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芯国际有什么来头是由哪里控制的
中芯国际,是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的简称,该公司于2000年4月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总部位于中国上海。中芯国际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
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中芯国际是不是国企?中芯国际创立之初,属于一家外国法人独资企业,简单来说就是外资企业。随着中芯国际的不断发展壮大,外资、国有资本开始入股中芯国际,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中芯国际的主要股东都是国有资本,外资成分大大降低,不足5%。
从股权结构来看,中芯国际的创始人是张汝京,但实际控制方应该是国企。最大股东是大唐电信(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纯国资公司),持股17%,而第二大股东就是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控股的鑫芯香港持股比例15.76%,此外中投公司也持有不少股份,台积电以及所有其他外资的股权加一起还不足5%。
2010年年底,与台积电为长达八年的商业机密剽窃案达成和解协议,中芯除了赔偿台积电两亿美元,更将无偿授予台积电8%中芯股权,台积电可在三年内以每股1.3元港币认购2%的中芯股权。
也正是由于张汝京的离开,中芯国际内部上演了更为精彩的“夺权”大戏,尤其是当大唐电信以1.76亿美元的低价入股成为中芯国际第一大股东之后,大唐电信和中芯国际原班人马的争斗上升到白热化。 中芯国际曾经的CTO的杨士宁与CEO王宁国之间,现任两位联合CEO赵海军与梁孟松,均被传过“不合”。 CTO杨士宁与CEO王宁国两人甚至最后都离开中芯国际 。
2011年6月27日,中芯国际前任董事长江上舟因肺癌复发逝世。2011年7月15日,王宁国已辞任公司CEO职务,董事会委任执行董事张文义为公司董事长,并暂时署理公司CEO。2011年8月5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已委任前华虹NEC首席执行官邱慈云为公司CEO兼执行董事,这也意味着纷纷扬扬的中芯国际控制权争夺告一段落。
直到2016年12月20日,前台积电前共同首席执行官蒋尚义首次加入中芯国际,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一职。2019年6月,中芯国际公告称,蒋尚义因个人原因和其他工作承诺,将不再连任。
2. 中芯国际怎么申购不了
未开通港股账户。
中芯国际是科创板的股票,开通科创板权限才可以购买。
中芯国际一般指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于2000年4月3日根据开曼群岛法例注册成立。2004年3月18日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3. 中芯国际是怎样的一家公司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主要业务是根据客户本身或第三者的集成电路设计为客户制造集成电路芯片。
中芯国际是纯商业性集成电路代工厂,提供 0.35微米到14纳米制程工艺设计和制造服务。荣获《半导体国际》杂志颁发的"2003年度最佳半导体厂"奖项。
2020年7月,2020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排名第427位。
(3)中芯国际是怎么了扩展阅读:
现有规模:
截止2009年5月,中芯国际已在上海建有一座300mm芯片厂和三座200mm芯片厂,在北京建有两座300mm芯片厂,在天津建有一座200mm芯片厂,在深圳有一座200mm芯片厂在兴建中,在成都拥有一座封装测试厂。
中芯国际还在美国、欧洲、日本提供客户服务和设立营销办事处,同时在香港设立了代表处。此外代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经营管理一座300mm芯片厂。
中芯国际自创建以来,已经成长为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技术水准最高,世界排名第四的晶片代工企业。2009年11月10日,中芯国际CEO张汝京因“个人理由”宣布辞职,公司正式进入了“后张汝京时代”。
2010年公司继上市当年后首次实现了年度盈利并且收入额创历史新高,在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长邱慈云的带领下,中芯国际将着重强化生产运营能力、客户服务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发展长期战略合作客户,走进稳定、发展及战略竞争的新纪元。
4. 中芯国际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对此中芯国际会如何面对这次的危机
我认为这家公司在面对这一次危机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源研发自身所面临的短板,这其实也是我们国家目前所担心的一种事情,因为美国的制裁对于我们国家的产业已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在未来国家应该给公司更多的支持,才能够让公司渡过难关,对于我们国家的产业链来说,也是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的。
一、公司应该投入资源进行研发中芯国际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其实就是被美国给制裁了,被美国制裁意味着自身的业务已经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在现如今的情况之下,中芯国际所能做的就是投入资源进行研发,只有研发才能够抵抗美国的制裁,才能够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发展。
我认为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之下,必须要寻找外界的帮助,才能够更好的度过难关,不仅仅要寻找国家资源的帮助,而且要从资本市场上想办法在业务的合作当中应该和其他公司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才能够让每一家公司都克服目前的困难,最主要的就是研发,如果没有研发的话,那么未来的缺陷依然是存在的,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5. 中芯国际全线涨价,涨价的原因是什么
中芯国际全线涨价,这是由于芯片供应紧张,芯片缺货,没有替代品,行业壁垒很高,其他企业没有办法生产,使得稀缺的芯片成为稀缺资源,这是芯片涨价的最直接原因。最后,整个芯片行业出现了大的崛起,推动了中国芯片企业的崛起。这是一个很大的环境因素,谁也改变不了。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市场商品的数量和游客的需求密切相关。供给过剩会导致商品价格下跌,供给不足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SMIC生产的芯片数量永远无法满足各大手机厂商和电脑厂商的需求,这也导致SMIC具备了商品涨价的优势和资本。而且,国际贸易会导致不同国家商品价格的不同变化。
6. 中芯国际股价大跌,原因是什么
中芯国际股价大跌,因为中芯国际首席芯片研究设计师梁孟松离职,中芯国际前一阵子出了个大新闻,然后让他们的股价飞快上涨,据说一个N加的技术可以让芯片的精度达到7纳米,虽然这是个例,但是确实证明这个技术还是不错的,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途径,但是现在突然芯片的研发首席设计师没有了,肯定是有影响的呀。
本来中兴国际是有希望在短期之内再做突破的,因为既然已经开了先河,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技术,可能未来能够把这个技术的成本控制住,让芯片的研发制造这方面真正能够实现独立性,但这一次研发团队的核心没了,突然之间想回到以前的那个研发状态,几乎不可能了,肯定是会受影响的,计划就会延后。
7. 中芯国际AH股价大跌的原因是什么
当地时间9月4日,有媒体报道称,美国政府正考虑将中芯国际列入贸易黑名单。国防部本周早些时候提出了一项建议,将中芯国际列入实体清单。随着美国打压升级,今日开盘,中芯国际H股低开15.22%,报价20.05港元,总市值蒸发280亿港元。
今年以来,中美摩擦持续升级,无论是5月的打击华为产业链、8月对微信、抖音的打击,还是未来可能将中芯国际加入实体名单,都表明中美在科技领域的摩擦已经扩展至全产业链。在这种情况下,每当中美摩擦升级时,势必会冲击市场风险偏好,进而对科技板块产生冲击。
(7)中芯国际是怎么了扩展阅读
中芯国际发表声明
9月5日晚间,中芯国际发布声明称,任何关于“中芯国际涉军”的报道均为不实新闻,该公司对此感到震惊和不解。
中芯国际称,中芯国际作为一家同时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及中国大陆A股上市的国际化运营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公司严格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并在此基础上一直合法依规经营;且与多个美国及国际知名的半导体设备供货商,建立多年良好的合作关系,美国商务部多年来针对中芯国际进口采购的设备,也已经核发多件重要的出口许可。
同时,中芯国际自成立以来作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上的重要成员,客户遍及美国、欧洲及中国大陆等世界各地,其产品及服务皆用于民用和商用,从没有任何涉及军事应用的经营行为,与中国军方毫无关系;
2016年及以前,中芯国际还是经美国商务部正式认可的‘最终民用厂商’(Validated End-User) ,并曾有多位美国商务部官员实地到中芯国际进行访查。
因此,任何关于“中芯国际涉军”的报道均为不实新闻,我们对此感到震惊和不解。中芯国际愿以诚恳、开放、透明的态度,与美国各相关政府部门沟通交流,以化解可能的歧见和误解。
8. 中芯国际前两个月净利润增长近95%,中芯国际是怎么做到的
2022年,“缺芯”、“产能紧张”等关键词依旧频繁出现,而大厂们的业绩营收和扩产行动也成为了各方关心的焦点。中芯国际首次公布月度营收数据,该公司前两月净利润超3亿美元,同比大涨94.9%。中芯国际发布2021年财务快报公告。2021年第四季度,中芯国际营业收入创新高,报告期内,该公司合并报表营业收入102.6亿元,同比增长53.8%。
随着半导体芯片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我们国内各大厂商都开始进行全面的布局,为的就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地位。而中芯国际作为国内大陆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就一直在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计划,并被无数国人视为国产芯片的希望。
那么就说明它的发展潜力要比想象中更大。为此,在美国修改半导体市场的进出口规则之后,中芯国际就开始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它必须迈过这一道坎。
9. 中芯国际是一家怎样的公司,有何背景
中芯国际全称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中芯国际及其控股子公司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技术最先进、配套设施最完善、规模最大、跨国晶圆的集成电路制造集团。公司于2020年七月16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总部位于上海,拥有全球化的制造和服务基地,同时中芯国际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台湾设立了营销办事处,提供顾客服务,同时也在中国香港设立了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