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目山风景区的介绍
天目山,因东、西峰顶各有一池,宛若双眸仰望苍穹,由此得名。天目山地质古老,植被完整,是我国着名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浙江省惟一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自然保护区。
㈡ 天目山在哪里
天目山位于杭州临安城北。
天目山古名浮玉山,“天目”之名始于汉,有东西两峰,顶上各有一池,长年不枯,故名。是韦陀菩萨的道场。是我国着名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浙江省唯一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自然保护区。
天目山于1956年被国家林业部划为森林禁伐区,作为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6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MAB)网络,成为世界级保护区。
(2)杭州天目山国际花园在哪里扩展阅读:
天目山历史
唐代李白、宋代苏轼、元代张羽、明代刘基等文人墨客都上天目山游览并留下优美的诗章。现存“太白吟诗石”等人文景观;清代干隆皇帝也曾上山揽胜,并赐封“大树王”;
1939年,周恩来同志在禅源寺百子堂作团结抗日演讲等,为天目山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赋予了天目山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她更具魅力。
㈢ 被誉为“杭州的后花园”,但又不属于杭州市的地方是哪里
浙江省的省会杭州市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座新一线城市有着西湖这般绝美的风景。杭州市有着十二个区县,但是有一个很奇怪的县,明明不属于杭州市,却常常被人们认为是杭州市的一份子。
这个县就是德清县,相信大家对这个县都有所印象,都有一定的了解。德清县入选了我国的百强县之一,还有一颗卫星也被命名为德清,这也是我国第一颗以县名命名的卫星,可以看出德清县的盛名了。德清县不单单如此,它还有着许许多多的荣誉,它有着许许多多的美誉,像“鱼米之乡,竹茶之地,文化之邦”等等数不胜数的称号。
其中最为有名的应该是莫干山了。莫干山被誉为国家的四大避暑胜地之一。不过莫干山也是处于一个相当尴尬的地位,是怎么回事呢?莫干山虽然位于德清县,但是它的管理政府竟然是杭州市,这也使人们更加的相信德清县是属于杭州市的,而不是太湖市的,也是让人十分无奈的一件事情。
除了莫干山之外,还有新市古镇,被美誉为“千年古运河、百年小上海”,这里的经济十分的繁荣,还有下渚湖,被誉为“中国最美湿地”等等。这里是逛几天都逛不完的旅游胜地。
㈣ 杭州怎么样
杭州
辖区
13个。共辖8区、3个县市。2个县
省
浙江省(Zhejang Province)
政府
杭州市政府位于西湖区。市委书记王国平。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奇
杭州概况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省会,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东南重要交通枢钮,中国最大的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第二大中心城市。杭州经济发达,有“钱塘自古繁华”之称,经济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十位。 全市面积16596平方千米,其中市辖区3068平方千米。总人口660.4万人,其中市辖区409.5万人。辖8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共有57个街道、110个镇、39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678个社区、65个居民区、3666个行政村;其中市辖区共有44个街道、49个镇、3个乡,597个社区、4个居民区、807个行政村。
辖上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滨江、萧山、余杭8个区,临安、富阳、建德3个县级市,桐庐、淳安2个县。以香樟为市树,桂花为市花。
杭州是中国着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每年吸引两千多万中外游客。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着称于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着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写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她拥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她以“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自然风光情系天下众生。
有着2200年的悠久历史的杭州还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人文景观同样丰富多彩,古代庭、园、楼、阁、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珠帘玉带、烟柳画桥,或万千姿态、蔚然奇观,或山清水秀、风情万种,尤以灵隐寺、六和塔、飞来峰、岳王庙、西泠印社、龙井、虎跑泉等最为着名。“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资源状况
[编辑本段]
杭州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水库占8%,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以大涌潮闻名的钱塘江穿城而过。杭州西部、中部和南部属浙西中低山丘陵,东北部属浙北平原, 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物产丰富。杭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
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7.5℃,平均相对湿度69.6%,年降水量1139毫米,年日照时数1762小时。杭州生物种类繁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13种,二级保护动物有55种,二级保护植物有13种。全市平均森林覆盖率为62.8%。矿产资源有大中型的非金属和金属矿床。临安昌化出产一种世界罕见的鸡血石,为收藏石和图章石中的珍品。
旅游资源
[编辑本段]
杭州拥有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湖风景名胜区、“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五个国家森林公园—千岛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和青山湖森林公园;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国首个国家级湿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个、国家级博物馆5个。全市拥有年接待1万人次以上的各类旅游景区、景点120余处。目前杭州正在以“三江四湖一山一河一溪三址”为重点发展观光游,以把西博会打造成世界级会展品牌为目标发展会展游,以举办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为契机发展休闲游,形成观光游、会展游、休闲游“三位一体”的新格局,合力打响“游在杭州”品牌。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杭州历史悠久,自秦时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杭州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跨湖桥遗址的发掘显示,早在8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被史界称为文明的曙光。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被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叹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杭州古称钱塘。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塘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五代时的吴越国(公元907年-978年)在杭州建都。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140余年。民国元年(1912年),原钱塘、仁和县并置杭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划杭县城区等地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从此揭开了杭州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城市人口
[编辑本段]
200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666.31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14.17万人;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01人,其中市区每平方千米1350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8.71‰,死亡率为5.86‰,自然增长率为2.84‰。据2006年5‰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为773.1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85.23万人。
地理信息
[编辑本段]
杭州市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 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夏季气候炎热,有小火炉之称。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是观光旅游的黄金季节。
城市地位及荣誉
依靠深厚的文化及历史底蕴,旅游资源;随着浙江经济的不断发展;杭州作为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城市地位也与日攀升。浙江政府提出了要在十一五期间把杭州打造成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口号。
2007年,杭州获“国际旅游联合会”颁给的“国际旅游金星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中国城市。
2007年至2004年,杭州市连续四次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中荣登榜首。
2006年,杭州被“世界休闲组织”授予“东方休闲之都”称号。
2006年,杭州被“国家旅游局”与“世界旅游组织”联合授予当年“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称号 。
2004年,杭州加冕由中央电视台评选的“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2004年,杭州在人民日报社评选的“中国十大协调发展城市”荣登榜首。
2004年,杭州在《了望东方周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比中名列第一。
2003年,杭州在“世界银行”公布中国的120个城市投资环境中排名第一。
2002年,杭州获得“国际花园城市”的美誉。
2001年,杭州获得“联合国人居中心”颁发的世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的最高奖项——“联合国人居奖” 。
2001年,杭州在公安部评比的“中国最具安全感的城市”中名列第一。
此外,杭州还得过以下荣誉称号: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
行政区划
[编辑本段]
* 面积、人口根据“杭州地名网”。资料截至2005年12月31日。注:部分面积数据与《简册》有所不同。 *
杭州市 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3068平方千米。总人口660.4万人,其中市辖区409.5万人。辖8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共有57个街道、110个镇、39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678个社区、65个居民区、3666个行政村;其中市辖区共有44个街道、49个镇、3个乡,597个社区、4个居民区、807个行政村。
上城区 面积18.3平方千米,人口36.2万人。区人民政府驻清波街道惠民路3号,邮编311500。辖6个街道:清波街道、湖滨街道、小营街道、望江街道、南星街道、紫阳街道。
下城区 面积31.46平方千米,人口40.5万人。区人民政府驻武林街道庆春路200号,邮编310006。辖8个街道:武林街道、天水街道、朝晖街道、潮鸣街道、长庆街道、石桥街道、东新街道、文晖街道。
江干区 面积210.22平方千米,人口40.4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庆春东路1号,邮编310002。辖6个街道、4个镇:凯旋街道、采荷街道、白杨街道、下沙街道、闸弄口街道、四季青街道;笕桥镇、彭端口镇、丁桥镇、九堡镇。
拱墅区 面积87.49平方千米,人口28.8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台州路1号,邮编310015。辖7个街道、3个镇:米市巷街道、湖墅街道、小河街道、和睦街道、拱宸桥街道、大关街道、上塘街道;半山镇、康桥镇、祥符镇。
西湖区 面积308.7平方千米,人口62.8万人。区人民政府驻浙大路1号,邮编310013。辖7个街道、5个镇、2个乡:北山街道、灵隐街道、西溪街道、翠苑街道、文新街道、古荡街道、西湖街道;转塘镇、留下镇、袁浦镇、三墩镇、龙坞镇;周浦乡、蒋村乡。
滨江区 面积72.02平方千米,人口13.1万人。区人民政府驻西兴街道,邮编310051。辖3个街道:浦沿街道、西兴街道、长河街道。
萧山区 面积1420平方千米,人口117.7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城厢街道金城路685号,邮编311200。辖4个街道、22个镇:城厢街道、北干街道、蜀山街道、新塘街道;瓜沥镇、临浦镇、楼塔镇、浦阳镇、戴村镇、河上镇、衙前镇、坎山镇、党山镇、靖江镇、党湾镇、义蓬镇、新湾镇、新街镇、南阳镇、河庄镇、宁围镇、进化镇、益农镇、义桥镇、所前镇、闻堰镇。
余杭区 面积1223.56平方千米,人口83.2万人。区人民政府驻临平街道西大街33号,邮编311000。辖4个街道、14个镇、1个乡:临平街道、南苑街道、东湖街道、星桥街道;乔司镇、塘栖镇、崇贤镇、余杭镇、闲林镇、仓前镇、良渚镇、瓶窑镇、鸬鸟镇、黄湖镇、百丈镇、仁和镇、运河镇、径山镇;中泰乡。
建德市 面积2321平方千米,人口50.8万人。市人民政府驻新安江街道新安路1号,邮编311600。辖3个街道、12个镇、1个乡:洋溪街道、更楼街道、新安江街道;梅城镇、下涯镇、杨村桥镇、乾潭镇、三都镇、寿昌镇、大同镇、航头镇、李家镇、大洋镇、莲花镇、大慈岩镇;钦堂乡。
富阳市 面积1831.2平方千米,人口62.8万人。市人民政府驻富春街道桂花西路25号,邮编311400。辖4个街道、15个镇、6个乡:富春街道、东洲街道、春江街道、鹿山街道;高桥镇、受降镇、场口镇、常安镇、万市镇、洞桥镇、胥口镇、新登镇、渌渚镇、灵桥镇、大源镇、常绿镇、龙门镇、里山镇、永昌镇;环山乡、湖源乡、上官乡、渔山乡、春建乡、新桐乡。
临安市 面积3126.8平方千米,人口51.9万人。市人民政府驻锦城街道衣锦街398号,邮编311300。辖4个街道、15个镇、7个乡:锦城街道、玲珑街道、上甘街道、青山湖街道;横畈镇、于潜镇、藻溪镇、太阳镇、昌化镇、龙岗镇、岛石镇、湍口镇、三口镇、高虹镇、河桥镇、潜川镇、太湖源镇、清凉峰镇、大峡谷镇;板桥乡、千洪乡、横路乡、乐平乡、马啸乡、新桥乡、西天目乡。
桐庐县 面积1825平方千米,人口39.5万人。县人民政府驻桐君街道迎春南路298号,邮编311500。辖2个街道、7个镇、4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桐君街道、旧县街道;富春江镇、横村镇、分水镇、凤川镇、百江镇、瑶琳镇、江南镇;钟山乡、新合乡、合村乡、莪山畲族自治乡。
淳安县 面积4427平方千米,人口45.3万人。县人民政府驻千岛湖镇新安北路18号,邮编311700。辖12个镇、18个乡:千岛湖镇、临岐镇、威坪镇、姜家镇、汾口镇、大墅镇、唐村镇、梓桐镇、中洲镇、文昌镇、石林镇、枫树岭镇;屏门乡、浪川乡、安阳乡、王阜乡、郭村乡、里商乡、金峰乡、瑶山乡、光昌乡、宋村乡、鸠坑乡、严家乡、白马乡、左口乡、汪宅乡、富文乡、界首乡、横沿乡。
民族宗教
[编辑本段]
- 基督教——约18万人,其中萧山区占一半以上,老市区3万人,39处堂点:崇一堂,思澄堂,天水堂,鼓楼堂,城北堂,笕桥堂 ,杭州崇一堂是全球最大的华人教堂。
- 佛教——灵隐寺,净慈寺,上天竺法喜讲寺,中天竺法净禅寺,三天竺法镜讲寺,韬光寺(灵隐山半山巢枸坞)
- 道教——抱朴道院
- 伊斯兰教——4000人,凤凰寺
- 天主教——2000多人,天主教堂11所:圣母无原罪大堂
杭州是汉族聚居、少数民族散杂居的地区。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市有汉、畲、回、满、蒙古、壮、苗、朝鲜、侗、土家、布依、高山、傣、瑶、彝、佤、水、维吾尔、白、达斡尔、藏、黎、塔塔尔、僳僳、纳西、锡伯、俄罗斯、等27个民族,总人口526.04万人。除汉族以外的26个少数民族人口13,38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25%。杭州各少数民族一般讲汉话,用汉名、服饰、生活习惯等亦与汉族大致相同。
杭州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个宗教,除道教之外,其他各教均系国际性的宗教。
杭州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所处于1952年10月成立后,贯彻执行我国政府制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宗教界开展反帝国爱国运动;近行社会主义教育;保障正常宗教活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帮助各爱国宗教团体办好宗教事业,落实好政府对宗教的各项具体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不情之请付义社会相适应。近年来,杭州市宗教界爱国人士在抗灾救灾、支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办教育及捐款资助伤残人等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中成绩斐然,为杭州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文化设施
[编辑本段]
- 西泠印社
- 杭州碑林
- 浙江博物馆
- 中国茶叶博物馆
- 中国丝绸博物馆
- 南宋官窑博物馆
- 良渚文化博物馆
- 黄宾虹纪念馆
- 章太炎纪念馆
- 苏东坡纪念馆
- 胡庆余堂
- 潘天寿纪念馆
- 西湖博物馆
- 西湖博览会博物馆
-杭州历史博物馆
杭州教育
[编辑本段]
高中教育
重高:
杭州市高级中学
杭州市第二中学
杭州学军中学
杭州第十四中学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 (杭州第十五中学)
杭州第四中学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
优高:
杭州第七中学
杭州第九中学
杭州第十一中学
杭州西湖高级中学
杭州源清中学
杭二中分校
杭四中分校
杭州第十中学
杭州夏衍中学
杭州长征中学
高等教育
浙江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浙江林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中国计量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
浙江财经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万向职业学院
教育事业
高等教育
不断推进重点学校和重点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加快。至2006年末,全市拥有普通高等院校36所,在校学生37.3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6.2%,其中在校研究生2.3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8.55%,比上年提高1.53个百分点。
普通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至2006年末,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6.6%;共有小学605所,在校学生45.95万人;初中263所,在校学生23.55万人;普通高中82所,在校学生12.42万人。全市小学入学率和初中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达96.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优质高中招生比例由上年的70.59%上升到72.11%。全市已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38所,解决了12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累计成立教育集团51个,188所中小学实行名校集团化办学。
成人教育
多层次成人教育网络基本形成。至2006年末,全市共有成人高校9 所,在校学生17.81万人;成人中等学校1537所,在校生68.26万人,其中成人技术培训学校1457所,在校生65.49万人;成人初等学校11所,在校学生236人。
民办教育
各类民办教育加快发展。至2006年末,全市共有民办高校4所,在校学生2.43万人;民办普通中学54 所,在校学生5.25万人;民办小学39所,在校学生4.44万人。民办职业中学8所,学生0.61万人。
特殊教育
至2006年末,全市共有13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278人,使视力、听力、语言、智力、肢体残疾的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得到基本普及。
科技事业
[编辑本段]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不断增加。2006年,全市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项15项。申请专利10719件、授权5742件,分别增长13.0%和41.0%。
科研力量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至2006年末,杭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科技活动人员5.08万人、科技机构637家。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
科研投入
科研投入不断增加。2006年,全市企业用于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61.64亿元,增长21.8%。
科技创新
企业自主创新高地建设加快。至2006年末,全市拥有省、市级企业(行业)研发中心累计达到260家,其中省级企业研发中心92家、市级企业(行业)研发中心168家;经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65家,省级895家、市级139家、新引进“大院名校”、跨国公司来杭共建创新载体14家,累计达64家;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2个;累计建成1000平方米以上的企业孵化器30家,孵化场地总面积达66.5万平方米;全市有56个项目列入浙江省2006年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其中重点产业技术开发专项41项、新材料专项15项,229个项目列入市2006年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全年签订各类技术合同成交额17.28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13.43亿元。
天堂硅谷
[编辑本段]
杭州是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电子政务试点城市、数字电视试点城市和国家软件产业化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近年来,杭州致力于打造“天堂硅谷”,以信息和新型医药、环保、新材料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杭州的一大特色和优势。通讯、软件、集成电路、数字电视、动漫、网络游戏等六条“产业链”正在做大做强,有12家企业进入全国“百强软件企业”行列,15家企业进入国家重点软件企业行列,14家IT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今年6月杭州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打造“动漫之都”。杭州还有先进的IP宽带网,2006年底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通数字电视,率先实现“模转数”。
文化事业
[编辑本段]
文化设施
加强文化名城建设,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至2006年末,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13个,总藏量903万册,文化馆14个,博物馆(纪念馆)51个,剧场16个,群艺馆3 个,音乐厅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群)。新增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有5家画廊被命名为“中国诚信画廊”,有5个广场被命名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
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取得新成就。2006年,全市文艺作品创作获国际级奖项3个、国家级奖项65个、省级奖项135个;市属广播、电视作品获国家级奖项21个,省级奖项59个。成功举办和承办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第十五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等重大文化活动。努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领域,全年引进和输出文化交流项目88批次、1552人次;2006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9个。全市有8个项目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节目丰富多彩,更具特色。至2006年末,杭州拥有电视台2座22套节目,广播电台9座18套节目,全市电视覆盖率和广播覆盖率分别达到99.59%和99.77%。全市有线电视入户数达177.08万户,增长9.6%。其中数字电视在全国率先实现整体转换覆盖百万用户的目标。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继续推进,全市有3543个行政村和13980个自然村开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95.14%。
新闻出版
新闻出版事业不断发展。2006年,全市共出版报纸17.98亿份、杂志0.78亿册、图书2.68亿册。
卫生事业
[编辑本段]
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和健康城市建设,促进卫生事业加快发展。至2006年末,杭州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570个,其中医院134个、疾病控制中心15个;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5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1.88万人、注册护士1.56万人;拥有医疗病床3.4万张。社区卫生服务网覆盖城区。全市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91个。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完成区、县(市)急救分中心和市区医疗急救点的设置工作,在全市43个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组建应急救援医疗队,设急救站点38个。农村卫生服务得到改善。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370.65万人,比上年增加20.05万人,参合率由上年的89.64%提高到94.79%,乡镇覆盖率达100%。全市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上年的6.62‰、8.84‰下降到4.87‰、6.73‰。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7.42%,自来水受益人数426.96万人。新增卫生厕所13.18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25%。
㈤ 天目山在何地方我只知道是个道场。请知道的朋友详细的告诉我地点和道场的详细情况。谢谢啊
天目山位于杭州临安城北,因东、西峰顶各有一池,宛若双眸仰望苍穹,由此得名。天目山地质古老,植被完整,是我国着名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省惟一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自然保护区。 天目山[1]于1956年被国家林业部划为森林禁伐区,作为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6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MAB)网络,成为世界级保护区。是浙江省唯一一处加入MAB网络的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被中宣部、科技部等单位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被授予"两个基地"称号的自然保护区。 天目山拥有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包括天目山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唯一天目铁木生长地在内,天目山拥有多项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动植物奇观 大树王
天目山,地质古老,山体形成于距今1.5亿年前的燕山期,是“江南古陆”的一部分;地貌独特,地形复杂,被称为“华东地区古冰川遗址之典型”;峭壁突兀,怪石林立,峡谷众多,自然景观优美,堪称“江南奇山”;特殊的地形和悠久的佛教文化促使该区域动植物的遗存和植被的完整保护,成为全世界的一大奇迹,是我国中亚热带林区高等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保存着长江中下游典型的森林植被类型,其森林景观以“古、大、高、稀、多、美”称绝。“古”:天目山保存有中生代孑遗植物野生银杏,被誉为“活化石”。该物种全球仅在天目山有天然的野生状态林。银杏自然景观有“五代同堂”、“子孙满堂”等;“大”: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需三人以上合抱的大树400余株,享有“大树王国”之美誉;“高”:天目山金钱松的高度居国内同类树之冠,最高者已达60余米,被称为“冲天树”;“稀”:天目山有许多特有树种,以“天目”命名的动植物有85种。其中天目铁木,全球仅天目山遗存5株,被称为“地球独生子”。此外,香果树、领春木、连香树、银鹊树等均为珍稀濒危植物;“多”:自然保护区内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有35种,有种子植物1718种,蕨类植物151种,苔藓类植物291种。茂密的植被进而庇护了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中华虎凤蝶等37种国家级珍稀保护动物,保护区内计有兽类74种,鸟类148种,爬行类44种,两栖类20种,鱼类55种,昆虫已汇编名录者达2000余种。天目山是“物种基因宝库”。因此,被中宣部、科技部等单位授予“全国 天目山云海奇观
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美”:林林总总的各色植物,构成一幅蔚为壮观的森林画幅,千树万枝,重峦迭峰,四季如画。 太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中国古老山地之一,着名避暑和游览胜地。位于浙、皖毗邻地区。呈西南—东北走向,南北大致以杭徽公路和西苕溪为界。长200公里,宽约60公里,属江南古陆的东南缘。山地呈中心—深谷景观,海拔1500米以上山峰有10余座,最高峰清凉峰1787米。岩性以花岗岩、流纹岩为主。山地两侧多低山丘陵宽谷景观。天目山古名浮玉。 《元和郡县志》记载:天目山“有两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称,名曰天目”。是中国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存较好地区。天然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1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1100~1400米为落叶、常绿阔叶和针叶混交林;1400米以上为稀疏灌木。西天目山南坡于1956年划为全国自然保护区,1986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树种繁多,其中乔木800多种。林木以古老、高大、稀有而闻名中国。有树龄1500年以上、五代同堂的公孙树——银杏;有清代即已发现而称为大树王的柳树, 胸径2.33米, 材积42.98立方米;有树高达54米、胸径1米多的金钱松。中国特有的野生银杏树最早发现于此。此外,有黄杉、天目梭、天目朴、浙西铁木等41种稀有名贵树种。动物区系复杂,仅鸟类即达148种,蛇类有37种。其中红嘴相思鸟最着名。山区盛产茶叶、笋干、山核桃、药材、竹木等。 动植物种类繁多,珍稀物种荟萃,为国家教学科研重要基地。被国家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天目山峰恋叠翠,古木葱茏,有奇岩怪石之险,有流泉飞瀑之胜,素负"大树王国""清凉世界"盛名,为古今揽胜颐神胜地。天目千重秀,灵山十里深,她赋予人类享之不竭的璀灿文化与独特的大自然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