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知识 > 国际收支顺差出现的影响有哪些

国际收支顺差出现的影响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1-14 04:12:57

⑴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及其影响

原因

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顺差的扩大,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客观因素的作用。

从主观因素来看:

1、我国处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生产力大幅提高,但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扩大;

2、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形成了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对一般产品的进口需求减弱;

3、我国政府推进出口行业发展壮大,扶持进口替代产业日趋成熟;

4、国家为了保护相对较弱的行业,从而在关税壁垒方面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贸易保护。

从客观因素来看:

1、世界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外部需求强劲,拉动我国出口增长;

2、国内投资增长趋缓,国际市场石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影响了进口,却带动了出口;

3、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多重限制,进一步扩大了中国贸易顺差;四是我国的人民币汇率被低估。

顺差影响

当国际收支顺差来自于大量实际资源的输出时,会制约一个国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而国外投资的净流入,则增加了对远期利润、利息流出的资金需求,同时可能会对国内资金的利用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

如果流入的资金中包含大量游资,很可能会对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经济安全带来威胁。另外,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还可能招致伙伴国的经济对抗和制裁。

(1)国际收支顺差出现的影响有哪些扩展阅读

策略

实行出口与内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需要依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的要求,协调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调整经济政策,逐步缩减国际收支顺差,协调对外经济与国内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促进就业

实行出口与内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完善投资政策,拓宽投资渠道,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以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由于国内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经济增长难以带动就业增长,失业率逐年攀升。

努力拓展投资渠道,改善储蓄转为投资的机制,将充分利用14多万亿元的居民储蓄和外汇储备,那么,在技术水平不变、资源利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即使不依赖引进外资,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就业机会随之大大增加。

2、完善结售汇制度

保持经常项目适度顺差,必须调整进出口结构,加大经常项目开放力度,完善结售汇制度。调整进出口结构,主要是在重视出口的同时,要考虑适当增加进口。

增加进口要注意优化进口结构。政府要鼓励企业引进适用的技术设备,加大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加大石油和矿产等战略物资的进口;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和旅游及消费增长带动进口。

大量的顺差给经常项目加大开放力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放松经常项目中对企业和个人外汇管理,增加售汇数量,不仅能更好满足企业和个人的用汇、促进对外经济贸易,而且有利于调节外汇储备。

同时,由于资本项目还没有放开,为了防止资本项目从经常项目下汇出,政府还需要规范对经常项目的管理,主要是真实性审核。

完善结售汇制度,推广意愿结售汇,增加开设外汇账户的企业,让更多的企业从强制结汇转为意愿结汇,这样,企业在进出口过程中,减少外汇买卖,可以节省时间,降低成本。

3、完善汇率机制

资本项目逐渐达到平衡,必须完善汇率机制,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控制外资进入和增加对外投资。实行浮动汇率,一是有利于充分发挥外汇市场价格机制作用。二是有利于人民币早日成为国际货币。

三是对汇率敏感的部门受益,有利于企业控制出口产品成本和防止价格上升。四是促进金融市场、特别是与外汇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五是企业融资会逐渐从银行业转向资本市场,企业融资更多地依赖资本市场,实现融资多元化。六是有利于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作用。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应该兼顾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发展,确立有市场适应性的利率—汇率机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协调利差,常常受制于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国际收支顺差是国内货币供给增加,中央银行应该降低利率,但在国际金融市场利率较高或面临通货膨胀压力时,

考虑到国内利率和外部利率的名义利差或实际利率的利差过大,降低利率会导致资本流出,因此,不能轻易调整利率。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能够充分发挥货币政策效应,增强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因此,利率市场化需要汇率制度改革的配套改革,即利率市场化和浮动汇率要同步进行,才能建立起适应国际经济和国内经济变化的利率—汇率机制。

实现资本项目逐渐达到平衡,需要控制外资进入和增加对外投资。一是要控制外资进入的速度,调整外资的结构。二是引进外资需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引进外资要注重质量,注重引进高技术企业,引进有利于延长产业链的外资企业,促进产业升级,提升民族企业的设计、研究和开发能力。

三是要控制外资进入的领域和进入的速度,减少资本项目顺差,给民族经济留出生存和发展的市场空间,通过民族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自立于世界民族经济之林。四是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减少资本项目顺差,不能简单地限制外资进入,还要增加资本的流出。

增加对外直接投资,既有利于减少资本项目顺差,更有利于企业超越外国设立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4、规范进出口贸易

加强与WTO规则相关的微观经济规制及其政策体系建设,规范进出口贸易。运用WTO规则趋利避害,需要围绕出口与内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实现民族产品、民族工业的现代化。利用WTO要坚持讲民族经济的政治、讲维护国内产业利益的政策、讲应对策略的三原则。

同时,做到三要:一要合法,按WTO规则办事;二是要合理,科学地有针对性地使用规则;三要有效,要注重按照规矩办事的实际效果。

5、扩张性货币政策

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逐步转向适度偏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适度偏紧的财政政策,一是统一国内外企业税赋,取消给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给民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通过民族经济发展增加税源。

二是扩大减税范围,刺激社会总需求。三是适时推进税费改革,减轻企业实际负担,促进企业发展,扩大就业。四是增加转移支付,主要是社会保障支出,维持或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有助于稳定社会和增加消费。

五是增加财政担保贷款或财政贴息贷款,通过财政担保或贴息贷款支持出口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及中小企业发展,以增加供给,缓解结构性失业的矛盾等。

扩张性货币政策,一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二是配合财政公债政策,在公开市场业务方面,中央银行买进公债,扩大货币供给量。三是银行贷款向出口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倾斜,鼓励出口,扩大出口企业生产,增加就业机会。

四是增加消费信贷,促进有增长潜力的产业迅速地将潜在的需求变为现实的需求。五是适度偏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结合,有利于激活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和信托市场,通过金融市场开放和发展增加投资渠道,将更多的储蓄转化为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⑵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对我国会产生什么影响/

1、我国劳动力价格便宜,商品成本低,价格便宜,出口商品具有价格优势
2、我国对于出口产业有出口退税、免税的鼓励政策。促进了出口的增加
3、我国每年吸引的外商投资据世界前列,每年有近几百亿美元的直接投资流入
影响:
1、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加。我国外汇储备2008年底近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增加使得我国面对风险的能力增加,对增强我国的国际清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使得我国货币供应量增加。大量资金流入使得我国的货币供应增加,长期大量的顺差可能造成通货膨胀。
3、大量的外汇盈余如果找不到适当地投资机会,会产生大量的机会成本。
4、大量资源类、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使得我国实质性的资源对外流失。劳动价格的低下,牺牲了人们的福利水平。
长期下去,国内的收入水平增加缓慢,内需无法扩大,贫富差距加大。

⑶ 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如何影响该国货币汇率

国际收支顺差,说明该国出口或资本流入大于进口或资本输出,说明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量大于该国货币的供应量,引起该国货币币值上升,即在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下降。
补充:什么是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顺差或称国际收支盈余即是指某一国在国际收支上入大于出,而国际收支一般是用美元结算,这种结算是在银行之间进行的,但是美元除在美国外其他国家不能直接流通,我国央行就将顺差多出来的美元储备起来,而发行3倍于储备左右(我国就是这样)的本国货币,以维持货币流通量的平衡。顺差越多外汇储备自然就会增长的越多。

⑷ 一国的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

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和物价上涨。
国际收支的逆差能够带来不利的影响,持续性顺差意味着国内大量商品被用于出口,可能导致国内市场商品供应短缺,造成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容易引起国际摩擦,而不利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

⑸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及其影响

原因

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顺差的扩大,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客观因素的作用。

从主观因素来看:

1、我国处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生产力大幅提高,但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扩大;

2、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形成了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对一般产品的进口需求减弱;

3、我国政府推进出口行业发展壮大,扶持进口替代产业日趋成熟;

4、国家为了保护相对较弱的行业,从而在关税壁垒方面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贸易保护。

从客观因素来看:

1、世界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外部需求强劲,拉动我国出口增长;

2、国内投资增长趋缓,国际市场石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影响了进口,却带动了出口;

3、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多重限制,进一步扩大了中国贸易顺差;四是我国的人民币汇率被低估。

顺差影响

当国际收支顺差来自于大量实际资源的输出时,会制约一个国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而国外投资的净流入,则增加了对远期利润、利息流出的资金需求,同时可能会对国内资金的利用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

如果流入的资金中包含大量游资,很可能会对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经济安全带来威胁。另外,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还可能招致伙伴国的经济对抗和制裁。

(5)国际收支顺差出现的影响有哪些扩展阅读

策略

实行出口与内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需要依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的要求,协调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调整经济政策,逐步缩减国际收支顺差,协调对外经济与国内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促进就业

实行出口与内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完善投资政策,拓宽投资渠道,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以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由于国内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经济增长难以带动就业增长,失业率逐年攀升。

努力拓展投资渠道,改善储蓄转为投资的机制,将充分利用14多万亿元的居民储蓄和外汇储备,那么,在技术水平不变、资源利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即使不依赖引进外资,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就业机会随之大大增加。

2、完善结售汇制度

保持经常项目适度顺差,必须调整进出口结构,加大经常项目开放力度,完善结售汇制度。调整进出口结构,主要是在重视出口的同时,要考虑适当增加进口。

增加进口要注意优化进口结构。政府要鼓励企业引进适用的技术设备,加大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加大石油和矿产等战略物资的进口;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和旅游及消费增长带动进口。

大量的顺差给经常项目加大开放力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放松经常项目中对企业和个人外汇管理,增加售汇数量,不仅能更好满足企业和个人的用汇、促进对外经济贸易,而且有利于调节外汇储备。

同时,由于资本项目还没有放开,为了防止资本项目从经常项目下汇出,政府还需要规范对经常项目的管理,主要是真实性审核。

完善结售汇制度,推广意愿结售汇,增加开设外汇账户的企业,让更多的企业从强制结汇转为意愿结汇,这样,企业在进出口过程中,减少外汇买卖,可以节省时间,降低成本。

3、完善汇率机制

资本项目逐渐达到平衡,必须完善汇率机制,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控制外资进入和增加对外投资。实行浮动汇率,一是有利于充分发挥外汇市场价格机制作用。二是有利于人民币早日成为国际货币。

三是对汇率敏感的部门受益,有利于企业控制出口产品成本和防止价格上升。四是促进金融市场、特别是与外汇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五是企业融资会逐渐从银行业转向资本市场,企业融资更多地依赖资本市场,实 现融资多元化。六是有利于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作用。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应该兼顾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发展,确立有市场适应性的利率—汇率机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协调利差,常常受制于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国际收支顺差是国内货币供给增加,中央银行应该降低利率,但在国际金融市场利率较高或面临通货膨胀压力时,

考虑到国内利率和外部利率的名义利差或实际利率的利差过大,降低利率会导致资本流出,因此,不能轻易调整利率。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能够充分发挥货币政策效应,增强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因此,利率市场化需要汇率制度改革的配套改革,即利率市场化和浮动汇率要同步进行,才能建立起适应国际经 济和国内经济变化的利率—汇率机制。

实现资本项目逐渐达到平衡,需要控制外资进入和增加对外投资。一是要控制外资进入的速度,调整外资的结构。二是引进外资需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引进外资要注重质量,注重引进高技术企业,引进有利于延长产业链的外资企业,促进产业升级,提升民族企业的设计、研究和开发能力。

三是要控制外资进入的领域和进入的速度,减少资本项目顺差,给民族经济留出生存和发展的市场空间,通过民族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自立于世界民族经济之林。四是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减少资本项目顺差,不能简单地限制外资进入,还要增加资本的流出。

增加对外直接投资,既有利于减少资本项目顺差,更有利于企业超越外国设立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4、规范进出口贸易

加强与WTO规则相关的微观经济规制及其政策体系建设,规范进出口贸易。运用WTO规则趋利避害,需要围绕出口与内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实现民族产品、民族工业的现代化。利用WTO要坚持讲民族经济的政治、讲维护国内产业利益的政策、讲应对策略的三原则。

同时,做到三要:一要合法,按WTO规则办事;二是要合理,科学地有针对性地使用规则;三要有效,要注重按照规矩办事的实际效果。

5、扩张性货币政策

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逐步转向适度偏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适度偏紧的财政政策,一是统一国内外企业税赋,取消给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给民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通过民族经济发展增加税源。

二是扩大减税范围,刺激社会总需求。三是适时推进税费改革,减轻企业实际负担,促进企业发展,扩大就业。四是增加转移支付,主要是社会保障支出,维持或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有助于稳定社会和增加消费。

五是增加财政担保贷款或财政贴息贷款,通过财政担保或贴息贷款支持出口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及中小企业发 展,以增加供给,缓解结构性失业的矛盾等。

扩张性货币政策,一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二是配合财政公债政策,在公开市场业务方面,中央银行买进公债,扩大货币供给量。三是银行贷款向出口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倾斜,鼓励出口,扩大出口企业生产,增加就业机会。

四是增加消费信贷,促进有增长潜力的产业迅速地将潜在的需求变为现实的需求。五是适度偏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结合,有利于激活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和信托市场,通过金融市场开放和发展增加投资渠道,将更多的储蓄转化为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⑹ 国际收支持续大量的顺差对一国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

(1)促进经济增长
(2)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
(3)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
(4)国际收支顺差加强了我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
(5)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
(6)国际收支顺差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国际贸易摩擦增加。
(7)国际收支顺差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降低了社会资源利用效率。
(8)国际收支顺差提高了外汇储备成本,增加了资金流出。
以上是有利的。顺差过大会导致:国际收支顺差使得国内外汇市场上的外币供给大于外币需求,必然产生外币贬值的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因此,国际收支顺差产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际收支顺差越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加大了外资流入和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⑺ 国际收支顺差会产生什么消极影响

国际收支顺差会产生什么消极影响?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1)持续性国际收支顺差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会使得对本国货币需求量的增加,本国货币升值,不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对本国经济的增长产生不良影响。
(2)持续性国际收支顺差会使国内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遭到破坏,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也就意味着大量商品被用于出口,可能导致国内市场商品供应短缺,带来通货膨胀压力。另外,出口商将获得的大量外汇兑换成本币又增加了本币供应量,也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而且,如果资本账户出现顺差,流人大量的资本,该国 *** 就必须投放相应的本币来购买这些外汇,从而会增加本币货币供应量,带来通货膨胀压力。
(3)持续性国际收支顺差容易引起国际经济摩擦,不利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因为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也就意味着其他国家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从而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顺差国若不采取必要的措施缩减过大的顺差,必然导致国际经济摩擦。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73。37.试述欧洲货币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是促成欧洲货币市场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战后,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它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张,海外投资和国际贸易的规模空前发展,这些都要求有更加灵活和国际化的金融服务支持,可以说欧洲货币市场是适应跨国公司全球投资和国际贸易空前发展的要求而不断壮大的。
(2)各国的外汇和金融管制。
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美国国际收支赤字逐年增加,为此美国 *** 不得不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先后实行了“M项条例”“利息平衡税”“自愿限制对外贷款指导方针”,以限制资本外流。美国的商业银行和跨国公司为逃避这些外汇和金融管制措施,纷纷将资金调拨至其在欧洲设立的分支机构,同时在海外吸收营运存款,将筹建资金的重点放在欧洲美元市场,这些措施都极大地推动了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
(3)美元地位的相对下降。
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美元危机频发,美元的地位不断下降,国际市场上开始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其他国家货币,其中一些硬通货如德国马克、瑞士法郎、日元成为主要的抢购对象。德国、瑞士等国为了维持本币汇率的稳定、遏制通胀、限制资本流入,实行了“倒收利息税”的政策,规定对非居民的存款不仅不支付利息,甚至可以倒收利息,但如果用外汇开户则不受此政策限制,于是非居民纷纷改用外汇开户,或者将原有的资金转存到其他国家,这样就出现了欧洲马克、欧洲瑞士法郎、欧洲英镑、欧洲日元等欧洲货币,欧洲美元市场进一步扩展到欧洲货币市场。
(4)“石油美元”的出现。
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积累了大量的石油收人。而石油在国际市场上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这些石油收人因此被称为“石油美元”(petrodollar)。在产油国资金充裕的同时,非石油输出国却出现了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它们需要筹措资金以弥补逆差,再加上产油国国内金融系统不发达,于是大量的“石油美元”通过欧洲货币市场贷给了国际收支逆差国。“石油美元”的数量非常庞大,据估计目前“石油美元”市场规模可达1万亿美元以上,它们是欧洲货币市场上重要的资金来源。
(5)亚洲国家创建金融中心的需要。
20世纪60年代后期,亚洲的许多国家尤其是新加坡和日本,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西方的跨国公司也加强了在亚洲的投资,使得亚太地区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和私人手中积累了大量的收入,它们一方面将资金投放在欧洲货币市场生息,另一方面也积极地发展本国金融市场,创建国际金融中心。恰在此时,美国银行策划建立一个境外美元借贷中心,于是1968年10月,美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开设“亚洲货币单位账户”,专门办理非居民的外币存贷款业务。到1970年底,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16家银行也先后获准开办此项业务,于是,亚洲货币市场正式建立。随后,东京、香港、马尼拉、巴林都先后开展离岸业务,亚洲货币市场的规模日益扩大。
亚洲货币市场是亚太地区发展起来的区域性离岸金融市场,它是欧洲货币市场的一个重要延伸,其交易货币的90%以上是美元,所以通常也称为亚洲美元市场。
(6)各种金融创新。
推动欧洲货币市场发展的一个很大动力是该市场中的各种金融创新。欧洲货币市场摆脱了任何国家或地区 *** 法令的管理约束,更容易推出各种金融创新,如欧洲债券、远期利率协定、互换交易等。这些金融创新使得资金的借贷者不仅可以享受非常灵活、便利的金融服务,同时投入的成本比传统的金融市场要低,得到的收益要高,因而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参见教材P223-224。
38.试述影响汇率波动的非经济因素。
(一) *** 干预
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但是这种浮动汇率制度并不是一种完全由市场来决定汇率的制度,各国管理当局出于宏观经济目标和抑制汇率异常波动的考虑,也可能采取某些干预措施。 *** 干预汇率的途径主要有四种:第一,直接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将汇率维持在一定区间;第二,调整国内货币和财政政策,间接达到影响汇率的目的;第三,在国际范围内发表表态性言论以达到影响市场信息的目的;第四,与其他国家开展国际合作,共同维护汇率稳定。例如,中央银行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对外汇市场进行间接干预,这种干预将会影响汇率的中长期变动。而为了抑制汇率异常剧烈波动,可以通过买卖外汇对外汇市场进行直接干预,这种干预对平抑汇率波动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国际储备
一国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国际储备是否充足反映了该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率稳定能力的大小,因而外汇储备的高低对该国货币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外汇储备过少,往往会使得市场对于该国稳定汇率的能力产生担忧,从而使得市场不愿意持有和使用该国货币,导致其贬值;与此相反,充足的外汇储备将使得该国货币币值稳定,保持坚挺。进人21世纪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呈现爆炸式增长,2011年3月,中国外汇储备突破3万亿美元,中国积累的大量外汇储备也使得国际社会对于人民币币值稳定充满信心,也为“汇改”之后人民币坚挺的走势打下了基础。
(三)预期因素
汇率的走势与交易者对于汇率未来走势的预期有很大的关系。当市场上的大多数交易者预期某国的货币会贬值时,便会在市场上大量抛售该国货币,从而造成该国货币如预期一样贬值;同样,当市场上的大多数交易者预期某国货币会升值时,该国货币也会大幅升值。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上短期游资的规模巨大,投机性很强,对世界政治、经济事件的反应都非常敏感,而偶然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对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从而造成汇率波动。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影响投资者预期的因素很多,既与一国经济的增长率、货币供应量、利率、通货膨胀等经济因素有关,也与国际政治形势、偶然事件冲击有关。因此,预期对汇率的影响较为复杂,令人难以确定,从而增加了汇率预测的难度。
(四)外汇投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穿梭在外汇市场间的巨额投机资本,能够在一段时期内积累起巨大的买方或卖方力量,进而左右一国货币汇率的走势。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统计,在全球外汇交易额中,有80%的交易属于投机 *** 易。因此,投机因素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五)其他因素
汇率的变动除了受到前面提到的经济因素和投机因素的影响以外,就短期而言,还受到政治因素、自然因素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政治因素对外汇市场的影响要比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大得多。政治因素的出现往往带有突发性、难以预测性,这会在短期内急速改变投资者的市场预期和心理,所以对外汇市场的冲击极大,经常造成汇率短时间内的大起大落。
一些破坏性较大的自然因素(如地震、飓风、流行病毒等)突然肆虐,往往对一国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进而使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面临贬值的压力。不过对于某些具有“国际资金避难所”效应的国家,其发行的货币从短期看反而可能出现升值。例如,2009年4月下旬,当媒体曝出墨西哥爆发的甲型HIN1型流感(疫情刚开始被称为“猪流感”)向若干国家蔓延时,避险资金纷纷追捧美元。2009年4月27日,外汇市场上美元兑换其他货币的价格普遍上涨,美元指数大涨1.11%。 参见教材P129-130。

阅读全文

与国际收支顺差出现的影响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59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6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18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5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72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4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5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28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1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4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7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67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6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0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9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4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56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