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国际收支盈余会使本国货币升值,而本国货币贬值为什么会使出口大于进口
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有不同的解释。最简单的在贵金属本位下,国际收支盈余意味着货物的流出大于流入,同时货币的流入大于流出,自然造成国内价格上涨,实际汇率上升(你想国内一块钱的东西如果变成了两块钱,而国外物价不变,仍然卖一块钱,则本国的货币价值就翻了一倍,这就是升值)
在信用本位币下(就像现在),有很多途径解释国际收支盈余导致本币升值。比如,收入效应和财富效应,大体上的意思是,国际收支盈余意味着国内生产的增加和国民财富的增加,导致国内需求的增加,推高国内物价,从而造成本币升值。
本币贬值使得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是有条件的,条件就不在这里说了。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本币贬值意味着国内的产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强(同样,国内一块钱的东西本来值一美元,本币贬值使得一块钱只值0.5美元,你想美国人买得会不会更多?),国外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反过来了。
这些东西在任何一本国际金融的教材上都有,可以看看。
另:国际收支盈余有几个层次,出口大于进口表示贸易盈余,还有经常账户盈余等概念。这涉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会计科目。
㈡ 经济行为主体的货币收支盈余是什么意思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导致本币贬值,促进出口,赚取更多的外汇,进一步加大贸易顺差,国际收支增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的定义为: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系统的记载了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主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交易。大部分交易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
㈢ 为什么国际收支盈余会导致本国货币需求过剩
楼主你好。
国际收支盈余说明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有净流入。
经常账户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单边转移等。
拿货物贸易举例,经常账户盈余说明本国的出口>进口。国外进口本国的货物需要以本国货币支付而非外国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本国货币的需求增加(这是很明显的,因为出口企业最后还要支付各种员工工资,还贷款之类的,总不能发给员工外币工资吧,最终都要换成本币的)。
资本账户包括各种金融资产的购买和出售等。
拿购买股票为例,资本账户盈余说明本国的资本流入>流出,国外投资者要购买本国的股票,要先将外币换成本国货币才能购买,这样也会增加对本币的需求。
最后综合看,因为国际收支余额是盈余而不是0,所以供给和需求有一方是过剩的,楼主的问题是指货币需求过剩。
不知这样解释清楚了么。
望采纳哦!祝学习进步。O(∩_∩)O~
㈣ 国际收支盈余为什么会减少国内需求
收支盈余是指卖的比买的多,以中国为例,中国输出劳务和资源,服装行业和机械行业就是输出劳务的,很显然输出的多了,生产供应国内产品的劳务必然就少了,推高劳务成本(当然反过来也会影响出口成本,产业转移就是例证),成本高了,价格自然高了,资源是有稀缺性的,输出国外的多了,国内卖的自然就少了(茅台是例外,为的是打响名气,企图打开国外市场),相关价格也是要提高的,不管怎样,价格提高必会抑制需求(房价是认为造成的刚需,某种程度上违背经济原则了)。
㈤ 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那章的问题
书上所讲的前提条件是国际收支长期处于盈余状态,这就涉及宏观经济政策中经济、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宏观调控的目标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而四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此,在国际收支长期处于盈余状态,会影响投资和消费。
㈥ 简述国际收支的基本内容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BalamceofPayments)是一种统计报表,它系统地记载了在特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它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它可分为狭义国际收支和广义国际收支。
狭义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年、一季或一个月)内,由于各种对外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来自其他国家的外汇收入总额与付给其他国家的外汇支出总额的对比。凡在报告期内涉及外汇收支的交易,均属于国际收支的范畴。
广义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年、一季或一个月)内各种对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它不仅包括一国外汇收支,还包括不涉及外汇收支的各种经济交易,如清算支付协定项下的记账贸易、易货贸易等。
一、国际收支概念
1、狭义国际收支:是指该国的对外外汇资金收支。
2、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由各种经济往来而发生的收入和支付,既包括涉及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往来,也包括不涉及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往来;既包括国际间的交换行为,也包括那些单方面转移及其他诸如黄金货币化、特别提款权分配与取消、债权债务再分类等行为,它们被统称为对外交易。目前各国通用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就是按照广义国际收支概念编制的,反映一国对外经济状况的平衡表。
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收支相等称为国际收支平衡,否则为不平衡。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称为国际收支顺差,或称国际收支盈余;支出总额大于收入总额称为国际收支逆差,或称国际收支赤字。逆差表示对外负债,一般要用外汇或黄金偿付。
全球统一的国际收支制度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后着手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48年首次颁布了《国际收支手册》第一版,以后又先后于1950年、1961年、1977年和1993年修改了手册,不断地补充了新的内容。目前,基金组织各成员国大都采用基金组织1977年第四版的国际收支概念和分类,并着手按新制定的第5版的分类和要求修改和充实本国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编制和提供国际收支平衡表已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一项义务,并成为参与其他国际经济组织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国家对一定时期(如一年、半年或一个季度)内,该国与他国居民之间所进行的一些经济活动进行系统记录的一种统计表,按复式簿记原理编制。一些收入项目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的项目都列为贷方,一些支出项目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项目都列为借方。每笔经济交易同时分记有关的借贷两方,金额相等。因此,原则上国际收支平衡表全部项目的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相等,其净差额为零。但是在现实中,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某一具体项目的借方与贷方都经常是不平衡的,收支相抵后,总会出现差额。具体项目上出现的差额称为局部差额。收入大于支出,称为顺差,支出大于收入,称为逆差。各项局部差额的总和便是国际收支总差额,称为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亦称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方法和内容,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错误和遗漏三大项。
经常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两个主要项目之一,用于统计商品、劳务和单方面转移等国际收支活动的项目。该项目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商品的进出口是经常项目交易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包括绝大多数可移动货物在跨国界交易中所有权的转移。有时商品所有权已经转移,但商品尚未出入国境,也应列入商品进出口项目中。其中包括:船舶、飞机、天然气和石油钻机几钻井平台等;本国船只打捞的货物及捕获的鱼类等水产品并直接在国外出售者;本国政府在国外购进商品、供应本国在另一国的使用者;进口上已取得商品所有权、但在入境前已湿或损坏者。有的商品虽已出入国境,但所有权并未改变的,不列入商品进出口项目。例如经过加工转制、包装、修理、改装后再运往国外销售的商品等,但经加工增加的价值,应作为向外国人提供的劳务。此外,列入商品进出口项目的还有:作为一般商品的黄金等贵金属和宝石,政府的进出口商品,直接投资企业的进出口商品,移民的随身携带财物,走私货物等。
(2)劳务费用是经常项目的第二大内容。主要包括:商品的运输费、保险费和其他附属费用,如港口费用、客运的车、船票及车、船上的其他劳务费用等;旅游,即旅游者在该国停留期间为本人或他人购买的商品和劳务;投资收入,包括经营直接投资企业的利润收入和参股投资者所得的股息收入;以及其他商品和劳务收支,即上述各项以外的官方交易、私人交易和私人财产收入等。此外,使领馆人员工资等开支,本国居民在国外的财产收入,商品进出口以外的商业销售、专业服务和技术服务,如通信和计算机服务,金融服务如贷款的利息,版权及许可证费,乘客保险等非商品保险等,也包括在劳务费用项目中。
(3)单方面转移款项。主要包括移民转移款项、侨民汇款,政府无偿援助、赠款,政府向国际组织缴纳的行政费用等。
资本项目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是与经常项目并列的两个主要项目之一,用于统计资本国际收支的项目,主要包括资本和储备两项内容。
(1)资本,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前者是指一国的公司、企业或个人在另一国设立企业,直接进行生产或商业活动。企业的所有权集中在单一的外国投资者或投资者集团手中。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项目中的直接投资既包括包括外国在本国的直接投资,也包括本国在外国的直接投资。证券投资是在长期债券和公司股票上的投资,如一国公司、企业和个人对另一个国家的长期国债、公司债券、票据、股票和期权等货币市场工具和金融创新工具的购买。许多国家常把外国一个投资者或投资者集团在有投票权的股份中所占比例达10-25%以上的,作为直接投资。此外,资本项目还包括一些未列入上述两种投资内的其他资本交易活动,如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及存款等。其中信贷的本金部分记入资本项目,而利息则记入经常项目。
(2)储备项目,实际是一国用以平衡国际收支或对本国货币对外汇率进行干预的手段。储备项目主要包括货币黄金(即一国官方持有的作为货币资金使用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外汇,如货币、存款、可转让、贴现的证券及其他债权等。
㈦ 请问下面这段话该如何理解呢
收支盈余就是出口大于进口,一般称贸易顺差,外汇储备会大量增加,因为东西都是进口的,相对就减少了对国内的需求,所以不利于国内的就业,收支赤字就刚好相反,是贸易逆差。
㈧ 如何确定国际收支盈余还是赤字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种事后的会计性纪录,复式记账法使它的借贷双方在整体上总是平衡的,即余额总是为零。但是这种平衡仅仅是形式上的帐面平衡,为判断国际收支是否实质平衡,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把国际收支记录的各项交易区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自主性交易是指那些基于交易者自身的利益或其他的考虑而独立发生的交易,主要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中的交易,如货物和劳务的输出入、直接投资、长期资本流出入、侨民汇款、赠与等。这些交易出自于生产经营、投资和单方面支付等需要,具有相对的自主性。调节性交易是指为弥补自主性交易所造成的收支不平衡而进行的交易,因此也被称为弥补性交易。可以说,调节性交易是自主性交易的附属物,其本质是为弥补自主性交易收支不平衡而进行的一种融通性交易。通常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看其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如果一国国际收支的自主性交易本身是平衡的,则不必依靠调节性交易来达到平衡,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
㈨ 为什么一国国际收支盈余,该国货币会升值
国际收支盈余说明出口大于进口,外国人购买该国商品数量大,需要支付的该国货币多,国际市场上对该国货币的需求量大,引起该国货币升值。
相关介绍:
国际收支盈余说明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有净流入。拿货物贸易举例,经常账户盈余说明本国的出口大于进口。国外进口本国的货物需要以本国货币支付而非外国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本国货币的需求增加。
(9)国际收支处于盈余状态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由贸易项目产生的国际收支顺差,反映一国的国际储备或对外支付能力的增强;由资本项目产生的国际收支顺差,反映资本的大量流入。
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也有不利的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 外汇储备过多会造成资金闲置浪费,不利于本国经济发展;储备货币汇率下跌时,外汇储备会遭受损失;一国的外汇储备增加,本币发行也必然相应增加,从而产生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
在资本流动性实际比较高的情况下,国际收支顺差加强了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的效应,促进了国民经济较快发展。四是国 际收支顺差有利于国家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