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知识 > 国际派出所什么时候成立的

国际派出所什么时候成立的

发布时间:2022-06-23 08:51:16

⑴ 派出所的出处

1946年公安机关成立公所,1948年改称公安分驻所,1950年改称派出所。

派出所名称延续至今。

“派出”这两个字源于二战日本伪满洲国,派出所是日文的翻译,应该说是日本殖民文化的遗骸。

⑵ 派出所是什么时候成立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1946年公安机关成立公所,1948年改称公安分驻所,1950年改称派出所。

⑶ 派出所最早是什么时候有的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1946年公安机关成立公所,1948年改称公安分驻所,1950年改称派出所。派出所名称延续至今。派出所是我国公安部门的基层机构,管理户口和基层治安等工作。

派出所属于一个外来词,来源于日语。本意是派出的分支机构的意思,在日语中并不是特指警察的派出机构,任何机构都可以有“派出所”。在我国这个词演变的今天,变成了专指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

(3)国际派出所什么时候成立的扩展阅读:

法规

根据《公安派出所组织条例》:

第一条 为了加强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财产,保障公民权利,市、县公安局可以在辖区内设立公安派出所。

公安派出所是市、县公安局管理治安工作的派出机关 。

第四条公安派出所设所长一人,副所长一人至二人,人民警察若干人。

公安派出所在市、县公安局或者公安分局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

根据《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

第二章 公安机关的设置

第六条 设区的市公安局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公安分局。市、县、自治县公安局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公安派出所。

公安分局和公安派出所的设立、撤销,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

第三章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履行警务指挥职责的人民警察实行警官职务序列。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派出机构、内设执法勤务机构和不设区的市、县、自治县公安局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设置主管政治工作的政治委员、教导员、指导员等警官职务。

第十八条 公安机关内设机构警官职务、警员职务的任免,由本公安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决定或者报批。

公安分局领导成员职务以及公安派出所警官职务、警员职务的任免,由派出公安分局、公安派出所的公安机关决定 。

⑷ 国际警察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国际警察节是中国媒体杜撰出的节日。该节日被媒体定为每年的3月14日。国际刑警组织总部和中国公安部都从未将3月14日或其他日子确定为中国警察日。

一、节日真实性

纸质媒体、互联网上,所有关于“国际警察日”的解释,几乎都是一个版本。

或许受媒体传播的影响,一些地方的公安机关也过起了“国际警察日”这个节日。国际刑警组织的历史沿革以及中国何时加入该组织解释一番,但对于这一节日的其他详细说明,比如主题宗旨、机构设置、活动形式等,从未有提及。

《人民公安报》记者对此专门进行过一番调查。经过了解,全国公安文联理事刘冬曾针对“国际警察日”一事向国际刑警组织致电查询,国际刑警组织秘书处官员答复称,国际刑警组织总部从来没有确定和发布过“3·14”或者其他日子为“国际警察日”。公安部宣传局也答复说,公安部从未确定“中国警察日”。(《人民公安报》2012年3月5日5版)。

二、“国际警察日”没头没脑地来到中国

关于“国际警察日”的报道,多年来屡屡见诸报端,个别地方公安机关的“警察日”主题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多年来,尤其是自2004年以来,关于“国际警察日”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和网络媒体。

2004年3月15日,陕西的 《华商报》载文章称“西安民警静悄悄地度过了我国第一个‘警察日’。该报记者四处走访多个警种多位民警,发现没有一位民警知道3月14日就是他们的节日。

此文随后被包括新华网在内的众多网站转载,这也是目前记者所能查到的最早的一篇将“国际警察日”和中国警察联系在一起的文章。

此后,类似报道频频出现,相关的策划采访也更是有声有色:

2005年3月14日,《四川日报》刊登系列文章并配发编者按,称 “今天是‘国际警察日’,本报特别推出专栏‘警察故事’,并介绍了4位在不同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警察,以表达对全省公安民警的崇高敬意”;

2007年3月14日,北京的《法制晚报》记者随机对100名首都基层民警进行了调查采访,并以《北京八成民警不知“国际警察日”,忙碌中迎节日》为题进行了报道。

或许受媒体传播的影响,一些地方的公安机关也过起了“国际警察日”这个节日。

2008年3月14日,四川某市公安局在街头拉出印有“国际警察日”的宣传横幅在街头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2011年3月14日,浙江某市公安局开展“国际警察日”主题活动,组织心理咨询小分队走进基层派出所;

2011年3月,湖北某市组织开展了“国际警察日”系列文化活动,包括全市民警书画、摄影展等警营文化活动,市公安局领导还走访慰问了部分特困民警。

⑸ 谁知道派出所的由来

派出所属于一个外来词,来源于日语。本意是派出的分支机构的意思,在日语中并不是特指警察的派出机构,任何机构都可以有“派出所”。在我国这个词演变的今天,变成了专指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就是我们说的派出所。1946年公安机关成立公所,1948年改称公安分驻所,1950年改称派出所。 派出所名称延续至今。

“派出”这两个字源于二战日本伪满洲国,派出所是日文的翻译,应该说是日本殖民文化的遗骸。 虽然“派出”已经融入汉语言,我认为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值得一提。

⑹ 派出所这个名称的由来

派出所属于一个外来词,来源于日语。本意是派出的分支机构的意思,在日语中并不是特指警察的派出机构,任何机构都可以有“派出所”。在我国这个词演变的今天,变成了专指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就是我们说的派出所。

1946年公安机关成立公所,1948年改称公安分驻所,1950年改称派出所。 派出所名称延续至今。

我国台湾省的警察局下分设基层机构亦称为派出所,其职能与大陆派出所一样。

(6)国际派出所什么时候成立的扩展阅读:

派出所的职责概括为:管理户口;向群众宣传法制,组织发动群众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组建治安保卫委员会;发现掌握嫌疑分子,教育改造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预防、制止违法犯罪活动;管理特种行业,维护公共秩序,预防治安灾害事故等。

根据《公安派出所组织条例》:

第一条 为了加强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财产,保障公民权利,市、县公安局可以在辖区内设立公安派出所。

公安派出所是市、县公安局管理治安工作的派出机关。

第四条公安派出所设所长一人,副所长一人至二人,人民警察若干人。

公安派出所在市、县公安局或者公安分局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

⑺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派出所的

.派出所
pai chū suǒ [英文local police station] 中国公安部门的基层机构,管理户口和基层治安等工作。 我国公安部门的基层机构,管理户口和基层治安等工作。旧中国警察局下面亦设有职能相似的此种机构。 1946年公安机关成立公所,1948年改称公安分驻所,1950年改称派出所。 派出所名称延续至今。
编辑本段来源
派出所属于一个外来词,来源于日语。本意是派出的分支机构的意思,在日语中并不是特指警察的派出机构,任何机构都可以有“派出所”。在我国这个词演变的今天,变成了专指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就是我们说的派出所。
编辑本段详细介绍
派出所为公安系统的基层组织,上级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在中国,派出所依照国家治安管理法规和上级公安机关规定的权限,其主要任务是:坚决贯彻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犯罪分子作斗争;防、控各种事故的发生,管理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卫国家安全。 依地区、社会情况、人口多少等诸因素的不同可分别设立城市派出所、农村派出所、水上派出所、铁路派出所、工矿派出所、治安派出所等。派出所设所长、指导员、户籍民警、内勤民警,有的还设治安民警。派出所的职责概括为:管理户口;向群众宣传法制,组织发动群众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组建治安保卫委员会;发现掌握嫌疑分子,教育改造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预防、制止违法犯罪活动;管理特种行业,维护公共秩序,预防治安灾害事故等。在工作中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使治安行政管理同群众的安全防范密切结合。
2.公安公安(Police或Public Security)。维护公共治安就叫公安,警察也包括公安的意思。包括我国在内,世界上有少数国家这样称呼,国际上一般统称“警察”。“警察”与“公安”并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上的区别,之所以造成两名称并行的情况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因素。 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公安”的名称是在1939年2月,为了从名称上与伪政权警察机关有所区别,在中央书记处发布的《关于成立社会部的决定》中,要求各边区行署设公安局或保安处,在各县设公安局。建国后,1949年10月15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公安会议确定了使用“公安”的名称。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有关机构职能调整、国际交流、交往等各方面的原因,“警察”的称呼开始在一些场合恢复使用,并得到迅速推广,直至1995年颁布的《人民警察法》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由于法律的明确规定,“公安”仅仅被用于机构的名称,对公安机关个体成员准确的称呼应为“警察”,“公安”、“公安人员”等都是不规范的。 即使是机构的名称,单从字面的含义上去理解,“警察局”的叫法似乎要比“公安局”等更直观、易理解一些,能够避免在交流尤其是国际交流时的词汇障碍;同时也更符合逻辑。 社会整体(包括社会秩序、公共财产、公民权利等)的治安,“公安”意思同“警察”或“警政”。维护公共治安就叫公安,警察也包括公安的意思。包括我国在内,世界上有 新中国警徽大全套
少数国家这样称呼,国际上一般统称"警察"。 而公安机关是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同时它又担负着刑事案件的侦查任务,因而它又是国家的司法机关之一。公安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依法管理社会治安,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同时公安机关又依法侦查刑事案件,行使国家的司法权。公安机关的性质具有双重性,即既有行政性又有司法性。 公安机关(警方)的职责是: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防范、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管理户口、公民身份证、国籍、入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场所和设施;管理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监督管理公共信息网络的安全监察工作;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民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公安和警察的区别: 警官证
公安是警察的一种,警察包括公安、司法警察、国家安全警察等 。(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公安”的名称是在1939年2月,为了从名称上与伪政权警察机关有所区别,在中央书记处发布的《关于成立社会部的决定》中,要求各边区行署设公安局或保安处,在各县设公安局。建国后,1949年10月15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公安会议确定了使用“公安”的名称。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有关机构职能调整、国际交流、交往等各方面的原因,“警察”的称呼开始在一些场合恢复使用,并得到迅速推广,直至1995年颁布的《人民警察法》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该法第二条第二款对人民警察的范围作了界定,即“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从中可以看出,公安机关所有成员都属于人民警察。从法理上理解,由于法律的明确规定,“公安”仅仅被用于机构的名称,对公安机关个体成员准确的称呼应为“警察”,“公安”、“公安人员”等都是不规范的。 即使是机构的名称,单从字面的含义上去理解,“警察局”的叫法似乎要比“公安局”等更直观、易理解一些,能够避免在交流尤其是国际交流时的词汇障碍;同时也更符合逻辑,能准确地界定由众多不同职能和职责的人民警察个体组成的这个群体的内涵

⑻ 历史上最早的公安成立在哪一年

有事找派出所,对于派出所的称谓,许多人只知道是行政执法机关派出的基层组织机构,其实它的由来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近日,笔者在采访中碰巧得知,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南京六合竹镇组建了第一个派出所,成为有资料可追溯的中国最早的派出所。
十多年前时任南京六合区公安分局竹镇派出所第十六任所长米正才告诉笔者,解放后建立的公安基层组织都叫做“派出所”,就源于竹镇派出所。最早的竹镇派出所组建之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派出所人员同时又都是新四军战士,既受新四军领导,又要协助地方政府维持社会治安,因此称为“派出所”,意为新四军的“派出机构”。
相关资料
派出所是我国公安部门的基层机构,管理户口和基层治安等工作。公开资料显示,我国1946年公安机关成立公所,1948年改称公安分驻所,1950年改称派出所。派出所名称延续至今。
派出所属于一个外来词,来源于日语。本意是派出的分支机构的意思,在日语中并不是特指警察的派出机构,任何机构都可以有“派出所”。在我国这个词演变的今天,变成了专指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
什么时候诞生?
日寇疯狂轰炸中的“小上海”
冒出中国最早派出所
但凡在南京六合公安分局竹镇派出所工作过的同志,说起这个所,总要提到她的“偏”:地处六合西北山区,北邻安徽天长,西接安徽来安;忘不掉她的“远”:距六合城区40余公里
但由于地处苏皖二省三县(江苏六合县及安徽来安、天长县)交界,三县民众往来频繁,早在抗日战争前,竹镇就形成了繁华的集市,并享有“小上海”之美誉。
1939年8月,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率部进驻竹镇镇,开辟了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引起日本侵略者的极端仇视,于是,对这个鞭长莫及的边远集镇进行狂轰滥炸。
竹镇先后被炸九次,繁华的集市顿成一片废墟。然而,让日军始料不及的是:在这块土地上,抗日军民的活动非但没有停止,新四军还在这儿建立起第一个公安派出所。
据《六合县志》记载,竹镇当时隶属六合县抗日民主政府。1942年8月经淮南行署批准,“竹镇市(乡级)抗日民主政府”在竹镇仇庄成立。
从现有资料看,竹镇派出所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一次组建公安派出所。
笔者从竹镇派出所了解到,第一任所长由当年的竹镇抗日民主政府警卫排排长黄经农兼任。
现任六合区公安分局政工办主任戚厚春回忆,2004年,他们曾到公安部档案馆查阅过资料,没有比竹镇这个“新四军第一所”更早的派出所了,因此断定竹镇派出所是可追溯的中国最早的派出所。
四次长沙会战:薛岳上演“天炉战法”重创日寇
据说如果按照抗战中歼敌的数量来排座次的话,众多抗日名将当中,薛岳应当名列第一。因为仅他指挥的四次长沙会战,就消灭日军十万人。1946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授予薛岳一枚自由勋章,以表彰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张治中将军称其为“百战名将”。曾经与薛岳既是老战友也是死对头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则盛赞薛岳指挥的万家岭大捷,“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盛名当垂不朽。”
薛岳(1896~1998),字伯陵,广东省乐昌县人,1896年12月27日生。出生时父亲给他起名叫薛仰岳,意思是仰慕岳飞。成年以后,他认为只是仰慕岳飞还不够,干脆把“仰”字去掉,改名薛岳,直接以岳飞自比。薛岳11岁便考入广东黄浦陆军小学,开始接受军事教育。14岁,他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1921年,薛岳任大总统警卫团第一营营长。次年6月,陈炯明叛变革命,炮轰越秀楼,围攻总统府,薛岳率官兵曾冒着枪林弹雨掩护孙夫人宋庆龄安全撤离,深得孙中山嘉许。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薛岳三次向蒋介石发电报,请缨出征。在请求获准的当天他就领兵出发。从此,薛岳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奋战八年,他的军事生涯也走向了巅峰。

1950年5月去往台湾。1998年5月3日,薛岳去逝,享年103岁。
第一次长沙会战:jīng心部署,全面胜利
1939年,随着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日本军部的主要进攻目标也确定于重庆。但自薛岳主持湖南及第九战区以来,政绩斐然,抗日声浪日益高涨。日军称:“第九战区方面集中了以中央直系主力部队为核心的约50个师,宣称开展夏季攻势,其活动日趋活跃。”鉴此,随枣会战一结束,日军本部便决定在夏秋之交歼灭第九战区,一则解除对武汉、南昌之威胁,二则打击国民政府抗日决心,使之归顺“大东亚共荣圈”。
9月中旬,在冈村宁次的指挥下,第一○一师团、第一○六师团由南昌附近、赣江东西岸及武宁、张公渡方向,逐次向靖安、安义、奉新集结后,向铜鼓、浏阳日夜蚕食。几乎同时,鄂南、赣北的日军配合第一○一师团、第一○六师团的进攻,积极向当面的守军攻击,造成全面开花,达到迷惑中国军队的目的。9月15日,日军第一○一师团从司公山至大路王一线,疯狂向守军第三十二军、第五十八军攻击;第一○六师团在桥下向守军攻击,第一次长沙会战首先在赣北打响了。
为更有效歼灭日军有生力量,薛岳命令主力部队转移至汨罗江南岸第二线阵地。第五十一军、第七十军各一部分布在汨罗江南岸各处设立防线。日军乘第五十二军转移江南之机,以其一部伪装成难民,偷渡过江,占领平江、永安等地,直抵捞刀河;其主力部队则企图在江面架设三座浮桥,因我军顽强抵抗而失败。攻打第七十军阵地的日军亦毫无进展。至26日,敌军以飞机大炮为掩护,倾全部主力猛攻汨罗江南岸阵地,我军顽强抵抗使敌不能得逞,保住了主阵地。
从18日到26日在汨罗江至新墙河之间的激战,日军遭受惨重伤亡,后援不继,无力再发起大规模进攻。薛岳在此消耗敌军的目标基本实现。在战况最紧张时,敌夺取长沙目的已经明显,蒋告知薛岳,在适当时机可以放弃长沙。被薛岳拒绝。军委会曾一夜之间九次电令薛岳退出长沙,薛岳坚决反对,迫使军委会同意其在长沙附近决战的主张。湘北各地民众则按照薛岳原来的布置,伏击敌军后勤供应队伍,破坏各地交通设施,致敌军补给和援军难以前行。
日军虽然装备良好,但数量有限,尤其是兵力补充受限,人员伤亡后越战越少。10月5日,日军下令全线撤退,日军慌张后退。这一切,被手持望远镜的薛岳看得清清楚楚。他立即下达了全线追击的命令,首先采用大炮袭击撤退的日军。一阵阵撕破天宇的炮击,给日军致命的打击。日军后尾的部队被打得死伤大片,幸存的东逃西散,一片狼藉。中国军队奋勇直追,越战越勇,他们扫荡了长寿街、龙门厂一带残敌后,又攻占了平江县城,还渡过湘江,攻克了夏营田、湘阴、新墙、杨林街、荣家湾等地。10月9日,薛岳才鸣锣收兵,停止追击。至此,第一次长沙会战以我军全胜而结束。是役歼敌万余人,时称第一次湘南北大捷。
第二次长沙会战:准备不及,仓促应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之后,湖南战场沉寂了大约两年。第九战区在薛岳的主张下,逐步袭击日军,阵地前推几公里到数十公里不等。为预防日军可能的进攻,不仅整训、补充了各部队,还加强了防御阵地。薛岳重视民众支援战争的能力,动员并训练了湘北民众破坏敌军交通线的能力。在军力安排方面,基本上把第一次长沙会战时敌进攻路线作为己方重点防御方向,此外,鉴于第二次南岳军事会议确定了反攻方针,薛岳安排拟定了反攻作战计划。反攻与御敌均注重鄂南、赣北、湘北三面。
1941年,日军第六师团于9月7日开始扫荡大云山地区,第九战区始料未及,命令第二十七集团军反击,经过交火,双方伤亡惨重。
8日晨、日军发动全面攻势,以强大火力打击新墙河,整个第二十七集团军部署全被打乱,昌水以北各部不得不撤离大云山阵地,转入新墙河战场,但已贻误战机。如此,日军以大云山扫荡掩护主力进攻的企图基本得逞,以一个师团牵制了我军五个主力师,我军虽英勇苦战,牺牲惨重,但终于不敌日军强大攻势,逐次撤退。薛岳打算在汨水两岸歼灭敌军,命第二十七集团军之第四、第二十军全部渡过汨水南下,但日军已在汨水南岸击溃了第二十六、第三十七、第十、第七十四军主力,进抵长沙城下。

⑼ 中国的派出所是哪一年出现的解放前还是解放后

我国公安部门的基层机构,管理户口和基层治安等工作。旧中国警察局下面亦设有职能相似的此种机构。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不知怎么姑爹一晚上在派出所还喝了一半……这是剩下的那半瓶白兰地。” 陈忠实 《信任》:“你俩把今日打架的事调查一下,给派出所报案。”
1946年公安机关成立公所,1948年改称公安分驻所,1950年改称派出所。 派出所名称延续至今。

阅读全文

与国际派出所什么时候成立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1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1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6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