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际歌什么场合放
关于《国际歌》的播放场合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通常是国家级大型会议、党员大会等大型场合。《国际歌》还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演奏歌曲。从中共三大起,每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闭幕时和党的重大活动结束时,都会演奏《国际歌》。1920年中国首次出现由瞿秋白译成的中文版《国际歌》。
关于《国际歌》的播放场合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通常是国家级大型会议、党员大会等大型场合。《国际歌》还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演奏歌曲。从中共三大起,每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闭幕时和党的重大活动结束时,都会演奏《国际歌》。1920年中国首次出现由瞿秋白译成的中文版《国际歌》。1923年由萧三在莫斯科根据俄文转译、由陈乔年配唱的《国际歌》开始在中国传唱。1962年译文重新加以修订。
国际歌:
国际歌热情讴歌了巴黎公社战士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英勇不屈的革命气概。该歌曲向资本主义宣战,充分表现了革命无产阶级不屈的豪迈气魄。《国际歌》这首歌曲为行板,降B大调,4/4拍子。全曲只有一段贯穿首尾的旋律,为带副歌的二段体结构。悲壮的前奏过后,深沉的第一主题昂首进入,表现出革命志士们不屈的气节;乐曲的中段旋律在调性上实际上转为属调(即F大调),始终庄严、雄浑,曲调中愈发透出光明与希望;最后,乐曲的前奏经过自然再现,在气势宏大的高潮中结束,预示着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实现。
⑵ 开会的时候国际歌怎么放
会前国歌,会后国际歌,国际歌只要放第一段就可以以了。就是放到“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会实现!”就可以了。
⑶ 什么规格的会议可以奏国歌
国歌同国旗、国徽一样,是国家的象征,法律赋予国歌与国旗、国徽同样的宪法地位,只有在比较正规、严肃的场合才能使用。
为维护奏唱国歌的严肃性,1984年8月1日,中宣部拟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唱的暂行办法》,对奏唱国歌的场合、方式以及禁止使用的场合、活动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暂行办法》规定,国歌可于下列场合奏唱:(l)重要的庆典或政治性公众集会开始时;(2)正式的外交场合或重大的国际性集会开始时;(3)遇有维护国家尊严的斗争场合。
实际上,除了“正式的外交场合或重大国际性会议”、“遇有维护国家尊严的斗争场合”以外,可以奏唱国歌的会议,可以是各级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大型集会等时机。比如各级党代会(党代会上与《国际歌》头尾使用)、人代会议、政协会议、职工大会、军人代表大会、妇代会等会议时机均可奏唱。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唱的暂行办法》同时规定了以下时机和场合不得奏唱国歌:(l)私人婚丧庆悼;(2)舞会、联谊会等娱乐活动;(3)商业活动。此外,集会奏唱国歌时,应肃立致敬,不得交谈、击节或鼓掌。
中国目前已经有《国旗法》和《国徽法》,唯独缺少《国歌法》,国歌的奏唱场合,目前唯一可以遵照执行的就是中宣部拟定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唱的暂行办法》,而这个办法规定的并不具体。为了维护国歌的使用尊严,近些年一直有党代会代表提出提案,希望尽快制定颁布《国歌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国歌法》也必将颁布实施。
⑷ 在公共场所 国歌能不能随便放啊
不能。
国歌法规定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为体现国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国歌法规定,国歌不得用于或者变相用于商标,商业广告,不得在私人丧事活动等不适宜的场合使用,不得作为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等。
(4)国际歌一般什么场合放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奏唱国歌时,应当着装得体,精神饱满,肃立致敬,有仪式感和庄重感,自始至终跟唱,吐字清晰,节奏适当,不得改变曲调、配乐、歌词,不得中途停唱或者中途跟唱,不得交语,击节,走动或者鼓掌,不得接打电话或者从事其他无关行为。国歌不得与其他歌曲紧接奏唱。
外事活动。除遵守一般要求外,着装应当符合外事活动要求,遇接待国宾仪式或者国际性集会时,可以连奏有关国家国歌或者有关国际组织会歌。
⑸ 我们国家往往在党的重要会议闭幕时播放《国际歌》,这是为什么
《国际歌》的歌词记录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坎坷曲折,展示着无数无产阶级战士的坚贞不屈,阐释着共产主义理想的崇高伟大。寥寥数语,哀痛且沉重。而今,轻抚曾千疮百孔的中华热土,奋斗点滴历历在目。从艰难困苦中觉醒,在顽强拼搏间崛起,中国的伟大事业仍在继续。
党员再唱《国际歌》,就要像唱《国歌》那样秉承正义情怀,在歌词的字里行间品读创作者与翻译者的精神思想,重温历史、追寻初心、坚定信仰,始终如一地向世界发好“中国声音”。
《国际歌》热情讴歌了巴黎公社战士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英勇不屈的革命气概。该歌曲向资本主义宣战,充分表现了革命无产阶级不屈的豪迈气魄。《国际歌》这首歌曲为行板,降B大调,4/4拍子。
全曲只有一段贯穿首尾的旋律,为带副歌的二段体结构。悲壮的前奏过后,深沉的第一主题昂首进入,表现出革命志士们不屈的气节;乐曲的中段旋律在调性上实际上转为属调,始终庄严、雄浑,曲调中愈发透出光明与希望;最后,乐曲的前奏经过自然再现,在气势宏大的高潮中结束,预示着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实现。
⑹ 中共每举行一次大型会议最后都放国际歌
中共每举行一次大型会议最后都会放《国际歌》。
《国际歌》对中国的影响:
《国际歌》早期的中文版本,由瞿秋白转译自俄文版并于1923年6月15日发表,此版本有三组歌词,大致对应法文歌词第一、二、六段和副歌。
原法语歌词由巴黎公社委员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所作,创作之初用《马赛曲》的曲调演唱,法国工人党党员皮埃尔·狄盖特于1888年为其谱曲。歌曲颂赞了巴黎公社成员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气概,获翻译成世界上的许多种语言,传遍全球。《国际歌》不仅受共产主义者传唱,而且也在很多国家的社会主义者、民主社会主义者、社会民主党人和无政府主义者以及左派人士广泛流传。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即中央苏区)成立时,决定以《国际歌》作为国歌。
还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演奏歌曲。从中共三大起,每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闭幕时和党的重大活动结束时,都会演奏《国际歌》。
(6)国际歌一般什么场合放扩展阅读:
《国际歌》创作背景:
《国际歌》于19世纪末法国在巴黎公社运动(1871年)之后诞生,定名《L'Internationale》。作词者是参加了巴黎公社的欧仁·鲍狄埃(EugènePottier;1816-1887)。巴黎公社在1871年5月末的“血腥五月”中出现大量牺牲者,并遭到法国当局镇压。在此之后,鲍狄埃即创诗一首,是为《L'Internationale》。之后,该曲配合马赛曲之曲调,即可用于歌唱。
巴黎公社的“斗士”鲍狄埃之后被法国当局以犯罪者身份判处死刑,其随即逃亡国外。虽然鲍狄埃于1887年回到法国,但很快就因贫穷而死。参加鲍狄埃之葬礼的人们高举赤旗并聚集一起,随后即遭警察淸场。欧仁·鲍狄埃被视作共产主义运动的“殉道者”之一,其忌日亦成为共产主义者的记念日之一。
次年,即1888年,法国境内结成劳动者合唱团(La Lyre des Travailleurs),其中一位名叫皮埃尔·狄盖特(Pierre Degeyter;1848 - 1932)的团员为《L'Internationale》谱了曲。因皮埃尔·狄盖特在里耳的一所音乐学院内学习音乐,在为国际歌谱曲之过程中,其不仅担任作曲,亦负责演奏。使用狄盖特谱曲版的《L'Internationale》于1888年7月首次得到演奏。
⑺ 党的什么会议上奏国歌、国际歌
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中央全会、中纪委全会的开幕式奏国歌,闭幕式奏国际歌。
2017年6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草案规范了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包括:国歌的地位、奏唱国歌的场合、国歌奏唱的形式和礼仪等。这意味着,国歌和国旗、国徽一样,将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奏国歌长场合:召开党政重要会议时,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或接见外宾时,重大活动开幕式时。
国际歌:《国际歌》早期的中文版本,由瞿秋白转译自俄文版并于1923年6月15日发表,此版本有三组歌词,大致对应法文歌词第一、二、六段和副歌。
其中"Internationale"(国际的精神)在歌词中音译为"英特纳雄耐尔",原来是国际工人联合会(第一国际)的简称,有时表示国际共产主义。
⑻ 国际歌在哪些场合必须唱
现在不太说唱乐,而是奏。一般在党的会议开完后必须奏国际歌。
⑼ 国歌在什么时候才放
目前,奏唱国歌遵循的规定是中共中央宣传部1984年8月1日拟定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唱的暂行办法》。《暂行办法》规定:
(一)国歌可于下列场合奏唱:
(l)重要的庆典或政治性公众集会开始时
(2)正式的外交场合或重大的国际性集会开始时;
(3)遇有维护国家尊严的斗争场合。
(二)国歌不得在下列场合奏唱:
(l)私人婚丧庆悼;
(2)舞会、联谊会等娱乐活动;
(3)商业活动。
(三)集会奏唱国歌时,应肃立致敬,不得交谈、击节或鼓掌。
(四)国歌不得与其他歌曲紧接奏唱。但遇举行接待国宾的仪式和国际性的集会,则可连奏有关国家的国歌。
另外,军人在奏唱国歌的场合应立正,行注目礼,军容要严整,表情要肃穆。
中共中央宣传部还规定:国歌要求人人会唱。小学要将教唱国歌列入课程,应根据歌词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歌中体会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历史和中华先烈不屈的战斗精神,从而激发民族责任感,从小树立为祖国奋斗、献身的坚定信念。
⑽ 播放国际歌的规定
法律分析:关于《国际歌》的播放场合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通常是国家级大型会议、党员大会等大型场合。《国际歌》还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演奏歌曲。从中共三大起,每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闭幕时和党的重大活动结束时,都会演奏《国际歌》。1920年中国首次出现由瞿秋白译成的中文版《国际歌》。1923年由萧三在莫斯科根据俄文转译、由陈乔年配唱的《国际歌》开始在中国传唱。1962年译文重新加以修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歌的尊严,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
第四条 在下列场合,应当奏唱国歌:(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开幕、闭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会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会议的开幕、闭幕;(二)各政党、各人民团体的各级代表大会等;(三)宪法宣誓仪式;(四)升国旗仪式;(五)各级机关举行或者组织的重大庆典、表彰、纪念仪式等;(六)国家公祭仪式;(七)重大外交活动;(八)重大体育赛事;(九)其他应当奏唱国歌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