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方式
一、出口模式
出口模式包括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两种方式。
间接出口是指企业通过本国的中间商(既专业性的外贸公司)来从事产品的出口。
直接出口是指企业拥有自己的外贸部门,或者使用目标国家的中间商来从事产品的出口。。
二、契约模式
契约模式主要包括:许可证模式、特许经营模式、合同制造模式、管理合同模式和工程承包模式、双向贸易等六种。
三、投资模式
投资模式属于进入国际市场的高级阶段。
我国的“走出去”战略所指的主要就是投资模式。投资模式包括合资进入和独资进入两种形式。
1、合资进入。合资指的是与目标国家的企业联合投资,共同经营、共同分享股权及管理权,共担风险。合资企业可以利用合作伙伴的成熟营销网络,而且由于当地企业的参与,企业容易被东道国所接受。但是也应看到由于股权和管理权的分散,公司经营的协调有时候比较困难,而且公司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有可能流失到对方手里,将其培养成将来的竞争对手。
2、独资进入。独资指企业直接到目标国家投资建厂或并购目标国家的企业。独资经营的方式可以是单纯的装配,也可以是复杂的制造活动。企业可以完全控制整个管理和销售,独立支配所得利润,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也不易丢失。但是独资要求的资金投入很大,而且市场规模的扩大容易受到限制,还可能面临比较大的政治和经济风险,如货币贬值、外汇管制、政府没收等。
四、国际战略联盟
国际战略联盟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为了相互需要,分担风险并实现共同目的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国际战略联盟是弥补劣势、提升彼此竞争优势的重要方法,可以迅速开拓新市场,获得新技术,提高生产率,降低营销成本,谋求战略性竞争策略,寻求额外的资金来源。
拓展资料:
进入国际市场模式是指国际营销企业进入并参与国外市场进行产品销售可供选择的方式。归纳起来,具体包括三大类:一是出口,即国内生产,国外销售,这是一种传统,简单,风险最低的进入方式;二是合同进入,又称非股权进入,它有多种具体的形式,而且富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三是对外直接投资,又称股权进入,即企业直接在目标市场国投资,就地生产,就近销售。
⑵ 什么是品牌国际化运营模式品牌国际化运营模式有哪些
品牌建设与发展成为全球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创建国际性着名品牌成为众多企业全球化战略中的核心内容。
一、企业品牌国际化经营的一般模式
很多企业在面对不同的目标市场时都在实践中根据自身情况选取了不同品牌经营模式。
(一)以企业品牌经营发展历程为标准
1.品牌定位国际化模式
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需要有精确的品牌定位。品牌定位国际化模式将全球视为一个完全相同的市场,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是具有无差异性特征的子市场。它能让消费者明确、清晰地识别并记住品牌的利益与个性,是驱动消费者认同一个品牌的重要力量。
2.品牌延伸模式
品牌延伸为品牌的扩张提供了捷径,扫清了障碍,使企业品牌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品牌延伸决定品牌的经济价值。知名企业的畅销品牌可以带来很多品牌延伸的机会,品牌延伸的成功是企业跨地区跨国发展的成功条件之一。
3.兼并收购品牌模式
这种模式缩短了消费者认知和接受的时间,降低市场进入的难度,有助于形成后发优势,培育和壮大自主品牌,缩短与国际大品牌的差距。对于资金实力较为雄厚,有一定跨国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来说,兼并收购是一种较为有利的品牌经营模式。
(二)以产品的多样性和单一性为标准
1.多品牌模式
它是指企业决定在同一类产品领域同时经营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互相竞争的品牌。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在经营上也是相对独立的实施。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实现对消费者的交叉覆盖,并且能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2.单一品牌模式
单一品牌是相对于多品牌战略而言的。企业所有产品共用一个品牌,可以大大节省传播费用,有利于新产品的推出,容易得到消费者的信任。
(三)以对全球化和本土化问题处理的方式为标准
根据对全球化和本土化问题处理的方式不同,品牌国际化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1.标准品牌全球化
这种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在所有的营销组合要素中,除了必要的战术调整外,其余要素均实行统一化和标准化。即将全球视为一个完全相同的市场,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是具有无差异特征的子市场。从行业和产品上来看,实行这种策略的主要是一些高档奢侈品和化妆品,也有部分是食品品牌。
2.模拟品牌全球化
即除了品牌形象和品牌定位等主要的营销要素实行全球统一化以外,其他要素如产品、包装、广告策划等等,根据当地市场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以提高品牌对该市场的适应性。从行业上来看,比较典型的是汽车行业。
3.“标准”品牌本土化
这是一种国际化程度最低的品牌国际化策略。在国际化策略实施的过程中,所有营销组合要素的出台,都要充分考虑所在国的文化传统、语言,并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加以适当的调整。这主要是一些食品和日化产品。
4.体制决定的品牌全球化
所谓体制决定是指由于某些产品的特殊性,它们的营销并不完全取决于企业本身,而要受所在国贸易和分销体制的巨大影响,从而企业只能在体制约束的框架内做出统一化或者本土化的决策。典型的行业是音像制品行业。
品牌国际化的第一种模式,品牌的形象和定位一般不实行本土化策略,否则将失去品牌个性,影响到品牌的促销力。但由于存在着若干影响和制约品牌国际化的因素,如下图所示,纯粹的品牌国际化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第一种模式只是一种理想模式而已。
最优秀的国际品牌往往都是采用第二种模式,即所谓的“全球思考,本土执行”,或者说是“全球兼顾当地”。也就是说首先要有全球意识、在全球范围内做整体计划,在实施计划的时候则要因地制宜。据有关学者对亚洲市场的研究表明,多数的跨国公司采用标准化和本土化相结合的品牌国际化策略,即在品牌的战略决策方面(如品牌定位、品牌个性、广告主题等)较多采用标准化决策,在品牌的战术决策方面(如品牌名称、广告表现形式和媒体选择等)较多采用本土化决策。
⑶ “宁八坊”八宝茶品牌国际化之路策略研究
摘 要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这个大舞台。华为公司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代表,其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策略对中国企业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有重要的影响。华为公可在国际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抓住机遇,面对挑战,其发展思路和处理方式对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中国茶文化随着历史潮流的演变而流传至今,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本文从“宁八坊”八宝茶产品,品牌等方面进行研究,增加对中国茶文化了解及对中国文化认同感。通过八宝茶探讨对中国茶文化进行探讨,推广中国茶,打造品牌进入国际市场。
关键词: 八宝茶 营销策略 品牌
Abstract
China has become the second largest economic system in the world, and more Chinese enterprises are moving to the stage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Huawei Company,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ts way of entering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its strategy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entry of Chinese enterprise brands into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Huawei can seize the opportunity and face the challenge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ts development ideas and handling methods have a goo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to enter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historical trend, Chinese tea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ight treasures tea procts and brands from the aspects of “NingBaFang”, and increases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tea culture and the sense of identity of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Assorted Chinese Herbal Tea to explore the Chinese tea culture, promote Chinese tea, build a brand to enter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Key words:
AssortedChinese Herbal Tea marketing strategy brand
1 导论
1、1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Interbrand公司是全球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品牌咨询公司,是能够作为衡量一家企业品牌价值的依据。2015年,华为在其公布的全球最有价值的100个品牌排名88;2017年排名70;2018年排名68,三年的时间,华为的全球品牌价值排名上升20个名次,可见华为在不断的进步,不断地提升自我的品牌价值,在国际品牌群雄林立中占有稳固的一席之地。那么,其他中国企业品牌该如何进入国际市场?即将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1、1、2研究意义
国内为了更好的顺应国际内外市场环境条件的变化,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这也是国内品牌进入国际市场的良好契机。本文进行STP战略分析,SWOT分析,分析了华为手机在国际市场环境中的优劣势,机会和威胁,然后采用4P营销策略,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对宁夏八宝茶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1、2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的差异
国内品牌是指国内知名度较高,产品辐射全国,全国销售的产品。
国际品牌是指在国际市场上知名度,美誉度较高,产品产品辐射全球的品牌。
1、3宁夏八宝茶发展现状
八宝茶起源于盛唐时期的丝绸之路,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深得宁夏人民喜爱,在西北地区也是家喻户晓。宁夏现有八宝茶生产加工企业200多家,中型企业每家年销售额达500-600万元,产品已销往北京、天津、上海、内蒙古、陕西、浙江等地。并且在宁夏政府对发展八宝茶产业大力支持下,宁夏八宝茶产品频亮相自治区,各类省外推介会上,在此取得了良好的收效,产业规模和品牌效益得到了不断扩大。
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增大,对于养生保健产品的筛选更加挑剔。宁夏八宝茶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品质得到了重大提升,喜欢饮用八宝茶的人群也在不断增加,但产业发展目前仍面临“规模小、品牌弱、经营散”的局面。
1、4中国茶产业发展现状
1、4、1中国茶国内发展现状
中国茶叶种植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第三、创汇第四。中国茶有明显的生产特征:(1)生产主体以农茶为主,(2)区域分布显着,(3)产品结构变化快,(4)经营数量多,龙头企业少,(5)管理水平低,品牌意识差。
下面分析我国近几年内的茶叶发展现状:
图1 2013—2018年中国茶叶消费量统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显示,从2013年,我国茶消费产量呈逐步上升趋势,运用统计学计算,我国每年平均茶消费量高达177万吨,平均增长率为5.9%,可得茶的产品消费越来越多,市场需求量增加,增长发展趋势稳定。
1、4、2中国茶国外发展现状
全球茶产业大国有日本,中国,印度,土耳其等五十多个国家,中国作为产茶大国之一,在全球茶叶贸易中位置十分重要。
图2 2018—2019年全球茶叶消费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显示:2015年开始,全球茶叶消费量在短短三年内提高67万吨,消费增长速度飞快。结合图1、图2,中国茶消费每年占全球茶消费最高可达33%,消费比重逐年上长。如图可见,全球茶叶消费量也呈稳定的增长趋势。由此推断,国际市场茶的需求量也在逐年上涨,对于中国茶产品有一定的消费市场,来推广中国茶产业,茶品牌。
图3 2018年1—10月中国茶叶出口去向低比例图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资料显示:中国茶叶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美国比重略低,主要是由于消费习惯和饮食习惯。亚洲国家的出口比重较大,离不开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和友好的外交和贸易。亚洲国家是中国茶的主要出口国,欧美国家潜在的消费市场。中国茶要想走向国际化的品牌道路,不仅要抓住现有的亚洲出口国,还要开拓更多的潜在国家,开拓市场。
2 公司简介及产品介绍
2、1宁八坊工贸有限公司简介
宁夏宁八坊工贸有限公司创立于2018年年初,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宁夏特产,养生八宝茶系列,花草茶系列,枸杞系列等养生产品,是一家集生产、研发、销售、茶文化体验一体化的企业。宁八坊八宝茶在传统八宝茶的基础上先后研发出十几种新口味,花草茶口味有三十多种。宁八坊创始人叶川始终坚持制作纯天然、环保、绿色、健康的八宝茶;追求悠闲自在、幸福温馨的生活方式。
2、2宁夏八宝茶文化简介
八宝茶原本是居住历经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宁夏人民用来招待远行的马帮人民的一种饮品。八宝茶是宁夏人们必不可少的话题。作为宁夏人们的传统茶饮,它不仅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其科学的配方及醇香的口感也深得人们的喜爱。宁夏人热情好客,待客必冲泡一碗热气腾腾的八宝茶。无论是过路客还是人们劳作回来,一杯香气扑鼻的八宝茶,大汗淋漓,既缓解疲劳有养生。经常喝八宝茶有提气补虚,驱寒健胃,提气补脾,明目清心,延年益寿的保健作用。
2、3八宝茶产品介绍
八宝茶,也称“三炮台”,以茶叶为底,掺冰糖、枸杞、红枣、核桃仁、桂圆肉、芝麻、葡萄干、苹果片等,根据季节变化及不同人的喜好可加入玫瑰、或菊花、或核桃、或洋参、或决明子等,形成风味独特的一种养生保健茶饮。八宝茶需要用滚开的水冲泡,使每种配料都释放出滋味,喝起来香甜可口,香气清婉、浓醇爽口、馥郁宜人、滋味独具。经常喝八宝茶有提气补虚,驱寒健胃,提气补脾,明目清心,延年益寿,美容养颜的保健作用。
3中国茶宏观环境分析
3、1经济环境分析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华为年总资产大约800亿美元,有着相当雄厚的经济实力。随着全球经济化发展,消费者人均消费能力提高。养生观念深入人心,消费这对于健康的消费力度大大提升。
随着多边贸易自由组合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有益于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大展手脚。
3、2文化环境分析
近年来,国际盛行中国风,中国元素,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化始终吸引着国外的消费群体。茶在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电子化信息的迅速发展,国内外消费者对于中国茶文化信息的共享更加充分,“回味”八宝茶本身就是中国元素文化的代表之一,有更大国际市场优势。
3、3政治环境分析
中国企业,品牌在国际政治环境中也是波折重重。华为公司在国际竞争中遇到的挫折及其解决办法,是值得中国企业,品牌值得借鉴的。
其他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可能会采取一些狭隘的做法,但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与强调自由市场的国际贸易,企业需要寻找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避免极端的贸易摩擦,避免打击。中国向来是和平和正义的代表,重外交,发展经济,“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强化合作机制,着力构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是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化的良好机会。
4 SWOT分析
4、1八宝茶的优势
产品优势:原材料生产成本低,质量优良,种类齐全,搭配得当,泡出的茶水香甜可口,老少皆宜。
八宝茶具有独特品质,养生保健,产品概念完全的切合了符合当代追求健康的消费需求,是绿色产品。八宝茶泡法简单,只需一壶滚烫的开水和一包八宝茶即可。
文化优势:中国许多茶结合了地理及人文因素,具备独特魅力,文化内涵丰富, 如西湖龙井、洞庭碧罗春、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安溪铁观音等。中国高端茶的品质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 具有深厚的底蕴。八宝茶是古丝绸之路回族和东方之间的羁绊,有着悠久雄厚的文化底蕴,在当地消费者心里地位高。在人们心中有着“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强烈认知。
4、2八宝茶的劣势
产品档次模糊:八宝茶产品层次模糊,中、高、低档层次不分明,产品线窄,没有形成结构合理的等级产品,中档,高档产品较少,梯度力分配不明显。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尤其是高档消费群体,八宝茶普通消费品会拉低消费档次。
品牌劣势:“宁八坊”八宝茶的知名度不高,相对于名牌养生茶,“宁八坊”八宝茶的名气较低,中高档产品较少,市场认可度不高。企业经济实力不强、品牌建立意识不强。专业营销人才不足,特别是面对国际市场,电商市场,队伍规模小,建设薄弱。对于现代科技的应用需要加强。茶企的质量稳定工作需要加强,质量才是硬道理,是打造品牌知名度的关键。
4、3八宝茶的机会
政策支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 中国茶企走出国门的条件更加良好。从科技方面看, 互联网、移支互联网及相关软硬件技术的发展, 为茶企营销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创造需求提供了优良条件。
养生保健的消费文化:消费提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八宝茶具有养生保健的功效,香甜可口。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为了健康愿意花钱的意愿将增强,这也进一步促进八宝茶消费行为的增加。
4、4八宝茶的威胁
竞争对手:同类企业间竞争激烈,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受大企业的压制。由于存在无序竞争,以次充好现象, 对茶形象造成伤害。中国是种植第一大国,但是日本的茶道在国际更受欢迎,这对于中国茶叶品牌走向国际是阻碍。
渠道缺陷:茶叶营销渠道建设不够完善, 同中间商的议价能力不强, 易受中间商的价格压制。茶叶在是易受潮产品,产品的运输和包装是是一大威胁。国外品牌建立了较高的知名度及美誉度, 占领了一些重要的细分市场。
政治因素:部分国家为了保护国内经济,打压抵制中国品牌的进入。
5 STP战略分析
5、1市场细分
5、1、1人口细分
养生保健的概念主要存在于人们的意识里,生理差别小。年龄划分,主要是中年、老年,其次是青年。中年人有固定的收入,是主力消费群体,在生活中优越感和压力并存,通过消费从中获得幸福感,并渴望减轻来自生活与工作的压力,身体的健康对他们至关重要。老年消费群体主要以养生保健为主,重视产品价值,寻找一下排遣的途径,比如喝茶,既能排遣无聊,又对身体有好处。现在青年人养生的观念开始强烈,是一个有潜力的消费群体。
5、1、2地理细分
在中国,南北方口味差异化明显,南方人更喜爱绿茶、黑茶及乌龙茶,如龙井、普洱茶、铁观音等等,讲究喝茶的韵味。北方寒冷,多选择能够暖身的红茶或是花茶,北方人较少在意饮茶的意境,茶,能解渴暖胃便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北方人也转换了粗糙的性格,也开始了静下泡一杯功夫茶的喜好。
在国外,日本偏爱喝冷麦茶,韩国有煮茶法,喜欢热水浸泡,熬煮茶。英国有着名的下午茶,茶水配就糕点。欧洲一般都是红茶,但是德国人更喜欢花果茶,各种花瓣,苹果干、山楂干等搅拌在一起制作的里面没有茶叶。
5、2目标市场
八宝茶主要消费群体定义在60岁以下,25~45岁为重度消费群体。消费者都有喝茶的习惯,都有养生保健的消费观念。
5、3市场定位
5、3、1产品定位
产品包装款式众多,价位齐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产品定位为低,中,高三种,有商务八宝茶,休闲八宝茶,和礼品八宝茶。中低端产品满足大多数的消费群体,高端产品满足高端消费群体。中低端档次的产品用于生活,高端由于礼品赠送,旅游产品。
5、3、2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语:养生保健好,八宝茶以养生保健茶为重点,多元化开发八宝茶品牌。简单明了的语言,用品牌定位语直接告诉消费者八宝茶的功能效果,养生保健,给予消费者心里暗示,强化品牌效果。
6营销策略
6、1产品策略
包装:不同档次的产品,包装与产品相辅。高档次产品包装质量尊贵豪华,且有较高观赏性、保存性;中低档茶可采用木式、纸式、铁式材料制作,形状个性化,有产品可供参考的图案,个性鲜明,易于识别辨认,吸引眼球。
质量:质量方面严格把关,产品分类清晰,保证产品质量,茶水色泽清澈无杂质。
6、2价格策略
产品定价根据产品档次,性价比高,产品定价名副其实。国内定价,根据中国文化因素定为x.99,x88,x99等有良好意义的价格标码。寓意长久,养生保健,发达昌顺。国外定价要避免消费者认为不吉利的数字,例如13这样的数字。
6、3渠道策略
直销渠道建设:渠道扁平化,减少中间供应商,更加直接把握产品,加强产品渠道管理。
特许经营:特许经营,经营成本低,有利于更宽的开拓展企业产品、品牌。
铺货:向沃尔玛,唐人街店铺和各大商场,茶叶批发市场铺货,减少产品流通环节。铺货可以是消费者直接看到,了解到产品。
选择性铺货:在大型酒店,茶馆铺货。大型的酒店一般都有直接经营的店面,而且主要是消费要求比较高的旅游群体的食宿地点,通过在此销售,更加容易接触消费群体,产生购买行为。
6、4促销策略
6、4、1广告促销
明星代言:具有健康形象的例如演员彭于晏,奥运冠军孙杨等,加大八宝茶保健产品的开发和保健功能的宣传力度。
公益广告宣传:拍摄公益广告,大力弘扬八宝茶茶饮文化,把八宝茶文化切合到关注健康的主题,宣传爱护身体,保持健康的公益主题,从而塑造八宝茶品牌。
6、4、2销售策略
捆绑销售:将宁夏八宝茶与立顿红茶进行捆绑销售。(立顿是全球最大的茶叶品牌。它既代表茶叶的专家,又象征一种国际的、时尚的、都市化的生活。)八宝茶是独特鲜明的养生保健茶。将八宝茶设定为优惠购买,降低销售成本和广告费用。两者产品的差异性提高了服务层次。提升品牌形象,捆绑销售可以达到品牌形象的相互提升。八宝茶通过和立顿的联合捆绑,提高其产品和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立顿可以借助八宝茶的核心优势互补,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更加完善,顾客满意度进一步增强,品牌形象也更优化。
展会营销:近年宁夏政府对发展宁夏八宝茶大力支持。八宝茶可以联合宁夏银川中阿博览会召开会议作为招待茶水,在展会展出。八宝茶是丝绸之路的传承品,无论从文化和感情,让外来来宾品尝,了解感受回乡人热情待客的传统文化,对于八宝茶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线上线下销售:借助电商平台,发展线下体验,线上消费的销售模式,缓解了实体店库存压力,降低销售成本。
搭乘旅游快车:宁夏全域旅游发展蒸蒸日上,2018年外交部向全球推介:开放的宁夏蓄势待发。将塞上江南推向世界,将旅游特色推向全球。
7总结
八宝茶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养生理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受,但是由于品牌营销力度低,使其品牌知名度低。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发达,消费者更加注重本土产业的发展趋势。八宝茶作为有塞上江南之称的特色产品,如何定位八宝茶产品,推广产品,走出宁夏,走出国门,这是值得经营者深思的问题。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一带一路”政策的优惠下,宁夏八宝茶应当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致力于八宝茶品牌发展,和国际市场的走向,打造品牌,做好品牌策划和营销,通过政府支持,国家政策,助力产业,产品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宁夏频道.2018年中国(宁夏)八宝茶文化论坛共谋产业未来,2018
[2]光明网宁夏站.宁夏:助力八宝茶产业快发展,2018
[3]张宏沛.宁夏八宝茶,一年能买三个亿,宁夏食品报网,2018
[4]搜狐财经频道.宁夏推介,宁夏宁八坊工贸食品有限公司荣获2018年中国商业年度创新奖,2018
[5]龚一鸣.安溪铁观音品牌建设策略[C].华侨大学,2015
[6]吴进国内外市场细分研究综述D中国市场,2012(11)
[7]曹向涛;王文基;杜伟;郭光聪;陈承舜;龙丹;景曦.八宝茶养生文化及推广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v.17.77-79
[8]朱立国.云南茶马古道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普洱茶产品营销策划[C].昆明理工大学,2006
[9]立顿网络
[10]捆绑销售网络
⑷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是什么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海尔进入国际化战略正值中国加入WTO,很多企业响应中央号召走出去,但出去之后非常困难,又退回来继续做定牌。海尔认为“国门之内无名牌”,“不是出口创汇,而是出口创牌”,并且提出“下棋找高手”、“先难后易”,首先进入发达国家创名牌,再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
海尔按照“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三步走”思路打造国际化品牌。“走出去”阶段,海尔以缝隙产品进入国外主流市场;“走进去”阶段,海尔以主流产品进入当地主流渠道;“走上去”阶段,海尔以高端产品成为当地主流品牌。海尔也逐渐在国际上树立品牌,成为中国品牌走向全球的代表者。
1999年,海尔在美国建立第一个海外工业园时,受到很多质疑,当时很多媒体说,美国的工厂都到中国来设厂,海尔反其道而行的跑到美国去设厂,最后肯定以失败告终。只看当时,海尔到美国去设厂肯定没有成本优势,但从今天来看,这无疑是个高度前瞻的、正确的决定 。2001年,美国当地政府为感谢海尔为当地所做的贡献,无偿命名工厂附近一条道路为海尔路,这是美国唯一一条以中国品牌命名的道路。
⑸ 当一个中国的品牌进入其他国家的市场时,要如何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需要考虑什么
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当地消费者产生信任
不赞同人文说法,本身是中国品牌,这是优势,为什么要符合当地人文
需要让当地人产生信任,就要给到他们实际可以看到的东西,或者门店,在形象上具有品质,也要带有中国特性,这是跟当地竞争者区分开来
以中国现阶段的国际地位,要好好利用这层影响力
好奇心人人都有,当地消费者,已经对当地品牌很熟悉,所以一个中国品牌的进入,前期是很有优势的
试想一下,国外品牌进入中国,谁不想去体验一下,去看一下呢?
后期,就要看产品和服务,怎样取得口碑和信任了
希望能帮到你
⑹ 如何让本土品牌走向全球化
1、在国际化战略中,品牌的国际化是国内企业绕不过去的门槛儿。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Made in China”应该不仅仅是价格低廉和质量粗糙的代名词,也不应该是低成本劳动力聚集的“血汗工厂”的象征。国际化品牌是什么呢?现实一点说,对于中国国内企业,无非就是寻找一个在国际市场上增加自身产品价值的形象,产品还是那个产品,换个品牌就极有可能使价值翻番。
2、实际上我们正在被各种各样的国际化品牌包围着,它们代表着统一的品质、全球化的服务和不断的技术创新。某种意义上讲,品牌就是对商品价值的一种承诺。在国内企业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化品牌的塑造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目前不少企业正在摸索尝试,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对自己企业来说更为有效的路径。
3、品牌国际化的三种路径 :
继收购德国白电品牌施耐德(Schneider)之后,TCL集团又间接收购了美国Govedio公司。TCL计划在欧洲市场使用施耐德品牌进行销售,在美国市场,将会用Govedio的品牌来销售。加上TCL自有品牌和最近并购的乐华品牌,TCL旗下已经拥有TCL、乐华、施耐德和Govedio四个品牌。TCL的品牌战略非常明确,即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针对不同的营销区域、不同的消费者结构层次积极开展多品牌市场战略。
“施耐德”是德国一个历史悠久且很有实力的品牌,适逢该公司因财务问题而需要清盘,TCL便抓住机会收购其资产及品牌。TCL在越南以“TCL”品牌生产和销售,而在德国则沿用“施耐德”品牌,仍然使用施耐德原有的销售渠道。施耐德这个品牌还可以将TCL带进欧洲的通信、信息等领域,这比他们重新在那里推广自己的品牌显然要快捷许多。
当TCL选择在国际市场上收购当地品牌进行运作的时候,海尔则选择了另外一种品牌战略,在全球各地推出“海尔”(Haier)这一统一的自有品牌。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这样诠释其国际化品牌战略:“收购一个世界名牌或者一个区域性名牌,对海尔来说会节省一点力气,但是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什么?那就是海尔所支付的收购费用中基本上都是无形资产,很少是有形的,最后,海尔还是在做别人的品牌,根本无法树立自己的品牌。”在海尔未来的版图中,将在全球各地推出“海尔”这一统一的自有品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强大的海尔全球帝国。
对于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尤其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多数人想到的是风险,但张瑞敏有着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到美国设厂的风险是创造世界名牌过程当中的风险,“是在寻求发展机会当中的风险,绕过这个风险,可以成功,可以获得新的经验,使我们不断地成长,好像是经过一次涅磐。但是不到美国设厂的风险则是必死无疑的风险,就是你不可能走出去,永远不可能长大”。
有人说基于成本因素考虑,美国人都到中国设厂,海尔凭什么要到美国去呢?张瑞敏认为,海尔走出去的目的,同那些跨国公司“走进来”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创世界名牌。不同的是,跨国公司到中国的目的是从全球战略布局的角度,完善其全球品牌体系。海尔到美国设厂是为了开创自己的品牌体系。张瑞敏认为,如果不在海外树立自己的品牌,海尔最终只能停留在替国外品牌做OEM的阶段,替国外品牌打工,只能维持生存。树立国际化品牌到底要什么?要的就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因此,相对于跨国公司而言,海尔海外创牌的路注定要面对更多的坎坷。
格兰仕在国际化的品牌运作上则选取了与海尔和TCL不同的战略,“不强求在海外市场做GALANZ牌子,重在格兰仕制造”。这是对格兰仕国际化品牌战略的最好诠释。这种模式与台湾的制造型企业如出一辙——以OEM形式赚取制造利润。格兰仕的企业定位是做全球名牌家电生产制造中心,给国际知名品牌做OEM,正是这一定位的体现。格兰仕的这种战略里面还有一个应对反垄断的考虑。他们曾经在阿根廷吃过这种亏,当格兰仕自有品牌在当地的市场占有率突破70%时,遇到了反垄断问题,结果只能眼睁睁地放弃花了四五年心血打下的江山。为此,格兰仕决定降低自有品牌在国外的占有率,通过OEM的方式,以提高产品的占有率来曲线占领市场。格兰仕优势主要集中在制造成本上,但成本优势不能给它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后续动力。今后几年格兰仕的国际化的品牌战略则是自营品牌与OEM贴牌相配合,利用国际知名企业的品牌、销售及服务网络等资源,把自己的产品成功地打入国际市场。这样,格兰仕不仅可以巧妙地避开市场开拓、固定资产投资等风险,赢得一定的利润空间,而且能实现全球市场的低成本扩张。
4、国际化品牌的终极实现
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不论海尔,还是TCL和格兰仕,最大的挑战还是如何在一个强敌环伺的陌生市场环境中,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毕竟它们存在的历史也不过十几年,向海外发展也是近几年的事情,与GE、惠尔浦、西门子等百年老店相比,显然很难向海外的消费者诉说自己的品牌价值。这样的难题,其实丰田、索尼和三星等日韩企业也都经历过,最终它们还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强势品牌地位。
从跨国公司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建立统一的全球化品牌是SONY、西门子、松下等企业的品牌路径。相对而言,快速消费品和日化用品适合采用“多品牌”策略,一个根本原因是这些产品类别本身生命周期很短。而对于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来说,产品生命周期很长,更适合单一品牌(综合性品牌)策略。从全球家电业品牌应用实践来看,跨国公司很少采用“多品牌”策略。例如LG、SANYO、SHARP的冰箱、空调、传真机、洗衣机、彩电等都使用统一的品牌。同时,消费者对洗衣机、彩电、音响等家用电器品牌产生信赖感,都可以归结到一个共同点,即对基于这一共同品牌在技术、品质上的认可。也就是说,一个品牌在技术、品质等方面为消费者接受是最重要的。去年,世界着名的家电品牌——艾默生将原有的几十个品牌砍掉了三分之一,而松下电器在实行了多年的双品牌战略之后,选择了单一的综合品牌Panasonic。
5、品牌集中的原因是anasonic和National两个品牌经常会混淆用户的概念,让消费者搞不清它们跟松下的关系,大大分散了品牌资源,不利于增强其整体竞争力。因此,松下决定使用Panasonic作为全球海外市场统一的品牌商标。全球家电业的领导性企业之一伊莱克斯最近也加快了品牌集中的战略。伊莱克斯在全球收购了400多家企业,大约有22个品牌,但在亚洲市场只有伊莱克斯一个品牌,不实行多品牌战略。伊莱克斯的多品牌有其历史的原因,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市场已经很成熟了,伊莱克斯要想扩大自己的实力,就必须收购一些市场上有名气的公司,被收购者品牌知名度很高,有必要保留下来。现如今伊莱克斯在欧洲的品牌太多,这样会削弱主流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从这些由多品牌战略转变成单一的综合性品牌战略例子来看,综合性品牌有着不可阻挡的魅力:可以节省大量的广告费用;利于集中所有资源全力塑造一个大品牌;增强综合品牌的美誉度、知名度和联想度,使企业显得更专注和专业;综合品牌下的单一产品的市场状况会反哺其他产品的市场状况。
惠而浦、SIMENS等品牌进入一些新兴市场的操作手法跟TCL很类似。比如SIMENS在进入中国市场以后,先是收购了扬子冰箱,然后在一段时间内沿用“扬子”的品牌,当把扬子品牌路线越做越窄的时候,SIMENS隆重推出了自己的品牌。这种多品牌策略的实质是先施行“跨国品牌本土化”,然后再逐步走向“跨国品牌全球化”。
6、目前TCL所采用的策略就应该是这样的一个道路:短时间的“多品牌策略”只是一个过渡,这可以让TCL在短期内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有“低成本运作品牌”的效应。可以避免市场准入、减少税收负担、拉近与当地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等。然而,随着时间的转移和市场开拓的需要,为与TCL的“跨国品牌全球化”的市场目标相一致,TCL应该还是会采用单一的品牌。可以肯定,乐华、施耐德、Govedio在未来一段将继续存在,TCL可以利用这些品牌在不需要追加更多投入的情况下低成本地进入一些特定的市场和渠道,在短期内即可以获取更多的利益。
格兰仕目前在国际市场的品牌战略则是OEM策略,这跟格兰仕自身的状况以及格兰仕的品牌战略有很大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也是一种过渡性的品牌战略,这种战略目前也在格兰仕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它正从单一的OEM策略逐渐走向OEM和自有品牌战略相结合的路线。
在国际化的品牌运作上,海尔代表了国内企业未来的方向——从一开始就立足建一个全球性的品牌。提到中国产品,价格便宜、质量次的印象深深地印在欧美人的心中,跟过去的日本产品在美国的遭遇一样。为了使产品取得合适的价位,海尔就必须不断改进产品质量,这样有助于他们改进自己在海外的品牌形象。因此,海尔从一开始就树立品牌知名度入手,试验田就在欧美发达国家,建立自己的统一综合品牌,起点很高。这其实也意味着,它在短期内很难收到回报。
国内企业目前的几种国际化的品牌策略不管是“曲线救国”还是走“捷径”,都与其整体的国际化战略紧密相连。而一个强大的国际化品牌的树立,背后是强大的研发、制造和市场运作能力的支撑,最终的国际化品牌来自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7、品牌国际化是指:使品牌称为国际品牌、既: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的努力。
8、国际品牌一般有以下三个特征:
1)品牌历史悠久,有的在本国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
2)经常能引领业界的发展方向;
3)有支撑该品牌的专家、大师或团队。
9、品牌国际化常用方式有两种:
一是国内生产,但产品销往国外;
二是在国外也设立分公司,实现全方位的扩张。
第二种方式是世界着名大公司最常用的。有一些着名的跨国公司,甚至自己并没有生产能力而转嫁给一些当地生产成本很低的外国公司。这样它仍然可以享受到自己品牌的大部分收益。象耐克公司即是如此。
但是,要想在全球范围内营造一个品牌,困难将是巨大的。每一个竞争对手,尤其是本国的竞争对手都会对外来的入侵者高度敏感。此外,不同国家之间在语言、信仰、生活和消费习惯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产品的特性和价格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增加了品牌国际化难度。
因此,品牌必须与当地具体情况相结合,即实行本土化。建立一个品牌如果 不考虑当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特征,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诺基亚在这方面就做得较好,它的产品总是不断变化以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在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中,产品生产以及营销的本土化是一个特点。利用着名品牌的晕轮效应,在海外子公司生产同类的产品,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使得成本大大降低,产品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10、品牌不是一下就能打造出来的,需要有扎实的品牌架构和平台。只要不怕失败,坚持走自主品牌之路,相信中国很快就会有世界级的自主品牌出现。
作者陈一枬为威汉环球营销机构的创办人,现任大贺中国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生于香港,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拥有20多年的广告经验,是精信中国的开拓者,美国艾菲奖评委,中国广告协会公司委员会副主任、香港广告商会主席。
⑺ 中国企业进入全球市场,可以采取哪些经营策略
蒋老师观点:一个企业可以有很多种途径进入全球市场,包括许可、出口、特许经营、合同制造、国际合资企业和战略联盟、设立海外子公司,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每种策略都是企业进人全球市场的经济机会,当然也都伴随着义务约束与风险。
综上所述:要成为跨涉全球市场的企业,就必须选择最契合公司目标的市场战略。各种不同的策略反映出企业的不同产权结构、资金投入,及其所能承担的风险。不过,这对于准备迸人全球市场的人来说只是一个开端。重要的是要警惕那些影响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贸易能力的关键市场因素。
⑻ 企业国际化战略步骤,请高手指教
企业国际化战略,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积极参与世界分工体系,由国内经营向全球经营发展的过程中所做出的战略选择。从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基本表现为在规模上是由小到大,在经营范围上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在价值链网络上由单一走向复杂。企业国际化发展历程实际就是与世界经济发生联系、融合的一个过程,具体包括生产要素方面的联系,如资金、技术、人力资本等;经营活动的联系,如研发、供应、生产、营销等方面。因此,我们可以将企业的国际化理解为一个双向发展的过程,即包括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层面。
内向国际化活动主要包括技术引进、三来一补、国内合资合营等;外向国际化活动主要包括出口、技术转让、国外合资合营、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等。同时,企业内向国际化与外向国际化之间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存在着全过程、多渠道、多方式的联系,企业国际化从初期的技术、设备的进口开始,通过内向的国际经济联系,既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又间接将企业与国际市场相连接。另外,这种联系不仅仅发生在初期,出口和跨国战略联盟实际上都体现出内向与外向国际化之间的紧密联系(Welch和Luostatinen,1993;梁能,1999)。
中国企业处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对外经济更加开放的时期,不仅自身要经历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过程,同时还要面对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所带来的本土竞争。实际上,中国的企业是在本土竞争日趋激烈,自身不断发展和变革的前提下,来做出国际化战略选择的。结合中国企业多年来国际化战略发展的实践,从企业双向国际化的角度出发,基本可以将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历程划为四个阶段,即技术引进、消化吸收阶段,产品出口阶段,建立战略联盟阶段和“走出去”阶段。
1.技术引进、消化、吸收阶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扩大了对外经济交流,开展了大量的技术引进工作。从企业技术引进的对象来看,在1981年~1993年,我国技术引进合同总金额近363亿美元其中,成套设备和关键设备合同金额平均占合同总金额的78.2%,技术许可合同仅占10.3%,其他合同金额所占比例均比较小。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高比重的特征呈继续扩大的趋势,1991~1993年成套设备与关键设备合同数平均约占同期合同总数的比例升至55%,合同金额所占比重升至80.4%(何保山等,1996)。由此看来,企业技术引进过程中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非常明显。成套设备的引进只是形成了一定阶段性的生产能力,并未形成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进一步创新重视不够,在关键零配件和关键技术上对国外厂商仍有较强的依赖。
另外,从企业技术引进的方式来看,20世纪80年代我国企业主要是通过技术贸易的方式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引进先进或成熟的技术。随着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技术引进方式也进入了复合型阶段,外商直接投资、专项贸易、BOT等方式也被运用到技术引进中来,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我国企业处于国际化的初期和准备阶段。一部分重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企业,不仅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同时还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将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
2.产品出口阶段
中国企业通过技术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引进技术,在此基础上,一些企业通过消化、吸收并进行了二次创新,大大提升了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如春兰集团、海尔等,生产出“物美价廉”产品,在国际上具有了一定的竞争力,并纷纷通过出口方式进入国际市场。
就企业的出口行为而言,又可以划分为前出口阶段(开始对国际市场感兴趣,并有意识地收集信息,对国际市场进行调查,同时出现不规则的出口活动)、试验性地卷入阶段(主要从事间接出口,开始小规模的国际营销活动)、积极投入阶段(以直接出口方式向其他国家出口产品)和国际营销战略阶段(以全球市场为坐标制定企业战略规划)。从这个划分可以看出企业的出口活动是一个由间接到直接,对市场认识逐步加深、跨国经营经验逐步丰富,从而使企业的出口业务不断扩大的过程(Paliwoda,1995)。
对中国企业的出口而言,也是一个渐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从经过海外代理商间接出口,到在海外设立销售公司直接出口,再到国际营销战略的高度,真正把握全球市场的发展。不同的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往往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具体反映在对出口方式的选择上和对品牌的重视程度上。例如,海尔和格兰仕就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海尔进军海外市场采取了直接出口、创造品牌、营销本地化的方式,而格兰仕则采取的是间接出口、OEM的方式,没有从自己建立销售网络开始,而是选择了为其他知名厂商代工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企业进入产品出口阶段,既是生产加工环节优势的体现,又是海外营销网络的发展过程,同时还能够通过迅速反映国际市场需求,刺激产品的研发和技术的提升。因此,虽然我们将出口活动归为外向国际化,并强调企业国际化阶段性的特征,但实际上它对企业内向国际化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充分体现了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3.建立战略联盟阶段
我国的企业处在世界分工体系之中,面对国际竞争的环境,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多表现为对价值链网络的组织、管理和控制的能力,而不只是企业单体之间的竞争。换言之,企业处在价值链网络竞争环境之下,企业间的关系表现为竞合的特征。产品出口意味着企业初步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但是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的问题,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更是如此。因此,发展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建立跨国战略联盟就成为企业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选择方式。
对于企业战略联盟的定义很多,在这里我们主要强调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即通过战略联盟获得价值链一体化的竞争优势。蒂斯将其描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伙伴企业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而进行以承诺和信任为特征的合作活动(史占中,2001)。战略联盟本身是网络型的组织,具有边界模糊、关系松散、机动灵活和运作高效的特点,具体包括研发环节、供应环节、生产环节和营销环节的联盟。
目前,我国一些企业也已经同跨国公司建立了广泛的战略联盟,包括技术、供应、生产、营销等方面的合作。截至2002年底,海尔已经同12个国外的家电生产厂商建立技术联盟,包括爱立信、东芝、三菱重工、飞利浦、德国迈兹、摩托罗拉等;小天鹅已经同东芝、松下、NEC、宝洁、摩托罗拉等建立技术合作;新飞冰箱同通用电气建立技术联盟。一些家电企业还同国外厂商建立了营销联盟,如海尔集团同日本三洋签署协议,TCL同日本松下和飞利浦签订销售合作协议,海信同日本住友建立市场合作等。建立零部件供应联盟的企业包括,TCL同日本松下、春兰集团同爱默生等。
4.“走出去”阶段
伴随着中国企业自身经营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不断提升,一部分企业走出国门,在国外建立生产基地,或者在海外投资设立研发中心,获取先进的技术。这些企业中既有首钢集团、海尔集团、格力电器、春兰集团、康佳集团、格兰仕集团等着名的大公司,同时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也进入到跨国经营的行列。
许多企业从自身实力出发,选择了境外加工贸易的方式,即以现有的设备和成熟的技术出资,在国外进行加工装配,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和零配件的出口,是一种以投资促进贸易的方式,比较适合投资到发展中国家,使我国企业实现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OLI)三者较好的结合。同时,需要强调的是,目前我国企业是以新建投资为主,并有少量并购投资发生;同时这些企业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所有权优势(如家电行业、纺织业、轻工业的企业在技术方面的优势);投资的地区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少部分在发达国家;就投资的动机而言,主要为市场寻求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包括技术、生产能力和网络资源等)①,也有少部分资源寻求型。
总体而言,从规模上、投资方式上、投资地区上以及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水平上多个维度来判断,我国的企业仅仅是在“走出去”阶段迈出了试探性的一步,还远谈不上作为跨国公司在全球一体化、当地化以及“世界范围内学习”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协调(Bartllett和Ghosha,1998),与完全意义上的“走出去”仍有较大距离。
二、对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评价
纵观我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从对国外技术引进提高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开始,到与国外市场发生联系进行偶然和零星的出口活动;再伴随着出口的增加,企业获取和掌握了更多的海外市场知识,出口活动开始通过海外代理商逐步稳定下来;随着海外业务进一步扩大,就有必要建立自己的销售子公司;伴随着进一步发展,企业结合自身的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全球分工的考虑,不断延伸现存的价值链,开始同海外公司组成战略联盟或进行直接投资;最终目标是成为真正意义的跨国公司,融入世界分工体系。
渐进发展是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的一个显着特征,具体而言,又可以进一步归结为以下两条演变路线:一是市场区位的演变,国内市场———周边及发展中国家市场———发达国家市场;二是经营方式的演变,技术引进———出口———战略联盟———走出去。现实中我国许多成功企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也都无形中遵循着这一过程,例如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历程。
另外,透过一些企业在国际化战略选择的失误,也可以从反面来映证渐进性国际化战略的现实性。一些企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选择了跨阶段发展战略,但结果不甚理想,不得不做出一定的调整。如嘉陵摩托在1993年4月就进入美国市场,与美国TNC国际公司合资组建嘉陵摩托车(美洲)有限公司,但是在美国市场上连年亏损,并接近破产边缘。从1998年起,嘉陵摩托美洲公司将视线转移到拉美市场,先后投资200万美元,在多米尼加、哥伦比亚和阿根廷等国设立加工装配厂,以其产品质量较好,价格相对便宜,迅速打破日本厂商的垄断格局,开拓了拉美市场,并扭转了嘉陵摩托车(美洲)有限公司亏损的局面。同时,在墨西哥和巴西等地的装配厂也在筹建之中。还有一些企业超越现阶段自身的实力,在海外盲目地进行多元化投资,全面出击,进入自身不熟悉的领域,不仅海外投资失败,并影响到国内业务。
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进程中表现出的渐进性特征是与当前国际竞争本土化和自身实力相适应的。
三、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对策
通过对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评价,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的和将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下面主要从目标市场、进入方式、竞争战略选择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1.从边缘到中心:海外目标市场的选择
海外目标市场具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在众多国家中选择某个或某些国家作为目标市场;二是在一国众多的子市场中选择某个或某些作为目标市场。“需求”是海外目标市场选择不变的主题,一个可选的海外目标市场应基本具备下列条件:第一,具备没有满足的需求;第二,本企业有能力满足这一需求;第三,在满足需求的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不能因为“虚名”、“冲动”而做出无利可图的决策。
透过上文嘉陵摩托海外目标市场选择的过程,我们可以加深对上述理论的理解。在这失败与成功之间,关键是企业海外市场需求的判断。
结合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企业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需求,在技术的适用性上更强。同时,从动态的角度看,在企业实力得到积累的前提下,国内企业也可以将目光转向发达国家,去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从边缘到中心”“农村包围城市”可以说是海外目标市场筛选过程中的首选之策。
海尔集团就是这一策略的实践者。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它就分别在印尼雅加达成立了印度尼西亚海尔保罗工业区,在菲律宾成立了菲律宾海尔LKJ地区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成立马来西亚海尔有限公司,同时还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南斯拉夫等地投资。伴随着各方面实力的增强,海尔又将目光移向了发达国家。2000年3月美国南卡州海尔工业园竣工投产;2001年6月,又收购了一家意大利电冰箱厂,首次实现白色家电跨国并购。
目前,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发展中地区已经成为众多企业投资关注的焦点。力帆摩托进军越南市场,并占到60%的市场份额;康佳集团在印度建立彩电组装厂;格力电器在巴西建立空调生产厂等。此外,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如英雄金笔厂在南非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年销售额达60万美元;民营企业无锡宝南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在泰国兴建曼特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的主要产品票证印刷机和表格印刷机在当地市场占有率近40%。另外,值得强调的是,当前在巴西、埃及、南非等地的通讯、汽车零配件、数码产品市场上都蕴涵着巨大商机,成为国内企业新的海外目标市场。
2.循序渐进:海外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
就国内企业而言,缺乏对于海外市场竞争情况的了解以及资金和人力资源的匮乏是困扰其海外扩张的主要瓶颈。因此,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上,就采用了渐进性的策略,从低风险、低控制的进入方式,逐渐向高风险、高控制的进入方式过渡。
目前,国内企业基本上是沿着上述轨迹,由国际贸易为先导,然后再分阶段、分步骤的将生产、销售和研发环节向外拓展。其中,对于在海外建立子公司,有的企业采取新建的方式(绿地投资),还有的企业采取跨国并购的方式。例如,康佳在1995年以前,其产品几乎全部采取外方代理出口的方式,而自1996年以来,康佳在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南非、中东等地设立自己的销售机构。1998年开始,康佳陆续在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地进行海外生产型直接投资,建立彩电组装厂。
对于众多中小企业而言,贸易方式(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仍然是进入海外市场的首选。该方式具有风险小、成本低、见效快的特点。在运用贸易方式进入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应该逐步向直接出口过渡,这不仅有利于控制出口渠道和出口产品的价格,同时还有利于及时掌握海外市场信息,积累国际营销经验,培养国际经营人才。
浙江民营企业在利用贸易方式进入海外市场的过程中,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即在海外建立“专业性”市场,形成中国企业“集群”。1998年7月,浙江民营企业在巴西里约市繁华的圣保罗商业区,建立4000平方米的“中华商城”。1999年又先后兴建俄罗斯的“海宁城”、南非的“中华门”、尼日尔爾利亚的“中华商业中心”、匈牙利的“中国商城”。此外,还在美国、荷兰、阿联酋、乌克兰等地兴建了专业市场。实际上,“专业市场”的方式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抢摊海外市场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并逐渐取代了犹太人在南美市场的垄断地位。
3.利基战略:海外市场竞争战略的选择
企业自身的实力是参与国外企业竞争与合作的基础,国内企业本身也是一个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变迁过程。这一变迁过程,常常是以产品市场的突破表现出来,换言之,就是产品从走出国门,进入国外市场,到占领当地市场,再到全球资源的优化组合和相关行业的发展。这一过程的背后就是国内企业价值链的嫁接、延伸和扩张的变迁,关键在于选择好突破口。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说,利基战略常常是一种有效突破国外市场的竞争战略。
利基战略是以专业化战略为基础的一种复合战略,可以看成企业跨国经营,并不断成长壮大的竞争战略选择。“利基”对应的英文单词是“niche”,原意为佛龛,美国学者用来借喻日本企业的一种市场缝隙战略,中国台湾学者译为“利基”。该战略的实质就是结合自身优势,寻找市场缝隙,集中力量进入,专业化发展,并成为领先者,实现市场渗透,同时建立各种壁垒,不断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例如,海尔集团在美国市场上就恰当地运用了利基战略,它并未直接向GE、惠尔浦等企业占优势的200L以上的大型冰柜发起攻击,而是在美国市场开发出了从60L到160L的各种类型的小型冰柜和设计新颖的酒柜,然后再考虑市场的全面渗透。目前海尔的此类产品已经在美国市场上占有50%以上的份额,并据此进入主流分销渠道。再如,格兰仕的微波炉制造、万向集团的万向节生产,都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战略。同样,这一战略选择对广大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更具借鉴意义。
⑼ 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有哪些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选择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本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二是选择适当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 (一)国际化战略。 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是公司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发展规划,是跨国公司为了把公司的成长纳入有序轨道,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环境适应性而制定的一系列决策的总称。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国际化进程,决定企业国际化的未来发展态势。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可以分为本国中心战略、多国中心战略和全球中心战略三种。 1.本国中心战略。在母公司的利益和价值判断下做出的经营战略,其目的在于以高度一体化的形象和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获得竞争优势。这一战略的特点是母公司集中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协调,管理模式高度集中,经营决策权由母公司控制。这种战略的优点是集中管理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支出,缺点是产品对东道国当地市场的需求适应能力差。 2.多国中心战略。在统一的经营原则和目标的指导下,按照各东道国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生产和经营。母公司主要承担总体战略的制定和经营目标分解,对海外子公司实施目标控制和财务监督;海外的子公司拥有较大的经营决策权,可以根据当地的市场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
⑽ 中国服装品牌的国际化发展策略
一、服装总体市场分析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四大元素。人们把“衣”放在首位,可见衣服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中国人口十四亿,庞大的人口基数本身就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服装消费市场。同时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不断飞升,在2004年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后,中国市场将进入精品消费时代,服装消费将不再仅仅为了满足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将向更高的心理需求、自我满足需求跃进,特别是几千万人口跨入中产阶级后,其对反映自身社会地位和品位的服饰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将成就一批抓住了该阶层需求的服装品牌。
国内服装市场将越做越大,市场细分将越来越小,但今后国内服装市场的消费趋势将集中在精品化和个性化上。
二、服装市场细分分析
1、性别细分
女装市场分析:女装市场一直是服装市场的大头,其一直引领着时尚和潮流,是时尚、个性的代表。女性购买服装的频率和金额是所有服装消费群体中最多的,有得女装者得天下一说。因此众多企业和资源混战在女装市场里,女装品牌众多,各品牌之间差距不大。据统计,排在前十位的品牌之间市场综合占有率的差距并不大,总和也只在15%左右。国内女装品牌带有强烈的区域色彩,还没有一个能在全国形成规模和影响,例如颜色鲜艳、色块较大、结合时尚流行款式的“汉派”服装,带有江南文化气息的杭州女装产业和具有港澳风格的深圳、广东虎门女装产业。众多国内女装品牌其定位基本是定位在中低档市场,在中高档市场上还没几家知名品牌。
同时随着国内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成熟和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世界女装大牌也纷纷进军中国,国内市场越来越成为世界女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女装品牌纷纷进住国内的一线城市,或专店或专柜。虽说其目前渠道较少,价格定位较高,但其对女装高档市场的影响和对国内女装时尚趋势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基本占椐了高档市场。同时国外品牌为了开拓更广阔的内地市场和占椐中高档女装市场,与国内品牌合作的步伐越来越快,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男装市场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国男性人口数量为6535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3%,比女性的比例略高,由此可见,中国的男装消费者构成了一个容量不容忽视的市场。目前我国男装业的发展已具有相当的基础:男装企业拥有现代化生产设备,产品市场定位相对明确,质量比较稳定。继2001年11家衬衫品牌荣获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价的“中国名牌”后,2003年又有12家男西服品牌荣获“中国名牌”称号,我国男装产品实物质量的发展已达到一定的水准;品牌集中度较高、产业集群化发展速度较快;企业生产经营向系列化、休闲化、国际化、多品牌、多元化方向发展,企业投资领域不断扩大,企业间资源整合周期缩短;企业注重利用品牌效应,建立产品跨地区、跨国市场营销网络。由于中国男装市场品牌发展起步较早,相较于其它服装成熟,但由于各地新品牌层出不穷,因此竞争仍异常激烈。前十名品牌占据全国几乎50%的市场,前三名:雅戈尔、杉杉和罗蒙市场地位相对稳定,其中雅戈尔市场优势明显,市场综合占有率超过10%,其他品牌的市场综合占有率较低,大多在1%和2%左右徘徊,且相互之间较为接近。
2、年龄段细分
国内成年服装年龄段分类基本为:18—30,30—45,45—65,65—。
18—30: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是服装消费的最主要的群体,是消费群体中服装购买频率最多,总体购买金额较多的群体,该年龄段人口在1.8亿左右,其中女性人口略多于男性,与中国总体人口男女比例相反。该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很强的购买欲望,时尚,追求流行、个性,敢于尝试新事物,容易接受各种新品牌。该群体中很大一部分容易冲动购物。是目前服装品牌最多,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
30-45: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是服装消费的主要群体,是消费群体中购买单件服装价值最高的群体,该年龄段人口在3.3亿左右。该群体是消费群体种经济基础最为雄厚的群体,有较强的购买欲望。但该群体大多数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相对成熟,因此对风格、对时尚有自己的喜好,其中相当部分人已有自己喜好的品牌,对新品牌的接受程度较低,购物理性居多。有相当部分品牌定位于此细分市场。
45-65:该年龄段的人口在2.7亿左右。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事业有成,服装购买欲望一般,但对服装有一定的高阶需求(即品牌需求)。市场上适合该年龄段的服装品牌较少,往往是有购买欲望时,却找不到适合的服装品牌,特别是满足该年龄段的女性服装品牌严重缺失,市场机会较大。
65-:该年龄段人口在1亿左右,购买欲望较低,对服装的需求不是很强。对于该年龄段的服装品牌基本为空缺。
3、产品属类细分
我们将现有市场中主要服装产品的属类进行划分,他们包括:
商务正装系列
商务正装系列包括在正式商务活动及高级商务会晤期间所穿着的商务服装,包括如西装(套装)、燕尾服(宴会装)等类型的服装系列。此类服装代表着经典、非凡与高尚,被誉为“衣着贵族”。此类服装的市场需求量一定,价值较高。
高级时装系列
高级时装也被人称之为“明星服装”,因为这类服装往往价格高昂,诸如各类时尚晚宴及高级典礼之中进行穿着。此系列服装以奢侈、豪华为设计特点,大多以纯个性化(即个人订制)订购为经营模式。
周末休闲系列
在周末休闲的服装系列中,还可进行细分,以现今市场中所出现的休闲类型大致可分为:大众休闲(如佐丹奴、班尼路等)、运动休闲(如国际的耐克、阿迪达斯、李宁的专业运动休闲、Lacoste的网球休闲、Wolsey的高尔夫休闲等)、时尚休闲(如ONLY、VEROMODA等)、户外休闲(如PaulShark的海洋休闲、JEEP的野外休闲等)等。虽然休闲品牌领域的竞争者越来越多,各个品牌开始将原有品牌的着装领域进行延伸,并将一些具体的生活或娱乐概念符之其上,使之更为形象也更加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新正装”系列
随着“知识精英族群”日益成为都市社会的主流人群,品味休闲、人本与自然的双重追求成为时尚,大量生活化正装、休闲化正装、时尚化正装、商务休闲装的出现,跳脱了传统正装或休闲装的领域,这些都可以统成为“新正装”系列。正装休闲化已经成为了近年国际服装市场的一大流行趋势,“新正装”概念正是近年来在这一潮流趋势下应运而生,其定位于“知识精英族群”的社会主流人群,着力营造出一种品位休闲、人本与自然的双重追求时尚,为男/女士提供了一种8小时以外同样可以展示自己魅力的选择。尤其是商务休闲系列是近几年国际消费市场中越来越推崇的着装方式,即能够在一般的商务场合进行着装,也可以在八小时外着装,可以更加放松的享受工作和生活,因此,也越来越受到多数白领和成功人士的喜爱。由于“新正装”继承了正装和休闲装的双重元素,已经成长为一种独立的衣着文化,“新正装”的主导消费群体都是各行业的青年才俊,包括技术型、知识型艺术型等知识精英族群,而且这个消费群体正在迅速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