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向东越过日界线为什么减一天
自西向东是太阳视运动,在国际日界线的东边国家是要比国际日界线西边的国家要早一天。
地方时的计算法则是永远每向东1个经度,时间加4分钟,但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举个例子:地球上某地时间为5日12点,那么每向东15个经度加1个小时,如果向东360个经度又回到原地,但计算出的时间却是6日12点,同一个地方却出现了两个不同的时间,为了避免这种现象。
才规定了日界线及其法则,这样无论向东向西算多少个经度,同一个地方一定只有一个相同的时间.所以向东过日界线减一天(或向西过日界线加一天),就是为也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同一个地方一定只有一个地方时。
时区和区时
在同一瞬间,位于不同经度的观测者测得的地方平太阳时是不同的,因此需要一个统一标准。十九世纪中叶,欧美一些国家开始采用一种全国统一的时间。这种时间多以本国首都或重要商端口的子午线为标准,例如英国采用格林威治时间,法国采用巴黎时间,美国采用华盛顿时间。
这种时间在一国之内通用,尚无不便。但是,随着长途铁路运输和远洋航海事业的日益发达,国际交往频繁,各国采用的未经协调的地方时,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困难。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加拿大铁路工程师弗莱明建议,在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
这个建议首先在美国和加拿大被采纳试行,后为多数国家所采用。1884年华盛顿国际子午线会议决定,将这种按全世界统一的时区系统计量的时间称为区时,又称标准时。
‘贰’ 自西向东跨过国际日界线是加一天还是减一天跨过0时经线呢
自西向东跨过国际日界线日期是( 减一天 );自西向东跨过0时经线日期是( 加一天 )。
国际日界线:东侧比西侧日期小一天,即自西向东跨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跨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0时经线(子夜线):东侧比西侧日期大一天,即自西向东跨过0时经线(子夜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跨过0时经线(子夜线)日期要减一天。
‘叁’ 为啥从东往西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要加一天,反之减一天,原理是啥
1.从东往西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要加一天,反之减一天,原理是:国际日期变更线约是180°经线(在白令海峡和南太平洋岛屿等地有弯曲,为了避开这些陆地)。而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转的原理,每自转24小时一个太阳日,就自转一周360°,每小时15°。所以东边始终比西边早看到太阳,每向东15个经度,就早一小时。为了方便时间计算,全世界划分为东西各12个时区以及中时区。180°经线就是东西十二时区的分界线。所以从东往西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就相当于加上24小时,反之则相当于减去24小时。
2.国际日期变更线(180度经线)以西为东十二区,以东为西十二区,因此从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一天,而从东向西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加一天。
拓展资料:
1.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当新的一天来临时,太阳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之后,晨线自东向西移动(注意理解),也就是说,国际日期变更线上时间最领先,向西依次递减,递减至国际日期变更线东侧,那里时间最滞后。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除了绕太阳公转外,每天还自转一周。 因此,地球被太阳光照射的半个球面形成白昼,而背着太阳光的另外半个球面便是黑夜,它们之间的过渡带是清晨和黄昏。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着,地球上的晨、昼、昏、夜也不断地从东向西移动,循环往复地在各地出现。
2.1879年,加拿大铁路工程师伏列明提出了“区时”的概念,这个建议在188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认同,由此正式建立了统一世界计量时刻的“区时系统”。“区时系统”规定,地球上每15°经度范围作为一个时区(即太阳1个小时内走过的经度)。 这样,整个地球的表面就被划分为24个时区。 各时区的“中央经线”规定为0°(即“本初子午线”)、东西经15°、东西经30°、东西经45° 直到180°经线,在每条中央经线东西两侧各7.5°范围内的所有地点,每一时区都按它的中央子午线来计量时间,即采用它的中央子午线的地方平时,叫做标准时。
‘肆’ 当由西向东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为什么是减去一天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当新的一天来临时,太阳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之后,晨线自东向西移动(注意理解),也就是说,国际日期变更线上时间最领先,向西依次递减,递减至国际日期变更线东侧,那里时间最滞后。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除了绕太阳公转外,每天还自转一周。
因此,地球被太阳光照射的半个球面形成白昼,而背着太阳光的另外半个球面便是黑夜,它们之间的过渡带是清晨和黄昏。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着,地球上的晨、昼、昏、夜也不断地从东向西移动,循环往复地在各地出现。
(4)过国际日界线日期怎么减一天扩展阅读:
标准系统确立
1879年,加拿大铁路工程师伏列明提出了“区时”的概念,这个建议在188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认同,由此正式建立了统一世界计量时刻的“区时系统”。“区时系统”规定,地球上每15°经度范围作为一个时区(即太阳1个小时内走过的经度)。
这样,整个地球的表面就被划分为24个时区。 各时区的“中央经线”规定为0°(即“本初子午线”)、东西经15°、东西经30°、东西经45°??
直到180°经线,在每条中央经线东西两侧各7.5°范围内的所有地点,每一时区都按它的中央子午线来计量时间,即采用它的中央子午线的地方平时,叫做标准时。
“标准时计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各地时刻的混乱现象,使得世界上只有24种不同时刻存在, 而且由于相邻时区间的时差恰好为1个小时,这样各不同时区间的时刻换算变得极为简单。因此,一百年来,世界各地仍沿用这种区时系统。
规定了以标准时计时的区时系统,还存在一个问题:假如由西向东周游世界,每跨越一个时区,就会把表向前拨一个小时加上旅行消耗的时间,这样当跨越24个时区回到原地后,表比身边的人快了24个小时;
相反,当由东向西周游世界一圈后,表就比别人慢24个小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国际日期变更线
‘伍’ 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两侧日期如何变更
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变更规律:日期要减少一天的情况发生在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线的时候,日期要增加一天的情况发生在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线的时候。事实上,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一条折线而非直线。它的起点是北极,通过白令海峡、太平洋、一直到达南极。日期需要发生变化是越过这条变更线的规定。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经线上,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因此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5)过国际日界线日期怎么减一天扩展阅读:
地球是不停地从西向东自转着,每24小时自转1周(360°),1小时要转过经度15°。这样,在同一瞬时,各经度时间都不同。为了统一时间标准,国际上规定每隔15°为一个时区,把全球按经度划分成24个时区。
假如我们从某地出发向东作环球旅行,根据时区的换算,每越过1个时区,便要把手表拨快1小时,当回到出发点时,手表就整整拨快了24小时,日期就比当地多了1天。反之,向西作环球旅行,当回到出发点时,会发现比当地日期少了1天。
为了避免这种日期的紊乱,1884年的一次国际天文会议上,研究确定了一个地方,作为新的一天开始的起点,并且命名这个地方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与东西经180°线一致,为了不使一个国家出现两个日期,这条线在穿过苏联和美国阿拉斯加之间地区以及穿过太平洋上一些岛屿时,有些曲折。当国际日期变更线上到达零点时,便宣告地球上新的一天开始了。
有了国际日期变更线,还必须遵守一个规定,才能使地球上各地的日期不出现混乱。这就是:轮船或飞机从东向西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要增加1天;从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要减1天。例如英国伦敦(0°线)是1月1日中午12点时,国际日期变更线(东西经180°)上正是午夜。
但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的日期是不同的。变更线以西,由于在0°线的东面,时间与0°线处相差12小时,这时已度过了1月1日,正是1月2日的零点;而变更线以东,这时刚刚是1月1日零点。所以,当你旅行经过这条界线时,必须遵守的一条原则是,自西向东要减1天,自东向西要加1天。
‘陆’ 过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时间怎么算
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若由东向西则时间加一天,若由西向东则时间减一天。
西经165是前一天的16:00考虑日界线,这样需要判断东西方向,165E在165W的西面,过日界线向东时间减一天,那么此时165W应为前一天,两地相差2个时区,则东边时间=西边时间+时差=14:00+2=16:00。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规定一条全世界共同的、可供对照的“日期变更线”。随着标准时计时的区时系统的确立,东西十二区重叠,计时相同但日期不同。
全球各地都以自己所看到的太阳的位置作为确定一天的标准,把与自己所在地方相应的地球另一面的一条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也叫国际日界线,这样就有许多条“日期变更线”,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这条穿过太平洋的“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方便地方生活,避开了一些岛屿和地区,这是为了使它们不致分成两个日期,因此,它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几个曲折的曲线。
‘柒’ 向东越过日界线为什么减一天
日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按照规定,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
向东越过日界线为什么减一天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的一条假想的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几个曲折的曲线。
在以前,地方时的运用产生过不少的误会和麻烦,所以需要规范建立日期变更制度,避免因各地日期计算方式不同带来全球计时混乱。
国际日期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经线上,是为了避免全球日期上的混乱而出现的,凡越过这条变更线,日期都要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