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们该怎样客观评价蒋介石这个人物
蒋介石对中华民族的七大贡献
1,最大的功绩是在清末军阀割据的乱世中,领导两次北伐,统一了乱世中的中国。 在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当时中国的混乱程度在中国史上是罕见的。两次北伐其实都是极为成功的,从北伐后的结果就能看到--中国的军阀数量大大减少,混乱程度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基本实现了统一。蒋介石的军事才能确实不如毛 泽 东,但对付其他的军阀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就相对使得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了,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
2,在中国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富国强民,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蒋介石承继的" 烂摊子"并不比1949年好到哪里。毛、周没有陈年旧债,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却承担历届北京政府累积的六亿六千七百万美元债。
而且当时中国只是表面上的统一,南京政府控 制的国家资源极其有限,而且必须将其大量花费在"统一政令,统一军令"的"军阀战争"之中。蒋介石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行“法币政策”,自1935 年底发行法币,建立公债债券的威信,同时积极清偿外债。到抗战前夕,已经偿还百分之九十外债。中国债券在伦敦市场节节上扬,价格超过日本的债券,这是李 登 辉政权以及其他派系所不愿面对的史实。法币本来是为了对付英、日、美货币在大萧条期间相继贬值,以及美国以高价抢购中国百姓白银等等事件的武器,威信建立以后,行使地方钞票的省份也纷纷改用法币。这也为8年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法币制度是中 日战 争的充要条件,迅速发展的法币构成中国统一的基础,没有法币,抗战军费便无由筹措。
3,大力推广文化教育事业,北大,清华,西南联大等学术活动十分活跃。 尤为值得回味的是,在抗 日 战 争 爆发以后,蒋介石政府首先考虑的是保护学校和教育事业不致中断,帮助面临日 寇侵 略城市的学校南迁。在日寇轰炸重庆时,当局的首要任务,便是及时疏散中小学师生。早年他担任黄埔军校校长,为建立革 命军队,培养军事骨干力量做了一定工作。
4,在内忧外患,极度艰难的情况下,稳固了边疆,巩固了中 央政 府的统治,避免了国家分裂。 当时的东北内外 蒙古新疆西藏,均有外国背景。蒋介石加强对蒙古西藏地方的治理,国 民政 府于1929年设立蒙/藏委员会,主管蒙/藏等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事务。
1938年9月24日,颁布喇/嘛转世办法计13条,明确规定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哲/木尊丹/巴呼图/克图暨各处向来转世之呼图/克图、诺/门汗、班/第达等圆寂后,应报由该管地方最高 行 政机关转报蒙/藏委员会备案;转世灵/童访获后,报由该管地方最高行政机关转报蒙藏委员会查核分别掣签等等。1928年国民政府把四川的西部和西藏东面的康部, 建立为一新省, 名西康省。1928年9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153次会议决议,9月17日发布命令,将宁夏、青海分别建为行省。1929年1月,青海正式建省,以西宁为省会。其中尤以青海建省意义最大,向南配合西康省影响西藏局势,向西可前进新疆。苏德战争爆发后,蒋介石派军入疆,架空盛世才,新疆终于重回中国怀抱。
5,以中华民族领 袖的身份领导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斗争,并派四十余万远征军两次入缅作战,为缅甸独 立解 放及世界反法 西 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 日 争我就不多说了,蒋介石曾对向他传达与日和谈的孔祥熙这样批示:说以后如果再有人利用“汪 逆 伪组织”来劝我跟日本人谈判,怎么办?前面五个字,以汉 奸论罪。下面还有更厉害的三个字,杀无赦!!毛 泽 东在1938年的CPC六 届 六 中全会上有个讲话,毛说:“假如没有国 民 党政策的转变,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他说,蒋是“民族领袖”,“最高统帅”,说国民党前后有两个伟大的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第二个呢?就是蒋介石。只是后来国共斗争,这些就没人提了。本人在此再次重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军才是抗战的主要力量,牵制日军70%的兵力,消灭了大量的日军。这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出兵缅甸,在维护中国利益的同时,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为我国在二战后的大国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废除了晚清所签署的一系列的不 平 等条 约,收回了东北、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主权,以一积弱之国而成为世界反法 西 斯四大领袖国之一,1946年联合国成立后中国成了五常之一,争得了举世公认的荣耀。开罗宣言这一收回主权和领土的协议就是蒋介石政府在国际社会极力斡旋的成果。
7,蒋介石一生都坚定地维护中国领土的统一和完整,后来虽然是退守台湾,但他始终把台湾当成中国的一部分,尽管要把台湾作为反攻大陆的基地,但与李 登 辉、陈 水 扁卖 国 贼,欺宗忘祖之流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越南印度侵害中国主权时,还拍岸而起,大喝一声:“娘希匹,大陆不出兵我出兵”,可见他骨子里的爱国主义。也正是由于蒋介石的坚定的认为大陆和台湾是不可分割的中国整体,才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台湾更好的延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长久以来都未改变对自身是中国一部分的认识。这样也利于今后祖国统一大业的顺利进行!!
坏处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知道.这里简单提下
1.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使得中国沦丧大量国土
2.杀害民主人士
3.任人为亲,导致国家败坏
4.准许英美舰队在中国江河上游弋
5.挑起二次国共内战(这可以说是最受诟病的)
6.虽然不是他的错,但是富四大家族而贫天下也和他有关.(参考蒋经国上海打老虎一事)
7.军事才能弱,但是却喜欢指手画脚.
大概也就这么多吧
毁誉参半的人物............
‘贰’ 如何评价蒋介石呢
只想谈谈作为一个个体的蒋介石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琐事,或许从中也可以发现一些蒋介石的可爱之处!
1、蒋介石坚持了五十七年记日记的习惯。自1915年到1972年(也就是蒋介石去世前的第三年),蒋介石一直坚持写日记,很少间断。仅此一点也就可以说明蒋介石先生毅力是过人的!也许笔者孤陋寡闻,但古今中外的政治家中能坚持五十多年写日记的人的确不多!
2、蒋介石几十年的照片中一贯坚持了军人的身姿。这一点笔者也查阅了相关资料,可以说在这一方面大家的认识都是比较一致的。很多曾经当过兵的朋友可能会有体会,一个人几十年在各种场合保持一种军姿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3、与宋美龄结婚后的蒋介石改变了年轻时好色的毛病!如果称年轻时的蒋介石为浮浪子弟,恐怕丝毫不为过。但1927年蒋介石结婚后一直身居高位,能做到痛改前非也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4、蒋介石在长达五十七年的日记中笔迹始终保持笔笔不苟(杨天石评语)。写日记是一件很私人的活动,而能在如此长的时段内保持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可见其毅力之强!
如此等等,可以列举的细微之处还有很多,比如蒋介石在生活习惯上一直坚持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我想也非一般人可以做到。大是大非暂且放在一边,从生活的一些细微之处,我们还是可以发现蒋介石的一些过人之处与可爱之处!也许我们试着从人性的角度来评点一些历史人物可能会得出与通常的理解不太一致的结论来,不是吗?
‘叁’ 求 对蒋介石的历史评价(尽量精练简短,100字左右)
蒋介石是一个战术家而不是一个战略家。他在内战中的全面失败埋葬了他的军事威望。
尽管他统治了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但他实际上不了解整个政权的社会基础。
他知道国际共运对他的威胁,但他却用使问题过于简单化和过分宣扬自己的办法毁了自己。
http://dlib.mfounder.com/Books/010/110/html/kkkkk1013343/mg0007.htm
‘肆’ 蒋介石是如何让中国成为五大国(美英法苏中)之一的
中国在二战中成为“五大国”,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成为了联合国五常之一。这实际上是美国力排众议的结果(记得丘吉尔还对此很不忿),原因是当时美国在亚洲缺乏盟友(现在美国扶持的日本在当时还是敌人),通过扶持中国进入五常,拉拢KMT政权进一步亲美,巩固美国在亚洲(尤其是东亚)的势力,借以抗衡苏联在亚洲的扩张。
当然,作为抗衡日军的重要战场,中国战场对于二战全局来说也十分重要,反法西斯同盟的各主要力量都不愿中国衰弱或者失败。因此,拉拢并支援中国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不过,二战结束后KMT政权居然只支撑了4年就挂了,这是美国始料未及的。让中国进入五常的行为反而为新中国在以后的国际风云中制造了不少的优势。
最后,中国在二战中成为五大国(联合国五常),蒋介石至多能算是个被动接受者,没有他太多的功劳。
‘伍’ 中华民国时期的中国国际地位如何
中华民国的地位是分时期的,毕竟在临时政府、北洋军阀、南京政府(包括重庆政府)时期是不一样的。总起来说,在抗战之前的地位不是很高。孙中山的政府得不到国际认可,袁世凯和他的手下的北洋政府要好一些,但总的地位也不行。即使是到了蒋介石也没有好到什么地方去。“九一八”事变在中国是一件大事,但在当时主宰世界局势的欧美列强看来,不过是“偏远大陆才会发生的出轨行为”(基辛格:《大外交》),根本不值得重视。
抗战的时候,由于美国的重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上升的。这点无可置疑,但上升的幅度也绝对没有我们所想的那么大。国际地位的基础是实力,而当时我们的地位的上升,主要靠的是两点:美国的支持,和抗战的声誉。而美国的支持又是最主要的。罗斯福要的是远东的一盏明灯,所以才抬了抬中华民国。但一旦到了自身利益,也就顾不上了。如果我们的国际地位是真的到了五大国的地步,罗斯福哪里敢签什么“雅尔塔协议”。
‘陆’ 如果不带政治立场客观的评价蒋介石,他的历史功和过分别是多少
中共对蒋介石的评价虽然带有一定的政治立场,但基本上是客观的,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评价,比较接近历史真实,首先就是老蒋的执政能力并不高,军事才华也很糟糕,至少不配做中国的最高领导人,跟日本鬼打的时候也想赢,就是没有这个能力,政治氛围方面也搞得乌烟瘴气,在西方国家可能干不了几个月就被人赶下台了;其次就是私欲太强,他建立的中国基本上是蒋介石的中国而不是中国人的中国,而且滥杀太多,凡是反对自己的人一律杀,毛泽东虽然也犯过这样的错误,但他的基本出发点是好的,而且没有霸占过国家财富;如果说大陆对蒋介石的评价带有政治立场的话,那么看看台湾人是怎样评价他的?就是一个无能的暴君!当然,老蒋也并非秦桧、汪精卫那种彻头彻尾的大汉奸卖国贼,而是对国家和民族也有一定贡献的,为人也比较有骨气和民族节气,只是执政的能力低了些和私欲强了些,综合起来应该跟老毛刚好相反吧,三分功七分过或者四分功六分过。
‘柒’ 将介石是什么样的人物
蒋介石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各方面都非常不错,但是因为失败了,所以对他的评价并不是特别的好。
‘捌’ 如何评价蒋中正的历史影响与地位
蒋介石属于那种少见的、非同小可的人物:这种人的勇气、工作能力、个人意志及其精力——全部耐力——是一般人所想象不到的。这种人对他们的时代和后世的不同影响取决于他们从事活动的政治背景、他们所继承的历史遗产以及他们国家的大小、国力或重要性。我们大家今天还受到列宁和斯大林的影响。希特勒曾给他那一代人带来过巨大的灾难。丘吉尔由于打败希特勒这一贡献使他在未来的岁月里留下了烙印。佛朗哥和铁托改变了他们国家的面貌,就象穆斯塔法·基马尔从前改变了一代人一样。历史的偶然使蒋介石不得不和另一个更加独特的人物——毛泽东共同统治中国并在这个国家里决一雌雄,这是蒋介石的不幸。这也就是说,蒋介石缺少那些将军和政治家流芳百世的先决条件——运气。他的运气糟糕透顶,同样,他的错误也的确是不可估量的。 由于蒋介石就是蒋介石,因此他做什么都要做得彻彻底底。按男人、军人、作家和思想导师、政治家和领袖等不同身份对蒋介石进行研究是毫无意义的(就象不能这样研究戴高乐一样)。动机、失败和成就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令人难分难解。 蒋介石之所以坏,是因为他在阶级斗争上是和共产党的死对头,屠杀了许多优秀党员和革命群众
蒋介石之所以还有可取之处,就在于基本上他还是个民族主义者,敢于反抗外来侵略。
显然,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孰轻孰重?当然是民族斗争要高于阶级斗争!所以我们在指出其反动性的同时,也应该指出他为国家、民族做出的贡献。
可喜的是,我们党近年来在如何评价国民党,如何评价蒋介石上也进一步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把人一棍子打死!这自从庆祝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以来表现的尤为突出,值得肯定。
‘玖’ 蒋介石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蒋是中国近代的独裁者,曾经拥有过无人能及的政治领袖地位。此人年轻时就表现出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是资深国民党员,但在国民党一大时被排除在外。后受到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的赏识,步步高升。借廖仲恺被刺一案扫平了汪精卫、胡汉民等政敌,一举登上了国民党内的最高领导地位。凭借他黄埔军校校长的超然地位,他率领国民党军北伐,接连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等旧军阀的势力。在上海却突然发动反革命政变,逮捕残杀共产党员,甚至通缉对自己有提拔之恩的鲍罗廷。后来,经过张学良东北易帜完成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然而,当时的中国大地上不服中央管制,拥兵自重的军阀仍然存在。包括冯玉祥、张学良、杨虎城、李宗仁、白崇禧、冯云、盛世才等人。另外chc也在江西建立了根据地。蒋是个肚量不大的人,其手下张学良曾如此感叹:“只可惜蒋先生有大略而无宏才”意思就是如此。果不然,掌权之后,很快蒋开始了排除异己,打击别人的动作。他想尽办法削弱杂牌军,扶植自己的嫡系部队。这样的动作热闹了国民党内部的桂系奉系军阀,李白二人联合北方的冯玉祥与阎锡山一起发动了讨蒋之战。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平息内乱,开始了剿共的行动。他不顾东三省的陷落,执意剿共,逼迫红军长征。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他趁机打击了西北和滇系的军阀,收回了部分中央行使权。面对日寇的步步紧逼,蒋却始终使用绥靖政策,步步退让。西安事变之后,蒋同意抗日。抗日战争历时八年,战况极其惨烈,战争以日本无条件投降未结束。就在大战硝烟尚且弥漫的情况下,蒋悍然发动内战,却最终战败,逃往台湾。
纵观其一生,他善于利用政治斗争为自己牟利,打击政敌,一步一步走向了权力的巅峰。他完成了中山先生的遗志,统一了中国,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一定贡献,可谓是个能人。但他的缺点也很明显。他心胸狭隘,对党内党外反对的声音一律镇压,弄得人心涣散。在政治方面,他任人唯亲,令四大家族把持了军政财政大权,使得国统区内的百姓民不聊生。在对外方面他一味退让,采用绥靖政策,却引得敌人得寸进尺。最大的问题在于他的对手毛泽东是个有宏才也有大略的举世伟人。在民心人心尽丧的情况下,蒋家王朝大厦已倾
‘拾’ 1936年以前,蒋和德国的关系似乎很好
德国当时国际地位不咋样,便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以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与蒋的关系确实不错。德国曾派军事顾问团以十万陆军之父陆军大将泽克特团长。该军事顾问团曾参与围剿红军的作战计划的制订。并且帮蒋组建了多个德械师,这些德械师多为国民党的精锐部队。甚至还帮蒋组建了装甲师,坦克部队。 所以关系十分好,甚至还想结成战略同盟。但参加轴心国集团是不可能的,中日矛盾根本不可缓和,希特勒看中日本海军的力量(因为相比德国陆空军,海军实在拿不出手,直到俾斯麦级服役才好点。)希望日本能牵制英国海军。在希特勒眼中日本比中国重要。二选其一的话只会选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