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知识 > 如何做好国际工程项目的保险工作

如何做好国际工程项目的保险工作

发布时间:2022-11-16 06:57:22

‘壹’ 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保险管理

3.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首先,要宣传保险制度在市场经济中的意义和完善建筑市场的作用,以提高业主和承包商对在建设工程中推行保险制度的认识。使业主和承包商懂得,参加工程保险不是个别的、侥幸的行为,而是一项社会性的补偿制度,是业主和承包商转移重大风险事件,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的重大举措。同时,在建设领域普及工程保险知识,使业主和承包商认识到工程保险是着眼于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利情况和意外不测,从若干方面消除或补偿遭受风险造成损失的一种措施。其重大意义在于能以极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安全,进而促使业主和承包商自觉地参加建设工程保险,推动保险制度在建设工程中逐步实施。
3.2加快立法步伐,为工程保险制度的推行提供法律保障
为了确保工程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快立法工作。建议参照国际惯例及外国的经验,结合建筑工程自身特点,尽快制定与《保险法》相配套的建设工程强制保险法律、法规,促使建设工程依法实行工程保险。在抓好立法同时,还应加强工程保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设工程保险的制度化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工程保险作为一项制度纳入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二是工程保险的管理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包括投保、索赔、监督制度等。工程保险的规范化也应分二个层次:一是政府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依法行事;二是完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有关保险的条款,要逐步形成比较成熟、规范的模式。
3.3培育和发展工程保险队伍
工程保险工作能不能搞得好,与工程保险队伍的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工程保险是一种集约型、高智能的综合性工作,因此,工程保险队伍的发展一定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一哄而起。目前,从事的部门只有保险公司;从事的人员或者只懂保险不懂建筑,或者只懂建筑不懂保险,难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所以,效仿国外的经验,建立专门从事工程保险的中介机构,有利于推动工程保险制度的全面开展。
加强工程保险人员的培训工作,这是保证工程保险队伍高素质、高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无论何种培训都要保证质量,要选好教师,选择适用教材,确保达到培训的目的。在抓好岗位培训工作的同时,还应积极推进工程保险的专业教育。
3.4改革造价管理体制
在建设工程中推行保险制度,参照国际惯例,改革现在的造价管理体制,逐步将保险责任和保险义务转移给承包商,把保险费纳入到承包商的投标报价中去。这样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有以下一些优点:
第一,明确保险责任和保险经费,使工程保险落在实处;
第二,转移了业主和承包商的风险,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风险损失;
第三,有利于预防风险,保护工程;
第四,可增强承包商保护工程的责任心,提高承包商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
3.5加强工程保险的理论研究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阶段、工程部位,风险发生的概率是不同的,对整个工程建设影响也不相同。例如,基础工程由于施工的环境难以意料,施工技术复杂,极易发生意外。而且,一旦出现了问题,对整个工程影响极大。因而,我们应加强在此方面的研究,总结出每个施工阶段、工程部位风险发生机率的大小及其影响,从而确定哪些方面需投保、哪些方面需加大投保金额。
同时,我们还要合理地计算保险费率,根据建筑工程涉及保险范围的风险概率来计算不同险种的费率,如:建筑工程本身、材料及设备、施工机械及设备、现场人员、第三方人员及财产等。投保对象的保险费率,应根据不同对象过去发生的大量风险事件加以统计,在此基础上预测将来同类风险发生的概率。概率高的保险费率可以高一些,反之,则可以低一些。
3.6创造条件,全面推行建设工程保险制度
全面推行工程保险制度,重点应当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新开工的大中型项目、重点项目,都应当逐步实行工程保险。我们实行工程保险的目的就是要降低风险,而大中型项目、重点项目往往投资大、工期长、工艺复杂,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一旦出现意外,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因此,抓好大中型项目、重点项目、成为推行工程保险制度的重点。二是市级以上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全部开展工程保险工作,以当地政府的名义,颁布地方法规,实行工程保险。三是规定强制保险范围,除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伤害保险外,还应包括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第三者责任险等。

‘贰’ 如何能做好保险理赔工作

1、应公示理赔(给付)服务的具体流程、所需材料的清单、联系电话等,方便保险消费者了解相关的服务标准和具体程序。x0dx0a2、在为客户办理索赔(申请保险金)手续时,对所需材料应一次性向客户书面告知,并按不同类型的案件明确赔付时限。若因实际情况不能一次性告知的,或不能在承诺的时限内办结的,保险机构应及时向保险消费者做好说明及解释工作。x0dx0a3、要结合理赔(给付)服务的实际情况,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规范理赔(给付)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改进服务,尽量简化理赔(给付)程序和所需材料,制定相关的服务承诺并及时予以公布。x0dx0a4、对外公布理赔(给付)服务的投诉电话或联系方式,定期对保险消费者的投诉进行分析,并针对理赔(给付)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改进,确保保险消费者的各类投诉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x0dx0a5、应建立健全理赔(给付)服务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理赔(给付)服务质量回访制度,加大对理赔(给付)时效、赔付质量、投诉处理效果等方面的考核力度,切实提高保险消费者的满意度。x0dx0a6、应建立并完善理赔(给付)服务责任人制度,从总公司到地市级分支机构均应指定一名高管人员为理赔服务责任人,指定一个部门为理赔(给付)服务的责任部门,该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理赔(给付)服务的联系人。x0dx0a7、要加大监管力度,把理赔(给付)服务工作作为日常监管的重点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对保险消费者反映突出的问题,要采取监管措施进行专项治理,对损害保险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x0dx0ax0dx0a最后,最重要的,是最大程度的为客户着想。做到公平、公正,保护好保险的形象和为人慈善的根本。

‘叁’ 建设项目工程保险方案制定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实行工程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1.1工程保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项目是国家的,项目资金来源于国家投资。建设单位是政府或其下属,施工单位也是政府有关行政部门所属的施工企业。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遭受不可抗力的破坏时,双方都不会承担损失,而是由国家最终负责。即主要建筑材料随投资向各工程项目按需调拨。既然风险无损自己的利益,工程保险就显得无关重要了。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合资、独资、国有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及多种经营方式同时存在,多层次经济结构的诸多组织同时济身于开放的建设市场中。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对于发包方而言,虽然投资者均以追求最大利益为目的;但投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对于承包方而言,企业与政府脱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甚至一些施工企业的所有制形式都发生了变化,这样,如果发生损失,发包方和承包方都是直接的受害者。因此发包方和承包方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就要想方设法地转移或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工程保险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2工程保险可以减少风险的不确定性
风险具有不确定性,这包含了风险事件的发生与否不确定,发生于何时不确定,发生的原因不确定,和损失的结果不确定。例如,在建工程可能会失火,但是任何人都不能预测何时发生;而失火的原因也有多种可能,不能预知是哪种原因所致;对于导致的损失也是不可能预测的,它可能使工程全部烧毁,也可能只烧毁一小部分。类似这样的风险,往往会导致承包商在承接工程项目的同时,也要承担负担风险、防患损失的巨大心理压力。
但投保可将这些具有不确定因素的风险转移给保险人。这并不是说保险公司承揽保险,就是引火烧身。保险公司根据大数定律对期望损失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从而采取各种防范和应急措施来降低不确定性的影响。如向投保人提供有关安全、防灾的教育和培训,提供关于现场检查和其它方面的有益帮助等,从而减低风险发生的机率。另外,业主或承包商只要付出少量的保险费,便可获得保险范围内风险发生所造成的重大损失赔偿,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导致的损失。
1.3工程保险有利于增强竞争力
目前,国内的施工单位或承包商的主要问题是市场占有问题。没有市场,就谈不上竞争,更谈不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的市场主要局限在该地区或该部门,难以有所突破。原因虽然很多,但风险管理水平比较低,风险防范意识比较薄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条重要原因。这体现在事前未能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或在风险发生之后又难以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而建设工程是一项高风险事业,这就导致承包商容易产生害怕心理,惧怕风险损失,严重阻碍了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参与竞争。而工程保险就是着眼于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和意外不测,从若干方面消除或补偿遭遇风险造成损失的一种特殊措施。尽管这种对于风险后果的补偿只能弥补整个工程项目损失的一部分,但在特定情况下却能保证承包商不致破产而获得生机。通过保险,可以解除应保险范围风险发生所承受的经济损失,增强承包商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其大胆地参与竞争。
1.4工程保险有利于加快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工程保险作为承包商的一项义务是强制性的。我国政府也规定,凡“三资”项目及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的工程项目必须进行工程保险。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外的承包商会不断地涌入我国的建筑市场。同样,我国的建筑承包企业也要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建筑市场上,我们必须按照国际惯例运作。而在建设工程中推行工程保险制度,是我们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对于提高我们的项目管理水平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工程保险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重要意义在于以极小的代价换取了最大的安全。因此,在建设工程中推行工程保险,是业主和承包商转移重大风险事件的一项有效措施。
2我国工程保险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1思想观念落后,缺乏保险意识
(1).保险通过集合危险(风险)来实现赔偿的职能,即多数人参加保险,分担少数人的损失,这是一种社会行为。但是,现在仍有不少人将具有社会互助性质的保险事业视为个别行为,或者是政府行为。即:你遇到风险,由你承担损失;我遇到风险,由我承担损失。由此导致人们在保险问题上错误地认为:既然保险是个别行为,因此买不买保险由自己决定,因而大多数业主或承包商不愿意花钱买工程保险。
(2).由于建设工程的风险事件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因而许多承包商或业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侥幸心理。他们认为如果风险不发生,或者发生了但损失不大,不投保而节约的费用足以应付损失,否则所支付的保险费将白花,没有任何回报。这种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建设工程保险制度的推行。
2.2法规不完善,缺乏配套措施
目前我国缺乏《保险法》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关于建设工程推行保险制度的实施办法至今未见出台,因而影响了工程保险制度的运作。
(1).计划经济的影响仍继续发挥着作用
在建设工程保险方面,1985年国家计委、审计署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在《关于基本建设项目保险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对建设项目实行强制保险加大了基建投资,增加了工程造价,这种做法不妥”。根据这个意见,在通知中规定:国家预算内的“拨贷款”项目不实行财产保险;国家计划用信贷资金安排的基本建设项目也不实行保险;各地区、部门和企业单位的自筹基本建设项目是否实行保险,可自行决定。这项规定在《保险法》实施后,是否还继续实行,没有具体的规定。由此给建设工程推行保险制度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2).配套法规滞后阻碍了工程保险制度的推行
由《保险法》可知,我国的保险活动实行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两种形式。由于工保险的标底一般与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重大经济利益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因此应该实行强制保险。在国际上,绝大部分国家都强制规定承包商必须投保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第三方责任险,社会保险,机动车辆险,一些法语国家还强制规定投保十年责任险。但是,我国在建设工程保险方面,只在《建筑法》中有“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的强制规定,而对其它方面则无强制保险规定。由此造成是否投保建筑和安装工程一切险、第三者责任险,由承发双方自愿决定的状况,影响了工程保险制度的推行。
2.3缺乏专门人才和中介机构
对于承包商或业主而言,购买保险能否得到保障,这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有许多人投了保,但在风险发生之后却不能获得赔偿。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投保决策失误。在投保之前,首先要全面深入了解各保险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认真深入的评估和比较,做出妥善的决策。同时,还要严格执行保险合同条款。所有这些,要求投保人要有专门知识,既要擅长分析保险人的可靠性,又要精于成本计算、效益分析,同时还要对建筑工程的特点了然于胸,能善用机遇扩大索赔效益。另外,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保险有两个任务:一是在被保险人受灾时予以科学、准确的评估和赔偿;另一方面,由于建筑工程规模大,工期长,涉及的内容广泛,潜在的风险很多,保险公司为了降低由此可能造成的损失,要通过保险条款促使投保人提高对事故的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并协助投保人就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预防风险,减少损失。因此,需要有一批专业人员去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
目前我国十分缺乏从事工程保险业务的专门人才,社会上亦少有这类代理工程保险的中介机构。从而使得工程保险难以实现社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4造价管理体制落后
保险费是投保人转移风险的代价,保险是一种市场交易行为。按照《FIDIC合同条件》(它是由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编写的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是一份国际通用的规范性文件)规定:工程本身、施工机械设备、工程人员及第三方人员的生命财产的保险均由承包商负责,其保险费纳入投标报价中。而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仍然按计划经济的做法,把保险费分别划归业主和承包商。承包商只能按规定从业主处得到施工机械使用费中的运输机械保险,现场管理费中用于施工管理的财产、车辆保险、特殊工种安全保险,企业管理费中的企业财产和管理用车辆保险费用。至于工程保险费、即建筑和安装工程一切险,被划在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中,由业主自己支配,承包商无法负责办理全部的险种。这给通过保险来进行风险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设工程对于业主来说,具有一次性的特点。大多数业主并不熟悉施工阶段的各个生产环节和施工方法,不了解产品的特点,人员投入也有限。让其就工程一切险及第三者责任险投保,他就必须连带承担施工阶段的风险防范和工程保护工作,这是很难做好的。另外,业主从节约工程造价的角度考虑,亦不会办理保险。
第二,对于承包商来说,由于投保工程一切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不属于他的责任。因此,从经济利益出发,他们也不会主动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去采取措施防范风险,保护工程、材料及配套设备。
3建议
3.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首先,要宣传保险制度在市场经济中的意义和完善建筑市场的作用,以提高业主和承包商对在建设工程中推行保险制度的认识。使业主和承包商懂得,参加工程保险不是个别的、侥幸的行为,而是一项社会性的补偿制度,是业主和承包商转移重大风险事件,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的重大举措。同时,在建设领域普及工程保险知识,使业主和承包商认识到工程保险是着眼于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利情况和意外不测,从若干方面消除或补偿遭受风险造成损失的一种措施。其重大意义在于能以极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安全,进而促使业主和承包商自觉地参加建设工程保险,推动保险制度在建设工程中逐步实施。
3.2加快立法步伐,为工程保险制度的推行提供法律保障
为了确保工程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快立法工作。建议参照国际惯例及外国的经验,结合建筑工程自身特点,尽快制定与《保险法》相配套的建设工程强制保险法律、法规,促使建设工程依法实行工程保险。在抓好立法同时,还应加强工程保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设工程保险的制度化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工程保险作为一项制度纳入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二是工程保险的管理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包括投保、索赔、监督制度等。工程保险的规范化也应分二个层次:一是政府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依法行事;二是完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有关保险的条款,要逐步形成比较成熟、规范的模式。
3.3培育和发展工程保险队伍
工程保险工作能不能搞得好,与工程保险队伍的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工程保险是一种集约型、高智能的综合性工作,因此,工程保险队伍的发展一定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一哄而起。目前,从事的部门只有保险公司;从事的人员或者只懂保险不懂建筑,或者只懂建筑不懂保险,难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所以,效仿国外的经验,建立专门从事工程保险的中介机构,有利于推动工程保险制度的全面开展。
加强工程保险人员的培训工作,这是保证工程保险队伍高素质、高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无论何种培训都要保证质量,要选好教师,选择适用教材,确保达到培训的目的。在抓好岗位培训工作的同时,还应积极推进工程保险的专业教育。
3.4改革造价管理体制
在建设工程中推行保险制度,参照国际惯例,改革现在的造价管理体制,逐步将保险责任和保险义务转移给承包商,把保险费纳入到承包商的投标报价中去。这样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有以下一些优点:
第一,明确保险责任和保险经费,使工程保险落在实处;
第二,转移了业主和承包商的风险,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风险损失;
第三,有利于预防风险,保护工程;
第四,可增强承包商保护工程的责任心,提高承包商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
3.5加强工程保险的理论研究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阶段、工程部位,风险发生的概率是不同的,对整个工程建设影响也不相同。例如,基础工程由于施工的环境难以意料,施工技术复杂,极易发生意外。而且,一旦出现了问题,对整个工程影响极大。因而,我们应加强在此方面的研究,总结出每个施工阶段、工程部位风险发生机率的大小及其影响,从而确定哪些方面需投保、哪些方面需加大投保金额。
同时,我们还要合理地计算保险费率,根据建筑工程涉及保险范围的风险概率来计算不同险种的费率,如:建筑工程本身、材料及设备、施工机械及设备、现场人员、第三方人员及财产等。投保对象的保险费率,应根据不同对象过去发生的大量风险事件加以统计,在此基础上预测将来同类风险发生的概率。概率高的保险费率可以高一些,反之,则可以低一些。
3.6创造条件,全面推行建设工程保险制度
全面推行工程保险制度,重点应当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新开工的大中型项目、重点项目,都应当逐步实行工程保险。我们实行工程保险的目的就是要降低风险,而大中型项目、重点项目往往投资大、工期长、工艺复杂,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一旦出现意外,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因此,抓好大中型项目、重点项目、成为推行工程保险制度的重点。二是市级以上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全部开展工程保险工作,以当地政府的名义,颁布地方法规,实行工程保险。三是规定强制保险范围,除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伤害保险外,还应包括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第三者责任险等。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肆’ 我国推行工程质量保证保险的分析研究

一、建筑企业风险的种类按责任方可以把风险划分为:发包人风险、承包人风险以及第三人风险等。这三种风险既可能独立存在,也可能共同构成,即混合风险。例如,因发包人支付原因和承包人管理水平因素而导致工期延误等即属混合风险。按风险因素的主要方面,又可将风险分为技术、环境方面的风险与经济方面的风险以及合同签订和履行方面的风险等三种。它们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技术与环境方面的风险1、地质地基条件。工程发包人一般应提供相应的地质资料和地基技术要求,但这些资料有时与实际出入很大,处理异常地质情况或遇到其他障碍物都会增加工作量和延长工期。2、水文气象条件。主要表现在异常天气的出现,如台风、暴风雨、雪、洪水、泥石流、坍方等不可抗力的自然现象和其它影响施工的自然条件,都会造成工期的拖延和财产的损失。3、施工准备。由于业主提供的施工现场存在周边环境等方面自然与人为的障碍或“三通——平等”准备工作不足,导致建筑企业不能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给工程施工正常运行带来困难。4、设计变更或图纸供应不及时。设计变更会影响施工安排,从而带来一系列问题;设计图纸供应不及时,会导致施工进度延误,造成承包人工期推延和经济损失。5、技术规范。尤其是技术规范以外的特殊工艺,由于发包人没有明确采用的标准、规范,在工序过程中又没有较好地进行协调和统一,影响以后工程的验收和结算。6、施工技术协调。工程施工过程出现与自身技术专业能力不相适应的工程技术问题,各专业间又存在不能及时协调的困难等;由于发包人管理工程的技术水平差,对承包人提出需要发包人解决的技术问题,而又没有作出及时答复。(二)经济方面的风险1、招标文件。这是招标的主要依据,特别是投标者须知,设计图纸、工程质量要求、合同条款以及工程量清单等都存在着潜在的经济风险,必须仔细分析研究。2、要素市场价格。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材料市场、设备市场等,这些市场价格的变化,特别是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着工程承包价格。3、金融市场因素。金融市场因素包括存贷款利率变动、货币贬值等,也影响着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4、资金、材料、设备供应。主要表现为发包人供应的资金、材料或设备质量不合格或供应不及时。5、国家政策调整。国家对工资、税种和税率等进行宏观调控,都会给建筑企业带来一定风险。(三)合同签订和履行方面的风险1、存在缺陷、显失公平的合同。合同条款不全面、不完善,文字不细致、不严密,致使合同存在漏洞。如在合同条款上,存在不完善或没有转移风险的担保、索赔、保险等相应条款,缺少因第三方影响造成工期延误或经济损失的条款,存在单方面的约束性、过于苛刻的权利等不平衡条款。2、发包人资信因素。发包人经济状况恶化,导致履约能力差,无力支付工程款;发包人信誉差,不诚信,不按合同约定进行工程结算,有意拖欠工程款。3、分包方面。选择分包商不当,遇到分包商违约,不能按质按量按期完成分包工程,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或发生经济损失。4、履约方面。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发包人派驻工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效率低,不能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甚至发出错误指令等。上述各类风险都是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威胁。因此,必须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二、建筑企业防范风险的方式建筑企业防范风险一般可以采取三种方式,即控制风险、转移风险和保留风险。(一)控制风险。这是使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导致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它包括避免风险、消灭风险和减少风险三种。控制工程项目风险的主要措施如下:1、熟悉和掌握工程施工阶段的有关法律法规。涉及施工阶段的法律法规是保护工程承发包双方利益的法定根据,建筑企业只有熟悉和掌握这些法律法规,依据法律法规办事,才能增强用法律保护自己利益的意识,有效地依法控制工程风险。2、深入研究和全面分析招标文件。承包商取得招标文件后,应当深入研究和分析,正确理解招标文件,吃透业主意图及要求;全面分析招标人须知,详细审查图纸,复核工程量,分析合同文本,研究招标策略,以减少合同签订后的风险。3、签订完善的施工合同。基于“利益原则”的承包人应当综合分析、慎重决策,不能签订不利的、独立承担过多风险的合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风险,必须搞清楚由谁来承担。减少或避免风险是谈判施工合同的重点。通过合同谈判,对合同条款拾遗补缺,尽量完善,防止不必要的风险;通过合同谈判,使合同能体现双方责权利关系的平衡和公平,对不可避免的风险,应有相应的策划和对策。使用合同示范文本(或称标准文本)从而签订合同是使施工合同趋于完善的有效途径。鉴于中国已经入世,合同的签订也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国际工程合同必须符合FIDIC合同条件。4、掌握要素市场价格动态。要素市场价格变动是经常遇到的风险,在招标报价时,必须及时掌握要素市场价格,使报价准确合理,减少风险的潜在因素。但在招标报价时往往对要素市场价格变化预测不周、考虑不全,特别是可调价格合同,控制风险必须随时掌握要素市场价格变化,及时按照合同约定调整合同价格,以减少风险。5、加强履约管理,分析工程风险。在合同谈判和签订过程中,虽然已经发现了风险,但合同中还会存在词语含糊,约定不具体、不全面、责任不明确甚至矛盾的条款。因此,任何施工合同履行过程都要加强合同管理,分析不可避免的风险。如果不能及时透彻地分析出风险,就不可能对风险有充分的准备,在合同履行中就很难有效控制,特别是对风险较大的工程项目更要强化合同分析,及时进行工程结(决)算。6、管好分包商,减少风险事件。分包给分包商的工程,总包商负有质量、安全、工期等协调和管理的责任,并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所以对分包商的承包工程和其工作,要严格进行管理,督促分包商认真履行分包合同,把总分包之间可能发生的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二)转移风险。包括向对方转移风险和向第三方转移风险。转移工程风险主要有如下几种措施:1、推行索赔制度。由于不可预测的某些风险总是存在,风险事件的发生是造成经济损失或时间损失的根源,合同双方都期望转嫁风险。所以在合同履行中,推行索赔制度是向对方转移风险。但工程索赔制度在我国尚未普遍推行,建筑企业对索赔的认识还很不足,对索赔的具体作法也还十分生疏。因此,必须了解索赔制度转移风险的意义,学会索赔方法,使转移工程风险的合法、合理的索赔制度健康地开展起来,逐步向国际工程惯例接轨。2、向第三方转移风险。包括推行担保制度和进行工程保险。A、推行担保制度。这是向第三方转移风险的一种有效作法。我国《担保法》规定了五种担保方式,但在工程施工阶段以推行保证和抵押两种方式为宜。第一、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当前我国可以逐渐推行银行保证或企业保证。①银行保证。国际通行作法是在工程招投标和合同履约过程中实行银行保函制。由承发包双方开户银行,根据被保证人(即承包人或发包人)在银行存款情况和资信,开具保函,承担代偿责任。但目前我国银行保函制度没有相应法规或规章,尚未普遍推行。②企业保证。除推行银行保函制外,也可以推行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做为工程承包人或发包人的保证人,由其出具保函,承担代偿责任。第二,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抵押财产的占有而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据《担保法》规定以该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当债务人抵押财产不属于向第三方转移风险范畴时,以第三人抵押财产实行代偿,它属于向第三方转移风险。推行该制度,要在承发包双方签订工程承发包合同时,由承发包双方或其任何一方与第三方抵押人订立抵押合同并进行抵押物登记。B、推行保险制度。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事故(风险),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保险金责任;或者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上述保险概念,前者为财产保险,后者为人生保险。工程保险是指发包人和承包人转移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出现保险范围内的风险而造成经济损失时,工程发包人或承包人才能向保险公司索赔,以获得相应赔偿。一般在招标文件中,特别是在投标报价说明中都要求承包人作出保险承诺。我国工程保险工作尚未与国际惯例接轨,但在《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对建筑工程一切险种、第三方责任险、人身伤亡险和施工机械设备险等设置了相应条款。为把工程保险制度逐渐推行,一方面要在修改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时向国际惯例接轨;另一方面要制定建筑工程保险章程和必要的法规、规章,以保证建筑工程保险制度的全面推广。(三)保留风险。或称自留风险,是指当风险不能避免或因风险有可能获利时,由自己承担风险的一种作法。它可分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自留风险两种。无意识自留风险是指不知风险的存在而未加处理,或风险已经发生,但未意识到而未作处理。有意识自留风险是指虽然明知风险事件已经发生,但经分析由自己承担风险更为方便,或者风险较小自己有能力承担,从而决定自己承担风险。也有采取设立风险基金的办法,在损失发生后用基金弥补。在建筑工程固定价格合同中考虑一定比例的风险金,以前通常称为不可预见费,就是对合同中明确的潜在风险的处理基金。风险基金的比例取决于合同风险范围和对风险分析的结果,一旦出现风险,发生经济损失,由风险基金支付。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伍’ 国外工程项目管理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建筑企业对外承包也成了国内很多大型企业走出去的新路子,但对于尚未在国际上承包过工程的公司来说,心里就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国际工程与国外工程在项目前期及施工过程管理中有很大的区别,本人通过在海外工程几个月实践,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员管理

国外工程项目管理最重要的内容是对参建人员的管理,这也是在目前所有参与国际工程建设公司普遍存在的一个大课题。对项目参建人员管理的好坏也就直接影响这项目的成败。

1.1 对外派工人的管理

对劳务工人的管理是项目整个人员管理的重点。所有工人都是背井离乡,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语言障碍都会让他们感觉出国工作生活比较单调,又因为长时间不能与家人团聚,难免会产生很多这样那样的想法,甚至将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对项目的实施会产生一定影响。

作为项目管理人员,应尽量想办法合理安排工作,让工人能更多的赚到应得的钱。同时利用工作和业余时间与工人接触谈心、了解和收集工人的需求和想法,能够解决的事情尽量解决,在生活上和情感上对工人进行安慰、激励,稳定工人的情绪。另外,项目部应给他们提供尽量好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能在国外开心工作,下班时也能开心散心休息。要让他们体会到项目部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1.2 对当地工人的管理

在目前国内工人工资不断上涨的趋势下,为加强对国外工程劳动力成本的控制,常常需要招募有当地工人或外籍工人参与项目建设。因此,对外籍劳动力管理的好坏,也直接关系着项目最终的成本利润。

由于各个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不尽相同,因此在项目前期,必须要进行仔细的考察,详细了解外籍工人的招聘途径(例如:劳务公司、政府介绍、自行招聘)、技能水平、工资水平、工资发放制度、保险情况、宗教信仰、工作时间规定及外籍工人务工的流动性等。据了解,外籍工人务工常常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劳务人员及工作时间不固定,这对项目部的工作安排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外劳招聘过程中,必须要对相关环节都了解清楚,制定好外劳招聘和管理制度,然后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招聘合适人员。

1.3 对管理人员的管理

管理人员是整个项目部工程安排实施的管理者和执行人,对管理人员管理的好坏对项目实施过程以及最终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关系。

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部的最高领导,是项目大局规划和安排部署的领军人,因此项目经理一定要注意对属下管理人员进行合理分工,经常与管理人员沟通,深入了解管理人员的专业与特长。每个管理人员的经历、能力、潜质不同,应根据管理人员自身的情况,给他们安排合适的工作,同时在空闲时间,可以请有经验的工程师对他们进行培养学习,提升他们的知识空间和能力。尤其是要加强对年轻的管理人员进行培养,给他们空间锻炼自己,使他们能尽快融入到建筑施工这个大圈子里来,提升自己的经验能力,为项目做出应有的贡献。

2 对材料的管理

2.1 材料的采购

国际工程与国内工程材料采购方面有一定区别,不同的国家在施工材料供应方面皆不尽相同,因此在项目的考察前必须详细列清工程施工需要的主要及零星材料,以便考察的过程中清楚了解材料的来源、价格、供给能力等,在确定报价及项目实施前来考虑材料的采购与供给方式,以避免盲目进入国际市场后,出现材料供给不足或价格超出预期的风险,要做到心中有数。

在施工过程中,材料部门应时刻提醒施工部门根据施工计划安排提前将材料需求计划报出来,并列好材料采购紧、次情况,以便材料部门能够有充足时间来考虑采购计划,沟通材料商,择优选择材料。避免出现临时需要、临时采购,或材料供给不及时而影响项目的实施。

2.2 材料的领用与周转

对材料的利用情况是否合适,直接关系项目的成本大小。因此必须严格把好材料利用关。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提出材料计划,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管理,杜绝材料浪费,在满足正常施工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使用。项目部应建立完善的材料利用的奖惩制度,对材料的利用好坏应直接关系着管理人员及班组的绩效工资,让工人能够主动的节约使用材料。

管理人员应根据设计图纸提前算出各项材料的需求量,在材料发放及领用时,要求必须由专业工作或班组长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和材料计划签字领用,仓管人员对其它任何工人不发放材料工具。确立材料领用考核机制,对节约使用材料或对材料周转节约的,项目部应给予适当奖励,对超出材料计划的,要分析具体原因,如果因为是使用浪费或不合理使用,要对相关责任班组进行处罚。让大家能主动做到节约材料,杜绝浪费。另外,材料部门必须做好材料出入库台账,经常性到现场了解和检查材料利用情况。

3 对机械设备、车辆的管理

机械设备和车辆是工程施工中很重要的`工具,合理利用,可以加快工程进度,减少人工费支出(由于国外工程人工费很高)。在项目发包过程中,承包人必须根据项目的规模、自然条件等,综合考虑项目的机械设备配置问题。这就要求承包人在项目投标前,向发包人了解发包人机械设备的具体投入情况,再根据自身对项目的安排计划,确定大概的机械台班,然后在项目实地考察过程中,了解当地机械设备的市场情况,最终选定机械的种类与来源。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机械设备要分配到人(即定员、定岗),要求操作人员自身加强进行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和材料使用一样,机械设备使用也要建立考核机制,要对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设备台班量、对项目进度的贡献和设备的保养等各项情况综合考虑,进行奖惩,以提高操作人员的积极性。

另外,在操作机械设备前,必须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工地现场安全教育以及的机械设备操作安全使用规程教育,防止出现因操作不当造成的机械事故或伤人事故。

4 对后勤工作的管理

4.1 伙食管理

伙食管理是后勤工作中重点,国内工人在异国他乡,远离亲朋,生活工作条件一般都比较艰苦,心理上难免会有失落和念家的感觉,为了让他们在国外安心工作,对他们饮食上的照顾和管理就显的很重要。

由于国外食品的供应的种类不可能与国内完全一样,伙食管理首先要保证工人能够吃饱,能够有充足的体力做事,同时根据工人国内的生活饮食习惯,尽量选用工人当地的厨师来做饭,以保证口味能满足工人的要求。在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尽量能够聚餐或加餐,条件虽不像国内那样好,但也能让工人在国外工作感觉到不孤单,有大家庭的感觉。

另外要制定餐饮管理规程,在满足工人饮食要求的前提下,要提倡节约,杜绝浪费。要经常性对工人进行思想教育与沟通,让他们了解食品的来之不易,理解并支持项目部的管理规定,对随意浪费食物的人员要通报批评并进行严厉处罚。

4.2 医疗后勤管理

在项目考察阶段,应该对当地的地方病、常见病、医疗条件及费用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因为这也有可能成为公司选择是否在该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确定出国项目后,招聘医生时,要先将当地了解的疾病情况跟医生交底,让他提前知道去了之后主要面对的疾病,做好自身能力及药品配备的准备工作。

4.3 对员工业余生活的管理

工人在国外,生活很单调,工作时间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再加上背井离乡,难免有思念亲人的心情,因此项目部一定要做好这些后勤工作,管理人员多到工人中去,与他们沟通、谈心,时刻了解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难处,对确有难处的,项目部应给予充分的帮助,让他们都感觉到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很温馨,能安心工作。

‘陆’ 工程项目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质量责任

目前,建筑市场中普遍存在各类不规范市场行为,如工程款拖欠、带资垫资施工、违法分包转包、不合理压缩工期等,严重威胁着项目工程质量安全。建设单位,既是各类不规范市场行为的主要活动主体,也是各类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因此,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质量责任,将有效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此次上海住建委发布《上海市建设工程建设单位首要质量责任管理规定》,要求建设单位投保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并制定相应管理措施,令IDI保险成为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质量责任的有效手段。

实施记分管理

对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记分管理。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建立“上海市建设工程项目主要负责人工程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记分管理信息系统”。

《上海市建设工程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质量违法违规行为记分标准》:

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或对保险公司委托的风险管理机构检查发现或者出具报告中的质量缺陷或者严重质量风险问题,未经改正,明示或者暗示有关单位验收通过的,一次记6分。

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等三部门<关于本市推进商品住宅和保障性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规定,应当购买质量保险的住宅工程项目,未购买的,一次记2分。

明确严厉处罚

依据《上海市建设工程建设单位首要质量责任管理规定》,建设单位存在“保险公司委托的风险管理机构检查发现或者出具报告中的严重质量缺陷或者严重质量风险问题,未经改正,明示或者暗示有关单位验收通过”情形,被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责令限期改正、停工等行政处理或者行政处罚的:

1

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将该项目建设单位及其负有责任的建设参与方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增加监管频次,其建设的项目, 将列为市、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巡查的重点;

2

建设项目因工程质量不能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的,房屋行政管理部门将不予核发项目预售许可证,或不予出具销售方案备案证明,已核发或出具的,可以采取暂停网签等措施。

同时,建设单位在《实施意见》生效前已竣工的住宅项目,依据原《实施意见》应购买质量保险,未补充购买质量保险,未按照规定设置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现场处理小组的,自责任认定之日起,1年内,在实施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审查、开工质量安全条件审核、质量评优、消防验收或备案、竣工验收备案等工作时,将该建设单位及其负有责任的建设参与方列为重点审查对象, 不适用告知承诺等简化程序;在日常监管中,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增加监管频次,加强现场检查。

从形式上来看,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是国家在政策上大力推进的工程质量险种之一;从功能上来看,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则是我国全新发展的重要质量保障工具,重新构建着我国建设工程质量保障体系。

‘柒’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的系统管理活动。从内容上看,它是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管理,即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管理。任何一个项目的建设都需要这个过程,它是分阶段进行的。从性质上看,项目管理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微观基础,其性质属投资管理范畴。工程项目管理根据管理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建设方的项目管理、承包商的项目管理、咨询方的项目管理等。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指将管理的对象作为一个系统,通过一定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使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确保其目标的实现。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用应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国际惯例,并能促进基本建设事业的发展。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都有自己的项目管理工作,但影响工程项目进展和效益的主要是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方式。

由于项目的一次性决定着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很难有机会加以纠正。工程项目管理是比其他管理约束性更强的一种管理活动。且与项目建设目标能否实现、与项目建成后的运行能否取得既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直接相关。因此,了解并选择恰当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介绍国外一些较成熟的项目管理模式及国内的主要管理模式,探讨他们之间的差异及存在的距离。

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工程公司的运作一般以项目管理为中心,其组织机构的设置以有利于项目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出发点,具备项目管理、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全部功能,能完成工程建设总承包任务,并能适应各类合同项目管理的需要。

1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DBB模式)

即设计-招标-建造(Design-Bid-Build)模式。该管理模式在国际上最为通用,世行、亚行贷款项目及以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的合同条件为依据的项目均采用这种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按照设计-招标-建造的顺序方式进行。只有一个阶段结束后另一个阶段才能开始。

在DBB模式中,参与项目的主要三方是业主、建筑师/工程师、承包商。

它具有通用性强的优点,因而长期而广泛的在世界各地应用,管理方法较为成熟,各方都对有关程序熟悉;可自由选择咨询、设计、监理方;各方均熟悉使用标准的合同文本,有利于合同管理、风险管理和减少投资。缺点:工程项目要经过规划、设计、施工三个环节之后才移交给业主,项目周期长;业主管理费用较高,前期投入大;变更时容易引起较多的索赔。这种方式在国内已经被大部分人所接受,并且已经在实际应用。

2建筑工程管理方式(CM模式)

建筑工程管理方式(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pproach),简称CM方式。这种方式又称阶段发包方式,业主在项目开始阶段就雇用施工经验丰富的咨询人员即CM经理,参与到项目中来,负责对设计和施工整个过程的管理。它打破过去那种待设计图纸完全完成后,才进行招标建设的连续建设生产方式。其特点是:由业主和业主委托的工程项目经理与工程师组成一个联合小组共同负责组织和管理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完成一部分分项(单项)工程设计后,即对该部分进行招标,发包给一家承包商,无总承包商,由业主直接按每个单项工程与承包商分别签订承包合同。其优点是可以缩短工程从规划、设计、施工到交付业主使用的周期,节约建设投资,减少投资风险,业主可以较早获得效益。缺点是分项招标导致承包费用较高,因而要做好分析比较,认真研究分项工程的数目,选定最优结合点。CM模式又可以分为代理型CM模式和风险型CM模式。

1代理型CM模式

该模式下业主所关心的问题与DBB模式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其对CM经理的选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业主的利益,因此业主在认真进行资格审查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CM经理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模式中CM经理可以提供项目某一阶段的服务,也可以是整个过程的服务。CM经理的工作是负责协调设计和施工之间及不同承包商之间的关系。项目管理公司的报酬是以固定酬金加管理费的办法计取的。其优点是业主可自行选定工程咨询人员,在招标前可以确定完整的工作范围和项目原则,完善的管理与技术支持,可以缩短工期,节省投资。缺点是CM经理不对进度和成本作出保证,索赔与变更的费用可能较高,因而业主风险较大。

2风险型CM模式

风险型CM管理模式中CM经理同时也是施工的`总承包商,业主要求CM经理提出保证最大工程费用(GMP),GMP包括工程的预算总成本和CM经理的酬金,CM经理不从事设计和施工,主要从事项目管理。风险型CM经理实际上相当于一个总承包商,它与各专业承包商之间有着直接的合同关系,并负责使工程以不高于GMP的成本竣工。其优点是:可提前开工并提前竣工,业主任务较轻,风险较小。其缺点是总成本中包含设计和投标的不确定因素,选择风险型CM公司比较困难。

3设计─建造方式(DBM模式)与交钥匙方式(TKM模式)

设计─建造方式(Design-BuildMethod)就是在项目原则确定后,业主只选定唯一的实体负责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设计─建造承包商不但对设计阶段的成本负责,而且可用竞争性招标的方式选择分包商或使用本公司的专业人员自行完成工程实施,包括设计和施工等。在这种方式下,业主首先选择一家专业咨询机构代替业主研究、拟定拟建项目的基本要求,授权一个具有足够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人作为业主代表,与设计─建造承包商联系。

交钥匙方式(TurnKeyMethod)是一种特殊的设计─建造方式,即由承包商为业主提供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融资、土地购买、设计、施工直到竣工移交给业主的全套服务。其优点是项目实施过程中保持单一的合同责任,在项目初期预先考虑施工因素,减少管理费用,减少由于设计错误、疏忽引起的变更以减少对业主的索赔。其缺点是业主无法参与建筑师/工程师的选择,业主代表担任的是一种监督的角色,因此工程设计方案可能会受施工者的利益影响。业主对此的监控权较小。

4建造─运营─移交方式(BOT模式)

建造─运营─移交方式(Build-Operate-Transfer)简称BOT方式。BOT方式是8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一种将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依靠私人资本的一种融资、建造的项目管理方式,或者说是基础设施国有项目民营化。政府开放本国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授权项目公司负责筹资和组织建设,建成后负责运营及偿还贷款,协议期满后,再无偿移交给政府。BOT方式优点:不增加东道主国家外债负担,又可解决基础设施不足和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BOT方式缺点:项目发起人必须具备很强的经济实力(大财团),资格预审及招投标程序复杂。目前我国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应该结合中国的国情,多学习、多总结、多吸取国际上一些成熟的经验,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逐步与国标接轨,加速我国工程建设步伐。

5项目承包模式(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or)

简称PMC模式。即业主聘请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由于PMC承包商在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调试等阶段的参与程度和职责范围不同,因此PMC模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总体而言,PMC有三种基本应用模式:

一是业主选择设计单位、施工承包商、供货商,并与之签订设计合同、施工合同和供货合同,委托PMC承包商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在这种模式中,PMC承包商作为业主管理队伍的延伸,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合同等管理和控制。这种情况一般称为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即PM(Project Management)模式。

二是业主与PMC承包商签订项目管理合同,业主通过指定或招标的方式选择设计单位、施工承包商、供货商(或其中的部分),但不签合同,由PMC承包商与之分别签订设计合同、施工合同和供货合同。

三是业主与PMC承包商签订项目管理合同,由PMC承包商自主选择施工承包商和供货商并签订施工合同和供货合同,但不负责设计工作。这种模式下,PMC承包商通常保证项目费用不超过一定限额(即总价承包或限额承包),并保证按时完工。此模式下的PMC承包商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施工总承包商。

国际上流行将项目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期阶段和实施阶段。项目前期阶段,PMC承包商的任务是代表业主对项目前期工作进行管理。主要工作包括:项目建设方案的优化;项目风险的优化管理;审查设计文件,组织完成设计;协助业主完成政府各环节审批;提出进口设备、材料清单及其供应商;提出项目实施方案,完成项目投资估算;编制招标文件,进行资格预审,完成招标、评标等。

项目实施阶段,由中标的承包商负责执行详细设计、建设工作,PMC承包商在这个阶段里代表业主负责项目的全部管理协调和监理作用,直到项目完成。主要工作包括:编制并发布工程统一规定;设计管理,协调技术条件,确保各承包商之间的一致性和互动性;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及协调;同业主配合进行运营准备,组织试运营,组织验收;向业主移交项目全部资料等。

PMC模式一般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把设计管理、投资控制、施工组织与管理、设备管理等承包给PMC承包商,把繁重而琐碎的具体管理工作与业主剥离,有利于业主的宏观控制,较好地实现工程建设目标。

(2)这种模式管理力量相对固定,能积累一整套管理经验,并不断改进和发展,使经验、程序、人员等有继承和积累,形成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同时可大大减少业主的管理人员,有利于项目建成后的人员安置。

(3)通过工程设计优化降低项目成本。PMC承包商会根据项目的实际条件,运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对整个项目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本着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对整个设计进行优化。

6 Partnering模式

Partnering模式是指项目参与各方为了取得最大的资源效益,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达成的一种短期或长期的相互协定。这种协定突破了传统的组织界限,在充分考虑参与各方的利益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共同的项目目标,建立工作小组,及时地沟通以避免正义和诉讼的发生。培育相互合作的良好工作关系,共同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共同分担风险和成本。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于Partnering模式的研究还很少,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于Partnering模式的研究深度还不够,对Partnering模式的理解还或多或少的存在偏差。

Partnering模式的特点之一就是建立了项目的共同目标,它使得项目参与各方以项目整体利益为目标,弱化了项目参与各方的利益冲突。由于目标决定了组织,因此Partnering模式的组织既要遵循组织论的原则,又要有它的特色。

一般说来,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阶段包括决策阶段、建设实施阶段、保修期以及使用维护阶段。在现在的工程建设实践中,Partnering模式一般都集中在项目的建设阶段。而业主的需求是推动建筑业发展的原动力。近年来,业主越来越倾向于项目管理单位为其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以减少业主方的负担。因此,今后Partnering的组织模式也将会贯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向前向后分别延伸至项目的决策阶段和项目的使用维护阶段。

国外建筑业界的不同公司与机构向业主推荐的方法,往往只是他们最擅长或对他们最有利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各种模式的划分也并不总是十分明确,往往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综合不同的方法,从而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变体”。

;

‘捌’ 国外工程项目,出国人员应该怎么购买保险

到国外去工作,这样的情况能买什么保险吗?是否有合适的险种可选择?
不管是外派到国外的普通劳务工还是高级白领、技术人员,一定要跟派遣单位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对将去的国家社保情况、派遣单位提供的保险福利有明确的约定。
目前,由雇主方购买的保险比较常见的是雇主责任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也有一些用人单位为外派员工购买境外紧急救援意外伤害保险。在这些保险产品中,能为雇用单位转嫁风险的雇主责任险的投保量较大。
到陌生的国家工作,面临的风险比国内稍大,出于对自己和家庭负责的态度,购买一份在境外生效的人身意外险很有必要。建议在外派前可以要求雇主为自己购买人身意外险,另外提醒已在国内购买过意外险的人,一些保险公司的意外险明确规定境内有效,所以出国之前应该问清楚这些保险到了国外是否仍在责任范围之内。
此外,如果需要购买新的保险,还要根据所到的国家,对保险产品做详细的咨询。比如,一些正在发生暴乱和内战的国家,保险公司很有可能不保或者提高保费;含境外紧急救援的国家投保更容易些,选择范围也大。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由不少保险公司推出了专门针对出境工作的保险产品。除了传统的人身意外险,还有境外医疗、紧急搜救、第三者责任等。
经济情况一般的劳务工可以选择为自己购买一份比较便宜的境外人身意外险。境外人身意外险的保费相对境内意外险稍贵一些,并且针对所去国家、从事职业的不同,有不同的费率,一般1年期在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以平安保险的境外工作险为例,去阿富汗,相同年龄,一年期保额20万元,保障范围包括意外残疾、身故和交通工具意外,IT业维护工程师保费1075元,而从事建筑工程的泥水匠保费需要1792元。
经济情况较好的人士,可以考虑在意外险的残疾、身故保障基础上,再加上包括紧急就医及医疗费用、医疗转运、牙科门诊费用、安排亲属探病、紧急搜救、辅助设备费用等在内的紧急医疗救援保障,不过保费会相应提高。以40周岁人士到阿富汗从事泥水匠为例,在意外险保障20万元的基础上,加50万元紧急医疗救援保障,保费就从之前的1075元提高到了6577元。“建议综合个人情况考虑购买”。专业人士建议,如果本身身体条件较好,所去国家又有强制的社保,不必多花钱购买紧急医疗救援保障

‘玖’ 工程项目计划书

工程项目计划书

工程项目计划书。在职场上,我们想要做好一个工程项目,首先就需要拿出一份工程项目计划书,这样才能把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详细的了解工程项目计划书的相关内容。

工程项目计划书1

一、前言

包括工程概况简述,建设单位、发包单位、设计监理单位名称及责任人姓名联系方式,施工项目及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合同额,工程量清单,施工总工期及节点工期,质量环保要求等,合同风险分析及策略。

二、项目部管理目标

质量目标:单元工程合格率xx%,优良率xx%,分部工程优良率xx%;

安全目标:重伤率xx%,生产性死亡为率xx%;

进度目标:合同工期完工时间:20xx年x月x日;

成本目标:实现公司或分公司计划成本目标xxx万元。

三、应建立、健全如下规章制度

1、项目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2、项目技术管理制度;

3、目质量管理制度;

4、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5、项目计划,统计与进度管理制度;

6、项目成本核算制度;

7、项目材料,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8、项目现场管理制度;

9、项目分配与奖励制度;

10、项目例会及施工日志制度;

11、项目分包及劳务管理制度;

12、项目组织协调制度;

13、项目信息管理制度。

四、本工程资源投入情况

优化配置,动态控制和降低成本。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机上人员),以精干、一人多专(岗)为原则,应有组织机构框图,可用于计算管理人员人工费。施工机械型号、数量(包括自有、租赁),租赁设备应详细说明租赁时间租赁地点租赁价格等信息,按照程序办理。

五、项目分包策划

分包项目及分包原因,对分包商考察及其信誉情况,包括分包风险分析、分包价格分析,降低成本的主要办法;如采用招投标方式分包,则招投标文件等应上报获得批准。

甲供材料价格(包括电、柴油等动力燃料)、大众物资材料价格,包括运输费用、装卸车费用、采保费等。

六、项目成本控制

1、项目经理部运行费用测算

应在WORD表格中插入EXCL表格计算(包括计算公式),包括业务费,表格形式反映。

2、项目工程成本测算

应在WORD表格中插入EXCL表格计算(包括计算公式),每项单价均应有成本单价计算过程,表格形式反映。

七、项目变更及索赔点的策划

变更项目分析,索赔阶段性工作计划等。

八、进度控制

项目总工期及节点工期,业主要求和经理部计划。

资源配置、工效和工程量等分析资料。

九、安全控制

按照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控制并应与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要求相符。

十、项目质量控制

按照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控制并应与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要求相符。

工程项目计划书2

一、在项目准备前期

1、1项目经理

做好国际工程项目,实现预期的经济目标,选好项目经理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国际工程的项目经理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要有责任心,敢承担风险;要有团队精神,关心下属和工人,实事求是,言行一致,不要任人为亲,铁面无私,赏罚分明。要有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讲求经济效益。

(2)具有工程项目的管理经验,决策果断,善于沟通上下级关系、内外关系、同事间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有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专业技术和相关的经济和法律知识,具有一定的外事经验和外语水平

(4)有坚强的毅力和意志,健康的情感,良好的心里素质。

同时建立施工项目经理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的责、权、利,以确保项目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1、2项目经理部

技术与质量、成本与核算、劳务与物资、安全与文明施工、财务与合同的需要。

施工准备阶段项目经理部的人员设置,功能上要满足项目实施的计划与调度、项目经理部必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对我方投标书进行透解性分析,全面掌握当地执行的规范标准。

2、对合同和我方所施工项目要进行透彻了解。

3、建立规划大纲:包括(1)工期计划、成本计划的制定(2)施工管理制度的制定(3)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

4、建立施工项目部的主要管理制度

5、对施工项目设备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工序进行排列,做好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6、对所施工工程进行工程量以及我方所用工程附件费用进行预算。

7、施工队伍的选择,做好工人的出国前考核工作、建立好工人档案,对工人的熟练程度进行调整。

8、对施工所用的材料进行汇总,以及做好材料进场计划。

二、施工过程阶段

2、1项目的进度控制

项目进度控制的关键在于发现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的偏差,解决影响施工进度的主要问题。

影响施工项目进度的因素:

1、甲方的影响:甲方不能及时支付进度款或者由于我方自身的原因工程量单报的不及时、与甲方合同、财务等部门关系处的不好造成在支付工程款中的麻烦等。

2、施工条件的影响:在客观条件影响下,使工期发生了偏差,()需要及时与甲方沟通,取得甲方认可。

3、技术失误:在技术交底过程中,要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使工人对施工工艺要求掌握程度达到100%。对各施工环节熟练掌握。

4、施工组织管理不利:在施工之前编制好施工计划,主要对施工顺序进行反复推敲。每天要定时召开项目生产调度会议,已明确第二天的工作任务和材料设备的需求情况,对施工管理制度进行制定。

5、意外事件的出现:当突发事件出现的时候,是避免不了的。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认真的态度。

项目经理部应在施工进度计划完成后,及时进行施工进度控制总结,为进度控制提供反馈信息。总结依据的资料有:

1、施工进度计划。2、施工进度计划执行实际记录。2、施工进度计划检查结果。4、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资料。

总结的内容有:合同工期目标和计划工期目标完成情况、施工进度控制经验、施工进度计划方法的应用情况、施工进度控制的改进意见。

2、2项目的质量控制

在项目施工前首先要做好施工项目质量计划,要确定好质量目标,明确管理职责。此外要着重做好工程质量的预控,工程质量预控就是针对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事先分析在施工中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和隐患,分析可能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对策,实现对工程质量的主动控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使用PDCA循环的控制方法,主要分八个步骤:第一步,分析质量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第二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第三步,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第四步,制定改善质量的措施,提出行动计划,并预计效果;第五步,组织对质量计划或措施的执行;第六步,检查采取措施的效果;第七步,总结经验,巩固成绩;第八步,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PDCA循环是不断进行的',每循环一次,就会实现一定的质量目标,解决一定的问题,这样周而复始就会使工程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从而使项目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同时,要加强质量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坚决执行“三检”制度。

2、3项目的安全控制

安全控制方法:工作安全性分析(JSA)程序,工作安全性分析是对将要进行的作业活动进行危害性分析的过程,及将作业活动分解为一系列连续的步骤,分析识别每一个步骤的潜在危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笑出和控制这些危害。

实施工作安全性分析能够识别施工中潜在的危害,确定相应的工程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置,以防止事故发生,防止人员受到伤害。

工作安全分析的准备工作:

列出所有的基本风险以及有关问题

1、要执行的工作是什么?

2、需要什么样的工具、设备和材料

3、需要什么样的资质和培训

4、谁最适合完成这个工作?

5、隐患可能会出在哪里?

6、谁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

7、不良影响的严重程度?

8、不良影响发生的可能性多大?

9、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事件或事故的发生?

工作安全性分析的过程:

1、描述将要进行的作业活动

2、列出所需要的设备、工具和材料

3、按顺序列出作业步骤;

4、识别每项任务或步骤所伴随的危害

根据对作业活动的观察、掌握的事故资料以及经验,对于每一步骤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超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到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到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

危害主要包括:

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

人的不安全行动,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错误的动作、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

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察、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管理。

5、分析每项危害的后果严重性和现有条件下发生的可能性。

6、详细说明对高中风险将采取的消除或降低风险的控制措施。

危害辨识以后,需要制定消除或控制危害的对策。确定对策时,从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2、4项目的成本控制

做好成本控制工作。首先要建立全员参加的责权利相结合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项目经理、各部门,各班组都附有成本控制的责任,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业绩要与工资奖金挂钩,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成本控制责任网络。

施工项目施工期间,控制成本的措施:

1、以施工图预算控制成本支出,实行以收定支,这样对人工费、材料费、钢管脚手、机械使用费等进行有效控制。

2、办理施工任务单和限额购料单的管理。将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与施工预算进行控制,指出差异,分析差异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

3、建立资源消耗台帐。

4、建立项目成本审核签证制度,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没发生一笔成本费用都要核查是否合理。审核成本费用支出,必须以有关规定和合同为依据。

5、定期开展统计核算、业务核算、会计核算同步检查,防止项目成本盈亏异常。要做到,完成多少产值、消耗多少资源、发生多少成本三者同步。发现偏差、找出原因、立即整改、加强管理。

6、加强现场管理标准化,杜塞浪费漏洞。尤其是要加强现场平面布置管理、和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2、5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的目标就是项目管理的目标,在一个项目中,有几份甚至几十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合同,只有通过有效的合同管理才能保证各方面都圆满的履行合同责任,进而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做好合同管理工作,不仅需要专职的合同管理人员和部门,而且要求参与项目管理的其它各种人员都必须精通合同,熟悉合同管理和索赔工作。

此外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执行,因此我们做为分包商在项目实施阶段必须要做好一下工作:

1、按时提交各种保证:如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等。

2、按合同规定的日期开工

3、按照合同的工作范围、技术规范、图纸要求在开工后规定时间内呈交施工进度计划。

4、保证施工质量

5、按照合同规定及时办理保险(包括对自己的工作人员和施工机械设备的保险),在工程条件发生变化(如延期、增加新项目等)也应及时补办保险,以免造成意外损失。

6、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在工程未交工前一定要保护好工程、材料、和没有安装的设备。

7、按照业主的要求,按时报送各类报表、办理各种手续。

8、项目经理部在履行合同的期间,应注意收集记录对方违约事实的证据,以便做为索赔的依据。

合同终止后,项目经理部应对从投标开始直至合同终止的整个过程进行合同管理评价,其主要内容有:合同订立过程情况评价、合同条款的评价,合同履行情况的评价,合同管理工作的评价。

需要强调的是项目实施中的所有合同的条款必须要同有经验的律师协商,争得律师的建议,包括工人劳务合同,以免给项目的实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6信息管理

项目的信息管理主要做好一下几方面工作:

1、项目经理部应建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对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2、项目经理部中,可以在各部门中设信息管理员或兼职信息管理员,信息管理人员都需经有资质的单位培训后,才能承担项目信息管理工作。

3、项目经理部应负责收集、整理、管理本项目范围内的信息,同时将信息准确、完整及时的传递给使用单位和人员。

4、项目信息收集应随工程的进展进行、确保真实准确、具有实效性,经有关负责人签字,及时存入计算机中,纳入项目管理系统内。

2、7索赔

索赔也是项目决算关键,做好施工索赔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于所提出的索赔,必须出示具有一定说服力的索赔依据,这也是决定索赔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施工期间一定要做好信息、公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工作,这样才能在索赔事件发生时,快速地调出真实、准确、全面、有说服力、具有法律效力的索赔证据。

索赔的一般依据主要如下:

1、1、构成合同的原始文件:合同协议书、中标函、投标书、合同条件、规范、图纸、以及标价的工程量单提出施工索赔时,必须明确说明所依据的合同条款

1、2、甲方或监理的指示,应切记: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必须要求甲方或监理以书面的形式确认其口头指示。

1、3、来往函件

1、4、会议记录

1、5、现场的施工纪录

1、6、工程财务记录

2、做好项目施工索赔工作,要处理好和甲方的关系,同时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上级领导之间的沟通、协调会对索赔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3、在索赔报告提交之后,还应该每隔一段时间主动向对方了解情况并督促对方快速处理,并根据甲方所提出的意见随时提供补充资料。

三、工程竣工

工程的竣工具体要求:1、工程已达到甲方竣工要求。2、各个系统的功能说明,设备配备情况,以及图纸配备齐全,达到完整的竣工资料。

如何搞好竣工结算:

1、公司领导的重视。

2、编制人员具备各种工程的规范。

3、商签公平合同条款,为结算编制提供必要条件。

4、编制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编好结算的保证。

5、全面收复相关资料,为结算编制提供充分的依据。

6、仔细分析,算全该算内容是关键。

7、正确处理好与甲方的关系,是搞好结算的重要手段。

四、人员管理

加强对出国劳务人员的管理,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培养工人的团队精神,在项目实施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同时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因此加强对外派劳务的管理是项目经理部的工作重点。

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自身的管理,要做到言出必行,不要忽悠工人。

2、严格按照合同执行、解决问题。

3、在工作中严格劳动纪律,加强管理,做到罚不过夜,奖不隔天。

4、做为项目经理,要经常定期走访工人宿舍、要在生活上,对工人多关心,国内公司的管理人员要定期的同工人家属保持沟通,问寒问暖。

5、明确伙食帐目,定期公开。

6、加强合同管理,做到统一、细致,把公司的规章制度包括安全/质量等制度,以及公司在该地区的工程定额加在合同中,有必要请教律师、做到措词严谨。

7、加强对工人出国前的考核,有必要同中介公司签订相关合同,或收取一定数量的抵押金、,或者我方直接同中介公司(或分包单位)签订合同,由中介公司或分包单位进行管理。

8、加强对出国人员的国内培训,包括在外的穿着举止的训练,比如在机场,在飞机上,经该注意的必要事项等。

9、国家出些政策,给予用人单位一定的支持,比如如有罢工记录和遣返记录的,将不再给予办理出国签证。

10、对于人员的考核,最好有该项目的负责人直接进行考核。

‘拾’ 浅谈在国际承包工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周荣贾旭忠

(天津华北有色建设工程公司,天津,300000)

随着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和一体化,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程度越来越高。因此,“走出去”是我国参与全球化产业转移和竞争,争取国际市场空间的迫切要求;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抢占国际市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形成跨国公司,求得海外生存与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关于海外承包工程的经验和体会

天津华北有色建设工程公司苏丹分公司是由天津华北有色建设工程公司和华北工程勘察院共同投资,专门从事水井工程的企业。公司组建于2000年,当初在阿联酋借由别人的名义和资质从事经营活动。2003年3月,公司在苏丹国家正式注册。经过艰苦努力,公司于2001年10月15日首次在苏丹中标了扎伊德钻井供水工程。由于扎伊德工程是该公司在海外承接和独立施工的第一个工程,期间得失当属自然。其最大的收获是:①较好地走出了国门,开辟了海外工程施工市场,为公司发展增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全局各产业步入国际市场树立了榜样;②凭借分公司一班人的艰苦努力和开拓性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在苏丹供水工程市场立住了脚,得到所在国的高度认可;③掌握和熟悉了国际工程投标基本常识和操作规程(如制作标书、掌握底线、材料价格查询、运作保函、投标报价等);基本熟悉了苏丹国家地层情况以及地下水分布规律;掌握了适合苏丹国家地层的施工技术和钻进工艺等;④锻炼和造就了一批诸如经营人才、工程指挥长、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以及可塑性较强的一线工人;⑤培育和形成了甘于寂寞、忍辱负重、吃苦耐劳、团结进取的企业精神,以及爱国敬业、服从大局、相互协作、彼此照应、共同攻坚的团队意识。

当然,在经验面前公司也存在一些不足或教训,表现于:①由于刚刚涉足海外工程市场,缺乏经验,在工程投标报价时没有充分考虑设备、材料远程运费、清关费用数额较大以及施工战线拉得过长等问题,造成单项工程成本较高,预期效益不能如期实现;②由于客观原因,第一期施工的50眼水井分布于苏丹北部、南部和西部的10多个省,南北横跨2500公里,东西横跨近500公里,无疑加大了搬迁成本和设备、材料供应成本,影响了预期效益的形成;③由于生产计划和设备零配件计划不周,加之苏丹人工作效率低、时间观念差、清关缓慢,使得部分材料和设备零配件供应不及时,影响了生产进度和钻进效率,进而使工程成本过高;④对于自然环境、施工条件和生活条件估计不足,尤其对员工屡屡发生“马来热”疾病应对措施或者治疗不及时,或多或少影响了职工情绪,甚至个别人产生恐惧心理;⑤对于施工国的政治环境事先预料不足,当初公司仅简单地认为“我们千里迢迢造福于苏丹人民”,未曾想当地的政治环境并不能如人愿,于是2004年3月发生了两位工人被绑架事件。

二、对外承包工程的形势分析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起初只是无偿援助第三世界国家。随着受援助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所在国自行投资工程,这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承包工程的雏形。80年代开始这些项目逐渐展开,迄今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

目前从我国对外工程的总体情况看,具有如下特点:①发展势头比较猛。到2001年底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达997亿美元,营业额达750亿美元;2002年两项指标分别较2001年增长了20%;②施工企业逐渐多元化。迄今,全国具有对外承包资格的企业近2000家,包括国际公司、外贸公司、施工企业、设计院所、大型企业集团、专业公司等;③国际地位逐渐增强。据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统计,进入225家国际承包商的中国公司数,到2001年达到39家,营业额排在第6位,仅居美国、日本、法国、荷兰、意大利之后,2002年继续呈攀升趋势;④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合同额超亿的项目不断增加。小到修路搭桥、盖楼建厂、资源勘探,大到水利、电力建设、油田开发;⑤大的项目为国家带来良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形象;⑥发展潜力很大。国际市场空间的庞大和我国政府对境外承包工程的大力支持,使得对外承包工程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然而,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也并非谁都可以介入,新的发展趋势使得广大企业进入国际工程市场需要足够的资本和能力(包括技术、资质、生产能力、足够的资金、国际化的管理能力等),甚至包括经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承包方式发生了大的变化。项目融资和带资承包逐渐普及,今后单方面的“打工式”承包情况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技术和资金实力;②单项工程向大型化发展,组合性工程向总承包性发展,国际管理公司将成为时尚;③产业分工趋向深化,各国承包商极力抢占市场制高点;④国际承包商之间兼并重组日渐加剧,靠孤军作战将失去应有竞争优势;⑤国家在信贷支持方面力度需要加大;⑥许多发展中国家既面临着“发展”问题,同时还有“和平与稳定”问题,换言之,不少国家尚处于社会动荡、战争不断发生阶段,如非洲国家、西亚和中亚国家,甚至我国周边的个别国家。

三、在国际承包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高度重视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中竞争能力的不足

技术含量低、多元化程度欠缺、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差、企业缺乏战略规划等是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我驻苏丹公司和中国其他驻苏丹企业(包括中国长城公司、中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等)比较和分析,企业规模小,生产能力不足限制工程总量的增加;经济实力的欠缺,各种保函的开具影响大型工程的承接;国际承包工程运营经验的不足,制约预期效益的生成和增长。

2.制定发展战略,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走出去”

分析目前我们地勘行业的改革形势,以及产业发展的国际空间,应该说,有条件地“走出去”是我们求生存、谋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我们拥有技术优势、施工优势,也积聚了一定的人才、信息和涉外经验。另外,我们在国外也建立了不少合作或者工作的窗口。因此,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如苏丹分公司正是借助我们原先从事地质找矿积聚的水文地质技术和地下水工程施工的优势而开辟的市场。应该说,这种选择是符合产业选项或者是符合主导产业发展战略的。但在项目考察和选择时要特别注重技术论证、经济分析以及风险预测。目前,我国在“走出去”的道路上遇到了许多问题,如缺乏目标市场的信息,包括东道国政治法律信息、项目本身的潜在风险以及当地人文环境、劳动习惯等等。如我国某对外施工公司承接某国道路建筑工程时,由于事先有关项目考察人员工作不仔细、不全面,结果对当地施工条件、气候环境以及劳动习惯没有全面了解,国内仅凭常规经验,将设备、工器具发往目的地,人员派往施工现场,结果因为当地的劳动习惯、自然环境的不适应、施工设备不适用,工程监理的技术要求难以达到,而导致工程无法实施,造成很大损失。

基于此,我们在涉外工程的考察中必须做到“慎之又慎”,“细而又细”。考察中既要对项目本身进行详尽的生产技术论证,也要在经济上进行投入产出权衡,同时,绝对不可忽视对项目所在国的政治、法律、产业政策、税收政策、人文环境、生活习惯、劳动习惯等事项的全面了解。

3.严格把握国际工程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由于国际工程是跨国的经济活动,因而国际工程合同远比国内的经济合同复杂得多。国际工程合同从前期准备(指编制招标文件)、招投标、业务谈判、合同承诺、签订合同文本,到实施合同都是国际工程中必须把握的环节。为此,一要注意合同内容的完整性。包括合同协议书、投标书、中标回复、合同履行条件、技术规范、图纸、工程量等要力求详尽具体。二要注意选择完善、通用的合同文本。现在国际上最通用的是FIDIC(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法语名称字头缩写)99版合同条件,其中包括FIDIC“施工合同条件”的基本应用条件、FIDIC“工程设备与设计/建造合同条件”的基本条件、FIDIC“交钥匙合同条件”的基本应用条件和FIDIC“简明合同格式”的基本应用条件。4个合同条件在合同管理、质量管理、风险分担、付款方式等方面都有各自的内在要求。三要在实施合同过程中,要依法保护自己。例如,国际工程均要“以字为据”,不允许“君子协议”,即哪怕是业主或者工程监理的一个承诺、答复、认可都要“白纸黑字”,留有签名;自己先起草合同,“先入为主”,将自己的权益尽可能写进合同,抢占合同签订的主动权;注意合同文件的保存和往来,合同文件、商谈纪要、手续资料必须齐全,复印件也要保留,在文件往来中要求对方签字、认可,在实施或者履行合同时,要注意收集对方的工作漏洞,特别要注意工程工期的变更、延缓以及有关文件的签署、批转、资金到位时间等事项;及时收集索赔资料,提出索赔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按照索赔条款收集整理的索赔资料是索赔的事实依据。没有后者,或者后者不充分、不翔实是达不到索赔目的的。这要求施工工程主要的管理者要组织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要明确岗位责任。因为索赔是一项非常严肃的法律工作、技术工作和经济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负责索赔的责任人必须熟悉和掌握索赔条款,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只有这样的责任人才能收集到准确的索赔资料,达到索赔的目的。四要学会按国际惯例解决项目承包中的争议问题。易于引起争议的问题包括:①索赔,一是业主向承建商索赔,二是承建商向业主索赔。不管谁向谁索赔,都存在索赔成立不成立的问题,索赔金额能不能达到一致的问题;②违约处罚,一是不承认自己违约,二是指责对方违约,三是不仅要罚违约金,还要追加索赔;③终止合同,一是业主责任引起终止合同,如事实证明业主拖欠付款,破产或无力偿还债务,导致不能继续承包;二是承建商责任引起终止合同,如事实证明工程拖期,无力扭转局面,破产或无力偿还债务,导致不能继续承包。

4.加强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把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1)提高对项目风险的认识。一要提高施工管理的风险意识,增强对工程项目的监管和风险管理的力度,突出施工技术措施和质量安全操作规程的到位,特别是项目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要认识到风险的危害性,提高遵规守章的自觉性。二要加强在施工过程中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预测、防范和控制,减少风险的发生和发生风险时能采取有效的弥补措施,从而达到防险、避险、减少损失、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2)建立施工保险机制。依照国际惯例就是实行施工全过程的投保。在实施施工保险时,要尽其可能对施工全过程包括相关项目环节都要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对所有可能发生风险的环节,按照国际惯例能投保的全部投保,对不能投保的风险环节要制订相应的、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3)合同担保的风险管理。合同担保是维护发包人利益的法律行为,是独立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它主要包括:投标担保、履约担保、预付款担保、保证金担保等项目。一般地说,承包商和承保人是关系比较密切的,否则承保人不会给承包商担保。合同担保的关键要认真分析研究发包人的担保文件,要做到合情、合理、合法,损害国格和承包商利益的苛刻条件是不能接受的。另一方面,作为国际工程项目的承包者,要认真研究合同条款,要特别注意和防止业主终止合同的风险条款。同时,对担保金额进行技术处理,不能因担保泄漏标价。要选择好履约方式,充分研究保单条款及加强对保函的管理等。

(4)施工保险管理。进行施工投保的目的是转移施工风险,以弥补因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施工保险应包括施工全过程,即所有施工人员的人身事故保险,材料、设备运输保险等。施工过程的保险要明确各方面的风险责任,明确投保险别和申办方式等,要研究保险合同和保险单的条款是否能保护自身利益。所以,在进行施工投保时要充分利用FIDIC条款中关于保险条款的规定,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和经济损失。

5.熟悉国际工程结算方式,注意规避投资风险

国际间进行贸易和非贸易往来而发生的债权债务都要用货币收付,即要在一定形式和条件下结算,这样就产生了国际结算方式。国际结算方式是从简单的现金结算方式,发展到比较完善的银行信用证方式。归集结算方式从资金的流向和结算工具传送的方向分为顺汇和逆汇两大类。顺汇是由债权人或者付款人主动将款项交给银行,委托银行使用某种结算工具支付一定金额给债权人或者收款人的结算方法,这种结算方法也称银行的汇款业务,如电汇、信汇、票汇等;逆汇是由债权人出具票据的方式,委托银行向国外债务人收取一定金额的结算方式,这种方式也称银行托收业务及信用证业务,如托收(包括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信用证等。因此,一方面,在合同签订前要选择好有利自己的结算方式,争取工作的主动;另一方面,要注意工程的结算周期,特别是在结算周期内做好已完工程量和结算资金的配比;第三方面要注意合作方诚信度的评估和考察,尽可能降低资金风险。

6.加强人才培养和外派人员的素质教育

目前,国外施工工程中表现最突出的问题是人员配置和人员素质。一要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尤其要选好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班子的灵魂,其素质高低决定着承包工程项目的成败。项目经理一定要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能审时度势地作出决策。项目经理能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计划安排、成本预测、管理核算、资金运转周期、材料供应、设备能力以及索赔、保险、当地税务等业务心中有数,能按照国际惯例采取相应对策,防止可能出现的失误和损失。同时,项目经理要有较好的外语基础,能够与业主、当地专业人员会话,阅读外文资料。具备这些条件,必定能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信息掌握,促进与国际惯例接轨。二要有计划地加强现有人员的培养,尤其对涉外经营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深造予以适当投入,培养一批适应涉外经营和管理的人才队伍。培训的内容包括语言、法律常识、国际工程结算、FIDIC合同条件、涉外谈判技巧、民族习惯等。三要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人才队伍。要做到“五会”,即会专业、会语言、会管理、会计算机、会开车。实践证明,涉外工程要求更多的是实际工作人员,忌讳“都是管理者,没有实际操作人员”的现象。四要加强派出人员素质教育,善于处理好与业主、监理及当地雇员的关系。在对外交往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策略性。在外国人眼中,我们代表的是中国,要不卑不亢,维护自身的利益,按国际惯例,寸理必争,寸利必得。对监理,既是对立关系,又有一致的一面,即都是业主的雇员,要善于利用这种一致抑制监理的作用。雇用当地雇员必须熟悉当地劳动法规,在不违规的情况下调动雇员的积极性,能为我所用。同时,要加强外派人员的管理。因为外派人员一般自主权比较大,这就要求外派人员,尤其是经营者或企业经理要注意爱国、爱企业,同时洁身自好,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外事纪律。

作者简介

[1]周荣,天津华北有色建设工程公司总经理,高级经济师。

[2]贾旭忠,天津华北有色建设工程公司。

阅读全文

与如何做好国际工程项目的保险工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6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9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2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7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7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3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7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2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7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9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10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8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