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党的什么会议上奏国歌、国际歌
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中央全会、中纪委全会的开幕式奏国歌,闭幕式奏国际歌。
2017年6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草案规范了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包括:国歌的地位、奏唱国歌的场合、国歌奏唱的形式和礼仪等。这意味着,国歌和国旗、国徽一样,将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奏国歌长场合:召开党政重要会议时,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或接见外宾时,重大活动开幕式时。
国际歌:《国际歌》早期的中文版本,由瞿秋白转译自俄文版并于1923年6月15日发表,此版本有三组歌词,大致对应法文歌词第一、二、六段和副歌。
其中"Internationale"(国际的精神)在歌词中音译为"英特纳雄耐尔",原来是国际工人联合会(第一国际)的简称,有时表示国际共产主义。
B. 我们国家往往在党的重要会议闭幕时播放《国际歌》,这是为什么
《国际歌》的歌词记录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坎坷曲折,展示着无数无产阶级战士的坚贞不屈,阐释着共产主义理想的崇高伟大。寥寥数语,哀痛且沉重。而今,轻抚曾千疮百孔的中华热土,奋斗点滴历历在目。从艰难困苦中觉醒,在顽强拼搏间崛起,中国的伟大事业仍在继续。
党员再唱《国际歌》,就要像唱《国歌》那样秉承正义情怀,在歌词的字里行间品读创作者与翻译者的精神思想,重温历史、追寻初心、坚定信仰,始终如一地向世界发好“中国声音”。
《国际歌》热情讴歌了巴黎公社战士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英勇不屈的革命气概。该歌曲向资本主义宣战,充分表现了革命无产阶级不屈的豪迈气魄。《国际歌》这首歌曲为行板,降B大调,4/4拍子。
全曲只有一段贯穿首尾的旋律,为带副歌的二段体结构。悲壮的前奏过后,深沉的第一主题昂首进入,表现出革命志士们不屈的气节;乐曲的中段旋律在调性上实际上转为属调,始终庄严、雄浑,曲调中愈发透出光明与希望;最后,乐曲的前奏经过自然再现,在气势宏大的高潮中结束,预示着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实现。
C. 百余年来哪些人在传唱国际歌
百年以来国际歌一般是党员他们在唱,然后的话其他国家也有这样的党员。
D. 为何党员会议前要奏国际歌
《国际歌》的歌词记录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坎坷曲折,展示着无数无产阶级战士的坚贞不屈,阐释着共产主义理想的崇高伟大,因此奏《国际歌》起着铭记作用。
《国际歌》曾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会歌,1920年中国首次出现由瞿秋白译成的中文版《国际歌》。1923年由萧三在莫斯科根据俄文转译、由陈乔年配唱的《国际歌》开始在中国传唱。
从中共三大起,每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闭幕时和党的重大活动结束时,都会演奏《国际歌》。
(4)哪些政党唱国际歌扩展阅读
《国际歌》原版有六段歌词。1906年,将《国际歌》译成俄文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员柯茨,只选了六段歌词中的一、二、六3节。随后俄文版《国际歌》一直就只有三节歌词。因此流传较广的中文译本(萧三版)的《国际歌》也只选用了三节歌词。
《国际歌》全曲只有一段贯穿首尾的旋律,为带副歌的二段体结构。悲壮的前奏过后,深沉的第一主题昂首进入,表现出革命志士们不屈的气节。
乐曲的中段旋律在调性上实际上转为属调,始终庄严、雄浑,曲调中愈发透出光明与希望;最后,乐曲的前奏经过自然再现,在气势宏大的高潮中结束,预示着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实现。
E. 为什么党代会闭幕式歌曲是国际歌
国际歌是共产国际的会歌,因为中国共产党是由一批经过共产国际熏陶的积极分子领导成立的,当时在南湖游船上成立的时候,与会代表中有共鸣的歌曲就是国际歌,所以中国共产党发展到现在,每次的党的代表大会还是尊崇共产国际,选用国际歌作为会歌。
而义勇军进行曲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一般国家性质的代表大会都有奏国歌的程序,全国人大不会奏国际歌,只奏义勇军进行曲。
F. 百余年来,哪些人在传唱《国际歌》
认识世界发展趋势:必须以共同发展、共同递减坏事灾害、共命运者特别是共产主义信念者一直在传唱国际歌。
《国际歌》(L'Internationale)是由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作词,皮埃尔·狄盖特于1888年谱曲而成的歌曲。
《国际歌》曾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会歌 ;20世纪20年代,苏联以《国际歌》为国歌,并在1944年把《国际歌》作为联共(布)党(1952年改名苏联共产党)党歌。 1920年中国首次出现由瞿秋白译成的中文版《国际歌》。1923年由萧三在莫斯科根据俄文转译、由陈乔年配唱的《国际歌》开始在中国传唱。1962年译文重新加以修订。
(6)哪些政党唱国际歌扩展阅读
1871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史称“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法国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同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起义工人很快占领全城,赶走了资产阶级政府。不久,人民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随后,资产阶级政府对巴黎公社发起了进攻。
1871年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战士同攻入城内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三万多名公社战士牺牲,史称“五月流血周”。28日,巴黎失陷,巴黎公社以失败告终。
公社失败后不久,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诗歌《英特纳雄耐尔》(又译《国际工人联盟》)。该诗曾使用《马赛曲》的曲调演唱。1888年,法国工人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为《国际歌》谱写了曲子,国际歌创作完成。
G. 现在世界上有哪几个国家在唱国际歌
直到1944年为止,这首歌的俄文版一直是苏联的国歌。后来苏联国歌的地位被《伟大的联盟》所取代,这首歌成为了苏联共产党的党歌。苏联解体后,现在能唱的也只有俄罗斯了
H. 播放国际歌的规定
法律分析:关于《国际歌》的播放场合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通常是国家级大型会议、党员大会等大型场合。《国际歌》还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演奏歌曲。从中共三大起,每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闭幕时和党的重大活动结束时,都会演奏《国际歌》。1920年中国首次出现由瞿秋白译成的中文版《国际歌》。1923年由萧三在莫斯科根据俄文转译、由陈乔年配唱的《国际歌》开始在中国传唱。1962年译文重新加以修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歌的尊严,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
第四条 在下列场合,应当奏唱国歌:(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开幕、闭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会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会议的开幕、闭幕;(二)各政党、各人民团体的各级代表大会等;(三)宪法宣誓仪式;(四)升国旗仪式;(五)各级机关举行或者组织的重大庆典、表彰、纪念仪式等;(六)国家公祭仪式;(七)重大外交活动;(八)重大体育赛事;(九)其他应当奏唱国歌的场合。
I. 中共每举行一次大型会议最后都放国际歌
中共每举行一次大型会议最后都会放《国际歌》。
《国际歌》对中国的影响:
《国际歌》早期的中文版本,由瞿秋白转译自俄文版并于1923年6月15日发表,此版本有三组歌词,大致对应法文歌词第一、二、六段和副歌。
原法语歌词由巴黎公社委员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所作,创作之初用《马赛曲》的曲调演唱,法国工人党党员皮埃尔·狄盖特于1888年为其谱曲。歌曲颂赞了巴黎公社成员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气概,获翻译成世界上的许多种语言,传遍全球。《国际歌》不仅受共产主义者传唱,而且也在很多国家的社会主义者、民主社会主义者、社会民主党人和无政府主义者以及左派人士广泛流传。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即中央苏区)成立时,决定以《国际歌》作为国歌。
还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演奏歌曲。从中共三大起,每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闭幕时和党的重大活动结束时,都会演奏《国际歌》。
(9)哪些政党唱国际歌扩展阅读:
《国际歌》创作背景:
《国际歌》于19世纪末法国在巴黎公社运动(1871年)之后诞生,定名《L'Internationale》。作词者是参加了巴黎公社的欧仁·鲍狄埃(EugènePottier;1816-1887)。巴黎公社在1871年5月末的“血腥五月”中出现大量牺牲者,并遭到法国当局镇压。在此之后,鲍狄埃即创诗一首,是为《L'Internationale》。之后,该曲配合马赛曲之曲调,即可用于歌唱。
巴黎公社的“斗士”鲍狄埃之后被法国当局以犯罪者身份判处死刑,其随即逃亡国外。虽然鲍狄埃于1887年回到法国,但很快就因贫穷而死。参加鲍狄埃之葬礼的人们高举赤旗并聚集一起,随后即遭警察淸场。欧仁·鲍狄埃被视作共产主义运动的“殉道者”之一,其忌日亦成为共产主义者的记念日之一。
次年,即1888年,法国境内结成劳动者合唱团(La Lyre des Travailleurs),其中一位名叫皮埃尔·狄盖特(Pierre Degeyter;1848 - 1932)的团员为《L'Internationale》谱了曲。因皮埃尔·狄盖特在里耳的一所音乐学院内学习音乐,在为国际歌谱曲之过程中,其不仅担任作曲,亦负责演奏。使用狄盖特谱曲版的《L'Internationale》于1888年7月首次得到演奏。
J. 【急】哪些重大历史事件中演奏过《国际歌》
红军在跨越草地极其艰难困苦的时刻,红军战士搀连臂膀唱响了《国际歌》,红军战士精神鼓舞,顿刻增添了无穷力量,最终跨越了生死地,踏上革命胜利的道路。我不相信这个镜头是臆造,应当说共产党革命取得成功,确实是《国际歌》给红军战士以无穷的力量。《国际歌》是穷人的歌,是无产者的歌,是穷人的呐喊,是无产者的倾诉,代表着受压迫心声。毛泽东曾经有诗:“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1888年6月在法国里尔一次工人集会上第一次唱出后,这首法国工人的战歌经四十多年的传播,已成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苏联人民就是唱着它战胜敌人,最终走向新胜利的。
1924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纪念日那天,在上海大学的纪念会上,瞿秋白登上高高的讲台,在一群爱国青年中间,与任弼时等师生一起唱起了《国际歌》。
1928年,狄盖特应邀参加了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和苏联十月革命11周年庆祝大会,80高龄的狄盖特老人站在莫斯科红场列宁墓旁的观礼台上,听到军乐队演奏雄壮的《国际歌》,成千上万的人高唱着《国际歌》,他热泪盈眶,激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