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国际歌是什么背景什么时间下创作的
国际歌
欧仁·鲍狄埃(1816-1887)出生于巴黎一个制作木器的手工业工人家庭,他在艰难的环境里刻苦自学,从他所能够找到的书籍中吸取知识的营养。法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贝朗瑞的诗,在他心灵里留下深刻的印记。1830年七月革命爆发时,年仅14岁的他就写出了他的第一首诗歌《自由万岁》。从此,他开始用诗作为武器,踏上了革命的征途,并逐渐由一个民主主义者向社会主义者转变,并于1870年加入了第一国际,成为第一国际巴黎支部联合会的委员。
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了。英勇的巴黎工人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3月28日,公社成立了。鲍狄埃先后担任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委员、二十区中央委员会委员、公社委员。他在担任公社社会服务委员会委员时,被人们称誉为“最热情的公社委员之一”。
巴黎公社失败后,他在群众的掩护下,躲进了蒙马特尔我人基特家的阁楼,幸免于难。在这悲痛的日子里,他的心情无法平静,5月30日,他用战斗的笔,写了了震撼寰宇的宏伟诗篇--《国际》,正式宣告向敌人“开火”。
1887年,他在贫困中与世长辞,巴黎的群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在他逝世后的第二年,法国工人作曲家彼尔·狄盖特以满腔的激情为《国际》谱写了曲子。从此,它便成了世界无产者最喜爱的歌,从法国越过千山万水,传遍全球,1890年出现了西班牙译文的《国际歌》,1899年被译成了挪威文,1901年出现了德文、英文、意大利文的《国际歌》,1906年正式传入了俄国,为了便于传唱,翻译这首歌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党员柯茨只选择了六段歌词中的一、二、六三段,1923年瞿秋白将它从俄文翻译成了中文,因此我国所唱的《国际歌》也只有三段。
1923年,瞿秋白从苏联回到国内,担任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新青年》主编,同时着手翻译《国际歌》。
《国际歌》自1888年6月在法国里尔一次工人集会上第一次唱出后,这首法国工人的战歌经四十多年的传播,已成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苏联人民就是唱着它战胜敌人,最终走向新胜利的。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国际歌》并没有流传开来。《国际歌》传入中国后,有两种译文,可惜都译得不理想,歌词晦涩不上口,广大劳苦大众很不容易接受。这也是这首伟大歌曲一直没有能在中国传唱开来的原因。
瞿秋白在苏联出席了第九次全俄苏维埃大会,见到了列宁;他更在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受到了蓬勃发展的各项事业和革命精神的鼓舞。他早就下决心,要将《国际歌》重译,让它在中国广泛流传,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首战歌。
重译《国际歌》的宗旨,就是要让翻译过来的歌词,既准确又易唱,让它很容易在劳动人民中间流传开来。当时,瞿秋白住在北京黄化门西妞妞房他叔叔的家里。守着一架风琴,他开始着手译《国际歌》了。他对照原文,一字一句的推敲。时而沉思斟酌,时而自弹自唱。每一句歌词定稿,都要如此反复再三。他译着,唱着,译到“国际”一词时,他站了起来。这个词,汉语只有两个字,而外文却是老长一串音节。如果照例译成“国际”一词,配上原谱,将成为“国际———,就一定要实现”,“国际”一词,拖得这么长,那将是很难唱也是十分不悦耳的一句。
瞿秋白为这个词怎么翻颇费思索,他在小屋里来回走动,不时地哼着,想着。在莫斯科的经历,又一幕幕浮现在他眼前:那向往社会主义而来到苏俄的各国无产者激动歌唱的声音,那解放了的苏俄人民幸福欢歌的声音,以及他自己为求真理而慷慨高歌的声音,都汇集成一片气势磅礴、无往而不胜的雄浑壮丽的旋律,回荡在他的耳际。他忽然停下脚步,若有所悟地走到琴边,手指按在琴键上,有力地弹奏着《国际歌》的这一段。随着琴声清晰的节奏,他用不很高的,却十分庄严的声音唱出了:“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歌词和歌曲是那样和谐地融和成一体了!瞿秋白终于用音译的办法,解决了这一难题。
《国际歌》译成后,他曾对曹靖华说过:“‘国际(英特纳雄耐尔)’这个词,在西欧各国文字里几乎是同音的,现在汉语用了音译,不但能唱了,更重要的是唱时可以和各国的音一致,使中国劳动人民和世界无产者得以同声相应,收万口同声、情感交融的效果。”
1924年,瞿秋白在上海大学任社会学系主任,5月5日马克思诞辰纪念日那天,在上海大学的纪念会上,瞿秋白登上高高的讲台,在一群爱国青年中间,与任弼时等师生一起唱起了《国际歌》。从此,这首响遍全球的伟大旋律,就一直伴随着中国人民向反动黑暗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瞿秋白在重译《国际歌》11年后,于1935年2月在江西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并杀害。临刑时,他昂首高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他用歌声向敌人宣布:“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
《国际歌》节奏抑扬顿挫,慷慨激扬,感情丰富,蕴涵深刻的道理。国际歌代表着社会底层人民的一种反抗精神,一种反抗压迫反抗专制反抗剥削的一种精神.哪里有压迫,哪里有专制,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着国际歌的声音!
[法]欧仁.鲍狄埃词
比尔.狄盖特曲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的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他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国际歌》中文版的由来
由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作词,皮埃尔·狄盖特于1888年谱曲的《国际歌》(法文L'Interna-tionale)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最着名的一首歌,也是世界上最被广泛传唱的歌曲之一。
130多年来,《国际歌》被译成多种文字,传遍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响彻寰宇。它曾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会歌;上世纪20年代,苏联以《国际歌》为国歌。1944年正式改用新国歌后,则把《国际歌》作为联共(布)党(1952年改名苏联共产党)党歌。
早在20世纪之初,中国的一些刊物上就出现过未曾署名的《国际歌》中文版。最早有署名的中文版本应该是郑振铎与其好友耿济之在1920年10月翻译发表留下来的。但是以诗的形式出现, 没有附曲,不适合唱颂。
1923年6月,《新青年》第一期上发表了瞿秋白从法文译来的词和简谱的《国际歌》,这便是我国最早能唱的《国际歌》。瞿秋白将法文“Internationale”(国际)一词音译为“英德纳雄纳尔”,如此,词和曲和谐地融为一体,朗朗上口,使《国际歌》在社会上得以传唱起来。
而我们今天在各种集会上所传唱的《国际歌》,则是1923年诗人萧三从俄文版转译,陈乔年配歌,副歌译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1962年,中国音协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有关专家,对《国际歌》译文重新加以修订
② 国际歌 创作历史背景是什么
1871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史称“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城下。法国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同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起义工人很快占领全城,赶走了资产阶级政府。
不久,人民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随后,资产阶级政府对巴黎公社发起了进攻。
1871年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战士同攻入城内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三万多名公社战士牺牲,史称“五月流血周”。28日,巴黎失陷,巴黎公社以失败告终。
公社失败后不久,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诗歌《英特纳雄耐尔》(又译《国际工人联盟》)。该诗曾使用《马赛曲》的曲调演唱。1888年,法国工人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为《国际歌》谱写了曲子,国际歌创作完成。
(2)民乐版国际歌是哪个朝代的装束扩展阅读
1、歌曲鉴赏
《国际歌》热情讴歌了巴黎公社战士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英勇不屈的革命气概。该歌曲向资本主义宣战,充分表现了革命无产阶级不屈的豪迈气魄。
《国际歌》这首歌曲为行板,降B大调,4/4拍子。全曲只有一段贯穿首尾的旋律,为带副歌的二段体结构。悲壮的前奏过后,深沉的第一主题昂首进入,表现出革命志士们不屈的气节。
乐曲的中段旋律在调性上实际上转为属调(即F大调),始终庄严、雄浑,曲调中愈发透出光明与希望;最后,乐曲的前奏经过自然再现,在气势宏大的高潮中结束,预示着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实现。
2、社会影响
对苏联:
1900年12月,列宁将《国际歌》的第一、二、六段和副歌歌词原文登载在《火星报》上。
1902年俄国诗人柯茨(Arkadiy Yakovlevich Kots)将其翻译成俄文,发表在在伦敦出版的一本俄国移民杂志《Zhizn'》(《生活》)第五期上面。《国际歌》开始在俄罗斯工人中间流传。
1912年彼得堡出版的《真理报》重新发表了这一作品。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决定以俄文版的《国际歌》作为苏联的代国歌。
直至1944年,苏联政府选择了《牢不可破的联盟》作为苏联的国歌,同时把《国际歌》作为苏联共产党的党歌。在苏联解体以后,《国际歌》成为俄罗斯共产党的党歌。
对中国:
《国际歌》早期的中文版本,由瞿秋白转译自俄文版并于1923年6月15日发表,此版本有三组歌词,大致对应法文歌词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其中“Internationale”(国际的精神)在歌词中音译为“英特纳雄耐尔”,原来是国际工人联合会(第一国际)的简称,有时表示国际共产主义。
③ 国际歌原版是谁唱的
《国际歌》(法文:L'Internationale)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着名的一首歌。原文(法语)的歌词由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所作,皮埃尔·狄盖特于1888年为其谱曲。这首歌被翻译成世界上的许多种语言。它曾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会歌;上世纪20年代,苏联以《国际歌》为国歌。1944年正式改用新国歌后,则把《国际歌》作为联共(布)党(1952年改名苏联共产党)党歌。1920年中国首次出现由瞿秋白译成中文的《国际歌》。1923年由肖三在莫斯科根据俄文转译、由陈乔年配歌的《国际歌》开始在中国传唱。1962年译文重新加以修订。
④ 国际歌发表于
国际歌(法文:L'Internationale)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最着名的一首歌。这首歌也曾经是世界上最被广泛传唱的歌曲之一。原文(法语)的歌词由欧仁·鲍狄埃(1816年-1887年)在1871年所作(当时用马赛曲的曲调演唱),皮埃尔·狄盖特(1848年-1932年)于1888年为其谱曲。这首歌被翻译成世界上的许多种语言。传统上,唱国际歌时常举手握拳致意。国际歌不仅仅被共产主义者所传唱,而且在很多国家中的社会主义者和社会民主党人中也广泛流传。这首歌被作为被压迫者的战歌。
这首歌曾经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会歌(注意共产国际的会歌并不是此歌)。
1900年12月,列宁将《国际歌》的第一、二、六段和副歌歌词原文登载在《火星报》上,1902年俄国诗人柯茨(Arkadiy Yakovlevich Kots)将其翻译成俄文,发表在伦敦出版的一本俄国移民杂志Zhizn'(《生活》)第五期上面。开始在俄罗斯工人中间流传。1912年彼得堡出版的《真理报》重新发表,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决定以俄文版的《国际歌》作为苏联的代国歌。1944年卫国战争中,在200多位应征作者中,选择了《牢不可破的联盟》取代《国际歌》,作为苏联的国歌。
此歌最广为传唱的中文版本,1923年6月15日由瞿秋白(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任总书记)自俄文版转译。此版本有三组歌词,大致对应法文歌词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其中Internationale (国际的精神)在歌词中音译为“英特纳雄耐尔”,原来是国际工人联合会的简称,有时表示国际共产主义。此版本作为中国共产党党歌。
1926年(民国十五年)3月18日巴黎公社55周年纪念时,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曾经印行国际歌传单,有三组歌词,大致对应法文歌词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其中Internationale在歌词中先音译为“英特尔拉雄纳尔”,再音译为“英特尔纳雄纳尔”。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时,决定以国际歌作国歌。
后来,中法大学教授、翻译家沈宝基作出了较忠于原文法文的《国际歌》完整版中译,其中Internationale在译文中音译为“因呆尔那西奥那尔”。
这首歌被各国的共产党人,社会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广为传唱。基本上,每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前,都会演奏国际歌。此外,2005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结束的时候,会场演奏了《国际歌》,曾参加抗日战争的中国老兵和来自世界各国的抗日老战士和国际友人也高唱此曲。此外,2006年10月22日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结束的时候也演奏了此曲。
⑤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的国际歌是什么版本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兔子(小白兔)
中华民国 秃子
苏联 毛熊
俄罗斯 大毛
乌克兰 二毛
白俄罗斯 三毛
美国 白头鹰
法国 公鸡(高卢鸡)
英国 牛牛(约翰牛)
德国 老虎/猫(汉斯虎/汉斯猫)
(注:二战后德国被分裂为东西德,分属华约和北约,故老虎角色也出现两种.)
日本 一只短腿的禽类,自称为鹤
巴基斯坦 捻角山羊,昵称“巴巴羊”
印度 白象
朝鲜 红星军帽棒子(北棒)
韩国 美式钢盔棒子(南棒)
澳大利亚 袋鼠
伊朗(巴列维王朝) 王冠骆驼
伊朗(霍梅尼执政后) 狮子(波斯狮)
伊拉克(萨达姆·侯赛因政权) 胡子贝雷帽骆驼(漫画中名叫“傻大木”)
沙特阿拉伯 包头巾骆驼(漫画中名叫“沙隆巴斯”)、狗大户 头巾来源于阿拉伯头巾,身上诸多宝石表示其极其富有。
阿富汗 头巾胡子骆驼
东南亚诸国 猴子
北越 红星猴子
南越 三条杠猴子
印尼 回民帽猴子
非洲诸国 河马
坦桑尼亚 “坦”字河马
利比亚(卡扎菲政权) “卡”字河马
乌干达(伊迪·阿明政权) 疯鸭大叔(一只带着鸭子面具长相怪异的河马)
古巴 鳄鱼 。
南斯拉夫 大白鹅 鹅是南斯拉夫的代表动物。
科索沃 小白鹅
以色列 戴胜鸟(阿戴尔)
⑥ 《国际歌》的词、曲作者分别是谁哪国人
《国际歌》的词作者是欧仁·鲍狄埃,法国人;曲作者是皮埃尔·狄盖特,生于比利时,后移居法国人,也是法国人。
《国际歌》曾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会歌;20世纪20年代,苏联以《国际歌》为国歌,并在1944年把《国际歌》作为联共(布)党(1952年改名苏联共产党)党歌。1920年中国首次出现由瞿秋白译成的中文版《国际歌》。
1923年由萧三在莫斯科根据俄文转译、由陈乔年配唱的《国际歌》开始在中国传唱。1962年译文重新加以修订。
(6)民乐版国际歌是哪个朝代的装束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1871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史称“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法国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同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起义工人很快占领全城,赶走了资产阶级政府。
不久,人民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随后,资产阶级政府对巴黎公社发起了进攻。1871年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战士同攻入城内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三万多名公社战士牺牲,史称“五月流血周”。28日,巴黎失陷,巴黎公社以失败告终。
⑦ 《国际歌》诞生的背景是什么
《国际歌》诞生
《国际歌》是1871年由欧仁·鲍狄埃写成的无产阶级的战歌,并用"国际工人协会"的简称"国际"来命名。欧仁·鲍狄埃(1816-1887)是法国工人诗人,巴黎公社的活动家。1816年10月4日鲍狄埃出生在巴黎一个赤贫的工人家庭,青少年时代用诗歌作武器向反动势力斗争。积极参加了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和六月起义。1865年加入第一国际,并参加了国际巴黎支部的领导工作。普法战争期间,他在诗篇中号召人民抗击侵略军,成立"红色的公社"。 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后,当选为公社委员,保卫公社英勇作战。巴黎公社失败后的第二天,他隐藏在巴黎城郊蒙马特尔工人区一间简陋的顶楼里,写下了《国际歌》的歌词。他在歌词中揭露了资本主义"毒蛇猛兽"吃尽了劳动人民血肉的暴行;阐明了"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是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表达了公社英雄们要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要为真理而斗争"的决心;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团结战斗,必然能使"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的伟大真理。欧仁·鲍狄埃贫困一生,于1887年11月6日病逝,葬于拉雪兹墓地。1888年6月,法国工人作曲家比尔·狄盖特为这首诗歌谱了曲。从此《国际歌》就响彻全世界,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勇斗争。1902年,俄国人科茨首次将它译成俄文。1944年以前,它为苏联的国家。1920年瞿秋白又把歌词从俄文重译,使之准确易唱,广泛流传。
⑧ 《国际歌》是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流行的吗这首歌明显就是无产阶级性质的
国际歌的作者是一个法国人,我不晓得国际歌是什么时候写的,我觉得应该是巴黎公社那个时期,那个时期的欧洲共产主义还是有一定市场的,特别是法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国际歌的初衷应该就是为了民主,无论哪个国家的公民,只要需要为民主战斗,都可以唱国际歌。当然,严格来讲国际歌还是只适合社会主义
⑨ 国际歌创作背景是什么
1871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史称“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城下。法国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同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起义工人很快占领全城,赶走了资产阶级政府。
不久,人民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随后,资产阶级政府对巴黎公社发起了进攻。1871年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战士同攻入城内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三万多名公社战士牺牲,史称“五月流血周”。28日,巴黎失陷,巴黎公社以失败告终。
公社失败后不久,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诗歌《英特纳雄耐尔》(又译《国际工人联盟》)。该诗曾使用《马赛曲》的曲调演唱。1888年,法国工人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为《国际歌》谱写了曲子,国际歌创作完成。
(9)民乐版国际歌是哪个朝代的装束扩展阅读
社会影响:
《国际歌》早期的中文版本,由瞿秋白转译自俄文版并于1923年6月15日发表,此版本有三组歌词,大致对应法文歌词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其中“Internationale”(国际的精神)在歌词中音译为“英特纳雄耐尔”,原来是国际工人联合会(第一国际)的简称,有时表示国际共产主义。
早在20世纪之初,中国的一些刊物上就出现过未曾署名的《国际歌》中文版。最早有署名的中文版本应该是郑振铎与其好友耿济之在1920年10月翻译发表留下来的。但是以诗的形式出现, 没有附曲,不适合唱颂。
1923年,瞿秋白从苏联回到中国,将《国际歌》重译。
1926年3月18日,巴黎公社55周年纪念时,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印行《国际歌》传单,有三组歌词,大致对应法文歌词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其中“Internationale”在歌词中先音译为“英特尔拉雄纳尔”,再音译为“英特尔纳雄纳尔”。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即中央苏区)成立时,决定以《国际歌》作为国歌。
1962年,中国音协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有关专家,对《国际歌》译文重新加以修订。
《国际歌》还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演奏歌曲。从中共三大起,每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闭幕时和党的重大活动结束时,都会演奏《国际歌》。
⑩ 国际歌摇滚版伴奏哪里有(就是唐朝那种的)
http://www.banzouku.com/read.php?tid=34513
http://www.yblxx.com/down/software.asp?id=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