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知识 > 国际局势一超多强会持续多久

国际局势一超多强会持续多久

发布时间:2022-11-15 03:04:06

❶ 多极化和多元化 与一超多强 两者有什么区别

一超多强:一个超级大国和多个强国组成。
多极化是相对单极化和两级化而说的,多极化是未来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就现在而言是"一超多强"即以美国为一超级大国,其它国家或地区比如:俄罗斯 日本 欧盟以及以中国为首的第三世界是多强的主要构成部分.单极化是美国希望建立其单方面主导世界的一种格局.
两极化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而瓦解.
多元化的简要定义是,“任何在某种程度上相似但有所不同的人员的组合”。与一元化相对。指某种政治经济及文化宣传等体制中具有多种构成主体或利益主体。

多元化和多极化的区别:
国际形势多极化,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 描述政治关系时用“极”,而在意识形态(如文化),需

❷ 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对世界的影响

应该看到,“9·11”之前,美国经济经历了10年繁荣,美军事机器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现在的问题是美国动用军事力量的意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在“一超多强”的格局下,美国是主要矛盾的碰撞点,其他大国都是围绕美国来调整战略的,欧美关系的同床异梦、俄美关系的停停走走、中美关系的多云转晴、日美关系的虚虚实实,都是同美国碰撞的反映。另一方面,“强强”联手“制超”的势头也在增强。只要有共同利益,“强强”就能找到新的合作平台。如联合国通过恢复对伊武器核查的1441号决议,就是“强强”合作的一个例子。大国关系中的实用主义,在目前的国际局势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梅兆荣:目前仍是“一超多强”的格局,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多极化的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我们都希望有一个多极化的世界,这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目前各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都在回避美国的锋芒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尽管当前恐怖主义的问题很突出,但从根本上讲,对和平的威胁主要还是来自霸权主义。

客观地看,美国的单边主义确实有了新的发展。克林顿任期内,美国经济多年持续大幅增长。这为美国政府目前的军事扩张政策打下了经济基础。布什班子的“新保守主义”早在1992年就已经形成。当时五角大楼制定的“防务指导”就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战略。冷战结束后,前苏联解体使此前长期存在的牵制力量消失;“9·11”事件为美国提供了扩张的“理由”,这都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创造了条件。目前的国际斗争是“多边对单边”,是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还是美国一家说了算。这两种政策的较量,有可能成为今后国际斗争的一个特点。

阎学通: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总是和具体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美国的单边主义一直在发展,布什上台后,他将单边主义推向极端,今年的表现更加突出。估计今后单边主义还将继续发展。为什么?因为冷战后,没有一国能挑战美国,美国发现用单边主义、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阻力小、成本低、更有效。特别是所有大国都在谋求同美国改善关系,这也加剧了美国在政策取向上倾向单边主义。

人们注意到,从1996年开始,各大国都在主动寻求与美国改善关系,只要美国不找麻烦,没有一国愿意挑战美国,主动与美对抗。可以说,矛盾的主动权在美国手中。应该说,与冷战时期相比,美国在国际关系中的让步越来越小,“一超多强”的格局趋于稳定,多极化没有新的发展。从整体势力上讲,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差距在拉大。

近期看,有两个因素使大国关系比较稳定:一是“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因为力量悬殊,其他国家不会主动与美国对抗;二是核武器的威慑作用。目前核武器的威慑还存在,要发动战争必须先考虑到后果。美国正在研制导弹防御系统,在该系统研制成功之前,局势还是相对稳定的。我认为,国际间的合作,只是就具体问题的合作。“9·11”事件是个意外。

❸ 数据显示,全球新冠肺炎病例已超一亿,新冠肺炎还会持续多久

数据显示,全球新冠肺炎病例已超一亿,新冠肺炎还会持续多久?我相信没有人能够给出明确的时间点,因为新冠肺炎持续的时间给新冠疫苗,防控都有很大的关系。

新冠病毒的出现导致我们生活出现了改变,新冠病毒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为了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和蔓延,每个国家都在为疫情做出贡献,新冠肺炎到底能够持续多久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因为不同国家防疫政策完全不同,新冠能否被阻断这个新冠疫苗的发展,共同防疫等有很大的关系,只有一个步骤没有做好,新冠病毒可能就没有办法阻挡,因为新冠病毒传染性非常强。

三、你认为新冠病毒还会持续多久。

我认为至少2年内,我们没有办法完全消灭新冠肺炎,因为全球防疫还比较差,病毒还在不断的扩散,新冠病毒疫苗数量还比较有限,很多人都还没有办法接种疫苗,这也导致新冠病毒还会有很大人继续感染,至少2年内,我认为新冠病毒还会持续,不会被消灭。

❹ 分析一下当今国际形势(军事,政治)

当今国际形势论
当今国际形势,一言以蔽之,继续保持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继续保持其“霸主”地位,其他各强国纷纷对各自的内政外交进行调整,以图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对中国而言,中国刚刚走过多灾多难的2008年,却又迎来了内忧外患的2009年。

首先,是外部环境使然,世界上的局部冲突的次数、范围、强度不断增加的一年,涉及到霸权、宗教、领土、能源、反恐等问题,都会使得战争一触即发,部分国家国内矛盾的激化,需要战争掩饰、弱化国内矛盾。09年1月份的加沙战争,将东西方的阵营分化,以色列和美国陷入了无法收场的局面,可以说打就打,不能说结束就结束。

其次,外患今年尤其严重不可回避。先看涉及到领土之争的近邻:2009年1月28日,菲律宾参议院通过立法吞并中国南沙群岛以及黄岩岛,至此菲律宾众、参两院全部通过“2699号法案”完成国内立法。菲律宾军方在南沙群岛问题上动作不断:先是强化驻南沙群岛菲军的卫星通讯能力,接着开始扩建机场,再就是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亲赴南沙群岛视察。而菲律宾海军副司令干脆宣称:会为南沙群岛“战至最后一人” 。这种公然挑衅,反映了中国在过去外交的低调已经不得直面战争,退无可退了,因为,这是一种危险的先例,有着极其恶劣的影响,如果任其发展而不予反击,我国面临周边国家诸如俄罗斯、韩国、日本、印度、越南等,都以此强行立法,那中国的领土将被瓜分,必须面对,如何解决冲突,想必会有一个说法。

同样的问题:钓鱼岛,日本媒体透露,海上保安厅从2月1日开始,已在钓鱼岛海域常驻可搭载直升机的PLH型巡视船,目的是"防范中国海洋调查船的入侵"。此次将海上保安厅PLH型巡视船常驻钓鱼岛海域,使得我国常规巡视船无法进入,中国将来的维权行动面临严峻挑战。

中俄关系浅谈,世界在发展,中俄关系很微妙,一直也在调整,双方之间既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也存在着互相防范和制约的基础。两国最终解决了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问题,扫清中俄关系的政治障碍。对于俄方击沉运米的货轮是中国的,但是悬挂的是塞拉利昂旗帜,船长是印尼人,我国外交部的反应一直很谨慎,强调是中国船员遇险,要求俄方彻查,并没有提到货轮被击沉,甚至是如何遇险。该货船确实是在没有取得许可的情况下,擅自穿越边境,重点应该在于俄罗斯军方的执法程序,至于上升到中俄关系的层面完全没有必要,双方还没有利令智昏要成为对头,因为双方刚过磨合期,中俄领土的问题协商不错,而且在政治、经济、战略上,高层紧密合作大于分歧,出现摩擦能互相谨慎对待,双方在政坛上都会给足对方面子的。

中日是一衣带水,也是一言难尽。 从前一阶段看,高层刚刚回暖,但是民间看还是很冷。日本试图进入联合国成为常任理事国,增强其政治影响,无可厚非,但日本如果希望以重走军国主义道路来达到强国梦,我们要警惕,上文提到的钓鱼岛,中方观点: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日本不同意模糊的说法,愣要强占,中方应该拿出新办法,尽快解决,毕竟双方还没有到武力解决的地步,日本明白靠美国也未必能站住钓鱼岛,中方钓鱼台也有强硬的主战派,而且很容易将13亿人民怒火烧上身,后果严重。

中印之间关系比以前有好的发展,双方可以坐下来谈判,经济上可以合作,但是,由于巴基斯坦的存在,双方的基础不是很牢,中巴友谊很磁石,而印巴矛盾一旦激化,意味着印度将中巴视为假想敌,局部战争的风险依存。

中国和韩国的关系,一句话,度过了蜜月期,进入现实阶段,中国与韩国的“文化之争”,以及民间的对立情绪,加上中朝友谊血浓于水,韩国和朝鲜一旦斗法,就会牵扯六国神经,在政治、经济、文化分歧不小,好与不好,取决于韩国心胸狭窄还是宽广,中国近几年一直很友好的态度处之。

中国与欧共体,会分为两派分别示以笑脸和冷脸。对于能尊重中国,并能谋求双赢取得新里程的,中国会送大礼包,双方会互惠互利,强化合作与交流;对于公然挑衅的,则以牙还牙,给其冷脸色,让其后悔吧,毕竟世界也要学会看中国的脸色行事。大洋洲一贯和欧洲以前的主子同一个鼻孔出气的,是附属型的,中国不太在意,最多铁矿石要挟一下而已,最后还是让步。

中美关系是重中之重的关系,既矛盾又统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双方的分歧和摩擦将来还可能出现,但不可否认,美国对中国实行的是两手政策,一方面可以看作是合作与交往,另一方面是遏制与防范,美国很务实,当其政治地位下滑、经济陷入困境,他就谋求改变,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使其在小布什时期转移了国内矛盾,但当国内矛盾激化时,奥巴马可能会对战争说不,这也是中美发展的很好时机,毕竟中美大国的举动牵动世界神经。说到底美国对中国依然采取“两面下注”的政策,在经济危机来临之际,强化合作与交流符合两国发展的需要。奥巴马新政府上台后,无论是否会有新说法,中美关系的实质都不会发生改变:既有所警惕和防范,又需要进行合作与交流。

最后是台湾问题。大陆与台湾正进行史上最美好的蜜月,马英九把振兴岛内经济放到第一位,对于大陆敏感的问题,低调处之,但是大家别迷惑,台海总拖着不是办法,必须要解决,具体如何解决,会有新思路吗?我们拭目以待,一句话:想说爱你,不容易。

中国,刚刚走入蓝海,要想完美地解决上述问题,不是一件易事,但是,我们在主权问题上,立场要明确、坚定,不打则已,要打就要谋打赢,不管国际形势多恶劣,拿出中国传统: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更捍卫和平。

❺ 如何理解国际战略格局呈现“一超多强”态势和“多极化”趋势“

要说道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这个概念,首先要从这个格局之前的世界格局谈起,自二战结束之后,世界格局定格于“雅尔塔构架”,二战结束的前期,盟国的苏美英三巨头在前苏联黑海之滨的旅游胜地雅尔塔举行了一个决定战后世界格局的重要会议,这就是雅尔塔会议,在这个会议中,三个巨头确定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其中一个重要的架构就是,美国与西欧的强国组合控制世界的西方,前苏联及东欧的组合控制东方,两方的分界就是东西德国之间的边界。由此,形成了苏美两大超级大国平衡世界,这就是从1945年到1991年长达46年的两强争霸的世界格局。自1991年前苏联的解体,东西德国的合并,华约集团的解体,两强独霸的格局被打破,前苏联的衰落,世界进入了美国唯一超级大国独霸的局面,这就是一超的概念,随着前苏联的解体,西欧没有了苏联对西欧的威胁,西欧强国逐渐走向了摆脱美国控制的势态,这就是多强的形成,另外一个局面,这就是少数发展中国家的崛起,这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随着这些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他们也在世界格局中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随着美国对中东政策的变化,引起了国际石油价格的飞涨,这就为俄罗斯在石油输出中获得了极大的经济利益,俄罗斯也逐渐从衰退中翻身,逐步恢复了元气,也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一个强国。以西欧强国英法德为主的欧洲,及东方的俄罗斯,中国,南亚的印度,南美的巴西等构成了多强。美国这个唯一的超级大国以及上述这些多强通过国际间的合作协调平衡,主导着世界战略格局和主要的经济政策。一战、二战对世界的极大伤害以及二战之后的冷战,这些历史已经让整个世界意识到了“热战”和冷战对整个的巨大伤害,整个世界也逐渐学会了如何合作和妥协,通过合作获得具有规则性的发展,通过妥协避免了激烈的纷争。尤其是冷战的两超争霸局面,虽然是避免的巨大的杀戮,但是,整个世界却笼罩在两超的核恐怖威胁之下,对于核恐怖的惧怕甚至超过了战争本身,这就是,现在,所出现的多极化趋势,所谓多极化,不是简单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共同协调平衡,而是具有代表性的大国构成的多极化架构,由这个多极化架构平衡整个世界的战略结构,在和平的条件的竞争和纷争平衡。这些代表性的大国就是西欧的英法德意主导发达国家,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亚洲的中国,印度,南美的巴西构成了新型强国,它们主导着发展中国家,美国这个唯一的超级大国承担着东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一些中间特性的国家,这些势力就构成了所谓多极化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中,没有超乎寻常的势力,各个势力处于相对的平衡之中,只能共同协同,形成在竞争中妥协和合作的特点,在动态的平衡中发展,这是整个世界性的共识。对于中国来说,多极化具有更好的发展条件,更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战略的需求,为什么这么说呢,自二战结束以来的国际战略势态,对中国有很多的不利影响,首先,中国也是冷战受害者,因为两超都对中国进行遏制,与此同时,两超所控制的势力范围中的国家也因此对中国实行遏制政策,因此中国处于了夹缝中的恶劣环境,而多极化的形成,中国的战略空间豁然开朗,中国跟整个世界的关系从遏制中的封闭,走向了中国是多极化的一级,这个局面相对于近代及现代的历史,是一个难得的好局面,好机会。

❻ 如果世界形势继续这样下去,将来会怎么样

2020年

在欧洲的许多国家,山洪暴发的可能性将会大幅增加。在世界上的某些国家,由于降雨量急剧下降,将会导致这里的农作物产量减产50%以上。全世界的人口数量将会达到76亿人。

2030年

在世界上一些低收入国家,因痢疾引起的疾病可能会上升约5%。受到气候变化和其它环境灾难的影响,全球约18%的珊瑚礁将会消失。在亚洲海岸线附近,珊瑚礁消失的比例将会达到30%。全世界的人口数量将会达到83亿人。

受到地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非洲赤道附近的温带冰川将会彻底消失。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数量将会增加一倍,达到40亿人。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也将会增加约20%。

2040年

在北极附近的海洋中,夏季将再也无法看到结冰,即使到了冬季,冰层的厚度也将会急剧降低。但另外也有一些科学家则表示,在2060年至2105年间,北极海域在夏天仍然可以看到结冰。

2050年

全球大部分小型高山冰川很可能会全部消失,而那些大型高山冰川则会减少约30%到70%。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科学家罗兰德-佩塞勒称,上述变化还只是一个保守的估计,最快在2037年,全球的小型高山冰川就会全部消失。

在澳大利亚,每年因为气温过高而死亡的人数将会增加3200人到5200人,尤其是那些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受到的冲击尤其严重。在美国纽约,每年因气温过高而死亡的人数将会增加500到1000人。在英国则完全相反,那些因为气候恶化降温而死亡的人数会大幅增加。

全世界的人口数量将会达到94亿人。

在东亚以及东南亚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会增加约20%,但在中亚以及南亚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则会减产约30%。相同的农作物产量变化也会发生在其它的一些洲。

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威胁,全球约四分之一的动植物将面临灭绝之灾。

2070年

由于冰川和河流的消失,再加上日益严重的干旱困扰,世界上的许多水电站的发电量将会大幅下降。其中欧洲是受冲击最大的地区,这里的水力发电量平均将会减少6%,而在地中海地区,水力发电量则会减少约50%。

由于气候变暖、天气干燥,地球上旱灾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将会显着增加,发生火灾的风险也会大幅增加。特别是在地中海地区,这些气候灾难会显得尤为明显。

2080年

当世界上的一家国家和地区面临严重干旱时,其它一些国家则可能会发生洪水灾难。科学家们预测,全球20%的人口目前居住在江河流域的盆地,因此也就更加容易受到洪水的影响。据估计,全球每年将会有超过1亿人受到洪水的困扰,而且这些灾难大多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而那些生活在沿海的居民,则会更多地受到热带风暴的影响。

全世界生活在沿海的居民数量将会达到50亿人,而在1990年,这一数量仅为12亿人。

大约有11亿到32亿人将面临水短缺问题,超过6亿人将面临饥荒。在美国纽约海岸线,海平面将会上升超过3英尺。美国的罗克威斯市、柯尼岛以及南部的布鲁克林地区也会面临同样的威胁。

2085年

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感染登革热的人数将会增加到35亿人。

2100年

受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地球的生态系统将会达到极限。生态系统已经无法依靠自然力量来对气候进行调节。

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将会比以往65万年中任何时候都要高。

海洋的PH值很可能会大幅下降,降至0.5单位,这将会比以往2000万年间的任何时候都要低。这将会使得一些海洋生物,如珊瑚、螃蟹、牡蛎逐渐消失。

受地球永冻带融化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地球大地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将会比它吸收的二氧化碳量高出很多。

如果地球的气温按照目前2到3度的温度持续升高,到2100年,地球2007年统计的物种约有20%到30%会消亡。地球上约有四分之一的动植物物种将会灭绝,其数量超过100万种。

美国西南部、墨西哥北部、欧洲部分地区、非洲以及中东地区的旱灾很可能会持续增加,其湿度也会发生显着的变化。

2200年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海洋洋流将会从赤道向地球两极延伸,这将会使用每天的时间比目前减少0.12毫秒。由于地球的两极更加接近地球的旋转轴心,这将会增加地球的自转速度。

❼ 当前国际局势发展趋势



西方主导了500年的国际大格局在二战结束时开始发生变化。非西方力量经过70多年发展而逐步壮大,已经超越了临界点。估计大约再过30年,非西方力量将与西方力量并驾齐驱,共同形成总体稳定和基本均衡的国际大格局。但当前,世界经济进入徘徊期,国际力量对比进入盘整期,国际机制建设进入爬坡期,困难和挑战较前更多也更为严峻。因此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主要力量需要排除干扰,透过表象抓住本质,充分认识国际形势的基本走势,准确界定各自的和共同的战略方位,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推进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建设。

本文作者系盘古智库顾问委员会高级顾问、上海国际问题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席杨洁勉,文章来源于《现代国际关系》2019年03期。



500年前的地理大发现和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轫催生了欧美(西方)主导的近代、现代国际大格局,这一状况直到二战结束后才开始发生变化。非西方力量经过70多年发展而逐步壮大,已经超越了临界点。估计大约再过30年,非西方力量将与西方力量并驾齐驱,共同形成新的国际大格局。但是,当前正是充满曲折、矛盾、竞争和斗争的迂回爬坡期。国际体系基础发生变化,国际秩序面临严峻挑战,全球治理相对滞后,因此更需要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主要力量充分认识国际形势的基本走势,准确界定各自和共同的战略方位,坚持多边主义和反对单边主义,争取建立总体稳定和基本均衡的国际大格局,进而推进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建设。

1

当前国际大格局的基本特点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大格局是国际体系和国际关系的基础,也是我们观察、分析和理解世界变化的重要切入点。

(一)国际格局的定义及时代意义。

国际格局指主要国际力量或主要国际行为体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乃至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力量对比态势,一般指综合实力的对比(即本文所述的“国际大格局”),但有时也可分为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安全军事格局等。

当前国际社会对国际大格局的表述和定义尚未完全角成共识。美国较多采用“世界力量中心”或“世界力量对比”的说法。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早在1971年7月6日的一次演讲中,就把美国、苏联、欧洲、日本和中国列为“世界五大中心”。当年认同尼克松“世界五大中心”之说的基辛格在近半个世纪后对世界主要力量有了新诠释。他在《世界秩序》一书中把美国列为领导力量,欧洲、中国和亚洲列为重要力量,还从非国家的多种文明和科技发展等方面看待世界的重要力量。欧盟认为,当今世界是欧、美、中三大力量并立的格局。俄罗斯和中国以“多极化”来概括当前国际格局,指出:“双方相信,当前国际体系正在朝着多极化演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二)国际大格局具有相对稳定性。

国际格局一旦形成,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并发挥其影响。正确认识国际大格局的相对稳定性有利于坚持战略方向,增强战略定力。

第一,国际力量多极化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进程。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国际力量对比开始从美苏两极向多极化发展,这一趋势延续至今。冷战结束近30年来,国际主要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在走向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一方面,政治安全上的西强东弱和经济科技上北强南弱的基本态势尚未发生根本的转变,西方在力量对比上仍处于相对优势。另一方面,政治外交上的东升西降和经济金融上的南上北下的国际力量对比趋势也在继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力量的优势正在逐步丧失。继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崛起之后,非洲大陆崛起的势头也相当强劲,正在同亚洲崛起相互呼应,在气势上直逼美欧。而且,非西方力量的上升正在从经济和政治领域迅速向科技、文化、教育、舆论等诸多领域迅速拓展。

第二,时代的主题和时代命题仍将长期保持不变。在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领导人以杰出政治家的战略远见提出了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和时代命题问题。数十年来,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和平发展依旧是时代主题和时代命题。从时代主题方面讲,国际社会的主流要求不是战争和意识形态斗争,而是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美国和俄罗斯在叙利亚有武装对抗,美国和中国在经贸问题上有斗争,但当今世界与爆发一战、二战和冷战前夜的世界具有本质的不同。世界大战或主要力量大规模武力对抗的可能性依旧很小,一些武装、宗教和种族冲突仍在可控范围之内。乌克兰的舰艇在刻赤海峡遭到俄罗斯扣押,但美国的舰艇在大西洋航行不会遭到俄罗斯潜艇的攻击。从时代命题方面讲,天下远非太平,国际社会面临的战争、动乱、贫困、大规模疾病、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全球性挑战正在以新的内涵和形式向纵深发展。而且,全球治理机制的赤字和滞后更是增加了时代命题的紧迫性和严峻性。

第三,科技进步和创新正在积聚巨大的促变能量。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时代”)之后,世界正在开启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机器人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科技对经济的促进和催化作用可望达到历史的新高。正如中国领导人所指出的那样:“当前,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国家抓紧制定新的科技发展战略,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确实,当前的科技创新正在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力、新的消费和新的发展,其产生的促变能量怎么估计也不会过高。

(三)充分认识国际大格局变与不变的双重特点。

国际大格局态势和趋势的相对稳定性说明,国际形势发展具有自身发展的周期和规律,都需要经过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决定当代国际大格局的一些主要因素具有内在自动和外部互动的持续性,它们的存在和发展维护了转型过渡期的相对稳定,避免了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崩盘,为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前瞻和清醒地认识国际大格局,不仅能更加科学客观地界定内政外交的战略目标,而且还能为国际社会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促使国际社会在顺应时代潮流中形成更多合作的正能量。而且,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国际大格局绝非任何一国之力所能单独担当,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共同建设。

需要指出的是,在国际关系中,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战略耐心和战略定力,既要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善用历史机遇期。特别是在面临重大变化时,更要与时俱进,从容和有效地应对,在变化中胜出。

2

国际大格局变化的动因

国际大格局的变与不变只是表象,我们需要透过表象认清其本质,并进而达到正确认识和有效应对的目的。正确认识国际大格局的态势和趋势是坚定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信心的基础,准确把握这些态势和趋势又能坚定战略定力和坚持战略目标,从而在千变万化的国际形势中促进国际大格局朝着总体稳定和基本均衡的方向继续前进。

(一)世界经济在曲折中发展。

物质是世界的第一属性,经济发展是国际社会稳定的压舱石。近30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既有增长的有利因素也有举步维艰的困难。一方面,在上世纪90年代的信息革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显现的国际合作意识和当前的科技创新等都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动力,在总体上避免了世界经济的大衰退,并使美国、中国、印度等主要经济体维持了一定速度的增长。此外,国际社会虽然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功能和改革方面屡屡受挫,但创建了二十国集团峰会及有关机制以取代原有的西方七国集团而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在其最具活力的亚洲发生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日本“失去的20年”,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终又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10年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贸易投资等也深受影响。世界经济有进有退,曲折前进。

(二)大国的动态平衡。

与二战后和冷战后相比,当前的大国力量对比的差距正在缩小。在政治方面,美国的领导力和主导力都在下降,欧洲的自主和自强意识在增强,俄罗斯力图重振大国雄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在经济实力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全球经济体2018年排行榜前十名依次为:美国(20.412万亿美元)、中国(14.1万亿美元)、日本(5.167万亿美元)、德国(4.211万亿美元)、英国(2.936万亿美元)、法国(2.925万亿美元)、印度(2.848万亿美元)、意大利(2.181万亿美元)、巴西(2.138万亿美元)、加拿大(1.798万亿美元)。在国际机制方面,许多大国认识到相互的利益交汇和共处共生的客观现实及需要,因而接受现有国际机制最低限度的约束,维持着国际政治、安全、经济的基本秩序,注意发挥国际机制的作用,如维持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和伊朗核协议。

(三)社会思潮的正向动力和逆向阻力。

当前,一些国家朝野的思潮和动向都有新的表现和影响。美国民粹主义把特朗普送进白宫,特朗普政府在“美国优先”的口号下,相继(威胁)退出《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伊朗核协议和《中导条约》等,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冲击了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也影响到许多国家和人民在世界范围内合作共赢的思想和意愿。英国的“脱欧”正在对战后区域一体化领头羊的欧洲形成强大的冲击。此外,中东地区的极端主义导致暴恐主义的思想和行为有恃无恐,致使“伊斯兰国”应运而生并为害世界。但是,我们仍需坚持两点论。在美国特朗普政府“退群”中要看到国际社会对其举动的批评和抑制,在英国“脱欧”中要看到英国国内的辩论和欧盟对地区主义的坚守,在中东地区的“伊斯兰国”现象中要看到极端暴恐

❽ 结合历史和现实,分析中日间是否会发生战争如果会有战争,中日战争结果会这样

综合国际大的形势来看,不会。
1,现在世界的主题是发展,重点是发展经济;中日两国的战略重点是经济发展;未来很长时间都会这样。
2,目前来看一超多强的国际局势会保持很长时间;不具备爆发战争的国际大背景;
3,中日两国间的矛盾都是可协商解决的,不必使用战争方式;
4,中日两国具有深层次的贸易关系,战争必将破坏这种关系,对双方都不利。
5,美国战略东移,主要方式是利用周围国家遏制(非战争方式)中国,美国不希望东北亚有战争。考虑美国的因素日本也不敢贸然发动对中国的战争。
6,中国长期以来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也不会轻易发动战争。
至于你说的应对问题,就看政府采取的措施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问题,我等谈论没有太大价值)普通人谈不上如何应对,我们能做的就是:平时不做危害祖国安全利益的事;战争来时不要背叛祖国。不要忘战,(忘战必危)畏战。
PS:对于国际争端,妄言战争都是不理智的,战争的受害者只会是也永远是老百姓,和平才是我们每个人需要的。

❾ 一超多强是什么意思,说的详细一点

一超多强是现今世界政治的一种格局,“一超”是指美国,“多强”是指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国家。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世界多极化作为一种历史趋势,大体上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才出现的。

大国之间,包括冷战期间敌对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重大的变化,众多国家包括美国的盟国都要求美国与其相互尊重、平等互利,通过对话和合作,促进共同的发展和繁荣,这使美国推行单边扩张政策越来越困难了。

(9)国际局势一超多强会持续多久扩展阅读

多极化的特点

1、世界多极化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趋势 。

2、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

3、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4、世界多极化目前只处在初期发展阶段,21世纪前20年将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对多极化的形成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❿ 国际局势的变化的趋势是怎样

一超(美)多强(俄、日、西欧、中)多极化趋势演变发展,总体国际关系缓和,但局部仍不太平,为此我们必须推动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努力发现本国经济,提升国际地位,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1.两极格局消失,多极趋势出现:二战后左右世界的是美、苏两超级大国为主所组成的集团的对抗,即两极格局持续了40年。现在,苏联集团的突然垮台,与之相并存的两极格局当然亦随之消失,相应而起的则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多极即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与中国。不过这五极的力量还很不平衡,只能说是趋势的出现,还不是相互制约,力量相对均衡的五极。

美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的综合力量,仍然是首屈一指,无与伦比。西欧的经济总体上虽与美国相当,但毕竟不是单一国家、多方制约、力量发挥不出来。日本虽然经济实力较强,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60%,但战败国的地位,对自身侵略战争认识,政治上的作用与形象受到影响,军事仍有所依附,所以作为一极来说,力量不充足。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领土、人口、政治、军事、经济力量都有所减少和下降,作用与影响已今非昔比。中国这几年经济增长较快,但总体实力还很弱。所以,目前的现实还是“一超多强”。

2.单一主要矛盾转化为多重矛盾:原来两极体系下,两个超级大国的东、西矛盾是主要矛盾,它主宰着其他矛盾。现在则出现西方国家间的矛盾,西方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以及其他国家相互之间的矛盾。第一类的矛盾是美国、西欧、日本之间矛盾,三者之间由原来以美国为首,政治上和军事上影响和控制西欧和日本,现在情况是,西欧与日本则与美国争取相应的平等关系而出现的经济、政治矛盾以调整彼此关系。西方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特别是与地区大国,其中主要是美与俄、中关系。俄、中虽然一个有所减弱,一个仍力量不强,但仍然是重要大国,虽然现在还不是名副其实的两个极。因此,西方,特别是美国,要设法阻挠这种趋势的发展,并通过限制和干涉内政等办法来实现其意图。第三类是地区性的各国之间,由于各种矛盾引起的冲突如果处理不好,冲突不仅会扩大,而且有意、无意卷进些大国,使矛盾复杂化。

3.全球经济关系国际化、集团化、区域化:由于两极体系的消失,政治、军事矛盾的减弱,各国都将以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作为重要任务。但是,在经济上,首先是打破了过去政治上的障碍,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为加强,在资金、技术、商品方面的流通与交换呈加快趋势,使世界经济向一体化道路发展。

在经济发展上,自从出现了西欧共同体以来,其经济效益与优点日益明显,同时也在不断地扩大与加深。其作用一方面,吸引与促进其他地区的集团化经济出现;另一方面,也迫使一些地区组成集团,否则就无法与之竞争及抗衡。例如,北美出现了美、加、墨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所以,世界上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发展近来特别突出。目前,大约有各种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24个,涉及的国家欧洲有31个,亚洲有34个,非洲49个,拉美有28个,北美与大洋洲各2个,共146个,占联合国185个会员国的79%。可以说是把绝大多数国家卷了进去。

4.全球军事对抗和大战危险减少,地区性冲突和不安全因素增多:由于冷战结束,两个超级的大量的核武器与运载工具的竞争局面亦随之消失,面临的是消减核武器与运载工具,以及防止战略武器的扩散就成为迫切的任务。从近年来的形势看,在消减和销毁核武器方面取得较大进展。1995年5月,联合国会议确定,无限期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这些情况表明大规模战争的可能在减少。于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原华沙条约二个军事集团的成员国都在较大幅度地裁减军备。所以,欧洲情况比较安全。不过东欧(如波黑)及原苏联则出现些冲突。除波黑外,多已趋于和缓。其他地区(如阿富汗)存在的冲突亦只限于局部或国内。不过,在中东、南亚、东南亚等地,由于原来存在的矛盾与可能出现的潜在矛盾,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加强国防与军备现象。因此,在全球性对抗与危险减弱的同时,地区性的冲突有可能出现与增多。

阅读全文

与国际局势一超多强会持续多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34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1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89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35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5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4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375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39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0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0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27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34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37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5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179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4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7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99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33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