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知识 > 哪个国家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高

哪个国家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高

发布时间:2022-12-13 02:38:45

① 跪求世界各国钢铁产业的发展概况

全球钢铁产业发展呈现梯度转移
来自多方面的信息研究表明,世界钢铁市场逐步进入新的洗牌格局。几年前,德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商蒂森克掳伯自在中国建立了不锈钢厂和镀锌厂。现在,蒂森克虏伯又将视线转移到了巴西,拟在当地建设1家年产500万吨的板坯厂。最近,中国宝钢和巴西矿业企业淡水河谷公司(CVRD)合资在巴西建设大型钢铁生产厂,有资料表明,近两年或几年内,中国钢企还将在印、度、越南等地建立分厂。所有这些个案的背后,呈现明显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次钢铁产业整合的显着特点,即一个特征明显的“梯度转移”现象正在全球钢铁业悄然形成。

首先,世界钢铁生产向经济活力旺盛地区转移的步伐加快,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和潜在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的特征十分明显。在10年前,中国市场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吸引了包括钢铁巨头在内的世界所有产业的目光,一个向中国地区转移的大潮流很快形成并演变成滚滚而来之势,现在,中国已经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地区之一,大大推进了中国钢铁产业发展进程,中国钢产量在短短几年内就由年产钢1亿吨迅速提升到今年的接近5亿吨。全球IT咨询公司和服务公司Capgemini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出口所占比重为8%以上,印度的比例不足1‰但有证据显示,在今后5年内,印度将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有机构对《财富》杂志评选的美国企业500强中的340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多企业计划今后3~4年把与印度企业展开外包合作放在优先考虑地位。从这一点上分析,印度无疑已经成为许多钢铁巨头眼中的潜在发达地区。

其次,钢铁产业向能源、资源丰富地区以及目标消费地区转移的速度力口快。随着全球范围内资源、能源价格大幅度涨价的趋势,资源、能源密集地区正在成为钢铁强企进行战略转移的优先选择目标,中国和日本这铁生产,是在当前资源供应紧张的前提下钢铁企业达成的共识。同时,近年来巴西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对钢铁的需求量也随之快速增长,率先在巴西投资建设钢铁联合生产厂就相当于抢先登陆了这块增长潜力非常巨大的新兴市场。此外,拉美市场的需求潜力也极为可观。以巴西为前沿生产基地,扩大企业自身在拉美市场的影响力,也是其目标之一基于对原材料产地进行生产、就近应拉美市场以及大量节省物流成本费用等的考虑,以上两国钢铁企业做出了在巴西建厂的选择。

再次,“近水远山”是当前钢铁产业新一轮调整的又一特点,钢铁产业向沿海和内河丰富地区转移趋势明显。这一特征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钢铁市场表现突出。目前,在中国3000公里海岸线上的重要城市,都能看到钢铁企业进行战略性布局的影子,宝钢拟在湛江建新厂、首钢的曹妃旬搬迁工程、辽宁的鲅鱼圈钢铁基地、山东的日照钢厂等项目,都选择了沿海布局的思路。以水运作为原料和产品进出主渠道的战略考量,无疑对降低成本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国际钢铁巨头在进行产业转移中,也无一例外地选择在交通运输优势明显的地区建设新的钢铁厂,而在水、陆运输的选择上,均优先选择在水运发达地区进行布局。

同时,资金的同步.转移是钢铁产业转移的另一个明显特点。在传统的钢铁企业转移中,西方发达国家总体上以卖技术、卖设备、卖生产线为主要手段,而当前钢维多利亚钢铁公司()。在总投资额中,宝钢的出资比例为60%。最近一段时间,国际上大型钢铁企业的对外投资方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转变,投入大量资金在生产原料丰富的地区建设包括高炉冶炼设备在内的钢铁联合生产厂已经成为新的趋势。有国外报刊评论,这是国际钢铁行业发展史上不曾有过的现象。

到目前为止,在国外投资建设大型钢铁联合生产厂的钢铁企业已经有安赛乐米塔尔、浦项制铁、塔塔钢铁公司、新日铁以及宝钢等,其计划投资金额合计超过550亿美元,计划年产能合计接近6000万吨(5920万吨)。大型钢铁企业国外投资方式的这一转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国际钢铁业产生深远影响。中国钢铁企业在这一重大转变中担纲了重要角色。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产业转移的行为均不是为了单一目的而进行的,而是在综合各方面因素基础上选择最大利益的结果,即成本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同时,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圈定了各自的目标市场,即市场:最近化。如近几年俄罗斯及中东地区的钢铁需求增长迅速,乌克兰和俄罗斯的钢铁企业联手组成合资企业,拟凭借其良好的市场基础在当地市场占得先机,并凭借地理位置上的优势覆盖中东市场。在新日铁与原安赛乐签订的合作协议中,规定新日铁向安赛乐的欧洲钢厂提供汽车板生产技术,此举是为了对当地的日系汽车生产商进行就地供应.

全球钢铁产业重新洗牌为大势所趋

世界钢铁市场在1999至2001年间历经了一段相当不景气的时期,一方面受到整体市场供过于求的影响,另一方面钢材贸易市场的竞争激烈,使得世界钢价持续探底,在2001年跌落到近20年的低点。也由于景气不佳,国际钢铁大厂纷纷降价以减少库存,造成市场出现恶性削价竞争局面,使得国内外钢厂都出现营业收入、获利均大幅下降的情况。

以名列美国《财富》杂志2002年世界五百强企业的7家钢铁公司来说,2001年平均年营业收入下降17%,在获利方面的表现也不尽如意,7家公司中有5家出现亏损,而亏损超过5亿美元以上的有日本的住友金属和NKK,欧洲的阿塞勒和考勒斯集团等4家公司。随着经营压力的与日俱增,迫使钢铁企业必须审慎思考该如何调整经营策略以因应大幅变动的经营环境。

从近几年世界钢厂的动态来观察,可以发现已有若干厂商开始从竞争策略的型态着手改变,由过去单打独斗的竞争模式,慢慢朝向联合重组的合作型态发展。而钢厂间的策略联盟协议,从较为单纯技术合作开始,逐渐拓展到产销层面的深度合作;联盟关系的发展,也从短期合作慢慢延伸到长期紧密配合的伙伴关系,甚至发展出更为密切的资本合作关系。

从世界各地的联合重组案例来看,有三个重要的趋势:

第一,拥有广大的内需市场做后盾的中国大陆厂商成为炙手可热的联盟目标,日、韩、美、欧等国的钢厂都积极与大陆厂商合作投资。而具有独特技术优势的日本钢厂,则被美欧钢厂锁定为技术合作伙伴的首选目标。

第二,在各区域市场中的龙头企业逐渐浮出台面。目前美国钢铁业形成国家钢铁集团、美国钢铁公司和纽柯三大集团鼎立的局面。在欧洲,则有阿塞勒、LNM集团、考勒斯集团、蒂森克虏伯钢公司、里瓦集团五大钢铁集团。在日本有已经合并的JFE,以及正进行联盟合作的新日铁、神户、住友,形成两大集团势力争锋的情况。在俄罗斯,EvrazHolding成功整并了下塔吉尔钢铁公司、西西伯利亚钢铁厂、库兹涅茨克钢铁公司三家钢厂,而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与新利佩茨克钢铁有限公司也正协商合并事宜。这些龙头企业已经显着地在区域市场中,拉大与其它竞争者在生产规模上的差距。

第三,目前来说,跨越区域市场的联盟合作已经相当普及;但在横跨区域市场的重组案例还不算多,碳钢部分的案例有美国钢铁公司购并位于斯洛伐克的VSZ;不锈钢个案则有西班牙的Acerinox购并南非的Columbus、欧洲的阿塞勒购并巴西的Acesita与美国的J&L。未来钢铁业重组确实很有可能继续朝向世界化的重组模式来迈进。

未来牵动世界钢铁产业联合重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上游铁矿石业与下游汽车业的重组,原料供货商与客户集中度提高所带来的压力,很可能进一步加速钢铁业的重组进度。此外,联合重组对于提升钢铁产业的整体获利能力的正面效应,也会提高厂商的合作意愿。

中国大陆的宝钢集团是宝钢股份和原上钢系统钢铁企业重组的产物,重组比较彻底;而宝钢、武钢、首钢签署的不过是合作协议;前不久报道的鞍钢和本钢的重组也强调了操作主体仍是两个公司。

根据国家统计局按照新的统计标准统计的数据,我国钢铁行业企业中被列为大型工业企业的就有113家,可见我国钢铁企业之多。这其中分布不合理现象也非常严重。可怕的是,这种势头随着我国钢铁企业迎来的新一轮发展正有扩大的趋势,这对营造我国钢铁工业良性发展的环境很不利。如果这种发展势头得不到有效的合理的引导,未来几年就有可能出现较大力度的联合重组,到时有些企业必将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从美、日、欧的钢铁工业发展来看,我国钢铁工业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不但要积极开展上下游的纵向联合重组,也要积极开展横向的联合重组,联合重组的模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关键一点不能做表面文章,只要这样,才能提升我国钢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才能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

② 世界工业强国排名

1.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工业是是美国经济的重要基础支柱。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传统工业大部分集中分布在东北部地区。军工上,战机、大型军舰、航母都能自主生产,美国主要工业产品有汽车、航空设备、计算机、电子和通讯设备、钢铁、石油产品、化肥、水泥、塑料及新闻纸、机械等。
2.中国
中国的工业主要以有基础工业部门为主。包括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等。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有的大小工业门类,就是说所有工业产品都可以自给自足,一旦外部环境有变,在国内都可以找到替代品。随着航空发动机等最后的短板被攻克,我国成为全球工业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工业国。
3.法国
法国是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之一,在核电、航空、航天和铁路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钢铁、汽车、建筑为其工业的三大支柱。法国主要工业部门有矿业、冶金、汽车制造、造船、机械制造、纺织、化学、电器、动力、日常消费品、食品加工和建筑业等。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航空和宇航工业仅次于美国和独联体,居世界第三位。钢铁工业、纺织业占世界第六位。但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的工业部门,其中钢铁、汽车、建筑为法国工业三大支柱。
4.英国
英国过去工业发达,航空发动机、舰船发动机都很强,是全球仅有的四个航空、舰船发动机制造强国。英国主要工业有:采矿、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电子仪器、汽车、航空、食品、饮料、烟草、轻纺、造纸、印刷、出版、建筑等。生物制药、航空和国防是英工业研发的重点,也是英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行业。
5.德国
德国是全球八大工业国之一,工业发达,在汽车、机械、重化工等领域都很强。鲁尔区是德国的传统煤钢工业区。慕尼黑(宝马汽车总部所在地)、汉堡、斯图加特(奔驰和保时捷总部所在地)、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总部所在地)也形成了强大的制造业集群。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则是德国东部的工业重镇。新兴工业集中在慕尼黑一带。
6.日本
日本工业高度发达,工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节能节材方向发展。主要部门有电子、家用电器、汽车、精密机械、造船、钢铁、化工和医药等,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主要工业区大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主要形成了京滨、阪神、中京、北九州4个主要的工业区。机械工业一直处于重化学工业的中心地位。
7. 俄罗斯
俄罗斯,工业发达,核工业和航空航天业占世界重要地位。工业基础雄厚,部门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业也较发达。俄罗斯IT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在软件开发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涌现出了Yandex,卡巴斯基等世界着名的软件制造商。
8.瑞士
工业是瑞士国民经济的主体,钟表业是瑞士第三大出口行业。作为世界最大的钟表生产国之一,瑞士拥有众多享誉世界的钟表品牌,产品以腕表为主,另有座钟和摆钟等。瑞士每年生产的手表中有95%以上用于出口。机械制造业主要生产纺织机械和发电设备。机床、精密仪器、仪表、运输机械、农业机械、化工机械、食品机械、印刷机械也很重要,近些年来,打字机、计算机、照相机和电影摄像机生产的发展十分迅速。
9.西班牙
西班牙,欧洲五大工业强国之一,也是少数几个能制造大型舰船的国家之一,部分工业领域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汽车工业是西班牙支柱产业之一,世界上最大的6家汽车跨国集团都在西班牙设有工厂。
10.瑞典
瑞典拥有自己的航空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先进的军事工业,以及全球领先的电讯业和医药研究能力。在软件开发、微电子、远程通讯和光子领域,瑞典也居世界领先地位。瑞典主要工业部门有矿业、机械制造业、森林及造纸工业、电力设备、汽车、化工、电信、食品加工等。大名鼎鼎的萨博、沃尔沃等公司都来自这个国家。
其他工业发达国家 荷兰、韩国、以色列、意大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

③ 哪个国家的钢铁最好

日本的钢铁最好。

日本冶炼钢铁的技术处于全球公认的领先地位。日本的钢铁技术包括炼钢技术世界领先,甚至欧美发达国家都所不能及的,日本的领先另外一方面体现在专利领域,可以说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高炉或炼钢厂不是利用日本的许可证建造的。

作为一个本土不产铁矿石的国家,钢铁产量和质量都全球领先,十分令人敬佩。

日本的冶金技术更是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特别是在底吹技术、炉渣飞溅保护、熔炉精炼等关键技术领域,日本不仅拥有相应的技术专利,还将其全面应用到工业化生产中,为钢铁工业的重新崛起注入强心剂。

日本在钢铁产业保持着众多记录:

比如日本JSW工厂成为全球仅有的一家能生产核电厂压力容器的工厂,占据全球市场八成份额;而日本的神户制钢仅仅是日本第三大钢企,却雄踞世界500强企业行列。

神户制钢生产的钢材在机械、工程等很多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甚至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也要从日本进口。更让日本人骄傲的是,最权威的钢铁冶金期刊《ISIJ》也在日本。

④ 中国钢铁工业在世界上排第几名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均增长21.1%。钢铁产品基本满足国内需要,部分关键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钢铁产业有力支撑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就业,对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但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并没有成为钢铁生产强国,在全球钢铁产业格局中没有话语权.
近几年,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产量第一、出口量第一、消费量第一,并一跃成为全球钢铁生产大国。但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并没有成为钢铁生产强国,在全球钢铁产业格局中没有话语权。
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30%以上,在推动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多年来,正是得益于钢铁工业提供的各类钢铁产品,才确保了国内机械、交通运输、建筑、国防等基础行业的大发展。

⑤ 跪求美国钢铁业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美国钢铁工业历程

美国钢铁上业自1868年就开始了现代化进程,1868—1880年产业革命时期,美国钢铁产量以年均40%左右的速度增长,从而使美国钢铁工业具有了庞大的生产能力,并日产品品种齐全,产品质量好,生产技术比较先进。

1881—1920年初期工业化过程中,美国钢铁产量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比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都要快。1899年美国粗钢年产量达到了1081万吨。

1920—1955年上业化中期,美国钢铁产量以年均7%的速度增长。1953年,突破了年产钢亿吨大关,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1956—1975年工业化完成和以后的时期,美国钢铁产量以年均0.5%的速度微幅增长。1973年其年产钢达到13680万吨,是目前为止美国钢铁工业历史上最高的产钢纪录。

自此以后,美国粗钢产量开始滑落,再也没有恢复到这一水平。可以说,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钢铁工业一直足美国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20世纪70年代以后,钢铁工业已演变为美国经济中的重要基础产业,一直受到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因此,钢铁工业有美国经济的“晴雨表”之称。

二、工业化进程中美国钢铁工业所具有的发展优势

发展优势可以分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本质都是生产力的国际比较,所不同的仅仅是比较优势强调的是各国不同产业之间或同一产业不同的生产环节之间生产率的比较,而竞争优势强调的则是各国相同产业之间、相同产业生产环节生产奉的比较。

1.美国钢铁工业在资源禀赋方面的具有以下几方面比较优势

①美国发展钢铁工业有着较为有利的资源条什,有着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品位也非常高,矿山工业发达,原料和燃料有充足的供应。如阿巴拉契亚山区有丰富的炼焦煤,苏比利尔湖西部有丰富的铁矿(目前富铁矿已趋枯竭,但含铁22%—35%的贫矿储量巨大,以五大湖沿岸的梅萨比铁矿最为着名)。

②发达的铁路和水运,为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什。1910年美国的铁路里程即达到近40万公里,是世界上铁路里程最长的国家。铁路的大量修建与钢铁上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铁路建没需要消耗大量钢材,刺激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完善铁路交通网为钢铁工业的原料、燃料和产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同时,美国的五大湖地区的水运和海运也为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美国钢铁工业在工业化进程中所具有的竞争优势

①政府高度重视并支持钢铁工业发展。工业化过程中,各个产业都处在高速增长过程中,作为基础性行业的钢铁工业在产业构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既要满足大规模基础设施和基本建设的需要,又要为装备工业、机械工业、耐用消费品制造业提供各种高质量、高档次的钢材产品,以提高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因此,为了促进:正业进步,各国只有通过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增加钢铁工业的经济规模,生产高质量、高技术钢铁产品,才能充分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这种基础原材料的需要。如果不能实现钢铁自给,那么就需要花费大量的外汇进口钢铁产品,这对本已经资本稀缺的工业化进程来说,会加剧其他行业的资本紧张状况,提高钢铁产品需求行业的投入成本,从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来看,这是一种不经济的选择。美国政府在“二战”前后一直把钢铁作为战略性资源来对待,对钢铁工业给予的必要的政策支持。通过大力发展本国的钢铁工业,实现钢铁上业的规模经济效应,提高钢铁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产品档次,从而提高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质量。

②保持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在早期比较重视新技术的引进和采用,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尽管比英国和法国晚得多,但是在其工业化初期,就充分利用了国外的先进技术成果,如炼焦、热风炉、平炉、型钢轧机、镀锡薄板等技术都是从英国引进的。引进以后,又加以改进,创造出许多新工艺和新设备。

③规模化生产。在生产体制上,实现企业联合化和专业化并举的发展模式,发挥了不同产品种类的规模经济优势。“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是第一个在钢铁加工中充分利用新技术的规模经济优势的企业家。1867年,他在匹兹堡建立了一座庞大的一体化的贝斯麦钢轨用炼钢厂即埃德加·汤姆森炼钢厂,该厂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世界是最大的炼钢厂。到20世纪初,匹兹堡轧钢厂每年用人只有1800人。随着产量的增加,成本及价格大幅度下降,同时也给钢铁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因此,美国开始组建起巨型的公司,把炼铁、炼钢、轧钢等工序集中在一起,联合企业的形式成为钢铁生产中的基本形式,其中美国钢铁公司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工业公司。与此同时,在产品的生产上,这些联合企业却趋向于专业化,从而减少了机械设备的种类,便于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合理的经营管理,提高了规模经济的效率。在1935年,至少有44个美国钢铁厂的生产能力超过40万吨,是当时英国最大钢铁企业斯图尔特——劳埃德公司的2倍,其中美国有18家企业的钢铁生产能力超过了100万吨。

④运用资本的手段实现规模经济。钢铁工业是规模经济比较显着的行业,需要筹集大量资本进行设备的更新和新技术的开发,因此,发展钢铁工业最需要建立现代股份公司制度以满足上述要求。在工业化过程中,美国政府鼓励发展大规模的制造业企业,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经常发生,只要是生产上需要,有实力的大公司就会义无返顾地去收购所需的公司。这种体制环境,客观上有助于钢铁企业利用钢铁工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发展一体化的钢铁企业。

三、美国钢铁工业布局上的演变

1.资源型布局

美国钢铁工业发端于东北部的大西洋沿岸,最初是利用当地木炭和小铁矿发展起来的分散小厂。随着木炭被无烟煤代替,冶金中心向西迁移到靠近无烟煤产地的贝斯力赫姆(伯利恒)和斯克兰顿一带。焦煤炼铁技术推广以后,其中心继续西移,转移到生产焦煤的匹兹堡地区。匹兹堡在近代产业史上曾被称为美国的“钢都”。20世纪初,苏比利尔湖区的铁矿开发以后,在沿湖地带又兴起了许多新的钢铁工业中心,比如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和布法罗等,在全国最大的钢铁消费区—北部的大西洋沿岸,也建成了大规模的钢铁厂。

2.消费型布局

二战期间和二战后,美国钢铁工业呈现出向沿湖、沿海消费区域集中的趋势,新建钢铁厂大部分分布在芝加哥区和大西洋沿岸,匹兹堡地区的地位则相对大大削弱,有些钢厂甚至倒闭。其主要原因是:①钢铁生产所需要的煤和铁矿石等原料可以通过廉价水运的方式异地获取,由于是大规模运送,钢铁企业还可享受低运价的优惠,而通过铁路运送钢材的运价却很高;②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必利尔湖区富铁石产量在不断减少,从加拿大、委内瑞拉等国进口的优质廉价铁矿石数量却在日益增加。为了便于铁矿石进口,美国在沿海地区新建了伯恩斯港钢铁厂和费尔利斯钢铁厂,扩建了巴尔的摩附近的斯伯罗斯伯特钢铁厂;③电炉炼钢的比例在不断提高。电炉炼钢需要消耗大量废钢铁(在美国约占2/5),而废钢主要来自钢材消费区。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在消费区兴建了几十家小型钢铁厂,它们以废钢为原料,在消费区炼钢,并轧制当地需要的钢材,目前小型钢厂生产了美国全国20%左右的钢材,这对平衡钢铁工业的布局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美国钢铁工业“衰而不退”

美国的钢铁工业在经过了20世纪初期、中期的高速发展之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陷入了衰退的境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钢铁工业已经退出美国国内主导产业的地位。衰退的表现形式:一是钢铁工业的增加值在美国28个制造行业中一直处于平均水平之下;二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虽然保持了10年的增长,但是钢铁工业依然缺乏增长的动力,钢铁企业所承担的生产成本、环境成本都比较高,无法与进口钢材进行有效的价格竞争。衰退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因素:

1.美国国内钢材需求总量发生了变化

一国的钢铁产品的消费需求状况,影响着该国钢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即国内需求是提高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源动力,国内需求状况的不同会导致各国竞争优势的差异。随着美国工业化的实现,美国经济对大型钢铁产品需求量的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如1900年,机器制造业在西进运动中飞速发展,铁路就业人口跃居美国首位;到1940年,汽车业已追至第二位;到1980年,信息业上升至第三位,到1990年信息业终于取代汽车业成为美国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上世纪末,美国信息产业的年增长率已相当于其传统产业的3—5倍。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钢铁的需求总量、需求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所以美国钢铁的生产量趋于平稳,而不会达到之前的高产出。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明显下降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下降,突出体现为以下几点:

①设备投资周期没有与技术进步同步,导致生产设备老化。美国钢铁工业投资的第一次高峰是在“二战”后的50年代和60年代。LD转炉、连铸、大型高炉、计算机控制轧机等钢铁工业现代化技术是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进入实用阶段,由此导致美国钢铁工业的设备投资和国际上钢铁工业技术革新不同步。与这相反,日本及部分欧洲国家则是同步将这些钢铁工业新技术进行应用与创新。

②设备结构落后,特别是轧制加工工序当中有相当多的设备无法满足用户的“小批量、多元化”需求。

③为了防止罢工,提高了工人工资,导致成本中工资比例提高。

④美国钢铁企业在出现困境时,选择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导致投资资金等多种资源的分散。

⑤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内由于反托拉斯法严格执行,美国没有出现同日本一样强有力的钢铁联盟、产业研究会等业界团体,加之早期企业的兼并重组方案也没能通过议会审核,导致美国工业在产业调整方面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及灵活性,自接影响了美国钢铁企业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及新产能的形成。

3.日本钢铁工业的崛起加速了美国钢铁工业的衰退

美国钢铁企业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以其完善的公司组织结构、钢铁厂和单个生产设备的规模大、经济规模合理而着称,并在这方面长期保持了领先地位。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其他国家和美国在这方面的差距正在缩小,日本开始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美国(主要是在工资和基建成本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世界范围内钢铁工业燃料的消耗在大大降低,美国五大湖和内陆地区的钢铁企业原有的资源优势在50年代后逐步消失:另一方面,大规模海运成本的降低,使得在沿海地区兴建大型钢铁企业成为更具有优势的一种产业布局选择,这也使沿海建厂的日本钢铁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更具有竞争力;再者,日本钢铁工业是“外向型”产业,即钢材产量的30%左右用于出口,美国是其重要的出口国,这也使美国钢铁工业直接面对日本钢铁工业的竞争,而美国钢铁产品成本要远远高于日本钢铁产品的成本,从而使美国钢铁企业失去竞争优势。可以说,自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钢铁企业在技术创新、技术应用、设备投资、生产规模等方面开始落后于日本钢铁工业。

4.借助贸易保护措施给美国钢铁工业提供发展的空间

美国长期以来认为自己的经济体制是世界上最白由的,其他国家的工业或多或少都会得到政府的保护。伯利恒钢铁公司董事长早在1968年就对股东们说过:“在世界上,我国的钢铁:工业是唯一完全私营的钢铁工业。不论在哪个国家,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钢铁工业看作是政府政策的左膀右臂,并接受政府的资助,或者这些企业部分或全部地归国家所有。这样,这些外国政府一直采取旨在保护国内市场的措施,限制进口并鼓励钢铁出口。近年来的趋势如果任其继续自流的话,那么国内钢铁工业将遭受严重销弱,从而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基于这种认识,美国钢铁企业在形势迅速恶化时,美国钢铁工业通常会把许多困难及问题的症结归为不同国家的工业体制,并将其上升为政治问题,借助政府的保护性政策措施,躲避外国钢铁企业的竞争。

美国政府迫于钢铁企业的强大压力,会对美国的钢铁贸易进行干预。1969年,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美国钢铁企业与欧洲、日本的钢铁企业就自愿限制进口钢材达成了一致协、议。2002年迫于国内钢铁企业的压力,美国布什政府启动201条款对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和其他钢铁用户征收高额的关税来制裁企业从国外进口钢铁,以求救助长期不景气的国内钢铁产业。从长期来看,保护主义措施对美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5.美国钢铁工业“衰而不退”

美国政府对钢铁工业一直给予必要的扶持。如政府为保证国防用钢和在尖端金属材料研究及应用的领先性,将一些重点钢铁企业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纳入到国防预算当中加以保护,并以此支持美国钢铁工业在核心技术上的领先性。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产业逐步替代制造业成为美国竞争力的核心。但同时应看到,伴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美国钢铁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管理及技术改革,通过高技术的扩散和渗透,促进钢铁工业有效地实行技术革新、结构重组,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生存与发展。近几年,美国钢铁工业的经济效益在不断提高,竞争能力有所改善,粗钢年产量一直保持在9000万吨左右。可以说,美国的钢铁企业重新成为世界钢铁技术革命中心与工艺改革的领先者,美国钢铁工业伴随着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做到了“衰而不退”。

当前美国及世界许多钢公司普遍面临经营和财务危机,及时找到正确的战略解决方案是摆脱因境的关键,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是解决的基础。美国钢工业目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钢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但经常出现资金使用的不明智举措,而且市场产能始终处于过剩状态。
对于钢工业产能过剩的不利监督和管理是造成世界许多钢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的最重要原因。大部分产能过剩问题究其根本是错误的战略决策和资金借贷。许多项目的上马缺乏对市场的正确预测,其结果是钢公司财务陷入困境,市场价格反复无常,价格对开工率和市场汇率的变动反应极其敏感,国内及出口市场竞争激烈,贸易磨擦和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升级。
明智运用资金的能力对于一个公司的成败至关重要。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在几乎相似的两个投资项目中,资金成本差异甚至超过了100%。在新项目中克服单位资本费用的超标及项目筹备时间拖延问题十分困难。
非常多的钢厂和它们新项目的贷款机构都缺乏对以下核心市场定位问题的充分认识:
1、公司应当明确,在它们即将打入的国内或国际市场中所需建立的生产能力及开工率的准确数字,并且究竟要取得多大市场份额。
2、准确判断哪些市场以及为什么产品在这些市场能够赚钱或赔钱。
3、准确分的公司所服务顾客群的规模和结构组成。
4、明确哪些是钢材的过渡性市场,进口钢材的最终使用地在何处。
5、准确分析公司的原有增长率及新进入市场的预期成长率。
二、虽然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钢工业需要合并,但说来容易做时难。
美国钢铁业合并所面临的障碍非常大。自从1998年,钢材价格降低、钢公司利润下降,使美国的钢公司及钢铁业相关的公司根本没有资金20世纪进行大规模收购。另外,由于20世纪90年代实施的一些错误扩张、合并和收购计划,钢铁业已成为投资界极力回避的产业。同时,钢铁业的合并还需要先解决历史遗留的成本问题,只有问题解决了,才有可能形成大规模合并。美国钢工业的合并还受到历史失败教训的影响,如已两次破产的美国LTV钢公司就曾是Jones& Laughlin钢公司和Repubic钢公司在1984年合并成立的。在1988-1992年,加拿大的多法斯科钢公司和阿尔戈马钢公司的合并也以失败告终。
三、钢工业曾经地宇强调生产和掠夺性扩张,忽视了应当认真研究市场战略。
许多钢公司为了加强对市场的占领和掠夺,拼命扩大生产。注重生产对于任何一个产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各产业都应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进行掠夺性扩张,但如果过度强调生产,势必会忽视对市场及市场战略的分析。
一些过度扩张项目、合并及收购已严重损害了钢工业在投资界的信誉。而且,过去那个通过建联合钢铁企业或联合小型钢厂面轻易占领市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许多市场反映的是一种在相对平等基础上的竞争。
四、钢公司在对代贷水平的控制和平衡系统上出现了故障,尤其是在一些急需建设的新项目上。
高层管理者会初步批准建设新项目,但这此项目经常会失败。从项目的筹备开始,公司对来自于非决策层的不同意见部是极力排斥。通常,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总是过于强调工程、设备、厂址选择、地域销售反馈以及领导层的意见,忽视了对市场、战略和竞争的细微分析。而借贷机构自己根本没有能力评估钢工业市场的微小差异。而且一旦资金到位,公司内部根本听不进对项目持谨慎态度的不同意见。
五、现今钢材产品、终端用户市场和钢工业动态的变化速度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候,而过去用于人析市场的经济和工业数据的质量却在下降。
统计数据需要经常不断的整理和增加,但是美国钢工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不向工业统计机构报告,并且许多公司的报告也仅仅是简单合计,从这些数据中根本无法分析钢材终端用户的消费情况。
数据信息整理仅仅是市场评估过程的第一步。钢工业和钢材消费产业的市场大小、结构及其它一些因素正在快速变化,基于这一原因,对市场的评估和对以往市场的研究通常显得过于滞后,从而造成了信息的不准确,这直接导致了错误的战略决策。
六、应当考虑国际市场的影响因素,尤其是亚洲的发展。许多美国钢公司总是忽视或弱化这些因素。
钢材是一种全球性商品。美国市场不可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亚洲钢材市场占世界钢消费的一半,预计新的消费增长2/3在亚洲,亚洲将会对定价、贸易和产能利用率产生极在影响。汇率的变动可能会给钢材定价及企业的生产成本结构带来灾难。不适宜的汇率变动,如升值20%-30%或更高,将会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境地。美国钢工业近期的成本结构恶化就是不适宜汇率变动的直接结果。曾经被称为明星企业的柯罗斯集团在英国的生产厂,在短短几年中,由于不适宜的汇率变动,使企业严重亏损。

⑥ 美国钢铁业的现状怎么样原因是什么高分悬赏,欢迎大家提供资料

美国钢铁业的现状堪忧

美国钢铁业的困境一年比一年严重。仅过去4年,就有28家美国钢铁企业向政府申请破产,占美国钢铁业的多一半,因此而失业的钢铁工人总数高达7万,如果政府不采取新措施,还将有数万钢铁工人很快就会失去饭碗。

钢材价格下跌正在使世界钢铁行业走向前所未有的危机,估计受打击最大的将是美国钢铁业。过去5年美国国内的钢材价格下跌了40%,目前已经跌到20年来最低,即使在热轧钢材价格最近上升了15%的情况下,每吨热轧钢的价格也只达到210美元上下。然而,美国成品钢的平均成本远高于这个价格。根据权威性研究机构布鲁金斯学会的专家计算,旧式钢厂生产的每吨钢材成本为481美元,新型的小钢厂生产成本也高达376美元一吨。

钢材价格长期低迷不振,重要原因之一是国际钢材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美国政府估算,目前国际钢材的生产总能力已经达到每年10亿吨,而世界钢材的实际需求量只有8亿吨,过剩比例高达1/5。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是钢铁业困境的一大原因。

美国的钢材生产开工率长期以来一直徘徊在65%上下,特别是去年全年,从来没有接近过最起码的盈利线83%的开工率。与此同时,美国钢铁行业对美国钢材的市场占有率连年下降,尤其是1999年和2000年。去年的进口比例下降,也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衰退所至。

美国钢铁业的困境还在于非生产性负担太重。据粗略统计,美国钢铁业目前的雇员总数在15万人上下,但却负担着60万退休人员的退休和医疗费用,差不多等于一个工人负担4个退休人员,还不算无法准确统计的家属负担。

美国大型钢铁企业的领导人普遍认为,美国钢铁业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来自于国外的挑战。面对欧洲、日本、韩国等钢铁生产水平先进国家的竞争,负担沉重的美国传统钢铁企业根本没有竞争力。面对巴西、俄罗斯等钢铁出口新秀,美国更缺乏成本上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国外的压力和国内小钢铁企业的竞争,迫使美国传统钢铁企业接二连三倒闭,工人大量失业,行业前景十分暗淡。

原因
很简单,就是钢铁业在美国是传统行业,传统行业的特点就是产值没有新兴的工业产值高,所以在竞争中就处于劣势。所以美国的产业是向高产值高科技的方向发展。不过钢铁行业在发展中国家就不是劣势行业了,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价格低,所以生产成本也低,而且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建设期,对钢铁行业需求量大。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钢铁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一来,美国可向产值更高的产业发展,二来,发展中国家也需要美国的技术和资金。这是双赢的做法。
另外再说说其他的。
面对一系列的不利因素,美国钢材生产业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最近在美国政府内外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以美国钢铁业内的龙头老大美国钢铁公司为首的多家传统钢铁企业,近日来对美国国会和布什政府进行密集的院外活动,并向政府递交了书面建议,要求政府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拯救美国钢铁行业。措施之一是要美国政府拿出120亿美元,把钢铁业内的退休人员福利开支接过去,这些钢铁企业的说辞是,政府拿120亿美元拯救美国钢铁业,总比钢铁业破产让6万钢铁工人和他们的家人流落街头要好得多;措施之二是要美国政府的反垄断法对钢铁业网开一面,使美国钢铁大企业实行联合,以规模效益和欧洲、日本竞争;措施之三是政府对16种钢材提高20%至40%的进口税收,并同时收紧进口配额,以保护美国国内的钢材市场。

然而,在美国国内与钢铁业保护主义派别唱对台戏的大有人在。华尔街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数十年来,美国政府一直通过进口配额等类似的措施保护钢铁业,其结果却是钢铁业的病态越来越重。”

更有分析家指出,美国钢铁业的问题主要出在那些大型传统钢铁企业自身。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的国内钢材产量一直维持在一亿吨上下,然而,大型传统钢铁公司在其中占的比例,却从原来的90%,下降到今天的50%,而竞争力强的小钢铁公司的产量已经上升到总产量的50%。目前,大钢铁公司每吨钢材的劳动成本在135美元左右,而小钢铁企业的只有45美元左右。大钢铁企业为退休人员负担的医疗保险费用如平均到自己生产的每吨钢材中,要高达26.40美元,而小企业只有27美分。从各方面看,大钢铁企业根本就不是小企业的竞争对手。
基于大钢铁企业的竞争劣势,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让已经没有竞争力的传统钢铁企业自然破产,对美国整体经济发展更有好处,美国经济的力量所在,正是其对新形势的适应性,旧的企业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越早被淘汰越好,即使这一淘汰过程是残酷的。其它行业的人士还提出,政府没理由偏袒钢铁业,此次美国经济衰退中多少信息公司倒闭,政府并没有采取措施挽救这些泡沫公司,现在如果采取特殊政策挽救钢铁公司,以后其它行业出现类似情况怎么办?

所以经济学家的提法是合理的,对美国有利,对其他国家也有利。不过美国钢铁利益集团的影响力很强,所以现实很难做到这一点。

不知道我这样解说你听得明白不?
如果有问题再提出

相对于全球其他国家,美国钢铁行业的竞争能力当然下降了,因为美国的工资比发展中国家的工资高嘛,那么生产成本也会增加,这削弱了他的竞争能力。所以美国应该生产产值更高的产品,这才是美国的优势。

举个例子,一个国家的资源是有限的,假如美国的资源只可以生产100吨钢铁,或者1000台电脑。钢铁是500美元一顿,电脑是600美元一台,那么两者生产总值之比就是5000:60000,你是说美国会生产什么?当然是电脑
另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只可以5000件衣服,或者生产80吨钢铁,衣服是5美元一件,钢铁是500美元一顿,那么两者生产总值之比25000:40000,你是说他们会生产什么?当然是钢铁
也就是说美国生产电脑有优势,发展中国家生产钢铁有优势。

⑦ 世界上机械工业,纺织工业,钢铁工业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分别是

机械:德国美国日本瑞士等。纺织工业:中国印度等。钢铁工业:对能源方面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只知道德国其他的不是很了解

⑧ 世界十大顶级的重工业国家,美国不可撼动,中国能上榜吗

重工业是一个国家成为世界强国的基础,当今的世界强国无一例外都是重工业强国。重工业是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生产资料的行业,其中包括钢铁、冶金、机械、能源、化工、材料等工业,他们为国家经济各部门提供原料、动力、技术装备等等,是实现社会再生产和扩大生产的物质基础。一个国家重工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是体现国力的重要标志。

排名第四的是英国,英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都是主要的发起国,因此英国的重工业和非常发达。英国是全球少有的能够独立建造航空母舰和战斗机的国家,这里还诞生了劳斯莱斯,宾利,阿斯顿马丁,積架路虎等清一色的豪车品牌,虽然有些因经营不善被卖掉了,但底蕴尚在。

排名第三的是法国,法国是欧洲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没有之一。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重工业法国几乎都有,而且都很发达,其中核工业,军事,高铁,汽车,航空等领域都非常优秀。法国是全球第二个独立制造并服役核动力航母的国家,也是全球少有的能够独立制造舰载机和战斗机的国家。法国被称为欧洲小美国,可见其工业实力有多强。

排名第二的是中国,中国是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中国供应的世界50%的商品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家,在军工、航天、高铁、超大型起重机、填海造陆、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都处于全球领先的第位。据统计,中国的深铁、粗钢、水泥、化肥、汽设等产业规模都位居世界第一。不过,中国的工业门类虽然世界最完整,但有些行业技术水平还有待提升,中国错过了两次工业革命,还能达到今天的水平,已经非常优秀了。

排名第一的是美国,美国目前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掌握了大多数工业行业的技术标准,世界各国的工业发展也都是向美国看齐,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除了美国不想干的,大部分美国的技术上都处于世界的绝对领先地位。在重工业行业,美国的实力绝对是一马当先,或许产量不是最高的,但技术绝对是领先的。

⑨ 哪个国家的钢铁最好

看什么钢种:
1、工具钢:德国的好;艺术之国的工艺设计,日耳曼民族特有的严谨与精湛手工艺……雄心勃勃的日耳曼人早在1783年就建成了自己的炼钢厂与钢材实验室,用来研究不锈钢的组合。
2、日用钢(不锈钢日用品):瑞士的好;
3、汽车板:日本、韩国、比利时的好;
4、军工钢:美国的好;
5、建筑材:日本、中国、美国的好;
6、船板、管线钢、石油管:俄罗斯、美国的好;
7、子午线钢、焊丝钢:中国、荷兰的好。
笼统的讲:德国的钢铁最好。
世界上最好的钢材,艺术之国的工艺设计,日耳曼民族特有的严谨与精湛手工艺……雄心勃勃的日耳曼人早在1783年就建成了自己的炼钢厂与钢材实验室,用来研究不锈钢的组合。

⑩ 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56%,日本仅5%却能掌握全球定价权,凭啥

2020年我国的钢材产量高达13.25亿吨,产量占到了全球67%,其间粗钢产量高达10.53亿吨,在全球商场中的比例抵达56.5%,钢材每年可为我国赚取将近4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是我国对外出口的支柱性工业之一。

比方在1995年,日本的三大航运公司之一的商船三井就在我国成立了子公司,开始为我国钢铁工业供给运送服务,2004年商船三井就跟上海宝钢签署了20年的运送协议,2007年再一次签署长期承运协议,很快日本的另一大海运巨子川崎汽船也在我国拓展业务,沙钢跟川崎汽船也签署了10年期的运送合同,尔后武汉钢铁、首钢均与川崎集团签署长达10年以上的运送合同。

而当时,我国本国的海运公司竞争力都远不如日本三大海运巨子,甚至我国最大的海运巨子我国远洋都节节败退,甚至让我国远洋年度巨亏72亿。

阅读全文

与哪个国家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3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1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89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35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5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4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375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3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0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0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27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34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37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5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179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4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7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99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33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