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知识 > 国际统计分类有哪些

国际统计分类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26 11:24:51

❶ 国际统计学的简介

[英] International statistics
国际统计学
国际统计学是利用统计数字比较不国家的情况的学科。而为使不同国家的统计数字可以互相比较及分析,国际间在编制统计数字时都会尽力遵守各国际组织定立的统计准则。
最基本的准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立的发布数据特别准则(Special Data Dissemination Standard)或一般数据发布系统(General Data Dissemination System),该些准则定明有关统计数字的范围、周期性、及时性、诚信性、素质及数据开放予公众的程度各方面的指引。
根据发布数据特别准则,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一个国家的基本统计数字应包括:
一般
国民收入
生产指数
劳工
人口
物价
政府
政府收入及支出
政府债务
金融
银行界的分析账目
中央银行的分析账目
利息
股票市场
对外
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储备
贸易
对外投资头寸
汇率
对外债务
而关于各项不同的统计数字的编制方法的详细准则,便是由各有关的国际组织定立。例如:
联合国定立国民收入、人口、行业分类及产品分类的统计准则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立国际收支平衡、直接投资、对外投资头寸及对外债务统计的准则
世界贸易组织定立贸易统计的准则
国际劳工组织定立劳工统计的准则
国际结算银行定立银行统计的准则
而不同的国家都会设立一些政府机构负责编制该国的统计数字,大部份国家会由一个政府机构管理所有的统计工作,但亦有一些国家如美国由多个不同的政府机构负责不同方面的统计工作。

❷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有哪些

一、ICD的发展史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全称为“疾病,损伤和死亡原因国际统计分类手册”,简称ICD。
国际疾病分类自产生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在世界卫生组织和各成员国的关注和支持下得以不断的补充、完善,并成为国际公认的卫生信息标准分类。1990年,由耶克.贝蒂荣(Jacques Bertillon,1851-1922,原译名伯蒂隆)主持,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死因分类修订会议。经26个国家的代表共同修订,通过了一个包括179组死因的详细分类和一个包含35组死因的简略分类,这是国际疾病分类(ICD)的第一个版本。此后,每隔10年左右,由法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先后主持了10次对ICD的国家修订会议,以补充和完善ICD的内容。
1948年举行的第六次ICD国际修订会议,标志着国际生命统计和卫生统计的一个新纪元的开端。会议批准并通过了可同时用于死因分类和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中对疾病分类的综合性类目表,明确提出使用“根本死亡原因”、“国际死亡医学证明书”基本格式和确定死因规则及注释的要求,使ICD成为对疾病或死因进行分类的国际标准。
1975年举行的第九次ICD国际修订会议上,对ICD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补充和修改,使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我国自1981年成立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以来即开始了推广应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本(ICD-9)的工作,并于1987年正式使用ICD-9进行疾病和死亡原因的统计分类。1993年5月,国际技术监督局发布了等效采用ICD-9编制“疾病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这标志着我国应用国际疾病分类的工作已经走上了法律化的轨道。
二. ICD-10简介
国际疾病分类ICD,自1975年第九版出版至1994年ICD-10三卷书的编辑完成,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但真正的准备工作应是自1983年在日内瓦召开ICD-10准备会议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多次定期召开疾病分类合作中心主任以及专家委员会会议,商议、制定第十次修订本的内容,并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各成员国和地区办事处大量征求意见和建议,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四易其稿,终于在1992~1994年先后完成并出版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简称ICD-10)的三卷书。该分类已于1989年被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国际修订会议批准,并在第4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通过,自1993年1月1日起生效。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报告世界上已有38个国家使用或计划使用ICD-1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ICD-10的使用将不再以10年为修订期限,希望能使用20年或更长时间。
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自1992年开始着手ICD-10的翻译工作,经过了数年的努力,于1998年完成并出版了ICD-10三卷书的中文译本。
三. ICD的统计特点
ICD是以满足统计需要为前提的,也适用于其他一些领域的需要。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分类轴心可变,但强调以病因为主、解剖部位极其它轴心为辅的原则。
2.分类结构可变,但既要包括全部的疾病和情况,又要尽量突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和情况。
3.编码容量可变,但只对前三(四)位数有统一要求,扩展位数及编码不受限制。
4.采用多种形式编码的符号,以满足卫生统计、基础医学及临床教学等方面的需要。
5.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兼顾各类国家地区及不同医学领域对ICD的要求。
四.ICD工作机构
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协助各国解决在开展和应用与健康有关的分类,尤其是ICD的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在全球已经建立了十个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
1. 三个英语系中心总部分别设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英国的伦敦;美国的华盛顿;
2. 法语系中心:法国的巴黎;
3. 北欧五国语系中心:瑞典的乌普萨拉;
4. 葡萄牙语系中心:巴西的圣保罗;
5.俄语系中心:俄罗斯联邦的莫斯科;
6.西班牙语系中心: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
7.阿拉伯语系中心:科威特
8.华语系中心:我国的北京
五. 我国推广应用ICD情况
第一阶段:1981~1985年,WHO卫生官员来我国考察,建议在北京协和医院成立WHO疾病分类合作中心,由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着手翻译了两卷英文版《国际疾病分类—疾病、损伤和死亡原因国家统计分类手册(ICD-9)》,为我国推行ICD奠定了理论基础;并邀请澳大利亚的菲丽丝.沃森(Phyllis Watson)女士来华讲学,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ICD死因统计的业务技术骨干,推动了国际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在我国的实施。
第二阶段:1986~1987年,正式推广ICD-9的工作,举办一系列培训班,1987年贵州铜仁首先采用国际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基本格式,进行死因登记报告;接着江苏、安徽、湖南、湖北、上海、四川、辽宁、北京等地相继使用ICD开展死因统计工作。
第三阶段:1988~1999年,我国使用ICD-9开展居民死因统计工作在各地继续发展,1993年5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等效采用ICD-9编制的“疾病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这标志着我国应用国际疾病分类的工作已经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现阶段:推广使用ICD-10阶段。
第二节 ICD-10的主要变动
ICD-10在保持ICD-9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变动,主要表现在:
1. 分类的名称由过去的“国际疾病分类”改为“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为保持连续性,简称仍使用“国际疾病分类(ICD)”这一改动进一步强调了ICD的统计目的,扩大了ICD的应用范围,有利于ICD在国际卫生统计信息的交流和比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 全书由两卷改为三卷,其中第一卷为ICD编码的内容类目表,第二卷为指导手册,第三卷为字母顺序索引。从而更加详细地介绍了在应用ICD中的有关内容。
3. ICD编码由“纯数字编码”改为“字母数字编码”的形式。在不增加位数的前提下,使分类可采用的编码容量有所扩大,为更加合理地分配有关内容及将来增加和改变留出了空间。
4. 增加了分类章节,扩大了核心内容。全书共分21章,将原来合并在一章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疾病”分别设立为“神经系统疾病”、“眼和附器疾病”及“耳和乳突疾病”三章。另外将原来的两个补充分类,“损伤和中毒的外因”及“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某些因素”,扩大为ICD核心分类的内容。
ICD-10基本保持了ICD-9的结构框架及编码和分类原则,并对ICD分类轴心、星剑号系统、有关死亡的定义以及对死亡和疾病进行编码的原则进行了更详细的说明。
ICD-10更加明确了“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分类家族”的概念,即以ICD为核心分类,以其他有关分类、补充分类和国际疾病命名法为外围,逐渐加强和完善这一分类家族。ICD-10的推广应用必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医学科学及卫生统计工作的水平。
在我国至少有三个理由需要使用国际疾病分类:
1. 我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成员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条款的规定,成员国有义务按照ICD进行编码和分类,并向世界卫生组织报送本国的卫生统计信息;
2. 在各个医学领域中使用ICD的编码和分类,是使我国的卫生统计信息实现国际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基本要求,它有利于进行国际间的交流比较和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
3. 我国作为拥有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发展中国家,采用ICD的原则收集、汇总和分析的卫生统计信息对于世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节 ICD-10的基本内容
一. ICD-10第一卷(类目表)的内容可分为五部分,见表1。
第1部分 前言等:简介ICD及ICD-10的修订工作;
第2部分 三位数和四位数的类(亚)目:对ICD疾病编码(A00~R99)、损伤中毒的性质编码(S00~T98)和外因编码(V01~Y98)及非疾病理由就医情况的编码(Z00~Z99)见表1。
表1 ICD-10第一卷的结构

内 容 页 数 章 节 编 码

1 前言等 P1~18
2 三(四)位数类目表及内容 P19~928 共21章 A00~Z99
三位数类目表 P19~85
四位数类(亚)目表 P87~928
疾病编码内容 P89~708 1~18章 A00~R99
明确的疾病诊断编码 P89~679 1~17章 A00~Q99
不明确的症状编码 P681~708 18章 R00~R99
损伤中毒编码内容 P709~888 19~20章 S00~Y98
损伤中毒的性质编码 P709~800 19章 S00~T98
损伤中毒的外因编码 P801~888 20章 V01~Y98
非疾病理由编码内容 P889~928 21章 Z00~Z99
3 肿瘤的形态学编码内容 P929~953 M800~M998
4 死亡和疾病的特殊类目表 P955~978
5 定义 P981~982

第3部分 肿瘤的形态学编码(M800~M998):可作为一种编码对肿瘤的形态类型进行分类。编码的前四位数用于标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第五位数在一个斜线分隔符号之后,表示它的动态;
第4部份 死亡和疾病的特殊类目表:4个死因类目表,1个疾病类目表;
第5部分 定义:与死因统计有关的定义,这些定义已经被世界卫生大会所通过,它们被包括在此是为了便于数据在国际间的可比性。
二.ICD-10第二卷(指导手册)主要由五部分组成,见表2。
表2 ICD-10第二卷的结构
内 容 页 数
1 对ICD-10的说明 2~11
2 如何使用ICD-10 12~19
3 疾病和死亡编码规则和指导 20~84
4 统计报告 85~95
5 ICD发展史 96~103
本卷包括对记录和编码的指导、在该分类使用的实际问题上大量的新材料以及对分类历史背景的概括介绍。本手册还提供对ICD的基本描述,对死亡和疾病编码人员的实际指导以及对数据报告书及解释的指南。
三.ICD-10第三卷(索引)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见表3。
表3 ICD-10第三卷的结构
内 容 页 数 编码范围
1 疾病和损伤性质的字母顺序索引 9~1124 A00~T98 Z00~Z99
2 损伤的外部原因的字母顺序索引 1125~1212 V01~Y98
3 药物和化学制剂表的字母顺序索引 1213~1369 T36~T65 X40~X49
X60~X69 T10~T19
Y40~Y59
第1部份 疾病和损伤性质的字母顺序索引:列出所有可分类在第一至十九章及二十一章的术语,但除外药物和其他化学物质;
第2部份 损伤的外部原因索引:是疾病和死亡外因的索引,并包括所有可分类在第二十章的术语,但除外药物和其他化学物质;
第3部份 药物和化学制剂表索引:列出各种可分类在第十九章的物质的中毒及药物有害效应的编码,及其它们在第二十章中的编码以指出中毒是属于意外的、蓄意的(自伤)、未确定的或是适当使用正确物质的有害效应。
第四节 各卷之间关系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简称ICD-10)共分三卷,其中第一卷(简称类目表)包括主要分类,包括三位数类目表及内容类目表和四位数亚目;第二卷对ICD的使用者提供指导;而第三卷(简称索引)是第一卷的字母顺序索引。

❸ 统计学的分支学科

统计学史
理论统计学统计调查分析理论
统计核算理论
统计监督理论
统计预测理论
统计逻辑学
统计法学
描述统计学
推断统计学
经济统计学
宏观经济统计学
微观经济统计学
管理统计学
科学技术统计学
农村经济调查
社会统计学
教育统计学
文化与体育统计学
卫生统计学
司法统计学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统计学
生活质量统计学
人口统计学
环境与生态统计学
自然资源统计学
环境统计学
生态平衡统计学
国际统计学
国际标准分类统计学
国际核算体系与方法论体系
国际比较统计学 生物统计学
商务统计学
工程统计学
心理统计学
化学统计学
档案统计学
社会经济统计学
水文统计学
统计考古学
数理统计学
统计语言学
统计物理学
化学统计学
体育统计学 有些科学广泛的应用统计的方法使得他们拥有各自的统计术语,这些学科包括:
农业科学
生物统计
商用统计
资料采矿(应用统计学以及图形从资料中获取知识)
经济统计学
电机统计
统计物理学
人口统计
心理统计学
教育统计学
社会统计(包括所有的社会科学﹚
文献统计分析
化学与程序分析(所有有关化学的资料分析与化工科学)
运动统计学(特别是棒球以及曲棍球)
统计对于商业以及工业是关键的一环,它一般被用来了解与测量系统变异性,程序控制,对资料作出结论,并且完成资料取向的决策,在这些领域统计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❹ 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的恶性肿瘤包括哪些疾病

包括肺癌、胃癌、食管癌、肠癌、肝癌、宫颈癌、乳腺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鼻咽癌等

❺ 国际贸易统计指标有哪些其经济含义是什么

1、贸易额和贸易量
贸易额就是用货币表示的贸易的金额,贸易量就是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之后的贸易额,贸易量使得不同时期的贸易规模可以进行比较。这里有三个概念需要掌握。

(1)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的和值。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可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是以美元表示的;各国在统计有形商品时,出口额以FOB价格计算,进口额以CIF价格计算;无形商品不报关,海关没有统计。

(2)国际贸易额:(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综合,又称国际贸易值。它等于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用FOB价格计算的出口贸易额之和。

(3)贸易量:贸易量是为了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能准确反映国际贸易或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而确立的一个指标。在计算时,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贸易额,得到的就是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的贸易额,该数值就叫报告期的贸易量。
贸易量可分为国际贸易量和对外贸易量以及出口贸易量和进口贸易量。

2、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1)贸易顺差(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我国也称它为出超(Excess of Export over Import):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2)贸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我国也称它为入超(Excess of Import over Export)、赤字,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3)贸易平衡:就是一定时期的出口额等于进口额。
一般认为贸易顺差可以推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所以各国无不追求贸易顺差。但是,大量的顺差往往会导致贸易纠纷。例如日美汽车贸易大战等。

3、国际贸易条件
国际贸易条件(Te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对比关系,又称进口比价或交换比价。它表示出口一单位商品能够换回多少单位进口商品。很显然,换回的进口商品越多,越为有利。贸易条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通常是用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示,贸易条件指数是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的比值,计算公式是:出口价格指数除以进口价格指数,再乘以100(假定基期的贸易条件指数为100)。

报告期的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00,说明贸易条件较基期改善。
报告期的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00,说明贸易条件较基期恶化。

4、贸易的商品结构
贸易的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Trade)就是各类商品在贸易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这里涉及到一个商品分类的问题,一般有两种分类方法。
(1)联合国秘书处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把有形商品依次分为10大类,其中0一4类商品称为初级品,把5一8类商品称为制成品,第9类为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初级产品、制成品在进出口商品中所占的比重就表示了贸易的商品结构。

(2)是按生产某种商品所投入的生产要素进行分类,可分为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密集型商品等某种生产要素密集型商品。
5、贸易的地理方向
(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是指该国进口商品原产国和出口商品消费国的分布情况,它表明该国同世界各地区、各国家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2)国际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是指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和商品流向,也就是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6、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Foreign Dependence Degree)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外向程度大小的一个基本指标。它是指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❻ 统计学有哪些分类

统计学的分类有:
统计学史
理论统计学
统计调查分析理论
统计核算理论
统计监督理论
统计预测理论
统计逻辑学
统计法学
描述统计学
推断统计学
经济统计学
宏观经济统计学
微观经济统计学
管理统计学
科学技术统计学
农村经济调查
社会统计学
教育统计学
文化与体育统计学
卫生统计学
司法统计学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统计学
生活质量统计学
人口统计学
环境与生态统计学
自然资源统计学
环境统计学
生态平衡统计学
国际统计学
国际标准分类统计学
国际核算体系与方法论体系
国际比较统计学
其他
生物统计学
商务统计学
工程统计学
心理统计学
化学统计学
档案统计学
社会经济统计学
水文统计学
数理统计学
统计语言学
统计物理学
化学统计学
延伸学科
有些科学广泛的应用统计的方法使得他们拥有各自的统计术语,这些学科包括:
农业科学
生物统计
商用统计
资料采矿(应用统计学以及图形从资料中获取知识)
经济统计学
电机统计
统计物理学
人口统计
心理统计学
教育统计学
社会统计(包括所有的社会科学)
文献统计分析
化学与程序分析(所有有关化学的资料分析与化工科学)
运动统计学,特别是棒球以及曲棍球
统计对于商业以及工业是一个基本的关键。他被用来了解与测量系统变异性,程序控制,对资料作出结论,并且完成资料取向的决策。在这些领域统计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❼ 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分类和逻辑分类的意义和作用

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分类 ?学术界尚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分实用性和理论性两个层次 介绍有关国际服 务贸易的两种主要分类——操作性统计分类和理论性逻辑分类..

❽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的目录

前言
致谢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国际修订会议报告
三位数类目表
内容类目表和四位数亚目
第一章某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第二章肿瘤
第三章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涉及免疫机制的某些疾患
第四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第五章精神和行为障碍
第六章神经系统疾病
第七章眼和附器疾病
第八章耳和乳突疾病
第九章循环系统疾病
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一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十二章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
第十三章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
第十四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第十五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
第十六章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
第十七章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
第十八章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第十九章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
第二十章疾病和死亡的外因
第二十一章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
第二十二章用于特殊日的的编码
肿瘤的形态学
死亡和疾病的特殊类目表
定义
关于命名的条例
……

❾ 统计学科目有哪些

统计学科目有:
统计学史、理论统计学、统计调查分析理论、统计核算理论、统计监督理论、统计预测理论、统计逻辑学、统计法学、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经济统计学、宏观经济统计学、微观经济统计学、管理统计学、科学技术统计学、农村经济调查、社会统计学、教育统计学、文化与体育统计学、卫生统计学、司法统计学、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统计学、生活质量统计学、人口统计学、环境与生态统计学、自然资源统计学、环境统计学、生态平衡统计学、国际统计学、国际标准分类统计学、国际核算体系与方法论体系、国际比较统计学。
(9)国际统计分类有哪些扩展阅读:
统计学是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描述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统计学用到了大量的数学及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
统计在现代化管理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在现代化国家管理和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一切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统计。英国统计学家哈斯利特说:“统计方法的应用是这样普遍,在我们的生活和习惯中,统计的影响是这样巨大,以致统计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过分”。甚至有的科学家还把我们的时代叫做“统计时代”。显然,20世纪统计科学的发展及其未来,已经被赋予了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资料:网络-统计学(一级学科)

❿ 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

肺癌、胃癌、食管癌、肠癌、肝癌、宫颈癌、乳腺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鼻咽癌等

阅读全文

与国际统计分类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1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0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6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