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知识 > 国际服如何复制装备探险家乔治

国际服如何复制装备探险家乔治

发布时间:2022-12-29 10:24:49

⑴ 如何征服北极地区的人们

如果我们从地球上的各个地点,对准北方一直向前走,最后大家总会在一个地点见面,这个地点就是地球的最北端,我们称它为“北极”。

有人把北极叫做“世界的顶峰”,以这个顶峰为中心,向南画一个大约2500千米长为半径的大圆圈,这个大圆圈就是“北极圈”。北极圈可不是什么铁丝网或木棍所围起来的实在的圈子,而是地理科学工作者按地理特点在地图上画出的纬线圈。

北极圈以北大多是海洋,这就是“北冰洋”。它是世界四大洋中最小的一个洋,面积为1300万平方千米,我们也把它称作北极地区。

早在几百年前,人类就想过:在这地球最北端的海洋上,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曾有人坐着帆船,离开陆地到那里去探索。可是,漫漫的长夜,刺骨的风雪,一座座巨大的、浮动着的冰山,给探险家们的生活和航行带来了很大的障碍。长期以来,为了探索北冰洋的秘密,人们走过了漫长而艰险的道路,多少勇敢的极地勇士在征服北极的冒险事业中献身。在无数个不幸的遭遇中,最悲惨的莫过于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约翰·富兰克林爵士率领的129名探险队员竟无一生还,两艘船很快就被浮冰挤毁。前人的教训总是为后人积累了经验,19世纪末,挪威的南森博士成功地借助浮冰的自然漂流规律,成为深入北极心脏地区的第一人。而挪威的阿蒙森则在与浮冰与冰山的斗争中,打通了西北航道。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罗伯特·E·皮亚里,成功地踏上了北极极心,这些探险家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

必须克服的冰障

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证明了地圆说。按地圆说,达·伽马和麦哲伦开辟的西欧和东方的海上联系的两条航道,都太遥远,若能穿过北冰洋区,可能就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最短航路了。可当时人们对北冰洋是个什么样,尚不清楚。有人说北极地区有块很大的陆地,有人说它是充满冰雪的海洋。而地理学家们坚信,穿越北极地区的最短航道是存在的。一代代的极地探险家,前去探路,不是被浮冰所阻,被迫返航;就是被围困在冰海之中,无法脱身,长眠在荒凉的冰岛上。那巨大的冰山,在海面上漂浮着,又给航行带来了另一层危险。

1585年,英国探险家戴维斯从加拿大和格陵兰之间的海峡向北航行,后来被茫茫的冰山挡住去路,不快返航,就可能被接二连三的高大冰山击沉,无奈只好返航。为此,他到达的这一带海洋称为戴维斯海峡。31年后,英国的威廉·巴芬,冒着极大的危险,沿这一航路,比戴维斯走得更远,后来,也为冰山和浮冰所阻,被迫返航,他到达的海域称为“巴芬湾”。

这一带航路之所以冰山层出不穷,是因为自然界有一家天然的、日产20多座冰山的工厂的缘故,它坐落在格陵兰西岸和巴芬湾一带。

原来,在严寒的格陵兰岛上,终年雪花飞舞。即使在盛夏,不强的阳光也化不尽地上的积雪,何况在漫长的极地冬夜里,太阳老是躲在地平线下不肯露面,气候更加寒冷,积雪越增越厚。多少年来,格陵兰的寒冷没有显着的变化,堆积如山的冰雪承受不住强大的压力,渐渐变成淡青色的透明冰块,覆盖格陵兰的全部土地,厚达1500多米,最厚达3000多米。它沿倾斜的山地向下滑行至浩瀚的海洋,经海流、潮汐、海浪、阳光的综合作用,逐渐崩裂,发出阵阵巨响,碎成巨大的团块,随波逐流。一路上,阳光、风雨、海浪把它们蚀成各种形状,有的恰似辉煌的金字塔,有的似山峦,似桥洞,无奇不有,蔚为壮观,这就是人们所见的冰山。

这些冰山有的长达千米,高达百米,无异于一座浮动的小岛。然而,这只是人们看得见的高度,在水下,它还隐藏着十分之七、八的身躯,它的庞大,是可想而知了。

一座座北极冰山,从冰川分离出来独立漂流,可维持两年的时间,在海洋里游过3000千米的路程。当它到达温暖的海域,终于无法生存而融化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可在巴芬湾一带,冰山正值锋芒毕露的时候,常给极地探险者的船只带来无穷的灾难。

为躲避冰山的威胁,荷兰的威廉巴伦支从格陵兰东部海洋北上,果然很顺利地进入北极海域,来到一群岛屿面前,后称为“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意为“尖峭的山地”。这一带海域很富饶,海豹、鲸、海象比比皆是,一时间,这里的捕捉业发达起来,但这些繁荣景象都是在夏季。冬天一到,北极的漫漫长夜即将来临。在巴伦支海域,冬夜长达100多天,从10月下旬到次年的2月,气候更加寒冷。后来,几个英国人因事故不得不留下来过一个极地的冬天,安然无恙地迎来了夏天,这才消除了人们对于极地冬天的恐惧心理,对以后的探险业起到促进作用。

探险家们不断总结经验,使航行越来越向更北的地区挺进。但随之而来的浮冰也越来越多,有时蓝色的海面竟完全被浮冰所覆盖,探险船只经常为冰所禁锢,动弹不得。

浮冰和冰山同是极地探险队的劲敌,但浮冰似乎比冰山的危害还大。浮冰不是来自陆地,它是海水本身冻结而成。淡水摄氏零度结冰,海水含盐,冰点降低。当温度下降到某程度后,海水结冰。起初是薄冰,随温度下降形成广阔的冰原。由于波浪、海流、潮汐作用,冰原往往碎裂成大大小小的冰块,漂浮在海面上,就成浮冰。若海面平静,这些冰就会冻在一起。所以探险船只要被浮冰包围,有的就冻结在其中,造成无法逃脱的危险。多少探险队因此而丧生。

1845~1846年,英国着名的极地探险家富兰克林,率领129人的探险队,考察北极。尽管他们使用的是当时动力最大、装备最好的船,船上有蒸汽机、螺旋桨推进器,而且还安装了前所未有的、用以取暖的热水管系统,但仍然未能抵挡住冰的力量。从富兰克林考察日记的一段描写中,可看出这些探险者们的遭遇:“暴风整整地怒吼了一夜,冰也一夜都在发出破裂的响声。到了早晨,人们看见他们的船,只剩下一些被打碎的木片、几根倒在冰上的桅杆和乱缠在桅杆上的绳索了。可是还好,远处隐隐约约可望见几条海岸线,和覆盖在上面、放出蓝光的冰雪。人们从破冰中间把放着粮食的小舢板推向伸向海岸的浮冰块,向岸边拉去。他们冻得直发抖。努力了两天才靠岸。在这段艰难的道路上,有四个人沉到冰下面去了。同伴们抢救也来不及,浮冰一下子就在这几个不幸的人的头上合拢了。……到了陆地上,这些旅行探险者也没有什么可高兴的。这里1000千米以内,没有人烟,只有覆盖着冰的岩石和冰原。从这里往前走很远,有些美国人的采购站,要几个月才能到达。粮食不多了,富兰克林鼓励同伴继续前进。人们受到鼓舞,增添了力量,继续南行。白天越来越短,刺人皮肤的雪花,随风袭来,寒冷彻骨。每天晚上躲在舢板下避风,天刚亮就上路。

“第二个星期快完的时候,粮食吃光了。星期五的夜晚,两名队员因寒冷和饥饿而死。天一亮,和往常一样地南行。他们发现一所小房子,但没有人住,只有一架白熊的骨骼,上边还有一点干肉。富兰克林劝大家刮下来分吃。第二天,又有一些人不声不响地死去……”

129名探险队员,就这样先后都长眠在冰雪之乡。在以后的30年内,英国人曾装备过多个考察团去寻找他们,同时,也去寻找最短的航道,去接近北极极顶。然而,他们寻找的结果只能是冷酷的事实。尽管获取了许多有关北极区域的知识,但北极极心地区仍是未解之谜。

南森的浮冰漂流探险

冰山和浮冰虽然给极地探险队带来严重的威胁,却挡不住人类探索极地的决心。尽管1881年,美国的乔治·华盛顿·德郎探险队,试图随浮冰块往北漂流,以达到北极或其周围的陆地的探险以失败而告终;美国的另一支格利里探险队也因指挥不当在冰天雪地中得不到救济,成为19世纪北极探险史上第三个遭遇不幸的队伍。挪威南森博士领导的“先锋”探险队却依然勇闯北极,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南森成为深入北极心脏地区的第一人。

南森回顾过去别人北极探险的教训,他很庆幸能具有10年前那些不幸的探险家们所不具有的许多知识,尤其是第一届国际地球极年为北极的经验知识提供了大量气象方面的数据。他认为,格利里探险队的经验教训表明:一支探险队伍应该要能自足,不应依赖外部的援助。而德朗探险队乘坐的“珍妮特号”的传奇,以事实驳斥了有北极大陆存在的学说。这些根本性的资料表明,冰块围绕北极地区的各个海洋领域进行大环流运动的速度是有多快的。因此,南森给自己定下了雄心勃勃的目标是:有计划地把船牢牢地冻入浮冰块中,随着它漂流到高纬度或漂到北极去。

南森是非常善于思考的,他的计划的建立,是在他掌握许多事实和现象的分析基础上提出的。首先,他知道西伯利亚的浮木可以被冲击到格陵兰岛的海域;其次,他还知道受到冰冻的“珍妮特号”就是向北漂流的;再次,就是听到“珍妮特号”被冰块挤碎之后3年;在北极盆地的另一侧的格陵兰的西南岸,发现了该船的部分残骸。南森分析道,既然残骸冻结在流动的浮冰块中,能从亚洲的这面漂流到大西洋那面绕北极转一圈,为什么不能让设计得很好的船也那么随冰块漂一圈呢?

1890年,南森向挪威地理学会提出了他的大胆的、创造性的计划,将船冻结在浮冰上,随浮冰一起漂过北极。为此,他还建议,建造一只特别的船只,船头和船尾设计成尖形的,两侧是斜形的,这样,就可经受住浮冰的压力。

南森的计划提出后,遭到许多着名的探险家的反对,说这是一个狂妄的计划。一些英国的着名北极探险家认为,无论船只设计得怎样坚固,也抵挡不住北极浮冰的压力。而另一些北极探险家认为,一旦船只被冻结在浮冰上,就会完全失去自由,欲进不能,欲退无路,那就永远回不来了。事实上,以前的探险船只正是为浮冰所困才多有丧生事件的发生,因而这个计划,确实是有很大的风险的。面对着种种反对意见,认真思考后,南森不仅没有灰心动摇,反而对这次北极之行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1893年6月24日,南森一行13人,备足了5年的粮食,乘坐由南森亲自参加设计和装备的“弗拉姆号”,离开挪威,驶向新西伯利亚群岛以西的地方。“弗拉姆号”的船体设计的形状,像个西瓜那样,当加在船体上的压力变得太大时,它就将被挤到冰块上,而当压力减少时,它又会再往下回降。

浮冰从四面八方涌来,南森把“弗拉姆号”深深地冲入浮冰块内,直至无法再前进为止。1893年9月25日,当太阳降落到地平线后,“弗拉姆号”已被浮冰冻结。正如想象的那样,冰块把船体托起来,就这样平稳地漂泊。在这人迹渺茫的冰天雪地之中,孤独地生活,难免令人紧张、充满恐惧,毕竟船只生活在浮冰上是一种冒险性的尝试。漂流初期,船只时而漂向东方,时而漂向南方。到10月末,几乎又回到了原地。漂流路线很曲折,前进速度很缓慢。关于这一点,是出乎南森意料之外的。但“弗拉姆号”毕竟经受住了巨大冰压的考验,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1893年圣诞节前夕,南森根据恒星确定了自己的船位后,才知道3个月的时间才漂流了60千米,并且正向着东南方向而不是预期的北方前进,不免担忧起来。正在这时,大自然帮了他们的忙,一阵强劲的东南风,把船向西北方向吹去。狂风不停地向他们袭来,浮冰不停地向他们冲击,可奇特的“弗拉姆号”始终巍然不动。船员们的衣服破碎了,身体疲乏了,但他们仍然充满乐观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念。在四周死一般的沉寂里,借着皎洁的月光和绚丽多姿的极光所带来的一点光亮,他们观看着孤舟周围暗淡的景色,唱着、跳着,吃着鱼肉、布丁,举杯共庆1894年圣诞节的到来,预祝即将到达北极极顶的胜利。

1895年3月14日,南森一行漂流到离北极极顶只有500多千米的地方,再也无法前进了,无边无际的冰原一直伸向远方。根据漂流路线,南森分析后认为,“弗拉姆号”到达北极极顶已不可能,但若从这里乘狗拉雪橇前往北极极顶,只要50天便可到达,为什么不能作一次冰上旅行呢?于是,南森决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把船交给船长沃·斯维尔德洛普指挥,自己则与炊事员约翰逊二人带着狗、雪橇、爱斯基摩人用的皮船两条,以及足够100天用的粮食,向北极极顶进发。

然而,道路是极不平坦的,他们遇到了像岩石一样巨大的冰块重重叠叠,冰面高低不平,且不时为冰湖所阻,他们像蜗牛般地向前行进。他们并不是不能再走快些,只是若不探索着前进,随时都有掉进冰缝、坠入海中的危险。有一次,两个人站在迅速裂开的冰块两边,约翰逊不小心掉入冰水中,南森惊慌万分,但又拉不着他,只得绕过很远一段冰区,才来到已经冻僵了的同伴身边,把他救了出来。

不管道路怎样艰辛,两个人仍然毫不畏缩地向前。当他们走到离极项只有360多千米时,冰凌垒垒的沼泽和一片汪洋挡住了去路。两位勇敢的探险家也已疲惫不堪,不得已,只好于4月8日返回。但他们已比所有的北极探险家走得更北,超过前人270多千米,是深入北极心脏地区的第一人。

这时,他们与“弗拉姆号”已经失去联系,于是,他们艰难地前进,于1895年8月到达法兰士约瑟夫群岛,期望在那里找到一个过冬的场所。

两个人互相鼓励着前进。一天,当走到大群浮冰边沿时,突然一只北极熊从他们身后追来。南森回头看时,凶猛的北极熊正伸出锋利的脚爪向他扑来。他机敏地向旁边一闪,北极熊扑了个空。约翰逊趁机向北极熊射击,才解除了一场灾难。冰和水的航路交替地出现,航行非常困难,当他们到达目的地时,北极的冬季降临了,两人只得寻找一个石穴,更加孤寂地在冰天雪地里度过又一个极地漫长的夜。

他们凭着坚强的毅力,迎来了次年春天的来临。于是,两个人又欣喜地上路了。他们时而在冰原上驾着雪橇驰骋,时而乘獭皮船在冰海中漂流,艰苦是不难想象的。有一次,正当他们划着獭皮船前进时,一只海象突然从水中钻出来,把船推翻了,幸而两个人动作迅速,爬上了冰块,才免于灭顶之灾。这晚,两个人只得在冰块上宿营。

正当他俩十分困难的时候,1896年6月,他们喜出望外地在该岛的南端遇到了英国探险家杰克逊。搭乘他们的船只返回挪威,那是1896年8月15日,他们离开祖国已3年又两个月了。

说来也巧,“弗拉姆号”自南森离船后,继续随冰漂流。后来,终于摆脱了冰的束缚,在南森之后一星期也回到了挪威。

南森之行的探险的结果固然辉煌,但他较之先辈们更胜一筹的是,还进行了深入的科学考察,获取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他首先证明了北极并不是一块巨大的陆地,而是充满冰雪的海洋。在这辽阔的海洋世界里,有一条横越而过的海流存在。其次,他对北冰洋的深度进行了测量,更正了在此之前人们的错误看法,即北极地区不是浅水域,而是一个深海盆。再次,他们发现北冰洋一个有趣的水温反常现象:表面(0~100米)为冷水层,水温冷达零下摄氏2度;但在以下300~400米处温度反而升高到零上2度。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就是:冰块的浮流与风向有关,冰的浮流方向偏向风的右侧,这与地球自转偏向力有关。

皮亚里挺进极心的胜利

南森深入北极心脏地区,进一步激励了极地探险家的探险行动。1903年6月,挪威一位才华出众的年轻的探险家爱德华·阿蒙森率队在浮冰中遨游,终于找到了最短航路,在极地探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时,北极地区的探险已转为争先到达极点的竞赛。

什么地方是向北极发起最后冲击的有利地点呢?“珍妮特号”的经历看来否认了西伯利亚近海群岛以北有陆地的可能性;而南森的漂流则否定了欧洲以北高纬度有陆地的可能性;剩下的问题是格陵兰北部是否有陆地直达北极了。

有一个人用其毕生精力来寻求这个答案,深信他本人是世界上唯一命中注定能征服北极的人。这就是一位新型的极地探险家,美国人罗伯特·E·皮亚里。

以往的极地探险家大都认为极地的冬季非常可怕,因此,常常夏季去探险,冬季就撤回来,大部分时间用在往返跋涉上,效率低。后来的一些极地探险家敢于在极地穴居过冬来赢得来年的时间。皮亚里不相信这些观念,他认为,极地的冬天并不可怕,正是探险的最好季节。夏季浮冰表面融化,道路凸凹不平。而冬季的严寒,可使冰面坚硬而平滑,冰盖面扩大,提供了狗拉雪橇到达极顶的可能性。他对此很有信心,认为极地探险要轻装前进,但要带足粮食。他决心用这种新型方式。

为了到达北极,皮亚里用了20多年时间,成了格陵兰冰原旅行的专家。因为他认为:从格陵兰北端到极心的直线距离仅700多千米,无需船只,只乘狗拉雪橇,越过冰原,就可到达北极极心。但20多年的探险实践,也使他感到,从格陵兰向极心挺进无疑是极为困难的。于是,他不得不重新考虑,从加拿大的哥伦比亚角出发,向北极极心前进。他注意锻炼自己的意志,并深信定能拿到这项巨奖。

在皮亚里看来,阿蒙森于1906年找到过去很长时期在寻找的大西洋与太平洋沟通的航道完全是可有可无的,而南森等人的发现也未命中靶心。只有到达北极极心,才是最高的成就。

1906年,他排除千难万险,到达离极顶只有273千米的地方。这次虽没有成功到达极顶,但并未灰心。

两年后,1908年7月的一个闷热的日子里,皮亚里乘坐“罗斯福号”从纽约出发,向北航行,来到加拿大的哥伦比亚角出发点,那里,离极顶只有650千米。

当时在格陵兰西北部史密斯海峡沿岸,散居着225个爱斯基摩人,他们对北极生活了如指掌。对他们来讲,皮亚里是他们所尊重的一个朋友,也是一个要求太多的朋友。在过去的20年间,皮亚里依靠这些“忠实的异乡朋友”的技术和忍耐力,纵横格陵兰北部未勘察过的冰地,越来越迫近北极。他们给皮亚里供应雪橇、爱斯基摩狗、毛皮和粮食,在皮亚里每次重要的探险中担任探险队的驾雪橇员、猎手及开路先锋。皮亚里写道:“我爱上了这些天真浪漫的纯朴人民。他们部落里每个人我都认得,也叫得出他们的名字。我曾拯救过他们的整个村落,使其免于饿死。大人告诉孩子们说,如果他们长大能成为好的猎手或裁缝,‘皮亚里大爷’会很好地奖励他们的。”

这次决定性的冲刺仍旧得益于这些忠实的朋友的帮助。在哥伦比亚角,这些爱斯基摩人为皮亚里准备好了狗拉的雪橇,御寒用的毛皮外皮,船上装有150吨重的鲸鱼肉和海象肉,246只咆哮的狗。在55人的探险队伍中,有49名爱斯基摩人,他们主要是担任运输服务性工作。其次6名成员有:船长、外科医生、秘书、两名年轻探险家、一个助手。

皮亚里是位很有经验的北极探险指挥家。3月1日,当回归的太阳在地平线下朦胧发光时,皮亚里已开始弃舟登陆,指挥着他的探险队踏上了艰苦的越过冰野的征程。他把大部分人员编入支援队伍,他们唯一的任务便是把他的6人小组带到发起冲击的有利地点,保证小组有足够的狗、粮食和精力来发起决定性的冲刺。

在风的影响下,冰面呈锯齿状的山脊,雪橇就像在山路上奔驶,颠簸地行进着。强行军、体力下降、睡眠不足以及极度焦急不安给探险队带来极大困难,队伍要时刻提防冰间水路的出现,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有连人带雪橇一起掉入极地深渊的危险。那些冰间水路往往无任何征兆便会出现,耽误探捡队的行程。有的冰间水路可利用浮冰渡过去;有的可在刚刚形成的薄冰层上慢慢地越过去。有一冰间水路竟使皮亚里为等它合拢而花了6天时间。

但皮亚里仍在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他在回忆录《北极》中写道:“我的理论是尽可能用支援部队工作。那些我从一开始便期望成为主力的人,需要一路上为他们安排尽可能的舒适。”这种合理的安排类似于今天攀登最高山峰的分组制。皮亚里还决定把最后阶段的队伍组织得尽可能小,他认为,队伍越大,行进越慢。因此,在往北行进期间,他分期分批逐步把支援队伍遣回基地。

4月1日,他把最后一支支援队伍遣送回去,这时,他们离北极只剩246千米。

皮亚里为最后冲击留下最好的狗、4个精选出来的爱斯基摩人以及一位43岁的黑人马特·享森——皮亚里20年北极探险所信赖的伙伴、北极地区最优秀的驾橇手之一。

这时天气晴朗,他们向北极冲刺,继续翻越从未被征服过的冰原。皮亚里在日记中写道:“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再持续三天!”但天有不测风云,为防万一,他命令以最快的速度前进,每天行程40千米。这个任务是艰巨的,况且皮亚里本人因1899年在一次北极探险中双脚冻伤而失去脚趾,所以这次在大部分行军中只能乘坐一个雪橇。

4月6日上午10时,皮亚里命令停止前进,他已经看到了目的地。尽管极顶近在咫尺,但他们个个都累得动弹不得了。皮亚里写道:“北极极顶就在眼前,可我们太疲倦了,无法再迈出最后的几步……,那时我已到了精疲力尽的程度,不能意识到我已到达了一生奋斗的目标。”这里,离极点只有8千米。在使用六分仪确定他们所在的位置后,他们迅速地筑起爱斯基摩式圆顶冰砖屋,吃完饭,睡了几小时绝对不可缺少的觉。

醒来后,大家体力得到恢复,便又忙着向北挺进。终于,他们的脚踏上了北极极顶。在这里,分不出东、西、北方,向任何地方都是南下。皮亚里兴高采烈地写道:“300年来人们追求的巨奖,我20年中的梦想和目标,今天终于拿下来了。”

皮亚里在世界之顶插了几面旗帜——其中一面美国国旗是他妻子缝制的,在20年的北极探险中一直携带着它——然后剪下一块埋在雪地里,上面写着:“1909年4月6日,抵达北纬90度,皮亚里。”他让队员们手持旗帜拍照,享森则带领4个爱斯基摩人齐声欢呼3次,相互握手祝贺。53岁的皮亚里写道:“我很满足。”

以后的30个小时内,他们在那里进行了测探、天气观测和休息。他们的回程,相对极地而言是顺利的。4月25日,皮亚里凯旋登上“罗斯福号”,北极极顶的征服,似乎是那么不合理地轻易。

北极揭秘

1926年,阿蒙森首次乘飞艇飞越北极盆地,使他成为到达过南、北两极的第一人。以后,人类多次到达北极,看清了它的许多秘密。

北极区域没有陆地,仅是为冰雪覆盖的海洋。冬天,洋面上坚实的冰雪,竟厚达2米多。岛屿边缘的冰块断裂滑到海里,形成高大的冰山,常常被误认为是陆地,因而有无数个“会融化的陆地”的传说。如极地探险家曾命名的“桑尼克夫陆地、彼捷尔曼地、安德烈地”等,以后又消失了。有人说,这是海市蜃楼,后来的研究证实,这是些“会融化的陆地”。它由埋藏冰构成,是一些大型冰块搁浅,加上风从南方带来的矿土渐渐堆积,并逐渐长出一些稀稀落落的植物,而伪装成小岛。有时,它的上面还可做奇妙的观测场所,起落飞机。但随温度变暖,它们从底部融化而消失。

过去人们曾称它为“北极海”是不对的。它是个大洋,不但大而深,且有独立的洋流规律地运动着。它过剩的海水分别流入太平洋和大西洋,但它比其他三大洋浅得多,平均只有1200米深。但它的中部却是个广大的深海盆,最大深度5449米,因而,有地球上“最大的陷阱”之称。它的底部有高有低,并有一条海底山脉,高达2500~3000米,脉长达1500千米,它对海水的流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里的气候非常寒冷,全年很少开冻,见不到雨,只有亮晶晶的粉状冰粒,堆成雪田和冰原。只有暖流吹来时气候稍暖些。在这寒气袭人的地方,绿藻、褐藻、红藻依然十分茂盛。还有很多艰苦奋斗的动物,除出没于冰水之间的海豹、海象外,还有善于使用阴谋诡计的北极熊,游泳健将鲸鱼等,他们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近年来还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和前所未见的龙虾。

极地有漫漫的长夜和无夜的白昼。它不像我们这里,用24个小时来安排,而是几乎用一整年的时间来安排。即在北极附近,有连续半年的白天,这时,暗淡的阳光怎么也不离开北冰洋面,是少有变化的白天;而从9月以后,又一连半年见不到太阳,是漫漫的黑夜。只有绚丽的极光恍惚地照耀着探险家的身影。它似火、似帷幕、似画卷、似探照灯、……五彩纷缤,变化多端,引起人们的各种遐想。此外,还有幻日、蜃楼现象。经研究,这都是空气中带电粒子在太阳风的作用下相互碰撞引起的“高空闪电”或折射现象造成的。

⑵ 土库曼斯坦火坑:烧了49年,损失五百亿,为何不扑灭

古诗中提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其实火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物质,人们发现了烧火的方法,这才慢慢开始有了文明。在现代,人们如果不好好利用火,很有可能火就会变成灾难。



2019年,土库曼斯坦的数据专家已发表了各种数据表明。49年时间以来,土库曼斯坦的3号坑,因为燃烧天然气而陆续累计在一起,损失超过了500亿,而且还是美元单位。地球上的很多资源,在开采之前显得非常丰富,但是也经不起浪费,3号坑的地狱之火也算是人类的损失。

⑶ 征服世界最高峰的勇士是谁

世界最高峰的身影最早进入了欧洲山地探险家们的视野。1921年,英国登山探险家乔治·马罗列勇敢地踏上探索珠穆朗玛峰奥秘的征途。马罗列和他的探险队此行的目的,首先是要找到这座披着神秘面纱的山的具体位置。他们历经艰辛,费尽周折,终于在中国和尼泊尔之间找到了珠穆朗玛峰。虽然一切现代交通手段在它那里毫无用处,但在当地夏尔巴人的帮助下,马罗列一行对珠峰进行了一系列的详细考察,为日后攀登珠峰打下了基础。

1924年,马罗列随同一支装备先进的英国登山队来到喜玛拉雅山麓,准备向珠峰发起冲击。当地的舍普族人都习惯于山地生活,他们帮助登山队把沉重的给养和设备背到了7800多米的高山营地,成了最理想的帮手。马罗列和他的队友便从这里向顶峰攀登。

登山探险是一种既充满乐趣又危机四伏的运动,因此登山探险家不仅要具备勇敢沉着、机智灵活的心理素质,而且要有强壮的身体和丰富的山地生活知识。低温严寒、暴风雨雪、极度缺氧被列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三大不利条件,探险家们在艰难地攀越冰障陡坡时,稍不留神就有被严寒冻伤的危险。有时候,松动的冰层忽然断裂,冰雪以排山倒海之势滚滚冲向山下,推倒它前面的一切,甚至把整个村庄埋在雪中。在那雪峰顶上,突然刮起的暴风雪,常常会把人卷得无影无踪。空气中的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珠峰地势高,空气稀薄,只有浓度的50%,缺乏人们正常呼吸所需要的氧气。所以在登山途中,探险家们常常会因为氧气不足而头昏眼花、举步艰难。

马罗列的两名队友在第一次攀登中登上了8300米的高度,突破了当时世界登山史上的最高纪录。然而,可怕的暴风雪阻挡了他们前进的步伐。暴风雪把他们刮得晕头转向,好不容易等到风势稍弱,他们携带的氧气已剩下不多,不能确保向顶峰攀登的成功。他俩只好怀着懊悔的心情,踏上归途。

当天气好转,风力减弱,马罗列和一个年轻力壮的队友又接着向顶峰攀登。他们艰难地越过了一道道峭壁冰川,在充满死亡威胁的道路上勇敢地前进着。好不容易到达了8500米的高度,他们抬头望去,白雪皑皑的峰顶已近在眼前,他俩心里真有说不尽的高兴,恨不得一步走完那剩下的300多米路程。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更为猛烈的暴风雪在刹那间降临了,马罗列和队友被大风刮得无影无踪。直到10年后,人们才在珠峰脚下的积雪中找到了一把他们遗留下来的雪斧,成为他们的惟一遗物。

整整十年过去了,在这期间一共有9支探险队一次又一次向珠峰发起冲击,企图征服这座神秘险峻的山峰,但是,他们的努力都因各种原因遭到失败。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英勇无畏的探险家们虽然连续遭受了10次失败,但他们勇敢的尝试,给后来者提供了信心和经验。

1953年3月,第11支,也是英国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一支登山探险队汇集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准备再次攀登珠峰。不久,这支探险队就出发到设在海拔3900米的第一登山营地。探险队在营地里搭起了20个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帐篷,用来住宿和存放食品、氧气等物品。一支由舍普族人组成的运输队担负运送一切给养和设备的任务。

探险队到达营地后,立即开始了严格的登山练习和适应气候的训练。队员们都清楚地知道,面对珠峰这难以捉摸的“凶神”,只有作好最充分的准备,否则即使是最先进的设备和最周密的计划也无济于事。因此,人们不厌其烦地练习爬山技巧,扩大肺活量和增强肌肉,为从南坡攀登珠峰作精心的准备。

经过三个星期的严格训练,探险队的基地移到海拔5400多米的昆布冰川,它横跨在令人心惊胆战的大山峰之间,是攀登珠峰的第一难关。这里不仅坡陡路滑,而且气候变化无常,常常会发生雪崩等意想不到的危险。

在高山基地稍事休整后,勇敢的登山队员们开始投入正式攀登。希拉里和另三位队员担负在冰坡上开辟阶梯的任务,好让庞大的运输队负重在上面行走。由于暴风雨、雪崩和冰川移动等影响,这项工作既艰苦而又复杂。他们缓慢而艰难地向上攀登,彼此间都用系绳连结着,以防有人不慎滑下冰坡时,同伴能及时把他拉上来。他们借助铝梯,爬过一个又一个深不可测的冰窟窿。遇到又滑又陡的冰坡,他们每前进一步都必须用雪斧凿出台阶。在经历千难万险之后,他们总算通过了这一冰川地区,转到了珠峰的南坡。这时,可怕的高山反应出现了,不少队员产生了思考力减退、萎靡不振的病状。在困难面前,探险队员们表现得非常坚定沉着,他们不知疲倦地在冰上开辟道路,顺利到达了分别设在海拔7000米和7200米的第六营地和第七营地。

5月26日早晨,第一支顶峰突击队开始出发攀登顶峰。查理斯·埃文和汤姆·鲍迪伦作为第一小组率先出发,他们在越来越险的道路上奋力攀登。在山口极目远望的人们,看到远处有两个身影正在努力向顶峰攀登,营地上立即沸腾起来,大家都期望他们能一举成功。

中午过后,埃文他们登上了海拔8700米左右的南高峰,在此以前从未有人到达过这样的高度。向上仰望,通向顶峰的道路像一条狭窄的刀锋般的脊梁,它的一边是一个滑向几千米深冰河的陡坡。另一边则是一条冰柱悬挂的峭壁。他俩都渴望继续沿着先下倾尔后上接顶峰的脊岭前进。那多少年来,人们可望不可及的顶峰,离他们仅仅100多米。在这令人振奋的时刻,埃文和鲍迪伦显得非常镇静,他们计算一下往返大约需要五小时的时间。真遗憾,时间已经太晚,此外,他们所带的氧气即将耗尽,经过一天的攀登,人也筋疲力尽。他俩只好怀着终生的遗憾,踏上归途。可是这时,他俩的脚似乎都有些不听使唤。忽然,埃文脚下一滑摔倒了,强大的惯性使他直往下滑,鲍迪伦急忙拉紧系绳,但他不仅没有拉住埃文,自己反倒被拉了下去。两人一前一后急速地往下滑去,离深不见底的深川仅有几米远了!危急时刻,鲍迪伦奋臂挥斧卡住冰坡,下滑的速度渐渐慢下来,埃文和鲍迪伦才死里逃生。此后,他俩更加谨慎小心,但仍摔倒过好几次。

回到营地,埃文他们的脸上沾满冰霜,像是从其他星球上来的天外来客。稍事休息后,埃文他们便把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告诉给第二个顶峰突击队的希拉里和坦辛。希拉里和坦辛都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但他们满怀必胜的信心。

珠峰的气候变幻无常,当夜气温骤降,希拉里和坦辛开始向珠穆朗玛峰顶峰挺进。爬到陡坡的半腰间时,他们发现时间已经耗去过多,所幸的是支援队及时为他们送来了足够的氧气。于是,他俩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在海拔8500米处的一块陡峭的岩壁旁搭起帐篷,准备在此过夜。吃过晚饭,他俩爬进各自的鸭绒睡袋,商量着明天的计划,慢慢进入了梦乡。

一觉醒来,已是黎明时分。希拉里发现他的登山靴被冻得硬邦邦的,他只好把靴子在炉子上烘烤,足足烘烤了一个多小时,才把靴子上的冰熔化掉。然后,他俩背上沉重的储氧器,一起向南高峰进发。

在积雪深厚的山坡上,他俩一前一后艰难地攀登着。他俩爬上了那个刀刃般的狭脊,埃文和鲍迪伦曾从这里死里逃生。那条狭脊上积雪的陡坡,一直通向南高峰。希拉里在前开路,他用破冰斧凿出一个又一个台阶,他们就这样一步一步地爬着,终于爬上了这个巨大的雪坡。他俩都感到疲惫不堪,但谁也不愿意停止前进的步伐,哪怕是一寸一寸地向前挪动,也要攀上顶峰。经过几个小时的顽强拼搏,希拉里和坦辛登上了南高峰,看到了通向峰顶的最后一个脊岭。他们深知能否翻越这条威严可怕的脊岭,是这次攀登计划能否实现的关键。他俩十分仔细地观察了周围的地形,发现只有在两边峭壁夹峙的积雪斜坡上开辟一条能立足的小道,他们才能够前进一段路。

希拉里继续在前开路,坦辛牵着系绳,紧跟在他的后面。一个多小时后,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挡住他们的去路。

这是一块有12米多高的巨大岩石,它的左面光滑得像一面镜子,无法爬过去。右面只有一条夹在岩石和峭壁间的狭长裂缝,只能容纳一个人勉强挤进去。要攀上悬崖的惟一办法,是用背部和肩膀紧紧贴住裂缝的一边,而把脚牢牢地顶住另一边,借助身体各部的力量把自己推上去。主意已定,希拉里用这种办法先爬上了石壁,接着,他帮助坦辛用同样的办法登了上来。眼看离峰顶越来越近,希拉里和坦辛顾不得劳累,继续在斜坡上一边开路,一边前进,恨不得一步跨上顶峰。不知不觉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攀登似乎还没有尽头,他们都不免有些焦急起来。就在这时,走在前面的希拉里突然发现前面的脊岭不再继续上升,而忽然下降了。他抬头望去,啊,在他们的上面,除了缭绕的云雾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任何东西。他们兴奋地向上爬了几步,高傲冷酷的“女神”终于第一次被勇敢无畏的探险者踩在脚下。这时是1953年5月29日。此时此刻,希拉里和坦辛感到万分高兴,他们互相握手、拥抱,然后坦辛打开了联合国、英国、印度和尼泊尔的国旗,希拉里拍下了这难忘而又珍贵的镜头。

希拉里和坦辛从南坡攀登上世界最高峰的消息,迅速传遍世界各地,它标志着人类在探索地球奥秘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位于中国境内的珠穆朗玛峰北坡,由于地形开阔、高峻无比、风大雪多和气温低寒等自然地理条件,不仅气候比南坡更加恶劣、地形更加险峻,而且极有利于冰川发育。其中东绒布冰川和中绒布冰川紧贴着珠峰巨大的山体,成为攀登珠峰的极大障碍。

英国登山探险队从南坡登上世界最高峰的消息,使热衷于珠峰探险的人们大受鼓舞。此后,各国的登山探险家纷纷来到珠峰脚下,有的企图从它的南坡继续攀登。有的则试图另辟蹊径,从北坡攀上它的顶峰。许多世界着名的登山探险家都雄心勃勃地企图开辟从北坡征服珠峰的道路,但珠峰北坡恶劣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一次又一次地阻止了登山探险家从这里攀上珠峰的努力。因为从北坡攀上珠峰的顶峰,除了要克服严寒、缺氧及战胜陡峭的冰坡以外,还必须越过两个极其艰险的天然障碍:“北坳”和“第二台阶”。因此,人们把珠峰北坡称为“不可攀越之路”、“死亡路线”。但是后来它还是被勇敢无畏的登山队员们征服了。

⑷ 26岁截肢,44岁患癌,69岁登顶,夏伯渝的登山梦到底有多难

“我知道自己迟早会登顶,只是没想到用了43年。” ——夏伯渝·序

1975年,夏伯渝在心里给自己凿了一座大山,他梦想着爬上去,在上面拍两张照,一张,举着拐杖,指向蓝天,一张,展开五星红旗,任它飞扬。

那座山,有一个很漂亮的名字,叫珠穆朗玛峰(下称珠峰)。

这山,高8848.84米,危险系数,百分之百。

也是这座山,在他26岁那年,吞噬了他的双脚,成了他这一辈子都舍不下的执念,最后,他花了43年,用一双假肢,一对拐杖,在古稀到来之际,站在了那座山的顶端。

1923年,《纽约时报》曾问探险家乔治·马洛里: 为什么要攀登珠穆朗玛峰。

乔治·马洛里回答: 因为山就在那里。

在这之后,马洛里对这世界第一峰的探险,以他的失踪告终。

夏伯渝大约是和乔治·马洛里一样,因为山就在那里,所以他们渴望去征服它,至死不渝。

我们都知道,要登上这座山很难,尤其是以残疾之躯,更难,那么,夏伯渝究竟趟过了多少坎,才到达那个地方的呢?

01 、为一次体检,凿一座山

25岁之前,夏伯渝从来没有想过要当一名登山员。

他只是自小便对体育,对足球有浓厚的兴趣。

当然,这大约跟他的父亲相关,夏伯渝的父亲喜欢运动,还特别有跑步的天赋,跑起来很快,渐渐地,夏伯渝兄妹几个,也喜欢上了运动。

因为长期的运动,夏伯渝体能不错,顺利被体校录取。

在这之后,他便开始在体校足球队踢足球。

体校停课以后,他被分到青海一家机床铸造厂当钳工: “那个时候当工人可以说是很自豪的一件事,可是我呢,还是喜欢搞体育。”

正确来说,他还是喜欢踢足球,对于登山,他一无所知,更没想过去了解。

1974年,中国登山队的选拔队伍,来到了青海。

“我听说可以免费体检,还能去北京转一圈,就报名了。”

得益于踢足球的运动经历和在青海生活的经历,体能不错,又能适应高海拔生存的夏伯渝成了第二批珠峰登山队的一员,开始了攀登珠峰的相关训练。

第二年,他和队友们出发了。

早在50年代的时候,就有人认为,这世界上,要从北坡登顶,那是几乎不可能的, “连飞鸟也无法飞过”。

其实早在1960年,我国登山队员就已经曾从北坡登上珠峰,但由于证据的缺失,不被国外认可,于是有了1975年,夏伯渝这一队的再登珠峰。

当时,夏伯渝跟一众队员在抵达珠峰8600米处,遭遇恶劣天气,在高寒缺粮缺氧气的情况下,强撑了2天2夜后,登山队不得不做出下撤的决定。

此时,夏伯渝距离珠峰顶端的距离,只剩下248.13米,不远。

谁也不知道,剩下的200多米,夏伯渝竟然用了43年,才走完。

当时的处境,攀登不易,下撤更难,冰雪湿滑,狂风不止,登山队有队员扛不住,直接坠滑身亡。

下撤到7600米的时候,他们在山上过夜。

当时,有一位队友体力透支,睡袋也丢失了,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素有“火神爷”之称的夏伯渝心生不忍,便将自己的睡袋给了他。

“那时候我在登山队有个外号叫‘火神爷’,因为不怕冷,一年四季都可以用冷水洗澡,于是我没有犹豫,把自己的睡袋给了他。”

可回到大本营之后却发现,他的鞋子脱不下来了,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脚面上的皮肤从正常肤色,变成粉蓝色,再变成紫色,最后变成黑色。

他的脚,严重冻伤了,回到北京后,夏伯渝做了第一次的截肢手术。

本该风华正茂的人生,因为双脚截肢,蒙上了一层灰,更痛的是,他的父亲,也在他攀登珠峰的过程中离世,而他没能见着最后一面。

这一年,他才26岁。

02 、绝处逢生,是最美妙的词汇

因为一次攀登,没能到珠峰顶端看一眼,却失去了双脚,没能见着父亲最后一面,夏伯渝后悔过吗?

没有后悔过。

多年后,夏伯渝面对一些小学生的询问,他直言不会后悔。

以一双脚,换队友一条命,是值得的;

登一次山,让他感受到了人和大自然的亲近和魅力,找到了攀登的乐趣和梦想,他当然是不悔的。

“我觉得我的体能、耐寒能力和适应性都很适合登山,在登山过程中这种刺激性、冒险性和挑战性也很适合我当时年轻的心态。登山过程中你看那个冰裂缝那么危险,但它又不是纯粹的冒险,它有很多对生命的保护措施。”

当然,截肢后,他也颓丧过,躺在病床上,听着收音机里,部分队友登顶的消息,夏伯渝悲喜交加。

为他们完成任务而高兴,却又为自己无法参与,甚至只能一辈子坐在轮椅上而失落。

好在不久后,一位国外专家给他做了全身的检查后,给他带来了一丝希望:“ 你装上假肢之后,不但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甚至可以再登山。”

绝处逢生,于他而言,大概是最美妙的词汇了吧。

那时候,因为截肢,他的小腿末端的骨头裸露在外,没有皮肉的包裹,要让骨头长肉,就必须刮骨治疗。

可麻醉药的注射,却成了难题,只能在腰部麻醉,可夏伯渝惦记着训练,一天都不想落下,于是拒绝了腰部麻醉的做法,硬扛着。

“当时就觉得,即便疼,那也总比动不了强吧,就几分钟,忍忍就过去了。后来才知道,那是真疼啊,骨头嘎巴嘎巴响,要不是腿被绑在手术台上,早就踢飞了。”

古有关公刮骨疗伤,今有夏伯渝刮骨治疗腿。

那种痛,没有经历过的人,根本无法想象,而这还只是开始。

康复后,他被分配到登山队相关单位上班,成了一名档案管理人员,那个登山梦,似远似近的,始终拉扯着他。

夏伯渝的儿子夏登平是在他截肢后的第八年出生的,他清楚地记得,在他小时候,夏伯渝的小腿还在。

在那前后,夏伯渝到底做过多少次的截肢手术,至少是3次以上,具体的,他不记得了。

那时候,假肢相对比较粗糙,加上夏伯渝的长期高强度运动,他的伤口总是被一次次磨破,长期裹着一层又一层的纱布。

甚至有一次,他骑自行车去上班的路上,假肢掉了,他摔倒在地,起都起不来。

之后的那许多年里,他就这么安分地守着一个登山梦,日复一日地 上班、训练、治疗 ,漫长的人生里,好像就剩下这三件事一般。

03 、那是一个很漫长很漫长的过程

1993年,夏伯渝要面对的另一道坎,来了——淋巴癌。

这一次,他彻底失去了那双小腿。

如前文所说,夏伯渝在用着粗陋的假肢的前提下,长期高强度运动,伤口血液不循环发生病变,最终被确诊为淋巴癌中晚期。

不得已,他只好又动了截肢手术,从双脚,到小腿看,没人知道当时的夏伯渝在想什么,那一次次截肢的痛,到底有多沉重。

即便是多年后,人们再次问起,他也不愿多提,只用一句 “那是一个很漫长很漫长的过程” 代替。

那时候,住在医院里,夏伯渝一度焦虑自己活不长了。

尤其是,同一个病房里,还有6个癌症患者,每个病床前,总是围绕着哭哭啼啼的家属,更影响情绪了。

想做的事还没做,想登的山还没登,夏伯渝不甘心就这么躺着等死。

于是,他任性了一回,不住院了,白天骑车去医院放疗,结束后撑着满身的疲惫、恶心、全身无力,骑车回家里住。

治愈之后,他没闲着,开始参加各种残疾运动项目,攀岩项目,甚至拿到了不少好成绩,可这并不是他的目标,站在珠峰的顶端才是。

人体的脚,踩在什么地方上,会马上感觉得到,并且迅速做出反应,调整平衡,可假肢不行,假肢既没有知觉,也不能跳跃,更不能协助身体作出对应的配合动作。

登上珠峰的那条路,踩在上面的地方是不是平整,岩石有没有松动,是不是有危险,如何保持平衡?

这些,他都没法依靠那双假肢给自己传递讯息,这是他登山最大的阻碍。

可是,要怎么克服呢?

夏伯渝曾说: 这些年,最难的,不是在登山路上,而是在登山之前每一天的体能训练和力量训练。

那些年,他日复一日地5点起床,借着假肢快走、骑车、训练上肢的力量、练习攀登。

假肢不能平衡,那就紧紧握着两根登山杖确保平衡;

假肢不能跳跃,那就每周的一三五去登香山;

假肢不能快跑,那就每周二四六快速徒步10公里,周日再给自己休息一天缓一缓;

“负重深蹲、负重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登香山……”。

登山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危险,他就针对什么去训练,确保把自己的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登山状态中。

很快,时间来到了2008年。

2008年,那年,国内最大的盛事是什么,大家都知道。

而就在前一年,登山队有一项重要使命,那边是奥运圣火传递珠峰,作为登山队的某战略合作伙伴,他们开始组织志愿者前往珠峰大本营考察相关事宜。

出发前的发布会上,夏伯渝也到场了,他问了一句: “我是一个残疾人,我能不能跟你们去珠峰?”

2008年,夏伯渝正式接受邀请,前往珠峰大本营。

那天,大本营搞了个欢迎仪式,可夏伯渝连这个都顾不上了,刚下车便往大本营旁边的一个小山头上走。

当时,大家伙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他穿着一件短袖就跑了。

他看着眼前的一切,既熟悉,又亲切。

04 、想不顾一切冲上去,哪怕下不来

失去了双腿的夏伯渝对于是不是真的能回到珠峰,其实也是忐忑的,他需要找回当年勇往直前的勇气。

时隔33年回到大本营,攀登那座小山头,便是他借着假肢,重启珠峰梦的开始。

他想登上大本营旁边的山头,找找穿假肢登珠峰的感觉,试探试探自己的体能还能不能适应珠峰。

在这之后,他彻底相信了假肢能带着他回到珠峰这件事。

只是,他的准备还不够,还要再等等。

2011年,意大利举办的攀岩世锦赛首次设立残疾人组,已经60岁的夏伯渝借着自身长期的运动优势和体能优势,拿下了2项世界冠军。

这项赛事,算是打开了夏伯渝的知名度和国民度。

对于一个登山员来说,知名度好像并不重要,但其实不是,攀登,本身就是一项很昂贵的运动项目,而退休工资只有6000多的夏伯渝缺钱,很缺。

同一年,夏伯渝第一次尝试着用假肢攀登青海珠玉峰。

他在陡峭的珠玉峰山壁上,迎着风雪,一次次跌倒,再站起来,一次次找感觉,总结经验,最终成功登顶。

在这之后的几年里,夏伯渝每天要做的事不同了,原本的 上班、训练、治疗 “三件套”变了,变成了 训练、攀登找经验、上节目 三件套。

他开始陆续地攀登了慕士塔格峰、巴朗山、四姑娘山、徒步穿越腾格里沙漠等。

他上了好几档励志型的综艺节目,借着“知名度”赚钱。

“ 我并不想被媒体过度包装,但我需要费用,需要让更多人知道我的故事。 ”

换句话说,有了更多人知道他的故事,有了更多节目的加持,他可以得到更多的赞助,借助那些赞助,为自己的珠峰梦做准备。

2013年,夏伯渝正式向那座暌违了近40年的珠峰出发,可惜的是,启程前夕,夏伯渝摔伤了,错过了当年的攀登计划。

第二年,也就是2014年,不甘心的夏伯渝从尼泊尔一侧登山,可到达大本营后,却遭遇了尼泊尔登山史上最大的山难。

突发的雪崩,导致16名攀登夏尔巴向导遇难,那一年,当地的所有攀登活动全部取消。

2015年,夏伯渝第三次攀登。

这一次,他率先选择珠峰旁边,不论难度、气候环境都与珠峰相近的岛峰开始攀登,当他走到海拔6000多米,准备突击顶峰的时候,大地震来了。

尼泊尔当地发生8.1级大地震,营地遇难人数达28人,夏伯渝死里逃生,攀登珠峰计划再次搁浅。

可他还活着。

“既然活着,那我还要继续登珠峰。”

2016年,夏伯渝又来了。

这一年,他67岁,一个残疾的老年人,做这样的运动,在外人眼里,那就是拿命在玩,就连夏伯渝自己也觉得,这大约是自己的最后一次了。

只可惜,在登上8750米,距离峰顶只剩下94米的时候,他们遭遇了暴风雪。

眼前雾蒙蒙的一片,风大雪大,什么也看不见。

其他一同出发的队伍,早已有人已经登顶,并开始下撤,也有其他队伍的队友早在这之前已经坠滑身亡。

“我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冲顶。我想不顾一切冲上去,哪怕下不来了。”

可看着自己身边5个只有20岁出头的向导,夏伯渝艰难地选择掉头下撤,尽管他也担心这是自己的最后一次攀登了。

他不是一个人在走这条路,他的身前,还有5个年轻人,当年他愿意为了队友放弃自己的睡袋,如今也做不来牺牲别人成全自己梦想的自私事。

“他们不能因我的梦想而死,我决定下撤。”

而这一次回到北京,夏伯渝因为血栓导致腿部肿胀,医生提醒 “不能再去登山了”, 这无疑是最绝望的宣判。

一次次恶劣天气,没能让他的攀登梦搁浅,可血栓却向他做出了梦想破灭的宣判。

身边人劝他: “差一百米,也算你人生的高度了。”

是差不多了, 但还差点儿,他要的是0米,而不是差100米。

05 、他有两个拍照姿势没来得及拍

可夏伯渝从来就不是一个认命的人。

当年,专家说他可以用假肢登山,别人都不信,他信了;如今,医生说他再也不能攀登,别人都信了,可他不信;

他好像从来就不是一个安分认命的人,否则,这么多年来,他不会上上下下的折腾,而是认命地做一个普通残疾人。

为了克服血栓的影响,他重新制定训练计划,在原本的训练强度上逐日递增,试图通过训练改善自己的血液循环状况。

他也继续去攀岩、徒步、走戈壁、穿越腾格里沙漠、爬香山、甚至加强各种力量训练。

就连当初对他作出宣判的医生都说: “你可以再去尝试一下。 ”

2017年底,夏伯渝递交了登山申请手续,第五次向珠峰前进。

可就在2018年初,尼泊尔这边给登山员增设了一道坎。

那是一道禁止老年人和残疾人登山的禁令,而夏伯渝,二者都占了,可是,克服了所有困难,已经坚持了42年的珠峰梦,就这么断了吗?

夏伯渝不甘心。

他通过人权组织,跟尼泊尔ZF打起了官司,争取暂停禁令,好在,官司的结果是好的,随后,夏伯渝快速调整状态,购买装备,并迅速抵达大本营。

这一次的攀登,时间并不充裕,他准备的很仓促,珠峰的天气多变,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浪费,夏伯渝在大本营做好了各种训练。

5月8日,北京时间凌晨5点,夏伯渝从珠峰大本营出发了。

这一次,他的儿子夏登平也悄悄出现在了大本营里,在这里守着,等他安全下山。

上山的时候,他带了两副不同用途的假肢,一副走岩石,一副踏冰雪,作为一个没法以双脚传递攀登踩踏感觉的人,夏伯渝在珠峰上走的每一步,都带着风险。

经过近7天的艰险,他终于站在了世界之巅。

站在那里,他努力地想用自己那双没有知觉的假肢多走几步路,到山的边缘瞧瞧,看看这座吞噬了他双腿的山峰,是如何的伟壮。

其他登山员拉着他合影,而他预设的两个拍照动作还没来得及做,风暴便来了。

“我想好的两个照相姿势都没来得及摆。”

直至今日再提,他仍为这两张来不及拍的照片感到些许的遗憾。

站在世界之巅的时候,夏伯渝什么都顾不上想,他在上面,待了不到10分钟便只能跟着大家紧急下撤。

可下撤同样有下撤的难和险,暴风雪的肆虐,假肢的不便,悬崖峭壁的湿滑、体力不支的风险……每一种都有可能带着坠滑丧生的可能。

暴风雪也确实让他的登山镜镜片一片白茫茫,假肢多次卡在冰缝里,只能靠着向导凿开冰缝往下走,这每一步,夏伯渝都走的比上山要惊险。

“我当时想,完蛋了。万一假肢卡在冰缝里从腿上脱落,我会死在雪山上吧。”

好在,花了2天的时间,他总算安全回到了大本营里。

这一次的攀登,成功了,他成了全球第一位从南坡登顶珠峰的双腿截肢登山员,是第一位依靠假肢登顶的中国人,也打破了中国人登顶珠峰最大年龄的记录。

这一年,他69岁,马上便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了。

结尾

夏伯渝就像一个中国的登山奇迹,他付出了多少,我们几乎无法想象,他的执着,也是无法复刻的。

要说谁最了解他,应该要数他的儿子夏登平了吧?

夏登平提到过,珠峰对于夏伯渝的意义,跟其他登山员是不同的: “我觉得他不是因为喜欢登山,他心里就那么一座山,就是珠峰,他就那么一个目标。可能就是因为他1975年的时候没有爬上去,而且他的双脚也是因此失去的。”

也就是说,夏伯渝攀登的目的很纯粹,只是因为1975年,他是在珠峰“跌倒”的,所以他想在那儿“站起来”。

夏伯渝曾经在参加《中国梦想秀》的时候,自我介绍: “我叫夏伯渝,今年66岁,我本来应该和我的老同事们一块儿,在公园里跳跳舞、舞舞剑啊,但是我不甘心就这样颐养天年——因为我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不能实现,我将遗憾终生!”

其实,与其说是他的一个梦,不如说,那是1975年,他在心里凿的一座山。

那座山,埋葬了他的双腿,落下了不能送父亲最后一程的遗憾,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发,却没能让他的父亲亲眼看到他站在世界之巅的苦涩,都让他潜意识里,想在珠峰上“找回场子”,哪怕,要耗尽他的一生。

12月3日,以夏伯渝的故事为背景拍摄的纪录片《无尽攀登》即将全国上映,他的风姿,他为梦坚持的故事,我们该去看看。

PS: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⑸ 第一个登上珠峰的人是谁

世界最高峰的身影最早进入了欧洲山地探险家们的视野。1921年,英国登山探险家乔治·马罗列勇敢地踏上探索珠穆朗玛峰奥秘的征途。马罗列和他的探险队此行的目的,首先是要找到这座披着神秘面纱的山的具体位置。他们历经艰辛,费尽周折,终于在中国和尼泊尔之间找到了珠穆朗玛峰。虽然一切现代交通手段在它那里毫无用处,但在当地夏尔巴人的帮助下,马罗列一行对珠峰进行了一系列的详细考察,为日后攀登珠峰打下了基础。

1924年,马罗列随同一支装备先进的英国登山队来到喜玛拉雅山麓,准备向珠峰发起冲击。当地的舍普族人都习惯于山地生活,他们帮助登山队把沉重的给养和设备背到了7800多米的高山营地,成了最理想的帮手。马罗列和他的队友便从这里向顶峰攀登。

登山探险是一种既充满乐趣又危机四伏的运动,因此登山探险家不仅要具备勇敢沉着、机智灵活的心理素质,而且要有强壮的身体和丰富的山地生活知识。低温严寒、暴风雨雪、极度缺氧被列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三大不利条件,探险家们在艰难地攀越冰障陡坡时,稍不留神就有被严寒冻伤的危险。有时候,松动的冰层忽然断裂,冰雪以排山倒海之势滚滚冲向山下,推倒它前面的一切,甚至把整个村庄埋在雪中。在那雪峰顶上,突然刮起的暴风雪,常常会把人卷得无影无踪。空气中的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珠峰地势高,空气稀薄,只有浓度的50%,缺乏人们正常呼吸所需要的氧气。所以在登山途中,探险家们常常会因为氧气不足而头昏眼花、举步艰难。

马罗列的两名队友在第一次攀登中登上了8300米的高度,突破了当时世界登山史上的最高纪录。然而,可怕的暴风雪阻挡了他们前进的步伐。暴风雪把他们刮得晕头转向,好不容易等到风势稍弱,他们携带的氧气已剩下不多,不能确保向顶峰攀登的成功。他俩只好怀着懊悔的心情,踏上归途。

当天气好转,风力减弱,马罗列和一个年轻力壮的队友又接着向顶峰攀登。他们艰难地越过了一道道峭壁冰川,在充满死亡威胁的道路上勇敢地前进着。好不容易到达了8500米的高度,他们抬头望去,白雪皑皑的峰顶已近在眼前,他俩心里真有说不尽的高兴,恨不得一步走完那剩下的300多米路程。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更为猛烈的暴风雪在刹那间降临了,马罗列和队友被大风刮得无影无踪。直到十年后,人们才在珠峰脚下的积雪中找到了一把他们遗留下来的雪斧,成为他们的惟一遗物。

⑹ 沧海蓝粟

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感谢贵校校长授予我名誉客座教授的头衔。我向你们保证,我的第一次演讲会很简练。

我很高兴来到这里,尤其高兴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这里。

我们相聚在这所以知识着称的大学,这座以进步着称的城市,这个以实力着称的州。这三者我们都需要,因为我们是相聚在变革与挑战并存之时,在希望与恐惧交织的年代,也是在知识与无知同在的时代。我们掌握的知识越多,我们暴露的无知也就越多。

一个惊人的事实是,全世界已知的大多数科学家目前都在世,并且致力于科研,还有一个事实是,美国自己的科研人才数量每12年就能翻一番,是整体人口增长速度的3倍还多,尽管如此,但未知事物、未解问题和未竟事业之广袤深邃,仍然远远超过我们所有人的理解范围。

没有人能够完全知晓人类历史有多久远、发展有多快,但不妨把人类的5万年历史浓缩成短短半个世纪的跨度。以此说来的话,我们对最初的40年知之甚少,只知道人类在这40年的最后阶段学会了用兽皮蔽体。然后,按这个标准,人类在大约10年前走出洞穴,开始建造其他类型的住所。直到5年前,人类才学会了书写和使用带轮子的马车。基督教起源于不到2年前。印刷机是今年出现的。在人类历史的这整个50年间,蒸汽机在不到两个月前才开始为我们提供新的动力来源。

牛顿探索到了重力的意义。上个月,电灯、电话、汽车和飞机变成现实。直到上周,我们才发明出了青霉素、电视机与核能。如果美国的新型航天器能够成功飞抵金星,那我们将在今天午夜前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摘星”。

这是令人惊叹的速度,这样的速度在革除旧弊的时候势必也会产生新的弊端、新的无知、新的问题和新的危险。当然,太空所展现的远景承诺了高回报,但也预示着高成本和高难度。

因此,有人会主张我们在原地稍作停留、休息等待,这也就毫不奇怪了。但是,休斯敦这座城市、德克萨斯这个州和美国这个国家的缔造者们不是消极等待之辈,不是安于现状之人。是勇往直前者征服了这个国家,他们也必将征服太空。

1630年,威廉·布拉德福德(William Bradford)提及普利茅斯港殖民地的成立时说,所有壮举都伴随着艰难困苦,行动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才能成功,困难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才能克服。

要说这部浓缩版的人类进步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人类在探求知识和进步的过程中坚定不移、百折不挠。无论我们美国参加与否,太空探索都会继续下去,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探险之一。任何希望领先于别国的国家都不会希望在这场太空竞赛中落于人后。

我们的先辈确保这个国家赶上了工业革命、现代发明和核能技术的第一波浪潮,而我们这一代人也不希望在即将来临的太空时代浪潮中无所作为。我们要加入其中,我们要引领潮流。如今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太空、投向月球以及更遥远的星球,而我们誓言绝不让太空臣服于对手的旗帜之下,而应飘扬自由与和平的旗帜。我们誓言不让太空充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是布满获取知识和见解的仪器工具。

然而,我们国家只有领先于人才能兑现这些誓言,因此我们也决意争先。简而言之,我们在科学和工业上的领导地位,我们对于和平和安全的渴望,我们对于自身和他人的责任,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做出努力,为了全人类的福祉解开这些谜团,成为世界领先的航天国家。

我们要在太空这片新海域扬帆启航,因为那里有新的知识要我们去获取,有新的权利要我们去争取。我们必须为全人类的进步去赢得和利用这些知识和权利。这是因为,跟核能科学和其他所有科技一样,太空科学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它的力量之善恶取决于人类。只有美国占据优势地位,我们才能帮助决定,这片新的太空海域将会是和平之海,还是可怖的新战场。我并不是说,我们应当或者将会对恶意利用太空的行为毫无防范,正如我们也会防范恶意利用陆地或海洋的行动。但我要说的是,太空的探索和利用可以不必煽起战火、不必重复人类在我们的星球上犯过的错误。

到目前为止,外太空尚不存在争斗、偏见和国家冲突。太空中的危险因素会降临在所有人的头上。征服太空的事业值得全人类全力以赴,和平合作的机会可能永远不会重来。但有人会问,为什么要登月?为什么要选择月球作为我们的目标?他们很可能还会问,为什么要攀登世界的最高峰?为什么我们要在35年前飞越大西洋? 为什么莱斯大学队要与德克萨斯大学队比赛?

我们选择登月, 我们选择在这个十年登月以及选择实现其他目标,不是因为它们容易,而是因为它们困难,因为这一目标有助于我们最大限度地组织和衡量我们的能力和技能,因为这个挑战是我们乐于接受的,因为这个挑战是我们不愿推迟的,因为这个挑战是我们志在必得的。对于其他的挑战,我们也是一样。

正是因为这些理由,我认为,去年提升太空计划优先级的决定是我在本届总统任期内做出的最重要决定之一。

在过去的24小时里,我们已经看到一些设施正在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和最复杂的探险而建立起来。我们感受到了土星C-1火箭试飞产生的震动和冲击,它的威力数倍于把约翰·格伦(John Glenn)送入太空的阿特拉斯火箭,功率相当于1万辆汽车油门踩到底。我们看到了将多台F-1火箭发动机组装起来建造更先进的土星火箭的场地,这种发动机每一台的威力都相当于8台土星火箭发动机,其组装工作将在卡纳维拉尔角即将兴建的大楼中进行。这幢建筑有48层楼高,宽达一个街区,长度超过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体育场的两倍。

在过去的19个月中,至少有45颗卫星进入了太空。其中约有40颗为“美国制造”,它们比苏联的卫星先进得多,为世界人民提供的知识也多得多。

“水手”号飞船正在向金星进发,这是太空科学史上最复杂的航天器。其发射精度堪比从卡纳维拉尔角向我们所在的这个体育场发射一枚导弹,让它落在40码线之间。

海事卫星正帮助我们的海上船舶在更安全的航线上航行。气象卫星可以为我们提供前所未有的飓风和风暴警报,同样也可以用于森林火灾与冰山预警。

我们经历过失败,但是别人也经历过,即便他们不承认。他们或许没有我们这么公开。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目前落后于人,而且在载人航天领域还将继续落后一段时间。但是,我们不打算落后下去,在这个十年中,我们将迎头赶上。

我们所获得的关于宇宙与环境的新知识,新的学习、绘图与观测技术,用于工业、医学和家庭的新工具和计算机,所有这一切都将促进科学和教育的发展。像莱斯大学这样的技术院校将得益于这些成就。

最后,尽管航天事业本身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它已经催生了许多企业和成千上万的工作机会。航天工业和相关工业正在产生对投资和技能人才的新需求,而本市、本州和本地区将在很大程度上分享这种增长。曾经的西部旧疆域边陲将成为科学与太空新疆域的前哨站。休斯敦,你们的城市休斯敦,连带着这里的载人航天中心,将会成为一个大型科学与工程社区的心脏。在接下来的5年中,美国宇航局(NASA)预计让这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翻一番,将薪资和经费支出提高到每年6,000万美元;投资2亿美元左右建设工厂和实验室设施;并花费10亿美元为本市的航天中心直接实施或外包新的太空项目。

当然,这一切会花掉我们一大笔钱。本年度的航天预算是 1961 年 1 月时的三倍,比过去8年航天预算的总和还要多。这个数字目前达到了每年 54 亿美元,数额之大令人瞠目,但仍旧没超过美国人每年在香烟和雪茄上的花费。 航天支出将很快出现更大的增长,计入美国所有人口的人均开支从每周40美分提高到50美分以上,因为我们赋予这项计划很高的国家优先权——尽管我明白,鉴于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有什么好处在等着我们,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信念与憧憬之举。

但是,同胞们,如果我要告诉你们,我们要将一枚巨型火箭从休斯敦控制中心发射到24万英里外的月球上去;这枚火箭高度超过300英尺,相当于这块橄榄球场地的长度,用新型合金材料制成,其中某些材料还有待创造;它要能够承受的温度和压力比现有火箭高出数倍,其装配精度比最精密的手表还要高;它要运载着用于推进、导航、控制、通讯、进食和生存所需的全部设备,到一个陌生的天体上去执行从未尝试过的使命;它还要安全地返回地面,要以超过每小时25,000英里的速度重返大气层,因此会产生约为太阳表面温度一半的高温,犹如今天这里的酷热。我们要做到这一切,做好这一切,而且要在这个十年结束前抢先完成这一切。那么,我们就必须勇往直前。

我才是那个正在做所有工作的人,所以希望诸位稍安勿躁。

然而,我认为我们要去做这件事,我认为我们必须付出需要付出的代价。我认为任何资金都不容浪费,但我们应该完成这项工作。它将在这个60年代内完成。当这项工作完成时,你们当中的某些人可能仍然在这所大学读书。当这项工作完成时,现在主席台上就座的某些人将仍然在任。但无论如何,这项工作将会完成,并且会在这个十年结束之前完成。

作为美国伟大国家事业的组成部分,我很高兴载人登月计划有这所大学的参与。

多年前,伟大的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George Mallory)在珠穆朗玛峰遇难。此前,有人问他为什么要攀登珠峰。他说:“因为山就在那里。 ”

是的,太空就在那里,而我们将要去攀登;月球和行星就在那里;知识与和平的新希望就在那里。因此,在启航之际,我们祈求上帝保佑这项人类有史以来所从事的最危险和最伟大的探险事业。

谢谢。

⑺ 中国第一登上珠峰的人是谁


王富洲:世界上第一个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 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与贡布、屈银华一起从东北山脊登上海拔8848.1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首创从北坡登上珠峰的世界纪录。 1953年曾经有人从珠峰南坡登顶成功。而北坡在中国境内,因地势险要,当时没有一名登山队员由此登顶。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一面五星红旗插在了珠峰峰顶!没有欢呼,没有跳跃,也没有泪水,王富洲只知道自己完成了任务,所考虑的就是赶紧下山,活着回去!登山运动的残酷也许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有体会。 王富洲1935年生于河南西华,1958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石油地质勘察系。同年被选入中国登山队。1958年他登上了苏联境内海拔7134米的列宁峰;1959年登上海拔7546米新疆境内的慕士塔格山,1964年他又登上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马峰。1985年他筹建成立了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1992年担任中国登山协会主席。 目前,担任中国科学探险家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的他,仍然离不开山,离不开地质。1999年7月,他还组织了对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考察。

⑻ 揭秘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考古学家和探险家

最富传奇色彩的探险者兼考古学家的荧幕形象可能要数系列电影《夺宝奇兵》中的主角印第安纳·琼斯(Indiana Jones)了,他首次登上银屏是在1981年。

几十年来,全世界都看着他在秘鲁茂密的植被中用砍刀劈出一条通道,驾驶飞机离开上海,勇敢地进入老鼠出没的威尼斯地下墓穴。

最近一次,他甚至偶然撞见了拥有水晶头骨的外星生物乘坐一艘由神庙改装而成的宇宙飞船飞走了。

尽管如此,印第安纳·琼斯也并非是一个纯粹的虚构人物,而是 几位真实存在的考古学家和探险家的结合体 。

其中便包括重新探索了马丘比丘,即所谓“印加失落之城”的 海勒姆·宾厄姆 ,和曾洗劫埃及陵墓和神庙的马戏团大力士 乔瓦尼·巴蒂斯塔·贝尔佐尼 。

[意] 马克·罗塞(Mark Rose)

[比] 埃蒂 ·博恩-穆勒(Eti Bonn-Muller)

[意] 乔治·费雷罗(Giorgio Ferrero)

2020年7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海勒姆·宾厄姆

海勒姆·宾厄姆是20世纪着名的考古学家,也是耶鲁大学教授。

一直以来,他都希望能拓宽自己对拉丁美洲的了解,以便与学生们分享。但是,在一次探险之行中,他来到印加帝国的古都库斯科(Cusco),便转而对所耳闻的 “印加人最后的安息之地”比尔卡班巴 (Vilcabamba)的传说产生了兴趣。

他对寻找和探索印加最后一个据点的想法非常着迷,便于1911年7月在耶鲁大学和国家地理学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的财政支持下随耶鲁大学秘鲁科学探险队(Yale Peruvian Scientific Expedition)返回秘鲁。

带着17世纪的着述,在当地一名警察的引领下,这支小分队骑着骡子出发了。

然而,当地一位名叫梅尔乔·阿特亚加(Melchor Arteaga)的农民所提供的关于附近令人印象深刻的废墟的线索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帮助引导探险队沿着安第斯山脉攀登了两天。

在到达顶峰后,他们看到了令人惊叹的场景。

宾厄姆在这里进行了两季发掘(1911-1912年和1914-1915年),在此期间,他拍摄并记录下遗址。

最初他认为这是传说中的比尔卡班巴,这个解释直到20世纪中叶还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不过今天,学者们已经获悉这是 马丘比丘 。它建于15世纪,主要是 印加皇室的夏季避暑高地 。

宾厄姆通过诸如1913年4月出版《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等刊物,使马丘比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然而在今天,宾厄姆和他的伟大发现却仍然笼罩在争议之中,国际上围绕其从该遗址带回来在耶鲁大学博物馆展出的文物的所有权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这位现实生活中勇敢无畏的南美洲考古学领域探索者在去世50多年后仍然占据头条,他那激动人心的生平甚至会让他的好莱坞翻版为他脱帽致敬。

乔瓦尼·巴蒂斯塔·贝尔佐尼

乔瓦尼·巴蒂斯塔·贝尔佐尼是19世纪这个伟大欧洲探险家云集的时代中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身材魁梧,按照阿拉伯的习俗蓄着浓密的胡须,他凭借所取得的非凡发现以及多才多艺、充满活力的个性和坚定的意志,令大众为其神往。

贝尔佐尼于1778年出生在帕多瓦(Paa),后来动身到了伦敦,在那里 以表演马戏为生 。

在一次表演中,他以自身力量勇猛地扛起了一个由10人组成的 “人体金字塔”,收获了“巴塔哥尼亚参孙”(Patagonian Samson)的名号,这也使他有机会周游欧洲。

在开罗的时候,贝尔佐尼与伟大的瑞士探险家约翰·路德维格·布尔克哈特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也正是这段友谊改变了贝尔佐尼的命运。事实上,这让他认识了新上任的英国驻埃及总领事亨利·索尔特(Henry Salt)。

为了丰富欧洲的博物馆收藏,索尔特和他的法国同事贝尔纳迪诺·德罗韦蒂(Bernardino Drovetti)召集了许多欧洲探险家来埃及,让他们在这里 搜寻文物 ,甚至可以说是 掠夺 。

1816年,这位领事给贝尔佐尼分配了他探险生涯中的 第一个“考古”任务 :搬运拉美西斯二世祭庙遗迹中一尊巨大雕像。

这尊雕像位于尼罗河西岸,靠近卢克索(即底比斯古城)。法国人和布尔克哈特本人曾多次试图搬运,但都以失败告终。

这个机会对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来说是极度诱人的,因为这件物品会给他们的收藏增加相当大的价值。

贝尔佐尼以他一贯的热情来对待这项工作,尽管他在这个领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

当他到达卢克索时,他招募了一队当地人来帮助他运送这座沉重的雕像。

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贝尔佐尼的手下 仅用两周时间 就把雕像从神庙搬到了尼罗河岸边。

他们采用了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工具: 绳子和滚木 。载着雕像的船沿河而下,雕像最终于1818年抵达伦敦。

在等待船只抵达卢克索时,贝尔佐尼决定执行另一项任务, 向南前往阿布辛贝神庙的探险 ,这个遗迹几年前由他的朋友布尔克哈特发现。

当时拉美西斯二世的大型神庙几乎完全被埋在沙子里,入口也被掩埋。这位法老的巨大雕像装饰着正面,但只有最上面的部分是可见的。

1816年9月,贝尔佐尼来到这里,希望能在神庙里找到令人惊叹的宝藏。但是技术上的困难和缺乏资金迫使他暂时放弃了这个项目。

1817年7月,贝尔佐尼带着两名英国海军军官伦纳德·厄比(Leonard Irby)和詹姆斯·曼格斯(James Mangles)以及秘书亨利·比奇(Henry Beechey)回到阿布辛贝,重新开始工作,并终于设法在1817年8月1日早晨进入了神庙。

尽管酷热难耐,他们还是仔细勘察了这座神庙,发现了巨大的 俄塞里斯石柱 和神庙墙壁上 精细的浮雕 ,但这并不是他们所渴望的。

在对阿布辛贝神庙进行第一次视察之后,不知疲倦的贝尔佐尼回到了卢克索。他想要探索帝王谷,1816年,他已经在那里发现了法老阿伊的坟墓。

1817年10月18日,贝尔佐尼的人在山谷中挖掘时,偶然发现了一座无名墓葬的入口。他发现了 塞提一世(KV 17)的墓葬 ,这是帝王谷中极大、装饰极其华丽的陵墓之一。

贝尔佐尼写道:“我会把这一天称为幸运的一天,或许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好运)给了我这种满足感和极度的喜悦,这是财富所买不到的。发现了长期以来苦苦追求的东西, 向世界展示一座新的、完美的埃及古代遗迹,这是一种乐趣 。”

他在坟墓里找到了一些壁画,并将其中部分运往了欧洲各大博物馆,这在当时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塞提一世之墓至今仍被称为 “贝尔佐尼之墓” 。

当这位富有进取心的探险家决定搜查吉萨 哈夫拉金字塔 的内室时,他的名声注定变得更加响亮。

从规模上看,第四王朝法老的金字塔仅次于胡夫金字塔。

在13世纪,一位阿拉伯旅行者曾对它进行过探索,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冒险进入这座陵墓的中心地带。

贝尔佐尼的这项任务也取得了成功。1818年3月2日,他借着火光进入墓室,呼吸着几个世纪以来从未改变过的陈腐空气。

按照惯例, 贝尔佐尼将他的名字和日期刻在了墓室里 ,为他的发现留下了永久的记号。

贝尔佐尼在埃及继续其他探险,并取得更多的发现:在红海沿岸发现了托勒密时期的贝列尼斯-特罗格罗迪卡港(Berenice Troglodytica);从菲莱(Philae)岛找回一座方尖碑;成为 第一个看到巴哈利亚绿洲的欧洲人 。

1819年,他离开埃及,回到欧洲,记录下他在法老土地上的冒险经历,出版了《关于埃及和努比亚的金字塔、寺庙、坟墓的发掘行动及近期发现》一书。在伦敦和巴黎还举办了展览,贝尔佐尼在埃及4年工作期间发现的重要文物都向公众进行了展示。

贝尔佐尼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富有冒险精神和浪漫情怀,固执而进取,他身处在埃及古物学尚未成为一门科学的时代 ,在埃及古物学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

1823年11月3日,他在贝宁(Benin)的一个小村庄去世,当时他正试图完成他生命中又一个新的冒险——探索传说中的城市廷巴克图(Timbuktu)。

[意] 马克·罗塞(Mark Rose)

[比] 埃蒂 ·博恩-穆勒(Eti Bonn-Muller)

[意] 乔治·费雷罗(Giorgio Ferrero)

2020年7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霍华德·卡特

除了以上两位传奇而又备受争议的探险家以及他们的伟大发现之外,霍华德·卡特以及他对图坦卡蒙墓的探索发现,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考古大事件之一。

卡特于1874年出生在英格兰。他以艺术家的身份来到埃及,在埃及探索基金会的指导下执行考古任务时,只有17岁。

他在与一些杰出的考古学家合作的过程中,以及在参与一些神庙、遗址的发掘工作中,很快就掌握了 埃及古物学的技术和秘密 ,并习得了 扎实的训练和实地经验 。

1899年,年仅25岁的卡特被埃及文物局任命为 上埃及文物总督察 。

他负责的第一个项目包括安排将1898年由一名法国埃及古物学者维克多·洛雷(Victor Loret)在帝王谷的阿孟霍特普二世坟墓中发现的王室木乃伊运输至开罗。

而帝王谷也成为卡特余生所痴迷的一个地方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在那座帝王谷中开展自己的发掘项目,能够实现像洛雷一样的发现。

1907年,他遇到了一位富有的英国贵族—— 卡那封伯爵 (Lord Carnarvon),爱德华·曼德尔·赫伯特(Edward M. Herbert)。赫伯特 得到了在帝王谷发掘的特许权 ,两人开始了长期的合作。

卡特的梦想是找到图坦卡蒙的坟墓 。图坦卡蒙是一位鲜为人知的第十八王朝法老,生活在阿玛纳王朝末期。这位法老的名字被刻在埋藏于帝王谷中的一些物品上。

然而,尽管进行了长期的系统而细致的发掘工作,他所期望的结果也并没有出现。

1922年夏天,卡那封伯爵决定下一季之后就会 终止资助这个项目 ,这将是卡特最后的机会。

卡特于当年11月1日再次展开挖掘,他锁定了一块面向拉美西斯六世墓入口呈三角形状的区域。

陵墓工人的屋棚遗迹已经陷没在了沙土中。这个地方似乎很有希望,它离每天引领游客游览帝王谷的小径太近,还未被探察过。

11月4日,卡特的团队在岩石中发现了一个台阶,就在其中一间茅屋的正下方。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又有16级台阶被发现,它通向一扇被严密封闭的门。毫无疑问这意味着卡特在这座山谷中 发现了一座未被发掘的坟墓 。

帝王谷是一个不寻常的聚会地点,但是为了庆祝图坦卡蒙陵墓的发现,茶点还是出现在这里,以慰劳考古团队成员。

11月6日,他在英格兰给卡那封伯爵发了封电报。11月23日,卡那封伯爵和他的女儿伊夫琳(Evelyn)在帝王谷与卡特会合。

美国工程师阿瑟·卡伦德(Arthur Callender)赶到现场协助行动。

这扇封闭的大门在古代曾被打开并重新密封过,上面清晰可见封印和图坦卡蒙的印章。

在门的另一边,卡特发现了一条满是碎石的下行过道,到11月26日已被清理干净。那天,卡特在过道尽头那扇密封的大门上开了一个洞,第一次看到图坦卡蒙墓中令人惊奇的宝藏。

虽然它在法老时代曾被盗墓者闯入过,但并没有像山谷里的其他陵墓一样被洗劫一空。事实上, 这位法老的陪葬品库几乎完好无损 。

葬礼床

这一惊人发现迅速传播开来,帝王谷瞬间挤满了记者、好奇的旁观者和当局人员,他们都前来围观清理这些文物的过程。

卡特处理这些文物时非常小心翼翼,其团队共花了8年时间才清理出墓中 近3500件物品 。

在此期间,这些出土物被编目、拍照、修复,最后被运到了开罗博物馆,如今在那里可以看到这些珍品。

墓室的第一部分是前厅,里面满是随意堆放的物品:战车、葬礼床、木箱和器皿、武器、雪花石膏罐、椅子和凳子、珠宝以及衣服。

其中最珍贵的物品无疑是国王的金色王座,其椅背上有年轻的法老和他的妻子安克姗海娜曼(Ankhesenamun)华丽的浮雕像。

在1927年至1928年间,堆放在前厅不远处一个耳室的物品被移走了。

前厅内还有一扇封闭的门,两侧立着两尊图坦卡蒙木雕像。这扇门于1923年2月17日被正式打开,显露出里面的景象。

这座陵墓唯一一处有壁画的就是这间墓室,它几乎完全被用镀金木头建造的木椁占据着,里面装有法老的石棺。

墓室通向最后一个房间—— 宝藏室 ,那里堆放着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物品。这些物品中有一尊雕像,描绘的是伏坐在木箱上、胡狼形象的阿努比斯神。

在一个镀金的木制圣体龛里发现了4个装有法老木乃伊器官的雪花石膏制容器,即卡诺皮克 (Canopic)罐。

从1924年到1925年,墓室成为卡特和他的团队日夜忙碌的地方,但那也是其中一段最微妙的岁月,艰难、谨慎与激动相互交织着。

卡那封伯爵于1923年4月去世,未能在这一工作的关键阶段提供帮助,既而助燃了“ 法老的诅咒 ”这一传说。

《伟大的考古学家与探险家:31个揭秘历史的考古传奇》

[意] 马克·罗塞(Mark Rose)

[比] 埃蒂 ·博恩-穆勒(Eti Bonn-Muller)

[意] 乔治·费雷罗(Giorgio Ferrero)

2020年7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全面了解世界古文明宝藏的网络全书

涵盖人类历史上 31个重要的考古发现事件 ,汇集 250张珍贵的历史照片、手绘插图和文物图片 ,图文并茂、条理清晰地呈现发掘与探索的史实、秘辛、成果和伟大意义,带我们足不出户遍览这些古文明遗迹,堪称是一部 全面、权威的古文明网络全书 。

☾考古学家和探险家的极简传记

集中呈现 24位考古学家和探险家的传奇人生 ,带我们重温他们那些惊心动魄、热血沸腾的“发现时刻”,领略考古、探险的独特魅力,是 历史、考古、探险爱好者的必读经典 。

☾专业作者背书

原版引进自 意大利白星出版社 ,由 三位考古学、古物学专家 倾情撰写,汇集海量史实资料及前沿学术研究成果,以小说般的讲述方式进行呈现,专业性与可读性兼具,成就 值得珍藏的古文明巨着 。

延伸阅读

《尘封的盛世:探寻古代文明的无价宝藏》

[意] 阿尔贝托·西廖蒂 (Alberto Siliotti)主编

2019年6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这是一本博物馆级的 全球“古墓发掘档案” 。全书以地域为线索,介绍了欧洲、非洲、亚洲和美洲着名的古代墓葬遗址和其中出土的文物、艺术品。

通过 12位 不同领域专家的解析,以及 数百张高清实景照片 ,引读者为遗址和墓葬的发掘而惊喜,为尘封宝藏的出土而赞叹;同时,也让读者更能感悟不同文明对生与死的理解,领略人类文明的多彩神奇。

⑼ .泰坦尼克号的历史资料

泰坦尼克号(RMS Titanic),又译作铁达尼号,是英国白星航运公司下辖的一艘奥林匹克级游轮,排水量46000吨,于1909年3月31日在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港的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动工建造,1911年5月31日下水,1912年4月2日完工试航。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内部设施最豪华的客运轮船,有“永不沉没”的美誉 。然而不幸的是,在它的处女航中,泰坦尼克号便遭厄运——它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途经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以及爱尔兰科夫(Cobh),驶向美国纽约。

1912年4月10日,号称 “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开始了自己的处女航,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富家少女罗丝(凯特•温丝莱特)与母亲及未婚夫卡尔坐上了头等舱;另一边,放荡不羁的少年画家杰克(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也在码头的一场赌博中赢得了下等舱的船票。
罗丝厌倦了上流社会虚伪的生活,不愿嫁给卡尔,打算投海自尽,被杰克救起。很快,美丽活泼的罗丝与英俊开朗的杰克相爱,杰克带罗丝参加下等舱的舞会、为她画像,二人的感情逐渐升温。
1912年4月14日,星期天晚上,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面临沉船的命运,罗丝和杰克刚萌芽的爱情也将经历生死的考验。

《泰坦尼克号》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G_FYw_HSJBIRpHN7tJ7Scw

?pwd=fpuq 提取码: fpuq

⑽ 人类赖以生存的恒星,熊熊燃烧的火球,有何奥秘

太阳里有什么?一场由内而外的星球之旅

简介:地球接受太阳的照耀已数十亿年,你知道太阳的秘密吗?本文简单介绍了太阳的内部组成。

1.1 太阳里是什么?

图源:Space

太阳影响、塑造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百万年之久——我们离不开太阳,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了解它所有的秘密。这些谜团比我们想象得有更深远的影响,因为太阳是我们周围的恒星当中最易于研究的。经过数十年辛勤的科学研究,我们至少知道了太阳里是什么样的,即使我们不能完全理解它是怎么运作的。在这里,我们要介绍我们生命中每年都要围着转一圈的气体组成的发光的球里包含的东西。

1.2 核反应区

图源:Space

太阳深处是它的核反应区,这是为恒星提供能量的核聚变发生的地方。这意味着没有合适的形容词来描述核反应区有多热、密度有多大。核的温度超过了2700万华氏度(1500万摄氏度),内部的物质被挤压在一起,密度比铅的十倍还要大。

1.3 辐射区

图源:Space

光子离开核反应区后,就向外移动,开始了漫长的旅程。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每个光子从核反应区到达辐射区的外界边缘,都需要10万年的时间,这是因为它们总是上下弹跳,而不是沿直线运动。

1.4 对流层

图源:Space

对流层的起点是物质密度减少的地方。在这里,从太阳深处开始的热传递继续进行着。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光子在这个区域加速,热等离子体的大气泡迅速上升穿过对流区。

1.5 光球层

图源:Space

光球层是太阳可见层的最外层,人们常会认为它是太阳的表层。太阳黑子在这里形成,最终到达地球的可见光也从这里出发。光球层的温度相对温和,大约在一万华氏度(5500摄氏度)。

1.6 色球层

图源:Space

人们通常非常难看到色球层,因为它只是在太阳周围留下一层微红的光晕。但科学家们认为,这个不起眼的圈层可能是将热能从太阳内部传导到炽热的外层大气的关键。

1.7 日冕层

图源:Space

日冕层是太阳的最外层,它非常稀薄,只能在日全食时被看到,因为这时候月亮遮住了光球层的光芒。日冕可被观测到的时机太少,使得对日冕层的研究非常困难——但今年晚些时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向太阳发射探测器,试图解开它挥之不去的谜团。

1.8 太阳风

图源:NASA

严格意义上来说,太阳风并不是太阳结构的一部分,但这些不断从太阳流出的高带电粒子流是太阳影响其他星球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地球上,大气层很大程度上保护我们不受太阳风影响,但是它对卫星和太空旅行还是有巨大的危害。太阳风也定义了我们的太阳系,太阳风所能到达的地方都属于太阳系。

相关知识

太阳(又称日),是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与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13][14]。它的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 106)公里,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3倍;质量大约是2 1030千克(地球的333,000倍),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15]。从化学组成来看,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73%),剩下的几乎都是氦(~25%),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16]。

太阳的恒星光谱分类为G型主序星(G2V)。虽然它以肉眼来看是白色的,但因为在可见光的频谱中以黄绿色的部分最为强烈,从地球表面观看时,大气层的散射使天空成为蓝色,所以它呈现黄色,因而非正式地归类为“黄矮星”[17][18]。 光谱分类标示中的G2表示其表面温度大约是5778K(5505 C),V则表示太阳像其他大多数的恒星一样,是一颗主序星,它的能量来自于氢巨变成氦的核聚变反应,其核心每秒钟能聚变6.2亿吨的氢。

太阳一度被天文学家认为是一颗微小平凡的恒星,但因为银河系内大部分的恒星都是红矮星,现在认为太阳比85%的恒星都要明亮[19][20]。太阳的绝对星等是 +4.83,但是由于其非常靠近地球,因此从地球上看来,它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视星等达到 26.74[21][22]。太阳高温的日冕持续的向太空中拓展,创造的太阳风延伸到100天文单位远的日球层顶。这个太阳风形成的“气泡”称为太阳圈,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连续结构[23][24]。

BY: Meghan Bartels

FY: Ludwig_XU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选文:天文志愿文章组-多瑞果

翻译:天文志愿文章组-

排版:天文志愿文章组-零度星系

美观:天文志愿文章组-

参考资料

1.WJ网络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 原文来自 :3. 原文来自 :https://www.space.com/41439-inside-the-sun-layers.html

注意 :所有信息数据庞大,难免出现错误,还请各位读者海涵以及欢迎斧正。

全文排版 :天文在线(零度星系)

转载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浩瀚宇宙无限宽广 穹苍之美尽收眼底

浩瀚宇宙,吾将上下求索,而人类又将如何探寻地外文明?

诺大的宇宙,地外文明驱使着人类的不懈 探索 ,人类在这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头戴浣熊皮帽子,他们没有腰佩博伊刀,但他们像早期的拓荒者一般,凭借坚定的信念,凭借无限的热爱,毅然在荒野中跋涉前行,在“地球的边境”了望,在漫无边际的漆黑荒凉的宇宙中不懈 探索 。

航天工业的成就、计划以及人们对宇宙的憧憬每年都会在国际宇航大会(IAC)上展出。大会持续一周,数以千计的火箭工程师、各国国家航天局代表、卫星制造商蜂拥而至,来参加一系列全体成员会议以及令人兴奋的航天展览。与早期开拓美国西部的边境英雄不同,他们不佩戴软呢帽和博伊刀,取而代之的是西装革履。事实上,今天的太空 探索 者与过去的边境拓荒者除了服装差异之外,没有太大区别——尽管都面临着无数艰难险阻,但他们为那些亟待 探索 的未知世界而深深着迷。

1971年以来,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就纳入了国际宇航大会,成为大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通常会用一整天的时间展示有关地外文明搜寻的最新数据、技术及其 社会 意义。今年的大会是在温哥华召开的。这座加拿大的城市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以十八世纪最有成就的探险家之一英国海军上校乔治·温哥华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三面环山、一面背靠太平洋,犹如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镶嵌在山光水色之中。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从最新的望远镜工程到地外文明发出的信号中可能使用的语言,等等。这篇报告材料字数非常多,可能非常考验读者的耐心,因此我精选了下面几项内容:

加利福尼亚大学尝试继续扩大他们的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研究生亚伦·帕森斯(Aaron Parsons)展示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光学SETI项目。与其他光学项目一样,该项目也在寻找恒星瞬间发出的纳秒级闪光(十亿分之一秒或更少)。该项目运用架设在旧金山以东几十英里山上的30英寸洛伊施纳(Leuschner)望远镜,到目前为止已经搜寻了7500个恒星系统和132个星系。

除了光学项目之外,伯克利团队开创性地提出要尝试寻找无线电脉冲。这个被称为天文脉冲(Astropulse)的项目将用超强的计算能力来验证“无线电波在无边无际的星际空间中传播时,其强度会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变得非常微弱”。

伯克利团队最主要的项目是“搜寻来自近地外智慧生命群落的无线电波计划V”(SERENDIP V)。该项目使用大型阿雷西博(Arecibo)射电望远镜收集宇宙信号,并为SETI@home服务器提供数据支持。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信号接收器拥有近10亿个波段,总共涵盖300兆赫的无线电拨号,比有线电视的信号接收器强大将近50倍。

伯克利团队将SERENDIP项目接收到的百分之一的数据分配给SETI@home网络服务器。项目期间,有超过五千万志愿者参与SETI个人项目,并在在电脑上安装SETI@home屏幕保护程序。通过这个程序,参与者的电脑可以在后台利用多余的运算空间处理数据,每天都有2000多台电脑参与数据处理。这些电脑的计算能力总和相当于一台运算速度高达每秒65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比(2004年)世界上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还要快。

SETI研究所的戴夫·德波尔(Dave DeBoer)介绍了艾伦望远镜阵列(Allen Telescope Array)的最新情况。该阵列目前正在加州北部建设,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ATA的碟形天线数量将增长到32个,这些天线足以启动一些正式的观测项目。除了一系列重要的天文学研究之外,ATA-32还将开始其SETI任务——扫描银河系的中心平面。显然,银河系的中心是恒星表观密度最高的地方,恒星越多发现地外文明的概率越大,观测项目从这里开始是理所当然的。

得益于专门的光束发射硬件和软件,ATA-32将能够同时观察天空中的16个区域。换句话说,与过去的SETI实验项目不同,这台望远镜将能够同时检查许多天体目标。ATA最终将建成一个由数百个天线组成的庞大阵列,至少比之前SETI实验项目的探测速度快两个数量级。这个规模空前的项目足以登上新闻头版。

与上述方法不同,另一种寻找地外文明的方法是寻找建筑物。几十年来,SETI领域有一种流行的假说。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最先提出这个假说,他认为一个真正先进的文明可能会在其母星周围建设一个巨大的太阳能电池阵列,为该文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这样一个完全包围恒星的太阳能电池阵列被称为戴森球体(Dyson sphere)。

这种假说的理论依据是:没有任何能量转换器可以达到百分百的转换率,包括太阳能电池。也就是说,太阳能电池工作时一定有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的形式,这样戴森球体就会升温,向太空释放红外(热)辐射。如果你发现一颗发出比正常情况更多红外线的恒星,那么你可能就能确认这个文明的大致生存范围。

芝加哥费米实验室的理乍得·卡里根(Richard Carrigan)为了寻找这样的恒星一直在查阅几年前由IRAS红外卫星收集的数据,但他始终没有找到理想的恒星。“路漫漫兮其修远兮”,然而人们寻找地外文明的热情丝毫没有降温,还有许多像卡里根一样的人孜孜不倦地在星海里 探索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依靠更先进的红外望远镜可以找到这样的恒星。

国际宇航大会的SETI会议一如既往的引人入胜。但这并不奇怪,毕竟这3000万万亿立方光年的宇宙空间可能不仅仅只是一片荒芜,也可能存在像我们人类一样的智慧文明,这多么令人振奋啊!

BY: Seth Shostak

FY: 周星河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阅读全文

与国际服如何复制装备探险家乔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62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20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0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4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7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6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6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30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3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5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7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8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09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6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5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