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现代旅游资源有哪几方面的作用
现代旅游的作用
(一)满足人类需求
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快、强度高,人们需要利用闲暇时间出去旅游,已达到休养生息、弥补消耗、恢复体力和脑力的目的,这一点需求主要是针对参与社会工作的旅游者而言的。我们可把此归结为“满足人类补偿性消费需求”再者,人们积累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水平,往往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接受培训来实现的。旅游活动为人们在闲暇时间获得全面、综合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这说明了旅游活动还能“满足人们的发展性需求”。 第三,多数人是为了丰富文化生活,锻炼身体,而进行的旅游。即“满足人类娱乐、锻炼等方面的需求”。
(二)促进经济发展
1.发展进口旅游——可增加外汇收入
据统计从1950年至2000年,国际旅游收入从21亿美元猛增到4000多亿美元。这表明,国际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从而大大增加了旅游接待国的国民收入。
2.国内旅游——回笼货币、稳定市场
2000年“五一”期间,国内旅游者每天花掉20多亿元人民币,国内旅游收入高达180亿元人民币。现在,中国花在旅游上的消费人均约142.65元。
3.扩大就业
旅游业基本上就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需大量劳动力,而且它们都具有资金需要量少,劳动力需要量大,以及技术限制较小,人员培训期短的特点。因此,发展旅游业是解决社会就业的一条主要途径。
4.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现已形成了旅游一动百业兴的局势。旅游是综合性产业,它不仅能带动酒店、餐饮交通运输、建筑、商品贸易、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建材、交通机械等工业部门,以及为旅游业培养各类管理人员的旅游教育的发展。
(三)扩大交流
旅游业可以使人们增进了解,扩大交流。旅游是和平的使者、友谊的桥梁,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政治、文化、外交大局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旅游是民间对民间、人民对人民友好交往、传递友谊的渠道,是开展民间外交的有效途径。随着中国公民出国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国家,是世界许多国家与中方高层会谈的重要内容。
旅游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必然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
补充:
旅游资源分类
1.按基本成因和属性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是天然赋存的具有游览观光、休息疗养、娱乐体育等吸引力的地理要素,这些要素或以单体和单体组合,或以某种要素为主辅以其它要素组合构成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山岳形胜、岩溶景观、风沙地貌、海滨沙滩、特殊的地质现象和地貌类型等。
水域风光——河流、湖泊、瀑布、泉水、溪涧、冰川、滨海等
生物景观——森林、草原、珍稀树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
气候与天象景观——适宜于避暑避寒疗养治病的气候及特殊的天象景观,如泰山日出、庐山云瀑、黄山云海以及虽可遇不可求但出现频率较多的峨嵋佛光、沙漠海市蜃楼、极地极光等。
人文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古今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实体或以其为载体的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
历史文物古迹——历史遗迹、建筑遗址、石窟石刻等
民族文化及其载体——主要包括可视、可感、可参与的特殊民俗礼仪、习俗风情、节日庆典、民族艺术和工艺等。
宗教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参观游览型的宗教建筑艺术,如坛、庙、寺、观、带有人格神色彩的大型塑像,以及赋予其中的装饰、雕塑、壁画、楹联、碑刻等; 另一类是这些宗教建筑和艺术本身营造的宗教活动场所。如各种宗教的神职人员布道求法,现代旅游者中也有大量专为求神拜佛而光顾宗教寺庙道观的。
城乡风貌:具有视觉形象的历史文化名城、独具特色的现代都市风光,具有清新质朴的田园风光、古镇村落等。
现代人造设施:富有特色、具有规模、某种特殊意义和影响力的大型工程及文化设施。
有影响的国际性体育和文化事件:
饮食购物:包括各种富有特色的地方风味美食、特产名品、特色市场与着名店铺等。
2.根据旅游活动内容而划分
游览鉴赏型:以优美的自然风光、着名古代建筑、遗址及园林、现代城镇景观、山水田园、以揽胜祈福为目的的宗教寺庙等为主。
知识型:以文物古迹、博物展览、科学技术、自然奇观、精湛的文学艺木作品等为主。
体验型:以民风民俗、社会时尚、节庆活动、风味饮食、宗教仪式等为主。
康乐型:以文体活动、度假疗养、康复保健、人造乐园等为主。
3、以旅游活动的性质作为分类标准
观赏型旅游资源,运动型旅游资源,休(疗)养型旅游资源,娱乐型旅游资源和特殊型旅游资源。
4、其他不同分类标准
◎按传统旅游资源观分类,中国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民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文化资源和工艺品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等。
◎按现代旅游产业资源观分类,中国旅游资源包括观光型旅游资源、度假型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和滑雪、登山、探险、狩猎等特种旅游资源,及美食、修学、医疗保健等专项旅游资源。
◎魏向东版按照旅游资源基本属性划分为三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
◎按照旅游资源质量和级别分类
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按照旅游资源品位、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通讯、旅游购物、综合管理、年旅游人数、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条件,将中国旅游区划分为一、二、三、四个等级。
一级旅游区: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其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在世界上具有重要意义,或其资源珍贵、稀少与奇特程度,在国内属于独有或罕见景观。年接待旅游人次在50万以上。
二级旅游区: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其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在国内具有代表意义,或其资源珍贵、稀少与奇特程度,在国内属于独有或罕见景观。年接待旅游人次在30万以上。
三级旅游区: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其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在本级行政区具有代表意义,或其资源珍贵、稀少与奇特程度,在国内属于独有或罕见景观。年接待旅游人次在10万以上。
四级旅游区: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其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在该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或其资源珍贵、稀少与奇特程度,在该地区属于独有或罕见景观。年接待旅游人次在3万以上。
❷ 谁知道什么是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是指来华旅游的海外游客(包括来华旅游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胞)在大陆(省、区、市)旅游过程中由游客或游客的代表交由宾馆支付的一切旅游支出。旅游支出包括海外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在宾馆(酒店、饭店)居住期间,由宾馆组织的游程中行、游、住、吃、购、娱等方面的旅游支出,但不包括以商业为目的的购物、购买房、地、车、船等资本性或交易性的投资、馈赠亲友的现金以及为公共机构的捐赠。国际旅游收入分为商品性收入和劳务性收入两种。商品性收入:是指以实物形式为国际旅游者服务的收入,包括“商品销售”和“饮食销售”的收入。①商品销售收入:是指销售给国际旅游者的商品,如工艺品、文物、字画、文房四宝、书报杂志、烟酒、花、化妆品、药品、服装以及旅游纪念品等的收入。②饮食销售收入:是指为国际旅游者提供膳食、饮料等的收入。劳务费收入:是指宾馆(酒店、饭店)为国际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的收入,包括长途交通费、住宿费、市内交通费、邮政电讯费、文化娱乐费以及其它服务费的收入。①住宿费:是指为国际旅游者提供住宿宾馆(酒店、饭店)的客房住宿服务的收入。②交通费:是指为国际旅游者提供在市内交通服务及景点浏览往返的收入。③康娱费:指用于健身、文化娱乐的费用。④其它:指在劳务费收入中扣除住宿费、交通费和康娱费以外的其它费用。如邮政费等。国际旅游统计调查工作由旅游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目前使用的国际旅游收入统计数据由旅游主管部门通过对海外旅游者的抽样和问卷调查取得。统计频率: 年度数据来源: 旅游局
❸ 旅游外汇收入的旅游外汇收入的提高
增加旅游外汇收入最主要的就是要增加来华入境人数,增加旅游景点、改善旅游条件、开发旅游资源,吸引国外游客。同时,还要为游客准备种类繁多、价格合理、方便实用的商品、特别是有纪念意义的小商品;改善服务质量、增加服务种类,等等。
❹ 旅游业对一个国家的影响
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
1、扩大外汇收入渠道,平衡国际收支。旅游业具有创汇能力高、换汇成本低的特点,它主要是靠经营、服务、进而吸引外国游客上门,就可以把本国的劳务和物资迅速转化为外汇。外汇收入的增多当然就可以缓解国家的国际收支中出现的逆差现象,弥补国家部分赤字。
2、扩宽货币回笼渠道,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扩宽货币回笼渠道,加快货币回笼速度和扩大货币回笼量是国内旅游的重要经济职能。在一定时期内,市场上流通的商品两和货币量必须保持一致。如果流通的货币量多于商品的供给量则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引发货币贬值,威胁经济系统的安全运行。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旅游业是竞争性、综合性很强的产业。一方面对相关的行业有较强的依托性,另一发面又有十分突出的关联带动作用,在国民和第三产业中处于一个产业群的核位,发挥着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核心作用。
4、增加目的地税收。不论是发展国际旅游,还是国内旅游,都可以起到增加目的地政府税收的作用。而税收是国家提供诸多如国防、交通道路等"公共产品"的重要资金来源。
5、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缩小地区差别。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达地区的财富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有利于促进区域间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消极影响
1、有可能引起目的地物价上涨。就一般情况而言,外来旅游者的支付能力高于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消费水平也较高,加之在"穷家富路"的传统思想下旅游者往往愿意高价购买各种服务和产品。在经常有大量游客来访的情况下,则难免会引起旅游地区的物价上涨,这势必会损害当地居民的利益。
2、有可能导致产业结构恶化。旅游业因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强大的产业关联性,会对目的地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改善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目的地国家(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过分依赖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将可能削弱其抵抗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