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是什么意思
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简称PHEIC)是指“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它国家公共卫生风险,并有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的不同寻常的事件。”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PHEIC是为了面对公共卫生风险时,既能防止或减少疾病的跨国传播,又不对国际贸易和交通造成不必要的干扰,使相关国家地区遭受经济损失。根据疫情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宣布PHEIC后随时可以撤销及修改。发布后有效期为3个月,之后自动失效。
(1)以下哪个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扩展阅读:
确定流程:
世卫组织总干事应根据最接近正发生的具体事件的专业和经验的领域,从“《国际卫生条例》专家名册”中选出若干专家,组成突发事件委员会(又译为“紧急情况委员会”),召开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
是否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个重要考量标准是,病毒是否具备持续的人际传播能力。
世卫组织总干事将征求突发事件委员会的意见,最终决定某一事件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在某种疫情被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WHO总干事和各成员国需要根据委员会的建议,采取行动应对危机。根据2005年的《国际卫生条例》,各成员国均负有对“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出迅速反应的法律责任。
在这之后,WHO总干事有权力向其他国家发布建议,例如敦促它们不要在疫情爆发时关闭边界,不要对疫情爆发国实施旅行和贸易限制。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一旦其他国家实施这些限制,就形同实际意义上的经济制裁,这可能会使疫情爆发国隐瞒疫情的真实情况,对于疫情的全球应对非常不利。
另外,宣布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界卫生组织会发布一个临时建议,包括各国对人员、物品及交通工具应采取的卫生措施。并协调全球人力物力,必要时给予发生PHEIC地区指导与帮助,例如筹集外界援助资金等。
B. 新冠病毒疫情被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有哪些影响
突发的卫生事件会让我们的经济有些影响。
谭德赛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主席亲自指导和部署了防疫工作。中国始终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及时发布信息,快速识别病毒并共享基因序列,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控制流行病的传播,不仅体现了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高度责任。同时也大力支持全球疾病预防和控制。他认为中国将有效控制并最终克服这一流行病。中国在抗击这一流行病方面的努力值得尊重和赞赏,值得学习和赞扬。实际上,中国采取的许多预防和控制措施远远超出了应对紧急情况的要求,为各国制定了新的防疫基准。
C. 什么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 还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 , 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
国际关注的是范围涉及广的事件。
D.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只被宣布过五次,为什么埃博拉疫情就占了2次
因为死亡率太高。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通过接触病人的血液或其他体液,经皮肤、呼吸道或结膜感染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潜伏期2至21天,病死率高达50%至90%,临床症状为急性起病,发热并快速进展至高热,伴有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等,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等,病程第3至4天后会出现持续高热,感染中毒症状及消化道症状加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休克及多脏器受累。
不接触血液、体液,以及被污染的物品;避免与动物的接触,不吃不熟的肉类以及野生动物;经常用肥皂洗手,尽量不用手接触眼睛、鼻子和嘴,必须接触时请确保手的干净;医务人员接触病人时要做好防护和自我保护,做好院内感染控制;疫区归来的人员应提高警惕,如有不适,请迅速就医或与疾控中心联系。
E. 以下哪些属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具备的特征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F. PHEIC有哪些
2009年以来至2020年1月,WHO共宣布了六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2009年——H1N1猪流感
2009 年甲型 H1N1 流感。4 月起,甲型 H1N1 流感开始在墨西哥爆发。随后,该疫情迅速蔓延至中国乃至全球,成为了 PHEIC 的第一次实践。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
2、2014年5月——骨髓灰质炎
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是仅有的两个报告了脊灰炎病例的国家,而尼日尔爾利亚作为有脊髓灰质炎流行的第三个国家,自 2014 年7月24日以来,未发生过I型野生脊灰病毒导致的病例。
3、2014年8月—西非的埃博拉疫情
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瑞士日内瓦宣布,在西非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已构成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世卫组织还建议,所有报告有埃博拉疫情的国家都应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4、2016年—寨卡病毒
2014年2月,智利在复活节岛发现了寨卡病毒感染的首位本土病例,最终导致了 4000 例感染孕妇分娩了小头畸形儿。
5、2019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疫情
2019年7月17日,世卫组织将刚果(金)埃博拉疫情定为PHEIC,当时总病例2532例,死亡1705例,每周新发80例。3个月后再次评估决定延续。截至2020年1月20日,总病例已达3416例,死亡2237例。
6、2020年1月—中国境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当地时间2020年1月30日,世卫组织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以下哪个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扩展阅读
1、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简介
根据2005年通过的《国际卫生条例》,“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它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并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的不同寻常的事件。”
该定义暗示出现了如下一种局面:当前事件情况严重、突然、不寻常、意外;对公共卫生的影响很可能超出受影响国国界;并且可能需要立即采取国际行动。
2、影响事件是否构成PHEIC的因素
疾病感染病例、死亡病例、传染性、治疗效果、疫区人口密集程度;病情发展速度;是否传出国境;是否需要限制国际旅行及贸易等。
G. 历史上有哪些“国际突发卫生事件”
2009年以来,WHO共宣布了六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第一次是在2009年,随着H1N1猪流感大流行的爆发。
第二次是在2014年5月,当时小儿麻痹症似乎再次激增,威胁着根除工作。
第三次是2014年8月,当时西非的埃博拉疫情已逐渐失控。
第四起事件与2016年的寨卡病毒有关。
第五起事件发生于2019年,是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爆发的另一起埃博拉疫情。
第六起事件发生于2020年1月,中国境内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发展历史:
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21世纪第一次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各国在这次事件中意识到,当前人员流动速度快数量大,今天聚在一起的一群人,明天就可以分布到世界各地。公共卫生安全不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自己的事情,已经成为需要全球协作解决的问题。
为了再次面对相似事件时,各国能有效预防和应对,世界卫生大会在2005年将旧条例修订为《国际卫生条例(2005)。
(7)以下哪个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扩展阅读:
世卫警告六大级别:
一级:流感病毒在动物间传播,但未出现人感染的病例。
二级:流感病毒在动物间传播,这类病毒曾造成人类感染,因此被视为流感流行的潜在威胁。
三级:流感病毒在动物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这类病毒已造成零星或者局部范围的人感染病例,但未出现人际间传播的情况。
四级: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播并引发持续性疫情。在这一级别下,流感蔓延风险较上一级别“显着增加”。
五级:同一类型流感病毒在同一地区(比如北美洲)至少两个国家人际间传播,并造成持续性疫情。尽管大多数国家在这一级别下仍不会受显着影响,但五级警告意味着大规模流感疫情正在逼近,应对疫情采取措施的时间已经不多。
六级:同一类型流感病毒的人际间传播发生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地区。这一级别意味着全球性疫情正在蔓延。
采取措施:
世卫组织继续提供一切必要的技术和业务支持。国际多学科专家组协助调查疫情的动物源、人际传播程度、病例筛查、研究疫苗及疾病治疗。
专家组将向国际社会提供疫情局势及其潜在的公共卫生影响。
H. 中国会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被确定为疫区吗
截止至2020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没有把中国列入疫区,但是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即PHEIC,“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布并不意味着中国成为“疫区国”。
世卫组织早就取消了“疫区国”的概念,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经济制裁相提并论,是不正确的。事实上,世卫组织此次在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同时,强调不建议实施旅行和贸易限制。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根本上来说是警报机制,用以预警其他国家加强防控,而且发布后有效期为3个月,可根据疫情发展随时撤销或修改。一个不远的例子是,2016年2月,巴西寨卡病毒疫情也被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这并没有影响8月巴西奥运会的正常举办。
(8)以下哪个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扩展阅读
PHEIC历次事件
2009年以来,WHO共宣布了六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第一次是在2009年,随着H1N1猪流感大流行的爆发。
第二次是在2014年5月,当时小儿麻痹症似乎再次激增,威胁着根除工作。
第三次是2014年8月,当时西非的埃博拉疫情已逐渐失控。
第四起事件与2016年的寨卡病毒有关。
第五起事件发生于2019年,是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爆发的另一起埃博拉疫情。
第六起事件发生于2020年1月,中国境内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