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四届世界麻将锦标赛冠军是谁
由国际麻将联盟主办的第四届世界麻将锦标赛在韩国济州岛落下帷幕,最终,中国B队勇夺团体冠军,来自扬州宝应的中国选手周勇获得个人冠军,山西女将焦灵花名列第二,季军则被一名法国选手夺走。
B. 麻将是我国传统文化,为何在国际麻将大赛却得不到第一名呢
目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被各国争先申遗,麻将作为中国传统游戏的结晶,有着“国粹”之称。有俗语云:凡有井水处,即闻麻将声。可见麻将在中国人休闲娱乐中舍我其谁的“国戏”地位。
目前参加麻将比赛的人员,多是来自国内地方麻将协会和俱乐部,如北京方庄智力麻将运动俱乐部、天津麻将协会、青岛麻将协会,以及网络麻将比较大的门派,如标榜麻将运动协会,盛殿麻将等等。说白了,多是竞技麻将圈的圈内人士,平时就以打国标麻将为主,一般较少赌博。竞技麻将圈正如前文所说,发展扩大面临诸多阻力,所以还比较小众。真心想学习竞技麻将,参加麻将大赛,不妨先找到组织吧。
C. 世界麻将比赛是如何解说的,中国队有多惊艳
找专业的解说人员就可以,其次中国这边在38名,没有多惊艳。
据我了解到的最新消息里面,大概在第五届欧洲麻将锦标赛,他们是由欧洲麻将协会EMA主办。而且它致力于在欧洲推广麻将,并且他们是世界麻将组织 (WMO) 的成员。麻将还有一个世界组织,听起来像世贸组织一样可怕。目前,欧洲世界麻将组织其实有 19 个成员国,而且他们基本上所有在足球方面表现出色的国家都在其中。
竞技麻将和当地麻将的最大区别在于打法要复杂得多。而且它最大程度地消除了运气对结果的影响。这似乎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复杂的概率问题,因为它测试一个人的智商和心态,而且打麻将的人一般都很冷静,面不改色。
最后,关于以上的问题,如果小伙伴还有其他想法,可以在下面评论或者讨论。
D. 想知麻将在海外的发展
麻将在国外的情况
在荷兰这个拥有一千六百万人口的国家,麻将被看作为一种外来的游戏。在20世纪20年代,J.P. Babcock将这项游戏带到了美国,之后的几年,他又被传入了荷兰,至今还保持着原先的大部分规则。20世纪20年代,“荷兰麻将团体”没落以后,荷兰人只会在家中与亲戚朋友或是小俱乐部中玩这项游戏,而不会与其他的团体联系比赛。不过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家名为“第一荷兰麻将社会”的俱乐部为他们早期的比赛制定了一系列的麻将规则,而这些规则基本上是以J.P. Babcock传到西方的规则为基础的。这项荷兰当时唯一的麻将比赛被称为荷兰冠军杯。之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比赛,直到今天,每年都会有大约10场比赛在荷兰和比利时举行。至2004年,第二个正式的荷兰麻将组织又成立,取名为“荷兰麻将联盟”。今年,“荷兰麻将联盟”成立了,他意为共同组织公开比赛,考察研究规则,推广麻将项目,为新的麻将俱乐部提供基础,并且组织欧洲麻将锦标赛。这个组织一成立就有120位成员,每年出版四次“麻将杂志”。此外在荷兰“麻将新闻”这个网站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这里麻将爱好者可以获取关于规则、发展以及比赛的信息,它是由麻将联盟主席Martin Rep先生提供的。荷兰有几十个麻将俱乐部。荷兰爱好者很少赌钱,就算有,注码金额也很低,而且他们没有专业的选手。
字串2
麻将与桥牌异曲同工,是锻炼心智、沟通人情的大众休闲
众所周知,桥牌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目前桥牌活动在中国也是搞的十分普及。比起麻将,桥牌在上层人士中活动较多。中国许多领导人也十分喜爱。麻将在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中喜爱者也众多。桥牌与麻将,从游戏规则、特征来讲,正好是两者的互补。桥牌讲究合作、信任、默契以及“桥路”的设计。而麻将则更多的是讲究运气、个人技巧的娴熟运用以及看住上家、盯牢下家、防止对家的过硬本领。从科学角度讲,桥牌注重的是概率的判断,而麻将更注重的是胆量与推算的结合。两者都讲究博弈艺术。
但在中国麻将的命运不如桥牌。主要是麻将由于简便娱乐,经常是“小来来”的小赌工具。过去又是禁止的游戏项目。因此,历来一直不能登大雅之堂。近年来,中国大陆虽然举行过若干次麻将公开赛,但都是悄悄进行,好象还挺害羞的。如今,欧洲将举行麻将公开赛,作为发源地的中国,是否也该正面宣传麻将的文化,培育麻将高尚的文化传播。
E. 世界麻将锦标赛的第一届
第一届世界麻将锦标赛是由世界麻将组织、世界麻将竞赛中心主办的,世界麻将组织2005年成立后举行的第一次正式比赛。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144名选手报名参加了比赛。东方清华北大队、京津鲁联队、日本麻雀联盟、日本麻将体育协会等22个具有世界权威性的麻将协会组织分别组队参加了团体比赛。整个比赛共进行9局,所有选手分入中国、日本、欧洲和美洲四大赛区进行循环赛,最终按各局积分决出名次。本次比赛不设任何奖金,以“品”为等级进行选手等级划分,以牌艺和牌品来定位一至九品的不同等级。
世界麻将组织秘书长江选旗表示,麻将源于中国,但也属于世界。据估计全世界有5亿人口爱好并参与麻将游戏。本次大赛通过用“品”来评判等级,就是希望用具有高道德、高水平的方式来鼓励选手参赛,在比赛中弘扬中华民族道德观,提高人文修养。
中国选手李立和张章飞分别夺得冠亚军,日本选手今枝実获得季军。中国山西介休队、中国上海张江队和日本麻将体育协会大阪队分别获得团体组比赛的前三名。
F. 现在有没有正规的麻将比赛啊
近日,乘坐重庆前往西昌的火车旅途上400余名老人进行激烈的麻将比赛。当日,专列从重庆火车北站南广场正式出发,老人们将在旅途中进行书法比赛、棋艺比赛等丰富的娱乐活动。其实打麻将不仅仅是老人门的活动,也是年轻人等一大爱好,但关于麻将的基本规则你全都懂了吗?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打麻将的基本规则。
四、拿牌及打牌
破墙开门之后,首先由庄家拿牌,又称“抓牌”或“起牌”,每次拿两墩,其它三家按逆时针方向依次轮流拿牌。但牌在墙上走向为顺时针。当各家均拿够六墩(12张)后,再由庄家“跳拿”两张,俗称“扫底”,其它各家再补拿]张。至此,庄家手牌14张,其它各家均为13张。这样拿上手的牌称作“配牌”,也乐“基牌”或“底牌”。拿牌结束后,接着庄家先打出第一张牌,此为打牌正式开始。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打麻将基本规则了,你看懂了吗?
G. 日本队客场战胜中国捧得麻将大赛冠军是真的吗
近日,在中国三亚举办的腾讯欢乐麻将——中日麻将争霸赛中,日本代表队战胜中国选手,捧得冠军。这已经是日本选手第二次在此赛事中获得冠军。在今年7月日本东京举办的第一次中日麻将争霸赛中,中国选手客场落败。而本次在三亚,中国选手亦没有守住主场优势。
中日高手的巅峰对决,中国选手虽败犹荣
据悉,本次腾讯欢乐麻将——中日麻将争霸赛中,中日两国都派出了本国实力最强的选手。中国代表队由世界麻将大赛冠军、腾讯麻将锦标赛冠军等国内知名选手组成。日本亦派出国内竞技麻将顶尖高手前来迎战。“本次赛事的选手水平都非常高,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中国代表队选手尼海廷说道。拥有20多年竞技麻将牌龄的他多次斩获国内外麻将赛事冠军,在大幅落后的情况下,凭借一手小三元自摸,帮助中国队挽回巨大的劣势。
腾讯麻将锦标赛个人赛冠军邹健志
麻将大国也要做麻将强国,中国竞技麻将任重道远
随着竞技麻将的不断发展,国内也相继涌现更多专业的竞技麻将爱好者与专业赛事。腾讯欢乐麻将作为国内麻将游戏的领头羊,从2015年推出腾讯麻将锦标赛,并不断完善赛事专业度。“我认为腾讯麻将锦标赛可以说是现在国内最顶尖了麻将赛事之一了。”曾参加国内外多个麻将赛事的选手尼海廷说道。
H. 为何中国竞技麻将代表队会不敌欧洲
麻将,在中国家喻户晓、老少皆宜,同时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相隔十里到百里之间的,麻将的打法基本也千差万别,但它却成为了日常人们消遣娱乐几乎最常规方式。上面所说的是地域麻将,可一旦车同轨书同文之后,涉及到竞技麻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一旦把麻将归为棋牌类竞技运动后,几乎在中国是一个被遗忘的项目。它没有地域麻将那么喜闻乐见和深入人心;而当人们听到在所谓的国际赛场上中国队惨败而归的时候,那声“国粹岂容他人践踏”的疾呼又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因为竞技麻将在当下难登大雅之堂,最大的阻力在于官方的不鼓励或者说不置可否(让你办比赛就能办,说不让办你也没辙),因为人们还是习惯性地将麻将和赌博联系在一起,哪怕它被冠以竞技麻将的名号,也只能地处江湖之远。
东风不与麻将便
中国有多少人在打竞技麻将?谈及这个问题,两人显得有些尴尬,但随后也表现得非常坦然,俞玉奎说:“即便算上水平参差不齐的大爷大妈(甚至可以说大爷大妈是主力军),在中国大概可能也就只有1万人左右的群众基础,而且几乎不存在职业竞技麻将选手的存在,因为实在是无法维持生计。”
一年下来国内的竞技麻将比赛数目在近年来的峰值也就十几场,而每场比赛冠军的平均奖金大概只有2000元左右(而你和朋友玩地域麻将,如果数额比较大,有时一晚上的输赢也可以达到千元级别),而且每项比赛的报名费大概就接近1000元左右(完全覆盖比赛期间的食宿成本),在找不到赞助商的情况下多数还不包含往返路费(不过如果找到赞助商,也会存在费用全包的可能性,但比赛奖金一般都不高),这样竞技麻将选手几乎无法从比赛奖金中获利,而主办发靠收报名费一项就几乎可以维持成本甚至盈利,可见竞技麻将比赛的商业价值低得有多么令人发指。
一般来说一场竞技麻将比赛的周期大概是3天,上班族则需要请一天假去参赛,如果有哪个赛事主办方想和当地政绩和旅游结合的话,比赛周期会延长到4-5天,一边打麻将一边组织游山玩水,这当然饱受高龄选手的欢迎,但目前竞技麻将的高水平选手(多以学生和上班族为主的年轻人)基本无法参赛。涂少博就表示自己最近几年由于工作的缘故已经很少打国际的比赛了,基本只参加方庄的联赛,而俞玉奎更是刚刚从线上麻将(网络对局)转到线下赛事。
民间高手在城南
说到麻将水平问题,人们总愿意拿中国大妈说事,原则上目前竞技麻将的群众基础中确实大爷大妈居多,以国内水平较高的北京南城方庄联赛为例,虽然年龄50岁以上的大爷大妈级别选手在80%以上,但目前联赛积分前十的选手基本都是50岁以下,大爷大妈自然爱玩,但喜欢打和打得多并不等于水平高。大妈们的特点就是都有着坚实的地域麻将烙印,她们对竞技麻将的规则理解和策略选择上都会存在一些偏差。
比如上文中提到的排名前四的选手对局时,大妈更多关注的是这一局牌的得失,而不会在计算小分的基础上安排策略。另外在基本功上,在做牌牌型的构建以及进攻和防守上,她们大多经验主义至上,容易忽略概率因素,而水平更高的竞技麻将选手则在牌型上保留更多的可能性,进攻和防守也更为严密。当然也不排除高水平大妈的存在,比如圈内着名的焦灵花,年过六旬,但竞技麻将水平高超,拿过不少国内外比赛的冠军。
西游参赛实不易
麻将欧锦赛、麻将世锦赛,这是一些听上去就充满违和感的赛事名字。在圈内人看来,并不能保证每次比赛都能将世界各地的竞技麻将高手汇聚一堂,说到2014年的麻将欧锦赛,实际上也有人找到涂少博去参赛,但考虑到接近2万元的往返路费以及比赛赛程长度,涂少博只能无奈谢绝邀请。所以当时中国代表队仅获37名的消息其实在圈内人看来并不意外。
“这符合当时参赛选手的水平预期,因为那次比赛,参赛的的确大爷大妈居多,并且水平一般,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成本和经济能力,并带着出国游山玩水顺便打打麻将的心态去参赛,但大多数学生和上班族则无法做到这一点。”与那次比赛遗憾失之交臂的涂少博表示。这也是很多国际麻将比赛的现状:如果找不到可靠的赞助商,选手就要自己承担路费,如果比赛不在国内这笔钱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再加上赛程延长导致请假等因素,都会让年轻的上班族或者学生党望而却步。
当然我们也不必太过妄自菲薄或杞人忧天:去年由国际麻将联盟(Mahjong International League)主办、联众公司协办的,以打造全球最高规格的专业麻将竞技赛事为己任的世界麻将运动会在海南三亚开赛,中国包揽个人和团体冠军。个人赛中,来自中国的年轻牌手唐波斩获冠军,另外两名来自中国的选手赵坚、李良分获亚军、季军。来自俄罗斯的美女牌手Anna Shpilman是外国牌手中成绩最好的,排名第11位。在团队赛中,中国B队、瑞士队、港澳联队、中国A队挺进四强。最终,中国B队(选手赵坚、周勇、周昌盛、卢华通)摘得得冠军,将金牌揽入怀中。所谓国粹,自然有人捍卫,我们的水平目前依然稳居世界前列。
与中国大妈走完全相反路线的应该是当下的欧洲竞技麻将选手。目前竞技麻将的整体水平,中国和日本最强,而欧洲近年来提高的最快。由于欧洲人没有地域麻将的基础,他们最开始接触的就是竞技麻将,对于规则的理解更为透彻,在欧洲竞技麻将的规则是全英文的,但除了“吃”他们用“chow”外,一些麻将的核心术语“碰、胡”基本是音译,所以第一次听到老外说这些词的时候或多或少还是有些穿越。
来日战到北风北
另外如果英语不好并不影响选手参加国际麻将比赛,因为打比赛本身并不需要说英文,“基本不用说话,用手指一指,国外的选手就能明白你的意思。”涂少博表示这大概就是麻将圈“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境界吧。涂少博和俞玉奎最近打得国际比赛都不算多,但回想起来两人依然能想起一些趣事,比如欧洲人特别喜欢给同桌的选手送礼物,他俩收到过同桌的老外送的当地小工艺品,还有朋友收到过一个麻将手串,做得也还算精致,可见欧洲人对麻将的喜爱也是真心实意。
但从竞技水平而言,欧洲人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虽然他们会把麻将当成竞技类棋牌运动,规则和竞赛更为规范,也有自己的麻将俱乐部,经常切磋交流,不会出现类似中国大妈那种因对规则理解不透彻而产生的策略失误,但由于整体水平不高,缺乏高质量的比赛对局,而跨国的麻将交流比赛又不多,所以他们对于触碰麻将顶尖水平的天花板目前尚有一段距离,但的确是不容忽视的潜力股。
相对于围棋这样历史悠久的棋牌项目,麻将的发展时间并不算长,人类的水平也远没有围棋手那么出神入化,而与其他棋牌类不同的是,麻将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运气,这既让高手间的对决充满无数可能,也让人机大战变得镜花水月。不知道还需要多久,竞技麻将才能成为一项主流的棋牌运动项目,有更多人参与,有其独特的赛事品牌价值,有真正的职业竞技麻将选手的诞生,能够真正以一项体育运动的方式迎来举世瞩目的聚焦。但在这一切来临之前,它依然是一个夹缝中求生存的小众项目,但小众也不见得完全是坏事,偏居一隅,自得其乐,静静地等待桃花源式的浪漫带来豁然开朗的那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