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际原油价格如何制定
国际原油市场定价,都是以世界各主要产油区的标准油为基准。比如在纽约期交所,其原油期货就是以美国西得克萨斯出产的“中间基原油(WTI)”为基准油,所有在美国生产或销往美国的原油,在计价时都以轻质低硫的WTI作为基准油。
因为美国这个超级原油买家的实力,加上纽约期交所本身的影响力,以WTI为基准油的原油期货交易,就成为全球商品期货品种中成交量的龙头。通常来看,该原油期货合约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及很高的价格透明度,是世界原油市场上的三大基准价格之一,公众和媒体平时谈到油价突破多少美元时,主要就是指这一价格。
然而,世界原油三分之二以上的交易量,却不是以WTI、而是以同样轻质低硫的北海布伦特(Brent)原油为基准油作价。1988年6月23日,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推出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包括西北欧、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也门等国家和地区,均以此为基准,由于这一期货合约满足了石油工业的需求,被认为是“高度灵活的规避风险及进行交易的工具”,也跻身于国际原油价格的三大基准。
伦敦因此成为三大国际原油期货交易中心之一。布伦特原油期货及现货市场所构成的布伦特原油定价体系,最多时竟涵盖了世界原油交易量的80%,即使在纽约原油价格日益重要的今天,全球仍有约65%的原油交易量,是以北海布伦特原油为基准油作价。
吨和桶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吨(原油)=7.33桶(原油),也就是一桶大约为136公斤多一点。尽管吨和桶之间有固定的换算关系,但由于吨是质量单位,桶是体积单位,而原油的密度变化范围又比较大,因此,在原油交易中,如果按不同的单位计算,会有不同的结果.
2. 当代国际石油合作特点是什么
目前国际石油市场格局发生了新变化,油价持续走高之下全球性风险越来越大,能源安全问题已经跨越国界,成为各国不得不共同面临的挑战。
主权国家纷纷以积极姿态促进国际石油合作进程,国际石油合作成为保障石油安全的战略选择。近年来,出于对石油安全的担忧,一些石油消费增长较快的国家进行了大量的海外石油基础设施的投资,特别是在非洲和原苏联地区,来确保自己的石油供应。2006年6月,在圣彼得堡举行的为期两天的八国集团(G8)财长会议首次将能源安全问题列为中心议程,并引发与会财长的强烈共鸣。
跨国公司作为推进国际石油合作进程的主体,发挥着日益积极的作用。
世界主要跨国石油公司控制着世界30%以上的石油工业产值,其贸易量和直接投资金额超过全世界的2/3,并拥有80%以上的世界石油石化先进技术。经过新一轮的兼并重组,世界前四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英荷壳牌、BP和道达尔埃尔夫菲纳的石油产品销售占到世界的32%,炼油能力占世界的19%。自20世纪 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国际油气公司石油天然气部门的资本支出居公司各部门之首,其比例高达80%以上,有的公司甚至达90%以上。而在油气部门中,勘探开发支出占整个油气部门支出的绝大部分。从投资方向来看,其跨国投资主要在发达国家间进行。但是,跨国石油公司为了进一步优化配置世界资源,争夺全球市场,寻求新世纪的利润增长点,在巩固已基本饱和的欧美市场的同时,把发展的重点转向石油工业正蓬勃发展且市场需求旺盛的以亚太地区为主的新兴市场,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越南、中国和澳大利亚,欧洲的独联体和北海地区,非洲的尼日尔爾利亚、安哥拉和埃及,拉美的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巴西等。就投资而言,虽然中东国家和其他地区的产油国的外资也在不断增加,远东/太平洋地区和原苏联地区是世界潜力最大的地区,其次是拉美地区。
新兴国家成为国际石油合作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能源领域的均衡态势。以中国为例,中国经济多年来持续发展,促使石油消费量强劲增长,已由石油出口国变成了进口国。虽然目前中国进口石油所占的比重还未过半,但按有关机构预测,如何确保稳定、多元的国际石油供应,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将与日俱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不仅需要与OPEC这样控制全球40%原油产出的超级大户协调关系,争取进口总量和价格趋于稳定,更需要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近邻产油大国进行更具建设性的能源合作。由于新兴国家的广阔市场,能源出口国对美国、欧洲、日本等市场的依赖程度下降,他们在国际能源领域中的谈判能力也将逐渐增加。
从全球经验来看,因涉及经济、安全、地缘政治等复杂因素,国际能源合作有其特殊敏感性,国际石油合作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摩擦,也更加复杂。2006年伊始,因为价格问题重新谈判差距较大,俄罗斯决定暂停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由于俄出口欧盟的天然气也从乌克兰过境,此事一时成为全球关注的国际能源争端。中俄间石油管线从最初的安大线方案,到如今的泰纳线计划,这条长达数千千米的重要输油管道之所以牵涉面极广,不仅因其投资额和供油量都很大,更因其直接影响中、日等石油消费大国的国际能源供应格局,相关各方为争取各自利益最大化展开过反复多次磋商。
3. 国际油价大涨如何分析
这个分析起来的话,至少要看消息面和技术面了,说起来也相对比较专业,建议你可以在富格林看看就比较清楚了。
4. 国际原油怎么样啊,有没有看盘软件的
我这边有 你可以留个方式 lian xi
5. 国际石油
国际油价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除了经济繁荣或衰退会使石油供求关系发生波动外,各大产油国的产量也很重要,所以才有“经济危机石油大跌”、“欧佩克增产油价下跌”...这样的事情。另外,石油交易市场上的炒作也影响石油价格,这个则不见得完全是供求关系的问题了,是谁钱多谁说了算,当然,那是比较短期的影响,长久看,炒作者也不能完全脱离供求关系的强行炒作价格。
石油和煤炭都是重要的基础资源,价格一般是同进退的,不过中国情况特殊,两种资源的价格基本是国家说了算,基本上是与国际同步调整,比如发改委曾经说国内油价每20日跟随国际调整一次。但是本次发改委说不调价的理由也简单:‘调价要根据各方面综合情况考虑’。煤炭价格也是这样,不见得什么时候涨跌,所以煤炭股票的价格还是‘国内国际综合考虑的’。一般油价不会明显影响煤价
6. 国际原油要怎么投资
国内主流的原油投资分为三种,纸原油,期货原油跟现货原油。由于现货原油24小时交易,双向交易,资金利用率大。所以在市场上的受众率高于前两种。
而现货原油也分为两种,俗称“内盘”跟“外盘”前者为人民币/吨报价或者是人民币/桶。而外盘的报价为美元/桶
接下来要做的是:
第一步是挑选平台,暂时市场上比较官方的是前海石油化工交易所跟北京石油交易所旗下的会员单位。这些平台基本为人民币报价,还有一些用美元报价的外盘。这些外盘需要了解他的监管单位,其次判断平台的正轨稳定性。
第二步就是挑选分析师,现货原油就是保证金杠杆式交易。想盈利简单来说就是长期稳定的抓住正确的方向。以我长期在分析指导黄金,白银,原油市场行情的经验来看,较为可靠的分析方式有两种。
⑴分析足以影响原油供需关系的基本面,如汇率,大国大经济体的货币政策,OPEC以及IEA的政策干预等
⑵根据盘口变化,分析场内交易的净持仓量等。
第三步学习操作模拟盘,学会如何下单,如何止损,如何保本损,如何锁盈利(一般半小时内可以学会)
第四步就是让分析师根据投资收益预期制定交易计划,比如仓位分配,每天交易的时间等。完了之后,就可以去进行实战交易了。
7. 国际石油合作情况怎样
现代石油工业与生俱来地带有国际合作的色彩。在国际石油合作的历史长河中,交织着投资国与资源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随着国际石油合作内容及形式的演变和扩展,世界石油工业的规模也有了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的延伸。特别是21世纪以来,油价持续高居不下,全球性市场风险越来越大,能源安全问题已经跨越国界,成为各国不得不共同面临的挑战。在此新形势下,国际石油合作将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务实和体现双赢、多赢的理念。
在世界能源资源争夺日趋激烈的同时,国际能源合作正在全球范围普遍与广泛地开展着。进入21世纪,在国际形势多变和地区冲突不断的国际大背景下,能源安全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国家和地区间的能源合作愿望在不断增强。大家已经普遍达成共识,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国际和地区环境,能源问题、环境问题都不是一个国家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和协作,加强国际及区域间的能源合作符合各国的根本利益。因此,近两年,国际上围绕能源合作开展的能源外交非常活跃。
8. 最近 国际油价如何~~
从9月底调价以来,一直走高,从9月30日67美元涨到了现在79美元
有传言说本月底汽柴油价格可能上涨一成左右。汇报完毕。
详细信息请查看爱卡汽车 http://newcar.xcar.com.cn
9. 请问国际油价是怎么制定的
国际油价是国际原油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确切的讲,是坐庄的国际炒家决定的。
10. 国际石油合作的情况如何
现代石油工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国际合作的色彩,但是,由于投资国与资源国因利益之争而产生的种种矛盾,使国际石油合作历经曲折。
国际石油合作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时期。前一个时期是指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之前,这段时间的国际石油合作在投资国和资源国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合作关系;70年代以后,国际石油合作才逐渐走上正轨。在世界石油发展史上,不同的时期,国际石油合作的内容与表现也各不相同。
(1)西方跨国石油公司瓜分和垄断世界石油工业阶段(1900—1945年)。
由于石油在军事、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提高,西方列强在“二战”以前就开始了对油气资源国进行掠夺。首先,美国跨国石油公司兴起,导致了石油工业跨国经营的迅速发展。同时,英国、法国和荷兰等国,也通过政府的殖民政策在南美和中东等地区获得了大量石油租让地和开采权,掠夺开采资源国的石油,发展起跨国石油工业。这一阶段的国际石油协作,是西方跨国公司以不平等条件,获取产油国石油资源的开采与收益权。
(2)美国成为统治世界石油业的霸主(1946—195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石油出口中心从墨西哥湾向波斯湾地区的转移,美国在世界石油供应上所占的统治地位逐渐消失,并开始了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美国凭借其战后的巨大实力,撕毁了1928年西方大国为瓜分中东石油资源所签订的国际卡特尔协议——“红线协定”,取代了英国在中东的石油霸主地位。到1954年,中东已经没有一个资源国不受美国跨国石油公司的控制。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民族解放运动,许多资源国政府获得政治独立,并纷纷要求经济独立。他们先后提出了将石油公司收归国有的口号。但是这些斗争并未使这些国家在国际石油经济上处于平等地位。这一阶段中东各国仍然处于一种被统治地位,石油资源被美国等国极其廉价地占有。
(3)石油输出国联合起来争取石油利益(1960—1969年)。
20世纪50年代,石油产量和供应量急剧上升,造成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连续下跌。美国为保护国内石油生产者的利益,实行石油进口限额的措施,将国际石油价格进一步推向了深渊。国际石油垄断资本为了转嫁危机,强行将原油标价,给资源国造成了巨大的税收损失。
1960年9月,委内瑞拉、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为抵制西方各石油公司强制压低原油价格的行动,发起组织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这一阶段OPEC主要是进行抵制跨国石油公司压低油价、改变租让地使用费、取消销售补贴、收回未开采的石油租让地等防御性的斗争。
(4)国际石油合作时期(1970年至今)。
20世纪70年代以后,OPEC的斗争由防御性转入进攻性,斗争的内容围绕着提高原油标价、收回石油资源主权等。收回石油主权主要是通过逐步提高石油资源国的外资经营公司中的股份,以及国有化而逐步掌握本国石油资源的控制与统治权。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不得不改变过去的政策,同意在新的比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第三世界国家签订一些新的石油合作协议与合同,例如建立合营公司的协议、产品分成合同、提供服务的合同和新的条件下的租让协议等,用提供自己的技术、资金和劳务帮助资源国勘探和开采石油的办法,换取资源国给予一部分石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