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机构最看好的次新股:宁德时代连遭重挫 谁最强
想来大伙们对宁德时代的名字都非常熟,在电源设备行业也可以称之为世界的龙头,很多机构投资者都喜欢投资宁德时代。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宁德时代的详情。
趁着还没开始,大家先来了解一下我准备的电源设备行业龙头股名单,大家快点来领取吧:宝藏资料:电源设备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锂电池材料,着重在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法。公司很关心产品和技术工艺的研究,建立了多领域完善的研发体系,而且也是建设了更多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来完善产品。
从上文就可以得知宁德时代的电池是做得很牛的,下面将通过亮点分析宁德时代值不值得投资。
亮点一:定增扩产137GWh锂电池,规模优势拉大,龙头地位持续巩固
公司2020年底产能约100GWh,2021年底预计将达到200GWh,公司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规划了七大产能基地,加上此次定增拟扩产137GWh,预计到2025年公司产能将超过600GWh,全球动力电池产能王者的地位更加稳定了。公司目前已为大众、宝马、戴姆勒、PSA、现代、 特斯拉等大多数全球一线车企供货,等到了2025年,预计公司的全球市占率能超过30%。
亮点二:行业技术领路人,CTP、钠离子电池彰显公司实力
公司在研发方面有很大力度的投入, 持续创新开拓。2020年提出CTP方案,可以显着地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公司的第1代钠离子电池是在2021年7月份推出的,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并且计划在2023年实现基本的产业化。公司拥有的技术在业内长期属于领先水平,这家公司与国内外其余的厂商相比竞争实力较强。
亮点三:积极推动中上游合作,成本优势强于同行。
公司已先后和德方纳米、富临精工、天赐材料、永太科技等企业达成合作关系,积极布局磷酸铁锂、电解液、6F等上游供需偏紧的原材料,确保公司供应链正常运行。对于盈利能力而言,2021年第一季度宁德时代的营业利润率占比为14.6%,与同行LG新能源(8.0%)、松下的营业利润率(2.6%)相比较,公司成本管控能力强,有着突出的盈利能力。
由于篇幅受限,对于更多宁德时代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学姐已经整理进了下面的文章,戳这里阅读:【深度研报】宁德时代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国家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必须满足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两个要求,加快建设汽车强国。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预计锂离子电池储能将迎来发展的高峰期。宁德时代在储能技术以及产能布局方面具备行业前瞻性优势,行业高速的发展会带来不小的好处。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宁德时代作为电源设备行业龙头有着雄厚的实力,知前景一片光明。文章的信息不是实时的,有一定的滞后性,要是想要更加准确的掌握宁德时代未来行情,直接点击下面的链接,安排专门的投资顾问给你诊断股票,宁德时代的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是否已经到来,我们可以看看:【免费】测一测宁德时代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08-2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⑵ 功率半导体十大龙头
韦尔股份、中芯国际、卓胜微、北方华创、兆易创新、华润微、紫光国微、鹏鼎控股、沪硅产业、三环集团在半导体企业中排名前十。
1、新能源领域的宁德时代已经率先站上万亿市值,那么,代表着人类最先进的半导体科技也应该有万亿市值的龙头。那么,我们来简单说说这十大半导体龙头,其实,这十大龙头和半导体ETF(512480)中的十大重仓股基本一致,韦尔股份、卓胜微、北方华创、兆易创新、紫光国微等在列,这里面没有科创板的中芯国际、沪硅产业、华润微等,但是多了长电科技、汇顶科技、澜起科技、华天科技、中微公司,那么,我们就来说说这些个龙头。
2、韦尔股份 603501:2422.09亿,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分立器件和电源管理IC等产品的研发设计。以CIS业务为核心,多产品线协同发展开启韦尔新征程。2019年收购全球第三大CMOS图像传感器供应商豪威科技,除豪威外,韦尔股份近两年对外先后收购思比科、Synaptics 等优质资产,对内加大在分立器件、 射频 IC、模拟 IC 等领域研发力度,形成了以 CIS 业务为核心,多产品线协同发展的业务布局。2020年上市公司实现营收198.24 亿元,同比增长45.43%;实现归母净利润 27.06 亿元,同比增长481.17%,在疫情等外部不利因素影响下 依旧保持了较高的增速。2021 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和利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创下单季历史新高,体现了公司主业横向拓展后良好的成长性。预计公司业绩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长。
3、中芯国际688981:2263.81亿,大陆晶圆代工龙头,被给予厚望,目前全球最领先的芯片制造商是台积电,占了全球芯片加工50%以上的市场份额,中芯国际却只有6%的市场份额,上市即巅峰,后面股价持续低迷,主要还是我们依然被卡脖子,而中芯被给予的希望太大了,最后大家失望了,中芯国际目前的先进工艺主要是14nm和28nm制程,大家都在等中芯国际量产出7nm制程的芯片,而台积电7nm和5nm制程的芯片早就量产了,现在人家已经大力投资建厂在研发3nm制程的芯片了,而现在高端手机都是5nm,所以,这是中芯国际的软肋。业绩方面,20年及一季度都不错,目前半导体景气度在提升,股价还是有希望的
⑶ 宁德时代市值破万亿,新能源风口谁才能脱颖而出
从公司来讲,比亚迪属于行业龙头,得到了行业认可,涵盖了新能源、电子、汽车、半导体,打通了全产业链,而且所属的行业也属于国家大力提倡和支持的朝阳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不考虑公司,论前途半导体工程师明显优于质量工程师,机会和成长空间和平台更大一些。在所有中国企业,质量工程师的地位,我只说呵呵,包括特斯拉和宁德,吃力不落好,还没有业绩是品质工程师普遍常态。
比亚迪未来发展可期,下一个风口碳中和、半导体、新能源他们全都布局了,而且公司内部马上也要搞股权激励了,半导体也马上要上市,市值超千亿。未来其他业务板块也是成一个就分拆上市一个。综合考虑吧!深圳不适合买房定居,但比宁德跳槽更好换工作。宁德买房还是相对容易的,但是位置比较偏。
⑷ 求锂电池厂家排名榜,有哪些比较推荐
锂电池厂家排名榜: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万向A123系统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哈尔滨光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山东威能环保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较推荐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企业将逐步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展,而日韩企业也将进一步向中国市场发力,中国将成为动力电池竞争的主战场,欧美国家的企业虽然在本轮竞争中失去了位置,但他们已经在为下一阶段的竞争做布局,是潜在的强大竞争者。
⑸ 中国锂电池企业前十名
中国锂电池企业前十名
1、排名第一锂电池厂商—宁德时代CATL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L)成立于2011年,公司总部位于福建宁德。公司专注于通过电池技术,为全球绿色能源应用,提供能源存储解决方案。
公司研发生产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的锂电池,电动汽车电池模组,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动力总成,大型电网储能系统,智能电网储能系统,分布式家庭储能系统,及电池管理系统(BMS)。公司建立了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完整的研发、制造能力,拥有材料、电芯、锂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在储能领域,公司承接了部分关键客户的大型储能项目,年项目总量已超过40兆瓦时。
2、排名第二锂电池厂商—比亚迪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横跨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分别在香港(H股)和深圳(A股)上市。全球较大的充电电池生产商,镍镉电池/手机锂电池畅销,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成功推出了太阳能电站、储能电站、电动车、LED和电动叉车等新能源产品,并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凭借全球领先的铁锂电池技术,比亚迪正积极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变革。目前的有效产能为4.5Gwh,其中惠州1Gwh、深圳坑梓3.5Gwh,预计到2015年底,整体产能将达到6Gwh,2016年将扩张到10Gwh。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仅供比亚迪自用。2015年上半年,比亚迪动力电池业务收入约30亿元。
3、排名第三锂电池厂商—国轩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由珠海国轩贸易有限公司和合肥国轩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国轩主要从事锂电池材料、电芯设计工艺等供应商和服务商,专业从事新型锂离子电池及其材料的研发、生产和经营的企业。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材料、电芯、动力电池组、BMS系统及储能型锂电池组。
国轩高科目前的有效产能1.5Gwh,主要为方形和圆柱形动力锂电池电芯。国轩高科的主要客户包括南京金龙、江淮汽车、安凯客车、中联重科、上海申沃、东风汽车、河北御捷等。2015年上半年,国轩高科动力电池营业收入约7.5亿元左右。
4、排名第四锂电池厂商—力神电池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7年,锂电池十大品牌,天津市名牌产品,行业标准起草单位,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整体电源解决方案,专注于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和特种设备配套市场主力供应商。力神电池产品包括圆(柱)型、方型、动力和聚合物锂电池以及光伏系统、超级电容器等六大系列近千个型号。产品应用涵盖消费类电子产品、新能源交通工具和储能三大领域。
目前的有效产能约为1Gwh,主要客户包括江淮、吉利、一汽、东风汽车、南京金龙、厦门金龙、中通客车、天津清源等。2015年上半年,其动力电池业务收入约为5.7亿元。
5、排名第五锂电池厂商—中航锂电
中航锂电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旗下,成飞集成控股的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锂电池管理系统研发、生产的高科技新能源企业。公司的主要产品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容量覆盖了10Ah到500Ah,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动车辆、电力储能、军事应用、轨道交通、矿用装备等
⑹ 最有潜力的锂电池龙头股是谁
1、天齐锂业(002466.SZ):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矿石提锂企业,是我国锂行业绝对龙头,是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产品最重要的供应商,把持全球锂资源、锂盐加工战略地位。
2、众和股份(002070.SZ)公司旗下马尔康金鑫矿业投产将加速,2015年矿石处理量将达到45万吨,锂精矿产量为7.7万吨,成为全球第二大锂矿供应商,且具备了“锂矿-基础锂盐-电池材料”的完整锂产业链。
3、西藏城投(600773.SH)公司目前控制西藏龙木错盐湖矿区以及结则茶卡盐湖41%的权益,两个盐湖碳酸锂储量国内第一,世界第三,碳酸锂产能瓶颈突破将提升估值空间。
4、西藏矿业(000762.SZ)公司扎布耶盐湖碳酸锂储量180多万吨,是国内最优质的盐湖锂资源。与天齐锂业合作将突破碳酸锂产能升级的技术障碍,参股方比亚迪亦能协助电池级碳酸锂试样和加速达产。
拓展资料
1、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生产要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但是由于锂电池的很多优点,锂电池被广泛的应用在电子仪表、数码和家电产品上。但是,锂电池多数是二次电池,也有一次性电池。少数的二次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比较差。
2、后来,日本索尼公司发明了以炭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的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这就是锂离子电池。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同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 又运动回正极。回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池容量指的就是放电容量。在Li-ion的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处于从正极→负极→正极的运动状态。Li-ion Batteries就像一把摇椅,摇椅的两端为电池的两极,而锂离子就象运动员一样在摇椅来回奔跑。所以Li-ion Batteries又叫摇椅式电池。
3、随着数码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的广泛使用,锂离子电池以优异的性能在这类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在近年逐步向其他产品应用领域发展。1998年,天津电源研究所开始商业化生产锂离子电池。习惯上,人们把锂离子电池也称为锂电池,但这两种电池是不一样的。现在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⑺ 新能源电池排名前十名有哪些
新能源电池排名前十名如下:
1、宁德时代
作为被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对标的国内的唯一一家竞争对手,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在国内当属领先,虽然动力电池规模上目前还不能排名行业老大,但是其电池技术和品质先后得到了国际豪华品牌宝马、大众的认可。
也算是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给国际车厂配套的动力电池企业。目前国内自主品牌与之合作的有东风汽车、上汽、长安汽车、吉利、广汽等。
2、比亚迪
比亚迪作为国内动力电池的龙头,依托于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带动,其动力电池业务在规模上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原先一直坚持磷酸铁锂技术的比亚迪,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出刀片电池,而无论是什么技术路线,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比亚迪依托其多年的电池生产经验一定能将电池做好。
3、国轩
2015年借壳东源电器上市后的国轩高科成为目前A股上市公司最纯正的动力电池标的,新能源汽车在资本市场上的热度也让国轩高科市值高达250亿元。从客户看,国轩高科以商用车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安凯和江淮,乘用车领域订到较少,未来的竞争力提升还要看其在乘用车领域的作为。
4、力神
2015年算是力神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大股东中海油退出,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CECT)重新成为力神的控股股东。易主后的力神电池仍没有摆脱央企的机制,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力神总是会慢一步。但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龙头企业,力神在技术和产品上还是具备相当竞争力的。
5、中航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央企背景的锂电池企业,中航锂电是国内上公告目录最多的动力电池企业。但是客户以商用车为主短期内能快速将业绩做大,毕竟商用车不可能持续高速增长,未来的增长动力还要看乘用车方面的发展。
6、德赛
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公司主要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公司已经成为全球中小型移动电源领域的知名厂商,与全球主要电芯厂开展合作。
7、沃特玛
国内最早成功研发磷酸铁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源、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企业之一。
产品覆盖国内31个省市,并远销六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26.6%。公司产品符合CE、L、RoHS等安全及环保要求,并通过了相关认证及检测。
8、威能
威能环保目前的订单基本全部来自于商用车领域,乘用车仅有众泰汽车在使用威能环保的三元电池。威能环保的快速成长也是得益于商用车市场在2014年、2015年的井喷,未来的成长潜力还得看其在乘用车领域的布局。
公司研发生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已与中通客车、南京金龙、申沃客车、众泰、中国一汽、福田欧辉、沂星等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出口欧洲、美洲。
9、微宏
微宏动力主打快充快放的钛酸锂动力电池,瞄准的市场为商用车市场,尤其是在公交和大巴领域,微宏动力收货颇丰。但是如何在乘用车领域突破是微宏动力应该考虑的事情,毕竟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潜力还是来自于乘用车。
10、南洋科技
南洋科技经营范围为锂电池隔膜及锂离子电池其他材料,拟建设年产1500万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公司是我国最大的专业电子薄膜制造企业之一。
锂电池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电力等传统领域和节能光源、通讯系统、铁路电气化、混合动力汽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兴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⑻ 宁德时代在世界上是什么水平
40亿净利,500亿资产,1300亿估值!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巨型独角兽宁德时代即将登陆A股。
宁德时代此次IPO,发行规模不超过2.17亿股,募资规模约53.52亿元。创下创业板设立以来的新纪录。据外界推测,上市后,宁德时代的市值有望达到1300亿元以上。
仅用不到七年时间,就从无名小卒蹿升至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公司,宁德时代为何能迅速抢跑,成为新能源细分领域的独角兽?
创始人差点儿错过宁德时代
时光倒回7年前,很难有人相信,在宁德,这个福建不起眼的小镇上,一个千亿级别的独角兽即将诞生。
宁德时代的诞生,源于宁德人:曾毓群,返乡创业。
出身宁德农村的曾毓群是个不太安分的人。21岁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曾毓群被分配至福建一家国企,三个月后辞职,南下东莞,进入了新科,一家为电脑硬盘生产磁头、年营收达10亿美金的港资企业。在这里一待就是十年,31岁时,曾毓群成为新科的研发总监。
在新科,曾毓群接触到美籍华人高管陈棠华、梁少康,这两位伯乐。1999年,新科的执行总裁梁少康找到曾毓群,准备拉他一起做电池。
曾毓群并未答应,当时他正在与猎头接洽,考虑前往深圳一家公司做总经理。
梁少康十万火急,拉拢曾毓群的顶头上司陈棠华做说客,才最终说服曾毓群。
1999年,三人一起在香港注册成立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ATL),进军消费电池行业,缔造了这只新能源独角兽故事的开端。
ATL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做聚合物软包电池,明确方向后,曾毓群飞往美国,购买了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聚合物锂电池的专利授权。
然而,当曾毓群开始试制电池时,发现产品存在一个致命问题,使用一段时间就会因为内部材料分解释放气体而膨胀,导致电池存在爆炸风险。
团队经历2周连续加班,尝试了数十种电解液配方之后,ATL团队通过试验调整改进电解液配方,最终做出了不鼓气的电池。
可谓生逢其时,ATL恰巧赶上了2000年中国手机行业爆发的风口。
2001年,ATL在东莞白马的厂区落成,当年出货量达到100万枚电芯,主要为蓝牙耳机等产品供货,而后成功切入苹果公司产业链。
2008年,曾毓群将新工厂开到了老家宁德,投资15亿美元,打造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
因遵循动力电池不能全外资生产的国家政策,2011年ATL将动力电池事业部脱胎出去,在宁德另成立了一家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刚刚成立的宁德时代股权结构里,中资占85%,外资15%。经过反复的股权整合,目前宁德时代已成为纯中资的中国企业。
宁德时代的股东名单中,可看到大部分都是曾经的ATL高管:曾毓群、黄世霖……直至2017年3月,曾毓群一直兼任ATL总裁兼CEO、董事;宁德时代总经理、董事。
创业初期遇宝马“神助攻”
以宁德时代成立的2011年为节点,国产新能源汽车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不断释放出对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消息,驱使诸多合资企业加快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布局。
身披苹果电池供应商的光环,华晨宝马主动向宁德时代抛出了橄榄枝,为自家的纯电动汽车“之诺1E”寻找电池制造商。
然而这个“橄榄枝”也并不是谁都能接得住。华晨宝马向宁德时代提交了七百多页的动力电池系统需求规格书,详细到不同工况下能量及功率要求,上百道质量管理要求。
为了顺利完成合作,双方成立了100+人的电池联合开发团队,涵盖电芯、系统架构、机械设计、测试验证、质量管理等所有电池包的关键技术领域,最终成功开发了华晨宝马首款电动车电池“之诺E1”。
与华晨宝马合作之后,宁德时代走完了动力电池研发、设计、开发、认证、测试的全流程,也为它后续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品牌背书。这是当时唯一一家走入跨国汽车企业动力电池供应链的中国企业。
有了宝马的“助攻”,宁德时代顺利拿下宇通、北京普莱德的订单,这两家公司也是真正将宁德时代推向整车产业配套的功臣。为其后期野蛮生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到后期,汽车主机厂的半壁江山都与宁德时代有合作。
成长奇迹:7年时间从0到1300亿
除了把握住了风口、汽车巨头的助攻,宁德时代的成长奇迹更多源于自身。
宁德时代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属于产业链的核心位置。
早在2008年,宁德时代的创始人之一黄世霖就带领团队成功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在众多动力电池企业还沉迷于磷酸铁锂电池领域之际,宁德时代早就瞄准了三元锂电池。
2016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材料为磷酸铁锂,装机量占比超过70%;而到2017年,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材料迅速崛起,装机量占全年总市场装机量的44%。三元材料电池也有望在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装机比例中超过50%。
从产能分布上看,2017年,宁德时代总产能14亿,其中,三元材料产能8亿,高于磷酸铁锂产能6亿。
事实上,直到2015年,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系统销售还仅为2.19GWh,在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中排名第四。
而这一数字在2017年翻了近6倍,近12GWh的动力电池系统销量让宁德时代一举成为国内第一的动力电池生产商,且超越了松下(特斯拉供货商)成为世界第一。
在拥有140多家动力电池企业的国内市场中,仅宁德时代一家就独占27%的市场份额,超出沃特玛15个百分点(国内行业老二比亚迪因其电池业务目前全部内部消化,与动力电池领域其他公司暂无可比性)。
至2017年底,宁德时代的总产能为17.09GWh。为满足市场需求,宁德时代IPO所募集的53.52亿元资金,主要将投向湖西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和动力及储能电池研发项目。
据介绍,湖西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预计在2020年左右可以完成建设,届时宁德时代将新增产能24GWh。
风口渐退,宁德时代深度绑定下游厂商
经过前两三年高速发展后,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毛利水平下滑现象,尤其是受原材料涨价、新能源车补贴退坡等影响,动力电池的价格、成本持续承受来自上下游的压力,作为行业龙头的宁德时代也难避免毛利回落。
财报显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的销售均价均趋于下降,已由2015年的2.28元/Wh降至2017年的1.41元/Wh,累计降幅为38.26%;不过,动力电池系统单位成本也在持续下降,由2015年的1.33元/Wh 降至2017年的0.91元/Wh,累计降幅为31.78%。
综合价格和成本的变化,同期其毛利率分别为38.64%、43.70%和36.29%。这是宁德时代的毛利首次出现下滑,但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8个百分比左右,在行业毛利整体下降的时候,其降幅小于平均水平,显示出较高的成本控制能力。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动力电池行业内优胜劣汰,具有规模效应和技术实力的龙头企业将更有优势,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对于行业的头部企业而言,上下游的控制力成了关键。
2017年,宁德时代最重要的布局是与下游整车厂商联姻,成立合资公司,实现深度绑定。
尽管早在2009年,宁德时代已与北汽集团合资建立普莱德。2017年5月,宁德时代与上汽集团联合新设两家合营企业——时代上汽与上汽时代,前者,上汽持股49%(宁德时代51%),负责电芯生产;后者,上汽持股51%(宁德时代49%),负责Pack生产。
在合资建厂的基础上,宁德时代还引入了东风集团、长安汽车整车厂商参股。
这种下游深度绑定客户的逻辑是动力电池的下游应用场景主要为乘用车市场,先绑定有实力的整车厂商,未来整车厂商的表现,将直接决定电池厂商的竞争地位。在2017年以前,特斯拉、丰田普锐斯的供应商松下长期占据全球第一的位置。反观其竞争对手沃特玛和国轩高科,两者既没有合资建厂,客户知名度也不如上汽等。
从反映对下游的话语权的另一个指标:应收账款来看。
2015年-2017年,宁德时代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3.98亿元、73.23亿元和69.38亿元,应收账款余额占营业收入的占比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周转率同样呈下降趋势,其95%的账龄保持在1年以内,在应收账款质量等方面均明显强于沃特玛和国轩高科。
截至2017年底,宁德时代的存货周转率达4.92,也远超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露出霸主意图,争夺行业话语权
摆脱上游约束,拿到行业的话语权,确保高毛利率,宁德时代渐显霸主意图,顺理成章地做出了选择:杀入上游资源厂商。
动力电池上游的两大核心资源:锂、钴。
早在2015年,宁德时代便完成了对国内领先的三元前驱体生产厂商——广东邦普的收购,成功将锂电池梯次利用产业链形成循环闭环。
宁德时代通过广东邦普,将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镍钴锰锂等有价金属通过加工、提纯、合成等工艺,生产出锂离子电池材料三元前驱体,使资源在电池产业中实现循环利用。
2016年,宁德时代运用锂电池回收技术生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的毛利率达26.8%,高于行业均值的22.67%。
2017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价格波动率相对于2016年已经下降了11个百分点。
动力锂电的技术瓶颈,主要在正极材料/隔膜、负极材料、电解液,而宁德时代的核心供应链中,以国内原材料、设备供应商为主,已形成完善的国产供应链体系。
同时,下游深度绑定客户,宁德时代与上汽成立合资公司,与蔚来深度合作,进入宝马、大众、北汽、吉利、长安等车企的供应体系,占领先发优势。
从而,成功超越国内巨头比亚迪、沃特玛、国轩高科,甚至全球巨头松下,晋升世界第一。
此外,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前提下,产销量的规模效益以及持续的研发投入带来技术进步和工艺流程改进,使得生产效率与能量密度不断提升。
2015年-2017年,宁德时代研发费用分别为2.81亿元、10.80亿元和16.0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96%、7.39%和8.37%,研发占比稳步提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目前,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最高可达240Wh/Kg。在快充技术上,宁德时代也已经实现充电30分钟续航500公里。
如今,宁德时代已飞出巢穴,这只“独角兽”能否在海外市场迅速立足也将成为真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