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际空间站是什么样子的
国际空间站采用桁架式结构,其结构之复杂和规模之大令人咋舌。它在长达108.5米的桁架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帆板和散热器,其中心部分是居住舱、实验舱,它们是由美国制造的。此外,还有俄罗斯制造的服务舱、研究舱和太阳能电池帆板,日本的实验舱、欧空局的哥伦布轨道设施和加拿大的移动服务系统。空间站宽度达88.4米,几乎有足球场那么大,相比之下,与其对接的航天飞机犹如一个足球。国际空间站重472吨,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为4000平方米,覆盖的面积超过两个足球场,当它划过夜空时,将像钻石般晶莹剔透,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⑵ 联合国空间站多大
联合国空间站主体尺寸长110米,宽88米。
装配完成后的空间站长110米,宽88米,大致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总质量达400余吨,将是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设施最为先进的人造天宫,运行在倾角为51.6度、高度为397公里的轨道上,可供6~7名航天员在轨工作,之后空间站将开始一个为期10~15年的永久载人的运行期。
联合国空间站由6个实抄验舱:美国1个、欧洲航天局1个、日本1个、俄罗斯3个(提供科研机柜)、1个美国居住舱(有洗手间、卧室、厨房和医务设备)、2个结点舱和服务系统及运输系统所组成,它的总重量为430吨,主桁架长88米,4个太阳电池阵宽110米,能提供110千瓦的电源功率,其中用户使用功率为46千瓦。居住舱的容积为1200立方米,有一个大气压。空间站的运行高度平均为397千米。
⑶ 太空的空间站有多大内部的构造是怎样的
国际空间站最早是由美国提出的一项国际太空合作计划的产物,主要由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欧洲空间局、日本、巴西六个国家的太空机构联合推进的国际太空合作项目。 从1998开始建造到2005年建造完成,组装完成后的国际空间站将作为人类科学研究和开发太空资源的大型航天器,为人类提供一个长期在轨运行的可以执行对地观测和天文研究的平台。共设计建造有6个实验舱(美国1个、俄罗斯3个、欧空局1个、日本1个),1个俄罗斯建造的居住舱(包含有卧室、洗手间、厨房),内部空间达到了1200m³,环境为一个标准大气压。2个节点连接舱和其他的运输系统和服务系统共计13个舱段。国际空间站里面的服务设施还是很多的,包括淋浴室、健身房、电影院等。整个国际空间站建成后成为一个长73米、宽 108米,重达420吨的庞然大物。如果把国际空间站放在地面上,占地面积至少相当于一幢有9个单元、高24层的楼层。设计寿命15年,最多可以容纳15人同时居住和生活。总投资超过了1100亿美元,其中光空间站的建设成本就高达500亿美元。其中又以俄罗斯和美国为主要核心,俄罗斯负责整个空间站的框架和基础设施,包括轨道舱和居住舱等在轨飞行的必要舱段的研制和发射任务,美国主要负责框架上的科研舱段的研究和发射以及后期的国际空间站运营任务。其他的包括加拿大制造的用于抓取联盟飞船、航天飞机、等航天器的大型机械臂,以及欧空局和日本、巴西研制的一些科研舱室。国际空间站作为人类迄今为止发射过的最大的航天器,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不少的帮助,包括外太空的星际穿越和未来人类星际航行等一些远大项目提供了先前基础条件。不过国际空间站的设计寿命只有15年,再加之多次出事和一些其他问题后,最迟十年后就要退役了,退役的方式很可能和其他航天器一样坠入大气层烧毁。 未来最有可能的接替者就是我国计划明上半年年由长征5B发射入轨开始建造并计划于2022年建成的中国空间站(不过受长5火箭的影响首飞时间可能要推迟到明年下半年或者2020年上半年),虽然规模没有国际空间站大,重量也只有90吨左右,但是其意义深远重大。国际空间站由16个国家太空机构合作开发,它能够在400千米的高空以每小时27000千米的速度飞驰,是人类制造出的最昂贵的物品。国际空间站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研究实验室,能够容纳六个人在其中生活,NASA称之为“人类进行的最复杂的科学和技术 探索 ”。空间站内的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和在地面上总有一些不一样的体验。比如大多数食物都是装载真空密封的容器中,被宇航员煮过后,才是相对正常的食物。宇航员吃东西也需要非常小心,遗留下一点点事物,都有可能进入空气过滤设备中,从而引发故障。太空的微重力环境可能对宇航员的 健康 造成影响,比如肌肉和骨质的长期退化等等。国际空间站也有预防这一问题的设备,包括模拟重力训练来锻炼肌肉的设备,还有跑步机,宇航员必须拿弹力绳把自己绑在机器上才能跑步。国际空间站由多个太空舱组成: “星辰号”服务舱(Zvezda) 这个舱也叫作DOS-8舱。它由俄罗斯制造,是第三个组装到空间站的太空舱。“星辰号”加入后,空间站才能供人居住。“星辰号”中有氧气过滤装置、先进的通信系统、睡眠区、卫生间以及健身设备,还有用于调整轨道的引擎。“哥伦布号”实验舱(Columbus) 该实验舱有欧洲航天局制造,被用于进行各种研究活动。该实验舱和ISS几个其他部分共同为综合设备平台——国际标准载荷架(international standard payload rack)的安装提供支持。自发射以来,该实验舱中又增加了好几个组件。“命运号”实验舱(Destiny) NASA制造的这一实验舱包含一系列生命支持和科学研究系统。和“哥伦布号”类似,“命运号”的载荷架可以被重新配置以用于进行新的实验。它最着名的特点是设有一个51厘米宽的纯光学窗,通过这个窗口,空间站的宇航员已经拍摄到了许多极具科研价值的地球的照片。穹顶舱(Cupola) 在这一观测舱中可以用360度的视角看地球,同时也可以透过80厘米宽的主窗看到地球,这是人造宇宙飞船中用过的最大的窗户了。宇航员可以在穹顶舱内检查空间站外部进行的工作,同时观察对接飞船的到达和脱离。“希望号”服务舱(Kibo) 它的正式名称是“日本实验舱”,主要用于进行科研,在2008年加入了空间站。在太空站内部和大片的外部区域,也就是所谓的“暴露设施”(Exposed Facility),“希望号”都在进行着一系列重要的实验。“希望号”是至今为止最大的太空舱。这些舱当然是分批次被送上太空然后被组装到一块儿的。 至于在太空生活和工作是什么感觉?Expedition 18飞行工程师Sandra Magnus撰写了一系列有关她在国际空间站上停留的日记。她指出了一个重要的事情:当地许多人提前(实际上是几年)计划了一个宇航员的日子。“我们在船上有一个调度计划,里面有我们需要知道的所有细节,以便做一天的工作。它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应该睡觉,什么时候应该起床,什么时候我们应该运动什么时候吃我们的饭菜,何时以及我们需要做什么信息来做我们的任务“。虽然这听起来非常严格,但马格努斯指出,有一些灵活性,并不是每项任务都必须在时间表规定的确切时间进行。 微重力提供了一个充满挑战的环境。无论你是睡觉,换衣服还是工作,除非它固定到位,否则你周围的国际空间站内的一切都会浮动。即使是早上起床和穿衣服这样看似简单的事情也不是那么简单。想象一下,打开你的衣柜只是让它的内容飞向你。在早上做好准备时,马格纳斯说,“当我取下我的PJ时,他们在船员宿舍里漂浮,直到我把它们收起来并立即将它们固定在乐队或其他东西后面。我只想说它很容易丢失事情在这里!“ 醒来后,每个宇航员都有一个睡眠后的时间来为这一天做准备。在此期间,宇航员可以淋浴,吃饭,锻炼和准备工作。锻炼很重要; 在微重力中,骨骼失去钙质,肌肉减少质量。因此,宇航员必须锻炼一定时间。Magnus喜欢在早上第一件事,每天在固定自行车和跑步机之间交替。接下来,有一个早上的会议,他们与船员和地面管理员讨论每个人当天的职责。会议结束后,他们开始工作。 对于工作,宇航员进行实验或维护。像大多数劳动人民一样,他们停下来吃午饭 - 但他们的午休时间有点不同。国际空间站上的食物主要是冷冻,脱水或热稳定,饮料脱水。宇航员收集食物托盘和器具,从储藏室中找到他们单独包装的食物,准备物品(必要时补充水分),加热物品,将它们放入托盘中并进食。用餐后,他们将用过的物品放入垃圾压实机中,清洁并存放餐具和托盘。 午餐后,预定的活动继续进行。在工作日结束时,会有一个晚会,然后是2小时的睡前期。在此期间,宇航员吃晚餐,完成任何未完成的任务并放松。根据Magnus的说法,有很多选项可以填补这2小时的时间,“还有电子邮件,电话,新闻,照片和其他活动占据这个时间。星期五是电影之夜,有时也是星期六”。 2017年的时候,谷歌地图更是将其街景服务扩展到了国际空间站,这对于一辈子都没机会登上空间站的人,通过谷歌街景服务就可一睹国际空间站内部构造,甚至还有宇航员工作的点点滴滴,绝对是一大福利。其实对于空间站,大多数人都想象过在失重的环境里如何生活。但其实,很少有人真的知道空间站里的资源到底是怎样循环利用,资源短缺了又该如何补给,还有从太空俯瞰地球到底是何种景象。大航海时代已经过去了好几个世纪,随着 科技 的发展、文化的普及,人们普遍接受了自己处在无穷空间中的一个小小星系里的小小恒星上这一既定事实,可这并不会使我们停止对太空的 探索 。对于国际空间站而言,其实还在不断改建之中,从舱体框架到传感器电池,都是随时在变化中的,由航天飞机携带组件送到舱内,再由舱内科学家们进行组装改造,不断地提高舱体的功能,据说这样的改建将一直持续到2030年太空站退役为止。而此次谷歌推出的国际空间站街景就是为了方便更多的好奇者,其街景所用图片皆由宇航员亲自拍摄,而近段时间街景图片采集恰好赶上Space X货运飞船停靠国际空间站,于是让更多人看到了空间站的改建材料还有宇航员生存资源补给是通过货运飞船实现的。据谷歌街景地图显示,国际空间站里面并不宽敞,各种设备显示器充斥其中。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明白,一向注重用户体验的谷歌也做出了详细注解,这其中就包括宇航员的食物种类、空间站内完成的实验记录等等,可以说相当的详细。而这也让宇航员托马斯发出了感慨:这给了普通人与我们宇航员一起共同遨游太空的绝佳机会。不过笔者想说的是,国际空间站可真够乱的,不过能从地图上一睹其风采,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⑷ 中国国际空间站有多大
我国的空间站是90吨,而国际空间站的吨级是420吨,重量上快达到我们的五倍。国际空间站长110米,宽88米,我国的核心舱全长16.6米,最大直径为4.2米。
我国空间站
结构和国际空间站的结构不同。我国的舱体对接是采用了积木式布局,这是第三代空间站的主要特征,这种紧密连接性结构非常利于节省空间。而国际空间站采用的是大型桁架结构,是第四代空间站的标志性做法,这种结构让它看上去有非常大体积,非常耗费空间。
毕竟我国的是单个国家搞,讲究务实;国际空间站就不一样了,全球多个国家合作,财力上也是不用担心的,自然面子工程做的特别好。
⑸ 中国国际空间站有多大
核心舱:全长约18.1米,最大直径约4.2米,发射质量20-22吨。核心舱模块分为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
实验舱:全长均约14.4米,最大直径均约4.2米,发射质量均约20-22吨。
货运飞船:最大直径约3.35米,发射质量不大于13吨。货运飞船是空间站的地面后勤保障系统。
组成:
核心舱主要任务
包括为航天员提供居住环境,支持航天员的长期在轨驻留,支持飞船和扩展模块对接停靠并开展少量的空间应用实验,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
核心舱有五个对接口,可以对接一艘货运飞船、两艘载人飞船和两个实验舱,另有一个供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出舱口。
实验舱主要任务
空间站核心舱以组合体控制任务为主,实验舱II以应用实验任务为主,实验舱I兼有二者功能。实验舱I、II先后发射,具备独立飞行功能,与核心舱对接后形成组合体,可开展长期在轨驻留的空间应用和新技术试验,并对核心舱平台功能予以备份和增强。
货运飞船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一是补给空间站的推进剂消耗,空气泄漏,运送空间站维修和更换设备,延长空间站的在轨飞行寿命;二是运送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用品,保障空间站航天员在轨中长期驻留和工作;三是运送空间科学实验设备和用品,支持和保障空间站具备开展较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的条件。
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货运飞船,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全密封货舱、半密封/半开放货舱、全开放货舱三种构型,可以把不同的载荷包括小型舱段运输上去,由航天员和机械臂将其装配到空间站上。
发射该飞船的是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5)国际空间战长什么样扩展阅读:
中国空间站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试验阶段包括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项目变更)、天宫三号试验核心舱(已取消)。之后开始正式组建常驻的天宫号空间站,预计运营十年以上,最少采用三个轨道舱组成,不低于60吨,最大规模可升级达180吨。
其组成过程中将先发射无人空间实验室,而后再用运载火箭将载人飞船送入空间,与停留在轨道上的实验室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的附加段进入空间实验室,开展工作。
航天员的生活必需品和工作所需的材料、设备均由飞船运送,载人飞船停靠在实验室外边,作为应急救生飞船。如果实验室发生故障,可随时载航天员返回,航天员工作完成后,乘飞船返回。
⑹ 太空的空间站有多大,内部的构造是怎样的
我们以国际空间站 (ISS) 为例,它是太空中最大的人造物体,也是天空中第三亮的物体。以至于,很多人无需望远镜、就可以在夜空中看到它。它长 109 米,宽 75 米——与足球场差不多大。它的重量为 420 吨,与 280 辆汽车的重量相当。
空间站总空间为932立方米,其中约三分之二用于设备和存储。其中只有三分之一是“可居住的”,这意味着它可以供人类居住。对于只有六名宇航员居住的所有这些听起来可能很大,但实际上非常狭窄。
看着地球空间站内的景色非常壮观。有一个特殊的观察窗,称为冲天炉。它一次允许一名宇航员查看和拍摄地球的照片。该站每24小时绕地球16圈。想象一下,每24小时就能看到16次日出和日落。那将是多么奇妙的景象。
目前中国也有了自己的空间站,相比于国际空间站,我们的空间站也更新。
⑺ 国际空间站大小
国际空间站大小
国际空间站大小,中国空间站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试验阶段包括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项目变更)、天宫三号试验核心舱(已取消)。国际空间站大小。
(1)空间站主体尺寸:长110米,宽88米
装配完成后的国际空间站长110米,宽88米,大致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总质量达400余吨,将是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设施最为先进的人造天宫,运行在倾角为51.6°、高度为397公里的轨道上,可供6~7名航天员在轨工作,之后国际空间站将开始一个为期10~15年的永久载人的'运行期。
(2)电池板大小为72米
11月30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两块翼展达72米、最大发电量为65千瓦的大型太阳能电池帆板;
国际空间站
(1)国际空间站由下列部分组成:俄罗斯"进步-M45"、"联盟-TM23"、"进步-M-C01"飞船,俄罗斯的"晨星"号服务舱、"曙光"号工作舱,美国的"团结"号连接舱和"女神"号实验舱、俄"黎明"号小型实验舱等。
(2)空间站共有俄罗斯、美国、欧盟和日本发射的13个舱,重量400吨。
(3)组装成功后的国际空间站将作为科学研究和开发太空资源的手段,为人类提供一个长期在太空轨道上进行对地观测和天文观测的机会。
组成:
核心舱:全长约18.1米,最大直径约4.2米,发射质量20-22吨。核心舱模块分为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
实验舱:全长均约14.4米,最大直径均约4.2米,发射质量均约20-22吨。
货运飞船:最大直径约3.35米,发射质量不大于13吨。货运飞船是空间站的地面后勤保障系统。
核心舱主要任务
包括为航天员提供居住环境,支持航天员的长期在轨驻留,支持飞船和扩展模块对接停靠并开展少量的空间应用实验,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
核心舱有五个对接口,可以对接一艘货运飞船、两艘载人飞船和两个实验舱,另有一个供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出舱口。
实验舱主要任务
空间站核心舱以组合体控制任务为主,实验舱II以应用实验任务为主,实验舱I兼有二者功能。实验舱I、II先后发射,具备独立飞行功能,与核心舱对接后形成组合体,可开展长期在轨驻留的空间应用和新技术试验,并对核心舱平台功能予以备份和增强。
货运飞船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一是补给空间站的推进剂消耗,空气泄漏,运送空间站维修和更换设备,延长空间站的在轨飞行寿命;二是运送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用品,保障空间站航天员在轨中长期驻留和工作;三是运送空间科学实验设备和用品,支持和保障空间站具备开展较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的条件。
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货运飞船,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全密封货舱、半密封/半开放货舱、全开放货舱三种构型,可以把不同的载荷包括小型舱段运输上去,由航天员和机械臂将其装配到空间站上。
发射该飞船的是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7)国际空间战长什么样扩展阅读:
中国空间站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试验阶段包括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项目变更)、天宫三号试验核心舱(已取消)。之后开始正式组建常驻的天宫号空间站,预计运营十年以上,最少采用三个轨道舱组成,不低于60吨,最大规模可升级达180吨。
其组成过程中将先发射无人空间实验室,而后再用运载火箭将载人飞船送入空间,与停留在轨道上的实验室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的附加段进入空间实验室,开展工作。
航天员的生活必需品和工作所需的材料、设备均由飞船运送,载人飞船停靠在实验室外边,作为应急救生飞船。如果实验室发生故障,可随时载航天员返回,航天员工作完成后,乘飞船返回。
⑻ 人类在地面,能通过肉眼看到国际空间站吗
不用拿望远镜就能够看到国际空间站,它如果从你头顶的上空经过时,目视星等相当于一颗-4等的亮星,比木星还亮,所以肉眼能够能清晰的看到。只不过这个看到要掌握好时间,要能够提前预知它什么时间能够划过你的视野,从什么方位出现,就在那里等着,就一定能够看见。当然前提是天气好,空气清澈,还要没有什么光污染。国际空间站长108.5米,宽72.8米,一个面积达接近8000平方米的庞然大物,轨道高度在海拔400公里左右的高度,每秒钟以7.8公里速度运行,绕地球一周92.65分钟。
不过肉眼看到的也就是一颗移动的星星而已,就像从很高天空经过的飞机灯光。如果用望远镜观察,就可以看到国际空间站模模糊糊的形象,就像上图那样。
⑼ 各个国家现实中的空间站都是什么样子的
俄罗斯的礼炮号空间站采用了舱段式结构有几个不同形状和尺寸的舱段组成,而和平号空间站采用了组合式积木结构。美国曾经有天空实验室号空间站,但现在已经退役。中国的空间站还未完全建成,预计在2024年建成,成为全世界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
建造这样巨大的空间站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极大的,就算科技已经达到了这种水平,但是在人类探索外太空的过程中,拿出大量资金去建一个暂时很难体现出巨大作用的空间站是得不偿失的。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成本的逐渐降低,我们相信在科幻电影中的空间站一定会在现实中成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