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经历了几个版本
2013年,我国全面启动了对2003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针,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成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又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
2. 新刑法从哪些方面借鉴了国外经验
新刑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此同时,它亦重视借鉴世界各国刑事立法的有益经验,并为适应国际性的有组织的跨国犯罪增长的新态势与加强国际刑事合作的需要,努力使国内刑法与国际刑法相衔接,具有开放性刑法的特点。其重视借鉴与衔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新刑法确立了三项基本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刑法定的主要内容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这是世界各国刑法普遍公认的一项法治原则。我国1979年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罪刑法定原则,因为当时受“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想的影响,刑法分则部分只有103条,估计可能会出现一些漏洞,使法律适用上发生困难,故规定了以有严格控制的类推作为补充。从立法精神看,基本上仍是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的。而且在司法实践中亦很少适用类推处理案件。此次刑法修订,刑法分则条文增至345条,各种犯罪的构成要件和法定刑幅度的规定力求明确、具体、完备。因而对罪刑法定原则采取更为彻底与明晰的态度,并在新刑法第3条明文作了规定。同时取消了1979年刑法第74条规定的类推制度。
罪刑法定、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和罪责刑相适应三大原则是人类法律文化的结晶,是刑法理论研究发育成熟的优秀成果。罪刑法定原则体现新刑法既要实现惩罚犯罪,维护法制,保卫社会的任务;亦须重视保障公民个人的自由与权利,防止任意入人于罪或滥用刑罚,两者必须兼顾,不可偏废的立法意旨。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表明任何人犯了罪,不论其性别、出身、民族、财产状况、教育程度、宗教信仰、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要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禁止利用特权或财富徇私舞弊,对定罪、量刑或执行刑罚施加影响,致使罪犯得以逃避刑罚的制裁。至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亦称罪刑相当或罪刑均衡原则,则是在前两项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在刑法学发展史上,它是经过长期探索的过程,先是西方刑事古典学派主张“刑罚与犯罪相对称”(贝卡里亚着:《论犯罪与刑罚》第65页。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出版)以收一般预防犯罪之功效。其后刑事社会学派崛起,提出“刑罚个别化”的理论,倡导重视行为人个体情况,以预防重新犯罪。从当今世界各国刑法的现状看,一般采取折衷(并合)主义,即以罪刑相适应为基础,辅以刑罚个别化的多种措施。我国刑法在罪刑关系上亦采此主张。前者表现为刑罚的轻重应以犯罪的性质及社会危害程度为主要依据,做到罚当其罪,不得轻罪重判,重罪轻判。后者表现为适用刑罚时还必须考虑影响刑事责任的诸种因素,如初犯或累犯,是否自首、立功或有悔罪表现,以及行为人的其他个体特征(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恰当地确定从重、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情节,充分运用缓刑、假释、减刑、死缓等刑罚制度,使刑罚公正,合乎情理,有效地发挥其预防犯罪的作用。刑法基本原则是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确立上述三大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关于单位犯罪。从我国刑法不规定单位犯罪到规定单位犯罪,并列入刑法典,是我国刑事立法上的重大突破。所谓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的行为。我国刑法用“单位犯罪”不用“法人犯罪”,是因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比法人犯罪宽泛,它既包括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也可包括非法人单位和法人的分支机构以及某些经济实体。确定这样一个适用范围比较符合实际需要,适应当前法人制度还不够健全和非法人单位违法行为又较严重的情况。同时,也考虑到原有单行刑法一直沿用单位犯罪这个概念,继续使用,符合习惯。
法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在刑法理论上一直存在着争论。从世界各国立法上看,英美法系国家较早规定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英国于1889年颁布解释法,规定“关于刑罚适用,如果没有特别规定,法人一概予以处罚”。美国最高法院亦有给法人定罪处以罚金的判例。大陆法系国家规定稍晚,如二战后的日本仅在经济行政法中规定对法人的刑事处罚。1994年法国颁布新刑法典,立法上确认“法人对相应的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并在总则中专节规定“适用法人之刑罚”。我国1979年刑法没有规定法人犯罪,犯罪主体仅限于自然人。1987年制定《海关法》,作出单位可以成为走私罪的主体,从而为我国刑事立法规定单位犯罪开创了先例,以后陆续又有12个单行刑法及个别附属刑法规范分别作出了有关单位犯罪的规定。此次修改刑法典,在总则和分则中对单位犯罪作出明确规定,既是近年来处理单位犯罪的司法实践经验总结,又明显吸收了外国关于法人犯罪的立法经验。
(三)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此次修改刑法把“反革命罪”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罪”,既是适应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发展的需要,又是采用国际通用的罪名,便于国际交往,有利于同这类严重犯罪的斗争。
过去刑法用反革命罪,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但继续沿用这个罪名,出现明显的缺陷。反革命罪构成内容不合理,以有无反革命目的定性,由于目的与行为联系的复杂情况不易正确界定,而有些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又不能包括进反革命罪,已不能适应当前的犯罪情况。纵观世界各国,对于危害国家领土完整、颠覆国家政权、从事间谍活动等犯罪,都是用危害国家安全罪或国事犯罪。反革命又是个政治概念,如果罪犯在国外,称反革命犯有可能被误解为政治犯,若罪犯所在国拒绝引渡,势必造成司法协助的困难。改用“危害国家安全罪”,还可以涵盖反革命罪不能包括的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与国际上通用的罪名相一致,也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借鉴。
(四)关于国际犯罪。国际犯罪是指严重危害国际社会根本性利益,依据国际公约确定为犯罪,应予刑罚惩罚的行为。对国际犯罪世界各国必须联手合作,采取协调一致的刑事措施,方能有效地控制与制止。我国1979年刑法通过以后,相继加入或批准了多项防止与惩治恐怖主义行为的国际公约。这些国际公约明确规定缔约国或加入国对此类国际犯罪行使普遍管辖权,并在国内法上将所禁止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承担“或者引渡或者起诉”的义务。这次刑法修订在国际犯罪方面着重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在刑法总则中确立对国际犯罪的普遍管辖权(新刑法第9条),这是对我国刑事管辖权范围的重要补充。它表明对在我国境外发生的国际罪行,不论犯罪人是哪国人,其侵害的是哪个国家或个人利益,只要其进入我国领域,即可依照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增设对国际犯罪的普遍管辖权,既是表明我国坚决反对恐怖主义活动和认真履行所承担的国际义务的一贯立场,同时又是为了与我国所签署批准的国际公约产生的国际义务相衔接,全面地反映我国刑法的实际适用范围。二是在刑法分则中补充规定有关国际犯罪方面的条款。此次刑法修订中十分重视如何将国际公约所禁止的危害行为予以犯罪化的问题,除了国内法中已有可适用的条款外,增补新罪有:劫持航空器罪,危害航空安全罪,劫持人质罪,非法买卖、运输核材料罪,洗钱罪等。所有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当前国际性的或跨国实施的犯罪时有发生的情况,使国内刑法与国际刑法相衔接,有利于开展国际刑事合作,维护我国的权益,并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3. 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课程体系有哪些
(一)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
本次课程改革是在世纪之交的背景下进行的,也是在世界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展开的,这种形势要求新课程必须置于国际视野中进行规划和设计.
首先,组织学术力量,充分研究主要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经验,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法国、德国、韩国、俄罗斯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与课程改革经验,从中吸取值得借鉴的内容与方式.
其次,组织专家有重点地考察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泰国等的教育行政机构、教育研究与评估机构、中小学和幼儿园,寻求国际背景与中国特色的结合点.
第三,借鉴的经验涉及各个方面,如各国普遍强调价值观教育与道德教育,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信息素养的养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义务教育阶段试行综合课程,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建立国家课程标准;尊重学生经验,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探索发展性的课程评价,强调评价的教育功能;构建共享的课程管理机制,促进学校课程的适应性,等等.
第四,新课程特别重视国际经验的本土化问题,如在培养目标上,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等.在课程结构上,表现为九年一贯设置课程,小学设置综合课程,初中拥有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两套计划,并充分考虑学科研究的基础,在课程标准的叙述上,保留一定的差异.在课程管理上,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等等.
(二)课程的继承与创新
新课程确切地说是改善课程的一次尝试,是课程改革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每次课改都有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50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我国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课程改革,并由此形成基础教育课程的现行体系.综观义务教育制度确立以后的课程建设,有四方面比较突出的进展:一是在课程管理政策上改变了国家过于集中管理的方式,实行国家和地方两级课程管理的方式;二是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学科课程”加“必修”的模式,增加了“活动课”、“选修课”等;三是推行了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样化的方针,初步推动了教材的多样化;四是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经验,倡导了新的教育观念,激活了教育实践的改革.这些成就为构建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供了必要基础.新课程根据社会发展、知识发展与学生发展对课程提出新要求的综合思考,试图在我国基础教育取得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主要表现在,从两级管理走向三级管理,使得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学校,有一定的课程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职责;根据综合性、均衡性与选择性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进一步推动了教材多样化策略,使得真正实现“一标多本”成为可能.同时,完善教材的审定制度,尝试建立教材的选用制度;提升学校和地方已经形成的素质教育经验,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供有志于课程改革的同仁分享.
(三)注重营造一种新的课程文化
新课程超越了教材改编作为课程改革标志的局限性,超越了单纯以时间作为划分依据的阶段性,它把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注重时间上的全程性与空间上的无限性,并通过这种新课程,营造一种合作、对话与探究的课程文化.
所谓合作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每一位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促进其发展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实现.同时,每位儿童都有差异,他们的发展取决于有差异的课程,没有合作就不可能提供有差异的课程.由于学校制度的建立与课程分化的传统,导致教师的行为具有“个人专业主义”倾向,而教育的特殊性又需要在分工基础上的合作,以实现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新课程强调一种共建共享的课程文化.专家、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会人士都是合作共同体的一分子,应尽可能保证他们之间有合作的机会,并建立合作的机制.值得一提的是,新课程倡导与学生家长的合作,要求家长首先应知道自己的角色,认识到自己也是课程改革或学校教育共同体中的一员,是学校课程的决策人之一,而不是一个“局外人”;其次应了解新课程倡导家长享有对学校课程的知情权、评价权与建议权,学校或媒体都有义务告诉家长,他们的小孩在学校学些什么,怎样评价,以便家长可以做出决策或提供建议;第三应通过观察或了解自己子女的学习需要、对学校或学习的态度以及素质报告单来评价学校课程的质量,并与学校或教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采取相应的、适当的教育行动,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第四应对学校教育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机构,是青少年的专门化的教育场所,学校所承担的是社会责任,而不是个人责任,因此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对于一个小孩而言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不能把一个家长的愿望强加给学校,要学校承担不该承担的家长责任,设身处地地为学校或教师着想.
所谓对话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民主性.课程本身就是一种对话,是所有与课程利益有关的人员或部门之间的对话.由于儿童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儿童的发展是全社会的焦点,因此,把什么样的课程交给儿童,或者说儿童需要什么样的课程,不能让某个专家或某一群体的人来决定,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对话与协商,特别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上.就目前而言,学生在学校里学什么,取决于教师教什么,教什么取决于专家编的教材说什么或专家出的考卷考什么.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教师也不知道为什么教,教师没有机会与专家交流或对话,不了解或不理解教材中的革新要素.新课程在国家标准制定时就非常强调对话与协商,尽可能创造各种机会,让课程专家与学科专家、专家与教师,专家与社会人士代表分别参与对话,或让他们共同参与对话.同时,把“课程标准”作为文本,要求专家、教师、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士不断地解读,并与之“对话”.
所谓探究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科学性.就课程的历史来看,什么样的课程才是适合儿童的课程,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需要多代人前赴后继、不懈地持续探究;就一门课程来说,从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到课程评价,也需要不断的探究,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就课程实施的一个环节来说,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健康的人,而不是相对静止的物.这种专业特性决定了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必须面对教育情景中的不确定性.教师每时每刻面对的情景都具有即时性,都有不同的一些方面,需要教师去解决,探究.例如,从理论上说,课前备课或计划是不可缺少的,然而,这并不是说实施就是贯彻执行计划,而是要根据课堂情景进行调整.研究表明,课前计划过于充分的教师,在上课时对学生反倒不敏感,导致较少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和进行讨论.另外,课前计划详尽的教师所教的学生比计划简略的教师所教的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的分数要低.这说明,如果教师在上课时不随机应变(探究),课前计划就有可能起副作用.课前计划毕竟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实施时的灵活性非常重要,新教师与熟练教师的差别往往就在于此.因此可以说,教学即探究,教师即研究者.新课程倡导探究文化,强调应在不同层面进行课程创新.在国家层面,尝试课程管理体制的创新,制定国家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在地方与学校层面,确保国家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同时,鼓励因地制宜地进行不同程度的课程创新,制定相应的计划或方案;在课堂或实施层面,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反对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确保课程对学生、学校、地方的适应性.
4. 课程国际化有哪些基本特征
课程国际化有“全面性”、“选择性”、“时代性”、“兼容性”、“内化性”5个基本特征。
1、全面性。国际化的课程要能够满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表现为学习领域完整,课程门类、形式齐全。
2、选择性。杜威指出,教育的目标必须以受教育者本身的行为和需求(包括先天的本能与后天养成的习惯)为根据。教育要从学生能力、特长和需要出发,在内容上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在认知能力和智能风格上并不都一样,只有针对特定受教育者能力和需求的教育,才能够有效实施。学生这种智能上的差异性,决定了科学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学习的维度和深度两个方向上都要有选择性。维度上的选择性,是指给学生提供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深度上的选择性是指给学生提供选择学习难度的空间。
3、时代性。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是面向未来,为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奠基的工程。它应通过对学生价值观、能力、知识的培养,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的素质。这显然要求教育能够在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回应时代和未来需求、融纳时代元素,在课程内容上反映科学文化发展的最新成就,体现内涵的时代性、先进性。
4、兼容性。国际化的课程体系,不是单纯本土课程的扩容,但也不是引进国际课程取代本土课程,而是要借助优质国际课程资源改进和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是本土课程与国际课程精华的融合。
5、内化性。课程国际化的内在追求,不是照搬一套或部分国际课程,而是学习国际先进课程体系的本质,把国际先进课程体系的理念和特点,转化为教育主体开发课程的借鉴标准,使课程结构和每门学科都能体现全面性、选择性、时代性等特征,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全面、个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铸造课程在质量上的国际先进性。
5.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有哪些新的变化
1、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积极回应社会各界对教育问题的关切,努力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容量和难度。
在课程容量控制上,大部分学科进一步精选了内容,减少了学科内容条目。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有的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学”方式处理,既增加课程弹性,也控制了难度;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地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2、 我国基础教育有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统,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为此,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特别强调能力培养。一是进一步丰富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如数学课程把传统的“双基”目标发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新要求。二是进一步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如针对教师反映对“探究学习”指导有困难的问题,提炼了“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和一般方法,以加强对能力培养的指导。三是理科课程强化了实验要求。如物理明确列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化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8个实验,以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6. 第八次课程改革借鉴的经验
自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课程计划屡次更新,经历了8次较大的变革。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1949—1957)
第1次课程改革。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公布《小学暂行规程(草案)》。明确小学学制为5年,开设语文、算术、体育、图画和音乐课程,四、五年级增设自然、历史和地理。这是中国总结、沿袭解放区经验的产物。
第2次课程改革。1953年3月,教育部颁布试行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全面学习苏联经验,小学算术、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五科教育大纲基本参照苏联大纲的模式,放弃了自1951年开始的学制与课程探索,小学采用四、二制。
第二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1958—1965)
第3次课程改革。1958年9月,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为标志,以缩短学制、大炼钢铁、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展开了。
第4次课程改革。1963年7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对文化课、政治课和生产知识课,对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作了安排。该计划沿用到“文革”开始。
第三阶段:十年动乱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1966—1976)
第四阶段: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初期的基础教育课程(1976—1984)
第5次课程改革、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对学制、学时、各年级政治课程和文化课时间、学工学农学军等“兼学”的时间作了规定。198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和《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第五阶段: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时期(1985—1998)
第6次课程改革。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8年9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24个学科的教学大纲。1990年3月,国家教委颁布《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由于实行义务教育,初中的教学计划归入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的教学计划第一次单独制定。
第7次课程改革。1992年8月,国家教委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发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1996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2000年再次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从此,教学计划易名为课程计划。
第六阶段:课程体系全面现代化的时期
第8次课程改革。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此轮义务教育、高中课程改革奠定了基调。尔后,教育部又于2001年11月颁布《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于2003年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此次课程改革的广度和深度、理论前瞻性和实践操作性、对于世界趋势的把握和本土经验的总结,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标志着中国的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全面现代化的阶段
7. 简述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许多国家为改善课程体制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总结世界上主要国家的课程变革实践,可以得出课程政策变化的如下趋势:
(1)为了应对变化中的技术经济、政治国际国内环境等方面的挑战,大多数国家的课程政策都强调社会协同、经济振兴和个人发展方面的目标。
(2)开发既确保核心内容的学习,又为选修学科提供更多机会的课程框架。
(3)确认了整体主义的课程取向,强调心智、情感、心理和精神向度的平衡;也强调了儿童中心的、活动本位的教学方式的重要性,促进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并鼓励自我导向学习。
(4)尽管大多数国家的课程政策开发仍然是中央集权的,但在开发中却出现了尽可能征询多方面意见的趋势,对课程实施问题的决策制定则倾向于下移到地方和学校一级。
8. 谈谈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对我国高教改革具有哪些借鉴意义
在我们谈到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我们虽然取得了成绩,但是,现在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建设和谐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些更高的要求,我们还不适应。
(二)高等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困扰着我们。去年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总额大概是1800多个亿,现在对相当多的地方院校来说,主要经费来源已经不是国家的财政性投入,而是收费。有的学校甚至收费占到了总经费的百分之七八十,而我们的收费在学校看来还是比较低的,但是,社会上对收费问题已经提出了比较强烈的疑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再进一步大幅提高收费。现在许多学校已经陷入了经费严重不足的困境,据了解,教育部的学校在经费问题上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但是教育部所管理的学校去年年底贷款余额已经超过了200亿,其中个别怪物般庞大的大学贷款余额超过了30亿,每年光还利息就要将近两个亿,这个数字相当于国家每年给它的拨款。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江苏省,它的财政状况还是比较好的,但是江苏全省的高校贷款余额也超过了100个亿,这个问题非常突出,致使我们有些大学大楼盖起来了,但是内部的教学仪器空空荡荡,不能够满足需要。刚才参观外事学院,我看到设备还是非常?好的。?
(三)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从1998年到2004年我们的本专科学生数从340.7万增长到了1333.5万,同期我们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仅由40.7万人增长到85.84万人。显然,扩招后我们的生师比一下就由以前的过低变成了生师比过高,生师比过高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在一段时间内,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200人的外语课堂,外语课一般公认以16到17人为佳,三四十人在一个课堂里就已经很凑合了,200人怎么有开口的机会呢,没有开口的机会就谈不上外语教学的质量。 另一方面,在师资的提高上也存在着问题。历来我们高等教育教师教育工作就是一个薄弱环节,我们过去培养新教师主要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进行,一个学生毕业留校当老师,先给老教师当助教,帮着批改作业,听老教师怎样讲课,然后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去备课,再然后才是独立去讲课,而且还需要老教师在旁边听。这样一点一点地逐渐由上比较少的课到上比较多的课。但是,现在我发现,相当一些学校今天还是学生,明天就成为了教师,最多进行半周到一周的校纪校规等基本要求的培训就变成了教师,这样的教师他怎么能够教好学生。我们知道教师数从40.7万增长到85.84万人,增加了40多万,但在这个过程中又有着10万左右的老教师退出了现职,这就意味着我国目前50多万高校教师是教龄不足五六年的教师。在教育界有这么一条公认的惯例:没有五到十年的时间,是培养不出一个合格教师的。这样的话,实事求是地讲,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不够合格的。 同时,我们教师的在岗提高大多是通过一边教学,一边进行科学研究总结自己的经验而进行的。在这种生师比很高的情况下,教师难以抽出时间来思考教学问题,进行教育问题研究,这样使得教师今后的发展又遇到了障碍,这个问题相当突出。如果不能够使这些不合格的教师变为合格的教师将会毁掉我们的高等教育。
(四)我们的教育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变化是在跑步进程中实现的,而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数量简单的变化问题,而是一定性质上的变化。主要特点就在于它的类型和模式的多样化,现在的学校种类五花八门,有研究型的、研究教学型的、教学研究型的、教学型的以及高专高职等各种各样的类型。对民办本科院校来说,现在我们经常会说培养应用型的本科高技能人才,但是现在只是这些名词提出来了,到底什么是应用型本科人才,恐怕到现在为止,真正能讲清楚的人并不多。同时我们适用于本科生的教材并没有准备好,培养模式也没有确定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五)我们出现了大批的新建院校,在五六年里就新建了1000所高等学校,这些已经占到学校数目的一半,这些学校无论管理水平还是教学水平还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这些学校不能够和其他老的学校一样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这样的话我们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没有保证的。
改革开放以来总结和评价 :
围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外开放和实现社会现代化,80年代以来教育制度改革和教育政策的调整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教育是发展大于改革,教育在数量、规模上的发展令人瞩目;但在体制的更新和教育价值、教育品质的提升上乏善可陈。
1、政治与教育、学术的关系的变化。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日益倚重知识权威的过程。对教育、学术而言,需要从阶级斗争、政治至上、官本位的党治文化,转为建立教育的主体地位和学术本位的管理,以及实现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在制度层面的裹足不前,体制障碍成为影响中国教育和学术发展的严重因素。
2、新的教育方针,从为政治服务转为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一个有限的进步,其价值依然是国家功利主义的。但在教育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国家与社会力量的消长都在发生某种变化,教育地方化、多样化的局面开始出现,体制外的教育开始生长。
3、就教育决策而言,政府包揽过多、行政主导的弊病并未解决,国家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并未根本改变,教育管理、教育决策中行政化、长官意志主导的倾向严重(如高校合并、扩招)。在新的利益格局下,由于公民、其他利益集团缺乏民主参与、表达的渠道,形成“教育利益集团”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公共政策的情况(如重点学校制度、保送生制度等)。另一方面,以争取经济利益为核心的教育决策,导致许多有违教育规律的行为(如标志性高中等)。
4、在发展主义、经济主义的发展背景下,教育目标以增长和效率为追求,在总量的增长中,出现价值的失衡和扭曲,突出表现为农村教育的薄弱和边缘化;城乡、地区和阶层之间的教育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突显,教育品质恶化。
5、就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而言,超越持续50余年的精英主义路线,基础教育均衡化、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方针已经提出。在学校教育的现实中,仍处于国家本位与个人本位价值混合和调整的状态。
6、就社会现代化而言,最重要的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和学校制度。它意味着建立教育的公共性、全民性、人文性、民主性,建立教育公共财政制度,建立学术本位、学术内行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等等。
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展望
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并结合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以资当前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制定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借鉴。
21世纪,中国将步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知识传递、知识创新的基地,大学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将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同时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探讨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无疑对当前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制定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办学主体多元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高等学校也正在引入市场机制,以实现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配置。国家、企业与个人都是教育的受益者,依据经济学上的成本分担理论,本着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国家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该分担高等教育的成本。2l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将进一步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这也是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
(一)国家各级政府办学
我国公立高校经费来源正在由以中央拨款为主改变为中央和地方拨款相结合的形式,并且逐步向以地方政府拨款为主(主要指省级政府)的方式转变。据统计目前我国政府拨款只能满足高校维持运作开支的50%左右,其余50%的经费要靠高校自己去筹措。但这不能根本上解决公立高校的办学经费,国家各级政府还应该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有位西方国家的校长曾经说过“谁在最不应该节俭的地方节俭,谁就将失去未来。”我国教育经费的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国家首先必须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二)社会力量办学
社会力量办学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企业办学和个人办学。企业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其中的核心是人才市场的挑战,对企业来讲,能否拥有具备现代科技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将从根本上决定其在21世纪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胜负。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讲,企业投资办学不失为明智的举动。有远见的企业家,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已经开始关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些企业已经投资于高等教育领域。但是,目前社会力量办学还不规范。毕竟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文化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并不是容易把握的事,并且需要很多资源(包括资金、场地、校舍、实验设备、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不是仅仅有钱就可以办学的。因此国家不能任其自由发展,还必须有相应的政策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的办学行为。目前已有部分民办院校由于不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被宣布停止办学。
二、办学权力自主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本着“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原则,全国已有612所高校合并组建为250所,原国务院部委管理的400余所高校多数改为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初步建立起了中央和省两级政府管理的体制,国家各部委原则上不再办学。政府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规划、拨款、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进行宏观管理,确立和落实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地位。相应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办学活力和主动适应社会能力不断增强。高校办学权力自主化突出地体现在内部财务管理、用人制度、面向社会等三个方面。
(一)高校内部财务管理
随着社会资金进入高等教育领域,高校的经费更多地来源于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因此高校在经费的使用上向国家直接负责的方式将会发生变化,还必须向除国家外的投资主体负责。我国有部分高校已经在尝试建立*骆永进:男,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99级硕博连读研究生。骆永迸: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展望87现代大学制度,与传统的大学制度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成立学校董事会,负责筹集办学经费,校长向董事会负责。学校办学经费的使用权也由校董事会负责,不必层层上报,这样高校财务管理的自主权将进一步扩大。
(二)高校用人制度
高校的用人制度一直在困扰着高校管理人员和广大教职工,由于长期以来计划体制的影响,高校没有较大的用人自主权。但是目前各个高校都在积极开展用人制度的改革,以便建立起有利于发掘和鼓励人才的用人机制。改变过去统得过死的用人制度,允许高校教师自由流动,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本身的潜力和才能得到更为有效的发挥,有利于教师个体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促使高校创造更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条件,以吸引人才。从整体上来讲,高校用人制度的改革,可以使教师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
(三)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
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主要是指高校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间接为社会服务,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由于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要求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设计、人才培养的模式、人才的培养规格也必须多样化,并且能够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做及时的调整。这就从客观上要求高校必须拥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办学形式多样化
随着学习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将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不但适龄人口即18—22岁的人,需要接受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已经参加工作的成人也需要接受适合其实际需要的、各种各样形式灵活的高等教育。为了满足各个年龄阶段和不同职业的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我国已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比如: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自学考试和各种短期的在职培训等等。
(一)学历教育与非学历高等教育逐渐融合
以前由于办学条件的制约,我国的非学历高等教育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同时由于认识上的偏见,导致其办学规模小、质量低,影响着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面向在职人员的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将成为一种必须,而不仅仅是学历教育的一种有益的补充。我国高等学历教育也将进一步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这意味着,高等学历教育也将为了满足社会各阶层对高等教育的多样需求,而进行相应的改革,将会本着“宽进严出”的原则,逐步放宽招生条件;在学习年限上将打破全日制的模式,向全日制和部分时间制结合的方式转变。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并逐步向相互融合方向发展。
(二)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将构筑起我国21世纪终身教育体系2l世纪我国将步入学习化社会,学习将会成为每个人的终身需要。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将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学习者对高等教育的
需求,将是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成人高等教育是指高等学校和其它高等教育机构为完成中等教育基础上的成人实施的教育活动,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不受年龄的限制,并且办学形式比较灵活,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继续高等教育的需求,其发展潜力是相当巨大的。成人高等教育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迫切需要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加快科技进步的速度,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社会对科技型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型科技人才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由于其对学习对象的年龄限制少,形式灵活,尤其是不要求参加自学考试的学生到校学习,不影响学习者个人的日常工作,给予学习者高度的学习自由,因此从一开始实施自学考试,其发展速度就比较迅速。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和时间将成为最稀缺的资源,人们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要求接受继续高等教育的愿望将更加强烈。将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的立体式终身教育体系是21世纪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四、管理科学化、民主化随着我国宏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也将进一步走向深入。21世纪高校的管理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将由专制管理向民主化管理方向发展。
(一)高校内部管理机制
随着现代管理理论与决策科学的发展及其在高校管理当中的应用,我国高校将进一步由过去的以经验管理为主的方式向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科学管理为主的方式转变。以往的学校教育管理只强调教育领域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管理同一般管理的共性,过多地强调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偏重以经验为主的管理方式。譬如说高校普遍没有建立起管理信息系统(Ⅷs)这一万方数据88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年第1期重要的现代管理工具,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高校本身却在为政府和企业开发各种管理信息系统。是高校自身没有意识到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吗?应该不是,因为他们在推销其科研成果时,极力向用户宣传其使用价值。那么原因在哪里呢?这就是上面提到的,高校的管理者过多地强调教育领域的特殊性,而没有充分注意和强调教育管理同一般管理的共性。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告诉我们,教育管理的本质是现代管理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教育管理是管理的一个分支。因此高校的管理者应该着重强调教育管理中管理的一面,有意识地将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引入到高校的实际管理当中,促使高校管理由经验式管理向科学化管理方向转变,以充分利用高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更有效地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及其近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
(二)管理民主化
现代大学在学术与具体事务的管理上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力,尤其是有着学术自由的传统,最早提出并实施学术自由的是德国的冯•洪堡,现代美国高校也基本上继承了这一传统,在大学里面普遍设有教授委员会,其主要任务与使命是对学术方面的事务做决策。现代大学的这一特征,表明了教授在学校事务,尤其是学术事务的管理当中享有很大的自主权力。这也是现代大学管理民主化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与深入,教授在高校管理尤其是在学术事务的管理中将拥有更大的决策权力,这是现代大学管理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我国高校管理向民主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之一。现代大学在管理方面的另一个变化,就是在对学生具体事务的管理上,给予学生自己很大的自主管理的权力。制定各种政策鼓励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包括学生成立各种社团,设立学生管理机构),大学只是在宏观上给予方向性的指导。在这一方面,我国地方高校也在积极行动。具体就是让学生自己参与学校学生事务的管理过程,鼓励学生组织各种社团,成立学生会,管理具体的日常学生事务。学校设有主管学生工作的机构,负责审批学生社团,指导学生会的管理工作,但仅限于在宏观层次上的指导。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我国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正在向科学化、民主化的方向发展,21世纪我国高校管理仍将向这一方向发展。
五、网络化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极大地影响着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高等教育的网络化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在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网络化更是发展神速。仅以美国为例,据统计到1998年,在美国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开展远程教育的高校占总数的60%左右,比三年前增长了3倍,其余学校也将在3年内开始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教育,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网上学习得到相应的学历和学位。
(一)我国网上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顺应高等教育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我国教育部已经批准31所高校进行网络教育的试点,其中一些高校已经开始招生。根据教育部关于试点高校开展远程教育的政策,获得开展网络教育的试点高校可以进行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在专业设置方面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向修满学分的学生发放学历和学位证书。据中国教育报报道,中国目前网上学生已达18万人。网络的优势在于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利用现代资讯技术和现代教育资源的优势,把网络与教学直接连接起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个人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可以自由选择上网学习的时间和地点。这将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随着我国网上高等教育的开展,将会有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二)高校校园网络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国内已有400余所大专院校建立了校园网,但离真正的远程教育和网络建设还有一定差距。即便是已经开展远程网络教育的高校也基本上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与传统的基于电视广播的远程教育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网上传输的课件基本上是纯文本式或者是可以传输声音、图像和文本的多媒体课件,还没有实现远程实时、互动式教学。这就限制了网上教学的形式,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而不能和教师进行实时的信息沟通和交流。要使远程网络教育更好地发展,并体现其突出的优势,必须加强高校校园网络的建设,并且开发出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软件;进一步完善远程网络教育的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保证网络教育的质量,促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向着网络化的方向迅速发展,为更多的公民提供高质量的远程网络教育。
六、大众化、普及化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一般都经历三个阶段,即精英教育阶段、大众化阶段和普及化阶段。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大众化,正向普及化阶段发展。当前我国也在积极地推行高校扩招政策,正在向大众化的方向奋斗。
(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状’就在人们关于高校扩招是否合理的议论当中,我国高校近年普遍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并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据统计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10.5%,万方数据骆永进: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展望892000年已超过11%。根据乐观的估计我国原定2010年毛入学率达到15%的目标,以现在的发展速度有可能提前实现。暂且不论高校扩招有利于拉动内需,以缓解经济发展的压力,单从高校扩招可以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即从受教育机会均等的角度出发,高校扩招,对逐步实现大众化的目标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2l世纪的目标——高等教育普及化
随着在2l世纪初叶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得到实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人们民主意识的提高,将会有更多的人要求接受高等教育,可以说高等教育普及化是2l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任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数量发展与质量提高两者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我们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如何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过程中处理好这一矛盾,应是所有关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人士着重考虑的问题。
七、国际化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有各种说法,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为了本文论述的方便,在这里将其内涵归结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大学教育面向世界,以具体多样的高等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吸收、借鉴世界先进办学理念为核心,改造高等教育及其管理模式,进而达到提高本国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活动。是将国际的多文化的因素综合到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中的一个过程,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是有利于各国利用国外资源,促进本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我国从1978年开始积极推行高等教育国际化,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与国外高校的跨国交流与合作办学的范围在迅速扩大,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国内各个大学都很重视与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知名大学更是重视这一点。北京大学自从1998年百年校庆后,掀起了新一轮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热潮。目前,北京大学已经和遍及世界47个国家和地区的174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关系。清华大学近年来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所大学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在扩大与国际教育、学术机构交流的同时,清华大学与海外企业界也保持了良好的互利合作关系,企业合作委员会海外部成员已达28家,增强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实力,促进了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除了知名大学的国际化行动之外,国内其它地方大学也在积极地推进自己的国际化进程。通过与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有效地提升了我国高校的国际知名度,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及社会服务能力。
(二)入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要求
目前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与中国进行双边市场准入谈判的三十七个世贸组织成员中,已有三十六个同中国结束谈判,只剩下墨西哥还没有同中国签协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重点已经由双边谈判转入多边谈判,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书等多边法律文件的起草工作。如果后续谈判顺利的话,我国将在21世纪初叶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世将会使中国经济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如何在对外经济贸易中维护中国的利益,充分利用国外资源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都从客观上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能够培养出大量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熟悉国际规则的高素质国际型人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将进一步向国际开放,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开放式大学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将成为我国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