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希望关于报考清华大学法硕的建议,谢谢
〔清华大学〕2006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事业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4.原毕业专业为非法学专业(包括: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二、报名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所有报考我校的考生均须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报名(http://www.chinayz.com.cn/),报名时间按教育部统一规定。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3.凡在清华大学参加初试的考生,必须在全国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交纳报名费成功24小时后,登陆我校网上报名系统,打印《2006年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报名信息表》,11月7日前寄(送)到清华大学研招办。11月10~14日可登陆我校网上报名系统查询本人照片,并于12月中旬后上网打印准考证。登陆方式及有关要求详见《清华大学2006年硕士生研究生招生简章》,网址为:
http://tsinghua.cpge.cn/(教育网)
http://tsinghua.thcic.cn(公众网)。
4.在外地报名点参加初试的考生在全国网上报名系统报名后,按照当地报名点的要求交报名费、照相。
5.院系代码为“066”,专业代码为“030180”。
三、初试
参加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时间按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进行。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如下:
①101统考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法语
③398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含刑法、民法)
④498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含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学、中国法制史)
以上考试科目设置以日后教育部正式公布为准。
四、参考资料
政治、英语须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请参考教育部颁布的最新考试大纲。专业基础课、综合课为全国联考科目,请参考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学生司和司法部法规教育司联合编写的最新考试大纲。
五、复试
复试包括外国语听力、口语测试和综合复试。综合复试将采取面试+综合知识笔试方式。综合考试覆盖范围:政治、经济、历史、逻辑、语文、一般科技知识等,以进一步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逻辑推理、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具体人数根据初试结果确定。复试时综合知识笔试不提供参考书。
六、录取
1.复试及格考生能否录取,以考生的总成绩名次为准。总成绩包括两部分,即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
2.录取类别为自筹资金培养(户口和档案将转入清华大学,培养费由本人负担,毕业后按我校有关规定择业)、委托培养(培养费由委托单位负担,毕业后回委托单位工作)两种,均须签订相应的自筹资金或委托培养协议书。
3.我校在2006年计划招生240人(含推荐免试生不超过30人),其中100人在清华本部学习,140人在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学习。根据参加联考考生所报志愿,以及初试、复试加权总成绩确定考生学习地点。
七、培养
1.学制为3年,只招收全日制生。
2.采用学分制。总学分不得低于70学分,其中必修课为33学分。学生须按照法律硕士教学计划和法学院的相关规定选课和考试。
3.教学方式以课程教学为主,重视和加强案例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着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4加强教学与科研、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与交流,聘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研究生的教学及培养。
八、学位授予
3年学习期满,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修满学分,完成实习任务,并完成硕士论文,通过答辩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国家颁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九、学费标准
学生须按学年缴纳培养费。在北京就读,培养费总额为4.2万元;在深圳就读,培养费总额为4.6万元。
十、住宿
我校为被录取的法律硕士研究生提供与法学硕士研究生同等标准的住宿条件。
十一、违纪处罚
对于考生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我校将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十二、信息查询、联系方式
1.我校研究生招生的最新信息,请查阅网上报名网页或以下网址:http://www.tsinghua.e.cn/chn/zsxx/index.htm
2.考生报名信息、考场安排、初试成绩等可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查询。
3.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位于清华大学内清华学堂1106房间。通讯地址:
北京海淀区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政编码:100084咨询电话:010-62773824,62782192
‘贰’ 清华大学研究生怎么制定培养方案
这是学校与老师的事情,学生不必太关注。
‘叁’ 清华大学法学硕士在全国地位如何清华文科研究生专业啥最牛清华法学硕士有前途么
清华法学院比人大和北大相比,仅仅是规模上小些,但学术声誉,跟人大、北大不分上下,甚至比北大法学院还稍强一下;清华文科比较好的专业,有法学、新闻、社科、公共管理、国际关系、哲学、历史等。
‘肆’ 国际经济法研究生
我在英国读了一年的国际经济法研究生,目前已经拿到国际经济法硕士学位(Merit)。比较适合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不知道题主准备去哪个国家,我的回答范围仅限在英经历。
国际经济法内容涵盖范围很广,主要包括WTO贸易规则,国际货运规则(买卖法,运输和保险),国际商事仲裁规则等。国际经济法实务的起点很高,一般的律所搞不定,基本是国际型大律所以及大型咨询服务公司的业务了(当然你也可以去做进出口贸易,那还呕心沥血读个法学院干嘛,加入商学院的华人混派大军就好了)。因其业务的国际性,加上作为律师(咨询师),如果题主想从事该行业,英语必须过硬。
至于好不好考,英国大学的招生秘书是看你的导师推荐信,大学四年成绩单,和personal statement三样基本就够了。不存在考不考的问题(除非是考语言)。英国牛津大学的法学院英语准入线是雅思7.5, 其它靠谱点的也得6.5-7分,其中写作和口语有最低要求分数线。
作为我那一届法学院研究生中唯一中国人,我墙裂建议你把语言学好了。比方一天连续3-4节课,最后的1-2节课一定就是seminar。教授给的书单结合问题(例如案例分析)要一一讨论,教授也会根据我们课堂表现评价该学科最终得分。如果口语不好,那真是千言万语说不出口,被同学反杀,被教授追问。。但口语好了,尽管你是除了关键点之外胡说八道一番,期末小论文写得一般也会拿到高分(本人亲证哈哈哈)。 我第一学期就是因为仍存侥幸心理,成绩不够好,导致最后3学期平均分差了一点点,没拿到Distinction(一等荣誉学位),奖学金泡汤。关于语言,言尽于此了。
就业前景看你个人吧,我去年底刚毕业,长期在英国,刚回来考完今年的国家司法考试。我的职业规划是先拿到中国律师执业资格,瞄准对华贸易咨询行业。首先我认为,自己读这么多年的法学院最后不当中国律师很可惜,也怕浪费念本科的时间。其次要结合个人能力,我是理论方面比较水的那种,这次司考能不能过还两说,如果不行就乖乖去打工吧。。。我这种模式仅供参考,坑了不要回来找我谢谢。。
拿我的导师举例,法国人,本来是国际经济法事务律师,后因业务入坑国际商事仲裁,评价这行专业性强,需要前人带后人,但他觉得好好‘玩’。我个人从本科起也一直喜欢国际商事仲裁,准入门槛低一点,因还不完善,很多很多有趣的问题值得研究。在此想念一下这个红鼻子老头。
最后,就业前景都是自己开拓的。祝你尽快找到组织!
‘伍’ 考清华研究生的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1、考清华研究生的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取决于个人基础、学习能力、备考情况。一般来说大三甚至大二就要开始备考,否则难度很大。
2、考研的难度其实就是报考生源问题,名校的生源好,所以竞争激烈,需要加倍努力。
3、清华的大部分名额都是给了推免生,大概70%以上,所以统招的名额不多,这也是需要加倍努力的原因。
4、不管报考什么学校,关键是分数要上去,尤其是报考名校。如果确定打算报考则务必自信,同时全力以赴,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好好努力!
‘陆’ 法学硕士
清华在文科方面还是有待提高的!
建议你考北大,武大!
北京大学法学院:名师荟萃学科齐全
学院简介:北京大学法学院是中国近现代法学高等教育的发源地。经过百年风雨历程,北大法学院已经建设成为我国一流的法学院。北大法学院名师荟萃,现有在职教授36名,副教授32名,讲师15名。其中不乏蜚声中外的法学家。老一辈学者中有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教授(行政法)、香港、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主要起草人肖蔚云教授(宪法)以及着名法理学家沈宗灵教授、着名民法学家芮沐教授等。北大法学院学科齐全,教研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在法学院现有的学科中,法理学、经济法学、刑法学和宪法行政法学是全国重点学科,其中宪法行政法学是全国重点文科研究基地。法学院设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107个硕士点。
培养目标:本科教育是北大法学院教学工作的重点。本科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系统掌握法学一般原理,重点掌握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部门法知识,具有较高外语水平,能够进行对外法律交流的法律专门人才。北大法学院本科只设一个专业,即法学专业。该专业根据我国法治建设的需要,主要培养律师、法官、检察官、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法律工作人员、涉外法律工作人员,并为培养高层次法律研究人员提供后备力量。
课程设置:北大法学院分设4个学科群,这4个学科群是:(1)理论法学,包括法理学、法律史学、宪法行政法学等。在该学科群,有法学理论和宪法行政法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是北大法学院具有较强实力的学科群。(2)民商经济法学,包括民法、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等。在该学科群,有经济法学一个国家重点学科。民商经济法是与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密切相关的部门法学,北大法学院的民商经济法学具有自身优势,尤其北大法学院在北大首设经济法本科专业,表明在这一领域的教研处于领先地位。(3)刑事法学,包括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监狱法学、司法鉴定、犯罪学等学科。北大法学院的刑事法学科秉承刑事一体化的研究思想,在刑法哲学与比较刑法学等领域具有学科特色。(4)国际法学,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学科。
就业方向:北大法学院本科毕业生素以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而着称,毕业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出国深造或者在国内上研究生,其他同学大多被各级国家机关、司法部门、国内外着名律师事务所、着名企业录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
学院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创办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人大法学院在全国法律院校中拥有博士学位点、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最多,目前已跻身于世界着名法学院行列。
法学院设有10个院属研究所(研究中心);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性学术期刊《法学家》杂志;两个教学实践基地——物证技术鉴定中心和地石律师事务所;三个教学辅助机构——法学院图书馆、中国法制信息港和国内高等院校中规模最大的物证技术实验室。
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
【专业主干课】
法理学、中国宪法、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物证技术学等。
【专业选修课】诊所式法律教育、律师学、证券法、保险法、海商法、民法案例分析、刑事案例分析、行政法案例分析、经济法案例分析、知识产权案例分析、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等近50门。
就业方向:该院近年来的本科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另一部分进入司法机关和政府行政机关担任法官、检察官、警官和政府公务员,还有一部分获得律师资格,从事法律服务工作。清华大学法学院:
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学院简介:清华大学法学院现有教师40名,其中教授20名(含博士生导师9名),副教授13名。法学院现已取得民商法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此外,还有法学理论、民商法学、国际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和刑法学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包含20个研究方向)和1个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法学院还与香港大学合作,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招收法学第二学位生。法学院积极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先后与美国哈佛大学、杜克大学、日本早稻大学、名城大学、横滨国立大学、名古屋大学、香港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定期派师生前去讲学、学习。
课程设置:清华大学法学院设置“法学”一个本科专业,自2001年开始,经学校批准,全面推行学分制,除学校所规定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以及必要的跨系选修课程之外,还设有法学绪论、宪法学、民法总论、商法总论、刑法总论、国际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与行政诉讼法学等专业必修课。学院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并且按照课程的性质分成不同的课组,其中包括法理学课组、宪法与行政法学课组、法史课组、民法学课组、商法学课组、经济法学课组、刑法学课组、环境资源法课组、诉讼与仲裁法课组、国际法学课组。实践课课组以及文献阅读课组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志向,在教师的指导下选修专业课程。
就业方向:法学院的毕业生适于在司法机关、政府机关、保险业、公司企业、律师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任职。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培养双学位人才
学院简介:中国政法大学在国际上享有“中国法学最有代表性的大学”的声誉,50年来,学校在许多专业领域开创了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先河,如新中国的第一个法律史专业、民商法专业、经济法专业、诉讼法专业、比较法专业等都出自中国政法大学,新中国的第一批法学博士也在这里诞生。
课程设置:法学专业是中国政法大学的特色专业,该专业招生人数占招生总数的65%左右。为充分利用法学及各个学科的资源,培养综合性人才,学校设立了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基准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推行双专业及双学位培养模式和双学位+硕士连读培养模式。所有学生在入学两年后有机会选择学习第二专业,从而在5年内实行双专业、双学位的教育。双学位+硕士连读培养模式目前仅在德语专业推行,实行5年双学位和两年硕士连读的培养模式。学生在前5年学习德语专业和法学专业课程,获得文学士和法学士两个本科学位后,直接进入该校中德法学院成为中德比较法学研究生,经过两年学习(其中1年时间在德国着名大学的法学院学习),获得法学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治理国家的栋梁人才、有国际竞争力的司法实务人才和法学方面的领军人才。
就业方向:50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各界输送高素质的各类政法人才10万多名。全国高层次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中的三分之一以及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司法工作者中的十分之一均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的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近三年来有61%学生进入国家机关工作,在企业及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分别占28%和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依托交叉综合优势
学院简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由原隶属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法学院目前是该校办学规模最大的学院,拥有民商法学、法制史和宪法与行政法学三个博士点和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等9个硕士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了科研与教学、理论与实践、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特色。
培养目标:法学专业立足于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的法学学科特点,结合财经政法类大学的实际,依托学校经济、管理、人文综合发展的优势,促进法学与经济学和管理学三大优势学科的互相融通,把学生培养成以法学专业为核心,跨管理学、经济学和人文三个学科的应用型、融通性人才。
课程设置:法学专业设有法律、经济法、国际法、司法考试四个特色方向。学生入学后,经过二年的专业基础课学习后,可以结合个人的专业兴趣、职业规划,自主选择专业方向。
【法律方向】
犯罪学、犯罪侦查学、刑事审判实务、司法文书、仲裁法、律师与公证、立法学、国家赔偿法、比较宪法、法律社会学、外国法制史、政治学等。
【经济法方向】
合同法、物权法、企业法、银行法、房地产法、竞争法、婚姻家庭法、继承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税法、证券法、环境与资源法、民商法实务研究等。
【国际法方向】
世界贸易组织法、海商法、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关系史、外国民商法、国际商事仲裁、国际技术转让法、国际税法、中国区际冲突法等。
【司法考试】
主要是为深入探讨法学专业教育教学与国家司法考试之间的内在规律,研究司法考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提高法学专业毕业生司法考试的应试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就业方向:各级法院、检察院、国家公安部门、司法行政部门以及各级人大、政协、政府、党团组织、军队政治法制工作部门;海关、审计、监察、工商管理、财政、税务、交通稽查、金融、保险、内外贸易、新闻出版等行政执法部门及对外经贸公司、海运企业、三资企业等企业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公证及政法院校和法学研究、咨询、服务机构等。
复旦大学法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院简介:复旦大学法学院初创于1929年,1994年重建(含法律学系、国际政治系、社会学系、人口学研究所),2000年11月重组为单一学科的法学院。现有法理学、法律史、国际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7个专业硕士点,并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具备了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简称JM)授予权。学院先后设立了比较法研究中心、民商法研究中心、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中心、国际法中心、法治研究中心、司法研究中心、日本与东亚国家法律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形成了比较全面的法学教学研究体系。
培养目标:拥有设备先进的模拟法庭和信息资料中心,为本专业学生的法律实践和学术研究提供各种支持。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敏锐的法律意识,熟练掌握各部门法的基本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
课程设置:
【专业设置】
主要专业课程包括:法理学、民法、刑法、宪法、行政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专业基础课。
【专业选修课】
物权法、金融法、海商法、公司法、劳动法、税法、仲裁法、信托法、银行法、证券法、担保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经济合同证据法、法律诊所等。
就业方向:学院的法学本科毕业生除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出国留学以外,主要在律师事务所、司法机关、政府部门、商业银行、跨国公司从事法律工作。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形成互动的教学模式学院简介: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是西南政法大学师资力量最雄厚、科研教学成果最丰硕的学院级单位。名师荟萃、群体性人才辈出,是法学院各专业学科的特色。目前一支知识、年龄、学历、学位、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和科研梯队已经形成。
课程设置:法学院教师担任全校的法学前沿、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证据学、公证与律师制度学等20多门本科、双学位、硕士、博士课程学位课教学工作。经过各专业学科的长期努力,院属刑法、诉讼法,毒品犯罪与对策研究中心均为省部级重点学科。
培养目标: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全院教师通过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网络教学等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克服了以往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脱节,高分低能的弊端,形成了教学相长、师生良性互动的教学局面。
武汉大学法学院: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院简介:学院下设法律系、国际法系和社会学系,现有法学、社会学、社会工作3个本科专业。法学专业设有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事法学、国际法学、环境法学等专业方向。学院现设4个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环境法研究所、港澳台法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4个研究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刑事法比较研究中心、妇女研究中心、比较宪法研究中心),还设有中外文藏书近20万册的法学图书馆(含联合国文献资料中心)、国家法学类核心期刊《法学评论》编辑部、成人教育部、律师进修学院、珞珈律师事务所以及武汉大学文科重点实验室——刑侦实验室。现有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学理论、法制史、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环境资源保护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社会学、民俗学),5个博士点(国际法学、刑法学、宪法学、民商法学、环境法学),1个法律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法学,含国际法学、刑法学、宪法学、民商法学、环境法学),1个国家重点学科(国际经济法),1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际法与比较法),2个国家级文科重点研究基地(环境保护法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2个省级重点学科(刑法学、民商法学)。
课程设置:包括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制史、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和环境法。
就业方向:主要是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律师事务所、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应届毕业生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达到25%,2004年就业率为92%。(
‘柒’ 在清华读法律硕士是怎样的体验
关于专修方向
四个专修方向:知识产权法、国际知识产权法、国际仲裁与争端解决、国际经济法。其中,国际知识产权法和国际仲裁方向需要经过选拔。具体说来就是先交申请,再笔试和面试。选拔的重要条件之一当然是英语,英语专业的同学会有优势。笔试侧重专业能力考查,英文面试环节侧重考查英语表达和沟通能力。这两个方向定位的是涉外法律事务。
国际知识产权方向要开设多门国外知识产权法课程,如《外国专利法》、《外国商标法》和《外国版权法》,课程主要由美国和德国的专家来上课。听起来十分高大上,但是基础一定要打牢。所谓基础就是同学目前正在上的课程,包括法理学、宪法学和部门法课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建议同学对每门课程都必须认真对待,课程设置的顺序以及必修课、选修课的安排都是有根据的,大家学习要循序渐进。
另外,专修方向的选择要慎重。想好了再选,选定就要尽量坚持学下去。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兴趣选择,不要因为别人选就报名,也不要一时冲动选上了又中途退出。
知识产权法、国际经济法这两个专修方向,没有单独的选拔程序,只要求学分修够,同时毕业论文也要求选该方向的。通常情况下,每年9-10月会选导师,建议先确定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再选择导师。
另外,清华法学院不是只有这四个方向,我们有法理、法史、比较法、民法、刑法、商法、诉讼法、国际法、经济法、环境法等多个方向,很多方向的老师都是大牛,大家完全不用被四个专修方向圈住,大可不必为此纠结,先学好自己所学才是根本。
关于专修方向的就业情况
两个涉外国际专修方向的同学去涉外律师事务所的相对比较多。但是这两个方向都比较新,国际知识产权方向2015年才有第一届毕业生,没有多年统计数据,未来如何发展还要继续看。
就业选择从根本上还是要根据同学的自身情况。有的同学在入学时目标就很明确;也有的同学要经过一个阶段学习后才能逐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另外,现阶段选择的方向并不能决定未来的就业方向,法学院也有不少毕业生去银行做资信评估,甚至有人自己创业。
也一些同学选择做选调生,学工部针对研三同学会开展选调生工作。到基层工作是法学院就业选择的一个特色。基层工作很锻炼人,有机会了解到中国社会不同层面的真实状况。但城市生活的同学要对基层工作有心理准备,否则会有很大落差。
关于知识产权法方向
在我国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的整体大环境下,国家对知识产领域的人才需求比较多,而知识产权法人才又相对比较稀缺,像清华这样能系统开设出知识产权系列课程的高校在全国都是极少数,所以大家要珍惜学习机会。
从就业而言,知识产权法和其他方向没有本质区别,但如果想从事高科技公司的法务,知识产权法的同学会有一定的优势,这些公司对熟悉知识产权法的人才需要量更大。但如果考公务员、法官、选调生这些就不一定能体现优势了。
近几年知识产权法选择的同学比较多,必须提醒大家的是,法学院除了四个专修方向,还有很多学习方向,特别建议大家多关注别的方向。法学院的很多大师,这些老师每年都会带学生,大家现在就可以认真考虑。另外,选课的时候,不要只局限在专业的小圈子里,可以把视野拓宽,眼光放长远。
部分Q&H
(Q为部分问题,H为何老师)
Q:怎么练习专业英语?
H:主要靠平时积累。学校也开设有“法律英语”、“英语文书写作”之类课程,授课老师都是请Native speaker,想要提高英语水平的同学可以选。
Q:如何写好论文?
H:你读了多少论文?
Q:法律硕士可以去蹭法学硕士的课吗?可以修刑法的方向吗?修完有证书吗?
H:可以。除非课程中有明确说明只为法学硕士开设,但目前没看到这类限制。可以选择刑法方向学习,但目前只有培养方案上所列的四个方向发专修证书。要结合自身情况和学习兴趣来选择,不要过于看重专修证书的作用。
Q:感觉很多书要看但是根本来不及或者没有重点的看也不行,很矛盾,怎么办?
H:把读书和课程中的发言环节、论文撰写环节结合起来进行,选定一个主题,有目标地读书。
春季学期专业课程会更多,大家要做好准备。以《知识产权法学》这门课为例,3学分,48学时,要讲专利法、商标法和着作权法,课业量还是相当重的。关于知识产权领域特点,文科同学是否适合学习知识产权法方向等大家关心的问题,第一次课都会详细介绍,以便帮助大家选课。
建议大家在深圳期间认真修课,这样可以尽早完成要求的学分,为研二和研三的实习创造条件。不少同学回北京后,都反馈说,非常怀念在深圳的学习时光,这里环境简单安静,学习更容易专心。
Q:女性平衡工作与生活有什么建议?
H:没有建议...自己平衡的不好,目前是工作狂状态(笑)。法学院的女老师不是很多。考核标准是不分性别的,并不享受现在过于繁忙的节奏…(笑),但是专业是自己热爱的,责任心最重要。
Q:从北大到清华是什么感受?
H:北大的管理很宽松,很多事情不会去安排,很自由,习惯后就很难适应清华。但适应清华后,去哪里都OK。在清华历炼后去哪里都没有问题。
‘捌’ 清华法学研究生的学制
四年,我哥的儿子去年在清华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又考取了清华法学博士。一个导师只招一个博士生,很难考。但清华很公平,主要靠自己的实力,他们那一届法学的,据我知只有他一人考取了留在了清华。
这样可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