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宇航员在太空是怎么上厕所的
宇航员虽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他们也是正常人,也需要吃喝拉撒,然而宇航员要如何在空间站上厕所呢?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Samantha Cristoforetti就向大家演示了这个神秘而又“龌龊”的过程。
(作者:赵悟空;via gizmodo)
② 航天员在太空的空间站上怎么解决大小便呢
1、航天员通过“漏斗”来解决小便问题。
“漏斗”连接软管,软管的另一端连接至尿液收集系统。航天员小便时要打开收集系统内的风扇,这样就可以将尿从漏斗经软管吸进小便收集器内。
2、大便是使用专用的“抽气马桶”。
它靠风机抽吸,先把其中的水分、臭气抽掉,再把干的部分用塑料袋密封起来。由于太空中无重力,航天员的肠子处于漂浮状态,内脏不能正常工作,所以航天员经常会有排便吃力、耗时较长等问题。
奇特的洗脸和刷牙
由于太空的失重环境,在地球上看似简单的洗脸、刷牙、刮胡子、理发以及洗涤,到了太空都变成了很复杂和麻烦的事。
就拿刷牙、漱口来说吧,最初美国人是用一种特殊的胶姆糖经过在嘴内充分咀嚼来代替刷牙的,苏联的航天员则是用手裹着毛巾在口腔内按摩擦洗来代替刷牙。这两种方法很简单,但口腔中的细菌不易清除。
有一次苏联的医疗人员在给返回地面的航天员检查身体时发现,航天员口腔内存在许多致病细菌,引起了航天医学专家的高度警惕,于是提醒航天员在太空不彻底刷牙是不行的。后来发明了密封式吸水法.航天员就可以在太空中较彻底清洁牙齿和口腔了。
现在的航天员使用一种密封式刮胡刀,它可以通过一条密封管同吸尘器联起来,吸尘器能把胡碴吸进废物处理箱中。
③ 在太空上如何撒尿
宇航员在太空如何上厕所女性可站着小便0
据国外媒体11日报道,英国菲利普王子在参观美国的太空飞行中心时提出了宇航员在太空中如何解手的问题。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上厕所的呢?
这件事与气流息息相关。在地球上,至少在西方,标准的厕所就是水冲式,顺着一根管道把排泄物冲下去。在穿梭机和国际空间站上的失重意味着一套水冲式卫具是不可能的。在穿梭机上,尿和粪便都由急速的气流带走。这种男女通用的卫生间类似于一个普通的厕所,但脚上的带子和大腿处的栏杆是为了保证宇航员不会偏离中间位置。
穿梭机上女性可以站着小便
马桶座的设计让宇航员可以随意选择解手姿势。这套设备的优点是,至少在穿梭机上,可以站着小便。一套软管上的漏斗装置让宇航员----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站着小便。如果他们喜欢的话,坐着解手也行,他们只需要用一个旋转托架将其与厕所连接即可。这套系统将固体和液体排泄物分开,固体排泄物被压平,仍然放在飞机上,等到着陆之后再卸掉。液体排泄物则洒到太空中。美国宇航局希望有一天能回圈利用这些排泄物。
加拿大圭尔菲(Guelph)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重复利用对在未来的火星太空行动中解决宇航员的饮食问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穿梭机上厕所系统利用的空气在回到生活区之前必须经过过滤,以去除臭味和细菌。
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排泄物由进步号带回地球
在国际空间站上,厕所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风扇提供动力的气流厕所系统储存排泄物。尿液被吸收,并储存在20升的容器裏,然后再倒进“进步”号补给飞船。随后,这艘补给飞船进入大气层并在那儿烧毁。
至于固体排泄物,则是通过厕所内一个有洞的塑胶袋收集。气流经过这些洞,将所有排泄物收集入袋子。随后,塑胶袋有弹性的顶端将封闭,被推进一个金属容器。下一个上厕所的人将换上一个新的塑胶袋,这些固体排泄物也直接送到“进步”号补给飞船上。
太空厕所的研制由来已久。在《太空先锋》一书和其电影版本中,一名早期执行太空任务的宇航员在一次大大推迟了起飞期间想小便。由于没有任何设施提供,也没有现今在起飞和着陆期间广泛使用的成人尿布,他最终被允许尿在自己的太空服裏,导致感测器出了问题。
很多人都想知道宇航员如何解手,菲利普王子便是其中一个。美国宇航局的一位发言人证实,提问这个问题的大多是孩子和记者。
④ 当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时,如何上厕所的
航天飞机上或空间站上,都设有专门的厕所。这当然和地面上的不一样,它要用特别的设施,一般它设在废物管理舱的房间里,厕所内有一个呈漏斗状的收尿器,收尿器内通气流,可把排出的尿吸收进内部的收集袋里。收集袋每天要换一次。收集时要将空气排出,这样小便就不会飘来飘去。
这件事与气流息息相关。在地球上,至少在西方,标准的厕所就是水冲式,顺着一根管道把排泄物冲下去。在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上的失重意味着一套水冲式卫具是不可能的。在航天飞机上,尿和粪便都由急速的气流带走。这种男女通用的卫生间类似于一个普通的厕所,但脚上的带子和大腿处的栏杆是为了保证宇航员不会偏离中间位置。
⑤ 人在太空怎么上厕所
1、在早期科技还没现在这么发达的时候,宇航员都是用袋子来解决问题,然后把用过的袋子放到空间站,再由其带回地球。后面发展到给宇航员使用尿布。
2、一位叫Cardon的美国人发明了一个专门用来帮助宇航员上厕所的机器,叫M-PATS。这个机器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医用上的腹腔镜,在宇航服的裆部位置有个小口,这个小口就是用来排走人体排泄物的,而且把它放在裆部,不影响宇航员的正常活动。
宇航员把这个小机器通过衣服上的传送管送进衣服后,通过挤压充气泵,与之连接着的便盆就会被气体充的膨胀起来,这时候就可以进行排泄了。
(5)国际空间站在太空中怎么上厕所扩展阅读
宇航员在太空睡觉的方法
在失重环境下,航天员就算带着被子上天也盖不住——被子很快就飘走了,除非把被子紧紧地裹在身上。为了给航天员创造类似于在地面睡觉的感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让航天员躺在床上睡。
国际空间站上就有专门用于放置床铺的卧室,床铺垂直安放在地板与天花板之间,床上铺有褥子,褥子上有睡袋,睡袋上还有通气孔,每个航天员都有独立睡眠舱位,避免相互影响。有的航天员喜欢像大茧子一样完全钻进去,有人喜欢把两只手放在外面。有人不喜欢睡袋,用带子把自己捆在舱壁上睡觉。
睡觉时,航天员一定要将手臂放进睡袋里,把双手束在胸前,以免无意中碰到仪器设备的开关。同时由于在失重的环境中,睡眠中的人会有四肢脱离躯干的感觉。一名前苏联的宇航员就曾在朦胧中把自己放在睡袋外的手臂,当成向自己漂来的"怪物",吓出一身冷汗。
在睡觉之前,航天员需要用一根带子将自己和睡袋固定在某个地方,否则睡着之后,由于呼吸气体产生的推力,会将航天员的身体推到空中,在舱内飘来飘去。
但也有航天员想享受一下这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有意将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放松,只用一条绳子牵着,任其飘动,在睡觉中真正成了"夜游神"。为了研究太空中的睡眠情况,航天员们会在手腕戴着活动记录仪,并记录睡眠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