量、网上广告、家庭或商业用户接触面上,www.yahoo.com 都居于领导地位,也是最为人熟悉及最有价值的因特网品牌之一,在全球消费者品牌排名中位居第38位。雅虎还在网站上提供各种商务及企业服务,以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及网络使用率,其中包括广受欢迎的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网站解决方案的雅虎企业内部网;影音播放、商店网站存储和管理;以及其他网站工具及服务等。雅虎在全球共有24个网站,其总部设在美国加州圣克拉克市,在欧洲、亚太区、拉丁美洲、加拿大及美国均设有办事处。
中国雅虎(www.yahoo.com.cn) 开创性地将全球领先的互联网技术与中国本地运营相结合,成为中国互联网界位居前列的搜索引擎社区与资讯服务提供商。中国雅虎一直致力于以创新、人性、全面的网络应用,为亿万中文用户带来最大价值的生活体验,成为中国互联网的“生活引擎”。
1999年9月,中国雅虎网站开通。
2005年、2006年,中国雅虎分获由IT风云榜评出的“搜索引擎年度风云奖”和第五届互联网搜索大赛“搜索产品用户最高满意度奖”等殊荣。
2005年8月11日,雅虎投资10亿美元于阿里巴巴,同时阿里巴巴全面收购雅虎中国,成为阿里巴巴旗下网站。
YAHOO来历
YAHOO!是英文“农夫”、“粗汉”的意思,不过YAHOO!公司的中文名称“雅虎”却很可爱,就像“虎队”中的“乖乖虎”。在首批于互联网络上崛起的公司中,YAHOO!是一家白手起家的公司,是20世纪90年代的“车库传奇”,再现了20多年前苹果公司乔布斯创业的精彩一幕。不过,YAHOO!幸运得多,不到一年,便筹集到9亿多美元的发展资金。
YAHOO创始人
杨致远,一位20多岁的台湾移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时,与同窗DAVID FILO(29岁的美国青年)——两位Internet网上老手——合作,为方便上网查找资料,编出一个专门用于整理INTERNET上各个节点资料的程序,并于1994年4月正式在互联网上推出。
自古英雄出少年,今日英雄出网络
雅虎有两个创始人,一个是大卫•费洛另一个是杨致远。杨致远1968年出生,并在台湾渡过了他的童年时光,他的母亲是讲授英语和戏剧的教授。在杨致远两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以后,一直是他的母亲抚养和教育着他和他的弟弟。杨致远有一个姨母生活在美国,10岁时,杨致远随家人移民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他坚持认为自己当时是一个比较懒惰的孩子,而且注意力不集中。也许情况确实如此,但他的学业还是完成得不错。杨致远学习起点确实比较低,第一天上学的时候,他知道的英文只有一个单词——shoe(鞋子),但在完成了中学学业以后,于1990年顺利进入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杨致远用4年时间,完成了电子工程系本科及硕士学业并获得了学位。快到毕业的时候,他发现所学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并发现自己没有完全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于是他又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以求获得更高的起点。也许是上帝的安排,这时恰好大卫有个研究项目需要人帮忙,于是他们俩走到了一起,开始了他们的博士学业,也开始了他们后来创业的关键一步。
当初,杨致远和大卫认为自控软件有很多的创业机会,便选择了这个研究方向,但不久他们就发现这个方向的创业机会已经被几个公司垄断,留给他们的机会并不多。就在他们万分沮丧又百无聊赖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刺激两位决定走上经营搜索引擎业务同样也有两个因素,准确地说,是一件事和一个人。一日,两人无意中登录了一个叫“梅尔玫瑰”的搜索站点,尽管该站点内容空洞贫乏,缺少新意,但整个站点采用的分类目录的做法吸引了他俩。为什么不组织一个像这样可供登录者按自己的需求查询内容的站点?这种创新的思路导致了雅虎的诞生,并成为后来雅虎建立网站的技术方向。同时由于关键字技术的使用,查询速度更快,远非从前那些仅供上网者误冲误撞的搜索引擎可比,用杨致远的话来说:“雅虎是大器晚成的网络巨人。”
如果说“梅尔玫瑰”是雅虎的正面动力、框架蓝图的话,可畏的迪•梅尔彻老师则是一根镶满铁钉、催人奋进的鞭子了。这两位在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小有名气的高材生,起先也很有一番长青藤大学学生发迹的常规思路:读好书,拿上一连串的“A”到大公司报到上班。然而,这个美好的幻梦被他们后来称之为“救命恩人”的博士生导师迪•梅尔彻及时摧毁了。当这两位好学生在租来的一间小阁楼里启动他们的凌云壮志时,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却由于他们那台宝贝服务器每天受到几万次的登录而不堪重负起来。迪•梅尔彻老师在三番五次劝说无效后,终于发起了脾气,最后通牒:要么放弃工作,要么卷铺盖走人。两人走了一条折衷道路,将实验室搬出了校园。
“开始时的一切如同恶梦一般,我们没有了电脑,没有服务器,杨致远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购买了几台电脑,至于服务器,则是靠免费为美国在线、网景这样的大公司作pop-up(一种弹出式广告)而租用他们的;更要命的是,在我们手头最为拮据的时候,上述两家大公司都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想高薪聘用我们,我们好不容易才挺过来了。”大卫•费洛在回忆这段往事时,露出一脸无奈的神情。
1994年4月,当时刚出现的因特网浏览器Mosaic很快就把他们迷住了。于是,他们制作了自己的主页,把喜欢的靓站网址收集起来,链接到自己的主页上。他们在因特网上通宵达旦地游历,博士研究工作自然也被放到一边。像许多上网的人一样,杨致远和大卫各自收集自己喜欢的站点,然后互相交换,先是每天交换,接着是几小时一交换,而后随时交换。随着收集的站点资料日益增多,他们开发了一个数据库系统来管理资料,并把资料整理成方便的表格,将它命名为“杨致远和大卫的www网站面”。站点的名单越来越长了,于是他们将站点分成不同类别,很快每一类站点也太多了,他们又将每一类分成子类。雅虎的雏形就这样诞生了,核心就是按层次将站点分类,这很像中国的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分类法将图书根据内容分成大类,大类下面再分小类、细类,直到书名目录。
起初,杨致远和大卫只是把指南的地址给几个朋友,但没过多久就有数以百计的人开始访问他们的指南。他们在设计指南时,并没有想到给大学外的人使用,纯粹是自娱自乐的性质。但杨致远的电脑属于斯坦福大学网络的公开部分,所以只要知道地址就可以随时来访问。
杨致远和大卫一起设计的这个软件投放到网络里后,大受欢迎,无数的人都到他们在斯坦福大学的地址上来查询,以至于使得斯坦福大学的网络显得十分拥挤,校方抱怨连天。� 随着站点的访问者越来越多,他们也越来越得意,也越来越用心,不断扩充指南的功能,提高搜索效率,加上最新站点、最酷站点等功能。伴随着每一点进步,他们都会收到大量鼓励的电子邮件,有些还提出了改进建议。这一切都是在没有任何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完成的,但是得到人们的注意总是一件好事。他们不断增加更多更好的服务来吸引更多的访问者,站点的名字也改成了雅虎。到1994年冬天,他们的流量获得巨大增长,同时整个Web网也进入了飞速发展期。Netscape正式成立。随着雅虎流量的与日俱增,两个没有经验的男孩十分为难,但不管怎样,雅虎的价值不容忽视,雅虎每天要接待数以万计的访问者,任何拥有大量忠实追随者的事物总是有价值的,杨致远坚信这一点。
在这样的情形下,也许有人会说,那杨致远还不如干脆离开学校,自己成立一家公司,说不定会发大财。
这正是杨致远所做的。于是杨致远便中断了学业并成立了雅虎公司。公司的股票在华尔街上市后,杨致远的个人资产在一瞬间飞升为1.7亿美元。
杨致远是Internet催生的亿万富翁。Internet上充满了机会,杨致远抓住了机会,在Internet上威风八面的雅虎,就是这位来自台湾的华裔青年研制的。雅虎让杨致远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真是财从天降。
这也许让人觉得,他的经历好像同另外一个与电脑有关的家伙相同?不错,现在已经有人把杨致远称为“比尔·盖茨第二。”只不过,杨致远自己不愿意把他同那个在哈佛大学中断了学业创建微软(Microsoft)公司的年轻富翁相比。他说他是“杨致远第一。”
自命为“首席笨蛋”的杨致远在接住从天而降的财富以后,正在解决下一步将如何发展的问题。
不了解电脑发展史的人都会知道,电脑肯定不是从一开始就是今天这个模样,或者说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电脑,是人创造了电脑。所以,电脑从诞生到发展,就是人类不断向自己的能力挑战的结果。仔细回味一下,一部电脑发展史,就是一部智力竞技史。电脑,就是智力的竞技场!
这块竞技场,如同在体育的竞技场上一样,交织着成功者的喜悦和失败者的悲伤,飘洒着得意者的笑容和破落者的泪水!
这块竞技场,温存地留下了胜利者,也无情地淘汰了失败者。
这块竞技场,使比尔·盖茨成为青年的偶像,也使更多的人成为后来者的铺路石。据日本人估计,每一个像比尔·盖茨的亿万富翁的背后,都站着近万名失败者。
这块竞技场,没有常胜将军,也没有天生的贵族。
如果从空中来俯瞰这个竞技场上的风云变幻,就会发现有水流风转,电脑界的走势正被两股力量所拨动,一个就是硬件厂商的努力,一个是软件业的不断追求。
而且电脑元器件的每个焊点上都记载着一系列的竞争,有时这种竞争是很严酷的。
商业上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竞争。IBM公司在推出PC机的时候,一下推出了两个小公司,一个是硬件领域的英特尔公司,一个是软件方面的微软公司。当他们三家合起来对付苹果公司的时候,利益是一致的,可是IBM PC成为市场上的主角以后,他就对微软和英特尔不再感冒了,先是冷落英特尔公司的80386芯片,继而是试图甩掉微软公司。
现代社会,智力竞争当数电脑业为最。在电脑这个行业中,年龄是个敏感的话题,几乎所有成功者都是20岁上下,否则精力、体力、想象力都不适合于电脑业,这一点一如体育界。乔布斯、比尔•盖茨、克拉克、杨致远、安德森……无一不是少年有成。在中国,看一看联想、巨人这些大公司的领导层,有几人超过30岁?中国的“微软软件”WPS研制人裘伯君成事也仅是20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
网络之星杨致远
要进入一个国家,需要通过它的国门。要进入一座大楼,需要经过它的大门。同样的,要进入因特网世界,也需要经由它的网络门户。网络门户提供各种各样站点地址,使用户很快就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因此在网络时代要获取财富扩大“疆土”,便要通过网络门户来实现。
在众多网络门户中,最着名的要数雅虎(Yahoo)。它被视为网络时代成功的楷模,成为许多创业者崇拜的偶像。尽管雅虎创业不过三年,股票上市也才两年,但它的辉煌业绩足以令所有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通过雅虎进入因特网的人每月有4000万人,比收视率最高的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电视节目每周收看人数3000万人还要多。雅虎的股票成为天价,两年后已是1996年刚上市时的23倍。1998年8月25日它的股票价格为97.50美元,是1998年计划每股红利32美分的305倍,公司市值达91亿美元。连计算机产业盈利首户微软都感到震惊,因为它的股票价格才是其预期红利的52倍。据美国《商业周刊》1998年12月18日公布的数据,雅虎是1998年股票增值最快的公司,股值增长率达455%,居第二名。
雅虎是由中国台湾人杨致远(Jerry Yang)创立的,他生于1969年,1993年他和费罗(Filo)一起成为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研究生。他们喜欢在万维网上冲浪,并把他们所喜爱的站点编成一个名单以便寻找。有次他们灵机一动,决定将这一名单在网上公布,供网友使用,并将这一名单叫做“Jerry’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通往万维网的杨致远指南)”。没有料到这一行动大受欢迎,发生了轰动效果。于是,1995年他们便放弃了写毕业论文,而专门从事创建网络门户的工作,并把主要站点的名单起了新名字“Yet Another Hierarchical Officious Oracle(另一层次式的正式指南)”,它的缩写词Yahoo便成为这一网络门户的名字。
现在雅虎正面对着激烈竞争,竞争中最强大的武器便是其驰名品牌。有了它便有人愿向它投资,有了它就有更多的人愿意光顾。据统计,现在有51%工作中的网上冲浪者和42%家庭中的网上冲浪者在使用雅虎。预计2002年时雅虎的广告收入至少是所有网络门户总和的四分之一,这就是雅虎在竞争中的优势。
雅虎虽只有600人,但却正在开拓网络门户以往没有涉及的领域,例如要使门户通往电话、电视、字显BP机、掌上型设备等。1999年雅虎生动活泼的万维网网页将可以接受来自任何装置的往任何地方的访问。雅虎还向国外发展其业务,它正以9种语言在不同国家运营,其中包括澳大利亚、中国、德国、日本等,雅虎的信息流量中,大约有30%来自北美以外的国家。
由于雅虎不断壮大,它的股标价格涨势使微软都大吃一惊。雅虎股票涨幅为其1999年预期的红利增长率4.1倍,而微软的只有2.7倍。要使雅虎的股票能和微软一样物有所值,1999年它的盈利应增加66%,但分析家们预测它只能增加45%。另外雅虎自己也认为它的毛利率只能达到88%,而微软的毛利率可达到92%。尽管这样,雅虎的股票却更加走俏。这是因为人们看到了它的前景,认为它有潜力成为第一个因特网巨人。由于用以前的理论无法说明雅虎的股票何以会这样高,于是1998年7月10日有人提出信息业中的另一个法则“雅虎法则”。
在此之前,摩尔法则说明微处理器的计算能力每18个月翻一番,但价格却降低一半。梅特卡夫法则说明网络的价值同节点数目的平方,也就是用户数目的平方成正比。雅虎法则说明金钱(财富流量)同信息名义价格和货币收入之间的比值存在内在关系。它用以解释雅虎股票在实践上背离工业社会的规则(即股票市值与物质资本市值应有一定对应),说明何以信息市场上的股票价格会和资本市场上的财务收入出现如此悬殊的差别。
按照工业社会的理论,认为信息业不能创造财富,只有工业创造财富。雅虎这样高的收益,照理不应归他所有,是雅虎通过“心理”手段,把本应归于工业家所有的财富“再分配”给信息家。因此市场应当恢复秩序,雅虎的暴利应该被剥夺。
YAHOO发展史
1995年4月12日,YAHOO!正式在华尔街上市,上市第一天的股票总价达到5亿美元,而YAHOO(雅虎)1995年的营业额不过130万美元,实际亏损63万美元,直到1996年底,才赚了区区9万美元。
YAHOO!没有微软庞大的财力,也没有SUN那样成熟的经验和技术资本。甚至网景公司,克拉克与安迪森这对“梦幻组合”,创业时还有克拉克带来的400万美元。YAHOO!两位创造人几乎是从零开始的,当时他们还只是两名穷学生。
YAHOO的成功在全美以至台湾刮起了一股创业旋风,大学生们不再追求进入待遇优厚的公司或者攻读什么MBA,他们二、三个自成一伙,杀入互联网络,像当年开拓西部荒野的牛仔,义无反顾。他们中有很多是华人青年,像目前全球最热门的中文站台“华渊”,便是几位台湾青年学生联手开办的。如果不是克拉克与安迪森绝妙的营销手段,网络“金童”的光环很有可能会落到YAHOO!两位创始人的头上。
事实上,YAHOO!股票上市首日便上涨154%,而网景上市的第一天,才上涨102%,其它一般公司不过百分之几。这家刚上市公司的股票引得各界人士争先购买,致使股价疯狂上涨。一夜之间,一位华裔青年名垂青史,步入亿万富翁之列。这无疑为美国这个崇尚个人成功的国度,再次树起青年一代的偶像。创造这个神话的就是杨致远和他的公司YAHOO!。的确,今天,YAHOO!已成为网上居民首选的查询工具。
1997年元月,《今日美国》为全国信息网的网络族筛选“内容最丰富、最具娱乐价值、画面最吸引人且最容易使用的网络站台”,结果发现“雅虎(Yahoo)”连续数周在内容最优良、实用性最高、最容易使用等项目上夺魁。相信每一位新入门的网络用户,好不容易获得上网成功的喜悦后,接下来面临的便是——我要到哪里去参观——这个现实的问题。经过一阵子的摸索后,你便能体会到为何搜寻引擎会那么炙手可热的原因了。
对于网络生手来说,搜寻引擎就像是一位亲切的导航解说员,如果你想查询资料,它就像一位称职的图书馆管理员。YAHOO!公司可以提供世界性INTERNET导航服务,它是在Web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信息和显现指南。两位创始人也因开发YAHOO!所做出的轰动性贡献,被国际电脑界誉为“非凡的创造性劳动”。因此,有报纸称:YAHOO!和18世纪植物学家LINNAEUS一样,重新组织了世界。YAHOO!在用户数量、信息量、广告客户数量、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已成为业界领先者。
至2006年10月,多个国家雅虎网页主页已经推出并使用新版面。
已经推出并全面改用新版面的地区:美国(英文)、美国(西班牙文)、加拿大(英文)、加拿大(法文)、墨西哥、巴西、阿根廷、英国与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印度、韩国、香港、台湾、菲律宾、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澳纽中国大陆。
未推出新版面的地区:美国(中文)、希腊、丹麦、荷兰、瑞士、瑞典、奥地利、挪威、芬兰、加泰隆、俄罗斯、亚洲、日本。
Ⅶ 雅虎中国到底算哪个国家的是中国吗
不准确 的。
雅虎本身是个国际性的大集团。
雅虎中国 是雅虎在中国这个地区的一个分公司。
不过雅虎把他在中国的经营权卖给了阿里巴巴,
同时雅虎也注资到阿里巴巴;
其实可以这样说,
雅虎中国的绝大部分股权掌握在中国手中,
也就是马云的阿里巴巴手中。
Ⅷ 雅虎怎么分中国,国外的啊那雅虎到底属于哪国
总部在美国,中国的只是分部!
Ⅸ 雅虎公司的由来以及公司的产品是什么
雅虎( www.yahoo.com )是全球第一门户搜索网站,业务遍及24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 超过5亿的独立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络服务。1999年9月,中国雅虎网站开通。2005年 8月,中国雅虎由阿里巴巴集团全资收购。 正如计算机时代的很多新事物一样,Yahoo!起源于一个想法,随后变成一种业余爱好 ,最终成了使人全身心投入的一项事业。Yahoo!的两位创始人大卫·费罗(David Filo) 和杨致远(Jerry Yang),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系的博士生,于1994年4月 建立了自己的网络指南信息库,将其作为记录他们个人对互联网的兴趣的一种方式。 但是不久,他们就发现他们自己编写的列表变得很长,不便于处理。于是他们开始在 Yahoo!身上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 1994年,他们将Yahoo!变成了一个可定制的数据库,旨在满足成千上万的、刚刚 开始通过互联网社区使用网络服务的用户的需要。他们开发了可定制的软件,帮助他 们有效地查找、识别和编辑互联网上存储的资料。 Yahoo!的含义是“另一个层次化的、非正式的预言”,但是大卫·费罗和杨致远 更愿意说,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个名称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yahoo(野蛮人)。最初 Yahoo!存放在杨致远的学生工作站“akebono”上,而搜索引擎存放在Filo的计算机 “konishiki”上。(这些计算机的名称都来自于一些具有传奇色彩的夏威夷摔交手 ) 1995年初,Netscape Communications 公司(位于加州Mountain View)的联合 创始人之一Marc Andreessen邀请大卫·费罗和杨致远将他们的文件转移到Netscape 公司提供的更大的计算上。这一做法不仅使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网络恢复了正常,而 且令双方都有所受益。 今天,Yahoo!含有链接到互联网上的成千上万台计算机中存储的信息。San Jose Mercury新闻最近指出:“其实Yahoo!的贡献最近乎于Linnaeus的工作,Linnaeus是 一位18世纪的植物学家,他所创建的分类系统有效地划分了整个自然界。” 雅虎公司概况 雅虎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互联网通讯、商贸及媒体公司。其网络每月为全球超过 一亿八千万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上服务。雅虎是全球第一家提供互联网导航服务的网 站,不论在浏览量、网上广告、家庭或商业用户接触面上, www.yahoo.com 都居于领 导地位,也是最为人熟悉及最有价值的互联网品牌之一,在全球消费者品牌排名中位 居第38位。雅虎还在网站上提供各种商务及企业服务,以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及网络 使用率,其中包括广受欢迎的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网站解决方案的雅虎企业内部网;影 音播放、商店网站存储和管理;以及其他网站工具及服务等。雅虎在全球共有24个网 站,其总部设在美国加州圣克拉克市,在欧洲、亚太区、拉丁美洲、加拿大及美国均 设有办事处。 对整个互联网产业来说,雅虎曾经是一面旗帜,如今,它正在从充满激情的青春期走 向稳重的成年期,对现实的冷静判断让它一步步重新回到了原来的领先地位。 雅虎出世 雅虎公司的成立充满了戏剧性。1993年底,在斯坦福法学电机研究所攻读电机工 程博士学位的杨致远和同学费罗迷上了网络,每天,他们有数小时泡在网上,分别将 自己喜欢的信息链接在一起,上面有各种东西,如科研项目、网球比赛信息等。雅虎 就从这里发展起来。开始时他们各自独立地建立自己的网页,只是偶尔对彼此的内容 感兴趣才互相参考,渐渐地他们链接的信息越来越广,他们俩的网页也就放在了一起 ,统称为“杰里和大卫的万维网向导”(Jerry & David'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共享这一资源。 他们利用学校的工作站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编写的网络搜索软件。网民们很快发现 了这个网站,由于许多网友纷纷进入斯坦福大学电机系的工作站使用这套软件,校方 大感困扰地把他们的服务器“请”出了校园。 当时,网上有许多竞争者,如WebCrawler、Lycos、Worm、Infoseek等,这些网 站都靠软件自动搜索起家,虽然范围广泛,但不准确。而雅虎则纯粹是手工制品,搜 索准确,更加实用。实际上到1994年底,雅虎已成为搜索引擎的领导者。 雅虎非常走运的是,网景公司的马克安德森当时非常喜欢雅虎的网站目录, 1995年1月,他把网景浏览器一个最重要的按钮——网上搜索指向了雅虎。当网景浏 览器的用户按那个按钮时,他会被自动地带到雅虎的网站。网景浏览器的成功使得雅 虎迅速名震互联网。 这时,美国在线找到杨致远和费罗,希望收购雅虎。两人经过慎重考虑,回绝了 美国在线。他们怕一旦被收购,雅虎会面临死掉的危险。随后,MCI、微软、CNET等 也找上门来。网景还提出正式的合作方案:动用公司股票将雅虎纳入网景之中。但他 们还是回绝了。 95年,杨致远开始寻找潜在的投资者。他们第一个找到的是硅谷企业家、国际购 物网络的创始人亚当斯。亚当斯不但帮助雅虎出世,还将“雅虎”介绍给硅谷的风险 投资公司Sequoia Capital,由这家公司帮助“雅虎”计划上市。 至今,莫里兹回忆起1995年1月走访“办公室”的情景,还津津乐道:“那里真 的可以说是一片狼籍。比萨饼盒扔得满地都是,高尔夫球棒随随便便地搁在角落里, 电话机扔在地板上,整个屋子里连张椅子都没有,满屋子黑乎乎的。我觉得杨致远和 费罗大概连白天黑夜都分不清了。” 不过,莫里兹并没有被吓跑,杨致远和费罗最终使他相信,“这几个小子的确有 眼力,抢先占据了网上的有利位置,如果发展顺利,其战略优势十分明显。” 1995 年4月Sequoia投资雅虎近200万美元。它是雅虎的首家风险资本投资者,也是唯一的 风险资本投资者。在Sequoia的资助下,雅虎公司正式成立。 雅虎名字的由来也很有意思。95年的一个夜晚,杨致远和费罗翻着韦氏词典,为 他们的“产品”编造名字。其中"Ya"取自杨致远的姓,他们曾设想过 Yauld,Yammer ,Yardage,Yang,Yapok,Yardbird,Yataghan,Yawn,Yaxis等一系列可能的名字 ,突然间,他们想到了Yahoo这种字母组合,然后迅速翻开手边的韦氏英语词典,发 现此词出自斯威夫特的《格利佛游记》,指一种粗俗、低级的人形动物,它具有人的 种种恶习。 这个词显然不太雅,但仔细一琢磨,“反其义而用之”。在强调平权的互联网上 大家都是乡吧佬。为了增加褒义色彩,后面加上了一个感叹号,于是就有了“Yahoo !”。“没错,太好了,就是它了,这简直是神谕(oracle)!” 成功上市 公司成立后,Sequoia还找来了一位合适的总经理人选——蒂姆库格,也是斯坦 福的校友。由库格来负责管理事务,费罗负责技术开发,杨致远负责对外公关。 库格上任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让公司“像个赚钱的公司”,于是扩充了广告版面。 开始几天他们收到了不少责骂的邮件。但不久人们就接受了,毕竟大家都要吃饭。同 时雅虎还与路透社合作,推出新闻在线服务,将网站的功能推向一个全新境界。 1995年8月,公司出现资金短缺,他们开始了4000万美元的集资活动,看起来好 像是狮子大开口。但应征者却连眼皮都不眨一下。路透社和软银成了伙伴。其中软银 买下5%的股权,使雅虎走向了新阶段,并开始共建雅虎日本网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