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个高科技型研究所,隶属于科技局,请问这个研究所算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隶属”的准确意思是什么
就是科技局搞的第三产业,把一些科研成果转换成实际价值的单位,管理层属于科技局,下属职工基本不在编制。
B. 高新技术企业属于企业的什么
高新技术企业属于企业的一种荣誉资质。高新技术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较,有三个主要指标:一是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企业产品产值的比重;二是企业获得专利状况;三是企业科技人员占全部员工的比例,这些比例都高于一般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是一个城市的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与质量是一个地区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C. 南京理工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的介绍
南京理工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2年11月,坐落于国家级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南京理工大学与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作共建的独立法人单位。南京理工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南理工高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D. 中电科四大所是哪四所
中电四大所分别是水科院、电科院、水规总院、电规总院。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电子)着力实施核心技术从中低端向中高端、主营业务从产业链的中下游向中上游“两个转变”,着力于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12月18日,中国电子软件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
至此,中国电子四大研究院即深圳研究院、国际工程研究院、高新技术研究院和软件研究院全部宣告成立。
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电子以中央研究院、领域(专业)/区域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三级科研体系架构,将有力推动“两个转变”战略的实施,促进中国电子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中,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作为国务院批准的事业单位,成为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所属事业单位。
2011年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及电力设计、施工企业一体化重组中,按照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改为隶属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管理。
E. 中科研创(北京)国际信息技术研究院是做什么的啊
中科研创(北京)国际信息技术研究院位于首都北京,是由国家政府部门审核批准的大型国际科研机构。本院是集技术开发、技术转化、投资咨询、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大型国际科研机构。在生物和医药、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先进能源、海洋、资源环境、现代农业、现代交通、航空航天等技术领域超前部署,掌握一批核心技术的专利,支撑我国高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和发展工程技术产业作为院里的发展方向,着眼服务于大规模开发生产,突出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三个重点,帮助企业建立技术依托,引进技术,引进人才,解决技术难题。
研究院拥有众多知识产权硕士、博士后和外企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懂得市场经济与专利法的专业性人才;在技术转化方面拥有资深专业的技术研究人员、技术经纪谈判专家等组成的院务委员会专业团队,成为我院成功可靠而有利的外脑决策群。
研究院为解决全球性技术壁垒问题提供沟通渠道;为技术委托企业研发可操作性强的先进生产技术;为企业在国际市场面临的技术难题提供解决方案及深入研究;支持企业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把创新成果转变为知识产权的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体系,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始终致力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F.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什么行政级别
该院为厅级事业单位建制,院长书记应该为副厅级。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84年,为北京市属的多学科、综合性、跨行业的大型科技研发机构,也是全国最大的地方科研院。现有员工521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867人,具有高级职称人数452人,博士研究生229人,硕士研究生1051人。20多年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坚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将高技术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通过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不断激发自身的自主创新活力。科研院建有15个国家级、市级、院级高新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拥有博士130人,在信息和微电子技术、公共安全与安全生产技术、环境与清洁生产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精密加工与射线应用技术、软科学与决策咨询、科学普及与知识传播等重点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隶属于政府哪个机构部门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19
H. 南京理工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的基本概况
高新技术研究院以“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服务地方、携手共赢”为发展理念,以共创“高科技产品研发平台、高绩效技术转移中心、高质量公共服务平台、高层次人才集聚平台”为发展目标,力争成长为具有“市场、产品、研发、人才、管理”五大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公司。
南京理工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围绕高新区产业结构,依托南京理工大学国内一流的科研设施和高科技人才、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加强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创新,突出重点、强化特色,重点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等领域,积极引导南京理工大学的科技、人才优质资源向高新区积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与产业化工作,组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发展理念
整合资源 突出特色 服务地方 携手共赢
六大意识
抢抓机遇的紧迫意识(机遇意识)、大力开拓的市场意识、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加强协作的团队意识、大胆探索的创新意识、不断提升的学习意识
“54321工程”
重点打造研究院“市场、生产、研发、人才、管理”五大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政府、企业和团队四方满意,加强市场拓展和对外联络宣传、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制造、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管理创新三项基础工作,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和服务企业人才引进,推进产学研合作。
“五个一目标”
建立一套工作体系、打造一支工作团队、产出一批创新成果、做实一批合作基地、打造一个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