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移动平均线移动平均线的特点和分析价值是什么
你好,移动平均线的特点:
1.趋势性强。均线的趋势性较强,是趋势判断的重要依据。均线通过不同周期的市场持股成本的变化方向,直接指明市场不同周期的未来趋势,并就可以用来判断股价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涨跌目标位置。
2.压制作用。股价上涨过程中,如果股价达到某一重要的均线附近,就会引发前期套牢盘和短期获利盘的抛压,从而压制股价上涨。根据均线的这一特性,它经常被投资者用来制定止盈目标
3.简洁直观。均线系统能很好地将不同周期的趋势展现在一张图表上,直观地显示出不同周期的市场状态和关系。
4.支撑作用。移动平均线反映某一时间周期的价格成本。股价下跌过程中,在某一重要的成本线附近会引起做多力量的加入,从而对股价产生支撑。一旦该价位无法支撑下跌趋势,则说明市场空方力量加强,市场风险加大,也会打击做多力量,均线止损的原因就在此。
均线设定止损有多种方式 。根据均线的技术特点,可分为均线趋势性止损、支撑性止损两种。
①趋势性止损是利用均线对市场趋势方向的判断设定止损的方式 。它包括均线转向止损、均线死叉止损等。止损位一般是动态的,只要市场出现均线趋势头部转向信号,投资者就执行止损指令。
②均线支撑性止损是利用均线对股价的支撑作用进行止损的方式 。如果股价在回调中有效跌破与投资周期密切相关的重要均线,投资者就执行止损指令。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B. 什么是一次移动平均预测法它有哪些优缺点
移动平均法可以分为:简单移动平均和加权移动平均。
、简单移动平均法
简单移动平均的各元素的权重都相等。简单的移动平均的计算公式如下:
ft=(at-1+at-2+at-3+…+at-n)/n式中,
·
ft--对下一期的预测值;
·
n--移动平均的时期个数;
·
at-1--前期实际值;
·
at-2,at-3和at-n分别表示前两期、前三期直至前n期的实际值。
二、加权移动平均法
加权移动平均给固定跨越期限内的每个变量值以相等的权重。其原理是:历史各期产品需求的数据信息对预测未来期内的需求量的作用是不一样的。除了以n为周期的周期性变化外,远离目标期的变量值的影响力相对较低,故应给予较低的权重。
加权移动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ft=w1at-1+w2at-2+w3at-3+…+wnat-n式中,
·
w1--第t-1期实际销售额的权重;
·
w2--第t-2期实际销售额的权重;
·
wn--第t-n期实际销售额的权
·
n--预测的时期数;w1+
w2+…+
wn=1
在运用加权平均法时,权重的选择是一个应该注意的问题。经验法和试算法是选择权重的最简单的方法。一般而言,最近期的数据最能预示未来的情况,因而权重应大些。例如,根据前一个月的利润和生产能力比起根据前几个月能更好的估测下个月的利润和生产能力。但是,如果数据时季节性的,则权重也应是季节性的。
移动平均法
-
移动平均法的优缺点
使用移动平均法进行预测能平滑掉需求的突然波动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但移动平均法运用时也存在着如下问题:
1、
加大移动平均法的期数(即加大n值)会使平滑波动效果更好,但会使预测值对数据实际变动更不敏感;
2、
移动平均值并不能总是很好地反映出趋势。由于是平均值,预测值总是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而无法预计会导致将来更高或更低的波动;
3、
移动平均法要由大量的过去数据的记录。
C. 移动平均价是怎么计算的
存货的移动平均单位成本=(原有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的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的成本=月末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或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的成本=月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移动平均价是SAP系统根据移动平均法计算出的物料价格。在建立每一种物料时,会计部分可设定选用移动平均价格(Moving Average Price)还是用计划/标准价格(Standard Price)计价。选择相应的方法后,如果该物料已经有历史记录,在会计部分还可以显示该物料的单价和库存。
拓展资料: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每次收货以后,立即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
移动平均价格和标准价格计价的主要区别是:
移动平均价主要通过当前收货价格计算得出,基本接近于的市场价格;但建立采购订单时如果估计价格与实际价格相比过高或过低,在收到发票前会造成系统存货价格不准。
而标准价格是一种计划价格,标准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异不再分配到存货中,直接转到当期损益。如果标准价格制定合理,通过分析该差异,可以对采购部门和生产部门进行考核,促使其降低采购成本,节约支出。但标准价值计算的存货不能准确反映当时市场价格。
所以存货货的计价方法不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采用移动平均价格还是标准价格对存货计价,应该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计价方法。
D. 如何自己设定移动平均线
点那个红红绿绿的线
会有技术指标的设置的
如5.10.20.60天均线,改为72天就行了
但设72天线不常见
设90/120天巴
移动平均线是用统计处理的方式,将若干天的股票价格加以平均,然后连接成一条线,用以观察股价趋势。移动平均线的理论基础是道·琼斯的“平均成平”概念。移动平均线通常使用进有3日、6日、10日、12日、24日、30日、72日、200日、288日、13周、26周、52周等等,不一而足,其目的在取得某一段期间的平均成本,而以此平均成本的移动曲线配合每日收盘价的线路变化分析某一期间多空的优劣形势,以研判股价的可能变化。一般来说,现行价格在平均价之上,意味着市场买力(需求)较大,行情看好;反之,行情价在平均价之下,则意味着供过于求,卖压显然较重,行情看淡。
以十日移动平均线为例。将第1日至第10日的10个收盘价,累计加起来后的总和除以10,得到第一个10日平均价,再将第2日至第11日收盘价和除以10,则为第二个10日平均价,这些平均价的连线,即成为10日移动平均线,移动平均的期间长短关系其敏感度,期间愈短敏感度愈高,一般股价分析者,通常以6、10日移动平均线观察短期走势,以10日、20日移动平均线观察中短期走势;以30日、72日移动平均线,观察中期走势;以13周、26周移动平均线,研判长期趋势。西方投资机构非常看重200天长期移动平均线,以此作为长期投资的依据,行情价格若在长期移动平均线下,属空头市场;反之,则为多头市场。
1.计算方法:
(1)日平均价=当日成交金额÷当日成交股数(亦有直接采用当日收盘价代替日平均价者)。
(2)6日平均价=(当日平均价+前五日平均价×5)÷6。
(3)10日平均价=(当日平均价+前九日平均价×9)÷10。
(4)30日、72日、13周、26周等平均价计算方法类推。
其计算公式为MA=(P1+…+Pn)÷n
P为每天价格,n为日数。
除了以上这种简单移动平均线外,还有加权移动平均和平滑指数(EAM),其制作方式较为复杂,效果也并不比简单移动平均数好,因此,这里不作进一步探讨。
2.研判
(1)平均线由下降逐渐走平而股价自平均线的下方向上突破是买进讯号。当股价在移动平均之下时,表示买方需求太低,以致于股价大大低于移动平均线,这种短期的下降给往后的反弹提供了机会。这种情况下,一旦股价回升,便是买进讯号。
(2)当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产生下跌情形,但是刚跌到移动平均之下主不开始反弹,这时,如果股价绝对水平不是很高,那么,这表明买压很大,是一种买进讯号。不过,这种图表在股价水平已经相当高时,并不一定是买进讯号。只能作参考之用。
(3)移动平均线处于上升之中,但实际股价发生下跌,未跌到移动平均线之下,接着又立即反弹,这里也是一种买进讯号。在股价的上升期,会出现价格的暂时回落,但每次回落的绝对水平都在提高。所以,按这种方式来决策时,一定要看股价是否处于上升期,是处于上升初期,还是处于晚期。一般来说,在上升期的初期,这种规则适用性较大。
(4)股价趋势线在平均线下方变动加速下跌,远离平均线,为买进时机,因为这是超卖现象,股价不久将重回平均线附近。
(5)平均线走势从上升趋势逐渐转变为盘局,当股价从平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线时,为卖出讯号。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显示价格已经相当高,且移动平均线和股价之间的距离很大,那么,意味着价格可能太高,有回跌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股价一旦出现下降,即为抛售讯号。不过,如果股价还在继续上涨,那么,可采用成本分摊式的买进即随着价格上涨程度的提高,逐渐减少购买量,以减小风险。
(6)移动平均线缓慢下降,股价虽然一度上升,但刚突破移动平均线就开始逆转向下,这可能是股价下降趋势中的暂时反弹,价格可能继续下降,因此是一种卖出讯号。不过,如果股价的下跌程度已相当深,那么,这种规则就不一定适用,它可能是回升趋势中的暂时回落。因此,投资者应当做仔细的分析。
(7)移动平均线处于下降趋势,股价在下跌过程中曾一度上涨到移动平均线附近,但很快又处于下降状态,这时是一种卖出讯号。一般来说,在股市的下降过程中,常会出现几次这种卖出讯号,这是下降趋势中的价格反弹,是一种短期现象。
(8)股价在平均线上方突然暴涨,向上远离平均线为卖出时机,因此这是超卖现象,股价不久将止涨下跌回到平均线附近。
(9)长期移动平均线呈缓慢的上升状态,而中期移动平均线呈下跌状态,并与长期平均移动平均线相交。这时,如果股价处于下跌状态,则可能意味着狂跌阶段的到来,这里是卖出讯号。须要注意的是,在这种状态下,股价在下跌的过程中有暂时的回档,否则不会形成长期移动平均线和中期移动平均线的交叉。
(10)长期的移动平均线(一般是26周线)是下降趋势,中期的移动平均线(一般是13周线)在爬升且速度较快的超越长期移动平均线,那么,这可能意味着价格的急剧反弹,是一种买进讯号。出现这种情况一般股价仍在下跌的过程中,只不过中期的下跌幅度要低于长期的下跌幅度。
3.评价
优点:
(1)适用移动平均线可观察股价总的走势,不考虑股价的偶然变动,这样可自动选择出入市的时机。
(2)平均线能显示“出入货”的讯号,将风险水平降低。无论平均线变化怎样,但反映买或卖信号的途径则一样。即是,若股价(一定要用收市价)向下穿破移动平均线,便是沽货讯号:反之,若股价向上冲移动平均线,便是入货讯号。利用移动平均线,作为入货或沽货讯号。通常获得颇可观的投资回报率,尤其是当股价刚开始上升或下降时。
(3)平均线分析比较简单,使投资者能清楚了解当前价格动向。
缺点:
(1)移动平均线变动缓慢,不易把握股价趋势的高峰与低谷。
(2)在价格波幅不大的牛皮期间,平均线折中于价格之中,出现上下交错型的出入货讯号。使分析者无法定论。
(3)平均线的日数没有一定标准和规定,常根据股市的特性不同发展阶段,分析者思维定性而各有不同,投资者在拟定计算移动平均线的日子前,必须先清楚了解自己的投资目标。若是短线投资者,一般应选用10天移动平均线,中线投资者应选用90天移动平均线,长期投资者则应选用250天移动平均线。很多投资者选用250天移动平均线,判断现时市场是牛市或熊市,即是,若股价在250天移动平均线之下,则是熊市;相反,若股价在250天移动平均线之上,则是牛市。
为了避免平均线的局限性,更有效掌握买卖的时机,充分轨挥移动平均线的功能,一般将不同期间的平均线予以组合运用,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平均线组合有“6、12、24、72、220日平均线”组合;“10、25、73、146、292日平均线”组合等,组内移动平均线的相交与同时上升排列或下跌排列均为趋势确认的讯号。
E. 什么是长期移动平均线和短期移动平均线
平均线是将几天收盘价格的平均值,每天都计算一次,连接起来形成的移动平均线,如果只计算5天10天之类的,可以说是短期移动平均线,如果时间长些,就是长期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简称MA,原本的意思是移动平均,由于我们将其制作成线形,所以一般称之为移动平均线,简称均线。它是将某一段时间的收盘价之和除以该周期。 比如日线MA5指5天内的收盘价除以5 。
移动平均线是由着名的美国投资专家Joseph E.Granville(葛兰碧,又译为格兰威尔)于20世纪中期提出来的。均线理论是当今应用最普遍的技术指标之一,它帮助交易者确认现有趋势、判断将出现的趋势、发现过度延生即将反转的趋势。
F. 葛南维移动平均线8大经典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葛南维移动平均线八大法则
1、移动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且略向上方抬头,而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为买进信号。
2、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档时未跌破移动平均线后又再度上升时为买进时机。
3、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档时跌破移动平均线,但短期移动平均线继续呈上升趋势,此时为买进时机。
4、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突然暴跌,距离移动平均线太远,极有可能向移动平均线靠近(物极必反,下跌反弹),此时为买进时机。
5、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连续数日大涨,离移动平均线愈来愈远,说明近期内购买股票者获利丰厚,随时都会产生获利回吐的卖压,应暂时卖出持股。
6、移动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走平,而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上方向下跌破移动平均线时说明卖压渐重,应卖出所持股票。
7、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下方运行,反弹时未突破移动平均线,且移动平均线跌势减缓,趋于水平后又出现下跌趋势,此时为卖出时机。
8、股价反弹后在移动平均线上方徘徊,而移动平均线却继续下跌,宜卖出所持股票。
以上八大法则中第三条和第八条不易掌握,具体运用时风险较大,在未熟练掌握移动平均线的使用法则前可以考虑放弃使用。
第四条和第五条没有明确股价距离移动平均线多远时才是买卖时机,可以参照乖离率来解决(将在中级学校中详讲)。
(三)移动平均线的买进时机:
1、股价曲线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且5日均线上穿 10 日均线形成黄金交叉,显现多方力量增强,已有效突破空方的压力线,后市上涨的可能性很大,是买入时机。
2、股价曲线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且三条移动平均线呈多头排列,显现说明多方力量强盛,后市上涨已成定局,此时是极佳的买入时机。
3、在强势股的上升行情中,股价出现盘整,5日移动平均线与10日移动平均线纠缠在一起,当股价突破盘整区,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再次呈多头排列时为买入时机。
4、在多头市场中,股价跌破10日移动平均线而未跌破30日移动平均线,且30日移动平均线仍向右上方挺进,说明股价下跌是技术性回档,跌幅不致太大,此时为买入时机。
5、在空头市场中,股价经过长期下跌,股价在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恐慌性抛盘不断涌出导致股价大幅下跌,乖离率增大,此时为抢反弹的绝佳时机,应买进股票。
(四)、移动平均线的卖出时机:
1、在上升行情中,股价由上向下跌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且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形成死亡交叉,30日移动平均线上升趋势有走平迹象,说明空方占有优势,已突破多方两道防线,此时应卖出持有的股票,离场观望。
2、股价在暴跌之后反弹,无力突破10日移动平均线的压力,说明股价将继续下跌,此时为卖出时机。
3、股价先后跌破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且30日移动平均线有向右下方移动的趋势,表示后市的跌幅将会很深,应迅速卖出股票。
4、股价经过长时间盘局后,5日、10日移动平均线开始向下,说明空方力量增强,后市将会下跌,应卖出股票。
5、当60日移动平均线由上升趋势转为平缓或向下方转折,预示后市将会有一段中级下跌行情,此时应卖出股票。
一、移动平均线
利用统计学上“移动平均”的原理,将每天股价予以移动平均计算,求出一个平均值,予以连接起来,取得平均线。
二、移动平均线的种类:
依时间长短可分为:短期移动平均线,中期移动平均线,及长期移动平均线。
(一)短期移动平均线:
一般都以五天及十天为计算期间,代表一周的平均价,可做为短线进出的依据。
(二)中期移动平均线:
大多以三十日为准,称为月移动平均线,代表一个月的平均价或成本,亦有扣除四个星期日以二十六天来做月移动平均线。
另有七十二日移动平均线,俗称季线。大致说来月移动平均线有效性极高,尤其在股市尚未十分明朗前,预先显示股价未来变动方向。
(三)长期移动平均线:
在欧美股市技术分析所采用的长期移动平均线,多以二百天为准。因为经过美国投资专家葛南维,研究与试验移动平均线系统后,认为二百日移动平均线最具代表性,在国内则是超级大户,实户与做手操作股票时三考的重要指标,投资人将未来一年世界与国内经济景气动向,各行业的展望,股票发行公司产销状况与成长率仔细研究后,再与其他投资环境(例如银行利率变动,房地产增值比率,以及投资设厂报酬率)做一比较,若投资股票利润较高,则进行市场操作。由于进出数量庞大,炒作期间长,必须要了解平均成本变动情形,故以此样本大小最能代表长期移动平均线。
(四)移动平均线的特性:
股价技术分析者,利用移动平均线来分析股价动向,主要因为移动平均线具有几项特性:
1.趋势的特性:
移动平均线能够表示股价趋势的方向,所以具有趋势的性质。
2.稳重的特性:
移动平均线不像日线会起起落落的震汤。而是起落相当平稳。向上的通常缓缓向上,向下的通常会缓缓向下。
3.安定的特性:
通常愈长期的移动平均线,愈能表现安定的特性,即移动平均线不轻易往上往下,必须股价涨势真正明朗了,移动平均线才会往上延
伸,而且经常股价开始回落之初,移动平均线却是向上的,等到股价下滑显着时,才见移动平均线走下坡,这是移动平均线最大的特
色。愈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安定性愈差,愈长期移动平均线,安定性愈强,但也因此使得移动平均线有延迟反应的特性。
4.助涨的特性:
股价从平均线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线也开始向右上方移动,可以看做是多头支撑线,股价回跌至平均线附近,自然会产生支撑力量,短期平均线向上移动速度较快,中长期平均线回上移动速度较慢,但都表示一定期间内平均成本增加,卖方力量若稍强于买方,股价回跌至平均线附近,便是买进时机,这是平均线的助涨功效,直到股价上升缓慢或回跌,平均线开始减速移动,股价再回至平均线附近,平均线失去助涨效能,将有重返平均线下方的趋势,最好不要买进。
5.助跌的特性:
反过来说,股价从平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线也开始向右下方移动,成为空头阻力线,股价回升至平均线附近,自然产生阻力,因此平均线往下走时股价回升至平均线附近便是卖出时机,平均线此时有助跌作用。直到股价下跌缓慢或回升,平均线开始减速移动,股价若再与平均线接近,平均线便失去助跌意义,将有重返平均线上方的趋向,不需急于卖出。
三、移动平均线的分析技巧:
葛南碧移动平均线八大守则:
(一)移动平均线的买进时机
1.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而股价从平均线的下方突破平均线时,是买进信号。
2.股价虽跌入平均线下,而均价线仍在上扬,不久又回复到平均线上时,为买进信号。3.股价趋势线走在平均线之上,股价突然下跌,但未跌破平均线,股价又上升时,可以加码买进。
4.股价趋势线低过平均线,突然暴跌,远离平均线时之时,极可能再趋向平均线,是买进时机。
(二)移动平均线的卖出时机:
5.平均线走势从上升逐渐走平,而股价从平均线的上方往下跌破平均线时,应是卖出的机会。
6.股价虽上升突破平均线,但又立刻回复到平均线之下,而且平均线仍然继续下跌时,是卖出时机。
7.股价趋势线在平均线之下,股价上升但未达平均线又告回落,是卖出时机。
8.股价趋势线在上升中,且走在平均线之上,突然暴涨、远离平均线,很可能再趋向平均线,为卖出时机。
G. 请教各位高手加权移动平均线(EMA)如何设置,谢谢
同花顺如何设置EMA 以Windows10系统为例,打开同花顺v8.90.50,在右上角选择“个股”,进入后在左侧列表栏中选择“K线图”页面, 点击“设置——指标标签”,搜索查找,找到“EXPMA”进行设置即可。
EMA(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是指数移动平均值。也叫 EXPMA 指标,它也是一种趋向类指标,指数移动平均值是以指数式递减加权的移动平均。大部份技术分析者利用简单移动平均线设定一个买卖系统。利用两条平均线中较短期的一条作为讯号线。例如: 当短期的平均在线穿较长期的平均线,显示牛市在即,策略订为造好不造淡;相反,当短期的平均线下穿较长期的平均线,显示熊市在即,策略订为造淡不造好。
拓展资料:
1、加权移动平均线 (WMA) ,它比重以平均线的长度设定,愈近期的收市价,对市况影响愈重要。计算方式是基于加权移动平均线日数,将每一个之前日 数比重提升。每一价格会乘以一个比重,最新的价格会有最大的比重,其之前的每一日的比重将会递减。加权移动平均线是一种显示于图表上的辅助指针。干坤烛图可于同一时间内显示三条平均线,将10支烛、20支烛及50支烛的平均线为设定参数,并可以收市价、最高价、最低价及聚焦点计算。而200支烛也是投资者最为常用参数之一。
2、指数移动平均线(EMA)是一种技术指标,与其他移动平均线不同的是,它的计算给予最近的价格数据更大的权重。因此,它重视交易者的最新行为。交易者在设置EMA时间框架时,最常用的周期是长期线的50天、100天和200天。交易者使用的典型短期时间框架是12天和26天的EMA线。当你交易新的工具时,你应该记得修改EMA的设置,因为没有 “一刀切 “的结构。
H. 移动平均线的特性有哪些
移动平均线的特点:
股价技术分析者利用平均线来分析股价动向,主要因为移动平均线具有几项。特性:
1、趋势的特性:
移动平均线能够表示出股价趋势的方向,所以具有趋势性的性质。
2、稳重的特性:
移动平均线不象日线会起落落地震荡。而是起落相当平稳,向上的移动
平均线通常是缓缓的向上,向下的移动平均线则会缓缓朝下。
3、安定的特性:
通常愈长期的移动平均线,愈能表现安定的特性,即移动平均线不是轻易往上往下,必须股价涨势真正明朗了,移动平均线才会往上延伸;而且 经常股价开始回落之初,移动平均线却是向上的,等到股价落势显着时, 才见移动平均线走下坡,这是移动平均线最大的特色。愈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安定性愈差,愈长期的移动平均线,安定愈强。但也因此使得移动平 均线有延迟反映的特性。
4、助涨的特性:股价从平均线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线也开始向右移,可以看做是多头支撑线,股价回跌至平均线附近,自然会产生支撑力量。短期 平均线向上移动速度较快,中长期平均线向上移动速度较慢,但都表示一 定期间内平均成本增加,买方力量若仍强于卖方,股价回跌至平均线附近,便是买进时机,这是平均线的助涨功效,直到股价上升缓慢回跌,平均线 开始减速移动,股价再回至平均线附近,平均线失去助涨效能,将有重返 平均线下方的趋势,最好不要买进。
5、助跌的特性:反过来说,股价从平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线也开始向右下方移动,成为空头阻力线,股价回升至平均线附近,自然产生阻力, 因此,在平均线往下走回升到平均线附近便是卖出时机,平均线此时有助 跌作用,直到股价下跌缓慢或回升,平均线开始减速移动,股价若是再与平均线接近,平均线便失去助跌意义,将有重返平均线上方的趋势,不需 急于卖出。
(三)平均线之种类:3日 5日 12日 20日 30日 60日 240日 等
(四)各种平均线之关系:
1、多头市场:股价>3日>5日>10日>20日>60日
2、空头市场:股价<3日<5日<10日<20日<60日
3、多头市场反转时,5日、10日将敏感向下翻转,如多头力量不足,则只 有次级移动
4、空头市场反转时,5日、10日将敏感向上翻转,如多头力量不足,或环 境不乐观,则只有次级移动.
5、股价盘整时,平均线可能与股价交错一起,且各种平均线呈不规则之排列。
6、中长期线向上移动,股价与短期线向下,是为回档。
7、中长期线向下移动,股价与短期线向上,是为反弹。
(五)葛蓝碧法则:
1、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均线的下方突破平均线时是为买进信号。
2、股价连续上升远离平均线之上,股价突然下降,但未跌破上升的平均线,股价又再上升时,可以加码买进。
3、股价虽一时跌破平均线之下,但平均线仍在上扬且股价不久马上恢复到平均线之上时;仍为买进信号.
4、股价跌破平均线之下,突然连续暴跌,远离平均线时,很可能再向平均线弹升,这也是买进信号.
5、股价急速上升远超过上升的平均线时,将出现短期线的回跌,再趋向于平均线,这是卖出信号。
6、平均线走势从上升逐渐走弯下跌,而股价从平均线的上方,往下跌破平均线时,应是卖出信号。
7、股价跌落于平均线之下,然后向平均线弹升,但未突破平均线即又回落,仍是卖出信号。
8、股价虽上升突破平均线,但立刻又恢复到平均线之下而此时平均线又继续下跌,则是卖出信号。
葛氏法则第四条与第五条虽是可使用的原则,但是没有明示投资人股价距平均线究竟多远才可买进或卖出,这是一大缺憾,幸好可用乘离 率补救.
综合葛蓝碧所创的移动平均线八大法则,以平均线变动的趋势而言,严格的 划分,其买卖时机的认定与运用,应该只有两种。一种是移动平均线上升时, 为 买进时机;一种是移动平均线下降时,为卖出时机。
(六)十三周与二十六周移动平均线的应用:
周移动平均线的主要用途,主要在于辨认股价趋势维持不变或已有反转迹象,因为周移动平均线的设计,目的即是为显示股价的长期趋势指标。理论上十三周 及二十六周移动平均线的基本运用原则大约有下列数项:
1.与前述葛氏八法则的买卖时机大致相同。
2.只要周K线仍停留在十三及二十六周平均线之上, 仍可确认为一多头市场。
3.当周股价上涨时,向上突破二十六周移动平均线,而二十六周移动平均线 呈反转向上时,表示空头市场结束,多头市场已经开始。
4.多头市场中,当周股价上升幅度高于二十六周移动平均线,其三十周乘离率达+10以上时,可能产生中期回档,因两者乘离程度度愈大,其反压愈 重.
5.只要周K线低于十三周及二十六周平均线之下, 仍应认为是空头市场。
6.当周股价下跌,向下跌破二十六周移动平均线,而二十六周平均线已呈反 转向下时,表示空头市场开始.
7.空头市场中,当周股价下跌幅度低于二十六周移动平均线,其三十周乘离率达-10以上时, 可能产生中期反弹,因而两者乘离程度愈大, 其反弹愈 强.
上述七个原则用于大势与个别股技术分析时, 都有同样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