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民国时期的国币是什么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与三十年代之交,我国因受国际金价及银价波动的影响,白银不断外流,银本位币制难以维持,国内的货币发行也未趋统一,杂乱不堪。国民党政府于1935年实行“法币改革”,规定中央、中国、交通三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同时禁止银元在市面上流通,并强制将白银收归国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急剧贬值。1937年抗战前夕,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亿余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已达5千亿元。到1947年4月,发行额又增至16万亿元以上。1948年,法币发行额竟达到660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日战争前的47万倍,物价上涨3492万倍,法币彻底崩溃。
㈡ 抗日战争上海用的是什么货币
这个要看历史阶段。
1937.8.13-1941.12.8:上海的西方租借尚存,除了国民政府的大洋、法币、日元、军票外,汪伪政府的中储卷、美元、英镑等货币都在使用,币制非常混乱。
1942.5.31-1945.8.15:汪伪政府禁止法币流通,强制兑换法币。由此法币退出上海金融市场。但是地下的外币、法币交易十分猖獗。
㈢ 抗日战争时期,可以在全国流通的货币有哪几种
抗日战争时期,可以在全国流通的货币,能被当做是硬通货币的大概只有袁大头银圆了,这个银圆在敌我战区里老百姓都普遍比较认同的硬通货币,虽然那时通行的伪法币名义也是全国流通的,但仅仅只是名义上的全国流通,实际上很多的日伪区,抗日根据地是不认伪法币的,而银圆是真正能做到全国流通的。
㈣ 二战美元与日币汇率
二战时美元和日元,中国钱币兑换比例 - : 汇率是不断变化的,无法估计怎么兑换是最划算的,使用时请参考自身所需当日当时汇率,在银行柜台和网银上兑换时依据的是当时的实时报价.参考当前的汇率(2015-09-15):1日元=0.0530人民币元,1人民币元=18.8516日元;1日元=0.0083美元.途径:网络输入"兑换人民币汇率",即可直接看到最新兑换比例;
日元 美元汇率 二战后 - : 二战后,日元的汇率主要可以分为俩个阶段,一个是固定汇率制,即二战之后到1970年左右,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基本上固定在360比1的水平;另一个是浮动汇率制,自1971年开始,日元兑美元汇率开始出现变动,即所谓的汇率市场化,基本上...
二战时的日元折合多少美元 - : 有100个亿当时日本的经济比现在好,那个时候通胀膨货很小
二战后某国际文件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 - :[选项] A. 促进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均衡发展 B. 有利于稳定世界金融货币的秩序 C. 确立了各国货币与黄金直接挂勾制度 D. 确立美国干涉各国货币汇率先例
二战时的一美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美元?紧急! - :[答案] 二战时期1盎司黄金35美刀,现在1盎司黄金1585美金,自己比一下就清楚了,1:45.286.
抗日战争时期日元与美元的比值 - : 1931年英国取消金本位,日本在12月17日取消1932年6月,1美元=3.33日元1932年底,1美元=5日元1934年,1美元=3.45日元(100円=29美元)1941年,1美元=4.2日元(昭和16年)战后1945年9月,1美元=15日元.1947年3月,1美元=50日元.1948年7月,1美元=270日元1949年,1美元=360日元,开始固定汇率制度.http://ke..com/link?url=P2djPUKd5mN9XpGt8HMiC-_Wa#4
二战后日本对美元汇率上升的原因 - : 因为在全世界各地的日本公司将资金汇回日本本土,这样造成了对日元的大量需求而大幅升值.
二战时期一美元换多少人民币 - : 二战时期没有人民币,中国的法定货币为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1936年5月经中美政府协商,法币与美元挂钩,100法币=30美元.
抗战时期美金的汇率是多少? - : 1、抗战时期美金值钱,但是中国人民币也值钱;2、汇率是不断变化的,使用时请参考自身所需当日当时汇率,在银行柜台和网银上兑换时依据的是当时的实时报价.3、参考当前的汇率(2015-09-20 ):1美元=6.3628人民币元;1人民币元=0.1572美元.
二战前一百五万日元值多少钱? - : 几个阶段有据可查的第一阶段是20年代,井上的财政改革,搞金本位,决定日元和国际货币接轨当时井上决定的汇率是100日元兑49美元,可这个高于实际汇率,于是金融大鳄兴风作浪,大量套购,然后换取黄金,日本亏了3亿日元(当时1日元等于750毫克黄金),日元只能脱落金本位,回到浮动汇率,日元与美元的比价是100比21,比接轨时跌掉了一半.到了31年918之后,日本获得了东北,纺织业大发展,一举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纺织国,经济好转,汇率开始上升在二战爆发前,日元和美元的比率大致维持在2:1之间
㈤ 民国时期货币有哪几种
民国时期货币有纸币、铜元、银元三种。
北洋政府时期,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北洋政府为了整顿币制、划一银币,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
《国币条例》规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一圆银币用数无限制",即以一圆银币为无限法偿的本位贷币。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发行法币,1948年发行金圆券。民国时期币制复杂,各省份、军阀、割据政权都发行了自己的货币。
(5)抗日战争时期国际货币有哪些扩展阅读:
一、法币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受国际金价及银价波动的影响,中国国内的白银不断外流,银本位币制无法持续,且国内的货币发行杂乱不堪。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后加中国农民银行),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期间,法币急剧贬值,从而彻底崩溃。
二、金圆券
由于法币急剧贬值,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再次进行币制改革。规定金元为本位,开始发行金元券(每金元含纯金0.22217克)。但是金元券膨胀速度比法币还快,10个月上涨170万倍,各地纷纷拒用。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国民政府于是使用银本位币制,发行银元券。
㈥ 抗日期间敌占区用的日伪货币什么样
抗日期间敌占区用的日伪货币主要有:
1、日本军票
二战时期,日本疯狂发行军票,日本军民的一切公私经济的收支,完全使用“军用手票”,更逼令占领地居民兑换军票作为货币。由于军票发行时不会有保证金作为兑换支持,也没有特定的发行所,所以军票不能兑换日圆。基于这个缘故,日本政府以此作为支配占领地经济的一种手段。战后,军票沦为废纸,给日占区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
㈦ 抗战时中国的哪种货币在国际上可以用
当时的合法政府的官方货币就是法币。
另外“大洋”因为贵金属属性也是硬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