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对外交流与国际交流区别
对外交流与国际交流区别在于前者是着眼于某个国家,即一个国家(地区)同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交流。后者是着眼于世界范围,即世界上所有国家(地区)之间的交流。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是都需要走出国门。
㈡ 什么是AFS国际交流
AFS的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战地团卖掉了一批急救车,得到了第一笔资金。战争的创伤使他们领悟到避免战争首先要加强民族与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沟通和理解。因此,他们决定用这些钱让人们到异国他乡百姓家中生活一段时间,以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通过沟通,加深理解,为世界的和平事业做贡献。从1920年开始从事这项事业,他们设立了为其他国家人员去美国和法国进修的奖学金。截止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共有222人次参加了这个奖学金项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地团成员们更加深刻地感到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的必要性,决定继续国际文化教育交流活动。1947年,52名来自11个国家的年轻人由战地团资助到美国学习。由于这些青年大部分是中学生,交流效果显着,从此战地团把交流重点转向中学生。
1950年,战地团正式实施接待中学生在美国的住家学习计划,即在普通老百姓家中同吃同住,在附近的学校上学。同时,派遣美国的中学生在暑期出国访问、学习。
1957年,战地团把接待中学生在美国学习的项目发展为国际间中学生交流项目。1965年,战地团开始发展中学教师交流项目。1967年,战地团成立了国际理事会。1978年,美国战地团正式改名为国际文化交流组织(AFS INTERNATIONAL INTERCULTURAL PROGRAMS,INC)。1987年定名为AFS INTERCULTURAL PROGRAMS,INC(以下简称AFS)。它的总部被称为国际AFS组织,办公机构设在美国纽约市,目前在54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机构,即各国的AFS全国办公室,负责各国AFS组织的日常事务。另外,还有一大批志愿人员协助AFS组织的工作。
AFS项目在中国: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以下简称我会)作为AFS项目在中国的主办单位,是我国与国际及各国AFS组织保持正式联系的唯一渠道。自1982年,我会与AFS组织开展中学教师交流项目以来,共有8百多名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学教师赴亚洲、大洋州、北美和欧洲的9个国家参加国际文化交流项目。作为各国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我会还通过在华举办寒暑假中国语言文化培训班与日本、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的AFS项目工作人员、志愿者、教师和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
自1997年开始,我国共派出322名高中学生参加年度的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分别派往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挪威、冰岛、奥地利、澳大利亚、瑞士、瑞典、丹麦、芬兰、比利时、俄罗斯、匈牙利、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等18个国家。从2001-02年,我国接待了第一批6名美国和4名德国中学生全年住家项目,这些学生正在北京和天津的三所中学,同他们的接待家庭和同学愉快地生活和学习着。2002-03年度,来自6个国家的18位高中生将到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安徽、陕西和大连的12所中学就读。