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简述国际收支中的主要差额包括哪些
国际收支差额,是指自主交易的差额。当这一差额为零时,称为"国际收支平衡";当这一差额为正时,称为"国际收支顺差";当这一差额为负时,称为"国际收支逆差"。后两者统称为"国际收支不平衡"。
包括商品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基本收支差额、官方结算差额。
‘贰’ 国际收支差额指的是什么
该差额具有以下两层含义:第一,它反映了一国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的能力
‘叁’ 国际收支差额是什么意思是顺差和逆差的意思吗如果是的话,为什么不平衡逆差还要用金银赔给
答: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国的全部经济交易所引起的收支总额的系统纪录,是影响汇率短期变化的重要因素。
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外汇供过于求,外国货币与本国货币的比值就会下降。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本国应付货币债务大于应收货币债权,外汇求过与供,外国货币与本国货币的比值就会上升,本国货币就会贬值。
在国际收支中,国际贸易的数据更为重要。如果贸易盈余不断增长,本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心以及需求都会增加,从而导致汇率上升;相反,庞大的贸易逆差不断增加,市场对货币的信心和需求就会下降,最终导致货币贬值。外贸数字连续逆差或逆差大幅增加,对市场心理的影响最强烈。
‘肆’ 如何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差额快考试了,很急。
我们也要考这个题了
‘伍’ 什么是支付国际收支差额
支付国际收支差额: 在特定期内,一个国家进行的所有对外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系统记录,可用作比较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活动量。 国际收支差额,是指自主交易的差额。当这一差额为零时,称为“国际收支平衡”;当这一差额为正时,称为“国际收支顺差”;当这一差额为负时,称为“国际收支逆差”。后两者统称为“国际收支不平衡”。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口径:商品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基本收支差额、官方结算差额。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周期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价格性不平衡、收入性不平衡。 比如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可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
‘陆’ 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差额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差额即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差额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项目上借方总值和同期商品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项目上贷方总值之差。
当贷方总值大于借方总值时,经常项目顺差;反之,则为经常项目逆差。
经常项目差额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收支差额。如果出现经常项目顺差,则意味着由于有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的贷方净额,该国的国外财产净额增加,也即经常项目顺差表示该国对外净投资。
在开放宏观经济中,经常项目的差额概括了一国的净债务人或债权人的地位,能够清楚地反映出一国内、外经济的紧密联系。因此,经常项目差额又被国际银行家视为评估向外国贷款的重要变量之一。
(6)国际收支差额怎么回事扩展阅读:
经常项目差额的计算公式:
经常项目(经常账户)由三个子项目构成,分别为货物与服务项目(又称贸易项目)收益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因此经常账户差额就可以写为:
经常账户差额=贸易账户差额+收益差额+经常转移差额。
如果差额为正,则经常账户盈余,如果为负则经常账户赤字,如果为零,则经常账户平衡,经常账户差额的变化受其子项目差额的影响,其子项目和内部结构的变化都将直接影响经常账户的变化。
‘柒’ “收支差额”是什么意思可以是负的吗
“收支差额”,顾名思义,就是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差额。可以是负的,当支出大于收入时,收支差额就是负值。
比如,收入50000元整,支出40000元整,50000-40000=10000,收支差额就是10000元整。
再如,收入50000元整,支出60000元整,50000-60000=-10000,收支差额就是-10000元整。
拓展知识:财政收支差额
财政收支差额是指税收收入与税收支出之间的差额,即财政年度发生的财政赤字或财政结余额。前者是财政年度中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部分;后者是财政收入总额大于支出部分。它是财政决算中的一个平衡性指标。在一个财政年度中,是否发生财政收支差,是结余差(顺差)还是赤字差(逆差),差额数字,特别是赤字的大小,反映了国家或地区财政基本状况。
财政收支差额=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捌’ 在进行国际收支差额分析中,我们主要关注哪几个差额
(一)贸易收支差额
贸易收支差额是指包括货物与服务在内的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差额。如果这一差额为正,代表该国存在贸易顺差;如果这一差额为负,代表该国存在贸易逆差;如果这一差额为零,代表该国贸易收支平衡。在分析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时,贸易收支差额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对许多国家来说,由于贸易收支在全部国际收支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同时贸易收支的数字尤其是货物贸易收支的数字易于通过海关的途径及时收集,因此贸易收支差额能够比较快地反映出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情况。
贸易收支差额在国际收支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原因还在于,它表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自我创汇的能力,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基础,影响和制约着其他账户的变化。
(二)经常账户差额
经常账户差额是一定时期内一国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项目贷方总额与借方总额的差额。当贷方总额大于借方总额时,经常账户为顺差;当贷方总额小于借方总额时,经常账户为逆差;当贷方总额等于借方总额时,经常账户收支平衡。经常账户差额与贸易差额的主要区别在于收入项目余额的大小。
由于收入项目主要反映的是资本通过直接投资或证券投资所取得的收入,因此,如果一国净国外资产数额越大,从外国得到收益也就越多,该国经常账户就越是容易出现顺差。相反,如果一国净国外负债越大,向国外付出的收益也就越多,该国经常账户就越是容易出现逆差。
经常账户差额是国际收支分析中最重要的收支差额之一。如果出现经常账户顺差,则意味着由于存在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的贷方净额,该国的海外资产净额增加,换句话说,经常账户顺差意味着该国对外净投资增加。
如果出现经常账户逆差,则意味着由于存在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的借方净额,该国的海外资产净额减少,亦即经常账户逆差表示该国对外净投资减少。
(三)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
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是国际收支账户中资本账户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其他投资项目的净差额。该差额具有以下两层含义:第一,它反映了一国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的能力。
根据复式记账的原则,国际收支中的一笔贸易流量通常对应一笔金融流量,当经常账户出现赤字时,必然对应着资本和金融账户的相应盈余,这意味着一国利用金融资产的净流入为经常账户提供了融资。因此,如果该差额越大,代表一国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的能力越强。
第二,该差额还可以反映一国金融市场的发达和开放程度。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资本和金融账户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或者说国际资本流动已经逐步摆脱了对国际贸易的依赖,而表现出具有相对独立的运动规律。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将能够反映该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以及这种独立的资本运动规律。
(四)综合差额
将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进行合并,或者把国际收支账户中的官方储备与错误和遗漏剔除以后所得的余额,称为国际收支综合差额,它是全面衡量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综合指标,通常所说的国际收支差额往往就是指国际收支的综合差额。如果综合差额为正,则称该国国际收支存在顺差;
如果综合差额为负,则称该国国际收支存在逆差;如果综合差额为零,则称该国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综合差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根据这一差额判断一国外汇储备的变动情况以及货币汇率的未来走势。
如果综合差额为正,该国外汇储备就会不断增加,本国货币将面临升值的压力;如果综合差额为负,该国外汇储备就会下降,本国货币将面临贬值的压力。中央银行可以运用这一差额判断是否需要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政府也可以根据这一差额确定是否应该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
(8)国际收支差额怎么回事扩展阅读:
国际收支差额相关延伸:国际收支差额论
指国际储备的需求量主要取决于一国的国际收支差额,国际收支如果是顺差,所需储备就较少,储备额只需满足进出口之间的收支差额即可;国际收支如果是逆差,国际储备除满足特里芬制定的标准外,还必须完全弥补进出口之间的差额。
既要考虑该国当年的国际收支差额状况,还必须对其国际收支的历史状况进行分析,考察该国国际收支差额的动态变化。
‘玖’ 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几种类型及其原因。
(一)结构性失衡
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往往取决于贸易收支状况。如果世界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本国输出商品的结构也能随之调整,改该国的贸易收支将不会受到影响;相反,如果该国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需求而调整商品的输入结构,将使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发生不平衡。
由这类因为一国国内生产结构及相应要素配置未能及时调整或更新换代,导致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而引起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结构性不平衡。
(二)周期性失衡
西方国家经济受再生产周期规律的制约。在再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由于人均收入和社会需求的消长,会使一国的国际收支产生不平衡。由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主要西方国家经济周期阶段的更替会影响其他国家经济,致使各国发生国际收支不平衡。
这类跟经济周期有关,一种因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使一国的总需求、进出口贸易和收入受到影响而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情况,称为周期性不平衡。
(三)收入性失衡
一国国民收入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可能是由于经济周期阶段的更替,也可能是由于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所引起的。一国国民收入的增减,会对其国际收支产生影响:国民收入增加,贸易支出和非贸易支出都会增加;国民收入减少,则贸易支出和非贸易支出也会减少。
这种由于国民收入的变化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收入性不平衡。
(四)货币性失衡
在一定的汇率水平下,一国货币如果高估,则该国商品的货币成本与物价水平高于其他国家,必然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从而使出口减少和进口增加;相反,则出口增加和进口减少。这种由于货币对内价值的高低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货币性不平衡。
(五)政策性失衡
由于一国推出重要的扩张或紧缩的财政或货币政策,或者实施重大改革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六)贸易竞争性失衡 由于一国商品缺乏国际竞争力所引起的失衡
(七)过度债务性失衡 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中,违背了量力而行的原则,借入大量外债,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实施高利率政策和保护主义措施,结果使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
(八)偶发性原因
除以上各种经济因素之外,政局动荡和自然灾害等偶发性因素,也会引起贸易收支的不平衡和巨额资本的国际移动,因而使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就上述各个原因来说,经济结构性因素和经济增长率变化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具有长期、持久的性质,而被称为持久性不平衡;其他因素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仅具有临时性,因而被称为非持久性不平衡。
国际收支失衡是指一国经常账户、金融与资本账户的余额出现问题,即对外经济出现了需要调整的情况。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
不是指会计账面上借贷双方出现不平衡,因为借贷双方始终是平衡的。对外,国际收支失衡造成汇率、资源配置、福利提高的困难;对内,国际收支失衡造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困难,即对外的失衡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因此需要进行调整。
在传统的1977年的国际收支表中,只要基本差额即经常账户与长期资本账户的差额出现不平衡,人们便认为国际收支需要调整了。
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是衡量国际收支长期性平衡的一个重要标志。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个人或经济实体为了经济上的某种目的而自主进行的交易。一国在一个长时期里自主性交易平衡,无须再依靠调节性交易来调节与维持,就可以说该国国际收支达到了实质性平衡。
补偿性交易的观点 也称事后交易,是指在自主性交易出现缺口或差额时进行的弥补性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