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第一,二,三国际分别是何时成立的
第一国际:1864年
第二国际:1889年
第三国际:1919年
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联合会是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实际上的领袖。由于会名太长,人们取它的第一个单词“International(国际)”,第二国际成立后,始称“第一国际”。
第二国际即“社会主义国际”(1889–1916)是一个工人运动的世界组织。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大会,通过《劳工法案》及《五一节案》,决定以同盟罢工作为工人斗争的武器。
第三国际又名共产国际,列宁领导创建,存在于1919~1943年,总部位于莫斯科,是一个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组织。
际又名共产国际,列宁领导创建,存在于1919~1943年,总部位于莫斯科,是一个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组织。
(1)国际一词是多久提出的扩展阅读:
马克思寄希望于工人阶级的精神发展,指望将来通过各派工人的思想交流和讨论,导致一个共同理论纲领的形成。马克思力图使国际成为逐步溶解和吸收除无政府主义者以外的各个比较小的宗派的工具,希望各国工人通过在对敌斗争中的一致行动和交换经验,能够逐步接受科学社会主义而抛弃各种宗派学说。历史证实马克思的这种政策是正确的。
‘贰’ 世界一词,在中国是怎样得来的最早是谁说的(写的)
今天中文中,所使用的世界一词,来源于佛经,并非现代名词,追溯其源头乃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这正符合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盖因世界乃佛教名词,如今被广为用之,但应当了解这个名词的来源.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言.
‘叁’ 世界一词最早出于何处
今天中文中,所使用的世界一词,来源于佛经,并非现代名词,追溯其源头乃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
‘肆’ 清说从第一国际起止时间一直到现在
第一国际
社会主义先觉者很早就主张各国工人运动有国际的联络和国际的组织之必要了。把这个必要说得最明白,最不含糊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远在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起草的“共产党宣言”中就断言“无产阶级无祖国”,就喊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口号。自此以后,他们的思想和斗争就浸透这种国际主义精神。
到了1864年,这种国际主义精神第一次表现为组织形式。这年,英法德意四国工人代表在伦敦开会,决议创立一个“International Working Men's Association”,为诸国工人团体联络机关。这个新团体的名称直译应为“国际工人协会”,这里“国际”二字是作形容词用的。即“英法德意诸国工人联合会”之意。马克思当时代表德国工人参加这个新团体工作,渐渐以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整个组织了。不久,会务大大开展,小国工人也来参加这个组织,遂成为世界上一种势力,为诸国政府所畏惧。会名太长,有时人们取它的第一个字,简称为“International”(“国际的”)以后成了习惯,整个团体就叫做“第一国际”了。这是第一次,这个形容词变成了名词。
1866年9月3日 第一国际的日内瓦会议召开
第一国际从1864年成立以来,在马克思的领导下,和各种机会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其中与无政府主义蒲鲁东主义者的斗争是一次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斗争。
1866年9月3日,第一国际在日内瓦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参加这次大会的有第一国际的22个支部和11个其他工人团体的代表,共60人。法国蒲鲁东主义者为了与国际总委员会对抗,派出一个拥有17人组成的庞大的代表团。企图依靠人多势众,把蒲鲁东主义的观点强加给大会,从而实现其篡改国际的性质和任务的阴谋。为此,他们狂妄地向大会提出了共有十项原则的《备忘录》。在《备忘录》中,他们公开兜售蒲鲁东反对罢工、反对妇女解放、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反对民族解放运动的谬论,竭力鼓吹通过建立合作社等和平方式使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这一蒲鲁东主义的教条。
马克思由于从事《资本论》第一卷的最后定稿工作,无法分身参加日内瓦大会,但是,马克思预见到大会将有激烈的斗争,所以在会前写好了《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作为大会主要议程的正确决议的基础。在《指示》中规定了各国工人在罢工斗争中应该互相支持:提出了8小时工作制的口号;确定了工会和合作社的发展方向和革命任务;主张吸收妇女和少年儿童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支持民族解放斗争等重要内容。马克思在《指示》中明确指出合作制度“决不能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必须依靠无产阶级掌握武装,进行暴力革命。因此,马克思认为:“代表大会不应该宣布任何特殊的合作制度”。在日内瓦代表大会上,拥护国际路线的代表以马克思《指示》为武器,与蒲鲁东主义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通过了各项正确的决议,马克思主义取得重大胜利。
1871年,巴黎工人暴动,“国际”底法国支部不仅参加,而且占据领导地位。可是这次有名的“巴黎公社”失败了,“国际”受了极大打击,外面资产阶级政府底取缔,里面小资产阶级思想底进攻,遂使组织力量一天比一天衰弱,终于在1876年正式宣布解散。马克思领导的这个“国际工人协会”在工人运动历史上被称为“第一国际”,以别于后来的几个工人国际组织。
第二国际
1876年第一国际解散后,随着科学社会主义在欧美的广泛传播,到80年代末欧美已有16个国家先后建立社会主义政党。各国工人和社会主义者要求加强国际联系。恩格斯为了击败可能派夺取新国际组织领导权的企图,做了大量工作,促使德、法等国社会主义政党的代表于18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100周年纪念日,在巴黎召开“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有22个国家的393名代表参加,李卜克内西、倍倍尔、瓦扬、拉法格 等27人组成大会主席团。巴黎大会主要讨论国际劳工立法和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斗争任务,通过了关于每年庆祝五一劳动节等决议。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的建立。
第二国际是在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发展时期进行活动的。这时欧美工人运动在向横广方面扩展,各国处于建立民族国家范围内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并开展以合法斗争为主的时期。适应这个历史时期的特点,第二国际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它没有发表过成立宣言或纲领性文献,而是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党指出行动方向。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常设领导机构和共同规章,没有机关报。直到1900年巴黎大会上才决定成立常务委员会,名为社会党国际局(1905年后改称社会党国际局执行委员会),由每个国家的党选派代表一名(后增为两名)组成。
第三国际
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1919年3月,列宁领导创建的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总部位于莫斯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破产,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各国共产党的建立,客观形势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组织。1919年3月2日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共产主义代表会议,有来自21个国家的35个政党和团体的52名代表参加。大会通过了《告国际无产阶级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等文件,宣告第三国际成立。它的任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团结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为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它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最高权力机关是代表大会,各国共产党是它的支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代表大会选出的执行委员会负责向各国支部发布指示和监督他们的工作。总部设在莫斯科。第三国际在其存在的24年中共召开过7次代表大会、领导过65个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在捍卫马克思主义,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反对法西斯主义和帝国主义战争,促进国际共运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它在欧洲、美洲、亚洲帮助各国先进工人建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协助他们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加速了各国共产党的成长。但是,它在工作中也有许多失误,特别是长期受斯大林大国沙文主义错误的干扰,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过消极影响,其高度集中的组织形式曾影响了各党的独立自主和各党之间的平等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了有效地组织反法西斯的斗争,经各国共产党同意,共产国际于1943年6月宣告解散。其机关刊物是《共产国际》和《国际新闻通讯》。
‘伍’ 国际是什么意思简单说
“国际”(International)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政治用语。它的直接意思是“各个国家之间的”。国际这个词是一个在近代产生的比较新的政治名词,如:某某国际机场等。
国际主要有以下三个意义:
1、涉及到多个国家或者其公民的事物,比如国际条约。
2、作为形容词国际也常用来表示超出一个国家的国界的事物,比如国际水域。
3、国际与超国家这两个词之间的边界不很清楚。比如欧洲联盟不是一个国际组织,而是一个超国家组织,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则是一个国际组织。
‘陆’ 单选27:国际法一词的最早提出者为
B 8世纪末英国学者边沁首先提出了编纂国际法的倡议
麻烦采纳,谢谢!
‘柒’ 请教"国际"一词的出处
应该是清朝时引进国外的国际法着作,首先由耶稣会士马丁·马提尼(Martin Martinr,即卫匡国)翻译成中文
‘捌’ 全球化的概念是谁最先提出来的
“全球化”一词,据说最早是美国经济学家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但至今还役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当时是指经济活动的一个国际化过程。人们曾经给它下个许多定义。在经济方面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是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以及信息超越市场和国界进行扩散的现象。
全球化”不一定是最漂亮的词,但是它抓住了新现实,它有用。有朝一日,这个词会出现在词典中。
在全球化进程中,全球化“红利”并未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公平分享,因此,在1999年1 月底召开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第29届年会上,又提出了“负责的全球化”这一新概念。
有人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一个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玖’ "世界"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是哪个朝代.列出援引的
最早出自唐代《楞严经》.《楞严经》于唐神龙元年(705)译出.
“世界”一词商务印书馆版《古代汉语词典》1430页解释如下:
佛教用语.世指时间,界指空间,世界即宇宙.《楞严经》曰:“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